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实验部分

合集下载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正戊烷-异戊烷发泡体系聚合珠粒挥发出易燃气体体积分数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正戊烷-异戊烷发泡体系聚合珠粒挥发出易燃气体体积分数

第50卷第12期 辽 宁 化 工 Vol.50,No. 12 2021年12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December,2021基金项目: 南京海关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KJ24)。

收稿日期: 2021-05-25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正戊烷-异戊烷发泡体系聚合珠粒挥发出易燃气体体积分数王晨凯,王红松,华雯,祝惠惠,闵超,徐好(常州工业及消费品检测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摘 要: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测定可发泡聚合珠粒挥发出戊烷气体体积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确定气相色谱条件。

聚合珠粒在密闭容器内经50 ℃存放14天后得到待测气体样品,直接上机分析,外标法定量。

结果表明:正戊烷和异戊烷均在0.034%~1.08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 9),仪器检测限正戊烷0.003 15%(S /N =3)、异戊烷0.006 03%(S /N =3),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正戊烷平均回收率在99.5%~100.7%,相对标准偏差在0.60%~0.86%,异戊烷平均回收率在98.2%~100.7%,相对标准偏差在0.86%~1.21%。

本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可发泡聚合珠粒挥发出戊烷气体体积分数的测定。

关 键 词:顶空-气相色谱;聚合珠粒;戊烷;运输安全中图分类号:TQ320.7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1)12-1773-05聚合物发泡材料是指以聚合物为基础而其内部具有无数气泡的微孔材料,也可以视为以气体为填料的复合材料。

聚合物发泡材料品种繁多,典型的发泡材料有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泡沫、聚丙烯泡沫、聚氯乙烯泡沫、酚醛泡沫等[1-2]。

因聚合物发泡材料不同的生产工艺,一些聚合物在发泡前会先聚合形成包覆有发泡剂的颗粒(可发性聚合珠粒),再通过升温等工艺发泡形成泡沫。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引言: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以探索其应用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2. 学习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技巧;3. 掌握气相色谱法在分离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仪器和试剂:1. 气相色谱仪:包括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等部分;2. 混合物样品:本实验选用了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混合物样品以适当比例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得到待测溶液;2. 仪器准备:打开气相色谱仪电源,等待仪器预热至稳定状态;3. 样品进样:使用微量注射器将待测溶液进样到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中;4. 色谱条件设置:根据实验需要,设置适当的色谱条件,如进样量、柱温、流速等;5. 开始分析:启动气相色谱仪,观察色谱图的生成过程,记录相关数据;6. 数据处理:根据色谱图,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峰面积,并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混合物样品的色谱图,并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色谱图中,我们观察到了苯、甲苯和二甲苯三个峰的出现,且峰形对称、峰高适中,表明样品的分离效果较好。

根据色谱图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峰面积,并通过峰面积的比值来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进一步,我们可以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样品中各组分的实际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技巧,如样品的准备和进样的精确性、色谱条件的合理调节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结论:通过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我们成功地对混合物样品进行了分离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乙胺浓度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乙胺浓度

关 键词 :顶 空 一气相 色谱 ;测定 ;浓 度 ;三 乙胺
中 图分 类 号 :X 8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9 6 5 5( 2 0 1 3 )0 4— 0 l l 3— 0 4
检 测器 温度 :3 0 0  ̄ C; 氢 气流 量 :4 0 m l i m i n ; 空气 流量 :4 0 0 m l / m i n ;

4 j 2 9 1
p H = 1 2 . 5
— — — —

J 、 ~

WA X色 谱柱 。色谱 条件 如下 :
进 样 口温度 :2 5 0 ℃;
2 2. 5 3
——
3 . 5 4
4 . 5 mi n
色谱 柱 流量 ( N ) :1 m l / m i n ;
柱 箱温 度 :5 0 ℃ ( 6 mi n ) ;
2 - 08 — 0 1 1 5 — 41 —5 8 \ 0 2 6 B1 6O 1 . D)
H= 8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2— 2 8 作者简介 :赵延飞 ( 1 9 7 7一) ,男 ,环境工程硕士 。
0 . 5
环境 科 学导- ? l J h t t p :/ / h j k x d k . y i e s . o r g . c n 2 0 1 3 ,3 2( 4 )
C N 5 3—1 2 0 5 / X I S S N1 6 7 3—9 6 5 5
顶 空 一气相 色谱 法 测 定 水 中三 乙胺 浓 度
分 光光 度 法 ( G B / T 1 4 3 7 7 ) ,操 作 步 骤 繁 琐 ,分 析 过 程 中由于 溶剂 三氯 甲烷 的挥发 导致 分 析准 确性

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

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

实验日期:2015年9月30日实验名称: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建立木材指纹图谱一、实验目的1.理解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原理,了解实验方法。

2.通过建立木材指纹图谱,了解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应用价值。

3.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学会使用Excel、star 6.41和PCA软件。

4.学会选取合理数据并处理数据以进行模式识别。

二、实验原理1.顶空气相色谱:通过加热使样品中易于挥发的物质挥发出来,用气密性的注射器抽取气体样品注射到色谱柱内进行色谱分析的技术。

2.指纹图谱:能够标志样品化学特征的色谱或光谱图。

在不清楚样品的具体组分的条件下,利用其特征来实现对样品的整体把握,例如本实验判断木材是何种类型。

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

3.数据处理:主成分分析。

对矩阵进行处理,在充分保留数据特征的情况下降低其维数。

处理后的数据依照其在二维平面内的距离表示其相关性。

当两个样本点距离>0.85时,这两种物质属于同类物质;当距离<0.85时,属于不同物质。

在处理时还要对齐保留时间并对数据进行自标度化。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仪器:V arian 3900气相色谱仪,HS-GC-FID(顶空进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联用仪器样品:薄荷(易挥发,容易测量)四、实验步骤1.色谱条件色谱柱:HP-5(固定相为:(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260℃进样口温度:250℃氢气流速:30ml/min 空气流速:300ml/min 尾吹气流速:5ml/min2.设置一号样品为检测样品,点击软件使仪器开始工作。

仪器自动捕捉样品瓶放入加热装置内。

加热一段时间后,注射器自动抽取气体注射入进样口进行测量。

3.优化条件使谱图的峰型更好。

五、数据处理(处理的是第一组数据)1.对色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投影以及聚类识别。

【方法1:时间均匀】按照时间顺序,均匀地取近似相等时间差的数据。

这样得到的数据覆盖了整个谱图范围,具有普遍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整个色谱图的信息。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乙醛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乙醛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乙醛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运用带有自动顶空进样器的气相色谱仪快速测定水中三氯乙醛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通过优化条件,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10&micro;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以及实际水质检测的需求。

关键词:三氯乙醛氯仿自动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1 前言本文采用全自动顶空进样技术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水中三氯乙醛的方法。

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0—2006则采用了手动顶空进样技术和填充色谱柱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2 试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气相色谱仪:美国瓦里安公司V ARIAN CP-3800型,带化学工作站。

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毛细管色谱柱:CP-Select 624 CB 30m×0.53mm×3&micro;m。

全自动顶空进样器:美国瓦里安公司V ARIAN Genesis 型。

载气:高纯氮(99.999%)。

配制溶液及稀释用水均为无卤代烷烃的蒸馏水。

色谱标准物:三氯乙醛或水合三氯乙醛,色谱纯试剂。

氢氧化钠溶液(100g/L):称取100g NaOH溶解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

2.2 试验方法(1)仪器调整:气化室温度:200℃。

柱箱温度:70℃。

检测器温度:250℃。

载气流速:6.5mL/min。

分流比:无分流。

(2)顶空气液平衡条件:平衡温度:50℃。

平衡时间:30min。

平衡介质:水浴。

(3)标准样品的制备:标准储备溶液制备:称取0.1000g 三氯乙醛(或水合三氯乙醛0.1120g)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此溶液ρ(三氯乙醛)=1mg/mL。

标准曲线的绘制:临用时用无卤代烷烃的蒸馏水稀释标准储备溶液配制成0,5,10,20,30,40和50&micro;g/L的三氯乙醛标准系列。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会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方法。

3、能够运用气相色谱法对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合物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组分的有效方法。

其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

当样品被注入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后,瞬间气化并被载气带入色谱柱。

色谱柱内填充有固定相,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载气之间不断进行分配。

由于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也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得到色谱图。

根据色谱图中峰的位置(保留时间)可以对组分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对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微量注射器色谱柱(如毛细管柱)计算机及色谱工作站2、试剂正己烷、正庚烷、甲苯等标准样品未知混合物样品四、实验步骤1、仪器准备打开气相色谱仪的电源,设置柱温、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

待温度稳定后,打开氢气和空气气源,点火并调节气体流量。

检查仪器的气密性,确保系统无泄漏。

2、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正己烷、正庚烷和甲苯标准样品,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3、标准曲线的绘制用微量注射器吸取适量的标准溶液,依次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以各组分的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分析用微量注射器吸取未知混合物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5、数据处理根据样品色谱图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进行对比,对组分进行定性分析。

通过测量各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标准曲线绘制了正己烷、正庚烷和甲苯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 099 以上。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乙醇实验报告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乙醇实验报告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乙醇实验报告顶空气相色谱法测乙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space GC)测定食品中乙醇含量,掌握分析标准物质的准确浓度测定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并对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初步了解。

二、实验原理顶空气相色谱法是将样品容器中的气相进行采样后,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的一种技术,其原理基于快速汽化、样品内部平衡和分区定律的基础上。

在样品与它所在的容器内达成平衡后,采取一定量的气相进入色谱柱进行分析,目的是分离样品中所含的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乙醇标准溶液:以天然气二甲醚为溶剂,取一定量的纯乙醇制备1000 μg/mL的标准溶液。

2. 加样和储存:将0.5 g的样品放置在10 mL瓶中,加入10 mL的天然气二甲醚,封闭瓶口并彻底混合。

待样品在室温下平衡达到8小时后,用注射器吸取6 mL气相,并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

3. 实验参数设置:管柱:30 m× 0.32 mm, 5 μm DB-624;温度程序:初温50℃,恒温5 min,以15℃/min升温到120℃,以10℃/min升温到200℃,在200℃恒温5 min;进样口温度:230℃;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温度:280℃。

四、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的方法。

实验发现,借助于该技术,可以对乙醇的含量进行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提高了对食品中有害物质及其分析的精度和准确度。

同时,选用合适的实验参数,可以得到稳定的检测结果。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选用天然气二甲醚作为乙醇样品的溶剂,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的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分析标准物质的准确浓度测定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同时也初步了解了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该技术可以为分析带来极大的方便。

顶空气相色谱法和荧光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和荧光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乙醇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掌握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原理2.熟悉顶空进样法特点及操作条件。

二.基本原理判断酒后驾车司机清醒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血液中的乙醇浓度的高低。

因为血液含有蛋白质及内源性杂质,如不采用前处理方法就直接进行气相色谱法测定时会污染色谱系统。

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 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HSGC)是顶空进样与GC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测定样品基质上方的气体成分来确定那些在一定温度下可以汽化的组分在样品中含量。

顶空进样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气相萃取方法,它是基于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物质的气相和凝聚相(液相或固相)之间存在着分配平衡,所以测定气相的组成就可知凝聚相的组成。

由于仅取了凝聚相上方的气相部分进行分析还可以大大减少样品基质对分析的干扰,因此顶空分析是一种理想的样品净化方法,特别适合高沸点样品中低沸点成分的测定。

乙醇是一种低沸点的有机物,采用HSGC法分析血液中乙醇含量时,只要采用适当的顶空平衡温度就可以控制进入气相色谱柱的成分为易挥发性成分,因此可以避免血液中其他杂质的干扰,避免色谱柱的污染。

所以这种技术可以方便的用于测定血液中乙醇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SHIMADZU GC-14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PerkinElmerTurboMatrix40顶空仪,无水乙醇、正丙醇。

四.操作步骤1. 色谱条件顶空条件:顶空平衡温度为50℃,平衡时间30min;进样时间0.04min,加压时间0.5min,拔针时间0.02min,进样针温度:100℃;传输线温度:105℃。

色谱柱:DM-W AX毛细管柱(30m×0.53mm×1.5μm),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50℃。

2.对照溶液配制精密量取无水乙醇适量,用水配成10mg/mL的对照储备液。

精密吸取该储备液适量,用水稀释制成0.1,0.2,0.5,1.0,1.5,2.0,5.0mg/mL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发布时间:2023-02-24T02:17:52.91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0月第19期作者:石文渊、邢小兵[导读]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石文渊、邢小兵石文渊(61272319920314****)一试验条件1.1?仪器设备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G5气相色谱仪+HS7顶空进样器1.2?顶空进样器条件样品温度:60℃样品加热平衡时间:30min 阀箱温度:110℃加压时间:15s 管路温度:120℃取样时间:10s定量环平衡时间:5s 顶空压力:80kPa 进样时间:20s1.3?色谱条件1.3.1?温度进样口:200℃;检测器温度:250℃柱箱:70℃;1.3.2?流量载气:氮气进样模式:分流进样柱流量:约3.3mL/min(柱前压100kPa);稳流阀-背压阀,恒压模式;分流流量:40mL/min分流比:12:11.3.3?色谱柱SE-54,30m×0.32mm×0.25μm;该色谱柱属于弱极性色谱柱,类似于XX-5;1.3.4?样品顶空进样,顶空条件参考1.1;顶空瓶内加入样品体积10mL;顶空进样定量环体积:1mL标准样品:配制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浓度均为2μg/L、4μg/L、6μg/L、8μg/L和10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

1.3.5?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ECD电流选择:0.1nA;ECD量程选择:101;尾吹气(N2):20ml/min;二色谱图及出峰顺序样品: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浓度均为2μg/L的混合标准溶液出峰顺序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分析方法讨论3.1?涉及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测定标准和色谱柱目前,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最常见的检测是生活饮用水中相关项目的检测,主要依据标准是《GB/T 5750.8-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国家标准中也涉及到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相关内容,列表如下:3.1.1 HJ620-2011?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该标准中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海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原理及操作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原理及操作

顶空进样又分为溶液顶空和固体顶空。

前者就是将样品溶解于适当溶剂中,置顶空瓶中保温一定时间,使残留溶剂在两相中达到气液平衡,定量取气体进样测定。

固体顶空就是直接将固体样品置顶空瓶中,置一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使残留溶剂在两相中达到气固平衡,定量取气体进样测定。

6890型气相色谱仪和G1888顶空进样器标准操作规程4.1 工作原理气相色谱仪以气体作为流动相(N2),样品由微量注射器“注射”进入进样器,气化后被载气携带进入填充色谱柱或毛细管色谱柱。

由于样品中各组份在色谱中的流动相(气相)和固定相(固相)间分配或吸附系数的差异,各组份在两相间作反复多次分配,使各组份在柱中得到分离,在色谱柱后的检测器将各组份按顺序检测出来。

顶空进样器是做残留溶媒的测定。

主要是通过把物质中残留溶媒在高温条件下蒸出来,再进行测定的。

4.2 分析前准备工作4.2.1 选择分析样品所需的色谱柱,按仪器说明书安装色谱柱,并确认色谱柱安装正确。

4.2.2 打开氮气钢瓶阀门及减压阀,调节压力至设定值。

4.2.3 检查气体管线(空气,氮气,氢气)各接头处是否有漏,检查气体过滤器,各管线入口及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4.2.4 打开气相色谱仪主机和顶空进样器电源和电脑电源。

双击桌面上的“Instrument1(online)”快捷键,进入气相工作站。

4.2.5 在“View”选项中选择“Method and Run Control”。

4.3 方法的设置:4.3.1新方法的设置:a) Method下选择Edit Entire Method,选中所需的项目,点OK确认, 一直点OK 确认,当进入Istrument1对话框,在此设定Inlets, Columns, Oven, Detectors, Signals各个项目的具体分析参数。

再点OK确认。

进入Signal Details对话框中点OK确认。

一直确认到最后。

再设置顶空进样器的各个参数,点OK确认。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实验五—气相色谱法实验气相色谱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各部件的功能。

2.加深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3.掌握气相色谱分析的一般实验方法。

4.学会使用FID气相色谱对未知物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1.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气相色谱的流动向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

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

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

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

气相色谱仪器框图如图1所示:图1.气相色谱仪器框图仪器均由以下五个系统组成:气路、进样、分离、温度控制、检测和记录系统。

2.气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在这种吸附色谱中常用流出曲线来描述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

也就是说,让分离后的各组分谱带的浓度变化输入换能装置中,转变成电信号的变化。

然后将电信号的变化输入记录器记录下来,便得到如图2的曲线。

它表示组分进入检测器后,检测器所给出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它是柱内组分分离结果的反映,是研究色谱分离过程机理的依据,也是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图2.典型的色谱流动曲线3.FID的原理本次试验所用的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它是以氢气和空气燃烧的火焰作为能源,利用含碳有机物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离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被色谱柱分离出的组分。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1)试剂:甲醇、异丙醇、异丁醇(2)仪器: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2014气相色谱仪);氢-空发生器(SPH-300氢气发生器)、氮气钢瓶;色谱柱;微量注射器。

四.实验步骤1.打开稳定电源。

2.打开N2钢瓶(减压阀),以N2为载气,开始通气,检漏;调整柱前压约为0.12MPa。

尿中丙酮含量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尿中丙酮含量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尿中丙酮含量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是一种测定尿中丙酮含量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结合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尿液中的丙酮含量。

以下是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1实验原理:•顶空气相色谱法:将样品加热蒸发,使其形成气体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质谱法:通过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来分析化合物。

质谱仪可以将气相色谱仪分离出的化合物进一步离子化,并通过磁场或电场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

2样品处理:•收集尿液样品,并确保其不受污染。

•将尿液样品与内标物混合,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将混合后的样品加热,使丙酮蒸发成气体。

3仪器设置:•设置气相色谱仪的条件,如柱温、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等,以确保丙酮和其他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设置质谱仪的条件,如离子源、质量范围、扫描速度等,以确保丙酮离子的有效检测和识别。

4测定过程:•将加热后的样品通过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

•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中的丙酮与其他化合物被分离,并依次进入质谱仪。

•在质谱仪中,丙酮离子被检测并记录下其质荷比。

•通过与标准品或已知谱图的比较,确定尿液中丙酮的含量。

5结果分析:•根据测定的丙酮离子峰面积或峰高,计算尿液中丙酮的浓度。

•将测定结果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判断尿液中丙酮含量是否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能,因此在进行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仪器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

同时,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和操作要求。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空气中甲醇和乙醇实验研究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空气中甲醇和乙醇实验研究

甲醇 和 乙醇 在 常 温 、 常压下 都是易燃 、 易 挥 发 的无 色 透 明 液体 。 甲醇 有 毒 , 乙醇俗称酒 精 , 二 者 能 以任 何 比 例 与 水 混 合 , 也 几 乎 与 所 有 的 有 机 溶 剂 混 合 。 甲醇 和 乙 醇 用 途 广 泛 , 是 基 础 的 有 机 化 工原料和优 质燃 料 , 但 是 在 生 产 和 使 用 甲 醇 时 若 设备不严 密 , 会 污 染 空 气 。 甲醇 和 乙 醇 是 以蒸 气
的监测。
关键词 : 空气 ; 甲醇 和 乙 醇 ; 顶 空 气相 色谱 法 中图分类号 : X 7 0 3 .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S i mu l t a n e o u s De t e r r n i n a t i o n o f Me t h a n o l a n d Et h a n o l i n Ai r b y He a d s p a c e Ga s C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收采 集 气 体 中 的这 二类 醇 比较 理 想 。本 文 采 用 蒸 馏水 吸收 空 气 中 甲醇 和 乙 醇 , 顶 空 一毛 细 管 气 相
色谱 法 直 接 测 定 水 吸 液 中样 品 , 避 免 使 用 有 机 溶 剂解析过程 , 方 法 简单 、 快 速 。
1 试 验 部 分
mr /m , l o w e r t h a n n a t i o n a l s t a n d a r d s .
Ke y wo r d s : a i r ;me t h a n o l a n d e t h a n o l ;h e a d s p a c e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建立木材指纹图谱

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建立木材指纹图谱

实验八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建立木材指纹图谱093858 张亚辉第一部分:实验原理1顶空分析技术原理顶空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固体或液体顶部蒸汽相中的有机挥发性物质,而气相色谱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化合物,所以顶空技术是一种非常适合与气相色谱进行联用的分析方法。

同济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套完整的带有瑞士CTC公司combipal型带顶空装置的三合一自动进样器装置的V arian 3900气相色谱仪。

顶空分析技术就是气体萃取技术,常常用于气相色谱分析。

对于样品中衡量高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测定,可以使用气体萃取的方法,因为气体是挥发性物质最理想的溶剂。

顶空分析法通常可分为三类:静态顶空分析; 动态顶空分析和顶空- 固相微萃取。

他们具有以下特点:操作简单;可以自动化;可变因素多;灵敏度高。

静态顶空分析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其中的样品与样品上方气体达到平衡,直接抽取样品上方气体进行分析测试的技术,常被认为“一步气体萃取”。

静态顶空顶空分析原理的示意图见图1。

图1 静态顶空分析法原理示意图静态顶空分析法在仪器模式上可以分为三类:顶空气体直接进样模式、平衡加压采样模式和加压定容采样进样模式。

本实验采用的是顶空气体直接进样模式,故重点讨论这种模式。

顶空气体直接进样系统配有气密性的气体取样针,一般在气体取样针的外部套有温度控制装置。

静态顶空分析气体直接进样可以分为两步:首先,将液体样品或者固体样品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样品瓶中,并保持样品瓶中的样品上方留有一半以上的气体空间,在一恒定的温度下使两相达到平衡;然后,使用气密性注射器等份抽取样品瓶中的顶空气体直接注入到色谱仪注入口中进行色谱分离和测定。

这种静态顶空分析法模式具有适用性广和易于清洗的特点,适合于香精香料、苯系物、香水、烟草和香樟树等挥发性样品含量较大的样品。

静态顶空分析法的主要缺点是有时必须进行大体积的气体进样,这样挥发性物质的色谱峰的初始展宽较大会影响色谱的分离效能;另外进行定量测定也比较繁杂,必须考虑样品基体的干扰。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冰乙酸中微量碘甲烷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冰乙酸中微量碘甲烷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某些特定气体或蒸汽的浓度。

冰乙酸中微量碘甲烷的测定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以下是使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冰乙
酸中微量碘甲烷的一般步骤:
1. 准备所需设备和试剂:气相色谱仪、顶空进样器、色谱柱(根据碘甲烷的沸点选择适当的柱子)、冰乙酸样品、已知浓度的碘甲烷标准品、载气(如氮气或氦气)。

2. 配置标准溶液:将已知浓度的碘甲烷标准品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3. 安装色谱柱:根据色谱柱的类型和说明书,将色谱柱安装到气相色谱仪中。

4. 设定气相色谱仪参数:根据待测物质的特点,设置合适的进样温度、柱温、检测器温度等参数。

5. 设定顶空进样器参数:根据待测物质的特点,设置合适的采样时间、加热时间、加压时间等参数。

6. 进行标准品分析: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顶空进样器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记录峰面积或峰高。

7. 进行样品分析:取适量冰乙酸样品,注入顶空进样器中,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分析,记录峰面积或峰高。

8.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品的分析结果,绘制标准曲线。

然后根据样品的分析结果,从标准曲线上求得冰乙酸中微量碘甲烷的浓度。

9. 误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设备和实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气相色谱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掌握气相色谱法的仪器操作和实验技巧;3.了解气相色谱分离一些物质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该方法的主要仪器有两个部分组成:色谱仪和色谱柱。

色谱仪包括供气源、进样系统、柱箱、检测器等部分。

色谱柱可按不同的分析目的使用不同的型号,柱内充填有不同种类、粒径和涂层的固定相。

1.挥发性: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可由液态转为气态,根据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分离。

2.溶解度:物质在气液两相之间的平衡配分系数不同,溶解度越大,物质在液相中停留时间越长。

3.气相柱填充物的选择:不同的填料对不同的样品具有不同的吸附性,通过控制样品在柱中停留的时间来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气相色谱仪、透明色谱柱、进样器、检测器等;药品:甲苯、苯、二甲苯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称取所需药品,并将其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得到待测物质的溶液。

2.样品进样:取适量的待测溶液,通过进样器将样品进样到色谱仪中。

3.设置操作参数:选择一定的柱温、进样量和流速,打开色谱仪,选择相应的气体为载气,进行保持压力,并进行柱箱温度控制。

4.实验分离:载气将样品进入色谱柱,根据各组分的不同挥发性和吸附性,样品在柱中进行分离。

5.结果分析: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各组分,并绘制色谱图,根据色谱图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选择柱温为120°C,进样量为1μL,流速为1ml/min。

通过实验,我们进样了3个不同的溶液:甲苯、苯和二甲苯,并进行了分离。

根据得到的色谱图,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物质分别在不同的峰上。

三个物质的保留时间分别是:甲苯(5.423min)、苯(7.123min)和二甲苯(8.963min)。

六、实验讨论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气相色谱法能够有效地分离苯、甲苯和二甲苯,提供了良好的分析结果。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样品的挥发性要求较高,在柱温等实验条件选择时需仔细考虑。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各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2. 掌握气相色谱分析的一般实验方法。

3. 学习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4.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易于挥发而不发生分解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层析技术。

其原理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利用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使得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待分离的样品通过进样口进入色谱柱,在色谱柱内与固定相相互作用,流动相(载气)将组分带出,组分在色谱柱中依次被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气相色谱仪、色谱柱、进样口、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氮气钢瓶、色谱工作站。

2. 试剂:未知样品、标准样品、固定液、载气(如氦气、氮气)、色谱工作站软件。

四、实验步骤1. 色谱柱准备:将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上,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2. 载气准备:将氮气钢瓶与色谱仪连接,调节流量,确保载气稳定。

3. 检测器准备: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

4. 进样:将未知样品与标准样品混合,用进样针将混合物注入色谱仪进样口。

5. 色谱柱升温: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色谱柱升温程序,使组分在色谱柱内依次被分离。

6. 检测与数据处理: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组分,利用色谱工作站软件对色谱图进行分析,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谱图分析:根据色谱图,可以观察到未知样品中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等信息。

将未知样品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可以初步鉴定未知样品中的组分。

2. 定量分析:通过比较未知样品中各组分的峰面积与标准样品中相应组分的峰面积,可以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3. 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未知样品中各组分的来源、含量及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纹图谱的概念
将研究对象经适当处理
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 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 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特点和应用
特点
整体性
样品 构建 数据 图谱 采集 方法 分析 运用
数据分析
1、保留时间对齐:


why??
how??
保留时间变化 & 数据处理的需要 手动对齐 VS 软件对齐
全自动过程: •加热—振荡器 •取样—抽取顶空气体 •进样
实验
不同 树种
条件优化 实验部分
批量实验
不同 棵树 自动进样系统 气相色谱系统
实验方法的建立——条件优化
A:自动进样系统: B:气相色谱系统
• 振荡加热温度 • 程序升温 (Agitator Temperature) • 进样量 优化的目的:建立更合适的方法, • 进样针温度 • 进样口温度 使体系达到更好的分离分析! (syringe Temperature) • 气体流速 • 振荡时间 • 检测器温度 • 转速等 • 分流比等
数据分析
2、主成分分析 ( PCA )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a、取木材的主成分进行分析; • b、用原有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木材的 主成分; • c、PCA投影图可达到的目的——以红木为 例,如图:
不同种红木的PCA投影
不同种类红木PCA投影 0.6 0.5 0.4 0.3 0.2 0.1 0 -0.1 -0.2 0 0.1 0.2 0.3 0.4 0.5 PC1
木材指纹图谱的建立
——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实验部分 (HEADSPACE-GC)
contents
背景与目的
仪器介绍 实验部分 指纹图谱
目的
•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 不同木材的分类与鉴定——对复杂体 系挥发性物质的色谱分析! • 木材指纹图谱的初步建立 • 精品实验
仪器介绍
• Varian 3900气相色谱仪 • 瑞士CTC公司combipal型带顶空装置 的三合一自动进样器。 • 顶空瓶:如图
PC2
东非黑黄檀
奥氏黄檀
大果紫檀
印度紫檀
未知样(印度紫檀)
数据分析
3、excel计算相关系数
• 确定两个样本之间的关系,判断其相似程 度 • 使用函数:CORREL(array1,array2)
启发
不同树种
不同木材的差异
相同树种
不同产地的差异
相同树种
同一产地的差异
相同树种
同一棵树不同部位的差异
Thank You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