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8信息安全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涌现,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旨在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策略制定、技术保障和安全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较强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人才;2.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估能力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和实施能力的专业人才;4.培养具备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5.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管理和法律意识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2.专业核心课程-信息安全概论-加密与解密技术-网络安全与防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计算机取证技术-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操作系统安全与漏洞利用-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信息安全案例与实践3.专业选修课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移动互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社交网络与信息安全-虚拟化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四、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实验-网络安全与防护实验-操作系统安全与漏洞利用实验-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实验-加密与解密技术实验2.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3.实习实训-参与信息安全项目实施-跟随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五、毕业论文学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课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实践,撰写毕业论文。

六、实施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课程采用听讲授课的方式;-实验课程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采用项目实践的方式;-毕业论文采用独立研究与撰写的方式。

2.培养方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导师制,建立学生与导师的良好互动机制。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信息安全专业作为应对当前网络时代下多样的安全威胁的前沿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

一、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将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

二、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石,旨在为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其中包括以下课程:1. 计算机科学基础: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

2.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运算原理,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离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密码学和算法设计打下基础。

4.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学习常见数据结构和算法,提升学生的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操作系统原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机制,为后续学习系统安全打下基础。

三、专业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将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重点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1.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攻击与防御技术,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并学习如何进行网络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2. 数据库安全: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掌握数据库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技术。

3. 密码学: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密码算法,学习常见的加密技术和密码破解方法,培养学生的密码分析和设计能力。

4. 威胁情报与事件响应:学习威胁情报收集与分析方法,了解网络威胁的态势和趋势,并学习如何进行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

5. 移动安全:研究移动设备的安全特性和安全问题,学习移动应用程序漏洞分析和安全开发技术。

四、实践环节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为了加强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学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学校师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特制定本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一)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2. 网络威胁与攻击类型3. 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与风险4. 网络攻击的危害与后果5.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与流程(二)密码安全1. 密码的基本概念与作用2. 安全密码的设定与管理3. 避免密码泄露的方法4. 双因素认证的重要性与使用方法5. 密码管理工具的介绍与使用(三)邮件与网页浏览安全1. 如何识别和避免垃圾邮件2. 如何防范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3. 如何安全浏览网页和下载资料4. 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的注意事项(四)移动设备安全1. 移动设备安全的重要性2. 如何设置安全的移动设备密码3. 如何防范移动设备丢失或被盗4. 移动设备上的安全应用与保护措施(五)网络行为规范1. 不良网络行为的危害与后果2. 遵守网络使用规范与法律法规3.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实践4. 如何举报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六)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1. 网络安全事件的分类与处理流程2. 如何应对个人电脑或移动设备的安全事件3. 如何应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事件4. 如何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并寻求帮助三、培训形式(一)线下课堂培训组织专业的网络安全培训讲师进行面对面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网络视频培训为方便学生学习,录制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视频并加以教学辅助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三)专题讲座邀请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就当前热门的网络安全话题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最新动态和技术。

(四)网络知识竞赛举办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四、培训执行计划(一)确定培训时间安排每学期至少两次网络信息安全培训活动,每次培训活动持续时间不少于2小时。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8版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简介信息安全专业是为适应国家“信息强国”战略而设的一个新兴本科专业。

湖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自2012年首次招生,每年招生规模在40人左右。

依托于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建设,2016年6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联合申请并成功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本专业以信息学科为平台,以信息安全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分为网络安全和系统与应用安全两个专业培养方向。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信息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

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专业业务素质、较强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管理与执法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080904K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具有终生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中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5年后,经过实践锻炼能够达到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工程师的职业要求,成为业内技术骨干或承担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信息安全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信息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建模与仿真、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合理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了解国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能够基于信息安全的相关背景知识,评价信息安全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结合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信息安全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信息安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各种报告与设计文档、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反馈。

哈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培养计划

哈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培养计划

哈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培养计划学科代号:0812学科专业名称:网络空间安全一、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现状和前沿。

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工作的听、说、读、写。

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可以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及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是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二、研究方向(1)信息内容安全(2)网络安全(3)系统安全(4)新型密码(5)工业控制安全(6)网络安全公共治理与策略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二年。

研究生需在2年内在指定范围的学术期刊(见附录)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技术开发课题,课题完成后须经学院指定的验收组验收。

如果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培养年限适当延长。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总学分数为32~36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1)学位课(19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3学分)(课堂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数学基础课或基础理论课(4学分)学科基础课与学科专业课(10~12学分)(注:学位课均为考试课程)(2)选修课(6~8学分)(3)专题课与实践环节(3~6学分)(4)学术交流(1学分)(5)论文环节开题报告(1学分)中期检查(1学分)系列1五、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

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

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

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学校及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信息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指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还包括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数字设备,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等。

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既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订一套系统、科学、适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二、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教育学生如何对待个人信息,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等,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面对网络风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反应。

2.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容易受到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威胁,而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和身心健康。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信息安全教育除了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三、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应当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

2. 针对性原则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特点等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

3. 全面性原则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信息安全需求,包括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字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4. 教育性原则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应当注重教育性,既要传授信息安全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的内容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信息安全教育(1)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敏感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2)教育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详细培养方案和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一、概述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和技术,课程设置上围绕信息安全目标,注重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开发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规划和设计安全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为信息系统安全开发和制定安全策略和安全方案。

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1)主干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与汇编、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通信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2)特色课程: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密码学、信息隐藏、病毒攻击与防御、安全编程技术、软件安全与测评、信息安全工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三、毕业合格标准
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 年
学位:工学学士
五、信息安全专业详细课程
(1)比例
(2)课程设置及学分
公共课程
大类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四)课外研学
至少修满8个学分,时间分散在全学程。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安全分析、设计、管理、维护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从事信息安全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运维、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1. 掌握信息安全领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信息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

2. 具备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国际信息安全环境中有效开展工作。

4. 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可进一步深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或者在相关的信息安全领域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工作。

三、课程设置1. 信息安全概论2. 操作系统安全3. 数据库安全4. 网络安全5. 加密技术6.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分析7. 无线网络与移动安全8. 主机安全9. 应用程序安全10. 信息安全法律与规范11. 网络安全管理1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13.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14. 信息安全标准与认证15. 信息安全项目管理16. 信息安全创新与创业17. 毕业论文四、实践环节1. 实习: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或研究机构等任一相关单位进行6个月的安全相关岗位实习。

2. 实验:针对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如网络安全实验、加密技术实验、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等。

3. 开发:独立或合作完成一项信息安全相关项目的开发,如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加密算法的实现、恶意代码分析与检测等。

4. 实践课程: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实战性课程,如信息安全评估、应急响应等。

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开发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实际能力。

五、参考书目1.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王晓峰、江湖2.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方大锦3. 《计算机网络安全》赵吉贤、林洪远、陈海波4.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刘兆森5. 《计算机安全理论与技术》冯晓冬6. 《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王晓峰7. 《黑客攻防技术宝典》田伟宇、丁晓非8. 《网络安全密保技术及其应用》王新华9. 《信息安全管理实践》梁健10.《信息安全与保密法律法规解读》李玉迎。

信安培养方案

信安培养方案
第2篇
信安培养方案
一、前言
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制定本信安培养方案。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系统化、专业化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实际需求。
二、培养目标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专业人才:
1.面授课程: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实践能力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
2.实践教学:组织学员进行实验操作、实战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方便学员自主学习。
4.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培养周期与考核
1.培养周期:一年。
2.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核。
-安全设备配置与优化
-操作系统安全加固
-应用软件安全防护
(2)实战训练
-网络攻防实战
-漏洞挖掘与修复
-数字取证与分析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理
3.创新能力培养
-参与导师科研项目
-自主申报科研课题
-参加国内外信息安全竞赛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五、培养方式
1.面授课程: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培养对象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2.提高培养对象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使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3.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职业道德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三、培养对象
1.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及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在职人员。
2.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对信息安全感兴趣的人员。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信息安全专业代码:080904二、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信息安全产业需求,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拥有较强的Web安全、渗透测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发展潜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积极跟踪行业发展,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工具,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在信息安全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其它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成为安全测试、渗透测试、安全服务、安全运维等方面的业务骨干。

2.具备IT项目管理与网络安全法律知识,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能够主持完成目标对象的安全测试方案设计、实施;中等规模网络的渗透测试、安全服务和安全运维,胜任安全测试工程师、渗透测试工程师、安全服务工程师、安全运维工程师等工作。

3.重视沟通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能够对客户、同行、公众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达成沟通目标,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定位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4.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较强的工程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国家安全意识。

三、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密码学技术及应用、Web安全技术、PythOn渗透测试、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3—8年中完成学业。

2.学位:符合许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地图Izn 111M IiM ι^n ItM ι∖n思蹦博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木wq.tHiuntmiIi ttuJU⅞tfU>U⅝<I1-> ■S3*t∣U4tmHtf⅞ι»MttCAβ∙<t∙<■IWMMI Otii OtMHl□HiflmIfUl o∣›αUHHH WtM“Mt⅝ιrtt∙t∙t<M99fttlUM∣tb三Mn JWWIMlj⅝∣m∣,¾⅛tnt•*∙1∙wħ⅛MM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五)专业任选课程(至少选修11学分。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精选5篇)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精选5篇)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信息安全培养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安全培养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安全培养方案1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信息安全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1.广泛深入开展宣传。

班级各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周会升旗、道法课、信息课及黑板报,班队会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努力营造健康网络信息环境。

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

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切实加强信息法制和安全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信息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

将网络信息法制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活动。

4.突出重点。

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正确认知,增强安全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5.注重总结,形成班级管理长效机制。

及时对班级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安全教育的班级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1.积极开展“安全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

2018级(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018级(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08
96
112
13
……方向模块
合计
……方向模块
合计
公共选修课(参见学校公布的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注:《中国传统文化》为线上课程,1学分,要求学生必选,在1-3学期开设;《中国文学经典赏析》为线下课程,1学分,要求学生必选。

9
表4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网络技术方向)专业实践教学
项目
教学环节
学分
实践周数
开设职业认知类课培养学生对目标职业的认识与理解;
开设专业基础类课培养学生掌握工程类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
能熟练掌握网页前端开发的相关流程及常用框架技术的应用;掌握移动应用开发的方法和流程;掌握网站管理的配置管理方法和流程;掌握网络综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开设网络综合管理、移动应用开发、网页前端开发、网站管理课程群,以精确的、更深入的培养学生相关职业技能;开设课程实践、学期专题实践、小学期实践、仿真综合实践类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应用能力。
(2)实习实训:
在校期间将安排军训、校内实验实训、课间见习、寒暑假社会实践、认知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共50周,其中在校内10周,在校外企业40周。
5.需考取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执业)资格证书:
在校期间应考取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考试),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HCNA(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证书,至少4选1。
12
1
2
12
1
16
表5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分配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课程类别
学时分配
学分分配
课程性质
学时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信息安全代码:0810Z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信息安全领域的专门人才。

要求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的研究方法,熟练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开发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密码学
2.系统安全
3.网络安全
4.应用安全
5.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密码应用
6.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7.信息安全测评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学术型硕士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

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2)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在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学院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理学院的数学等跨学科选修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3)本学科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内多选修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所修学分可以计算作本学科培养方案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学分。

2.导师负责制与培养要求
(1)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以及论文研究工作。

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论文调研、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科研团队应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工程实践、学位论文选题、科研工作及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上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和监督作用,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导师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其他

五、课程设置
Curriculum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在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生以书面形式提供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要求(含质量和格式)
论文要求基本论点和结论正确,概念清晰、分析严谨;实验数据真实可靠,计算正确无误;对结论应作理论上的阐述与论述。

篇幅一般不少于三万字。

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中外文摘要、目录、文献综述、理论部分、实验部分、数据处理或算法程序、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格式规范。

2、发表论文等科技工作要求
在国内的一级期刊、国外SCI/EI期刊、CCF推荐的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二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发表一篇(含一篇)以上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申请发明专利并已公开(署名第一或者导师/第二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或出版专著、教材、译著(署名第一或者导师/第二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或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

3、论文选题与开题
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选题应当来源于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选题在第三学期末以前完成。

4、论文答辩
论文经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盲审等环节,论文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之日起至完成学位论文申请答辩之日止一般不少于1学年。

论文答辩一般在第五学期的一月底之前完成。

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其中一位校外专家。

答辩委员会由5-7位专家组成,答辩主席由非本校人担任。

5、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要求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硕士研究生,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七、其他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