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_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节能型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节能型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397b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7.png)
节能型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意识的增强,节能型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节能型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并详细阐述其原理和功能。
一、设计原理:节能型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是结合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通过实时监测温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灯光、通风、浇灌等参数,以实现温室内的良好生长环境。
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相应的操作。
二、功能设计:1.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并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自动调节加热器、通风设备等,保持温室内的温度在良好的生长范围内。
2.湿度控制: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湿度,并根据预设的湿度范围自动控制喷水装置、加湿器等,保持温室内的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3.光照控制:通过光照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并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开关时间,以保证作物得到足够的光照。
4.CO2浓度控制:通过CO2浓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CO2浓度,并根据作物的需求自动调节通风设备,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和CO2的排出,保持温室内的CO2浓度适宜。
5.浇灌控制: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内的土壤湿度,并根据作物的需求自动控制浇灌装置,浇水的时间和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以保持土壤湿度的适宜。
三、系统组成:1.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
2.自动控制器:通过程序和预设的控制策略,对温室内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执行器:如加热器、通风设备、喷水装置、加湿器、灯光控制装置等,通过自动控制器的指令来进行相应的操作。
4.数据处理与显示: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显示屏或者手机等终端实时显示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和控制效果。
四、系统优势:1.能效高:通过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温室内的参数,避免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fba3b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a.png)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它能够为作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改善生产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温室大棚的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我们设计了一套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旨在实现温室大棚内环境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自动调节温室大棚的通风和加热设备,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2. 湿度控制:利用湿度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外湿度,并通过控制喷水系统和通风设备,自动调节湿度水平,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3. 光照控制:通过光照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室大棚内外光照强度,并根据设定的光照阈值,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关以及遮阳网的卷取。
4. CO2浓度控制:利用CO2传感器监测温室大棚内CO2浓度,并通过控制通风设备和CO2供应系统,维持适宜的CO2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内环境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传感器,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2. 控制器选择:选择一款功能强大、可靠稳定的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信号输出。
3. 执行器选择:根据温室大棚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加热设备、喷水系统、灯光和CO2供应系统,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与传感器的连接,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2. 数据处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温室大棚内环境的变化趋势,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调控。
3. 控制策略: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阈值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通风、加热、喷水、灯光和CO2供应等设备的工作状态。
4. 用户界面: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监控温室大棚内环境的数据,并进行手动控制。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5f617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d.png)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本文旨在介绍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自动控制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概述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旨在通过对温室内环境的监测和调节,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多个参数的自动控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选择为了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我们选择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作为主要的监测设备。
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地获取环境参数的数据。
2. 执行器选择为了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调节,我们选择了风机、加热器和光照灯作为主要的执行器。
通过控制它们的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我们选用了嵌入式控制器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初步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控制策略设计基于环境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保证温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五、系统测试与优化在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将进行系统的测试与优化。
通过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将不断调整和优化系统的参数和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六、结论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书中,我们介绍了系统的概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测试与优化等内容。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表]。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795e3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7.png)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是基于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一种自动化控
制系统,主要用于管理温室内的气候条件,以最大化作物的生长和
产量。
下面是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
1. 传感器选择:根据温室内不同环境参数的需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 控制器选择:选择适合的控制器来控制传感器的工作和输出。
3. 数据采集和传输:数据采集应该是可靠的和准确的,因此使
用合适的软件和硬件方案,将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传输到控制系统中。
4. 控制算法选择: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算
法来自动控制温室内的气候条件,例如自动调节温度控制器,开启
或关闭灯光等。
5.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应该可以通过一个良好的界面来手动控
制温室,例如调整温度和湿度。
6. 安全措施:为了防止系统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例如电路故障、过热等),应该加入安全措施。
总结起来,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需要
考虑作物需求,设计控制算法和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但设计成
功后,可以大大提高温室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并减少人工投入。
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de57c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1.png)
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论文概述随着国家对于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大量的室内种植农业项目陆续开展。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难以控制,温室内温度、湿度的波动比较大,且缺乏人力监控和控制,给生产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具有现代化技术和智能化特点的温室自动化系统,以提高温室主人的生产效率和种植成功率。
二、系统设计理论本系统主要由物理环境监测、数据采集、控制指令下发和与数据分析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物理环境监测系统主要负责温室内环境参数的监测工作;数据采集系统将监测到的温度、湿度、光强等数据上传到云端;控制指令下发则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即将云端分析的数据下发到传感器进行实时反馈的控制,从而可以达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数据分析系统同时支持数据统计和历史数据回溯,可对历史机房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对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系统设计实现1、物理环境监测模块在温室内环境监测方面,采用了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两种传感器,并安装在每个需要控制的实验室中,利用数据线将其与控制节点相连接。
我们采用了NOVIUS品牌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NOVIUS是一家专业研发数字环境监测系统的公司,其传感器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等特点。
2、数据采集模块采用wifi无线通讯的方式连接传感器和云端数据中心,在数据采集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了云平台技术,采集到的数据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上传至云端,方便之后的数据处理和管理。
采用的云计算平台为阿里云,其具有易用性和低成本的特点,统计效果非常好。
3、控制指令下发模块通过云端与控制节点的连接,可实现远程对温室环境参数的控制。
我们采用了Python后台开发技术,在控制台输入所需的参数即可实现控制指令的下发。
同时,为确保温室环境的稳定性,我们还设置了一些安全特性限制控制指令的范围。
4、与数据分析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据分析平台,可实时上传、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将结果显示在控制台。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119e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7.png)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必备工具。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高温室环境调控的效率和精度,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功能特性、实施流程、应用案例、效益分析和未来展望七个方面,全面解析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二、系统架构系统组成:温室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数据采集及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架构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和维护。
同时,采用分布式控制,可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全面监控和调控。
三、功能特性环境监测:实时监测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为环境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自动调控: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自动开启或关闭通风设备、调节灌溉系统等。
预警功能:当环境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管理者及时处理。
数据管理:系统可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远程控制: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软件,实现远程控制温室环境,方便快捷。
四、实施流程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系统设计和功能配置。
系统安装: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培训服务:为用户提供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培训服务,确保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售后服务:提供定期的巡检和维护服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应用案例以某大型蔬菜种植基地为例,该基地采用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后,实现了对温室内环境的高效调控,有效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系统的自动预警功能也减少了基地因环境问题导致的损失。
该案例充分证明了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在实际生产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六、效益分析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实现了以下效益: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对温室环境的精准调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改善品质。
节约资源: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可实现水、肥等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9d219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4.png)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温室监控系统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节省能源和人力资源。
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以其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易维护性,成为了当前智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 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其应用。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上位机等部分。
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执行器则根据PLC控制器的指令对温室内的环境进行调节,如调节遮阳网、加湿器、通风设备等。
上位机则是与PLC进行数据交互的人机界面,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操作控制。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PLC控制程序的设计和上位机监控界面的设计。
PLC控制程序采用梯形图或指令表编程,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上位机监控界面则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看数据。
同时,系统还具有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的环境参数,通过数据线与PLC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
PLC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以太网或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监控界面。
2. 控制策略实现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PLC控制器对执行器发出控制指令,调节温室内的环境参数。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PLC控制器会控制遮阳网下降,降低温度;当湿度过低时,PLC控制器会控制加湿器工作,提高湿度。
四、系统应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它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为农业科研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五、系统优势与展望1. 系统优势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高可靠性,PLC控制器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二是灵活性,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三是易维护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维护和升级。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dc5f7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1.png)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温室大棚的智能测控系统毕业设计
![温室大棚的智能测控系统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5965b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b.png)
温室大棚的智能测控系统毕业设计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温室内环境参数。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模块进行分析和处理。
2.执行器模块:包括风机、喷灌器、遮阳网等,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环境。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可以通过执行器模块开启风机降温。
3.控制器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将指令发送给执行器模块实现寄温室环境的调节。
控制器模块还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调整控制策略,以达到最优的生长环境。
4.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上的软件进行远程操控和监控温室大棚的状态。
农民可以通过界面了解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该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不同的作物和环境对传感器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合理布局。
例如,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以获取更全面的环境信息。
2.控制策略的设计: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使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保持在最适宜的范围内。
例如,温度过高时开启风机降温,温度过低时启动加热系统。
3.数据传输和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传输到控制器进行处理,可以使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控制器需要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并根据处理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指令。
4.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虑:温室大棚的智能测控系统属于实时的控制系统,需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例如,控制器模块需要有冗余设计,当一个控制器失效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
5.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开发一个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农民对系统进行操控和监控。
界面可以显示温室内环境参数的曲线图,并提供相关的控制操作。
总而言之,温室大棚的智能测控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农民的生产效益。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996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1.png)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温室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温室内外的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自动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以提供最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功能和技术实现。
二、设计原理1. 传感器采集: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安装在温室内外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2. 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处理。
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系统可以判断当前环境是否符合植物生长的要求。
3. 控制策略:根据温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变化和植物生长的需求,控制系统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打开通风设备进行降温;当湿度过低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喷灌设备增加湿度。
4. 执行控制:根据控制策略,控制系统通过执行器控制温室内的设备进行调节。
例如,通过控制温控器和加热设备,系统可以调节温室内的温度;通过控制灯光系统,系统可以调节光照强度。
三、主要功能1. 温度控制:根据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系统会自动启动或者关闭相应的设备,如通风设备、加热设备等,以实现温度的调节。
2. 湿度控制: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温室内的湿度。
通过控制喷灌设备、加湿器等设备,系统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温室内的湿度,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光照控制:根据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通过控制灯光系统,系统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CO2浓度控制: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并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调节。
通过控制通风设备和CO2供给系统,系统可以保持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5301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4.png)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
1.设计目标:1)确保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符合农作物的需求;2)提供合适的水和营养供应,以满足农作物的水分和营养需求;3)监测和预测昆虫、病菌等病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4)实现节能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系统组成:1)传感器: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CO2浓度等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温室内外环境的数据。
2)执行器:控制温室内的通风、加热、降温、灌溉等设备,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精确控制。
3)控制器:利用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并控制执行器的运行。
4)人机界面:提供温室环境数据的展示和操作,以方便用户监测和控制温室环境。
3.系统工作原理:1)传感器获取温室内外环境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2)控制器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环境变化,确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3)控制器通过控制执行器的运行,改变温室内的环境条件,如通风、加热、降温、灌溉等。
4)控制器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显示当前的温室环境数据,并提供操作界面,使用户能够随时监测和控制温室环境。
4.系统特点:1)自动化运行:系统可以自动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环境变化进行控制,并减少人工干预。
2)精确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进行精确控制,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3)节能环保:系统通过优化温室环境的控制,实现节能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4)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结论: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的不断进步,未来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将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
我们期待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提供更多健康和可持续的食品。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7fbad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温室⼤棚⾃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温室⼤棚⾃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录第⼀章绪论 (1)1.1温室⼤棚⾃动控制技术发展的背景 (1)1.2温室⼤棚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1.3温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3)第⼆章设计⽅案 (4)2.1⽅案论述 (4)2.1.1系统设计任务 (4)2.2温室⼤棚⾃动控制系统设计⽅案 (5)2.2.1基于PLC为基础的温室⼤棚⾃动控制系统设计 (5)2.2.2基于单⽚机为基础的温室⼤棚⾃动控制系统设计 (6)第三章硬件设计 (8)3.1 PLC的简介 (9)3.1.1 PLC的概述 (9)3.1.2基本结构 (9)3.1.3⼯作原理 (10)3.1.4功能特点 (11)3.1.5选型规则 (12)3.1.6西门⼦S7-200 (15)3.2温度传感器 (16)3.2.1温度控制 (16)3.2.2 DS18B20的主要特性 (17)3.3湿度传感器 (17)3.3.1 湿度定义 (17)3.3.2湿度传感器的分类 (18)3.3.3 TRS-1 ⼟壤⽔分传感器 (19)3.4光照强度传感器 (20)3.4.1光照强度传感器的简介 (20)3.3.2 HA2003 光照传感器 (21)3.5⼆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22)3.5.1 ⼆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作原理 (23)3.5.2 GRG5H 型红外⼆氧化碳传感器 (24)3.6 EM 235模拟量输⼊模块 (25)3.7 温室⾃动控制系统的控制量与控制措施 (26)3.7.1 灌溉系统 (26)3.7.2 温度控制 (27)3.7.3 湿度控制 (27)3.7.4 光照强度控制 (27)3.7.5 ⼆氧化碳控制 (27)3.8硬件总体设计 (28)3.8.1 I/O分配表 (28)3.8.2硬件接线图 (28)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30)4.1 软件结构 (30)4.2温度控制软件设计 (30)4.2.1温度控制原理 (30)4.2.2温度控制流程图 (30)4.2.3温室温度控制梯形图 (32)4.3湿度控制软件设计 (34)4.3.1湿度控制原理 (34)4.3.2湿度控制流程图 (34)4.3.3温室湿度控制梯形图 (36)4.4光照强度控制软件设计 (38)4.4.1光照强度控制原理 (38)4.4.2光照强度控制流程图 (39)4.4.3温室光照强度软件控制流程图 (40)4.5⼆氧化碳浓度控制软件设计 (42)4.5.1⼆氧化碳浓度控制原理 (42)4.5.2⼆氧化碳浓度软件控制流程图 (43)4.5.3温室⼆氧化碳浓度控制流程图 (44)总结 (46)参考⽂献 (47)附录A 外⽂⽂献 (49)附录B中⽂翻译 (61)致谢 (71)第⼀章绪论1.1温室⼤棚⾃动控制技术发展的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设施园艺⼯程因其涉及学科⼴、科技含量⾼、与⼈民⽣活关系密切,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89b2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c.png)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温室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的环境调控,而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则能够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温室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测试和效果评估。
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现代农业温室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控制方案,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在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明确规划。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调控,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由传感器网络、PLC控制器、执行机构和用户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网络负责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环境参数;PLC控制器作为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和决策,向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执行机构根据指令调节温室内的环境设备,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遮阳设备等;用户交互界面则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便于用户查看当前环境参数、历史数据以及手动控制温室设备。
考虑到温室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实时性要求,我们选用性能稳定、编程灵活的PLC控制器。
具体选型时,我们综合考虑了控制器的处理速度、输入输出点数、通信接口以及扩展能力等因素,确保所选PLC 能够满足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需求。
传感器是获取温室环境参数的关键设备,我们选择了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执行机构则是实现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温室内的设备类型和调控需求,选择了相应的执行机构,如电动阀、电动窗帘等。
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_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_毕业论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983a6ff46527d3240ce08a.png)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摘要温室是现代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设备,用它有效地控制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是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前提。
本设计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完成了对空气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度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等系统的基本框图、工作原理和继电器控制的设计的工作。
主要内容有:(1)通过单片双端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实时温度。
(2)通过湿度传感器HS1100采集实时湿度。
(3)通过固态电化学性二氧化碳传感器TGS4160采集二氧化碳浓度。
(4)判断采集到的参数值与设置值是否一致,并进行继电器控制。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了实时地、连续地检测、直观地显示并进行自动地控制。
克服了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不能进行连续测量的弊端,节省了工作量,并避免了人为的疏漏或错误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In this paperGreenhouse is essential for modern agriculture basic equipment, use i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such as temperature, light, humidity,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s to change the plant growth environment, create the best condition for plant growth, avoid the seasons change and the influence of bad weather. This design to STC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to complete the air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for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display system of the basic block diagram,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esign of relay control work. Main contents are: (1) by monolithic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to collect real-time temperature. (2) by the humidity sensor HS1100 gathering real-time humidity. (3) through solid electric chemical carbon dioxide sensor TGS4160 collect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4) determine whether collected parameter value and set value, and relay control.Through the above can be designed for plants to grow in the process of soil humidity,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light and co2 concentration in real time, continuous detection, display visually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 Overcomes the traditional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the shortcomings of manual measurement method does not, and save the workload, and avoid the unnecessary loss caused by the omission or human error. Key words:SCM temperature sensor humidity sensor carbon dioxide sensor目录1.绪论 (1)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2)1.2.1国外状况 (3)1.2.2国内状况 (3)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2. 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5)2.1 控制方案设计 (5)2.2 系统硬件结构 (6)2.3 温室大棚的硬件组成 (7)2.3.1 传感器 (7)2.3.2 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微机系统 (10)2.4 温室大棚的软件组成 (11)2.4.1 单片机软件设计 (11)2.5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3)2.5.1 测试系统的设计 (13)(1)温度测量电路 (13)(2)湿度测量电路 (14)(3)CO2含量测量电路 (15)2.5.2 微处理器系统 (16)2.6 程序模块 (16)2.6.1 主程序 (16)2.6.2 显示子程序 (16)2.6.3 A /D转换测量子程序 (17)2.6.4 显示数据转换子程序 (17)3.温室大棚的数据采集系统 (18)3.1 系统设计 (18)3.1.1 系统组成 (18)3.1.2 系统工作原理 (19)3.2 系统软件设计 (19)3.2.1 上位机软件设计 (19)3.2.2 下位机软件设计 (19)3.3 误差分析 (19)3.4 可靠性设计 (19)3.4.1 硬件可靠性设计 (20)3.4.2 软件可靠性设计 (20)4.温室大棚监测控制系统 (21)4.1 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特点 (21)4.1.1 系统的总体结构 (21)4.2 主要特点 (22)4.2.1 信号检测的多元化 (22)4.2.2 信号检测的连续化 (22)4.2.3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时化 (22)4.2.4系统功能的易扩充性 (22)4.3硬件结构 (22)4.4系统软件设计 (23)4.4.1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23)4.4.2软件的实现 (24)5.总结 (25)致谢 (26)英汉互译 (27)参考文献 (35)附主程序流程图 (36)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温室大棚自动控温系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温室大棚自动控温系统设计本科学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a462cb195f312b3169a5d3.png)
1前言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温室大棚就是一种室内温室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供水系统、温控系统、辅助照明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栽种槽是设于窗底或做成隔屏状,用来栽种植物;供水系统自动适时适量的供给水分;温控系统包括排风扇、热风扇、温度感应器和恒温系统控制箱,以适时的调节温度;辅助照明系统也包含植物灯和反射镜,装于栽种槽周边,在无日光时提供照明,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经光线的折射作用,呈现出美丽景观;湿度控制系统来配合排风扇而调节湿度和降低室内温度。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来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我们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季节供栽培植物的建筑。
温室就是采光建筑,因而透光率就是评价温室透光性能的一项最基本指标。
透光率是透进温室内的光照量和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
温室透光率是受温室透光覆盖材料透光性能与温室骨架阴影率的影响,随着不同季节太阳辐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温室的透光率也随时变化。
温室透光率高低就成为作物生长与选择种植作物品种的直接影响因素。
通常连栋塑料温室在50%~60%,玻璃温室的透光率在60%~70%,而日光温室可达到70%以上。
加温耗能也是温室冬季运行的主要障碍。
提高温室保温性能,能降低能耗,提高温室生产效益的最直接手段。
温室的保温比就是衡量温室保温性能的一项基本指标。
温室保温比就是指热阻较小的温室透光材料覆盖面积和热阻较大的温室围护结构覆盖面积同地面积之和的比。
如果保温比越大,说明温室的保温性能就越好。
温室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其耐久性。
温室的耐久性受温室材料耐老化性能、温室的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透光材料本身的耐久性除了自身的强度外,还表现在其材料透光率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衰减,透光率的衰减程度也是影响透光材料使用寿命决定性因素。
通常钢结构温室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
这就要求设计风、雪荷载用25年一遇的最大荷载;竹木结构简易温室的使用寿命5~10年,设计的风、雪荷载用15年一遇最大荷载。
毕业设计论文-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ac0a667e21af45b307a8fc.png)
第1章緒論1.1 課題背景及研究意義中國農業的發展必須走現代化農業這條道路,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農業的研究和應用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溫室大棚已經成為高效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化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一環就是對農業生產環境的一些重要參數進行檢測和控制。
例如:空氣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
在農業種植問題中,溫室環境與生物的生長、發育、能量交換密切相關,進行環境測控是實現溫室生產管理自動化、科學化的基本保證,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結合作物生長發育規律,控制環境條件,使作物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栽培目的。
以蔬菜大棚為代表的現代農業設施在現代化農業生產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大棚內的溫度、濕度與二氧化碳含量等參數,直接關係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長。
國外的溫室設施己經發展到比較完備的程度,並形成了一定的標準,但是價格非常昂貴,缺乏與我國氣候特點相適應的測控軟體。
而當今大多數對大棚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檢測與控制都採用人工管理,這樣不可避免的有測控精度低、勞動強度大及由於測控不及時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結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費了人力資源,而且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因此,為了實現高效農業生產的科學化並提高農業研究的準確性,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必須大力發展農業設施與相應的農業工程,科學合理地調節大棚內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內形成有利於蔬菜、水果生長的環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優質高效益的重要環節。
目前,隨著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們對其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對大棚的自動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
由於單片機及各種電子器件性價比的迅速提高,使得這種要求變為可能。
當前農業溫室大棚大多是中小規模,要在大棚內引人自動化控制系統,改變全部人工管理的方式,就要考慮系統的成本,因此,針對這種狀況,結合郊區農戶的需要,設計了一套低成本的溫濕度自動控制系統。
該系統採用感測器技術和單片機相結合,由上位機和下位機構成,採用RS232介面進行通訊,實現溫室大棚自動化控制。
智能农业中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农业中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f3ab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2.png)
智能农业中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已经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能减排以及优化生产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概述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是通过感知、收集和分析环境信息,实现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的监测与控制,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
其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交互界面等组成。
三、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原理1. 传感器选择: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需要选用适合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参数。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CO2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2. 控制策略设计:针对不同的植物生长阶段和外界环境条件,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
通过控制温室内的供暖、通风、灌溉等设备,调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然后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器可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或向操作员发出提示信息。
四、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关键技术1. 通信技术: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需要实现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稳定可靠,但安装和布线复杂;无线通信灵活方便,但受距离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2. 数据存储与云计算: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分析。
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长期保存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3. 人机交互界面: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需要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操作员能够方便地监测温室内环境参数并控制设备。
常用的界面形式包括计算机界面、手机App和触摸屏等。
五、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应用与优势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类农作物的生产,包括蔬菜、花卉、水果等。
毕业论文-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491094a0116c175f0e48a9.png)
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摘要本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温度传感器AD590对蔬菜大棚内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与控制,实现温室温度的自动控制。
本系统由单片机小系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加热模块、降温模块、按键以及显示模块六个部分组成。
可以通过按键设定温室的温度值,采集的温度和设定的温度通过LED数码管显示。
当所设定的温度值比采集的温度大时,通过加热器加热,以达到设定值;反之,开启降温风扇,以快速达到降温效果。
通过该系统,对蔬菜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有效、可靠地检测与控制,从而保证大棚内作物在最佳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提高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温度显示;键盘输入;温室Automatic Temperature-Control System of GreenhouseLi **(College of Physic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AbstractThis system takes the AT89C51 single chip as the control core, using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to carry on real-time gathering and controlling to the greenhouse of vegetables, so it can realizes auto-control to the greenhouse’s temperature. This system contains the miniature single chip system module, the temperature gathering module, the heater module, the drop-temperature module, the key pressed module and the display module. The gathering temperature or the setting temperature is displayed through the seven-seg LED. It can be established new temperature value in the greenhouse through pressing buttons, when this temperature value is higher than the gathering temperature value, then makes the heater 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fined value; Otherwise, the heater knocks off, and opens the ventilator as fast as to achieve the supposed temperature. It will b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o exam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greenhouse by using this system, thus guarants the crop growing fine under the best temperature condition, and enhances the crops’ quality and out put.Key words: Single chip; 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display; Keyboard entry; Greenhouse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工作原理 (3)2.1设计思路 (3)2.2总体设计框图 (3)第三章硬件设计 (4)3.1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小系统 (4)3.2温度采集模块 (5)3.3显示模块 (8)3.4键盘扫描 (10)3.5WP型温室加热器 (12)3.6降温模块 (13)第四章软件设计 (14)4.1主程序 (14)4.2定时器T0中断 (16)4.3显示模块 (18)4.4按键扫描 (19)第五章测试分析 (22)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附录 (26)附录1系统电路图 (26)附录2源程序代码 (26)第一章引言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分类号:密级:毕业设计(论文)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GREENHOUSE CONTROLSYSTEM学生学号学生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2012年5月29日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工程学院所拥有。
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以51单片机为主控器和射频nRF905为无线收发模块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系统设置了一个主机和两个从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了两个节点的温湿度数据采集。
主机通过从机预设的不同地址来实现区分两个节点发送来的温湿度数据。
本设计采用nRF905射频模块为无线传输模块,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模块,DHT11为湿度采集模块从而实现温室的温湿度监测与控制。
51单片机和nRF905之间通过模拟高速串口SPI实现双向通信, SPI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从而满足了温室温湿度数据的实时传输。
用VB6.0中的MScomm控件编写了温湿度接收界面,通过串口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显示在PC机上。
关键词 STC89C51;nRF905;DS18B20;DHT11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a main controller and nRF905 as wireless transceiver module to design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 The system provided a master and two slaves,master can acquist the data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rom two slaves through the wireness communication mode. The master can distinguish the data from two different places through different address. This design use nRF905 module as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DS18B20 as temperature sensor and DHT11 as humidity acquisition module to sense th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nRF905 can realize two-way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simulation of high speed serial SPI , SPI support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so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ata real-time transmissio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ceiving interface can be made by VB6.0 MScomm controller, th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ata can be displayed on PC machine through the serial port.Keywords STC89C51; nRF905; DS18B20; DHT11目录1 绪论 (1)1.1 背景及意义 (1)1.2工作原理 (1)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的整体结构 (2)2.2课题需要完成的任务 (2)3 系统硬件设计 (3)3.1主控制器的选用 (3)3.2无线传感器nRF905模块 (3)3.2.1芯片结构 (3)3.2.2 接口电路管脚说明 (3)3.2.3 nRF905工作方式 (5)3.2.4 nRF905模块配置 (6)3.2.5 nRF905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原理图 (6)3.3 温度传感器DS18B20 (7)3.3.1 DS18B20主要特性 (7)3.3.2 DS18B20的外部结构 (7)3.3.3 DS18B20的数据处理 (7)3.3.4单片机与DS18B20的硬件连接原理图 (9)3.4湿度传感器DHT11 (9)3.4.1 DHT11接口说明 (9)3.4.2 DHT11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 (10)3.5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 (10)3.5.1控制器接口说明 (10)3.5.2基本时序操作 (11)3.5.3显示数据存储器(DDRAM) (11)3.5.4 LCD1602控制命令字设置 (11)3.6控制执行单元的设计 (12)3.7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RS485通信 (13)4系统软件设计 (14)4.1主机软件设计 (14)4.1.1主程序设计 (14)4.1.2 nRF905软件设计 (14)4.1.3主机串口软件设计 (17)4.2从机软件设计 (18)4.2.1从机主程序设计 (18)4.2.2 DS18B20温度采集软件设计 (18)4.2.3 DHT11湿度采集软件设计 (18)4.2.4LCD1602软件设计 (21)5上位机软件设计 (22)5.1 VB6.0特点 (22)5.2 MSComm控件 (22)5.2.1 MSComm控件的主要属性 (22)5.3 VB程序设计 (22)5.3.1 程序详细设计 (22)5.3.2 系统界面 (22)6调试 (24)6.1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4)6.2串口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4)6.3 DS18B20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4)6.4控制执行单元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4)结论 (25)致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28)附录1 硬件原理图 (28)附录2源程序代码 (29)1 绪论1.1 背景及意义温室控制技术是现代农业研究的重要容,针对长期以来温室大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消耗人力资源多等缺点,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
本系统主要由上、下位机模块构成,下位机主要是对温室环境因素中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检测并按照一定的通信方式将数据传给上位机,上位机实时接收下位机上传的数据使用户能在远程监测温室的环境参数,下位机根据一定的算法控制喷淋、遮阳、通风、加热等执行系统,调节环境参数,实现温室智能控制,达到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1.2工作原理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本系统由传感器、显示器、上位机、控制执行单元构成。
传感器部分包括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STC89C51、低功耗无线模块nRF905和天线。
显示器由LCD1602构成。
上位机是由VB 的Mscomm控件编写而成。
本系统由三个单片机模块构成,其中两个模块用作数据采集的从机,另外一个模块用作数据接收的主机。
从机采集温室温湿度并将数据送LCD1602显示,无线发射模块nRF905将采集到的温湿度发送给主机,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显示温室数据给用户,单片机从机将采集到的数据与预设值比较,决定是否打开控制执行单元,以达到智能控制的效果。
2.1 系统的整体结构本系统包含一台主机和两台从机。
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从机2图2-1 系统整体结构框图2.2课题需要完成的任务一、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调试。
二、完成温湿度采集的程序设计。
三、完成温湿度用LCD1602显示的程序设计。
四、完成nRF905无线收发模块收发数据的程序设计。
五、完成主机与PC机实现串口通信的程序设计。
六、完成控制执行单元软硬件的设计。
七、完成VB上位机程序的设计。
3.1主控制器的选用本系统涉及的主要器件包括:主控芯片、DS18B20温度传感器、DHT11湿度传感器、nRF905无线模块,所涉及的器件较多,选择一款合适的主控芯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设计的最终效果。
STC89C51单片机作为目前市场上最为常用的单片机具有结构简单、可控性好、I/0口多、下载程序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符合本系统的设计要求,故选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3.2无线传感器nRF905模块3.2.1芯片结构nRF905片集成了电源管理、晶体振荡器、低噪声放大器、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等模块,使用非常方便其详细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nRF905的详细结构图3.2.2 接口电路管脚说明nRF905封装如图3-2所示。
图3-2 nRF905封装各引脚说明如表3-1所示。
表3-1 nRF905管脚说明表管脚名称管脚功能说明1VCC 电源电源+1.9-3.6V DC2TX_EN数字输入TX_EN=1发送模式TX_EN=0接收模式3TRX_CE数字输入使能芯片发射或接收4PWR_UP数字输入芯片上电5uCLK时钟输出本模块弃用6CD数字输出载波检测7AM数字输出地址匹配8DR数字输出接收或发射数据完成9MISO SPI接口SPI输出10MOSI SPI接口SPI输入11SCK SPI时钟SPI时钟12CSN SPI使能SPI使能13GND 地接地14GND地接地注意:(1)nRF905供电围为3-3.6V之间,超出这个围就会烧毁nRF905模块。
(2)nRF905的引脚可与5V单片机的I/O口直接相连,VCC和接地端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