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简称CUMT)北京校区是中国矿业大学在北京市怀柔区的分支机构。
作为中国矿业大学的一部分,北京校区自2002年建校以来,以其优质的教学质量和卓越的科研成果,逐渐在国内外乃至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校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拥有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实验室设备。
此外,学校与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和就业机会。
其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学校在矿业、土木工程、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拥有一流的研究实力,与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学校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学校注重学生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学校实施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学校还与众多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
未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有望继续保持其发展势头,并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首先,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学术水平,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其次,学校可以继续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未来趋势方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等教育竞争激烈,学校需要持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加入。
矿大火爆全网的“江湖绰号”

每当谈论起各大高校的“江湖绰号”时,怎么能少得了“挖煤挖矿是专业,百花争艳进校园,网红食堂刷个遍,豪华公寓四人间”的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矿大”)呢?作为矿大学子,对矿大总会有一种在调侃中爱得深沉的情感,每当矿大拥有一个新绰号时,大伙总在欢声笑语中再一次加深对母校的热爱。
“皇家挖煤大学”
不得不说,每当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问起我的学校时总会出现这样的对话:“在哪读书啊?”“中国矿业大学。
”“女孩子学什么不好,学挖矿做什么呀!”最开始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道,矿大不只有矿业专业,而
【古代单位】豆:容量单位。
(“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18。
中国矿大校训

中国矿大校训
【原创版】
目录
1.中国矿大校训的来源和历史
2.中国矿大校训的内涵和精神
3.中国矿大校训的现实意义
正文
中国矿大校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09 年,当时正值清末,中国矿业大学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创立。
建校伊始,学校便确立了“勤苦节约”的校训,以强调勤奋刻苦和节约务实的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矿业大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更名,最终于 1988 年定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此时,学校对校训进行了修改,确定了“自强不息,厚德博学”的新校训。
中国矿大校训“自强不息,厚德博学”内涵丰富,体现了中国矿业大学培养人才的理念和追求。
其中,“自强不息”取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味着要在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厚德博学”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德才兼备,旨在培养具有道德品质、博学多才的人才。
在现实意义上,中国矿大校训对学校和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校训强调了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严谨治学、追求卓越,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校训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学术成长的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校训倡导博学多才,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变革的需求。
总之,中国矿大校训“自强不息,厚德博学”凝聚了学校百年来的教育理念和追求,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PPT)共47页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5年1月15日
中国政区图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知名校友
中共中央委员 王森浩: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采矿工程专业 1952级) 韩英: 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全国政协委员(采矿工程专业1958级) 于洪恩:中共中央委员、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采矿工程专业1958级) 汪啸风:中共中央委员、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机械工 程专业1964级) 柴松岳: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经委副主任、浙江省省长(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1985级) 陈郁: 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省长
著名专家学者 张文奇:著名金属腐蚀防护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沈季良:著名矿井建设专家、中国煤炭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李栖凤:著名矿井建设专家 柴化周:著名矿井建设专家 杨力生:著名通风安全专家 张守范:著名矿物学专家 谷铁耕:著名采矿专家 张仰均:著名选矿专家 席聚奎:著名热处理专家 吴京: 著名煤矿基本建设及采煤机械化专家 许道生:著名冶金学家 袁慧灼:著名冶金学家 陈泽浦:著名稀土金属学家 靳锡庚:著名石油勘探专家 袁耀庭: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赵国堂:著名铁道工程专家,铁道部副总工程师 谭国富:著名经济学家(数学专业1978级) 屈金星:著名文化策划人、诗人 薛刚:著名策划人、辞赋作家
高校领导
张仲鲁:河南大学校长、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总务长
高景德: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委员、技术科学部常委及副主任
傅恒志: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焦作工学院1946级) 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中国矿大简介

中国矿大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简介一、学校概况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中国矿大)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工信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重点支持的研究型大学。
创建于1909年,前身为北京煤矿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煤炭工程高等教育机构。
经过百年发展,中国矿大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工科大学之一,矿业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享有盛誉。
二、学校特色1.优质师资中国矿大拥有一支素质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
他们承担着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领域成果丰硕。
2.优越条件中国矿大占地面积约3900亩,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建有一流的教学、实验和科研设施,包括煤炭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矿山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核工业重点实验室等。
这些先进设施为教师们的科研和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3.学科优势中国矿大以矿业工程为特色,形成了矿业学科体系。
学校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和专业,如矿山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
并且,中国矿大还拥有多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研究所。
三、学校发展中国矿大始终坚持以本科为基础、博士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
学校拥有面向工矿企业培养人才的特色,与众多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中国矿大提倡国际化教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实施双一流建设,追求卓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四、学生培养中国矿大将学生成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
学校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学校的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斩获佳绩,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中国矿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中国矿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是中国一所以矿业为特色,工学为主体,工、理、管、文、法、经、教、农、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高校。
其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方面,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以下是中国矿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介绍。
1.采矿工程采矿工程专业是中国矿大的特色专业之一,涉及到矿山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采矿测量与地面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与自动化等。
2.矿物加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矿石的选矿、提纯、分离等工艺技术以及尾矿处理等环境保护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矿石选矿与粉煤灰资源利用、矿石浮选与热力学、矿石碎磨与湿法分离等。
3.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矿山、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控制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矿山安全工程与管理、建筑安全工程与管理、交通安全工程与管理等。
4.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地质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勘查技术以及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煤炭地质与煤田地质工程、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地震学与地球物理学等。
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
6.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业主要研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等。
7.电气工程电气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电机与电力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电气信息工程与智能控制、电气设备与系统安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
以上是中国矿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部分介绍,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中国矿大研究生毕业就业方向

中国矿大研究生毕业就业方向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生有着广泛的就业方向:
1. 矿业工程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矿山规划与设计、矿井安全与管理、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2.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材料工艺优化、材料测试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3. 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地质勘探与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地球物理仪器与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4.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自动化设备开发与控制、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数据库管理与数据挖掘、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还可以选择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或者选择自主创业。
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
中国矿业大学基本情况

学校九十周年校庆之际,江 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为学校题 词。
一、学校基本情况
1999年校庆前夕,李岚清副 总理到校视察。
2005年1月,温家宝总理接见 我校周世宁院士,听取煤矿安全问 题的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2007 年 6月1日, 江苏省 委书记 李源潮 视察我 校并题 词。
2007年 9月8日, 江苏省 省长梁 保华视 察我校。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 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设点5个。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教师队伍素质过硬
现有专任教师149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 博士生导师172名,教授 230名,副教授399名。
世界上办学规模最大、矿业学科最齐全、人才培养类型 最丰富的矿业高等学府。
从地方来说:
苏中、苏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区 域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 亿)内唯一一所重点理工科大学; 江苏省第三所进入国家“985工程” 的高校。
一、学校基本情况
1996年,江泽民、吴邦国同志视 察学校科研工作。
一、学校基本情况
2007年9月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江 苏省副省长仇和到校视察。李毅中指出:希望矿大坚持矿业特色, 继续发挥优势,为煤炭行业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大力开 展煤炭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培训,尤其是一线技术工人素质 和水平的提高。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科平台优势明显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五)综合实力排名前茅
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国高
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我校在全国
中国矿业大学在江苏省的排名第几

中国矿业大学在江苏省的排名第几中国矿业大学在江苏省的排名第几中国矿业大学简介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1950年3月,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学校;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学校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4年正式拥有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是双一流吗中国矿业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并且有2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两个学科分别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高考填报志愿的五大误区1、片面根据分数填报志愿很多人肯定提出质疑,不根据分数填报那根据什么来填报呢。
当然高考分数是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依据,但是如果只以当年的考试分数和去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进行对比,这就太片面了。
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从这几点进行分析,该高校在考生所在省市近三年的实际录取分、平均分以及专业录取最低分;该高校在本省市的招生计划,一定要分析今年的计划和往年计划是否有变化;再查看招生简章里的录取规则,是否有专业级差;然后根据自己的位次(请注意不是分数),来参考往年该位次的录取学校和专业。
2、只看校名不看专业很多考生或家长一看到学校名称里有“地质”、“石油”等字样,就认为这样的学校不能报,肯定都是艰苦的专业,还有的考生或家长认为带有林业、农业等字样的校名就业前景惨淡,还有一些是对外省的学校不了解,只要学校不是在大城市,直接就不报了。
其实要认真研究学校的专业,看看自己喜欢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
2023年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新生入学须知说明书

2023本科新生入学须知——中国矿业大学欢迎你!请仔细阅读本须知,以帮助你顺利入学。
安全提醒亲爱的同学:你即将来到美丽的矿大校园,开始崭新的大学生活。
在此,有几点安全提醒及相关提示请特别注意:一、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对于以学费转账、助学补助、贷款、其它入学收费转账等名义要求转账打款的电话均勿相信,并对“网络刷单”“网购返现”“冒充公检法恐吓”“网贷、校园贷”“网络投资”等诈骗手法保持警惕。
(详见附件3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二、安全教育提示。
新生入学报到前须接受线上安全教育,并通过结课考试(90 分以上)。
8月1日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中国矿业大学保卫处”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矿业大学保卫处”微信公众号,选择下方菜单栏中“平安校园—安全微课”,使用学号登录系统(初始密码与学号相同),学习安全知识,接受入学前安全教育,掌握保护自身人身及财产等安全技能。
三、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及财物安全。
妥善保管好个人证件、银行卡等信息,不要将个人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用于出售、出租、出借,不要轻意向别人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信陌生来电或网络信息等;注意乘车安全,乘车请注意索要乘车票据,下车随身携带好行李物品;除学校公布的收费项目外,无其它收费项目,请按通知要求亲自办理入学缴费等手续,谢绝他人代办。
四、注意宿舍安全。
严禁在学生公寓内存放或使用各种电热器具和炊具(如电炉、电热杯、电饭锅、热得快、电暖器、电热毯、电火锅、电水壶、电熨斗、豆浆机、煮蛋器等);严禁在学生公寓或公寓楼公共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一经发现相关问题,将按照《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五、拒绝宿舍推销。
报到期间,学校不会安排人员到学生宿舍销售物品,谨防有人冒充学校老师、学生干部等进行诈骗和推销活动。
六、其他注意事项。
学校未与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形式开展招生宣传、勤工助学、电话卡业务、公交卡业务、组建新生群等活动。
请所有新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最新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

【第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中国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排名1 中国矿业大学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采矿工程系学士、硕士、博士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学士、硕士、博士2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学士、硕士、博士3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学士、硕士、博士4 重庆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学士、硕士、博士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学士、硕士、博士6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安环学院学士、硕士、博士7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士、硕士、博士8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学士、硕士、博士 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士、硕士、博士 1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材料工程系学士、硕士、博士 11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学士、硕士、博士12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学士、硕士13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安全学院学士、硕士14 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学士、硕士 15 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系学士、硕士16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士、硕士 17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学士、硕士18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工程系学士、硕士19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士、硕士20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学士、硕士21 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学士、硕士22 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学士、硕士23 中国地质大学勘察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士、硕士 24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学士、硕士25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学士、硕士 26 广西大学材料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士、硕士27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学士、硕士28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学士、硕士29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学士、硕士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士、硕士 31 长安大学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学士、硕士3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学士、硕士33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士34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学士35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士36 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分院学士37 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分院学士38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学士39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学士40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分院学士41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学士4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系学士43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士44 江西财经大学学士45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士 46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士47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士 48 郑州大学工程力学学士49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系学士 50 武汉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学士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51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士52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学士53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学士 54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学士55 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讯工程学院学士 56 武汉科技大学化工系学士57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士58 河北大学质量与技术监督学院学士 59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士60 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学士 61 南京工程学院学士【第二篇】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2015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5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转腾讯网)学校省市区1清华大学北京2北京大学北京3浙江大学浙江4上海交通大学5复旦大学上海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7南京大学江苏8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9华中科技大学湖北9东南大学江苏11中山大学广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3同济大学上海14武汉大学湖北14四川大学四川16南开大学天津17西安交通大学陕西18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大连理工大学辽宁19天津大学天津20山东大学山东21吉林大学吉林22华南理工大学广东23厦门大学福建24北京师范大学北京25北京理工大学北京26中国人民大学27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8中南大学湖南28重庆大学重庆30东北大学辽宁3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3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苏州大学江苏35湖南大学湖南35电子科技大学四川35中国农业大学北京38西北工业大学陕西39上海大学上海3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41中国地质大学湖北4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43北京邮电大学北京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45北京化工大学北京4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46华北电力大学北京46武汉理工大学湖北49东华大学上海50华中师范大学湖北5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51兰州大学甘肃53福州大学福建54江南大学江苏55首都医科大学北京56中国矿业大学江苏57合肥工业大学安徽58中国海洋大学山东59暨南大学广东6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6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62河海大学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63浙江工业大学浙江64南京农业大学江苏64南京师范大学江苏64西南交通大学四川67北京工业大学北京68南京医科大学江苏68中国药科大学江苏70【第三篇】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非985高校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非985高校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蔡晓辉-高考研究专家2016-09-27 09:44:32教育部排名 985阅读(3558)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国矿业大学校训

中国矿业大学校训中矿的校训是什么?1. 矿大校训是“实事求是,治学敬业,团结拼搏,勇攀高峰”。
2. 该校训体现了矿大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宗旨。
3. “实事求是”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思考和行动。
4. “治学敬业”鼓励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和认真,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5. “团结拼搏”体现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强调了集体力量和个人成就的相互关系。
6. “勇攀高峰”则是矿大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要求学生不断进取,勇于挑战自我和未来。
矿大校训的意义1. 矿大校训是矿大办学思想的凝练和表达,是传承和弘扬矿大优秀传统和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校训的宗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3. 矿大校训还是学校文化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社会责任和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校训的落实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以其为指导,不断前行和提高。
矿大校训的实践与建设1. 矿大将校训纳入到课程教学、学生管理、研究科研、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中,形成了系统化、全面化的校训教育体系。
2. 矿大还设立了校训学习班、校训大赛、主题校训教育活动等形式,加强了校训教育的宣传和实践。
3. 矿大还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校训广泛影响力和生命力。
矿大校训的影响与启示1. 矿大校训不仅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更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
2. 校训教育引导学生思考自身为人处世、道德情操、职业规划等方面,对于实现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创新创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3. 矿大校训是矿大走向世界,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和文化自信的窗口之一,对于推动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019设计学院考试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初试考试时间为360分钟。
2.答题形式
现场设计作图。
3.试题类型
快题设计,总分为150分。
考生自备图板、A2图纸和绘图工具。
337
工业设计工程(概论)
《工业设计概论》(第4版),程能林,何人可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工业设计史》(第4版),何人可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二、考试范围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中外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化的概念、特征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
城市的系统构成,用地分类及构成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综合协调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工程规划
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法与城市规划的实施
《乡村规划原理》李京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2月第一版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是城乡规划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以及城市规划的实施等。此科目重点考察学生对城市规划基础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城市规划概念,为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和相关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和典型实例
西方古代主要的建筑类型、技术成就、历史演进及典型实例
西方近现代主要建筑流派、代表人物和典型实例
(2)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基本的原理与方法
房屋建筑的主要节点构造
(3)建筑物理
建筑热工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建筑采光和照明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建筑声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矿大搬迁易名史

历史沿革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邓小平同志为矿大亲笔题写校名的焦作路矿学堂。
这是一所最初由英国福公司(Peking Syndicate Limited)投资创办,在我国建立最早的近代矿业高等学府。
中国矿业大学历经14次搬迁,11次易名。
(1909-1915)焦作路矿学堂(校址:焦作):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成立。
1913年12月,路矿学堂首届学生毕业后,英国福公司单方面撕毁合同,中断经费,停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1915-1919)福中矿务学校(校址:开封):1915年,在开封恢复停办了两年的路矿学堂,定名为河南福中矿务学校,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校庆日。
(1919-1921)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校址:焦作):1919年2月,学校举办专门本科后改名为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成为一所既有预科又有本科的专门学校。
1920年4月,学校从开封迁回焦作路矿学堂原址,于5月10日正式开学。
(1921-1931)福中矿务大学(校址:焦作):1921年夏,学校增设大学本科,改名为福中矿务大学。
(1931-1938)私立焦作工学院(校址:焦作):1931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河南省政府将福中矿务大学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
成为国内唯一的私立工学院。
(1938-1949)国立西北工学院(校址:西安、城固等):1938年7月,奉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和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
历尽千辛万苦,足迹遍及西安、甘肃天水、陕南城固、河南洛阳、郑州、苏州,顽强的生存下来。
(1949-1950)国立焦作工学院(校址:苏州、焦作):1949年4月底,苏州解放,华东人民政府接收了焦作工学院,更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
1949年6月1日,在苏州举行建校40周年庆祝活动。
1949年9月6日,焦作工学院全体师生告别苏州返回焦作故地。
1950年1月,焦作工学院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
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特点

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特点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与发展特点中国矿业大学始建于1909年,最初名为“中国学生矿务会馆”,为当时矿业工程教育的先驱组织,在当时的北京矿务局内设办学机构。
1920年,这一机构更名为“中国矿业专科学校”。
此后,学校经历了数次变革和拓展,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联。
到了1953年,中国矿业大学正式由原中央矿业学院和原徐州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这个正式的合并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真正成为国内领先矿业教育的中心之一。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果。
该校的矿业工程学科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并在矿业领域及其他相关行业得到广泛认可。
其中的煤炭资源和测绘工程学院更是产出了一批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这意味着,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中国矿业大学应该被视为杰出的矿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而在学术领域,中国矿业大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校汇聚了众多学术专家和科学家,涵盖了煤炭、地质、资源环境、工业工程、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并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更重要的是,中国矿业大学在不断提升自身学科和研究实力的同时,也拥有着广泛的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
自2013年起,中国矿业大学陆续策划了许多国际合作项目,并加强与一些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
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全球竞争力。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矿业大学在一些著名大学的排名中没有出现,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在中国和世界矿业专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已越来越大。
正是因为具备这些特点,中国矿业大学才得以取得当前的成就和发展,同时,它的未来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总体来看,中国矿业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特点源于它作为矿业教育的先驱,以及在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秉持的先进理念,成已经有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它在所有的方面都充满活力,并随着社会化和全球化的推动而更加持续壮大。
中国矿大校训

中国矿大校训
摘要:
1.中国矿大校训的概述
2.中国矿大校训的历史沿革
3.中国矿大校训的含义及象征意义
4.中国矿大校训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中国矿大校训的概述】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简称中国矿大)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创建于1909 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矿大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博学”。
【中国矿大校训的历史沿革】
中国矿大校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悠久的历史过程。
1909 年,学校创建之初,便以“勤苦耐劳,诚实守信”为校训,强调勤奋和诚信。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完善,校训于1925 年修改为“博学笃行,厚德载物”,这一校训沿用至1951 年。
1951 年,在庆祝建校42 周年之际,学校重新确定了“自强不息,厚德博学”为新的校训。
【中国矿大校训的含义及象征意义】
“自强不息,厚德博学”作为中国矿大校训,具有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其中,“自强不息”取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味
着自我努力、奋发向上,不断追求卓越,体现了中国矿大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厚德博学”则强调为人处事应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广博的知识,体现了中国矿大人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理念。
【中国矿大校训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中国矿大校训“自强不息,厚德博学”在现实意义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勉励师生在学术研究和人生道路上追求卓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矿大搬迁易名史

历史沿革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邓小平同志为矿大亲笔题写校名的焦作路矿学堂。
这是一所最初由英国福公司(Peking Syndicate Limited)投资创办,在我国建立最早的近代矿业高等学府。
中国矿业大学历经14次搬迁,11次易名。
(1909-1915)焦作路矿学堂(校址:焦作):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成立。
1913年12月,路矿学堂首届学生毕业后,英国福公司单方面撕毁合同,中断经费,停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1915-1919)福中矿务学校(校址:开封):1915年,在开封恢复停办了两年的路矿学堂,定名为河南福中矿务学校,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校庆日。
(1919-1921)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校址:焦作):1919年2月,学校举办专门本科后改名为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成为一所既有预科又有本科的专门学校。
1920年4月,学校从开封迁回焦作路矿学堂原址,于5月10日正式开学。
(1921-1931)福中矿务大学(校址:焦作):1921年夏,学校增设大学本科,改名为福中矿务大学。
(1931-1938)私立焦作工学院(校址:焦作):1931年4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河南省政府将福中矿务大学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
成为国内唯一的私立工学院。
(1938-1949)国立西北工学院(校址:西安、城固等):1938年7月,奉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和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
历尽千辛万苦,足迹遍及西安、甘肃天水、陕南城固、河南洛阳、郑州、苏州,顽强的生存下来。
(1949-1950)国立焦作工学院(校址:苏州、焦作):1949年4月底,苏州解放,华东人民政府接收了焦作工学院,更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
1949年6月1日,在苏州举行建校40周年庆祝活动。
1949年9月6日,焦作工学院全体师生告别苏州返回焦作故地。
1950年1月,焦作工学院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
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我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并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
从1920年代起,学校先后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的变迁。
抗战爆发,学校先迁陕西西安,再迁甘肃天水,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
抗战胜利后,焦作工学院于1946年在河南洛阳复校,其后又几经辗转,迁河南郑州、江苏苏州,于1949年9月迁回焦作原址。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将焦作工学院拨归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又将新开办的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焦作工学院,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
在经历了天津-焦作两地办学的短暂过渡期后,1951年2月,焦作工学院的师生员工及图书仪器设备全部迁至天津;4月,中国矿业学院举行成立典礼——焦作工学院的历史宣告结束。
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
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文革”期间,学校迁至四川省合川县位于华蓥山下的三汇坝镇,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
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1998年,煤炭工业部撤销,学校划归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同年,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成为学校“北京校区东校园”,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园”的办学格局。
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其后,北京校区东校园又划转北京广播学院。
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
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国运的兴衰紧密相联。
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经时代的沧桑,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100多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在旧中国,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
在新时代,学校把“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作为神圣使命。
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校风。
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
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题词曾激励着一代代矿大人为事业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指引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中兴之路;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我校建校90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我校建校100周年发来贺信;习近平同志出席了我校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签署两校教育与科技合作协议。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
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矿业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化工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孙越崎学院、国际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22个学院。
学校另有徐海学院和银川学院等两个独立学院。
学校现有59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和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省重点序列学科。
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
2012年,工程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
在18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32人,副教授664人;博士生导师326名,硕士生导师883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0%以上。
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
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外聘7名院士担任相关学院的院长或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有1人获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3人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人被列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57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1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9人分别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丰硕。
学校以孙越崎学院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建立绿色通道。
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
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建成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1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和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2002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国内外科技竞赛获得3470余项奖励,先后有1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000余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180余人。
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
“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2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0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江苏省高校第一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15项、授权专利3452项(其中发明专利578项)。
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目前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
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3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230万册,数字图书89万册。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矿业安全博物馆)每年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者14000多人。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以校董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董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111家,全面合作单位达到24家,与8个地级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14家国有大型企业共建了研究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范”。
学校承担了国家安监总局“十二五”期间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任务,在煤炭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
目前,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
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
在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创办了“旅游孔子学院”。
多次成功举办了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学术年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源深流自远,行健天同功。
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校总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提升,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
目前,中国矿业大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创新的工作举措,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014年11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