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 分析化学课件

大连理工大学 分析化学课件
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 又称为随机误差
定义:是由于某种固定的原因或某些经常 出现的因素引起的重复出现的误差。
特点
(1)单向性 (2)重现性 (3)可测性
产生原因
(1)方法误差:由分析方法本身不完善所引起 (2)仪器误差:由仪器本身不准确造成 (3)试剂误差:由试剂或蒸馏水纯度不够所引起 (4)主观误差:由操作者本身原因造成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3章 滴定分析法 第4章 电化学分析法 第5章 色谱分析法 第6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7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章 波谱分析法
1学时 3学时 8学时 4学时 5学时 4学时 2学时 5学时
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有关计算
结构 理化性质 分析方法 含量
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对物 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进行鉴定。
**2.2 根据分析方法的性质和原理不同分为: 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包括:滴定分析(又称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 优点:准确度高(1‰),所用仪器简单 缺点:灵敏度差 适用于高含量和中等含量组分(> 1%)的测定
本 任
结构
化学结构是什么?

分析
分析 化学 与其 他学 科相 互交 叉、 渗透
计算 机
数学
分析 化学
物理
生物
材料
**2.1 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分为:
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确定 被分析物是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或 化合物构成的。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测 定相应组分的含量。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

x ts 58.25 3.18 0.15 (58.25 0.24)%
n
4
9 次测定置信度为 95%时,t=3.18
x ts 58.25 2.31 0.15 (58.25 0.12)%
n
9
7. 标定某 HCl 溶液,4 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是 0.1020,0.1015,0.1013,0.1014。 分别用 Q 检验法(置信度 90%)和格鲁布斯检验法(置信度 95%)判断可 疑值 0.1020 是否应舍弃。
11. 用有效数字来表示以下计算结果:
解:
(1) 213.64-4.4+0.3244=209.6;
(2) 2.52 4.10 15.04 =2.53×10-3; 6.15 104
(3) pH=5.03,求[H+]=9.3×10-6;
(4)
1.5 108 6.1108 3.3 105
=5.3×10-6;
(6)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稍有变动。(偶然误差)
2. 什么是误差?什么是偏差?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解: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偏差是单次测量值与 n 次测量平均值之差。 误差是用测量值与真实值作比较,衡量准确度的高低,偏差是用测定值与平 均值作比较,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大小。准确度高则精密度一定高,精密度高 准确度不一定高。
10 3
5. 什么是活度、活度常数、浓度常数?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活度常数?什么情 况下可用浓度常数? 解:活度: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活度常数:以活度表示的 平衡常数。浓度常数:以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6. 什么是滴定常数 Kt?不同强度的酸或碱,其反应的 Kt 与 Ka、Kw 之间存在 什么关系? 解:酸碱滴定反应是解离反应的近反应,反应平衡常数称为滴定反应常数。

大连理工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大连理工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解答1.有含氯的质量分数为34.31%的标准试样,某学生测得结果为34.58%,计算: (1)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 解: ①绝对误差%27.0%31.34%58.34=-=-=μx E②相对误差 =μE=%79.0%100%31.34%27.0=⨯2.用重量法测定某物质的含量,三次测定结果为:0.3417g ,0.3426g 及0.3342g ,计算:(1)平均值; (2) 平均偏差; (3)标准偏差; (4)用Q 法检验,是否有应该舍弃的数据(置信度90%)。

解: ① 3395.033342.03426.03417.0=++=x②d=33395.03342.03395.03426.03395.03417.0-+-+-=0035.030104.0=③1)(2--∑=n x x s 0046.0=④ 设0.3342为可疑值89.03342.03426.03342.03417.0=--=Q94.0=表Q表即Q Q <∴无可舍弃的数据3.有一可溶性氯化物试样,经8次测定氯的质量分数为34.34%,34.31%,34.34%,34.39%,34.43%,34.36%,34.58%及34.24%。

计算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

解:1)(2--∑=n x x s=0.1%4.某学生测定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为:47.64%,47.69%,47.52%及47.55%,用四倍法检验是否有应舍弃的数据。

解:设47.52%为可疑值,则不包括47.52%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为:%63.473%55.47%69.47%64.47=++=x3)%63.4755.4763.4769.4763.4764.47(-+-+-=d =0.05%%20.04=d可疑值与平均值的偏差为:%11.0%63.47%52.47=-=ddd 4< ∴47.52%应该保留若设47.69%为可疑值,则有%57.473%52.47%55.47%64.47=++=x%047.03)%57.4752.4757.4755.4757.4764.47(=-+-+-=d%19.04=d%12.0%57.4769.47=-=ddd 4< ∴无可舍弃的数据5.有粗盐试样,经测定其氯的质量分数为56.66%,56.66%,56.68%,56.59%,56.58%,56.63%及56.59%,计算:(1)用Q 法检验是否有应舍弃的数据(置信度为90%)。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第3章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第3章

第三章 习题1.通过计算CaF 及CaF 3的Φ∆f H ,比较CaF CaF 2和CaF 3的热力学稳定性,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已知:),(S CaF H 2f Φ∆=-1228kJ·mol -1,D(F 2)=158kJ·mol -1, )(Ca H at Φ∆ =178kJ·mol -1,EA(F)=328kJ·mol -1, IE 1(Ca)=590kJ·mol -1, IE 2(Ca)=1145kJ·mol -1,IE 3(Ca)=4912kJ·mol -1, r F-=133pm.假设:pm 81r r pm 138r r 332Sc Ca K Ca =≈≈++++,= 2. (1)已知pm 78r pm 65r pm 218r 23Fe Fe I ==-++,,=,计算FeI 3和FeI 2的晶格能。

(2)已知molkJ 2957H e Fe Fe mol kJ 189g I s I 213212∙=∆∙∆=+ΦΦ-,+==),()(++--H e 试设计Born-Haber 循环计算下列反应的Φ∆H .)()=()+(s FeI s I 21s FeI 322 并说明FeI 3(s)的热力学稳定性。

3.试从键焓数据,设计热力学循环,通过计算比较XeF 6和XeO 3的稳定性。

已知:E Xe-O =118kJ·mol -1, E Xe-F =128kJ·mol -1E O=O =498kJ·mol -1, E F-F =158kJ·mol -1.4.已知: S(s)+2F 2(g)=SF 4(g) △H =-718.4 kJ·mol -1 S(s)=S(g) △H = 278.8 kJ·mol -1F 2(g)=2F(g) △H =158 kJ·mol -1 试求S-F 键的键焓5.已知CO 标准生成焓为-110.52kJ·mol -1,石墨的升华热为695kJ·mol -1,O 2的离解能为498kJ·mol -1,试求CO 的离解能。

分析化学习题课全解共85页

分析化学习题课全解共85页
分析化学习题课全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Thank you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习题课.

25.00 25.00 6 1.385103 250 = 250
214.0 26.38
= 0.1472 mol· L-1
KIO3 K2Cr2O7 ???
直接滴定条件:
c· Ka≥10-8
lgK'MY = lgKMY - lgα Y(H)
lgcK'MY≥6 lgα Y(H) ≤lgKMY - lgK'MY = lgKMY - 8
2. 写出NH4HCO3,Na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解: (1)在NH4HCO3水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反应有: HCO3- + H2O H2CO3 + OHHCO3H+ + CO32NH4+ H+ + NH3 H2 O H+ + OH将得到质子的物质写在等式左边,失去质子的物质写在右边,得 到质子条件式: [H+] + [H2CO3] = [CO32-] + [NH3] + [OH-]
5
i
x
相对平均偏差:
5
2
d 100% x
标准偏差:
s
x x
i 1 i
4
相对标准偏差:
s 100% x
Q检验 G检验
X n X n 1 X 2 X1 Q 或 Q X n X1 X n X1
G计算
Xn X X X1 或 G计算 s s
6.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遇到破碎后的大块颗粒, 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A 重新采样 B 直接弃去大颗粒 C) 再次破碎 D 四分法弃去大颗粒
定性的方法
定量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塔板理论
n 5.54(

6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练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6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练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譟 譟
H

H2 S
2+
H 2 O K = 1/ K w
譟 譟
K = 1/ K ( H 2 S)

(2) (3)
ZnS ( s) + 2 H
[4]

, 则
Zn
+ H 2 S K sp a ( ZnS)
K sp a ( ZnS) =
譟 spa
出 ,K 的确定和使用确实避开了 K ( H 2 S ) 。 M yers 还指出 , K sp a ( M S ) > 10 时 ,M S( s)在酸中是可溶的 ,K spa 在金属硫化物的分离中也是适用的 。

2 s1
5畅 1 × 10 液平衡系统 , 因此 c( M g (3) 平衡时 cB / c
譟 2+
K ( M g ( O H )2 ) = [ c( M g
- 12 2
2+
= { s1 }{2 s1 } s1 = 1畅 1 × 10
)/ c ][ c( O H )/ c ]
譟 - 譟 - 4 2+

mol· L
-1
, c( O H ) = 2 s1 = 2畅 2 × 10
- 2+
mol· L
- 1
Mg
{ s2 }
- 12
( aq) + 2 O H ( aq)

0畅 010 + 2{ s2 }
- 8
{ s2 }(0畅 010 + 2{ s2 }) = 5畅 1 × 10
, s2 = 5畅 1 × 10
2 -1 -
(2) M g( O H )2 饱和溶液即为 M g( O H )2 ( s) 与 M g ) = s1 = 1畅 1 × 10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

姓名:__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学号:__________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试卷: A院系:__________授课院(系):___化院___ 考试日期:2006 年 7 月 6 日_____ 级_____ 班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分析数据中,小数点后的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2.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3.对于多元酸,只要有合适的指示剂,每个质子都可分别滴定。

()4.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将产生偶然误差。

()5.酸碱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指示剂和标准溶液的pKa,与被滴定物的浓度和pKa性质无关。

()6.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ΔpM为0.2~0.5,允许终点误差TE 为0.1%,则金属离子能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cK’MY≥106或lg cK’MY≥6。

()8.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

()9.在色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要想使其获得分离,理论上讲需要无穷长的分离柱。

()10.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pH值较低,测定结果将偏低。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4L∙mol-1∙cm-1,现在其他波长处进行测定,其灵敏度一定低。

()12.1802年人们已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但在1955年以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直没有建立,这是由于人们一直无法提高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分辨率。

()1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电子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用的波长范围有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

()14.某化合物-CH2CX2-部分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受X的电负性影响。

如果X的电负性增大,质子的化学位移将向高场移动。

大连理工大学626 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模拟题一及解析

大连理工大学626 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模拟题一及解析

4.(1)两个色谱峰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60.0s和90.0s,若所用柱的塔板高度为 1.20mm,两个峰具有相同的峰宽,完全分离需要的色谱柱为多长? (2)分析某有机物试样中的水含量,以甲醇为内标。称取1.172g试样,加入 0.114g甲醇。混合均匀后迚样分析,测得水和甲醇的峰面积分别为:164cm2和
5.不质子相连碳原子上的其他原子电负性越(
),质子的共振吸收峰向( )
场秱动。 6.对于原子序数小于( )的元素,以发射俄歇电子为主,而( )元素则主要发
射X射线荧光。
7.由SFC不HPLC中的流速不塔板高度关系对比图分析,在线速度为0.6cm/s时,在
液相色谱的最小塔板高度处,SFC对应的最佳流速要比HPLC大( )倍;柱效比
cx=Δc(10ΔE/S-1)-1
=5.0×10-5÷(100.0245/0.0592-1) =3.14×10-5 mol/L
所以含量=3.14×10-5×0.100×126.9÷0.500=0.797mg/g
归纳总结
本讲对模拟试题第一套的判断、选择、填空、前两道计算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主要集中的讲解了基础知识的部分,相应的,判断、选择、填空也是对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考察的重要题型,需要多加注意。另外本套模拟试题前两道计算题也比 较简单,但是做题过程中要细心,丌要在这里丢分。
3.称取钢样0.894g,溶解后将其中的锰氧化成MnO4-,秱入100mL容量瓶中,加 水秲释至刻度。于λ=520nm,b=1.00cm,测得吸光度A=0.500, 已知ε=2.20 ×10-3L/mol/cm,计算钢样中锰的百分含量。(MMn=54.94g/mol)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分光光度法计算题。 朗伯比尔定率:A = ε bc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题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题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题1、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吗啡碱B麻黄碱(正确答案)C苦参碱D小檗碱2、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3、在溶剂沉淀法中,主要是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一改变混合溶剂的什么实现的()[单选题] *ApH值B溶解度C极性(正确答案)D体积4、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能用乙醇作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多选)()* A浸渍法(正确答案)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5、药材虎杖中的醌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C蒽醌类(正确答案)D菲醌类6、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植物细胞壁穿透力强(正确答案)B溶解范围广,提取较全面(正确答案)C提取液中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少(正确答案)D有防腐作用,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正确答案)7、二氢黄酮类专属性的颜色反应是()[单选题] *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8、黄酮母核具有的下列何种结构特点在碱液中不稳定()[单选题] * A邻二酚羟基(正确答案)B3-羟基C5-羟基D7-羟基9、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10、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11、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的原理而达到分离的()[单选题] *A沉淀法B分馏法C结晶法(正确答案)D升华法12、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13、中药紫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A苯醌类B萘醌类(正确答案)C蒽醌类D菲醌类14、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龙脑B莪术醇C薄荷醇D青蒿素(正确答案)15、使游离香豆素呈现红色的是()[单选题] *A异羟肟酸铁反应(正确答案)BA-萘酚-浓硫酸反应C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16、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A密度的差异B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C溶解性的差异D旋光性的差异17、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到达分离的方法,所谓两相溶剂是指()[单选题] *A两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溶的溶剂(正确答案)B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C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容的溶剂D两种互相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18、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19、颜色随pH值不同而变化的是()[单选题] * A黄酮B花青素(正确答案)C二氢黄酮D查耳酮20、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季铵碱类(正确答案)B哌啶类C吡啶类D吡咯类21、关于黄酮类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多为液态或呈挥发性B多为无色C因分子内多具有酚羟基,多呈酸性(正确答案)D易溶于水22、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23、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 *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24、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青蒿素C莪术醇D薄荷脑25、香豆素衍生物最常见的羟基取代位置是()[单选题] *AC7位(正确答案)BC5位CC3位DC6位26、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不易溶于甲醇,乙醇27、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中,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主要区别于()[单选题] * A羟基位置B羟基数目C羟基在不同苯环上的分布(正确答案)D羟基数目28、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29、E与水任意比例相溶(正确答案)不耐热成分不宜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B渗漉法C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30、具有挥发性的香豆素成分是()[单选题] *A游离小分子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香豆素苷C呋喃香豆素D双香豆素。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

⼤连理⼯⼤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判断题(每题1分,共15 分)1 ?在分析数据中,⼩数点后的所有的“ 0 ”均为有效数字。

()2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3 ?对于多元酸,只要有合适的指⽰剂,每个质⼦都可分别滴定。

()4 ?滴定分析中指⽰剂选择不当将产⽣偶然误差。

() 5.酸碱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取决于指⽰剂和标准溶液的 pKa ,与被滴定物的浓度和pKa 性质⽆关。

() 6 ?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表⽰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 pM 为0.2?0.5 ,允许终点误差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C K'MY > l0或IgcK’MY >68 .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反应,使滴定结果偏⾼。

() 9 ?在⾊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要想使其获得分离,理论上讲需要⽆穷长的分离柱。

()10 ?氟离⼦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 F 时,如果溶液的pH 值较低,测定结果将偏低。

()11. 某化合物在最⼤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4L mol -1 cm -1,现在其他波长处进⾏测定,其灵敏度⼀定低。

()12.1802年⼈们已发现原⼦吸收现象,但在 1955年以前原⼦吸收光谱分析法⼀直没有建⽴,这是由于⼈们⼀直⽆法提⾼分光光度计单⾊器的分辨率。

()13 .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电⼦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的波长范围有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中共轭体系⼤⼩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

()14 .某化合物-CH 2CX 2-部分中质⼦的化学位移受 X 的电负性影响。

如果 X 的电负性增⼤,质⼦的化学位移将向⾼场移动。

() 15.质谱图中出现了(M+2): M=1: 1的峰,说明该化合物含有氯元素。

()⼆、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25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 .系统误差⼜称可测误差;姓名: ___________ I*学号: ___________ iiI i院系: ___________ Ii_____ 级 ______ 班!iTE 为0.1%,则⾦属离⼦能()容易与空⽓和⽔中的氧B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2?下列各项会造成偶然误差的是A ?使⽤未经校正的滴定管;B .试剂纯度不够⾼;C .天平砝码未校正;D .在称重时环境有振动⼲扰源。

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一月分析化学(英强)C

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一月分析化学(英强)C

大 连 理 工 大 学课 程 名 称: 分析化学(英强) 试 卷: C 闭 卷 授课院 (系): 化工学院 考试日期: 2008 年 1 月 8 日 试卷共 6 页Ⅰ. Judgments (10 points)1. Precision indicates the closeness of the replicate measurement in a set. ( )2. The weak acids H 3BO 3 (pKa=9.24) and CH 3COOH (pKa= 4.75) can be titrated with standard alkaline solution directly. ( )3. The pH transition range of an acid-base indicator should be dependent on its pK HIn , and falls in the titration curves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 )4. In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itrating the metal ions step-by-step is to mask the interfering ions. ( )5. In potentiometry, the liquid junction potential is developed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sizess of the ions at the interface. ( )6. The maximum molar absorptivity εmax is a property of a substanc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etermination will be low for a large εmax value. ( )7. In gas chromatography, a large partition coefficient K of a component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omponent in the mobile phase is large, and then the retention time is long. ( )8. In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 the prerequisite for determination of a functional group –C=CH is that the fundamental line of the functional group in different compounds appears at certain range. ( )9. In 1HNMR method, we choose the compound (CH 3)4Si (TMS )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 (its δ=0) because the shielding parameter for the protons in this compound is smaller than for most other protons. ( ) 10. In AAS analysis, one of the perquisite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that the numbers of atoms in ground states approximate the numbers of the total atoms. ( )Ⅱ. Choice (30 points)1. For the following data, which contains two significant figures? ( ) (A) [H +]=0.012mol ⋅L -1 (B) pH=6.37 (C) m=0.3000g (D) wt=56.0%2. Fo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 ) is wrong. (A) the larger the K a , the larger the titration break.姓名: 学号: 院系: 级 班装订线(B)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itrant, the larger the titration break.(C)the larger the K s, the larger the titration break.(D) the larger the K sp, the larger the titration break.3. For the following sets of data which contains the value should be rejected according to Q test (Q0.90=0.76, n=4), ( )(A)0.1122,0.1126,0.1130,0.1134(B) 87.50,88.50,89.00,89.50(C) 4.03,4.04,4.05,4.13(D)0.2042,0.2044,0.2045,0.20474. Fo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oncerning αY(H) , which is wrong? ( )(A) αY(H) decreases as pH increases.(B) αY(H) is always less than 1.(C) lgαY(H) approaches zero at high pH.(D) αY(H) increases as pH decreases.5.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acids HCl, HAc (pK a=4.75) and HCOOH (pK a=3.75)are equal.When they are titrated with NaOH standard solution, the order of thetitration breaks is ( )(A)HCl < HCOOH < HAc (B) HAc < HCOOH < HCl(C) HCOOH < HAc < HCl(D) HCl < HAc < HCOOH6. In the V olhard titration, ( )(A)Cl-is titrated with AgNO3standard solution, K2CrO4is used as indicator and the pHrange is 6.5-10.5.(B)Cl-is titrated with AgNO3standard solution, K2Cr2O7is used as indicator and themedium is acidic.(C)Ag+ is titrated with NH4SCN standard solution, K2CrO4 is used as indicator and the pHrange is 6.5-10.5.(D)Ag+ is titrated with NH4SCN standard solution, ferric alum is used as indicator and themedium is acidic.7. In potentiometry, the reference electrode should meet that ( )(A)its potential is independent of temperature(B)its potential should be equal to zero(C)its potential should be constant during the determination(D)there is no liquid junction potential8. In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asons for the apparent deviations from Beer’s Law are( ).(A)nonmonochromatic radiation and the reading errors,(B)nonmonochromatic radiation and systematic errors,(C)nonmonochromatic radiation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sample,(D)operation mistakes and random errors.9. In spectrophotometry, the suitable absorbance range is ( ).(A) 0~0.2 (B) 0.3~1.0(C) 0.2~0.7 (D) 1.0~2.010. In AAS analysis, the width of an atomic absorption line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 )(A) the natural width (B) the Doppler broadening(C) the pressure broadening (D)Stark and Zeeman broadening11. The function of the atomization system in AAS is ( )(A)to emit characteristic radiation(B)to provide the energy to obtain atoms that in ground states(C)to produce the enough strong radiation(D)to emit electrons12. In gas chromatography, if the baseline width of a peak decreases one times, the column efficiency will be ( ) times as the former.(A) 2 (B) 4(C) 1/2 (D) 1/413. For1HNMR spectrum, which of the chemical shift for the following marked proton(s) in the compounds is the largest. ( )(A) RCH2CH2OH;(B) RCH2CH2OH;(C)RCHO;(D) C6H6.14. In IR spectrum, the order for the absorption peaks of the functional group –C=O in the compounds (1) FCOF, (2) CH3COF, (3) CH3COCl should be ( ).(A) (1)> (2) > (3) (B) (2)> (1) > (3)(C) (2)> (3) > (1) (D) (1)> (3) > (2)15. The Doppler broadening of the atomic absorption line is from ( ).(A) thermal movement of atoms (B) collisions between unlike atoms(C) collisions between like atoms (D) the uncertainty effectⅢ. Fill in the blanks. (10 points)1. The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is usually composed of , , sample container, detector, signal processors and readouts.2. The PBE for (NH4)2C2O4 is .3. The metal ions M and N can form complexes MR and NR with color-forming reagent R. At certain wavelength, the total absorbance for MR and NR is 0.530, and the transmittance for MR is 40%. The absorbance for NR is at this wavelength.4. In GC analysis, the TCD is proportional to the of the substance detected, while the FID works proportionally to .5. In 1HNMR, the peak area ratio for CH3CH2CHO from downfield to upfield is .6. A Fe3+ solution of 10-3.10mol/L is titrated with EDTA standard solution. The minimum pHvalue for effective titration is , and at this pH, lgK FeY-’= .lgK FeY-=25.1lgαY(H)14 15 16 17pH 1.9 1.6 1.3 1.0Ⅳ. Calculations (42 points, 3⨯10 points for problems 1, 2, and 3, 12 points for problems 4) 1. A 0.2150g steel sample is dissolved in HCl solution. SnCl 2 reduces the Fe 3+ of this solution to Fe 2+, and then Fe 2+ is titrated with 0.01726mol/L K 2Cr 2O 7 standard solution, requiring 22.32mL. Calculate 722O Cr Fe/K T , 72232O Cr /K O Fe T , the percentage of iron in the steel sample in terms of %Fe and %Fe 2O 3. (32O Fe M =159.7 g ⋅mol -1, M Fe =55.85 g ⋅mol -1)2. Weighing a sample containing Ca 0.0500g ,dissovled and prepared to be a solution of 100.00mL ,then the voltage of the solution is measured with a cell made up of a Ca 2+ selective electrode and a reference electrode at 25℃, the voltage reading is 385.0mV; After the addition of 1.00mL 0.100mol ·L -1 Ca 2+ standard solution and good mixing, measure again, the voltage reading is 401.5mV .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with percentage) of Ca in the sample.3.At 500nm, a compound A has an absorptivity 100 L·g-1·cm-1. A 0.4500g sample containing the compound A is dissolved and then prepared in a 250mL volumetric flask. Pipet a 1.00mL aliquot and then dilute to 50.00mL.The final solution has an absorbance of 0.37 when measured in a 1cm cell at 500nm. Calculate the percentage of the compound A in the sample.4. A sample is analyzed by packed gas chromatography. When the column length is 1m, the retention times for components A and B are 11.6 min and 12.5 min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theoretical plate number for the column is 3600.Calculate:(1) the corresponding baseline widths for components A and B(2) the resolution(3) Assume that the ration of the retention times of the two compounds keep constant and the peak widths of the two compounds are equal, calculate the column length for the baseline separation of the two components.Ⅴ. Deduction (8 points)Knowing that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a strong-smelling compound is C3H6O2. The compound shows a wide absorption at 3400cm-1and a strong absorption at 1710cm-1in its IR spectrum. The 1HNMR spectrum for the compound is as follows. Deduc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and give the deducing procedures.。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其平衡常数为K譟sp①,M yers借用了R畅M畅Smith[4]的相关数据。

如果再写出下列两个离子平衡方程式:H++O H-H2O K譟=1/K譟w(2)H++H S-H2S K譟=1/K譟a1(H2S)(3)将反应式(1),(2),(3)相加得到ZnS(s)在酸中的溶解反应式:ZnS(s)+2H+Zn2++H2S K譟spa(ZnS)如果取p K譟a1(H2S)=7.02[4],则K譟spa(ZnS)=K譟spK譟w K譟a1(H2S)≈1021K譟sp(65)式(65)表明M S(s)型硫化物的K譟spa是K譟sp的1021倍。

从上述推导过程可以看出,K譟spa的确定和使用确实避开了K譟a2(H2S)。

M yers还指出,K譟spa(M S)>10-2时,M S(s)在酸中是可溶的,K譟spa在金属硫化物的分离中也是适用的。

主要参考文献 [1]Myers R J.The New Low Value for the Second Dissociation Constant for H2S.J Chem Educ,1986,63:687. [2]Yagil G.The Effect of Ionic Hydration on Equilibria and Rate in Concentrated Elec唱trolyte solutions.Ⅲ.The H-Scale in Concentrated Hydroxide Solution.J Phys Chem,1967,71:1034. [3]Meyer B.Second Dissociation Constant of Hydrogen Sulfide.Inorg Chem,1983,22:2345. [4]Smith R M.Critical Stability Constants Vol4.Inorg Complexes.New York:Plenum,1976.三、习题解析 1(63)畅放射化学技术在确定溶度积常数中是很有用的。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第5章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第5章

第五章 习题1.在-78℃的NiBr 2的CS 2溶液里加入PEtPh 2时生成一种分子式为(PEtPh)2NiBr 2的红色配合物,在室温下静置后,该配合物转变成一种具有相同分子式的绿色配合物。

红色配合物是反磁性的,而绿色配合物却具有3.2B.M.的磁矩.(1)这两个配合物哪个是平面正方形的?哪个是四面体形的?说明你选定的理由.(2)根据选定的结构,合理地说明这两个配合物的颜色. 2.解释下列物质产生颜色的原因:(1)Pb 3O 4;(2)Ag2S (3)KMnO4;(4)+362O)H (Ti ; (5)Cr(CO)6(6)Cu[CuCl 3].3.比较下列两组配离子荷移谱带频率的高低: (1)[Pt(Ⅱ)L 4]和[Au (Ⅲ)L 4]; (2)[PtCl 4]2-和[PtBr 4]2-.4.填写下表空格处:5.解释下列化合物颜色不同原因:(1)[Fe(H 2O)6]3+,极淡紫色,[Fe(CN)6]3-,黄色;(2)[Co(H 2O)6]2+,浅粉红色,[CoCl 4]2-,深蓝色; (3)[Cr(NH 3)6]3+,黄色,[Cr(H 2O)6]3+,蓝紫色;(4)-24CrO ,黄色,-4MnO ,紫红色; (5)-4FeCl ,黄色,-4FeBr ,红色.6. -24CoCl 和-24CoI 两种化合物,哪一种具有较大的磁矩?为什么?7.根据下列化合物的有效磁矩,描述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几何构型: (1)K 2[NiF 6],0.0..B.M. ;(2)[Mn(NCS)6]4-,6.06B.M. ;(3)[PtCl 4]2-,0.0B.M. ; (4)-24CoCl ,4.3~4.7B.M.(Et – 乙基,Ph – 苯基)8.反磁性配离子+33en)(Co 及-362)Co(NO 的溶液显橙黄色,顺磁性配合物Co(H 2O)3F 3及-36CoF 的溶液呈蓝色,定性地解释上述颜色的差别. 9.当[Co(NH 3)5X]2+配离子中,卤离子从F -→I -变更时,配体场d -d 跃迁谱带仅有微弱的位移,而荷移光谱却移得很多,为什么? 10.解释:高自旋的CoF 63-在可见吸收光谱中有一个吸收带。

大连理工大学版《无机化学》典型题精讲精练与课后习题解析

大连理工大学版《无机化学》典型题精讲精练与课后习题解析

大连理工大学版《无机化学》典型题精讲精练与课后习题解析大连理工大学版《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学学科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对于无机化学的学习来说非常有帮助。

《无机化学》典型题精讲精练与课后习题解析则是针对这本教材的一本辅导读物,通过详细的解析课本中的题目和习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如何使用这本书进行学习。

第一步,认真阅读课本并理解概念。

在学习无机化学时,最基本的就是要理解概念。

这本辅导读物中,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典型题目,学生应该先认真阅读课本,并理解其中的概念,然后再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些概念。

这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有助于在解题中运用这些基本概念。

第二步,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和策略。

在阅读典型题和习题时,学生应该注重题目分析和策略,认真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解题的思路。

可以先尝试着自己思考解题的方法,然后再仔细阅读书中的解析,理解正确解法,查漏补缺。

第三步,掌握方法和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这本书给出了很多解题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解析法、配位理论法、红ox反应法等等。

学生应该认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熟练运用于解题中。

第四步,勤做习题并检查答案。

无论是典型题还是习题,只有勤做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做几道典型题和一些习题,通过不断练习和检查答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从而更好地掌握无机化学。

总之,《无机化学》典型题精讲精练与课后习题解析通过详细的解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只要按照上述步骤认真学习,相信一定会收获不小的知识。

无机与分析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第三版答案

无机与分析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第三版答案

无机与分析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第三版答案【篇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_答案】txt>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蔗糖(c12h22o11)溶液b.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 (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胶团b.电位离子c.反离子d.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胶体的布朗运动b.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胶团有溶剂化膜d.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而不聚沉。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解:选d。

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相反电荷离子的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

fe(oh)3溶胶中胶粒带正电荷,起聚沉作用的应是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且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连理工大学的无机化学教材在众多高校中被广泛使用,其配套的习题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一份大连理工无机化学习题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章的习题。

第一章主要涉及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例如,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计算一个氢原子从 n=3 能级跃迁到n=2 能级时所释放的光子的频率。

我们知道,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能级跃迁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是由能级差决定的。

所以,先计算出能级差:ΔE = E₃ E₂。

然后,根据光子能量公式 E =hν(其中 h 是普朗克常数,ν 是光子频率),可以得到ν =ΔE / h 。

经过计算,得出具体的频率数值。

再来看第二章,关于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习题。

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比较氮气(N₂)和一氧化碳(CO)分子的化学键类型和键能大小。

氮气分子中存在的是三键,而一氧化碳分子中是一个三键和一个配位键。

由于氮气分子中的键是同种原子间形成的,键能较大。

通过分析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可以得出详细的比较结果。

第三章的化学热力学基础部分,也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习题。

像这样一道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A + B = C 的焓变ΔH < 0,熵变ΔS >0,判断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自发性。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当ΔG =ΔH TΔS < 0 时,反应自发进行。

由于ΔH < 0 ,ΔS > 0 ,所以在温度不是极低的情况下,ΔG 一定小于 0 ,该反应是自发的。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部分的习题,往往需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深入的理解。

例如:有一个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而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也加快。

请解释这两种情况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

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得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升高温度,则增加了分子的能量,更多的分子具有了达到活化能的能力,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分析化学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分析化学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分析化学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定量分析化学中最突出的概念是()参考答案:量的概念2.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参考答案: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3.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参考答案:进行仪器校正4.能够表示固定相对两种组分选择性的参数是()参考答案:相对保留值5.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目的是()参考答案:形成水化层,使不对称电位稳定6.电位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是参考答案: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7.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参考答案:F检验8.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参考答案:实验中滴定剂溅落到锥形瓶外9.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为参考答案:载体+固定液10.等电位点是指()参考答案:该点电位值不随温度改变11.测定某有机物, 称取 0.2000 g, 溶解后加入 0.01000 mol/L I2标准溶液 10.00mL, 回滴I2时消耗0.01000 mol/L Na2S2O3 19.20 mL, 则此测定的相对误差约是参考答案:百分之几12.分析SiO2的质量分数得到两个数据:35.01%,35.42%, 按有效数字规则其平均值应表示为参考答案:35.22%13.核磁共振波谱法中选四甲基硅烷Si(CH3)4(TMS)作为参比的原因不包括()参考答案:分子量相对较大14.对化学位移没有影响的因素是()参考答案:核磁共振仪的磁场强度15.质量吸收系数a 与摩尔吸收系数κ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 =κ/M;16.假设一分光光度计的读数误差DT = 0.1 %,则其测定待测试样浓度的相对误差最小时,其吸光度值为( )参考答案:0.434;17.请按序排列下列化合物中划线部分的氢在NMR中化学位移值的大小 ()a.CH3Fb.CH2OCH3c.(CH3)3N d.(CH3)4C参考答案:a>b>c>d18.在下列化合物中,用字母标出的4种氢核的化学位移值(d)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图片】参考答案:d >c>b>a19.三个不同的质子A, B, C, 其屏蔽常数的次序为:s B>s A>s C, 当这三个质子在共振时, 所需外磁场B0的次序是()参考答案:B 0(B)> B 0(A)> B 0(C)20.下列有关色谱分离过程的正确描述是()参考答案:两相、两相的相对运动以及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分配构成了色谱法的基础2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建立的关键突破是()参考答案:特殊光源;22.采用测量峰值吸收系数的方法代替积分吸收,下列条件中哪项是必须的?()参考答案:发射线轮廓小于吸收线轮廓23.通常用来表示原子吸收线轮廓的特征值的是()参考答案:中心频率与半宽度;2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参考答案:原子化器之后25.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参考答案:消电离剂26.用新方法测定标准样品,得到一组测定值,要判断新方法是否可靠,应该使用()参考答案:t检验27.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度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参考答案:小;大28.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参考答案: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29.置信度的定义是()参考答案:测量值出现在一定范围内的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来表示30.下列各项造成偶然误差的是()参考答案:在称量时天平的平衡点稍有变动31.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定量分析一般过程()参考答案:取样-预处理-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32.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参考答案:Heyrovsky J33.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则应当用参考答案:F检验34.仪器分析的大发展时期出现在()参考答案:20世纪40年代后35.普遍认为分析化学经历了几次重要变革()参考答案:三次3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都属于()参考答案:光分析法37.分析化学可分为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化分析,药物分析,这是()参考答案:按分析对象分类38.按Q检测法(n=4时,Q0.90=0.76)删除可疑值,下列各组数据中有可疑值应予删除的是()参考答案:3.03,3.04,3.05,3.1339.能够指示化学反应终点到达的指示剂必须具有下列何种性质()参考答案:在反应终点前后有明显的颜色变化4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参考答案:空心阴极灯41.在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参考答案:K越大,出峰越慢42.速率方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H = A + B/u + C·u43.载气流速高时, 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参考答案:传质阻力项44.红外吸收光谱属于()参考答案:分子光谱45.分析结果出现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参考答案: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46.下列情况中,使分析结果产生正误差的是()参考答案: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在称量时吸潮了47.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随平行测定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再增加测定次数也就没有意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实验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及减小偶然误差
控制测量的相对误差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X t
s n
n , t ,置信区间
置信度 ,t ,置信区间 。
第三章 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对基准物的要求,滴定分析的四
种滴定方式及其计算方法,滴定度计算。溶液的pH计算,精
TA/B
列出算式:
a = ×c B ×M A ×10 -3 b
TA / B b cB 103 MA a
3 1 TFe/KMnO 4 = 5c(KMnO4 ) V(KMnO4 ) M(Fe) 10 g mL 5 TFe O /KMnO = c(KMnO 4 ) V(KMnO 4 ) M(Fe2O3 ) 10 3 g mL1
5. 使用金属锌标定0.02000molL-1的ED TA,使滴定体积为25mL左右,应 称取金属锌多少克?为保证分析结果的 相对误差低于0.1%,标定时应如何 操作? 解释:称取0.033g, 误差为 0.0002/0.033=0.6%大于0.1%,故实际 时应为称0.33g(250mL),取25mL进行 滴定。
pH
浓度
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
指示剂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EAgCl/Ag = EAgCl/Ag - 0.0592lgaCl-
液接电位的产生及减小的方法 电极的分类, 参比电极的种类及结构,工作原理
膜电极的种类及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Kij)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玻璃膜电极 RT 溶液pH的计算, E膜 K ? ln a nF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作用及组成 直接电位法(pH测定、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电位滴定法 (二阶微商法)
E X ES pH X pH S 2.303RT / F
cx
c 10
E / S
1
第五章
气相色量因子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固定相的选择,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及分离度的关系 柱效提高的途径
显色条件及测量条件
参比溶液的选择, 示差分光光度法
第一、二章 绪论和 误差与数据处理
1.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 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D.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解题关键:掌握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定义。精密度是描述一组平行 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通常用偏差表示;准确度是描述测 量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一般用误差表示。
解:
根据反应:
IO3- + 5I- + 6H+= 3I2 + 3H2O 3I2 + 6S2O32- = 6I- + 2S4O62-
确定IO3-与Na2S2O3的化学及量关系:
n(IO3-) : n(S2O32-) = 1:6
因此,
c(Na2S2O3) =
6m(KIO3 ) 103 M (KIO3 )V
定性的方法
定量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塔板理论
n 5.54(
tR 2 t ) 16( R ) 2 Y1/ 2 Wb
分离度
速率理论
保留时间
分配系数
固定相
流动相
第六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基本原理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电子跃迁的类型,荷移光谱 朗伯-比耳定律及偏离的原因 摩尔吸收系数 仪器部件及作用
(2) [H+] + [H3PO4] = 2[PO43-] + [HPO42-] + [OH-]
3. 已知KMnO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10 mol· L-1,求滴
定度 TFe/KMnO 、 TFe O /KMnO 。
4
2 3 4
解题思路:根据滴定度的定义,1ml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 的克数,写出两个反应方程式,确定物质量关系。
5
i
x
相对平均偏差:
5
2
d 100% x
标准偏差:
s
x x
i 1 i
4
相对标准偏差:
s 100% x
Q检验 G检验
X n X n 1 X 2 X1 Q 或 Q X n X1 X n X1
G计算
Xn X X X1 或 G计算 s s
6.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遇到破碎后的大块颗粒, 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A 重新采样 B 直接弃去大颗粒 C) 再次破碎 D 四分法弃去大颗粒
第三章 滴定分析
1. 有一份磷酸盐溶液,可能由Na3PO4、Na2HPO4、 NaH2PO4等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物质混合组成,以百里酚 酞为指示剂,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剂体 积V1(ml),再以甲基橙做指示剂,继续标准溶液滴定至 终点,又消耗滴定剂体积V2(ml)。若V1>0,V2>V1,溶 液的组成为 A. Na3PO4 C. Na3PO4,NaH2PO4 B. Na2HPO4 D. Na3PO4,Na2HPO4
2. 写出NH4HCO3,Na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解: (1)在NH4HCO3水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反应有: HCO3- + H2O H2CO3 + OHHCO3H+ + CO32NH4+ H+ + NH3 H2 O H+ + OH将得到质子的物质写在等式左边,失去质子的物质写在右边,得 到质子条件式: [H+] + [H2CO3] = [CO32-] + [NH3] + [OH-]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4. 在一组平行测定的数据中,其中有一个数据与其余各 数据较明显地偏大或者偏小,通常被认为可疑。在进 行取舍时,通常用 Q检验 和 G检验 方法 。 5. 对系统误差判断时,通常会进行显著性检验,在分析 化学中常用的方法是 t检验 和 F检验 方法。
平均偏差:
d
5
x
i 1
确式与简化计算的条件;

酸效应,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之间的关系,最低pH; 滴定曲线计算方法,滴定终点、突跃范围的确定及计算; 各种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选择方法;

终点误差与直接滴定的方法。分步滴定条件; 掌握各种滴定方法的典型应用、计算方法。
c ·Ka≥10-8
c等 K’MY≥106
lgK’MY≥8
1 pH 14 ( pK M (OH ) n lg c M ) n
0.0592 0.0592 3 n1 3 n2 lg( 10 10 ) 3(n1 n2 ) n1n2 n1n2
O 1 O 2
O ( n1 n2 ) Eeq n1 E1O n2 E 2 O n1 E1O n2 E 2 Eeq n1 n2
2 3 4
2
根据定义: V(KMnO4)=1mL,将已知量代入计算式, 计算得:
TFe/KMnO 4 = 5 0.02010 1 55.845103 0.005613 g mL
TFe 2O3 /KMnO 4 = 5 0.02010 159 .69 10 3 0.00802 g mL1
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2. 下列各项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 C ) A. 滴定终点与计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时末尾数字估计不准确 C. 用未经恒重的NaCl基准物标定AgNO3标准溶液 D. 把滴定管的读数14.37误记为17.43
解题关键:主要理解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前者具有单向 性、重现性和可测性。不管是方法,仪器,试剂等等原因引起的 都具有上述三个特征;偶然误差大小方向不恒定,多次测量值服 从正态分布的统计学概率。另外,注意 区分“过失” 。
第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1.电池: Mg2+离子选择电极 Mg2+ (6.8710-3mol/L)SCE 其电动势为0.367V,若用一未知镁溶液代替上述已知 Mg2+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466V,试计算未知溶液的 pMg2+值(实验温度为250C). 解题思路:借鉴pH计算的实用定义式,将公式中的pH 直接换成Mg2+的负对数pMg. 解:
2
小结: 本题要对测定过程加以理解,将试样先还原为亚铁后再测定,写出平 衡方程式,找出化学计量关系就不难计算。
第三章 滴定分析
4. 标定Na2S2O3溶液,称取基准物KIO3 1.385g,用H2O
溶解后稀释至 250mL ,移取 25.00mL 于 250mL 碘量瓶 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然后加入过量KI,待反应充 分完成后,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体积26.38mL,试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
25.00 25.00 6 1.385103 250 = 250
214.0 26.38
= 0.1472 mol· L-1
KIO3 K2Cr2O7 ???
直接滴定条件:
c· Ka≥10-8
lgK'MY = lgKMY - lgα Y(H)
lgcK'MY≥6 lgα Y(H) ≤lgKMY - lgK'MY = lgKMY - 8
解:为了测Fe,首先将试样溶解于HCl溶液,然后进行预还原,使Fe 全部变为Fe2+,Fe2O3→2Fe2+ 反应方程式为:
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 物质量分别为: n(Fe):n(KMnO4) = 5:1,n(Fe2O3):n(KMnO4)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