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礼乐文明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介绍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介绍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介绍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介绍,希望你喜欢。

礼乐文明的产生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尊而?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

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

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

”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

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

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

从三代礼乐文化中探寻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源头-最新文档

从三代礼乐文化中探寻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源头-最新文档

从三代礼乐文化中探寻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源头中国古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时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和重要地位,今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这三个时期产生的礼乐文化是三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中,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据着一定地位、拥有着独特意义。

如果中国古代美学探寻源头,三代礼乐文化可视作其文化发源与萌芽。

一、礼乐的阐释何谓礼乐?《说文解字》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

乐,五声音总。

象鼓鼙。

关于礼乐的产生,已知的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大戴礼记》、《左传》、《性自命出》、《礼记》、《史记》等,大致可分为礼乐本于神说,礼根于人类自身繁衍的欲望说,礼乐生于人情说等。

1、关于“礼”所谓“礼”,原本是远古时期人类的习俗系统,包括生产、生活、习惯、信仰、经验、知识的积累。

在延续与发展后,逐渐演变为文明社会系统的制度。

王国维《观堂集林》:礼为奉神人之事。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无文字的信条,谓之习惯。

习惯之合理者,儒家命之礼。

关于“礼”或可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其中源于早期社会的风俗习惯,可称之为“礼俗”;“礼制”即周代之礼,有政治制度、社会秩序的含义;现传礼书经典――“三礼”,即《仪礼》、《周礼》和《礼记》三书。

“礼”的特征是恭敬、庄敬。

《礼记?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左传?僖公十一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管子?五辅》: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

2、关于“乐”古代的“乐”,包含音乐、诗歌、舞蹈,及说唱相结合的样式,是祀教的重要内容,乃古礼的重要组成之一。

《乐记?乐化篇》: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勿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乐”的其基本特征是“和”。

“和”本指音素上的和谐关系。

《老子?第二章》:音声相和。

《荀子?乐论》、《礼记?乐记》都曾说明了这点: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老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也。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农耕文明时代(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秀州中学分校 胡燕娜
先秦和秦帝国→汉唐帝国→宋元时期 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 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
三代), ⒈最早出现的文明之一:夏商周(三代 ,周代成型; 最早出现的文明之一:夏商周 三代 周代成型; ⒉曾达到世界农耕文明之巅峰; 曾达到世界农耕文明之巅峰; ⒊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 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 礼仪之邦); ⒋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礼仪之邦 ; 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 礼仪之邦 ⒌吸纳多元文化,兼容并蓄; 吸纳多元文化,兼容并蓄; ……
/GB/keji/1059/2236614.html
4、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培养历史语言的表达能 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 力和思辨能力,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力和思辨能力,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组织课堂辩论: 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组织课堂辩论: ⑴周王分封的利与弊 ⑵礼乐制度留给后世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礼乐制度留给后世的积极作用、 ⑶孔子教育思想的利与弊 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对与错 秦始皇“焚书坑儒”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秦朝一统
政治 郡县 制
经济 统一 货币
文化 统一 文字
军事 修筑 长城
意义:了解从西周宗法分封制社会到秦朝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的发展过程,了解中华文明的 根基和特色 。
(四)教材特色 与旧教材的差异
1.确立了文明发展的主线: 确立了文明发展的主线: 宗法分封制社会→中央集权大一统社会; 宗法分封制社会→中央集权大一统社会; 2.所涉制度、人物、事件、思想繁多,不以时间、 所涉制度、人物、事件、思想繁多,不以时间、 概念叙述为主,将丰富的图片、 概念叙述为主,将丰富的图片、资料为学生的 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服务; 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服务; 3.教材内容的取材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教材内容的取材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一、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开创得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悠久、博大,而且最富妨碍力得学派.那个学派源远流长,有深厚得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儒学诞生于“礼崩乐坏”得春秋时代,而其又是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得集大成者.反过来则能够讲,上古礼乐文化是儒学得摇篮.礼乐得起源与人类文明得演进是同步得.《礼记·礼运篇》讲:“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上鼓,犹能够致其敬于鬼神.”王夫之《礼记章句》疏云:“此节言自后圣修火政以来,民知饮食则已知祭祀之礼,致敬于鬼神,一皆天道人情之所不容己,其所从来者已,非三代之始制也.”用今天得话讲,确实是早在原始社会,初民生活中已有礼得萌芽;礼乐并不是三代才开始有得,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得结果.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攝政,“修五礼”.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只是,五帝时代虽有诸如此类得萌芽性因素,却仍依然属于前礼乐得神守时代.据《国语·楚语下》所记楚大夫观射父得话,中国得上古巫祝文化经历了“民神不杂”~“民神杂糅”、“家为巫史”~“绝地天通”得进展时期,曰: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忠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朝,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落之,有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絮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C因此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坟神落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落,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琐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是谓绝地天通. 观射父把以民神关系得变化为标志得早期宗教言仰(巫祝文化)划为为“民神不杂”、“民神异业”,“民神杂糅,民神同位”,“绝地天通”三个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反映了由自然宗教向人为宗教得转变,而最后一个时期确实是从神守到社稷守得历史转变时代.到这时代,同氏族部落联盟得形成相习惯,与天地神明相沟通得权利便为部落联盟得大酋长所垄断,由此而确立了神权垄断宗教.大体讲来,三代往常即是巫祝文化期,夏、商、周三代则是礼乐文化期,尤以西周为极盛.周初封建诸侯,周公制礼作乐,造成孔子所景仰得“郁郁乎文哉”得礼乐文明.然而,礼乐文化是从巫祝文化进展而来得.“礼”之本义,据许慎《讲文解字·示部》:“礼,履也,因此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据《讲文》乃“行礼之器,从豆,象形.”近人王国维孝证,“豊”诚为礼器,然非“从豆”而是“象二玉在器之形”,且“乃会意字而非象形字”.古者行礼以玉,《尚书·盘庚》所谓“具乃贝玉”讲得确实是以玉礼神.从甲骨卜辞中“囲”(即“豊”)字得结构上看,是在一个器皿里盛二玉以奉事于神.王氏据之得出结论:盛玉以奉神人之谓之囲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禮.(2)是“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得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得各种行为仪式.其渊源于上古巫祝文化当无疑义.关于礼乐文化源自于巫祝文化,文献记载中也有所暗示,如《易经·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礼记·乐记》谓: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隆兴上下之神.同篇又讲:“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和应天,作礼以配地.”既然有着如此渊源关系,那末,礼乐文化中特别明显地保留着巫祝文化得残余也就不足为怪了.如《礼记祭统》讲:“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梁启超《志三代宗教礼学》曾据之发挥道:礼也者,人类一切行为之规范也.有人因此成人之礼,若冠礼是;有人与人相接之礼,若士相见礼是;有人关于宗族家族之礼,若昏礼丧礼是;有宗族与宗族间相接之礼,若乡射饮酒诸礼是;有国与国相接之礼,若朝聘燕享诸礼是;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因此承天道以冶人情也.”(原注:《礼记·礼运》)诸礼之中,惟祭尤重.蓋礼之因此能范围群伦,实植本于宗教思想,故祭礼又为诸礼总持焉.“祭礼”确实是历代礼典中得效社宗廟之礼,它以祭祀天神、地祗、人鬼三元系列神为内容,故又统称为“三礼”.《尚书·尧典》记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马融注谓:“三礼,天神、地祗、人鬼之礼.”郑玄注云:“三礼,天事、地事、人事之礼.”(3)这一三元系列神崇拜得巫祝文化传统被儒家礼乐文化“扬弃”性地继承,并将其列为诸礼之首,以范围群伦.这也就使得儒学存留着明显得巫祝文化痕迹和妨碍.所谓“立卜筮以质鬼神”,也是孔子以来得儒学传统.韩非以巫祝喻儒者(4),显非全无道理. 二、侯外庐先生依据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古代社会,“断定‘古代’是有不同路径得.在马克思恩格斯得经典文献上,所谓‘古典得古代’,‘亚细亚得古代’,基本上指得奴隶社会.然而两者得序列却不一定是亚细亚在前.有时古典列在前面,有时两者平列,作为‘第一种’和‘第二种’看待得.‘古典得古代’是革命得路径;‘亚细亚得古代’却是改良得路径.前者便是所谓‘正常发育’得文明‘小孩’;后者是所谓‘早熟’得文明‘小孩’.用中国古文献得话来讲,便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得‘其命惟新’得奴隶社会.旧人便是氏族(和国民阶级相反),新器便是国家或都市.”(5)他十分精当地指出:“假如我们用‘家族、私有、国家’三项来做文明路径得指标,那末,‘古典得古代’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族;‘亚细亚得古代’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庄家族里面,叫做‘社稷’.因此,前者是新陈代谢,新得冲破了旧得,这是革命得路线;后者却是新陈纠葛,旧得拖住了新得,这是维新得路线.前求是人惟求新,器亦求新;后者却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前者是市民得世界,后者是君子得世界.”(6)此一论断符合中国古史实际.如西周得宗法制度确实是以氏族血缘为基础得国家制度,是把国家融合于宗族,或者讲是将统治宗族提升为国家得一个典型.而所谓“周礼”,则是由上古氏族习俗提炼、转化、上升而来得西周社会得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如此一种由氏族而家族而国家,同时国家混合于家族之中,形成以王权为中心得氏族贵族专政得中国古代文明进展路径,表明氏族共同体得解体过程确实是国家建立得过程,亦即原始巫祝文化衰落、礼乐文明兴起得过程.这决定了古代礼乐文化具有下列性质与特征:其一,源于宗伯(宗法)和巫祝(宗教)得礼乐文明之兴起与进展,扩大了宗法得范围、缩小了宗教得范围.祭器包容于礼器之中,而礼器(如鼎、尊、爵等)则进展成为权力与氏族等级地位得标识.如此,礼乐便为氏族贵族所专有,并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所谓“器以藏礼”,“政之大节”,(7)礼器是王公贵族地位与权力得象征,故国之重器不能够假人,须子子孙孙永保用.同时,礼不下庶人,权力不得与非特权者分享.但关于统治者而言,礼乐在威仪之中似亦有些许监督作用,周召公有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上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8)三代礼乐文明中得这种思想主张和制度举措源于上古.上古初民生活在充溢着民主精神气息得生活之中.中国在文明国家出现往常,原始得社会组织虽已具相当规模,且这组织中也有治理者,但由于其时尚无阶级分化,故而担负治理职能得君政刑长,其性质差不多上是调节仲裁,而非阶级压迫,目得是要团结民众,所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9)生活于其中得所有人都能自由表达意见,治理者对之亦甚表欢迎,如《古今注》讲尧立“谤木”以鼓舞人民提出批判和建议:“尧设诽谤之木,今之华表也.……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同时,“选贤与能”,唯有有德者方能被公推为治理者,如尧老,欲传位给有德之人,四岳推举以孝弟闻名得舜,为尧所认可,《史记·五帝本纪》记其事曰:“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帝尧咨询可用者,四岳咸举舜.”如此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礼乐文化是源自于巫祝文化得.其二,礼乐“用于宗廟社稷,事于山川鬼神”,所谓“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10)礼乐成为社会政治伦理得衡尺.如周武王革殷命时,曾宣布殷纣王三大罪状,即胗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这三条确实是以维护宗廟社稷、尊奉礼乐为由而提出来得,也是后来宗周敬天法祖、明德保民思想得依据.《礼记·明堂位》讲:“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诸侯朝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吕氏春秋·古乐篇》则云:“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大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亏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故乐之所由来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宗周制礼作乐,彰显了礼乐文化得“德治”精神,以至于“礼”和“德”相互贯穿,如《诗经》中有“敬慎威仪,以近有德”(11)、“抑抑威仪,维德之隅.……敬慎威仪,维民之则”(12)等诗句.朱熹《诗集传》引郑氏曰:“人密审于威仪者,是其德必严正也.……如宫室之制,内有绳直,则外有廉隅也.”是以“礼”一一“威仪”乃规范行为,而规范行为也确实是“德”.与此同时,礼乐用于宗廟社稷产生了美仑美奂得古代宫庭贵族文化.孔子关于这种文化有诸多评析,如“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3)等等.他在宗周礼乐文化传统基础上,不甚注重礼乐得形式(14),而更加重视礼乐得政治伦理意义,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15)如此等等.后代儒者论讲孔学,或重《周易》、或重《春秋》而皆轻忽礼乐,故均未得孔学真谛.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张甄陶《四书翼注》讲:“兴诗立礼易晓,‘成于乐’之理甚微.蓋古人之教,以‘乐’为第一大事.”此语颇切中孔子“成于乐”得深刻意蕴.其三,宗周政治是氏族贵族得专政,文化也为氏族贵族专有,此即所谓“学在官府”.除了官府公报(《周书》)、贵族仪式(金文)以及类似荷马得历史诗(《周颂》、《大雅·文王之什》等)之外,是没有民间文化得.(16)这决定了礼乐传授只能在官府.《孟子·滕文公上》有言:“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代共之,皆因此明伦也.”朱熹《集注》谓:庠、校、序皆乡学,而“学,官学也.”章学诚认为,古人治教未分、官师合一,以官为师、以吏为教,如“司徒敷五教,典乐教胄子”(17).据《周礼》,宗周设官,保氏之官得职掌即是“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礼乐居于“六艺”之首.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校,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山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乐师则掌教“六诗”即《风》、赋、比、兴、《雅》、《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乐师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官学中保氏之官、司徒、司乐、师儒、乐师等以礼乐教化“国子”(贵族子弟),因此,《易》、《诗》、《书》、《礼》、《乐》这些典籍也就通过官学系统流传了下来.而这些礼乐文化典籍,兼具天文与人文、典章制度、仪表仪规与文化素养、思想风范,包罗万象,知识底蕴深厚,这是儒学赖以滋生得深厚土壤.若无此土壤,则儒学难以发生.其四,在诸侯国中,礼乐文化得进展并不平衡,而以鲁国最为完备.《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季札观礼于鲁,其所见有周乐,有德康叔、武公之《卫风》,有表太公之《齐》,而闻歌《秦》则听夏声,歌《唐》则思陶唐氏等等,确乎是集宗周礼乐文化之大成了.又,昭公二年,晋韩宣子来聘于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赞曰:“周礼尽在鲁矣”!《庄子天下篇》讲:“《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甚至到“春秋末世,中国古代社会正走着它得迂回得路线,政权下移,由诸侯而大夫,由大夫而陪臣.氏族单位到地城单位得变革过程,比之希腊社会,显然具备了‘难产性’”,(18)而宗周礼乐文化传统在鲁存在如故,如据史籍记载:齐仲孙湫来省难,……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因此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19)可见,古代经典如《易》、《诗》、《书》、《礼》、《乐》便是儒学得本源,而邹兽缙绅之士则是儒家得先辈.正如侯外庐先生所讲:“邹鲁缙绅先生得儒术(《诗》、《书》、礼、乐),正是以‘先王为本,今世为用’得过渡思想,正是春秋社会‘私胖于公’得反映.”“孔子是否缙绅先生中人虽不敢强断,但他既生于保存了‘周索’得典章文物得鲁国,则他曾受缙绅学术传统得长期薰陶,并从而开创了儒家学派,在‘私学’得中国思想史起点上完成了发端得一环,实无可疑.因此《论语》中记载孔子言《诗》、《书》、礼、乐者甚多,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等等.”(20)其五,孟子讲:“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21)从史诗到史书,反映出时代得大转折.《诗》是宗周礼乐文化得代表,而《春秋》则是礼乐崩坏时代得史书.孔子讲: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者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22)他作《春秋》显然是欲有所为而为得,故其特别重视这部书,谓:“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23)从学术史、思想史角度看,所谓“《诗》亡而后《春秋》作”,确实是孔子开创得儒学取代了《诗》《书》所代表得礼乐文明,学术从此不为官学所垄断而下私人矣.因此,《春秋》是对《诗》得时代超越,也是儒学对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得继承和进展. 三、作为一个学派得儒家虽由孔子创立于春秋末叶,但“儒”却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及刘向《七略》均认为儒“出于司徒之官”,而近人章太炎《国故论衡·原儒》则以儒为术士之称,“儒”实与初民社会交通人神得巫祝活动有关.此讲颇有道理.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讲:“不论哪个民族,在文明尚未开化得原始人中间,都各有各得信仰.……单就信仰得对象讲吧,山有山神,家有家神,土地有土地神,灶有灶神,井有井神;然而它们对人都起着作用,由于它们得作祟,它们就都具有着能够左右着人们得吉凶祸福得机能,……但这些神得意志,只有通过某些特定得人,才能达到一般得人.在神与人之间作媒介得叫作巫”,“当时这种巫正是唯一传播知识得专业者,它是日后产生学咨询得起源.”(24)“儒”就源自于这巫及与巫有着紧密关联得祝史,换言之,上古得巫史文化乃是文明时代儒文化得源头.“而以孔子为代表得儒家,也正是由原始礼仪巫术活动得组织者领守者(所谓巫、尹、史)演化而来得专职监智保存者.”(25)孔子之因此有异于往昔之“儒”而真正成为儒学和儒家学派得开创者,乃是因为他在春秋末叶社会变革时代,不仅传承了巫史以来得传统,而且更把源自上古并存留于当世得社会习俗提取、转化为自觉得思想意识;既依守传统(如其“礼”学),又创发新知(如其“仁”学),更将此二者冶为一炉,建构起博大精深得思想体系.文廷式谓:“自有儒术,而巫教仅为斋祝之言,不能如罗马、犹太之祭司动司生杀也.”(26)这既是以巫祝为主体得宗教权力得衰落,亦是人文取代了神文,这是时代得进步,历史得进步.依据其“损益”史观,孔子对礼乐作了加工改造.《史记·孔子世家》讲:“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绎如也,皦如也,绛如也,以成.’‘吾自卫适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袵席,故曰:‘《关睢》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讲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兼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正是对《论语·述而》所谓“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得非常好疏证.正由于有其内在历史渊源,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对上古文化传统和古代圣哲有着特别情结.而他们富有历史感得叙述,又充分展露了他们得思想.或者讲,儒家思想以上古文化传统为“历史基因”与内在理据,从而使之同传统紧密相连.这两方面在儒家学派开创者孔子那儿都有充分展露.就前者言之,孔子称尧颂舜,寄寓着他盼望在现世实行有如上古那样得仁德之政,以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7)得社会理想.而以后者来论,孔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首倡“仁者爱人”(28),却又以“爱亲”为“仁”之本(29),这显然是呼应着上古文化传统,并符合古代社会生活实际得.保留着原始氏族血缘纽带而由野蛮时代迈入古代文明门槛得中国(30),以家族和宗族为国家得内涵,实是一种家族城邦.作为国家得象征,一曰宗庙,二曰社稷.国人即邦人,不仅仅是居于国中之人,而且是属于族邦之人.这使得聚落城邦内部得人际关系具有紧密性、长期性特点.(31)如此这般得历史传统和现实实际交错地反映到孔子得思维世界,遂使其言“礼”论“仁”,更纳“仁”入“礼”,把“礼”“仪”“从外在得规范约束解讲成人心得内在要求,把原来得僵硬得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得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奇性得东西变而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熔为一体”;同时,孔子由“亲”及人,由亲亲而仁民,既肯认既存得等级秩序,又强调某种“博爱”得人道关系,这使其思想具有一定得原始人道主义意义.(32)上古文化传统对原始儒学得妨碍确实十分深巨.《礼记·哀公咨询》记孔子之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因此治爱人,礼为大.因此治礼,敢为大.……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正之本与!”近年出土得郭店楚简有《唐虞之道》一篇,其言曰: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让.孝之方,爱天下之民.让之口(缺字),世无隐德.孝,仁之冕也;让,义之至也.六帝兴于古,咸由此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亲”和“贤”本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分属两个不同角色序列得人物,前者指血缘关系上得人物;作为自然人,表现为家族内部得父母兄弟等等.后者则指有德有才之人.“亲亲”是自然情感,“尊贤”是从“爱人”动身得理智考量,即须选择“德行道艺逾人者”负责公共事务.唯有“尊贤”,即由贤者为社会提供服务,才能把“爱”落到实处,否则徒谈“仁爱”,空而无用.在这个地方,“道”由“情”生,表现了人类进入文明门槛之初自然与人文得内在连接,尧、舜等古圣先贤“爱亲”而“尊贤”,堪称楷模.孔子把“爱与敬”即既“亲亲”又“尊贤”作为“正(政)之本”,《唐虞之道》得作者则指出六帝之兴“咸由此也”,这不仅是上古遗风在他们思想中得反映,而且也表现了某种类似于今日制度经济学得深刻洞见.从这种思想动身,儒家学者通过对三代社会理想化得追慕,阐发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得社会主张.《礼记·礼运》记孔子之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妇有作;物资存于地矣,不必尽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33)、“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34),故而必须“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因此,孟子否认“尧以天下与舜”得讲法,认为三代禅让制度并非出于天子个人得意志,因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35)可见,“天”意联系并体现或反映着“民”意,故而“天下”又是与“民”和“公”直截了当同一得,此即《尚书·泰誓》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亦即孟子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36)“民之所欲,天必从之”(37),儒家得这种思想同法家完全站在专制君主立场上,以天下为某种有待被掠夺、瓜分、享用得客体对象,甚至将天下视为专制君主一人一姓之私产得论调,如《韩非子·外储讲上》“能独断者能够为天下王”之类,显然是截然不同得.先秦孔门后学发扬上古文化中得民主精神,对孔子所谓“忠”、“信”作出新解.如郭店楚简《忠信之道》不仅将忠信视为仁义得实质和目标规范:“忠,仁之实也;信,义之期也”,不仅高度强调忠信得意义:“忠之为道也,百工不楛,而人养皆足;信之为道也,群物皆成,而百善皆立”,而且将之作为执政者或当权者必须尊奉得最差不多得政治伦理原则:“忠积则可亲也,信积则可信也.忠信积而民弗亲信者,未之有也.”《尊德义》、《六德》同样也要求统治者必须忠信.这与《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得观念显然有不.试看《鲁穆公咨询子思》之言“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便可明了《语丛一》得作者敢于讲:君臣,朋友其择者也!不是把君臣关系看作绝对得尊卑、服从一一有如后世所谓“忠臣不事二主”一一得关系,而是当作朋友之间相互选择得平等关系:“友,君臣之道也”,并认为“父,有亲有尊.……友、君臣,无亲也,尊而不亲”,父子关系高于君臣关系(《六德》谓:“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正是在如此得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楚简《语丛三》作者提出得臣之于君,“不悦,可去也;不义而加诸己,弗受也”;也才能真正理解儒家何认会盛赞“汤、武革命”.《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道:齐宣王咨询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贱贼之人,谓之一夫.闻珠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还讲:“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38)荀子得看法与之相类,他讲:“世俗之为讲者曰:‘桀、纣之有天下也,汤、武篡而夺之.’是不然.……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桀、纣非失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仪之分,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之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39)近人宋恕谓:“儒家宗旨有二:尊尧舜以明君之宜公举也;称汤、武以明臣之可废君也.三代以下,二者之意不明,而在下者遂不胜其苦矣.”(40)渊源于上古文化传统得先秦原始儒学,确实具有特别显明得民主精神气息,而与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得王权专制主义判然有不.所以,。

礼乐文明基本含义

礼乐文明基本含义

礼乐文明基本含义中国的文化古老,特别是中华文明有着深远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礼乐是影响十分深远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

礼仪文明不仅是中国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标志,被称为“礼仪文明”或“中华礼仪文明”。

礼仪文明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礼仪文明不仅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文化观,而且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文明礼仪、品德修养、思想素养和社会礼仪等方面。

礼仪文明,即礼乐。

礼乐,既有礼仪之乐,又有乐仪之礼,它既与文明文化有关,也与诚信、和谐有关。

礼乐文明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渊源、博大,而且还体现了文明文化的礼让、诚实守信、融洽和谐的基本精神。

礼乐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礼让、和谐、尊严、文明礼仪,这些概念都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尊重是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尊重的概念有可以追溯到许多古代文明,但在中国文化中尊重被认为是有意义的礼仪行为,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

因此,在中国文明中,尊重是一种礼貌及被尊敬的表现,是对他人、事物及存在客观上的礼貌正确表达。

礼让是古代文化重要的精髓,它并不是指顺从服从,而只是要求让步,以表示尊重、和谐及文明。

在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礼让的概念被用于指导公民的行为,它不仅体现出公民的职责,而且也反映了对他人的重视、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及对他人的尊严的尊重。

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诚实守信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赋予每个公民的一种道义要求,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理念。

它指出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以诚实守信为准则,这样做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融洽和谐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文化心态,认为凡事都应如是,和谐一致,共同发展。

这种和谐的思想强调了公民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包容,也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不搞对抗和对立。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关键词]礼乐文化[论文摘要]“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青铜文明主要是青铜兵器和工具,而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是以礼器和乐器为主。

由此可见,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特征。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这个字原来是表示祭祀神灵的一种仪式。

“乐”象征的是一种乐器。

古代举行祭祀神灵仪式的时候,一般要演奏乐器、表演舞蹈,并且伴有歌唱,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的统治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用于管理国家,使人们在一种礼仪规范中遵循社会道德和秩序,维护社会人伦和谐。

周朝的礼乐制度,不仅维系了周王朝长达八百多年,更为以后秦汉帝国建立的大一统华夏文明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两千多年来礼乐成为儒家思想根本的支撑,礼乐教化在人们修身治国与构建融洽的社会关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古代中国文化主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也成为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一、周代的礼乐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

“礼”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

周礼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祭祀、丧葬、交际、征战和吉庆五大类。

涉及冠、婚、丧、祭、朝、聘、乡、射及职官制度等诸多礼仪、礼制和礼义。

由繁琐的礼仪制定了与之配合的各种音乐使用标准,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仅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也有严格规定。

为了维护和推行礼乐制度,周王朝还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

礼乐文明名词解释

礼乐文明名词解释

礼乐文明名词解释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对后来历代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叫“礼仪之邦”。

“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气魄何等宏大!所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狭义上礼乐是指礼义和音乐。

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周秦汉文化中的礼乐制度与文明进程

周秦汉文化中的礼乐制度与文明进程

周秦汉文化中的礼乐制度与文明进程中国历史上,周、秦、汉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时期,不仅为后来的文化、政治、社会制度等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也为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

在这三个朝代中,礼乐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文明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周朝的礼乐制度周朝建立了严密的礼乐制度,以礼乐之道为中心,使礼、乐与政治、道德等各个领域紧密相连。

周朝由于话语权和礼乐之制的强制力,使得周王朝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典范。

周朝的礼乐制度,既体现了王权利益的维护,又锻造出了淳朴的风俗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周朝礼制的最高代表是“礼记”,它被赋予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周人在礼制方面的贡献颇为卓著。

不仅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而且也积极引领文化繁荣的发展。

除此之外,周朝还推崇“乐”,并且将“乐”融入到了各种仪式和活动中,最著名的也许就是“乐府诗集”。

二、秦朝的礼乐制度随着赵高的复辟,秦朝的礼乐制度开始有所变革。

秦始皇在统治初期,积极借鉴周朝的文化,修《礼记》,完善国家法律中的礼仪制度;而到后期,则加强了对礼乐的压制,实行“焚书坑儒”,意图独揽文化话语权,加强政治上的一元化掌控。

虽然秦朝的礼乐制度改变了许多,但是礼乐依然在秦朝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在乐的方面,秦朝所借鉴的以“雅”乐为主,但也并不排斥“俗”乐,同时也加强了乐器的制作和汉人文化的融合,虽然没有发展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乐曲,但是也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参考。

三、汉朝的礼乐制度汉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时期,它在周、秦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形成了一种更为完备、更为多元、更为灵活的文化传统,其中对礼乐制度的强化成为文明进程的促进因素之一。

汉初,孝德皇帝和文景帝等人为了增强国内的统治,加强礼乐制度的规范,并且采纳推广了各个民族的文化,这也为汉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使用手段。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设立了乐府,并启动了文字的改革,致力于涵盖民族的广阔文化范围。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 文明展
2022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展览
01 举办时间
03 组织单位 05 展出内容
目录
02 展览背景 04 展览布局 06 活动评价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2022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展览。
该展览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带领观众顺着历史的轴线溯源而上,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 地区,探寻先秦时期波澜壮阔文明的神采与魅力。
作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的首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充分体现了中国之源、 中国之中、中国之本,回答和展示了“何以中国”的首要命题。(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
感谢观看
展出内容
游客手册此次展览遴选文物217件(组),文物总量314件,其中一级文物多达67件/组,汇集了河南博物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20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的诸多重要藏品,涉及89个考古遗址, 集中展现了河南省内发掘的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发现。
展出的重要文物有新密新砦遗址出土的猪首形陶器盖、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网格纹铜 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鸮尊、跽坐人形玉佩,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金腰带饰,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的镶嵌 绿松石神兽等。
组织单位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主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家文博单位共同参与 。
展览布局
妇好鴞尊展览分为夏、商、周三部分。着眼于中华文明探源,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带领 观众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大地,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些文物承载着夏商周时期先民们的智慧和勤劳,反映 了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礼乐制度及文化面貌,共同讲述中国历史上奠定华夏文明、逐鹿中原的恢宏历史。

论周公礼乐文化的渊源及其文化价值

论周公礼乐文化的渊源及其文化价值

论周公礼乐文化的渊源及其文化价值笔者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创始地、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内容和历史作用、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对周公礼乐文化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研究。

认为“仁政”、“德治”治理天下的政治理论成为其礼乐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周公旦等制定的一系列的典章制度、立法礼法、礼仪礼节就是当时规范社会各层面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中华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礼乐文化,若追根求源,其模式的创发正在周代。

标签:礼乐文化;渊源内涵;文化价值岐山苍苍,渭水泱泱。

三千多年前的先周时期,以诚信为本的周人先祖古公亶父因其周边的戎狄族的侵扰,带领族人由彬迁岐居于岐下的周原,《诗经·大雅·緜》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后经其子孙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等四代艰苦卓绝的努力,一举灭商,入主文化先进的中原地区,随即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其中尤以文化压力最为突出。

周公等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们为了缓解这一压力,便着手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仪、礼节、典章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樂。

周公的礼乐制度,影响了中国长达三千年之久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思想价值取向与继承的主脉和民族性格养成的源泉。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礼为“周人为政之精髓”,是“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

晚周公五百年后的孔子深受周公礼乐文化的影响,渴盼聆听周公的亲自指点和指导,晚年常感叹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今天的我们,面对元圣周公留给后世厚重的礼乐文化,无权拒绝历史的慷慨赐予,应以“小子安敢让也”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振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阐析礼乐文化的人文本质,落实礼乐文化的实践品格,以科学民主的现代意识,提升礼乐文化的人文情怀,在政治文明进程中,完成从臣民到公民的人格转化,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文明建设中重放异彩。

一、周公礼乐文化的肇创于西周王朝的圣都——岐山岐山是周王室肇基之地,先周时期岐下周原地区北有岐山山脉作为屏障,南邻泱泱渭水,草木茂盛,土地肥美,河流遍布,横水河(当时称为岐水或漆水)、沮水河等河流横贯周原地区,为周民族的提供了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

汉砖上的“古乐”考二题

汉砖上的“古乐”考二题

汉砖上的“古乐”考二题史前时期人类的乐舞活动和精神信仰与原始宗教密切联系,往往通过仪式活动表达人类的意愿。

先秦历史文献中见有不少关于神话传说时代和夏商周三代乐舞的记载,其中有些乐舞形式一直延续到汉代,在汉代画像砖石上留下珍贵遗迹。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艺术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比,具有较为稳定的特征,因此,考察汉代画像砖石上乐舞图像蕴涵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特别是对于缺少文献记载的巴蜀远古文化,借助艺术图像研究历史,更显得必要了。

本文从四川出土汉代画像砖石图像中选取相关“古乐”图像,作些考证和探讨,与读者共赏,亦求教专家指正。

西王母与上古音乐四川出土汉代画像砖石图像中,以西王母及仙界神灵为母题的图像多达二百余幅,反映了汉人崇尚天界、长生不死的世界观。

到东汉末期,西王母已取代诸神灵,成为巴蜀祭祀的至尊主神。

画像砖上的演乐图像,也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艺术的珍贵资料。

原新繁县出土汉画像砖所绘,可命名为《西王母神乐》;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正中西王母坐龙虎座上,左下方为三足鸟,右上方为九尾狐。

图下部为仙人神兽表演,中间仙人(或为蟾蜍)腾空起舞,右跪坐二人似在吹竽;九尾狐举首树尾,似在聆听。

(图一)新津县木鱼山出土几幅横条画像砖,长约33—41厘米,宽仅有6.5-7厘米,图像上有西王母与侍属,如三足鸟、三青鸟、九尾狐、玉兔、蟾蜍、羽人等在瑶池作乐舞蹈的欢快场景。

彭州、彭山等地出土西王母画像砖图案上,蟾蜍亦位于西王母下方正中,或持巾、或持管双臂挥舞。

西王母的传说故事以《山海经》记载最为详尽,也见于《水经注》、《博物志》、《括地志》等地物记;文人笔记、神怪小说常取其故事铺陈;《穆天子传》记天子宾西王母之事,常被史学家引用考证三代“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的史实;《风俗通》记虞舜时西王母献白玉管,传递出汉人对我国早期乐舞仪式的认知。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昆仑山盛产玉石,上古时期祭祀用器,多用玉质,玉音由此被人类所认知,遂以玉材制乐器,如文献中常见的玉璧、玉琯(管),在西部地区已有出土。

先秦时期的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的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的文化背景先秦礼乐文明是一整套非常复杂的文化体系,涉及到生活方式、伦理规范范与社会制度。

这一传统涵盖了从典章制度到精神信仰的各个层面,其内涵十分宽泛。

具体地讲,礼乐文明包括“礼”和“乐”两个维度,其中,礼代表了仪式的政治性规定,是规范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主要用来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它具体地涉及了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的具体规范,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政务、宗教祭祀等诸因素皆被纳入到其规范体系中;“乐”则主要指音乐,同时包括诵诗歌舞等,它代表了一种仪式性的心理状态,是践行礼的必要条件与重要辅助。

礼乐并重,相辅相成,是礼乐文明的主要特色。

先秦礼乐文明大致经历了二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始于原始巫祭时代到西周初期的原始礼乐文明,此时的礼乐文明尚处于“自发状态”,即与原始宗教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第二阶段为自西周中期始至春秋末年止的周礼时期,此时的礼乐文明在经过周公制礼作乐后实现了对原始礼乐文化的首次突破而进入理性礼乐文明阶段。

中国的礼乐文明由来已久,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它的生发也必然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士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可见礼最初生发自原始状态的饮食、祭祀等日常行为中。

原始之“乐”则与原始巫术天然浑成,古之民以乐舞娱神而求神灵赐福,期间则依稀可见礼之雏形。

及至夏、商、周初,礼乐文明虽有发展却未能从根本上获得突破。

总体上礼乐巫文化仍为一体,尚未突破原始宗教文化之窠臼。

因夏商巫风巫术兴盛,其礼乐文化实质上在很大程度上仍是自巫祭仪式中发展出来的神秘主义礼乐文化,比如丧祭之礼乐,乡饮酒之礼乐等。

先秦礼乐文明的成型与兴盛是在西周时期。

随着周初分封制的推行,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原始礼乐文明逐渐被取代,到西周中期终获突破达至成熟的理性礼乐文化体系。

周代礼乐文明是在对殷商礼乐因袭基础上建立的,是周公在批判继承虞夏商三代文明的基础上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产物。

《礼乐文明》课件

《礼乐文明》课件
社会稳定
礼乐文明强调秩序、和谐和尊重,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个人修养
通过学习礼乐文明,个人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素质。
礼乐文明的特点和价值观
1
尊重
礼乐文明强调对他人、对自然以及对自己的尊重,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善良和 谦逊。
2
和谐
礼乐文明倡导和谐共处,注重个体与集体、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礼乐文明的影响和影响力
礼乐文明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和平与友谊
2 思维方式
3 艺术文化
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和谐价 值观在国际交往中起到重要 作用,促进了和平与友谊的 发展。
礼乐文明的思维方式强调道 德、伦理和社会责任,影响 了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与思考 方式。
《礼乐文明》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的《礼乐文明》PPT课件。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中国古 代的礼乐文明,了解其定义、重要性、特点和价值观,以及对传承和发展的 影响和影响力。
实现目标
通过本课件,我们的目标是让大家了解并体验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美妙之处,以及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礼乐文明的定义
1 礼乐
3
敬爱
礼乐文明鼓励人们尊重长辈、敬爱师长,在家庭和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乐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传统仪式
通过举办传统仪式和庆典活动,使 礼乐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在当 代社会中得到继承。
音乐教育
通过音乐教育促进礼乐文明的传承 和发展,培养新一代的音乐人和文 化传承者。
艺术传统
通过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等 的传承,维护和弘扬中国特色与独 特的文化身份。

第二上古三代夏商西周-文档资料

第二上古三代夏商西周-文档资料



(四)“礼乐文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礼”的本质
从先秦的历史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社会 生活的总规范,溶习俗、道德、政治经济制度、 婚姻制度、思想准则为一体。 所谓“礼”,是以礼治为核心,由礼仪、礼制、 礼器、礼乐、礼教、礼学等诸方面的内容融汇 而成的一个文化丛体。

(四)“礼乐文明”


5、“乐”的作用
原先属于“礼”的“仪”的部分,故往往“礼 乐”连称 教化 与治道密切相关


6、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 序,故群物皆别。乐由 天作,礼以地制。过作则乱, 过制则暴。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 流,礼散则离。合情 饰貌,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 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 之,如 此则民治行也。 ——( 《礼记· 乐记》)
之忧”)
(四)“礼乐文明”


3、“礼”定义的四个层次:
(1)规范和准则 ——“礼仪”、“礼节”、“礼制”、 “礼教” (2)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彬彬有礼” 和“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3)社会控制的手段——“制度在礼”,“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礼-法”、“礼-俗”、“礼-乐” (4)秩序——“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 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第二章 上古三代:夏商西周
第三节 文明的奠基:西周封建 (五)“礼乐文明”
(四)“礼乐文明”

1、 “礼”的起源和“礼乐文明”的形成

周公“制礼作乐”与西周“人本”思想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殷人尊 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 神而远之...... (《礼记· 表记》)

中国三代文化

中国三代文化

2.战例
•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 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 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 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 公二十三年》 •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 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 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 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 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 可。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文明进入它的鼎盛时期 • (四)毁灭:天灾人祸 • 人祸: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几乎所有的克里特 岛的宫殿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克诺索斯宫殿稍迟 一些,约为公元前1375年),此后来自希腊本土 的阿卡亚人开始占据该岛,克里特文明就此衰落 。 • 天灾:桑托林岛上一次灾难性的火山爆发毁灭了 克里特文明,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27年-前1600年 间
邲之战
服而能舍 逐奔不过百步
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 • 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 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 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 以逆庄王。庄王曰:‚君之不令臣 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 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 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左 面,而微至乎此。‛庄王亲自手旌, 传·宣公十二年》 左右挥军退舍七里。将军子重谏曰: • 庄王鼓之,晋师大败,晋众之 ‚今君胜郑而不有,无乃失民臣之 走者,舟中之指可掬矣。庄王 力乎?‛庄王曰:‚君子笃于礼而 曰:‚嘻!吾两君不相好,百 薄于利,要其人而不要其土,告从, 姓何罪?‛令之还师而佚晋 不赦不详,吾以不详道民,灾及吾 寇。 ——《公羊传·宣公十二 身,何日之有?”——《公羊 年》 传·宣公十二年》

陶寺出土乐器 与中国早期的礼乐文明

陶寺出土乐器 与中国早期的礼乐文明

(虽然只是史书中其性格的一部分,但被片面地保留下来);第二是历朝历代文学推动(从宗教故事到元曲再到明清小说,无不树立关羽的正面形象,并得以使其深入人心);第三是儒释道三家推崇;第四是历代帝王的提倡;第五是民间对英雄的需求和保护自身的心理(这其实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道德精神,就是华夏文明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民族内在精神。

无论是真实的关羽还是美化的关公,都是在这种民族道德环境中产生和演化的产物。

今天我们在谈论关羽时,实质上是对一个文化关羽的想象,它蕴涵着历史的关羽,艺术的关羽,政治的关羽,宗教的关羽,商品经济的关羽等等多重方面。

当代民间的关公崇拜又开始萌发,关公文化也在复兴,这其中包含的深层文化心理与时代意义与传统文化下的关公崇拜是不同的,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与求索成为了当今关公崇拜兴起的底蕴。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关帝庙文物管理所)陶寺出土乐器与中国早期的礼乐文明李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为文明时代的起点确立了一个终极标准。

不过,学术界对野蛮和文明社会的分界线却有着不同的解释,诸如城市、铜器、文字等等都被指为构成初期国家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文明时代是一个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概括,有一些文明因素起源很早,但没有延续下来,只具备某些文明因素不一定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具体到我国,到底什么时候进入了文明时代一直未有定论,仅仅依靠文献记载显然不能确定从何时起就具备了文明社会的条件,要找到文明的源头只能依靠新兴的考古学。

然而,考古学上真正发现这些遗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东北地区红山文化时期的坛庙冢、东南地区良渚文化的神面纹玉器等等都具有某种文明时代的特点,不过,最后进入文明时代的还是积淀深厚的中原地区。

龙山时期,中原已经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局面,而且一些城邦已具有了国家的特征和性质,其中,文献中记载的唐尧部族显然最有活力和实力,无疑是当时最为强大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礼的制定

秦始皇统一中国,完成了中国全境由古封建制 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过渡。到汉代,制定
新礼的必要性日益突出,经高祖,到武帝时,
新礼方始制定。

要之,三代以前是纯正古礼时期,春秋是变礼 时期。战国时,古礼已成过去,是古礼的记录、 整理和义理阐发时期。秦统一中国,彻底实现
了由古封建制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过渡,
(《礼记·曲礼下》)。
青铜器的制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中国 青铜时代的最大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 祀与战争分离不开的。换言之,青铜便是政治
的权力。

青铜祭器的主要功能:在仪式上使用并为特选亲族的 贵族统治之合法性的象征。
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 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的 礼物的一部分,然后等到地方上的宗族再进一步分枝 时,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 分。 青铜容器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 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因而适用为节约法则的象 征。

公元前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列为诸 侯,专制制度转化成了国家制度,而郡县制又 带有中央集权的特征,于是形成为专制主义的 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故从三家分晋起,晋国 已完成了古封建制向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过 渡,礼制的基本环节已被破坏,乱礼和“僭越” 的现象处处皆是,所谓 “礼崩乐坏” 。晋国的 巨变,基本上奠定了以后两千年以法治国的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格局。
在中国,“礼”是一个独特的概念,它与 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思想 等结合在一起,为其他民族所无。礼俗、礼仪、 礼制、礼规、礼义,构成中国人民的行为规范,
一直贯穿到近现代。
“乐由中出”
古代的“乐”,不是今天“音乐”的概念,
它包含音乐、舞蹈、诗歌,以及说唱相结 合的样式。“乐”是祀教的重要内容。礼 与乐相配合,追求的是一种天地、社会、 国家、家庭、个人全面的协合的境界,从 礼的角度讲是“大顺”,从乐的角度讲是 “大和”。Biblioteka 现传礼书经典——“三礼”:



《周礼》原名《周官》,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西汉末 年,学者刘歆将它改名为《周礼》,是一部记载政治制 度的书。 《仪礼》约成书于东周时期,主要记载各种礼的仪文礼 节,指导人们如何去履行各种礼仪规范。原来只叫 《礼》,汉朝时又称它为《士礼》、《礼经》,到了晋 代才称为《仪礼》。 《礼记》是一部关于“礼”的资料汇编,其中有关于 《周礼》、《仪礼》的研究论文,关于“礼”、“乐” 的通论,也包括一些零散的“逸礼”。
整套制度。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礼》 :礼为奉神 人之事 。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无文字的信条,
谓之习惯。习惯之合理者,儒家命之礼。
礼俗
1、“礼”源于早期社会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 称之为“礼俗”。它是小型乡土亲缘共同体的 规范与秩序。 慎子:礼从俗,政从上。(《艺文类聚》卷三 十八引) 《管子· 宙合》:乡有俗,国有法。 《荀子· 儒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 美俗。
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是我国古封建制向专
制主义中央极权过渡的时期。所谓古封建 制,一是分封制,即裂土分封;二是宗法
制,即同血缘关系的人的组合。古礼的基
础,是建立在忠君与孝亲、尊与慈、敬与
爱、悌与友完全统一的基础之上的。
但从春秋时的晋国开始,就取消了公族制
度,从而造成了宗法分封制的破坏,治国
不再是一家一宗之事,走向国君与六卿联 合执政。后来又变为卿大夫专权。
《通典·礼典》:
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礼乐文化贯穿三代,源远流长:
《礼记·礼器》: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 《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论语·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 乎文哉!吾从周。‛
二、青铜礼乐器

青铜礼乐器不是一般用器,在奴隶社会中,它 是奴隶主用来“明贵贱、辨等列”(《左传》 隐公五年)的标志物,通过它,可以表明其社 会身份的高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 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 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 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 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 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 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 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 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礼制
2、周代之礼,早已不是小型乡土亲缘社会的 “礼俗”了。国家早已诞生,周时之“礼”已 有了政制的一面,我们不妨称之为“礼制”。 《乐记》分疏礼、乐,谓“礼自外作”,以处 理“贵贱等”之问题。但“礼制”毕竟源于 “礼俗”。 “礼制”在社会分化程度方面,处于“政”、 “俗”之间,即政法与礼俗之间。“礼”不但 是“治”之手段,同时它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理 想社会秩序。
礼乐文明
文学与新闻学院 伍晓蔓
礼乐文明
一、何谓礼乐
二、青铜礼乐器 三、古礼的政治精神 四、礼乐崩坏 五、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一、何谓礼乐?
来自《说文解字》的解释: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

樂,五聲八音總名。象鼓鼙。
“礼自外作”

所谓“礼”,原本是人类原始时代的习俗系统, 包括生产、生活、习惯、信仰、经验、知识的 积累。它延续和发展下来,就成为文明社会的

阎步克《“礼制”秩序与士大夫政治的渊源》 :
事实上,‚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东西。它 源于那种隐含着整个社会制度的‚礼俗‛,自初 就具有无所不包性。当社会复杂化了的时候,它 就可能在不同方面呈现出不同面貌。乡土亲缘社 区中依然存留着‚礼俗‛,周之制度则已表现为 ‚礼制‛ (‚尊尊、亲亲、贤贤‛是礼治精蕴 所在) ;作为一种特定文化形态,它成为‚礼 乐‛;作为典仪节文,它又是‚礼仪‛。学人从 中阐发的义理,可称‚礼义‛;以礼乐礼义教人, 则可称‚礼教‛。
现存乐教文献

乐和乐教是古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典籍中 的“六经”包括“乐”,但古《乐》经早已亡 佚,有关”乐“的理论,较完整地保存在《礼
记·乐记》中。
古礼的内容
古礼的要义
“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 先祖者类之本; 君师者治之本。
——《荀子· 礼论》

“尊尊、亲亲、贤贤”是礼治精蕴所在。“君 子”即是“尊”者,又是“亲”者,同时又是 “贤”者,他们兼有政治身份、宗法身份和贤 人身份,兼以“尊尊”之吏道、“亲亲”之父 道和“贤贤”之师道治国经邦,并成为统辖其


商周时代的礼乐器分为三种组合,分别 代表三个时期:
1、早商至西周早期为‚重酒的组合‛; 2、西周中期至东周初年为‚重食的组合‛; 3、春秋、战国时期为‚钟鸣鼎食‛的组合。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
青铜礼乐器——饮酒器





青铜礼乐器——盛酒器









青铜礼乐器——食器
僭礼的现象——《论语· 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 ‚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僭礼的现象——问鼎中原

《左传· 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
僭礼的现象——金器铭文

礼乐崩坏的另一标志:从铭文来看,西周多锡 命。东周以来,诸侯们各擅权威,各自制器, 无人再以接受册命为荣,故具锡命格式之铭, 几于绝迹。铭文通例,都是“某某择其吉金, 自作某器”,或为“某某作媵器,永保用之”。 有的或自称“余某某之子,某某之孙”,自夸 耀其祖先以为荣,无人再尊崇周王朝了。
而汉至武帝时,则是新礼的制作期。

古礼是汉以后新礼的基础,或者说,新礼虽对 古礼多所改造,但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则
是古礼之继承和发展。它影响了两千多年来的 中国国家制度、社会生活和国民性的形成。
五、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是主要不是因财富增长、而是靠“政治手段的财
富集中”建立起来的国家,特别地借助了亲缘力量与
文教力量。

战国社会因分化而“礼乐崩坏”。政统分化,采取了 “吏道”的形态;道统分化,采取了“师道”的形态; 社区中“父道”依然保持了支配性的影响。 在封建时代,“礼治”业已孕育出了一种深刻的理念,

一种处理分化要素的原则,这就是“和而不同”。


周之由“君子”阶级所承担的“礼治”,经由秦之 “法治”与文吏政治,终于再度演化为精制化了的 “士大夫政治”。 士大夫政治塑造了一种“天人合一”式的君子人格, 在其中知识、道义与美水乳交融,人格完成、文化使 命与社会责任浑然一体。我们看到过众多既能经邦治 国,其品行风节又足以为世人宗仰,复又有精湛著述 与优美诗文传于后世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社会他们曾 经拥有过巨大魅力。“君子”集真、善、美于一体, 视人格完成、文化创造与社会责任为一事,这种理念, 依然具有一种超时代的精神价值。
他众多社会角色的纲维。
“礼乐刑政”的统治

《左传》桓公二年:‚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 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

《荀子· 富国篇》:‚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
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礼记· 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记· 乐记》:‚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四、礼乐崩坏
僭礼的现象——考古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