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常考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重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性。
1.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的外在表现。
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体征是指能被检查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
2.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慨括。
包括疾病的病因,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邪正之间的关系,疾病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影响疾病性质的自身因素和生活环境及季节气候等外界因素。
反映着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3.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如感冒)4.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因此,就可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6.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和邪正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1.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3.阴阳互用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情况。
4.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5.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
13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4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15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16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感冒(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虚、实)虚体感冒: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太薄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感冒。
时行感冒:感冒的一种,与有发病迅速,呈流行性,首发症状为,恶寒发热,体温高,全身症状明显而肺系症状不突出等特点。
感受时行病毒,病变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似的感冒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失于宣降,上逆作声,咳吐痰液,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一般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分外感、内伤)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分发作、缓解期)(呷嗽,哮吼)天哮:因禀赋而患哮病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严重者可致喘脱。
(分虚实)上盛下虚:指喘证中痰浊壅盛于上,肾气亏虚于下的肺实肾虚症候。
表现为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四期)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内因),感染痨虫(外因),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尸注:强调传染性)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临床表现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脘腹胀满,心悸浮肿或唇甲紫绀等症。
其病情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医综合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通过观察病人的望闻问切,以及脉诊等方法,诊断出人体的病变,然后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有许多特有的名词及其解释。
下面将针对部分常用的中医名词进行解释。
1.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阴阳存在于人体的各个方面,如脏腑、气血、寒热等。
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失去平衡则会导致疾病发生。
2. 五行: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克,它们与人体的器官、感官、情绪等都有一定的关联。
通过五行学说,可以推断出人体的疾病表现和发展趋势。
3. 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和营养的通道。
经络贯穿于全身,与脏腑组织紧密相连。
经络的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4. 脉搏:脉搏是通过触摸人体的脉搏来获得疾病信息的一种方法。
中医将脉搏分为数十种,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通过观察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等特征,可以判断人体的病变情况。
5. 气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气代表着人体的能量,血则代表着营养。
气血的充足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6. 虚实:虚实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和分类方式。
虚指体内功能亏损或不足,而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过强。
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搏等,可以判断出病所属于虚还是实,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7. 反复:反复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它指的是对疾病的长期重复治疗。
中医认为,许多慢性疾病因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起来需要反复施治。
通过反复施治,可以改善病情,达到根治的目的。
总结起来,中医名词的解释基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些名词代表着中医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通过运用这些名词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可以帮助病人获得健康。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0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一、基本概念类1. 中医: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继承。
2. 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和外部形成的各种运动的能量。
3. 血: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之一,主要由心脏运行的血液维持。
4. 脉搏:是血液通过动脉流动和心脏收缩的结果,在中医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5.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指的是人体内部通过的一系列络脉,与穴位相连。
二、诊断治疗类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通过辨别病情和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推测患者的病情。
3.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4. 草药: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制成的药材来治疗疾病。
5. 推拿: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
三、病症类1. 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咳嗽等。
2. 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通常伴随着体温升高。
3. 咳嗽:是机体对呼吸道刺激的一种反应,分为干咳和有痰咳两种。
4. 头痛:是指头部疼痛的感觉,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压升高、紧张等。
5.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四、疗法类1. 草药疗法:是指通过使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
2. 针灸疗法:是指通过使用针刺和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的一种疗法。
3. 推拿疗法:是指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的一种疗法。
4. 食疗:是指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食材的组合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学名词解释、及解答题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2.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3.辩证论治: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
是中医认是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规范,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
4.治病求本: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辨证论治原则。
5.正治:是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的病症。
6.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7.相侮: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
其次序与相可、相乘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8.从治:即反治,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适用于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症。
9.藏象:藏于人体内的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10.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用于临床应用的药物。
11.相杀配伍: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配伍。
12.相反配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
13.相畏配伍: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
14.六淫: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是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故又称“六邪“。
15.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16.虚证: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症候。
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
以后天失养为主。
17.实证:指邪气过剩,脏腑功能亢盛所变现出来的症候。
中医学名词解释(全)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病症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种性质证的过程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补法:以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补气药:凡具补气成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补血药:凡具补血成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补益药:凡具有补益成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
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缺乏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
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缺乏,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反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展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纳呆腹胀,精神抑郁,或月经不调等,治以疏肝理气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
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攻下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炽热上炎之里实热证孤腑:是指三焦。
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固崩止带药:凡具有固崩止带成效,以固崩止带为主要作用,治疗崩漏带下的药物称为固崩止带药归经:药物对*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局部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寒下:以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里热积滞实证的方法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病症的病证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成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治疗咳嗽、哮喘的方法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回阳救逆:以回阳救逆的药物,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方法。
中医学名词解释全
中医学名词解释全概述: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代表性学派,被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一。
中医学秉承着阴阳五行和气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以及预防为主的治疗理念。
本文将解释一些中医学中常用的名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核心概念。
1. 阴阳 (Yin Yang):阴阳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它代表了一切事物的两面性。
阴阳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互为补充,相互依存。
阴性代表柔弱、冷静、收敛;阳性代表强大、热烈、扩散。
在中医诊断中,阴阳的平衡与失衡是评估疾病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气血 (Qi Xue):气血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身体内运行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气 (Qi) 是生命力的能量,鼓舞着人体运行;血 (Xue) 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组织。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的充足与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3. 五行 (Wu Xing):五行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体可以归纳为五种元素:木、火、土、金、水。
这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相生相克,通过这种关联来解释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中医学认为,五行的平衡和协调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4. 经络 (Jing Luo):经络是中医学中描述气血运行的系统,是人体内经脉与络脉的网络。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气血在身体内运行的通道,它们贯穿全身,与脏腑、组织器官相连。
通过刺激经络,中医医生可以调整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5. 脉诊 (Mai Zhen):脉诊是中医辨识疾病和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脉搏反映了体内气血的状况,通过触摸和观察脉搏的变化,可以推测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脉诊是中医师诊断疾病和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
6. 针灸 (Zhen Jiu):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功能。
这些穴位位于经络上,通过刺激可以平衡阴阳能量,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其中,有许多特定的术语和名词,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深入了解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200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知识。
一、中医理论篇1. 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事物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2. 气:气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元素,是构成人体及自然界的最基本物质。
3. 血:指的是人体内部循环的液态物质,具有营养组织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4. 活血化瘀:指的是调节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体内淤血和瘀血。
5. 痰湿: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湿气积聚而引起的症状。
6. 火热: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阳气过盛而引起的症状。
7. 平和:指身体健康、气血调和,没有任何异常的状态。
二、四诊方法篇8.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9. 听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心跳声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0.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部位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1.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2.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3. 脉证:指的是根据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证候。
三、经络学篇14. 经络: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特定通道,与脏腑组织相连。
15. 经脉:人体内部通过气血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在经络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16. 经气:在经络中流动的气血,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7. 穴位:指的是人体表面上穴位所在的部位,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18. 刺激: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四、中医诊断篇19. 辨证: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确定疾病种类。
20. 证候:指的是不同疾病下的特定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十四经脉:人体内部主要的经络,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中医学名词解释整理
中医学名词解释整理中医学名词解释整理1. 中医学: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
2. 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 辨证论治(施治):包括辩证与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4.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5.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6.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7. 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8.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啤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9. 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功能是通过气摄血来实现的。
10.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11. 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12. 肾主藏精:藏,即闭藏,指肾有贮藏、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13. 肾主水:指肾脏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肾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靠肾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
14.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15.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是指脾气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功能;而水谷精微又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
中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同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正治: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
又称"逆治"。
4、气机: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
5、八法: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的八种基本治疗大法的总称,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6、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7、辨证: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
8、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9、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10、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11、八纲:疾病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四对相互矛盾着的八个方面。
简答题1、简述脾主运化的生理、病理。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生理:①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功能。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运化水谷的功能正常才能为生化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白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营养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②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而发挥滋养,濡养作用。
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
(2)病理:若脾失建运,则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失常,出现食少,腹胀,便溏,以至倦怠,消瘦等症。
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致体液在体内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1.气鼓: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气鼓”。
2.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3.厥证:是以蓦地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紧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4.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同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
5.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气不能平卧。
6.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气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7.肾着:既是寒湿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
8.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青白,脉络显露为特征。
9.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孱弱无力,不能随便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10.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11.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
12.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猛烈而长期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青白等症状。
13.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14.急黄:湿热蕴积化毒,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可见猝然发黄,神昏谵妄,痉厥出血等危重证,称为急黄。
15.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
16.喘证: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17.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紧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1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学复习题
中医学复习题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名词解释:1、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防治以及养生的一门学科。
它是以人体的藏象学说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整体观念为特点,以辨证论治为诊治原则的理论体系。
2、阴阳: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概括。
3、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现象。
4、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其功能似藏,形态似腑,是似腑非腑,似脏非脏。
5、因人制宜:指治疗用药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等方面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6、辨证:就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2分)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7、疠气: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致病因素。
又称温疫、疫疠。
8、瘀血:是指全身血脉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疠或体内存在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状况。
9、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
10、反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为"从治"。
11、华盖:是指肺脏,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12、相克: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克制和抑制的作用。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3、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2分)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反治。
(2分)14、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5、塞因塞用:是指以补益的药物治疗虚症而闭塞不通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病证。
16、痰饮:是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痰饮泛指一切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包括痰和饮两大类。
狭义的痰饮属于饮证中的一种,即与悬饮、支饮、溢饮并列为“四饮”的痰饮。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1. 中医学:中医学是传统的中华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包括中医理论、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
2. 中医理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哲学观念、中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等。
3. 中医诊断:中医学对病情进行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法。
4. 中医治疗:中医学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
5. 中医药:中医学的药物学科,包括中医药的理论、药物的种类和功用等。
6. 中药材:中医药的原料药,即中药材植物的药用部分。
7. 主治医生:中医学中负责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生。
8. 经络学说:中医学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的气血运行通道。
9. 脏腑学说:中医学中认为人体有五脏(肺、心、肝、脾、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组成,每个脏腑有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10. 五行学说:中医学中基于对自然界五行(木、火、土、金、水)属性的认识,将人体的器官、疾病、五脏六腑等与五行相对应,以使人体保持平衡。
11. 阴阳学说:中医学中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两种对立面,阴阳的失衡会导致疾病,调节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12. 病邪:中医学中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外来有害因素,如风寒、湿热等。
13. 气血:中医学中认为人体的精微物质,气与血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
14. 经络:中医学中认为人体内部的运行通道,负责经络中气血的运行。
15. 针灸:中医学中的治疗方法,利用针刺入人体经络系统,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
16. 推拿:中医学中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法的按摩,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17. 艾灸:中医学中的治疗方法,利用艾草的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熏热灸等方式,刺激皮肤,调节气血。
18. 方剂:中医药中的药方配方,按照定义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单味药方、复方药方和方解药方等。
19. 脉诊:中医学中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其病情。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
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
心肾之火。
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
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
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中医学名词解释
中医学名词解释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而著称。
在中医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这些名词代表着独特的概念和理论,对于理解中医学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解释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学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知识。
1.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阴阳相对而言,代表了事物世界中的两个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方面。
阴阳理论认为,人体内外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以及各种生理现象都有阴阳之分。
阴阳保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2. 气血:气血是中医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气指人体内五脏六腑功能的运动和变化,血则代表体液的运行和循环。
在中医学中,气血的充盈和流通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气血不足或不畅通会导致各种疾病。
3. 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中关于气血运行的理论。
经络被认为是人体内气血运行通道的名词。
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贯穿全身,连接着各个器官和组织。
充分流通的经络有助于气血的运行,维持身体的健康。
4. 脏腑:脏腑是指人体内的各个器官。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分别是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胃和小肠。
每个脏腑具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它们之间相互联络,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5. 病因病机:中医学强调防治疾病的根本在于找到其病因和病机。
病因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指疾病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和机制。
中医学通过辨证施治来寻找病因病机,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6. 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中医学的核心之一。
辩证论治是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手段,综合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和病情,再根据辨证的结果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7. 药物:中医学中的药物主要指中药,也包括一些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物质。
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和机制。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等方面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结起来,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学名词的解释和介绍。
中医学名词解释(期末考试)
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
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
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6.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中医全科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中医全科医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中医全科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学科门类,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中医全科医学名词的解释:
1.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指的是存在于整个宇宙和人体内的两种相互对立又统一的物质运动状态。
阴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来描述事物的特性和变化。
2. 气血:气血是中医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气和血液。
其中,气包括了天地之间的自然气息,以及人体内的生命能量;血液则是人体内的生命之源。
3. 脏腑:脏腑是中医学中对人体内脏器的总称。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功能。
4. 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一系列通道和分支,通过这些通道,气血能够在人体内流动,从而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内有12个经络,分
布在头、躯干、四肢等部位。
5. 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辨证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诊、脉诊等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患者的病证类型;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结果,选用中医的药物、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纠正人体的失衡状态,恢复健康。
这些名词是中医全科医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这些概念对于理解中医学的原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绪论(27个)1)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
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以张从正为代表。
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以李东恒为代表。
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以朱震亨为代表。
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形即形体、神即精神。
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又称援物比类、类比。
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六淫淫有太过浸淫之意,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淫是指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故又称其为六邪
2.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3.内伤七情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因七情异常能直接影响内脏,病自内生,故又称为内伤七情
4.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5.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6.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7.急则治其标临证中出现发热中满大小便不利等较急重病情时,不论其本为何,均应先治其标证,待急重症状稳定后,再治其本证
6.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如阳虚则外寒,是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出现的虚寒之象;阴虚则内热,是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之象
7.阴阳互损一是指阴阳偏盛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致使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3.气是最基本的客观存在,是构成自然界万物最基础最原始的物质,古有元气原气之称又由于气是极精极微的肉眼所看不到的精粹物质,故又称精气
4.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5.阴阳偏盛包括阴偏盛和阳偏盛如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于亢奋的病理状态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多指阳邪偏盛,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阴盛,多指阴邪偏盛,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7.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指水谷精微和津液;浊,指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将经过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糜,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由小肠吸收;浊者下送大肠,剩余的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渗入膀胱
8.受纳是接受和容纳之意
9.腐熟是指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
10.奇恒之腑其形态似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其功能似脏,贮藏精气奇恒之腑不同于五脏和六腑,故称之
第一章导论
1.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2.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
8.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多因风痰阻络,为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9.战汗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者,多见于急性热病正邪剧烈交争,为疾病之转折点
10.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11.壮热高热不退,感觉躁热难受,体温升高明显,身热灼手,或伴有恶热烦渴的表现,多因里热炽盛
12.太息时发长吁短叹,以呼气为主,多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13.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14.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15.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第六章辨证
1.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14.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15.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防御作用的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的剽悍滑利部分所化生
16.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与血同源互化,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藏血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称为肝肾同源,亦称精血同源
8.损其有余阴或阳的一方偏盛亢奋;但尚未损及对方,此为实证,即实则泻之当损其有余
9.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10.阴病治阳指阳虚不能制阴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以制阴
11.阳病治阴指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12.五行制化制,制约克制的意思;化,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属于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3.畏寒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可以缓解的表现
4.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5.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6.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
7.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
18.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第三章藏象
1.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2.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3.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6.正邪相争正,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是正气的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为邪气的简称正邪相争指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第五章诊法述要
1.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2.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为准确判断病证提供依据
9.解表是指解除表证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10.坚阴指平相火,固肾阴的治法
11.回阳救逆运用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以治疗阴寒内盛危重证的治法中医温法之一适用于阳气极度衰疲,寒邪深入少阴的危重证候
12.引火归元中医治疗上有引火归元法,即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命门之中,方法是在滋阴药中加入附子肉桂之类温阳之品
8.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
9.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10.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11.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12.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13.相乘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4.抑木扶土又称平肝和胃法或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5.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16.子病及母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17.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2.里证里证是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反映的证候
3.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阳盛,阴虚所表现的证候
4.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以心悸,失眠,食少,便溏为表现的虚弱证候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2.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
3.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第一章中药
1.地道药材有特定产地和品种,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并以疗效优异为核心的一类药材,称为某地的地道药材或道地药材
2.水飞将药物粉碎后置水中研磨以分取极细粉末的方法叫水飞
3.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为中药的性能之一
4.七情是古人对单味药使用和药与药之间配伍关系的概括,分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等七种
6.清热剂凡以凉性寒性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称为清热剂
7.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邪在少阳或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
8.祛湿剂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称祛湿剂9.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调理血分的作用,治疗血分病的方剂,称为理血剂
3.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外的表动观念恒动,即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意中医学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因此,摒弃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病证,病因不同,用同一种方法治疗
13.中药学中药学科的统称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
第二章方剂
1.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2.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次于君药
18.孤府是指三焦三焦,作为部位划分,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部位之三焦,包括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因其大而五脏六腑之中无一与之匹配,故称为孤府
19.中精之府是指胆胆汁来源于肝,由肝之精气所化生,贮存于胆胆汁为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称胆为中精之府,又称清净之府中清之府
20.汗为心之液是指心与汗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密切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血汗同源
3.佐药意义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