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史记 淮阴侯列传》(节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 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 心狠手毒,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韩 信 湖
然而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韩信与 刘邦、吕后的矛盾,完全反映了中国封建 王朝更替之间,开国帝王与开国元勋始而 互相依存,继而互相戒备,终于无情屠杀 功臣的普遍规律。“拜将台埋伏着断头台, 封侯路埋伏着葬身路。”是这种现象的真 实写照,数千年历史,新朝代建立后未屠 戳功臣的不过东汉、唐、宋而已,奈何! (魏明伦不愧为“巴蜀鬼才”,其为电视 剧《准阴候韩信》写的主题曲词大气潇洒, 令人叫绝。)
司马迁与《史记》
• 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 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
二、《史记》特点
第一,《史记》饱含爱憎。
项羽
李广
公孙弘
第二,《史记》文采斐然。
第三,《史记》平民视角。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鸡鸣狗盗”
《刺客列传》《游侠列传》 《滑稽列传》《货殖列传》
第四,填补了我国古代人物 史上的许多空白。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史记》,我们中 华民族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我 们现在就不知道了。
韩信点将台
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把韩 信推荐给刘邦,但韩信未被 重用。韩信觉得自己难以受 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 被萧何发现后,骑马追回。
萧何追韩信处
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 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 心狠手毒,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韩 信 湖
《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 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 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 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 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 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 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 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 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战场埋伏、 官场埋伏、 朝廷埋伏、 宫廷埋伏…… 啊! 帅才不及帝王术! 兵书不如圣诏(zhao)书! 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谱; 让后人评述,功过何如???
淮 安 韩 信 故 里 遗 址
刘 邦
吕 后
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 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给馈(kui)饷(xiang),不 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 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 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 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 吾所以取天下 也。 ——刘邦
韩信的故事:韩信年轻时生活贫困,他还是用
心地学习兵法和剑术,积极准备建功立业。 公元前209年,群雄并起,韩信投靠了项梁。但是,他 并没得到重用,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了,韩信又 投靠了刘邦。他一生当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岁月开始了,他 先后率兵打下了关中,平定了西魏、代、赵、燕、齐等诸 侯国,随后又帮刘邦打败了项羽。对此,北宋著名的史学 家司马光评价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韩信之功 也!” 此时韩信手握重兵,重情重义,信守承诺,始终没 有忘记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可不久后,刘邦以他蓄意 谋反为名,把他残忍地诛杀了。但无论韩信的人生是以何 种方式结束的,都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盖世奇功,在 后人眼里,他永远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兵仙”。
帅才不及帝王术
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但不是成熟的政治家,更不 是伟人典范。韩信好名,近似杨秀清。未央宫诛韩信虽 是冤案,但也不乏韩信自身的致命弱点。后人同情他, 却并不十分敬仰他。令人惋惜的是韩信的佼佼帅才和赫 赫战功竟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然而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韩信与刘邦、吕后的 矛盾,完全反映了中国封建王朝更替之间,开国帝王与 开国元勋始而互相依存,继而互相戒备,终于无情屠杀 功臣的普遍规律。“拜将台埋伏着断头台,封侯路埋伏 着葬身路。”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数千年历史,新 朝代建立后未屠戳功臣的不过东汉、唐、宋而已,奈何!

拓展:
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 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 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 何,“两妇人”指的是漂 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 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 由。
漂母祠
十面埋伏

——电视连续剧
《淮阴侯韩信》主题歌
亮煌煌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赳赳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疑兵疑阵在何处?
司马迁的人生与创作关系
• 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 遭际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 史胆、史识,使他具备了完成伟大历史巨著 的主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充满生机、活力、 浪漫精神和斗争精神的千古不朽的杰作。
鲁迅评《史记》
况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 弄臣,寄心纸墨,感身世之戮辱;传 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 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 肆于心而为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 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 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 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 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xie)持 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①挟持:胸襟,气度
——苏轼《留侯论》
关于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 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 (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 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 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 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淮水之战, 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 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gai)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 击灭楚军。韩信熟悉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 出了重要贡献。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 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chu)为淮阴侯。吕后 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 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 失传。
处社会底层, 生活贫苦,且 饱受屈辱。
韩信 点兵
•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 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 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 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 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 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 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 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 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 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 “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 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 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 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 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 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
六、整理《史记· 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5、多多益善 6、逐鹿中原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五,融入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批 判,这一点就更不简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司马迁(前145—前87 年后),字子长,我国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夏 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南) 人。司马迁所著《史 记》是中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被鲁迅称 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李陵之祸
文本研习:
二、请仔细阅读“怒绝亭 长”、“漂母饭信”、“胯 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找 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分 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 性?
怒绝亭长----屈辱之中的自尊, 漂母饭信----自信和抱负, 胯下受辱----坚忍,忍辱负重。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 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 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 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 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 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 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 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 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屈辱中自尊
漂母饭信
•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 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 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 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自信与抱负
漂 母 遗 食 处
胯下之辱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 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 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 信孰视之,俛fu出袴下,蒲pu伏。一市人皆 笑信,以为怯。 ------坚韧,忍辱负重
韩信一生功绩
• 定三秦 • 巧夺赵 • 重创楚 虏魏王 擒夏说 胁xie燕国 平齐地 围垓(gai)下 灭楚军
怒绝亭长
•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 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 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 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 其意,怒,竟绝去。
淮 安 胯 下 桥 遗 址
三个故事的结局:
(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 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 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 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 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 “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 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 此。”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韩信早年身
文本研习:
三、司马迁为什么单单从 韩信的早年生活中 挑选了这三个故事来写?
性格决定命运
• 韩信的忍辱负重,开阔胸襟,乐观自 信正是他后来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立下盖世之功的前提;他的知恩图 报也是其悲剧的重要原因.
帅才不及帝王术
魏明伦
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但不是成 熟的政治家,更不是伟人典范。韩 信好名,近似杨秀清。未央宫诛韩 信虽是冤案,但也不乏韩信自身的 致命弱点。后人同情他,却并不十 分敬仰他。令人惋惜的是韩信的佼 佼帅才和赫赫战功竟落得个“兔死 狗烹(peng),鸟尽弓藏"的下场。
——《汉文学史纲要》
︻ 淮 阴 侯 列 传 ︼
他的几种身份:
• • • • • 1、布衣 2、士卒 3、将军 4、齐王 5、淮阴侯
韩信是怎么忍辱负重的?
胯下之辱:
• 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王侯之业历来是 被我们当作“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正面典 型来加以宣传的,韩信故乡淮阴的官方网 站是这样介绍“胯下之辱”的:“一次, 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 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 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 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 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 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 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