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专家共识
25909718_《2020年版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段对不同病情(危重、普通)的患者做到个体化管理。因此中华医学会麻醉 学 分 会 在 2014 年 制 订 的《围 术 期 血 糖 管
理专家共识》基础上进行最新更新并制定了 2020 年 版 专 家 共 识。 该 共 识 对 围 术 期 全 程 的 评 估、监 测、过 渡 与 转 归
/L而 HbA1c<6.
10 mmo
l
5% ,且在应激消除或停止
/L 以 下 时,
应用降糖治疗 后 血 糖 可 以 降 至 7 mmo
l
复外科(
enhanc
edr
e
c
ove
r
f
t
e
rsu
r
r
ERAS)不
ya
ge
y,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推荐。这在其他研究者中得
糖控制效果
[
8]
糖急 症 发 生 率 并 指 导 手 术 时 机。 当 患 者 血 糖 ≥
ERAS 可能并不能达到满
意效果,甚 至 存 在 导 致 严 重 高 血 糖 的 风 险 [13]。 因
此,同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的一样,多数指南建议糖
尿病或糖耐 量 受 损 的 患 者 不 采 用 ERAS[6]。 此 外,
地塞米松 通 常 应 用 于 术 后 患 者 以 缓 解 术 后 恶 心 呕
师在围术期对患者 进 行 完 整 仔 细 的 血 糖 管 理,尽 可
经病变,常易出现无 症 状 心 肌 缺 血 或 无 痛 性 心 肌 梗
能将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降到最低。因此
死,从而使临床医师 易 忽 略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并 产 生 错
《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医-药专家共识》
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医-药专家共识外科手术创伤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引起组织损伤、缺血缺氧、炎症反应等。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作为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在应激状态下分泌会增加。
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1]。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给予机体外源性GCs是ERAS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GCs可以抑制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调节心肺功能,减少呼吸系统及各脏器的并发症。
但GCs的使用也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延缓伤口愈合、诱发应激性溃疡、高血糖、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因此,GCs在围手术期的应用需要权衡利弊,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用药、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2015年广东省药学会提出设立外科药师,2021年开始构建外科药师的知识体系——外科药学(surgical pharmacy),让外科药师全面管理围手术期用药。
作为ERAS管理措施应用药物之一,GCs的合理使用需要临床、药学等多学科共同管理。
本专家共识拟通过医师、药师的共同讨论,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GCs在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外科医师和外科药师合理应用GCs提供参考,并作为药师进行合作药物治疗管理的协议样本。
1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GCs的靶细胞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脏器器官,作用广泛而复杂,其影响随应用剂量不同而异。
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代谢的影响(1)糖代谢:①促进糖原异生;②减慢葡萄糖分解;③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2)脂质代谢: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升高血浆胆固醇,促使皮下脂肪分解和脂肪的重新分布,表现为向心性肥胖。
(3)蛋白质代谢:加速蛋白质分解代谢,造成负氮平衡。
(4)水和电解质代谢:有较弱保钠排钾作用;还能促进尿钙排泄,长期用药将造成骨质脱钙。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病程、并发症 当前降糖方案及血糖控制情况 服用的其他药品 合并疾病 DKA、严重低血糖等 急诊手术:BS,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术前对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全面评估 并发症的筛查:
▪ 心脏、肾脏损害 ▪ 自主和外周神经损害 ▪ 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 脑血管病变
不影响脂肪、蛋白质代谢
手术风险大、术后伤口愈合慢、并发症发生率高 对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反应较差,有时可无临床表
现 加强术前血糖控制与监测,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
并发症 术前检查与血糖调控原则基本同前,FBS须
≥4.5mmol/L
1. 手术与血糖关系 2. 术前评估及血糖管理 3. 术中方案 4. 术后处理
. 术中1~2小时监测一次。
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 血糖下降平稳,低血糖发生少
谢 谢!
谢谢观赏
比例
大中型手术 术后禁食者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或胰岛素泵 进食后改为皮下注射 伤口完全愈合后,根据情况决定继续胰岛素或改用口 服降糖药
中小型手术: FBS<7.8mmol/L,随机BS<10mmol/L 既往血糖控制良好患者可更严格
术后需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 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 血糖:7.8-10mmol/L
小型手术患者: 监测血糖,尿酮体,电解质
大型手术患者: 血糖(1~2h/次,平稳后4h/次) 尿糖,尿酮体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心电监护
禁食:静滴葡萄糖200~250g/日 加入胰岛素,胰岛素:葡萄糖=1:4-6 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足够营养 肾功能、消化功能允许前提下,适当增加蛋白质
老年病人术后血糖处理原则同前,不宜将血糖降 至过低或短时间内快速降低。
术后一旦出现嗜睡、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应考 虑到严重低血糖引起的昏迷或脑水肿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高血糖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高血糖可增加手术风险、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影响患者预后。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共识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制定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 管理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 指导和参考。
术中血糖监测
术中其他管理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 糖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 的血糖波动。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低 血压等其他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的因素 。
术中补糖与胰岛素使用
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和手术类型,合 理补充葡萄糖和胰岛素,以维持血糖 稳定。
术后管理与控制
术后评估
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再次评估 ,了解手术对血糖的影响,以及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 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概述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内
容解读 • 围手术期高血糖的预防与控制
目录
• 围手术期低血糖的预防与控制 •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的
现实意义与未来发展 • 结论与总结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较高
症。
影响伤口愈合
低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延长 恢复时间。
增加感染风险
低血糖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低血糖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 生,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
低血糖的监测与识别
定期监测血糖
围手术期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 发现低血糖。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2023-10-26•共识背景与意义•共识主要内容解读•共识中的亮点与重点•临床应用与指导意义目•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总结与展望录01共识背景与意义共识的背景介绍01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亦随之升高。
02由于糖尿病对围手术期结局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效控制围手术期血糖对于改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为了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围手术期血糖,相关专家制定了《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共识的制定旨在为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提供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最佳实践建议,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通过规范和优化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措施,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促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
同时,共识还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呼吸科、肾脏科等共同参与,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围手术期血糖。
共识的意义和目的02共识主要内容解读1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23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应综合考虑患者全身状况、手术类型和程度,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综合管理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由于伤口暴露于口腔环境中,感染风险较高。
预防感染通过控制血糖,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促进愈合03调整用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降糖药物使用剂量,以维持血糖稳定。
术前血糖管理01术前评估对所有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血糖筛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02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在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尿糖、尿酮体等指标。
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应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胰岛素使用合理安排补液,避免因补液不当导致血糖波动。
补液管理在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以及伤口愈合情况。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 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得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与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得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得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得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得治疗方案、血糖水平就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得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得平均血糖水平,就是血糖长期控制得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得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得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得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她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与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得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得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与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与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得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 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与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就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就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测量的准确性。
ﻫ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ﻫ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她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与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ﻫ(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与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与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1 年 2 月第 29 卷第 2 期Chin J Diabetes,Fehruary 2021,Vol. 29,No. 2•81••指南与共识•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按姓氏拼音排序)陈莉明陈伟陈燕燕邓微高宏凯高艳红纪立农李光伟李彩宏李全民刘春梅刘建萍刘玮楠盂俊华母义明马玉芬莫永珍冉敏沈犁唐云王芳王宏宇王志稳吴欣娟肖建中肖凌风肖新华邢秋玲徐春杨艳兰杨志滨赵芳张太平张明霞周静doi: 10. 3969/j. issn. 1006^6187. 2021. 02. 001随着D M患病率升高,外科手术患者中DM 患者比例逐渐升高,占10%〜20%U2]。
手术、心 理紧张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非D M患者出现围手术 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34]。
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率 在普通外科患者中占20%〜40%,在胃肠手术患 者中约占75%,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约占80%[5_9]。
围手术期高血糖导致机体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加重器官损伤,诱发多种并发症,增加术后感染甚 至死亡风险[1°]。
因此,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至关重 要。
准确、快速、方便的血糖监测方法及切实可行 的监测方案是有效管理围手术期血糖的前提[4]。
为使围手术期患者得到满意的血糖管理,规范围 手术期血糖监测方案至关重要[11]。
中国研究型医 院学会护理分会依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 D M防治临床实践,联合北京围手术医学研究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中华护理 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 专委会,组织多学科医护专家编写本共识,期望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实用性的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方案。
一■、编与方法本研究委托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查新站查阅国 内外相关文献并对文献的创新性作出评价。
以“住院患者”、“血糖监测”、“围手术期”、“护理”、“规范”、“inpatients”、“blood glucose monitoring”、“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adult”为中英文 主题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 生物医学现刊目次数据库、CNKI、万方、中国专利 数据库、Medline、EMBase、BIOSIS Preview等。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
术前血糖管理—准备
胰岛素是围术期唯一安全的降糖药物。术前应将原有降糖
方案过渡至胰岛素, 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
素剂量。
①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可能造成低血糖,术前应停用至 少 24 小时; 二甲双胍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停用 24~48小时; 术前住院时间超过3天的患者可在入院后即换用短效胰岛素 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术前调整到适合的剂量。 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
别监测
术后早期管理
➢1.术后因疼痛应激、 感染、 肠内外营养液输注, 是血糖波动 的高危时期, 也是血糖管理的重要时期。 ➢2.术中持续静脉滴注或微量泵泵入胰岛素者, 建议术后继续使 用24小时以上;使用机械通气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ICU 患者 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胰岛素应微量泵泵入。 ➢3.病情稳定后过渡到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过渡前用量推算皮 下胰岛素剂量。积极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尽早恢复正常食,根据 进食情况逐步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
术中葡萄糖需要量
①基础代谢率增加,摄食不足,消耗增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危险性增加 ②术中葡萄糖成人:2-4mg/kg/min,儿童:5mg/kg/min ③大中型手术,术中输注10%GS100-125ml/h —相当于60kg的患者需要提供GS 7.2—14.4g/h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要点
《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要点《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质控中心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专家共识,旨在规范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糖代谢的控制水平。
以下是《成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专家共识》的要点:1. 血糖监测目标: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目标值不同。
手术前的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之间,手术中的血糖应保持在4.4-10.0 mmol/L之间,术后1小时血糖应控制在6.1-10.0mmol/L之间。
2.血糖监测方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方法采用不同的技术。
对于术前的空腹血糖监测,建议采用经过校准和验证的血糖仪进行测量。
对于术中的血糖监测,建议采用血气分析仪或连续血糖监测系统进行测量。
对于术后的血糖监测,建议采用经过校准和验证的血糖仪进行测量。
3.血糖监测频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频率也有所不同。
对于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血糖监测应在手术前4小时测定。
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血糖监测应在手术前8小时测定。
术中血糖监测应在手术开始后每1-2小时测定一次。
术后血糖监测应在手术结束后每1-2小时测定一次,直到患者能够进食为止。
4.血糖控制策略:对于血糖高于目标范围的患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术前血糖过高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进行调节。
术中和术后血糖过高的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的静脉输注进行调节。
5.血糖监测的连续性: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应具有连续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术中血糖监测应连续进行,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输注速率。
术后血糖监测应在患者恢复自主进食前进行,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6.血糖监测数据的保存与分析:血糖监测数据应进行及时记录和保存,并根据需要进行分析。
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监测数据应与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治疗方案相结合,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2023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CATALOGUE目录•绪论•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异常处理•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实践与挑战•结论与展望01绪论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颌面外科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的疾病类型不断增加,同时对于围手术期的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重要性高血糖是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术后感染、愈合不良、神经损伤等不良后果,因此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与意义1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重要性23高血糖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等问题,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
影响伤口愈合高血糖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神经损伤、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增加并发症风险高血糖患者肿瘤生长速度加快,转移风险增加,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
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03并发症处理棘手高血糖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处理棘手,需要多学科协作,提高治疗水平。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现状与挑战01缺乏规范和共识目前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和专家共识,各医院和医生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经验性。
02监测与控制难度大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波动大,监测与控制难度较大,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
02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动员全身各系统处于应急状态,其中以糖代谢紊乱尤为突出,表现为血糖明显升高。
应激性高血糖应激状态下,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糖异生作用增强,胰岛素抵抗加重,糖利用障碍。
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应激与血糖异常麻醉对血糖的影响麻醉药物可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导致血糖升高。
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全身麻醉较局部麻醉对血糖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硬膜外麻醉对血糖影响较小。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于提高手 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有助于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 支出。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需要多学科 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口腔颌 面外科、麻醉科等。
04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策略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 者,需要对其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愈合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术 后管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
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包括术前、术 中、术后三个阶段,需要多学科
协作,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01
02
03
04
05
需要进一步开展围手术 期血糖管理的前瞻性临 床研究,明确不同手术 类型和患者的最佳血糖 控制目标和方案。
术前准备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术前准备,包括调整饮食、使用胰岛 素等措施,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血糖控制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 糖水平进行监测,以了解血糖变 化情况。
术中控制
对于血糖水平过高的患者,需要 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控制,以 保证手术过程中的血糖稳定。
术后血糖监测与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对手术及术后护理的要求 较高。
高血糖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影响
01
02
03
04
高血糖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高血糖会干扰伤口愈合,延长 术后恢复时间。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由XXX(执笔人)、XXX(负责人)、XXX、XXX、XXX、XXX、XXX、XXX、王国年、XXX和XXX等专家共同制定的《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于2014年由XXX发布,本文是在此基础上更新的2020年版本。
围术期血糖异常是手术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其中高血糖最为普遍。
手术创伤、麻醉、术后感染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机体分泌胰岛素抵抗因子,从而促使血糖升高。
围术期长时间禁食或摄入不足,常规降糖治疗的中断和改变,也有导致医源性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可能。
围术期血糖异常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愈合延迟、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因此,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
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围术期高血糖可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和单纯的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两类,前者往往血糖升高更为明显,约占围术期高血糖的70%以上。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手术患者中糖尿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0.9%,外科手术患者中至少10%~20%合并糖尿病,使得围术期高血糖的问题日益凸显。
在术前评估与准备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术前评估1、筛查空腹或随机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检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
2、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评价长期血糖控制效果,预测围术期高血糖的风险。
HbA1c还可用于鉴别糖尿病和单纯应激性高血糖,发现术前未诊断的隐匿性糖尿病。
单纯应激性高血糖者HbA1c应<6.5%。
但需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测量的准确性。
HbA1c升高是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了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建议糖尿病患者术前4-6周内检测XXX。
当HbA1c≤7%时,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17年12月25日印发)围手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
血糖异常与外科手术之间相互影响。
一方面,围手术期血糖异常与患者术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包括增加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增加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恢复差及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
另一方面,手术麻醉、创伤等应激可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如儿茶酚胺、皮质醇等)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
此外围手术期一些其他因素(如脓毒症、禁食、高营养支持以及呕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也会加重糖代谢紊乱[4-5]。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是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6]。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日趋增多,因此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均推荐医师、护师、药师等多学科共同管理糖尿病患者,以促进患者的血糖达标。
因此本专家共识拟通过医师药师的共同讨论,对院内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总结归纳,为非内分泌科医生和临床药师管理血糖提供参考,为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提供可参考的医-药共管模式。
一、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共管模式当前院内患者血糖异常的诊治主要由内分泌科专业医生负责,外科医生往往忽略自身专业焦点以外的重要问题,如围手术期高血糖,且大多外科住院医生对降糖药物(特别是胰岛素)的使用经验不足,可能会对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的诊治不及时或不充分。
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内分泌科医师不可能参与每个围手术期患者血糖异常的管理,更多患者的血糖管理是由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得到专科医师的指导有限。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医师与药师合作管理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和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管理有积极影响[7,8]。
因此国外的相关诊疗标准已将药师纳入到糖尿病综合治疗团队中。
如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有关“糖尿病患者管理”一项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该接受综合的内科医疗队伍的医疗护理,这一队伍的成员应包括有糖尿病专业知识的医师、执业护士、助理医师、营养师、药师和心理健康专家。
药师是此团队中的重要一员[9]。
随着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逐步推进,国内多家医院的临床药师也相继开展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药学服务,为患者带来的获益也被逐渐被证实[10,11]。
因此2017版《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推荐的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模式包括会诊专业管理模式,也称糖尿病团队模式,医师、护师、药师、营养师等都为团队的成员。
药师的作用在国内也逐渐被提及和强调[12]。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大多是针对内分泌专科患者,对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工作较少,而且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可参照和遵循。
因此本共识拟通过讨论建立针对围手术期血糖异常患者的医-药共管模式,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共管模式流程图建立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共管模式首先应建立院内血糖管理小组,其成员应包含有内分泌科临床医生、专科护士、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营养师等。
团队中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能,密切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关注所用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或者所用药物与降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附录1)。
临床药师可作为团队中连接非内分泌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护士和患者的桥梁。
对于围手术期存在血糖异常的患者,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可首先填写评估表(附录3),并进行药物重整,将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重点标识。
然后外科专科医生进行诊治,填写血糖控制方法表(附录4),确定治疗方案(若患者病情危重,或存在急慢性并发症,可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
临床药师对血糖异常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包括追踪血糖监测结果(附录5)、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
若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控制不佳或病情变化,临床药师将结果反馈给医师,以及时调整方案。
对于出院患者,临床药师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包括胰岛素的使用与保存、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低血糖的防范等)。
二、围手术期血糖的管理1. 术前评估围手术期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
参照院内高血糖的诊断标准,围手术期高血糖指患者住院期间任意时点的血浆葡萄糖水平>7.8 mmol/L[12],若血糖持续而明显高于此水平提示患者出现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风险增高。
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主要包括已知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
因此推荐对所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多点的血糖监测,以及时发现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患者。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HbA1C),并对患者血糖管理异常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1.1血糖水平的评估:血糖的监测:术前常规监测空腹血糖,必要时监测餐后、随机血糖(当血糖≥16.7 mmol/L时, 需进一步检测血酮或尿酮、血气、血乳酸等)[12];HbA1C 的检测:对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若HbA1C≥6.5%(正常参考值在 4.0%~6.0%时),提示患者入院前已存在高糖状态,出现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风险高。
而对于既往已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若HbA1C≤7%提示近三个月血糖控制较好,出现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风险低[13,14]。
1.2血糖管理异常危险因素的评估: 对于围手术期患者,其术前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病程>5年、既往频繁发作低血糖史、高龄(或预期寿命<5年)、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均是血糖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手术越大、术前需禁食的时间越长,应激越强,患者围手术期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越高。
并且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要高于采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 [15]。
2.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经上述评估后,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设定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以达到个体化管理。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要尽量避免低血糖和血糖大幅波动,但是也不能因采用不适当宽松的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糖危象(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的患者应推迟择期手术。
根据血糖控制水平的不同,血糖控制目标可分为严格控制、一般控制和宽松控制[12],具体见表1。
其中一般控制即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6.1~7.8 mmol/L,餐后2h或不能进食时的随机血糖7.8~10.0 mmol/L。
表1. 围手术期各手术血糖的控制目标血糖控制 目标分层空腹或餐前血糖(mmol/L)餐后2h或不能进食时的随机血糖(mmol/L)择期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大、中、小手术 一般控制 6.1~7.8 7.8~10.0 器官移植手术 一般控制 6.1~7.8 7.8~10.0 精细手术(如整形) 严格控制 4.4~6.1 6.1~7.8急诊手术(术中、术后) 大、中、小手术 宽松控制 7.8~10.0 7.8~13.9 器官移植手术 一般控制 6.1~7.8 7.8~10.0 精细手术(如整形) 严格控制 4.4~6.1 6.1~7.8特殊人群 重症患者 一般控制 6.1~7.8 7.8~10.075岁以上老年人、预期寿命<5年(如癌症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低血糖高危人群、精神或智力障碍人群、胃肠外营养宽松控制 7.8~10.0 7.8~13.9备注:围手术期[16]:是指从决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
择期手术[16]:可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的手术。
急诊手术[16]: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后立即手术,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
小型手术[17]:即手术时间≦1 h,采用局部麻醉且无需禁食的手术。
中、大型手术[17]:即手术时间>1 h、采用椎管麻醉或全身麻醉,要禁食的手术,例如胸、腹腔内的手术,开颅手术,截肢等。
2.1 择期手术患者血糖的控制目标择期手术的患者因手术类型不同对血糖控制有不同目标。
对于行普通大中小手术和行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采用一般控制标准。
而对于行精细手术(如整形手术)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
2.2 急诊手术患者血糖的控制目标急诊手术由于情况紧急,无论是否已确诊糖尿病,都很难在术前对血糖水平进行理想干预,但术中及术后的高血糖应予控制。
对于行普通大中小急诊手术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宜宽松。
2.3 重症患者的控制目标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围手术期强化血糖控制并未降低重症患者的总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反而显著增加重症患者的低血糖风险[18-20]。
其中NICE-SUGAR研究结果表明:与严格控制血糖组(4.55~6.0 mmol/L)相比,常规血糖控制组(≤10 mmol/L)死亡率明显降低[19]。
AACE和ADA均建议ICU患者血糖控制范围7.8~10.0 mmol/L [21]。
因此对于重症患者(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对于年轻、无心脑血管疾病的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一般控制。
除考虑手术类型外,患者的年龄、并发症、病情都应综合考虑。
如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合并其他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或智力障碍)、或低血糖高危患者、需胃肠外营养患者,血糖的目标值可适当放宽松。
3.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糖尿病患者建议在早晨尽早接受手术,以尽量减少禁食禁饮对血糖的影响[22]。
胰岛素是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首选治疗方案,具体控制方法见图2。
3.1 择期手术3.1.1 大中型手术非危重症患者行大中型手术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术前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法[23],可选基础-餐时胰岛素(睡前中/长效联合三餐前短/速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
禁食期间停止使用餐时胰岛素,但仍需继续使用基础胰岛素。
术中选择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方案,手术当日清晨开始输注胰岛素-葡萄糖,停止皮下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目前多采用双通道给药方法,即一通道给予生理盐水+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另一通道给予静脉葡萄糖(如5%葡萄糖液100~125 ml/h)。
该方法具有安全、稳定、易于调节剂量的优点[24]。
术中应密切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结果动态调整胰岛素静脉输注的速度。
静脉胰岛素可能会促使K+向细胞内移动,可引起低钾血症从而导致术中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故应注意监测血钾水平,必要时可预防性补钾。
术后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前仍给予胰岛素静脉输注(术后胰岛素输注时间应在24 h 以上),同时补充葡萄糖[25]。
待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至拆线为止,或逐渐过渡至术前治疗方案。
3.1.2 小手术对于血糖控制良好(HbA1c<7.0%)的患者,行小手术且术后能正常进食时,术前可维持原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