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为使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鼓励全体教师努力践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含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个人学科教学计划(包括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等。各类计划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学校教学计划在开学前制定下发,其它计划在开学一周内完成。

2.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持制定,经校委会和各教研组讨论通过后再组织实施。教学(教研)计划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及措施、主要活动安排,主要活动安排细化到周,并用明细表形式呈现,做到“有主题、有责任人、有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安排要突出课改和校本教研的重点。

3.教研组(学科备课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根据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要求及本学科特点制定。工作目标、任务要明确,活动安排要具体,有课改实验课题或教研专题。活动安排到人,到月到周。

4.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由教师个人根据学校和教研组(备课组)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一般应包括所教班级的学情分析、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如专题研究、培优补差)、教

学进度等。教学计划一般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在组内讨论通过后,报学校教导处备案。

二、教学准备

5.认真备课。教学设计强调规范性,重视实用性,体现创新性,凸显教学风格和特色;提倡撰写包含导学案在内的教学设计,一是学生用的学案,它侧重于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教师用的导案,它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要根据学科特点,按课时备课并写出每一课时的教案;备课应有一定的提前量,提倡超前一周备课,足量备课。

不上无准备的课,不备课不得上课。不备课上课视为教师工作的“渎职”行为。

教研组对教师的备课要坚持周查制度,学校实行月查,查后有签字、有评价记载、有反馈、有改进意见并加盖教导处公章。学校对实验课的备课要加强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6.备课方式。备课要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倡以教研组或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规模小的学校或小学科倡导在乡镇内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校际集体备课)。凡已开设的课程,每节课都要备课。

7.备课要求。备课应包含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或检测等要素。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体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等。

(1)教师个人备课要体现个人设计水平并不断优化;不得用旧教案上课;坚决反对用网上下载照搬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上课;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代替教案;不得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和现成教案;杜绝为应付检查而课后补写教案的现象。要充分考虑

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教学需求,合理使用课件,不能不切实际滥用,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

(2)集体备课要坚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有”(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评价)、“五

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检测要求)。

集体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每个教师根据各自备课任务,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参阅相关资料(包括网上信息),精心选用例题、

习题、测试题,提前拿出各自的“备课初案”,并交付同组其他教师(可通过网络传递);②同一备课组教师对每一份“备课初案”进行

集体评议,达成共识后,主备教师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备

课组教案”,供组内所有教师二次备课(独立备课)时使用;③教师不能直接使用“备课组教案”上课,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即独立备课),形成“自用教案”。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使用“自用教案”。

如果教师只有“备课组教案”,没有“自用教案”,即视为没有完成备课工作;④教师课后必须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备课组教案”和“自用教案”。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每个单元(或章节)召集教师集体备课一次,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要有详细记录,禁止以分工备课代替集体备课。

(3)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应做到“七备”:

①备课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对学科的性质、基本理念、任务、目标、内容、实施原则和评价等基本精神的表述,明确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确定一定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②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理清教材的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本章节知识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确定在教学中应该达成的三维教学

目标。同时,要研究教材中的插图、表格、注释和作业等,研读教师用书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整合教学资源。

③备学生。要认真分析和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备学生作业。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力,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精巧有梯度的作业。非文字类和实验操作类作业,教师备课时自己要先做一遍,熟悉动作或操作要领,记下安全注意事项,并准备好相关器材。

④备学法、教法。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具体环节要完整。要在导入、感知、训练、掌握、归纳、运用、检测和拓展延伸等方面的设计上下功夫,精选预习、学习或复习的活动内容,精心安排活动形式,把握活动的适时、适地、适量和适度性。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适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构建中习得知识和培养能力,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品质、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⑤备教学媒体和教学用具。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恰当运用教具、学具、挂图、视频、模型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⑥备典型习题。准确解答教材中的习题和《长江作业》上的习题,弄清每道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哪些需要重点讲解,哪些需要学生注意等,都在书上做好批注。要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从课本和复习资料中选择能使学生有效训练的习题,要研究错题,归纳、整合、重组零星知识点选择习题。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习题,以提高练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