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粤教沪版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PPT课件 九年级物理】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2、如图表示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 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A )
A、导体的电阻为6欧 B、导体的电阻为1.5欧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进行实验
(4)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4=2V。 小灯泡发光较亮,电流 表读数I4=0.24A。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进行实验
(5)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4=2.5V。 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 表读数I4=0.26A。
分析:泡的亮度增大,灯丝的温度增高,同时电阻增大。
灯泡工作时的电阻随着灯泡的亮度增大(灯丝
结论:的温度增高)而增大。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了解:伏安法两种不同测量方式
A×
××
V×
外接法
A×
××
V×
内接法
电流表测量的是 电压表和灯泡两 者共同的电流。
外接法测量的灯 泡阻值比实际值 偏小,适合测小 电阻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完善电路图
A
×
A×
××
V
V
将滑动变阻器调节至最大值,再与小灯泡串联,用 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中的电流。
新知探究
一、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进行实验
(1)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1=0.5V。 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 读数I1=0.13A。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课教案浅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课教案浅谈【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课的教案。
文章首先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接着讲解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单位,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然后分析了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如何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同时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最后探讨了欧姆定律的延伸应用,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
通过本文的讲解,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提高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欧姆定律、电路、应用、实验验证、延伸应用1. 引言1.1 引言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以及如何计算电阻和功率等参数。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公式及单位、在电路中的应用、实验验证以及延伸应用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以及问题求解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的物理问题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对电路中的电流流动和电压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够为今后学习电学领域奠定扎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勇于探索,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欧姆定律的奥秘吧!2. 正文2.1 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于19世纪提出的,它阐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表明,在恒定温度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换句话说,电流大小与电压大小之比等于电阻的大小,即I =V/R。
这个定律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原子层面来解释。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评课稿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评课稿1. 引言《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沪科粤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在物理学中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是学习电流和电阻的基础。
本评课稿将从教材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述。
2. 教材设计2.1 教材内容的组织《欧姆定律的应用》是在九年级物理上册中的一章,该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欧姆定律:电流、电阻、电压的基本概念和单位;•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中的问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2.2 教材的合理性评价教材的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合理性:2.2.1 渐进性与循序渐进性教材在概念引入和理论公式的讲解上采用了渐进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引入欧姆定律的公式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解析,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和应用欧姆定律。
2.2.2 知识的联系性教材中将欧姆定律与平行电路和串联电路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欧姆定律的能力。
2.2.3 实践性与应用性教材设计了多个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使学生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该定律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过程3.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理解并记住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应用方法;•能够解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问题;•理解电阻受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3.2 教学步骤3.2.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场景,如家庭用电中的安全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思考。
3.2.2 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和简单实验让学生对这些概念形成直观的感受。
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 粤教沪版粤教沪级上册物理课件

D.表达式:Rx=
I1R I2
0(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12/12/2021
课后作业
4.小亮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额定电压是2.5 V, 电源电压4.5 V.
12/12/2021
课后作业
6.小青同学在家里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定值电阻,把它带到学 校实验室,检查完好后,再对它进行电阻的测量.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断__开__(填“断开”或“闭 合”)状态. (2)如图14-3-13,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 表的指针反向偏转,请指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电__压__表__的__ _正__负__接__线__柱__接__反___了__. (3)改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下表是记录的实验 数据.通过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约是_5_.3_ Ω (计算结果 保留一位小数).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一课时 “伏安法”测量电阻
12/12/2021
课前预习
1.下图14-3-1是测量电阻的实物图,请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如答图14-3-1所示
2.为了多测量几组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值,通常在测量电路
中 _串___ 联 一 个 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 , 通 过 移 动 _滑__动__变__阻___器__上__的___ _滑__片__,改变通过小灯泡的 电流 和它两端的 电压 . 3.一个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小明在1.2 V下测出它的
(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 _减__小__误__差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安排一系列有关欧姆定律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分析电路故障等。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作业的完成质量,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4.强调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将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重点加强对欧姆定律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通过绘制串并联电路图,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相关物理量。
2.实践应用提升: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通过讲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7.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学生在生活中对电器和电路有所接触,但对节能环保意识较薄弱,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相关教育,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人生启示。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将采用以下步骤: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欧姆定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楚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夜幕降临了,小明同学在做功课,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线,做完功课,小明轻轻转动台灯上的一个旋钮,发现灯光由亮变暗,变得十分柔和,室内显得格外幽雅宁静。
他想:调光灯为什么能调亮暗呢?调光原理是什么?2.小明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后,接着他又想:当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的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完本节内容后,希望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一)[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实验原理教师讲解: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进而分析总结了欧姆定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测出一个正在工作的用电器电阻呢? 启发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根据欧姆定律I =UR 可以推导出变形公式R =U I,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出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所以需要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
像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小节: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U I2.师生共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说出实验所需器材教师引导:要想测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把该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公式R=UI即可算出其电阻大小。
初中物理沪科粤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定律的应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A003

)
(B)灯L2短路。
(
D
)
灯
L
2开
路
。
短路区域
U=6伏
U2=0伏
U1=6伏
一、电路故障分析例题讲解
变: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当
开关K闭合时,两灯均不亮,且电压表V
的示 能是
数为 (
6
伏。产 )
生这
一现象
的原
因
可 CB或C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开。路区域 (C)灯L1开路。 (D)灯L2开路。
二、动态电路分析
[变式训练1] 如图,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表和V表
将如何变化。
P左移→R2↓→R↓→I↑→A 表↑。 R1不变→IR1↑→U1↑→V表↑。
标红部分电 阻被短路
二、动态电路分析
[例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
右移动时
()
(A)安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B)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有示 数
有示 数
电压表无示数: ①与之并联之外断路。 ②与之并联处短路。
无示 数
无示 数
一、电路故障分析例题讲解
例: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伏。当开关K闭合时,
两灯泡都不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3伏。产生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开路。
(
D
)
初中物理沪科粤教版八年级下册 《欧姆定律的应用》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电路故障、动态电路和测电阻
一.电路故障 二.动态电路 三.特殊方法测电阻
电路故障:
沪科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复习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关系,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
2、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 U
I═—— R
3、变换公式是什么?
变换公式: U=IR R═—U— I
想一想:实验室有一只小灯泡,怎 样测出它的电阻呢?
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电压,用电流表
电流为0.2A,那么通过上述导线的电流相当于多少 盏写字台灯在同时工作?
I U 220V 12905(盏)
0.2
如果这样连接有什么危害?
如果这样连接,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容易烧 坏导线外层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
活动2: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
2、某同学将电流表(其电阻为 0.1Ω、量程0~3A)并联在用 电器两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 3V。算一算通过电流表的电流 有多大?这会造成什么危害?
测出灯泡的电流,应用欧姆定律变形公
式求出灯泡的电阻R。(这是一种间接测
量)
V
A
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测电阻
活动1:
------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电阻值
方法:伏安法 实验原理: R U
I
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器材: 开关、小灯泡、导线、 滑动变阻器
设计实验电路图:
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灯泡标注的电压值
4.实验完成,整理实验器材.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实验数据(小灯泡电阻):
实验次数 U/ V I/A R灯 /Ω 灯泡亮度
1
不亮
2
灯丝暗红
3
微弱发光
4
正常发光
请分析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灯泡电阻值,并回答问题
(1)小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 度是否在变化? 变化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x

3. 实验器材:
- 准备电阻、导线、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确保每组学生都能进行实际的电路搭建和测量。
- 检查所有实验器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4. 教室布置:
- 在教室前方设置讲台区域,用于教师讲解和演示。
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电路世界》杂志中关于欧姆定律在不同类型电路中的应用专题。
- 《物理学的乐趣》一书中关于欧姆定律发现者乔治·西蒙·欧姆的介绍及其在电学研究中的贡献。
- 《生活中的物理学》科普读物中关于家用电器中欧姆定律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不同电器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值,尝试用欧姆定律解释这些设备的电路工作原理。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 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总电流的关系,以及并联电压的特点。
② 关键词:
- 欧姆定律
- 电流、电压、电阻
- 串联电路
- 并联电路
- 分布规律
- 安全电压
③ 板书设计:
1. 欧姆定律基本概念
- I=V/R
-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 串联电路特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粤教沪粤教沪级上册物理课件

夯实基础
1. 家庭电路中的甲、乙两盏白炽灯泡,它们两端的电压相同,
但通过(tōngguò)甲灯的电流比乙灯的电流大,则甲灯和乙灯的
电阻相比较(
)
B
A. R甲>R乙
B. R甲<R乙
C. R甲=R乙
D. 无法判定
12/12/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课后作业
(zuòyè)
2. 某同学(tóng xu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甲、乙两段导体的电阻后作
(5)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改__变_小__灯__泡__两_端__的_和电压
_______保_护__电__路____.
(6)若某同学的实验数据以及观察的现象如下(rúxià)表所示, 请补充表格中所缺的数据.
12/12/2021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
课堂(kètáng) 演练
实验次数
电压U/V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电_源__、__开__关__、__滑_动__变__阻__器__、_小__灯泡、电 _压__表__、__电_流__表__、__导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4-3-1所示,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所需的电路 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两块电表均选小量程).
则根1据2/12/欧2021 姆定律可得,R2=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20 Ω.
课后作业
(zuòyè)
能力提升
9. 甲、乙两地相距40 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
条输电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 2 Ω.现输电
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jiǎnxiū)员在甲地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一课时)

首页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练习】如图甲所示,是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 实验装置.
首页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如图甲所 示,这是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的;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导体的 长度 来改 变电阻的,它在电路中的作用除了可以调节电 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外,还可以 保护电路 .
首页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③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2.5 2 1.5x§k §b 1
首页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6.数据分析与处理: (1)分析小灯泡的电阻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电 变化的 ,电压越高时, 压下,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 大 电阻也越________ ,这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 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的说法是矛盾 的,其实影响灯泡的电阻大小的根本因素是灯 温度 丝发光时的________ ,电压越高时,电流也越 大,小灯泡的亮度也越高,即灯丝的电阻随着 温度 的升高而_______. 增大 (如果在改变电压,电 _______ 流时能保持灯丝温度一定,则灯丝的电阻仍不 会改变.) 末页
首页 首页
课堂导学
(2)正是因为灯丝电阻在不同电压,电流下(实质 是灯丝的温度不同)本身 就不同,所以, ________(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对不同情 况下的电阻计算平均值,以得到灯丝更为准确 的电阻值. (3)而对于定值电阻的测量,则为了减小试验的 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将各次测量的 电阻求出平均值.
首页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3)如果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如图乙所示),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排除故障后,调 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4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0.24 A, 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10 Ω.
九年级物理上册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3、第三次实验所测得的电阻值偏大,原 因可能是什么?
4. 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 测得电阻值有何区别?能否将4次电阻的平均 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 相差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 下的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答:不正确。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而变化。
交流评估:
问题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放在什么位置?
问题2:若小灯泡断路,则电压表和电流表 会如何变化?
问题3:若其他地方断路,则电压表和电流 表会如何变化?
问题4:若小灯泡短路,则电压表和电流表 会如何变化?
问题5:若电路正常,则当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向左(或向右)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会 如何变化?
RR 1R 2
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问题6:若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则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或向右)移动, 电压表和电流表又会如何变化?
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
1、实验原理: R=U/I .
2、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待测电阻和导线若干等。
3、实验电路图:
S
A
Rx
P
V
4、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在生产和生活实 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实验原理:
RU I
用什么仪器 测量??
用什么仪器 测量??
根据这个公式,要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应 使电流通过灯泡,同时测出电流值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值,应用欧姆定律就能算出灯泡的电阻值了。这种方 法叫做伏安法。
九年级物理上册14探究欧姆定律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导体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1.0 1.0 0.5 1.5 1.0 1.0
横截面积 /mm2 0.2 0.4 0.6 0.4 0.4 0.6 0.6
精品课件
材料
锰铜 锰铜 锰铜 锰铜 锰铜 镍铬合金 铁
21
本章重点考点(一)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请将验证猜想一的实验设计思路补充完整. 选取____材__料___和_____横__截__面__积相同、________长_不度同的 导体,分别将其接入如图Z14-2-2所示电路中.通过比 较电路中_____电__流__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验证猜想三时,若需对比三个实验数据,则应从 上表中选取导体__C_、__F_、__G_(填写导体代号来进行实 验).
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电阻跟导体粗精品细课件有关;
19
本章重点考点(一)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三: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有关. 同学们想利用如图Z14-2-2所示的电路和表中的导体验 证上述猜想.
精品课件
20
本章重点考点(一)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阻器的符号是:_________.
精品课件
7
知识梳理
7.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 ___长__度____来改变电阻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 ___电__流____和用电器两端的____电__压___. 8.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线方法:接___电__阻__丝__接线柱和 ___金__属__杆__接线柱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离接入的电 阻丝接线柱越远,连入的电阻越______大___,滑片离接 入的电阻丝接线柱越近,连入的电阻越_______小__.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3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与反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第3节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2.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等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重点】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难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能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计算电阻的公式是什么?如何测电阻呢?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1.实验方案讨论:提出问题:我这儿有一个小灯泡,谁有办法测出它的电阻值?学生:只要测出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公式R=I U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教师:怎样测量电压和电流呢?请画出你们设计的电路图.学生把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结合学生的回答和电路图小结:伏安法测电阻:把灯泡接入电路,使灯泡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2.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回顾:根据以前的实验经验我们知道,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其亮度有没有发生变化?猜一猜:同一灯泡,当亮度不同时,其电阻值是否相同?学生经过讨论,可能提出两种猜想:(1)电阻不随亮度改变,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会随电流、电压而改变;(2)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亮度不同,灯丝的温度不同,电阻会变化.教师:为了测量灯泡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值,那么对这个电路如何改进? 学生设计出完整的电路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具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操作和析比较这些数据,你发现:灯泡由不亮到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的过程中,灯丝的温度怎样变化?灯泡灯丝的电阻怎样变化?结论: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灯泡越亮,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思考: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夜里,刚开灯(白炽灯泡)的一瞬间,灯丝特别容易烧断?知识点二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1.什么叫短路?2.小实验:将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到一节电池的两极上,过一会儿,请用手摸一摸该导线,你有什么感觉?请推理想象一下:若时间较长,或者电源电压较大,会有什后果?结合书上“活动2: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的算结果,说一说“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这句话的道理?3.学习电流表使用时,说明书上有这样一段话“严禁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能解释这样规定的道理吗?假如电流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通过它的电流将达30A,远远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会烧坏电流表.4.猜想一下,为什么在量程范围内可以将电压表的个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电源电压?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素材积累】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完整版)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1. 规律方法指导1. 根据实验得到: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3. 利用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4. 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需注意:(1)I 、U 、R 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配套,即电压单位是V ,电阻单位是Ω,电流单位是A 。
(2)欧姆定律揭示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欧姆定律时,要特别注意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盲目乱套公式。
5.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6.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答:(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为了排除电阻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并记录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通过分析实验发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同时每次都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发现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问:如何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答:(1)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于电流与电压应注意其逻辑关系。
因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只有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导体中才可能产生电流。
电流的大小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只能说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而不能反过来说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单元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了解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路的定义和组成: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使电流得以流动的闭合路径。
2. 电路的分类:根据电源的类型,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3. 电路的状态:根据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流动,电路可以分为通路、开路和短路。
4. 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为I=V/R。
5.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用电器之间是相同的;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用电器之间是相同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定义、组成、分类和状态,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图。
2.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
3.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2.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欧姆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模型,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灯泡等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电路图绘制工具,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2. 知识讲解:介绍电路的定义、组成、分类和状态,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介绍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计算,如何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电路计算和分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定义和组成2. 电路的分类和状态3. 欧姆定律:I=V/R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标出电路的状态。
答案:略2. 根据给定的电压和电阻,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的大小。
答案:略3. 分析一个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并绘制电路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电路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知识讲解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一)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在初中阶段的适用范围,要注意以下三点:1.(1)电阻R必须是纯电阻;(2)欧姆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而对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3)表示的是研究不包含电源在内的“部分电路”。
2. 欧姆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指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脱离了前提条件,这种比例关系就不存在了。
3.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中的I、U、R这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对应于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段时间)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一对应。
即欧姆定律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
(例如,有甲、乙两只灯泡,电阻分别为10Ω和20Ω,并联后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要求甲灯中的电流,就应该用甲灯两端的电压6V除以甲灯的电阻,即,而不能用甲灯两端的电压去除以乙灯的电阻。
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
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I、U、R的对应关系。
因此,使用欧姆定律时,不能盲目地乱套公式。
4. 区别I=U/R和R=U/I的意义I=U/R表示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这段导体的电阻。
当导体中的U或R变化时,导体中的I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可见,I、U、R都是变量。
另外,I=U /R还反映了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是导体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若R不为零,U为零,则I也为零;若导体是绝缘体R可为无穷大,即使它的两端有电压,I也为零。
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
它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它的决定式。
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对于给定的一个导体,比值是一个定值;而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是不同的。
沪科粤教版初中初三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评课稿

沪科粤教版初中初三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应用》评课稿1. 引言本文档是对沪科粤教版初中初三物理上册的《欧姆定律的应用》一课进行评课稿的撰写。
通过对本节课的细化分析和评价,我将对该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和评价。
2. 课题分析本节课的课题为《欧姆定律的应用》,主要内容是学习并应用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包括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
3.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内容4.1 欧姆定律的定义与公式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们首先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计算。
4.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详细介绍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计算题目,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各种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4.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中,我们讲解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分析方法。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练,让学生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以及如何计算总电阻。
4.4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我们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的欧姆定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部分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通过讲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演示法: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题目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们使用了以下教学手段:•讲解课件:使用电子课件对欧姆定律的概念、公式和应用进行清晰的图文解说;•实验演示:通过电路实验装置展示欧姆定律的验证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感受;•教材配套习题:依托教材配套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1.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
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1_6___Ω;当加
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
为_0_._5_A___该导体的电阻为__1_6___ Ω, 。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较大,每次 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讨论:如果是测一个普通电阻器的阻值,能否用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实验误差?
2.(1) 如果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线,应 该是一条__直____线,为什么?
因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怎样测 出它的电阻呢?
使电阻器中通过电流,并测出电流值和电阻器两 端的电压值,应用欧姆定律求出Rx的值。(这是一 种间接测量)
V
V
A
A
Rx
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Rx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
伏安法测某电阻器的电阻 ------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灯泡的电阻值
1. 测量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U I
2. 实验电路图:
3. 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
关、未知电阻R、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4.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断开,P移到最大电阻值 的位置;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 表示数,填入表格一;实验结束后要立即断开开关.
(3)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并求出R的平均值。
实验次 U/ V I/A
一
数
表
格1
2
R/Ω
R 平均值 /Ω
3
5.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U/V
(1)
2
(2)
2.5
(3)
3
电流I/A 0.2 0.25 0.32
电阻R/Ω 10 10
10.7
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 值应为___1_0_.2_Ω___
R测= UV / IA = RX+ RA > RX = UX / IX
小结内接法:电流为真实值,电压偏大,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当RX > >RA 时, R测≈RX
V A
Rx
2. 电流表外接法: UV=UX
IA=IX+IV >IX
R测= UV / IA = RX ·RV / (RX+ RV )< RX = UX / IX
小结外接法:电压为真实值,电流偏大,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当RX < < RV 时, R测≈RX
V
A
Rx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实验次数 U/ V
1
0.5
2
1.0
3
1.5
4
2.5
I/A
0.16 0.28 0.38
0.46
R灯 /Ω
3.1 3.6 3.9 5.4
灯泡亮度
不亮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是__变__化__的____
思考: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度是否在 变化?
由本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灯丝(金属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 阻越大
学生活动:
1. 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值有何区别? 能否将3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为什么?
(2) 用描点法作出小灯泡的U-I图线,会不会是 一条直线呢?为什么?
不是。 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流与电 压不成正比关系。
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
学生活动:家庭电路中短路有什么危害?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85页活动2第1小题.
家庭电路中短路,导线将产生大量的热,引起火灾或 烧坏供电设备.
学生活动:电流表并联在电器两端并发生短路时,会造成 什么危害?请同学们完成教材85页活动2第2小题.
布置作业
家庭:教材86页自我评价作业及课外活动 课堂:见《学练优》同步练习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6.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断__开_闭合开关前,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_电__阻__最__大__位置。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U/ V
I/A 返回
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
V RX
A
V
A
RX
安培表内接法 RX>>RA
待测电阻的阻值比较大
安培表外接法 RX<<RV
待测电阻的阻值比较小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X=UX / IX .
注意U、 I、 R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量,由于电流表和 电压表都有内阻,因此,一定产生误差。
1. 电流表内接法 IA=IX UV=UX+UA> UX
2.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4
0.5
(2)
10
2
5
(3)
15
3
5
3.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闭合开关S后, V2的示数为5V,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Ω,求R2的阻值是多
少?
R1 V1
R2
V2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学习中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电阻的伏安特性
8
7.5
7
6.5
6
5.5
5
4.5
4
3.5
3
2.5
21.51Fra bibliotek0.5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
I/A
返回
U/ V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表
3
2.5
2
1.5
1
0.5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