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国外无人水面艇未来发展及关键技术
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无人水面艇是一种通过自主航行技术和遥控操作,无需人员直接驾驶的水面船只。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无人水面艇在海洋科研、军事侦察、海洋环境监测、渔业资源管理等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无人水面艇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无人水面艇技术发展趋势无人水面艇技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无人水面艇在自主航行和遥控操作方面加强了智能化的应用,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进行智能决策和自动操控。
2.多功能化:无人水面艇不仅可以应用于海洋科研和军事侦察领域,还可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渔业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3.高效能源:无人水面艇采用了高效能源系统,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装置等,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了续航时间和使用寿命。
无人水面艇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无人水面艇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无人水面艇市场的规模将持续扩大。
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海洋科研需求增加:随着对海洋科学研究需求的不断增加,无人水面艇在海洋科研领域的应用正得到广泛重视。
它可以代替传统的研究船只,承担更多的科研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
2.军事需求增长:无人水面艇在军事侦察、海上巡逻、反潜作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满足军事需求的快速反应和隐蔽性要求,因此得到广泛运用。
3.海洋环境监测需求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问题的加剧,各国对海洋环境监测的需求不断提高。
无人水面艇能够采集大量的环境数据,并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全面监测。
无人水面艇市场面临的挑战尽管无人水面艇市场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技术难题:无人水面艇需要具备高度智能化和自主航行能力,这对传感器、控制系统、决策算法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相关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无人船艇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2、控制技术
无人船艇的控制技术是其行动自如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无人船艇主要采 用基于模型的控制、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等技术进行控制。未来,随着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船艇的控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
3、能源技术
无人船艇的能源技术是其持续航行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无人船艇主要采 用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等作为能源。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涌现,无 人船艇的能源技术将更加环保和高效。
2、市场潜力
未来,随着无人船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无人船艇市场将具 有巨大的潜力。例如,在海洋监测领域,无人船艇可以执行各种复杂任务,如测 量海洋温度、检测海洋污染等;在环境监测领域,无人船艇可以监测大气、水质 等环境因素;在生态保护领域,无人船艇可以协助保护海洋生态、湿地生态等。 因此,未来无人船艇市场将具有巨大的潜力。
无人船艇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无人船艇可以用于监 测海洋生态系统、协助保护湿地生态等;可以用于跟踪珍稀物种、协助开展生态 科研等。未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无人船艇在生 态保护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谢谢观看
3、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内外政府对无人船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 以支持。例如,美国海军已经将无人船艇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内也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鼓励无人船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此,未来无人船艇的发展将得到 政府政策的支持。
四、无人船艇的关键技术
1、航技术
无人船艇的导航技术是其自主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无人船艇主要采 用GPS、惯性导航、水下声波导航等技术进行定位和导航。未来,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无人船艇的导航技术将更加精准和可靠。
三、无人船艇关键技术案例分析
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首先,无人水面艇在海洋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海洋勘探往往依赖大型舰船和潜水器进行,不仅造价高昂,而且需要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无人水面艇能够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实现无人化勘探任务,大大降低了成本,并能够在危险环境中发挥作用。
其次,无人水面艇在海上安全监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无人水面艇可以进行远程监控、报警和搜救等任务,为港口、海岸线和航道安全提供支持。
通过无人水面艇的应用,可以提高海上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能力,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无人水面艇还可以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
无人水面艇可以搭载各种科学仪器,收集海洋生物、水质、气候等数据,为海洋科学家提供大量的实时数据,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
同时,无人水面艇还可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保护,帮助监测和预警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
随着无人技术的不断升级,无人水面艇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
首先,在技术方面,无人水面艇将朝着更高的智能化和自主化发展。
未来的无人水面艇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能够根据任务要求自主规划航线和执行任务,并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
其次,在应用方面,无人水面艇将不仅仅局限于勘探和安全监控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无人水面艇将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领域。
例如,无人水面艇可以用于海上渔业资源调查和渔捞作业;可以用于海上风电场的维护和巡检;可以用于船只跟踪和导航等等。
最后,在国际合作方面,无人水面艇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
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无人水面艇的研发和应用项目,各国可以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无人水面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不同国家可以共享无人水面艇的数据和资源,实现海上航行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操作。
综上所述,无人水面艇在海洋勘探、海上安全监控、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水面艇的发展趋势将呈现智能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发展现状介绍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面船只,具有自主导航、执行任务以及数据收集的能力。
目前,无人水面艇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对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规模无人水面艇市场在过去几年间经历了快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无人水面艇市场规模达到了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X%。
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不断增长的需求、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
应用领域无人水面艇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海洋科学研究无人水面艇可以用于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如海洋生态研究、海洋资源勘探等。
它们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收集并传输各类海洋数据,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
海上安全巡航无人水面艇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可以执行巡航任务,监控海域中的非法活动、寻找遇险船只等。
无人水面艇具有自主导航的能力,可以实时传输数据给监控中心。
地理勘测和海洋测绘无人水面艇可以用于地理勘测和海洋测绘。
它们可以搭载高精度测量设备和相机,进行地形测量、水文学调查等任务。
无人水面艇在这个领域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
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无人水面艇可以被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
它们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以及水体中的污染物。
这对于保护水源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水面艇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AI)和自主导航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使得无人水面艇具备更强的自主导航能力和决策能力。
AI技术可以使无人水面艇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和任务场景。
高精度传感器和设备高精度传感器和设备的发展将为无人水面艇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高精度相机、雷达、水声设备等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世界无人水面艇发展综述

世界无人水面艇发展综述无人水面艇(USV,Unmanned Surface Vehicle),是指依靠遥控或自主方式在水面航行的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平台。
可通过飞机或大型舰艇携载,到达预定地点后施放,也可直接在基地近岸使用,实现保护己方、打击敌方的作用。
无人水面艇较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受到世界各海上强国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追溯世界无人水面艇的发展历史,介绍世界各国USV的服役特点与研制情况,分析其关键技术,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无人水面艇发展回顾无人水面艇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拉斯发明了名为“无线机器人”的遥控艇。
首次应用于实战则在二战时期,最初设计成鱼雷状用以清除碎浪带的水雷和障碍物。
诺曼底登陆战役期间,盟军为实现其战略欺骗和作战掩护的目的,曾设计出一种装载大量烟幕剂的无人水面艇,可按预先设定的航向机械地驶往欺骗海域,从而造成舰艇编队登陆的假象。
二战后期美国海军还曾通过在小型登陆艇上加装无线电控制的操舵装置和扫雷火箭弹,用于浅海雷区作业。
二战结束后,无人水面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用于扫雷和战场损伤评估(BDA)等任务,如1946年的“十字路口行动”中,原子弹每次爆炸后,均使用无人水面艇收集辐射水域样品。
到20世纪60年代,苏联研制了小型遥控式无人水面艇,用于向敌方舰艇发动自杀式的撞击爆炸性攻击。
这一时期,美国将一型V-8汽油机驱动的7米玻璃钢小艇改装为遥控扫雷艇,配备到胡志明市南部的第113水雷分队,用于越南境内的扫雷作业。
20世纪70~80年代,由于技术的限制,无人水面艇发展并未获得很大突破,主要应用于军事演习和火炮射击的海上靶标。
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制的遥控猎雷作战原型(RMOP)艇成功在波斯湾从“库欣”号驱逐舰进行了海上作业。
1997年1~2月的“SHAREM 119”演习中,RMOP进行了长达12天的猎雷行动。
随着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导航技术及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进步,无人水面艇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截止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研制、部署了无人水面艇。
国内外水面无人艇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水面无人艇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国内外水面无人艇发展概述与发展趋势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水面无人艇作为现代海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崛起。
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
无人水面艇是一种无人操纵的船舶,它具有自主性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
它可以加强军事部队的作战能力,参与对抗海上敌人,进行海洋侦察、搜救等作业。
它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成为海洋军事技术
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无人水面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一系列新
技术,如自主导航、人工智能、远程控制、无线通信、机器人技术等。
其中,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的最快,其主要技术用于无人水面艇的目标检测、
跟踪、自动返航等功能。
在智能决策系统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得很快,在网络通信系统方面,无线传感技术发展的最快,可以获得更实时、更准
确的数据,从而提高无人水面艇的控制精度,可以有效地改善作战能力。
此外,无人水面艇研究也受到了海洋机器人技术的影响。
海洋机器人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水面艇的作战能力,改善作战效率,在故障处理、
物资调度、系统协调等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二、无人水面艇研究发展趋势
首先,无人水面艇的性能将继续完善。
2023年无人水面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无人水面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水面无人艇(USV)是一种能够在水上进行自主操作的船只,具有船体小巧、风险低、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随着自主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水面艇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化工具,正在逐渐渗透到海洋科学、海洋勘测、水域监测、救援救援等领域。
以下是无人水面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一、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无人水面艇市场规模正逐年扩大,各个领域对其需求不断增长。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无人水面艇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无人水面艇的功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前景良好。
二、应用领域1. 海洋科研无人水面艇可以在不受海况影响的情况下,搭载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海洋勘探、海洋污染监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无人水面艇不仅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勘测方法,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水下环境进行更全面的调查。
2. 水域监测无人水面艇可以监测河流、湖泊、港口等水域的水质、流速、水位等方面的指标,发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无人水面艇还可以用于打捞海上漂浮物、监测海上航行船只等工作。
3. 搜索救援无人水面艇可以使用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对水面上可能出现的漏油、翻船、人员溺亡等情况进行快速识别和定位,提高了救援行动的效率。
4. 港口航行无人水面艇可以监控港口航道等各个狭窄水域,通报船只前方情况,避免船只之间的碰撞,保障港口航行安全。
三、市场占有率目前,国内无人水面艇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发展缓慢,占有率不高。
但是随着技术的提升和用户需求的增加,未来无人水面艇的市场占有率将会不断提升。
四、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外无人水面艇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DJI、新图太阳神、INSITU、ZMP、艾尔法-普利茨和SEA博士等公司,并且他们已经扎根各个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
总之,无人水面艇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兴工具,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无人水面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市场占有率将会不断提升。
国外水下无人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水下无人装备现状本文以水下无人航行器、水下预置装备、水下监听网等典型水下无人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典型项目案例为牵引,综述国外水下无人装备的发展现状。
⒈水下无人航行器水下无人航行器(UUV)也称无人潜航器,美海军将UUV定义为无人、自带能源、自推进、自主控制(预编程或实时自适应使命控制)或最低程度监控、无缆(除数据光纤)的潜器;俄罗斯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将UUV定义为能够在预定海域深度范围内,按照预编程轨迹航行并完成需要作业的装有仪器设备的潜器。
⑴UUV的发展现状UUV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致使UUV发展缓慢,8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水声通信技术的突破,UUV开始具备半自主控制能力。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智能算法的应用、海洋资源的探索及军备竞争的需要,在军民科研领域掀起了UUV研究热潮,各种新概念、新方向被提出,UUV的自主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任务开始从反水雷向反潜、水下侦察、探测与识别等领域扩展。
美国是最早研究、研制UUV且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主要的UUV产品有蓝鳍金枪鱼机器人公司的Bluefin系列、WHOI的ABEAUV、Oceanserver公司的IverAUV等,军用UUV的典型型号有便携式的SAHRV、轻型的SMCM和重型的BPAUV等;欧洲国家在UUV的发展上仅此于美国,主要的UUV产品有挪威的REMUS系列(交付美海军)及HUGIN系列、法国的Alister系列、瑞典的SAAB 系列、英国的Autosub系列和Tailsman系列、德国的seaOtterMK系列。
另外,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和日本在UUV研究方面也具备较高的水平,例如俄罗斯海洋技术研究所的SKATAUV和MT-88AUV、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深海型URASHIMAAUV等。
⑵UUV典型分类随着水下作业需求的增加,更多适应不同工作需求的水下无人航行器研制并应用,按照结构及工作模式,主要分为遥控水下航行器(ROV)和自主水下航行器(UUV)。
水面无人艇(USV)的关键技术

水面无人艇(USV)的关键技术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近年来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USV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前文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累述,本文重点介绍USV的控制方式、动力机构、自动避碰技术及路径优化和未来技术发展,并针对我国内河环境展望了USV在航道数据测量和海事巡航方面的应用前景。
一、USV技术发展(一)USV控制方式USV 船舶控制方式主要有3种,即远程遥控、自主航行、远程遥控/自主航行双模。
1.远程遥控远程遥控是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实现USV与岸上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达到远程操控船舶的目的。
在USV航行时,控制中心与其交互的信息包括航行状态信息、视觉信息、故障诊断信息和控制指令等。
考虑到通信数据量大、实时性需求高的特点,比较适合的远程通信技术主要有WiFi,蜂窝网和卫星通信等,其中WiFi由于具备网络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比较适合几百米范围内的通信,蜂窝网需要在其覆盖范围内使用,而卫星通信不受距离限制,但成本较高。
2.自主航行ASV与USV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①ASV 的航行、碰壁策略由自动控制系统提供,自动控制系统由远程控制中心或者由船舶自身控制,但船舶上允许有维护和服务人员;②USV可以是自主航行,也可以远程控制,但船舶上没有人。
ASV要求船舶自身具有完整的动力控制系统、航迹/航向控制系统、自动避碰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
ASV一旦失控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航行时ASV应与普通船舶一样遵守相同的交通规则,且一旦有故障发生,应采取应急措施。
3.远程遥控/自主航行双模以目前理论水平和技术条件而言,完全替代人来操控船舶是很难实现的。
采用远程遥控/自主航行双模这样一种比较常见和安全的控制方式是比较合适的。
船舶为自主航行船舶,船舶电脑系统中显示的航行路径、气象导航和轨迹参数会实时地更新和存储,通过雷达、AIS和红外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
无人船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60-科学技术创新2019.02无人船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综述陈映彬(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摘要:随着通信技术、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等的迅速发展,无人船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文阐述了无人船发展背景,介绍了当今国内外无人船发展现状以及无人船环境感知与目标识别、数据计算与航线规划、运动控制与集群智能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关键词:无人船;现状;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U6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19)02-0060-02近年来,无人汽车与无人飞机的发展逐渐使得无人船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无人船在军用和民用等领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军用领域有较多应用的是无人艇(全称是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简称USV)注要用来执行排雷仮潜作战和反特种作战等危险任务。
民用方面,当下无人船主要应用于水下地形图的绘制、水产养殖的自动化喂养以及环境和水质的测量等。
USV可以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载荷从而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体积较小、成本较低和机动性强等侍点使得无人船艇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1国内外无人船现状无人船技术的应用最早是起源于二战时期,在冷战期间无人船得到快速发展,而时至今日,无人船也逐渐从军事走向了民用。
军事领域用的无人船我们更多称之为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简称USV)O开展USV研制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以色列、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
现有的USV绝大多数由美国及盟国研制,其中美国和以色列在USV军事方面领先全世界。
国外对无人艇的研制时间相对较早,且当下技术比较成熟。
美国对USV的正式研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制时间早加上投入力度大使得美国成为当下USV先进技术的掌握者,其早期研制的"遥控猎雷作战原型艇"(Remote Mine-hunting Operational Prototype,简称RMOP)便在1997年1月成功进行了海上猎雷行动演习。
外军无人水面艇发展现状与趋势

美 国是 世界 上 无人 水 面 艇技 术最 先 进 的 国家 之一 , 也 是重 视无 人艇 发展 的 国家 。 2 0 0 7年 7月 美
国颁 布 《 海 军 无 人 水 面 艇 主计 划 》 4 [ ] 系统 阐述 了未 来 美 国无 人水 面艇 的发展 规 划 。表 明美 国在 未 来
【 摘
要1 文章介 绍了美、 以等 国军用无人水 面艇的发展现状 , 探讨 了无人水面艇的典型作战应 用。 在 此基 础之
上 分 析 了外 军 无 人 水 面艇 的发 展 特 点和 趋 势 。
【 关键词】 无人 水面艇 ; 现状; 作战应用 ; 发展趋势 【 中图分类号】 E 9 2 5 .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 - ] 1 6 7 1 — 4 5 4 7 ( 2 0 1 4 ) 0 5 — 0 0 9 1 — 0 6
;
鲁曼公 司 、 雷 雷声 纳 、 组 合 电子装 备等 ; 声 公 司 精确 打击/ 反 舰作 战模 块 : 指控 系统 、 激 光指 示器 、 识 别 系统 、 小 型导 弹如 “ 标
型号
厂商/ 机构
主要载 荷
情报 、 监视和 侦察/ 兵力保护模 块 : 水 面
进 展
搜 索 雷达 、 视 频/ 红外 照相机 、 核 化沾染
探 测 器等 :
斯 巴达 侦察 兵
( S p a r t a n S c o u t )
诺 斯 罗普 ・ 格 反水 雷战模 块 : AN / A Q S 一 2 4拖拽式 猎 2 0 0 3年 8 月 首次 海试
D OI : 1 0 . 1 3 9 4 3  ̄ . i s s n 1 6 7 1 — 4 5 4 7 . 2 0 1 4 . 0 5 . 2 1
外海军无人水面 水下作战系统发展趋势与启示

摘要:本文描述了外海军无人水面/水下作战系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对我海军无人水面/水下系统发展的启示,表明我军亟需抓紧研究无人水面/水下协同作战相关理论并制定无人系统的标准规范。
本文可为相关领域武器装备发展及技术攻关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人水面艇、无人水下潜航器、无人水面/水下作战系统、无人集群自主控制1.引言近年来,随着无人平台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和无人水下潜航器(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UUV)因其体积小、成本低、速度快、隐蔽性好和无人员伤亡等特点,非常适合执行情报侦察、目标打击、反水雷、毁伤评估、干扰诱骗和通信中继等任务,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将水面/水下无人平台纳入海上编队体系,是未来海上编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鉴于无人平台协同作战相比传统作战模式具有更好的感知能力、更强的杀伤能力以及更高的生存能力,故引起了世界各军事大国浓厚的兴趣。
美国国防部于2017年抓紧落实的“第三次抵消战略”中明确指出无人作战系统将作为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谋求不对称优势的主要抓手[1-3]。
外军国防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于2017年提出了“马赛克战”的概念[4],其核心思想是从网络中心战向决策中心战转型,而决策中心战的提出和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指挥控制体系,其需要打造一个面向无人装备自主作战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有人-无人混合指挥控制体系。
美国海军正在大力发展无人水面/水下平台的协同技术,其正在试图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无人水面/水下平台的指挥决策中,以实现无人水面/水下平台的自主控制,使其能够实时感知战场环境,并根据战场环境变化来调整自身行为,完成指定作战任务。
但是由于外军无人水面/水下平台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生产厂家各不相同,各无人平台系统使用不同的接口,导致系统之间的通用性差,信息共享困难,故目前使有人-无人水面/水下平台实现类似有人-无人机程度的互操作存在一定困难。
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无人水面艇(USV)是指依靠船载传感器,以自主或半自主方式在水面航行的智能化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海洋运输、海洋环境调查、海洋资源探测、海洋考古、水上搜救、情报搜集、海事训练测试、侦察取证、警戒巡逻、火力打击、舰艇护航、反水雷和反潜等任务。
无人水面艇是网络化无人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将颠覆传统海战样式,催生全新海洋装备体系,对海洋资源开发和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世界各海上强国(如美国和欧洲等国)的高度重视。
截至2017年9月,当今世界在研和现役的无人水面艇共有约88种类型,其中在研的无人水面艇有25种。
美国发展无人水面艇主要以军事应用为主,而欧洲各国发展无人水面艇主要以民用运输船为主。
2007年,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制定了《海军USV 总体规划》,表明美国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无人水面艇的开发研究。
此后,美国军方开始统筹各军种无人系统的发展,并统一发布《无人系统路线图》,对无人水面艇的作战需求、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与其他无人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性进行了总体规划。
2013年美国发布的最新版《无人系统路线图》对无人水面艇的技术发展重点和能力需求做了说明:近期(未来5年间)无人水面艇的能力需求是提高在本地受控区域执行特定任务的自主性并提高联网能力;中期(未来5~10年)将扩展行动范围并增加任务类型;远期(未来10~25年)则可在全球自主执行任务。
欧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罗尔斯·罗伊斯股份公司,该公司在“2016无人驾驶船舶技术研讨会”上,推出了“高级无人驾驶船舶应用(AAWA)开发计划”,并发布了AAWA项目白皮书,阐述了该项目如何实现遥控与无人驾驶船舶的构想。
近年来,各国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加大了科研力度,掀起一股无人水面艇的研究热潮。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恶劣(如强海浪涌等)和无人水面艇运动模型的特殊性(如模型高度非线性、强时滞性和时变性等),较于无人车和无人机等无人系统,无人水面艇的研究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附加挑战。
国外水下无人集群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

1、提高自主作业能力: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提高 水下无人机的自主导航和目标识别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在更复杂的水下环境中 自主作业。
2、加强通信稳定性:通过优化超声波通信技术,提高水下无人机集群之间的 通信稳定性,避免通信中断或数据丢失等问题。
3、降低成本和提高普及率:通过简化系统结构、优化软件算法等方式,降低 水下无人机集群的成本,使其能够更好地普及和应用到各个领域。
1、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美国某公司研发了一款水下无人机集群,用于海底矿 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它们可以在水下长时间工作,对海底地形、矿产资源进 行详细探测,提领域:英国某研究机构研发了一种水下无人机集群,用于水下考 古工作。这些无人机可以在水下自主搜寻、发掘文物,减轻了潜水员的工作强 度,提高了水下考古的效率。
二、水下预置武器关键技术
1.设计技术
水下预置武器的设计技术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水动力学设计、 结构设计、材料选用、能源供应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设计人员充分考虑水下环 境的复杂性和武器的工作特性,以实现最优的设计效果。
2.制造技术
水下预置武器的制造技术相对复杂,涉及到多种材料和零部件的选用和加工。 要求制造商具备高质量的工艺控制和严谨的品质管理体系,以保证武器的可靠 性和耐久性。
参考内容
一、国外水下预置武器发展历程
水下预置武器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用于海洋测量和军事侦察。随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下预置武器的种类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日本等国使用了水雷和潜艇等水下预置武器,给盟 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战后,各国纷纷投入巨资研发水下预置武器,以提升其在水下战争中的地位。 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家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水下预置武器系列,包 括水雷、潜艇、无人潜器等。同时,各国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水下预置武器技术, 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战争形态。
国内外无人船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三、关键技术
1、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是无人船的核心技术之一,涉及到传感器融合、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等多个领域。目前,无人船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在不同 的水域环境中实现自主航行和避障。但是,无人船的自动驾驶技术还需要不断提 高和完善,以应对更加复杂和恶劣的水域环境。
2、通信技术
五、未来发展方向
1、海洋牧场
未来,无人船将在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人船可以用于 监测海洋生态环境、运输养殖物资等方面,提高海洋牧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同时,无人船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自主决策和优化控制,提高海洋牧场的 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无人船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 要作用。例如,在城市水域管理方面,无人船可以用于环保监测和河道疏通;在 城市交通方面,无人船可以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缓解陆路交通压力,并提高城市景 观水平;在城市安防方面,无人船可以用于巡逻监控和应急救援等方面。
通信技术是无人船的重要技术之一,涉及到数据传输、远程控制等多个方面。 目前,无人船主要采用GPS、北斗导航系统、5G等技术进行通信。未来,随着5G 技术的广泛应用,无人船的通信技术将更加稳定和高效。
3、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是无人船的关键技术之一,涉及到船舶动力学、控制理论等多 个领域。目前,无人船的电子控制系统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实现精准的控制和稳 定的运行。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无人船的电子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和自主化。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无人船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据统计,2021年全球无人船市 场规模达到了约1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到约60亿美元。其中,欧美地区 市场份额最大,而亚洲地区则拥有最大的增长潜力。
水面无人艇技术发展及展望

水面无人艇技术发展及展望摘要:智能化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理解和自主反应的能力。
在许多国家,智能化被视为衡量科技发展、效率和经济成本的一种手段。
船舶智能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欧洲水运技术联盟预计,到2020年,水运业将以更安全、更可持续和更高效的方式应对更大数量的运输需求。
更大的交通量可能带来更多的交通事故,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海上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89%~96%。
船舶智能可以有效减少人的参与,减少船员在困难环境下的工作量,降低人员成本,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交通事故。
同时,依靠各种环境传感器和自主决策系统,而不是仅仅依靠人们有限的视觉和经验,船舶智能系统可以实现比驾驶员更高效、更环保的驾驶行为。
对于军事应用来说,即使无人艇在危险的场景中遭到敌人的攻击,也不需要担心船上人员的安全。
与在海洋中的应用相比,移动智能无人系统在陆地车辆系统、腿轮式机器人和无人飞行器中的应用已经发展得更加成熟。
基于此,本文对水面无人艇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面;无人艇技术;发展;展望引言水面无人艇(USV)是无人系统中可自主完成任务的作业艇,与常规载人船相比,具备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机动性好等特点。
此外,其搭载了自主作业系统,可在无人艇上安装雷达、水底探测声呐和机械作业系统等系列设备,能独立完成较为危险的任务。
目前对水面无人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个功能模块设计(如能源、控制、避碰、跟踪等)、航行性能设计和无人艇协同技术研究等。
1水面无人艇随着无人驾驶系统和无人艇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系统越来越多地用于海洋。
无人驾驶航空器(unmannedsurface,USM)是能够在海洋、河流等环境中独立执行任务的平台,是在水面环境中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
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优点是,相对于有人驾驶的船舶、浮式平台和水下设备(如uuv)而言,可操作性高、部署方便、复盖面广、成本低。
与此同时,无人居住的管道由于其非人类特性,可以适应更危险的工作环境,并在人类无法进入的环境中作业,从而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题】国外无人水面艇未来发展及关键技术

【专题】国外无人水面艇未来发展及关键技术与有人水面艇相比,无人水面艇具有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活动区域广、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目前,无人水面艇服役数量很少,主要用于执行海上监视侦察、反水雷战、电子战等军事任务.未来,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人水面艇将具备遂行反潜、反舰作战等能力。
美国海军公布自主无人艇集群方案(Autonomous Swarm Boats) 时长1分34秒无人水面艇自主程度不断提升洛马公司Marlin无人潜航器与其他无人装备相比,无人水面艇的发展相对滞后,但自主程度在不断提升。
自主程度是衡量无人系统先进性的核心指标。
无人水面艇按自主程度可分为遥控型、半自主型和全自主型3类。
由于全自主控制方式对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实现极为困难,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目前,各国无人水面艇多采用半自主型。
但是,从国外已服役或在研的无人水面艇主要型谱看,全自主型无人水面艇是未来无人水面艇的发展目标。
多功能无人水面艇发展备受关注目前,开展无人水面艇研制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国、以色列、欧洲、日本等,但仅有美国和以色列的部分无人水面艇型号装备了部队.各国正在竞相发展集反水雷战、反潜战、电子战等能力于一体的多功能无人水面艇。
海事无人系统分类图美国已研制并装备多种型号,且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
美国正式服役的无人水面艇主要有“遥控猎雷系统”“海狐"和“斯巴达侦察兵”.洛马公司AN/WLD—1“遥控猎雷系统"其中,“遥控猎雷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1世纪初研发成功,可对水雷进行快速侦察、探测、分类、识别并准确定位,也可用于反潜搜索、水面监视和沿海情报收集。
“海狐”由美国西风海事公司研发,目前在美国海军中服役的主要有“海狐”MK1和“海狐"MK2两型,美国海军主要利用该艇进行江河地区的作战评估,以及远征部队的安全保障等.2002年,美国海军水下战中心正式启动“斯巴达侦察兵”无人水面艇的研制工作,2004年法国也加入其中。
水面无人艇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展望

水面无人艇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展望
张韩西子;倪海参;石正坤;刘佳依;上官子柠;王翀
【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
【年(卷),期】2024(46)8
【摘要】水面无人艇由于其自主性、机动性和人员低风险等内在特点,已成为支撑未来作战方式向网络化、智能化变革的重要装备。
目前,国内外各大机构都在积极推进无人系统的研究工作,水面无人艇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对水面无人艇的典型装备及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并阐述水面无人艇的发展现状、综合技术现状和发展需求,分析提出水面无人艇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总页数】4页(P108-111)
【作者】张韩西子;倪海参;石正坤;刘佳依;上官子柠;王翀
【作者单位】中国舰船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77
【相关文献】
1.无人水面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水面无人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无人艇在水面靶标应用与关键技术研究
4.无人水面艇声呐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5.无人水面艇动力与补能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国外无人水面艇未来发展及关键技术
与有人水面艇相比,无人水面艇具有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活动区域广、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目前,无人水面艇服役数量很少,主要用于执行海上监视侦察、反水雷战、电子战等军事任务。
未来,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人水面艇将具备遂行反潜、反舰作战等能力。
美国海军公布自主无人艇集群方案(Autonomous Swarm Boats)时长1分34秒无人水面艇自主程度不断提升
洛马公司Marlin无人潜航器
与其他无人装备相比,无人水面艇的发展相对滞后,但自主程度在不断提升。
自主程度是衡量无人系统先进性的核心指标。
无人水面艇按自主程度可分为遥控型、半自主型和全自主型3类。
由于全自主控制方式对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实现极为困难,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目前,各国无人水面艇多采用半自主型。
但是,从国外已服役或在研的无人水面艇主要型谱看,全自主型无人水面艇是未来无人水面艇的发展目标。
多功能无人水面艇发展备受关注目前,开展无人水面艇研制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国、以色列、欧洲、日本等,但仅有美国和以色列的部分无人水面艇型号装备了部队。
各国正在竞相发展集反水雷战、反潜战、电子战等能力于一体的多功能无人水面艇。
海事无人系统分类图美国已研制并装备多种型号,且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
美国正式服役的无人水面艇主要有“遥控猎雷系统”“海狐”和“斯巴达侦察兵”。
洛马公司AN/WLD-1“遥控猎雷系统”其中,“遥控猎雷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1世纪初研发成功,可对水雷进行快速侦察、探测、分类、识别并准确定位,也可用于反潜搜索、水面监视和沿海情报收集。
“海狐”由美国西风海事公司研发,目前在美国海军中服役的主要有“海狐”MK1和“海狐”M K2两型,美国海军主要利用该艇进行江河地区的作战评估,以及远征部队的安全保障等。
2002年,美国海军水下战中心正式启动“斯巴达侦察兵”无人水面艇的研制工作,2004年法国也加入其中。
该艇备受各军种重视,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其用于执行远征后勤和再补给任务,特种部队将其用于水文调查及其他侦察、欺骗任务,陆军将“海尔法”等导弹装备该艇执行精确打击任务,协助内陆湖泊地带的作战。
目前,“遥控猎雷系统”和“斯巴达侦察兵”已装备美国海军近海战斗舰,参与作战部署。
美国海军测试“斯巴达侦察兵”无人水面艇此外,美国于2010年启动“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水面艇”研制计划。
该艇设计长19米,排水量157吨,最高航速38节,可持续工作30天,一次加油最多可航行6200千米,采用三体船型,可携带无人潜航器。
上述指标均处于国际最高水平,
同时也代表着无人水面艇的未来发展方向。
美国DARPA“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水面艇”(ACTUV)概念动画时长1分51秒
美国无人水面艇的发展思路和顶层规划也十分明确和清晰。
21世纪初,美国海军在《21世纪海上力量—海军设想》中提出,在2015年前将新型无人平台引入未来网络化作战体系中。
2007年7月,美国海军首次发布《海军无人水面艇主计划》,设定了无人水面艇的7项使命任务—反水雷战、反潜战、海上安全、反舰战、支持特种部队作战、电子战、支持海上封锁行动,为美国工业界、学术界和国际合作伙伴指明了未来无人水面艇的发展重点及技术攻关方向。
美国海军《海军无人水面艇主计划》此后,美国军方开始统筹各军种无人系统发展,并统一发布《无人系统路线图》,对无人水面艇的作战需求、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与其他无人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性进行了总体规划。
其中,2013年12月发布的最新版《无人系统路线图》对无人水面艇未来5年(近期)、10年(中期)、25年(远期)的技术发展重点和能力需求做出了更细致的说明:无人水面艇近期的技术发展重点将围绕增强型动力系统、通信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等方面,中远期则将重点开发高效自主系统、障碍规避算法以及安全架构等;无人水面艇近期的能力需求是提
高在本地受控区域执行特定任务的自主性并提高联网能力,中期将扩展行动范围并增加任务类型,远期则实现在全球自主执行任务。
《无人系统路线图》提出无人水面艇面临的技术挑战主要包括海上持久能力、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等。
同时还指出,为将无人系统潜能最大化,未来各类无人系统必须实现无缝互操作技术。
美军2013年版《无人系统路线图》以色列发展的无人水面艇型号种类仅次于美国。
目前,以色列开发的无人水面艇包括拉法尔公司和航空防务系统公司联合开发的“保护者”、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的“黄貂鱼”和“银色马林鱼”、航空防务系统公司的“海星”等无人水面艇。
其共同特点是充分借鉴无人机技术,并采用模块化设计。
其中“保护者”项目开展最早,发展最为成熟,该艇隐身性高,装备有现代化传感器系统和多样化武器系统,首批12艘已于2006年服役。
以色列拉法尔公司和航空防务系统公司联合开发的“保护者”水面无人艇欧亚多国积极推进研制,产品尚未交付部队。
英国在研的无人水面艇主要包括“卫兵”“哨兵”“黑鱼”等。
其中“卫兵”最为典型,由奎奈蒂克公司研制,采用先进的隐身设计和喷水推进技术,航速可达50节。
法国在研型号主要包括“检察员”MK1、“罗德尔”和“巴西尔”等,其中“检察
员”MK1采用双柴油机喷水推进,最高航速达35节。
德国在研型号为“哨兵”和“近岸攻击无人艇”,其中“哨兵”采用模
块化设计,隐身性和抗沉性好,目前已投入海试。
日本发展的无人水面艇主要是UMV-H(高速型)、UMV-O(海洋型)和OT-91型无人水面艇。
其中,OT-91型为最新研制型号,采用喷水推进,最高航速40节,主要用于海上情报侦察和反水雷等。
法国泰雷兹公司开发的“翡翠鸟”无人水面艇进行海试
无人水面艇关键技术有待提高
无人水面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主规划与控制技术、艇型技术、武器发射控制技术、布放回收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而无人水面艇的通信技术和动力系统可借鉴有人水面艇的成熟技术。
自主规划与控制技术
自主规划与控制技术是无人水面艇的核心技术自主规划与控制技术是无人水面艇的核心技术,能够降低无人水面艇对于操控人员和通信带宽的需求,同时扩展超视距作战的战术应用范围。
通过自主技术,可使无人水面艇在海上安全、反潜战和反水雷战等任务中,长期独立地执行远程航行、探测、评估、危险规避和信息收集等任务,也可使多个无人水面艇进行协同作业,提高其在大规模反潜战和反水雷战中的作战效能。
目前,美国海军正在发展的无人水面艇自主程度依然较低,需保持与操控人员之间的通信才能顺利工作。
自主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先进的信号处理和决
策技术的支持。
就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无人水面艇的预编程任务尚无法适应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
未来面临的挑战是发展具备自适应能力的无人水面艇,以及多无人水面艇之间的自主、协同作业。
艇型技术艇型技术是提升无人水面艇快速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艇型技术是提升无人水面艇快速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国外海军装备的无人水面艇主要采用了半潜式、常规滑行、半滑行、水翼等艇型,但在研型号多采用常规滑行和半滑行两种艇型。
半潜式无人水面艇的大部分艇体在水下,与常规船体设计相比,兴波阻力较小,平台稳定性高,速度在25节以下;常规滑行无人水面艇通常采用V 型、深V型或M型,综合性能好,拖曳能力强,速度超过20节,但其艇体阻力对负载分布非常敏感,稳定性较差;半滑行无人水面艇与常规滑行无人水面艇相比,具有较低的阻力和较高的适航性,耐波性好,是一种效费比高、稳定的无人水面平台,航速超过30节;水翼艇在所有艇型中阻力最小、适航性最好,是中等海况下比较稳定的平台,航速超过40节,但缺点是不适合拖曳且成本较高。
其他艇型主要包括纯排水型、小水线面双体船型、穿浪型和多体艇型等,这些艇型适合特定需求,通用性较差。
美国正在研制的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水面艇采用了三体船型,以实现其预期航速和作战任务需求。
武器发射控制技术
无人水面艇武器发射控制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为执行反水雷战、反潜战、水面战等任务,要求无人水面艇能够携载和投送武器。
目前,无人水面艇武器发射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是:要求其在各种海况下都能够可靠地跟踪、瞄准目标并实施攻击。
恶劣海况将给无人水面艇带来姿态难以确定的问题,影响其目标瞄准。
从各国技术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武器发射主要通过遥控武器站进行控制。
如以色列“保护者”无人水面艇装备有小型“台风”遥控武器站,可使用12.7毫米舰炮和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同时配备全自动火控系统和可用于昼夜作战的相机,形成了一套完整、全天时的综合无人作战系统。
为满足作战任务需求,无人水面艇的武器发射控制技术需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