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整章一轮复习课件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依据:
温度 运动状况 密度
思考
1.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2.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些大气特征?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1.对流层
1.范围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学习目标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热力环流? ➢风的形成过程? ➢等压线的判读?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大气的这些组成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征和作用?
平均厚度:12Km, 低纬度:17—18Km, 中纬度:10—12Km, 高纬度:8—9Km。
2.气温垂直变化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 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 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3.大气运动状况 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2.平流层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1.范围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 (30Km之后臭氧含量升高,之 后升温迅速,22—27Km,形成 臭氧层)
2.气温垂直变化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但最高气 温仍小于0 ℃
3.大气运动状况 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 以平流运动为主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分 层
范围
1.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依据:
温度 运动状况 密度
思考
1.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2.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些大气特征?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1.对流层
1.范围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学习目标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热力环流? ➢风的形成过程? ➢等压线的判读?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大气的这些组成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征和作用?
平均厚度:12Km, 低纬度:17—18Km, 中纬度:10—12Km, 高纬度:8—9Km。
2.气温垂直变化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 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 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3.大气运动状况 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2.平流层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1.范围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 (30Km之后臭氧含量升高,之 后升温迅速,22—27Km,形成 臭氧层)
2.气温垂直变化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但最高气 温仍小于0 ℃
3.大气运动状况 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 以平流运动为主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分 层
范围
高中地理 章节复习课:地球上的大气(共41张ppt)
地球上的大气
2020/6/26
1
大气
大气的性质 大气的运动
干洁的空气:N2、O2、Ar、CO3、O3等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热力性质 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 大气热力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 风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季风环流-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 全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的气压差
异。
等压面
对流层
2020/6/26
某水平面
等压面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相等的各 点连线, 反映出水 平方向上 的气压差 异。
2020/6/26
6
(二) 大气的 热力作 用:
2020/6/26
一个过程: 两个作用: 三个辐射:
对流层
7
典
例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 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 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 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 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 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对流层
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 逆温。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 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 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11
(三) 大气的 垂直分 层:
2、逆温现象
②逆温成因: b、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较冷的地面或水面之上时,底层空气 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对,流层上层空气对因流距层 离较远,降温 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 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的冬季,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 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2020/6/26
1
大气
大气的性质 大气的运动
干洁的空气:N2、O2、Ar、CO3、O3等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热力性质 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 大气热力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 风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季风环流-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 全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的气压差
异。
等压面
对流层
2020/6/26
某水平面
等压面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相等的各 点连线, 反映出水 平方向上 的气压差 异。
2020/6/26
6
(二) 大气的 热力作 用:
2020/6/26
一个过程: 两个作用: 三个辐射:
对流层
7
典
例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 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 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 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 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 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对流层
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 逆温。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 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 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11
(三) 大气的 垂直分 层:
2、逆温现象
②逆温成因: b、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较冷的地面或水面之上时,底层空气 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对,流层上层空气对因流距层 离较远,降温 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 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的冬季,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 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精品PPT教学课件
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 (1)~(2)题。
2020/12/6
17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020/12/6
18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优化总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网络构建
2020/12/6
2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真题赏析
考向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海陆分布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
例1 (2011·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某区 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1)~(3)题。
2020/12/6
3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20/12/6
4
(2)与①地相比,②地(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2020/12/6
2020/12/6
10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向三 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 例3 (2011·高考浙江文综卷)读下图,由于
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 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 序,正确的是( )
2020/12/6
17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020/12/6
18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优化总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网络构建
2020/12/6
2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真题赏析
考向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海陆分布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
例1 (2011·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某区 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1)~(3)题。
2020/12/6
3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20/12/6
4
(2)与①地相比,②地(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2020/12/6
2020/12/6
10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向三 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 例3 (2011·高考浙江文综卷)读下图,由于
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 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 序,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课件)(共136张PPT)
平原的高空气温低,是因为接收到的地面 辐射较少。
15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
: 晴天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降温快于近地面大气,使近地面大气温 度表现出下冷上热的现象。
:
高
高
高
高
高
度
度
度
度
度
气温
正常气温
出现逆温 气温
逆层加厚温气温 逆温逐渐消失气温
气温
气温恢复正常
: 空气对流减弱,风力小,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危害人体健康。
A地热,气流上升,易形成阴 雨天气。BC地冷,气流下沉, 易形成晴朗天气。
气压降低 C’ 风
气压升高 A’ 风
气压降低 B’
风 C
冷
风 A
B 冷
24
①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 状况而言。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 增加而减小。 ②空气垂直运动是近地面热胀冷缩导 致的。 ③热力环流中,热低压,冷高压。
-18-
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 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 大小(粗细)。读图,完成第1~3题。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 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 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第4~6题。
7
①高层大气先冷后热,在高层大气中 部O原子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 大气增温。 ②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 通信有重要作用。
8
知识梳理
2.大气的热状况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 面辐射、大气辐射是长波 辐射。
9
吸收作用:水汽和CO2吸收红 外线,O3、O原子吸收紫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越厚、水汽、 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作用
15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
: 晴天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降温快于近地面大气,使近地面大气温 度表现出下冷上热的现象。
:
高
高
高
高
高
度
度
度
度
度
气温
正常气温
出现逆温 气温
逆层加厚温气温 逆温逐渐消失气温
气温
气温恢复正常
: 空气对流减弱,风力小,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危害人体健康。
A地热,气流上升,易形成阴 雨天气。BC地冷,气流下沉, 易形成晴朗天气。
气压降低 C’ 风
气压升高 A’ 风
气压降低 B’
风 C
冷
风 A
B 冷
24
①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 状况而言。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 增加而减小。 ②空气垂直运动是近地面热胀冷缩导 致的。 ③热力环流中,热低压,冷高压。
-18-
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 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 大小(粗细)。读图,完成第1~3题。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 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 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第4~6题。
7
①高层大气先冷后热,在高层大气中 部O原子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 大气增温。 ②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 通信有重要作用。
8
知识梳理
2.大气的热状况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 面辐射、大气辐射是长波 辐射。
9
吸收作用:水汽和CO2吸收红 外线,O3、O原子吸收紫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越厚、水汽、 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作用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3.4天气系统(27张ppt)
② 、④为阴雨天气。
冷气团
②①
1006 1008
1010
④ ③
暖气团
北半球 锋面气旋
暖气团
④
③
②①
1006
1008 冷气团
1010
南半球 锋面气旋
3.4 天气系统
一、锋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锋面雨带的移动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三、锋面气旋 四、特殊的天气
四、特殊的天气
(一)台风
1.定义: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温度大于26℃), 属于热带气旋。
•
2.如果没 有博爱,他就无 法观察 数年来 地坛的 变迁,以 及每一 位进出 地坛的 人的特 点,只 有对生 活充满 热爱,情 感升华 到博爱 的人,才 能那么 细致地 观察一 切,精心 地记载 一切,用美丽 的文字 描述一 切;
•
3.只有心 底有爱 的人,才 能感悟 出人生 的意义,从痛苦 境地爬 过,走 向光明;只有心 底有爱 的人,他 才会如 此懂得 感恩,知 道忏悔 ,才能 勇敢面 对自己 年轻时 犯下的 错,才能 把一切 写出来,让世人 得到教 育与启 迪。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8. 不会讲述。史 铁生的 故事只 是我们 生活中 的一个 个例,与 地坛传 统的文 化风格 不相符 合,参观 地坛的 人,大 多只是 想了解 中国丰 厚的文 化底蕴 和历史 知识,讲 史铁生 的故事 与地坛 本身所 代表的 旅游文 化出入 太大。
•
9. 会讲述,但不会 讲得太 多。毕 竟史铁 生的故 事与地 坛本身 的文化 、历史 结合不 太大,只 是借史 铁生的 故事提 高一下 地坛的 知名度 ,并借 此表现 自己知 识的丰 富,以引 起游客 的兴趣,使自己 的导游 工作做 得更好 。
冷气团
②①
1006 1008
1010
④ ③
暖气团
北半球 锋面气旋
暖气团
④
③
②①
1006
1008 冷气团
1010
南半球 锋面气旋
3.4 天气系统
一、锋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锋面雨带的移动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三、锋面气旋 四、特殊的天气
四、特殊的天气
(一)台风
1.定义: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温度大于26℃), 属于热带气旋。
•
2.如果没 有博爱,他就无 法观察 数年来 地坛的 变迁,以 及每一 位进出 地坛的 人的特 点,只 有对生 活充满 热爱,情 感升华 到博爱 的人,才 能那么 细致地 观察一 切,精心 地记载 一切,用美丽 的文字 描述一 切;
•
3.只有心 底有爱 的人,才 能感悟 出人生 的意义,从痛苦 境地爬 过,走 向光明;只有心 底有爱 的人,他 才会如 此懂得 感恩,知 道忏悔 ,才能 勇敢面 对自己 年轻时 犯下的 错,才能 把一切 写出来,让世人 得到教 育与启 迪。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8. 不会讲述。史 铁生的 故事只 是我们 生活中 的一个 个例,与 地坛传 统的文 化风格 不相符 合,参观 地坛的 人,大 多只是 想了解 中国丰 厚的文 化底蕴 和历史 知识,讲 史铁生 的故事 与地坛 本身所 代表的 旅游文 化出入 太大。
•
9. 会讲述,但不会 讲得太 多。毕 竟史铁 生的故 事与地 坛本身 的文化 、历史 结合不 太大,只 是借史 铁生的 故事提 高一下 地坛的 知名度 ,并借 此表现 自己知 识的丰 富,以引 起游客 的兴趣,使自己 的导游 工作做 得更好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ppt章末复习课件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
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
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
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
本 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
课 时
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8 活动 1.东亚季风 (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形成过程如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风向: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2)冬、夏季风性质差异: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 干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来 的暖湿气流在我国产生丰沛的降水,因而形成森林、草原景
关
能影响沿岸地区,不能深入内陆,致使温带海洋性气候
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42 活动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过境。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
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
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
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
本 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
课 时
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8 活动 1.东亚季风 (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形成过程如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风向: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2)冬、夏季风性质差异: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 干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来 的暖湿气流在我国产生丰沛的降水,因而形成森林、草原景
关
能影响沿岸地区,不能深入内陆,致使温带海洋性气候
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42 活动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过境。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讲学课件高中地理新人教版
第六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②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③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
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必(修3二)《判遗断传各与种进气化压》场的天气状况:
三、微专题
【典例示范】读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2题。
【解析】(5)热电厂会污染大气,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威海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 圈之外,适宜布局在②处;城市绿地对大气有净化作用,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内,布局在 ①必处修。二 《遗传与进化》
五、课堂达标
下图为我国某地冬、夏季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第三1章.下细列胞叙的述基正本确结的构是(
三、微专题
微专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1第.三大章气细的胞受的热基过本程结构及其地理意义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第六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三、微专题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第(三1)章解细释胞温的室基气本体结大构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 同步讲学课件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
一、导学目标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1 构建章节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章 细2 胞的基掌本握结本构章节重点微专题及其方法技能。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二、课堂导入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必(修3二)《判遗断传各与种进气化压》场的天气状况:
三、微专题
【典例示范】读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2题。
【解析】(5)热电厂会污染大气,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威海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 圈之外,适宜布局在②处;城市绿地对大气有净化作用,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内,布局在 ①必处修。二 《遗传与进化》
五、课堂达标
下图为我国某地冬、夏季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第三1章.下细列胞叙的述基正本确结的构是(
三、微专题
微专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
1第.三大章气细的胞受的热基过本程结构及其地理意义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第六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三、微专题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第(三1)章解细释胞温的室基气本体结大构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 同步讲学课件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
一、导学目标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1 构建章节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章 细2 胞的基掌本握结本构章节重点微专题及其方法技能。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二、课堂导入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六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整合复习PPT课件1
.
(1)大气对 1 太阳辐射 有削弱作用
表现: (2)大气对地面有 保温作用
因为 4 大气逆辐射 把从地面得到的热量还给地面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白天,阴天比晴天的气温
低
,
原因是阴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的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
夜间,阴天比晴天的气温
高
,
原因是 阴天多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地面损失的的热量少,气温高
暖气团
锋后雨
冷
锋
暖
气 团
锋前雨
冷
气 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
锋
2、锋面类型和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气团运动
冷气团主动移 向暖气团
暖锋
天 过境前
气温高、 气压低、 晴朗 气温低、 气压高、 晴朗
气 过境时
变
化 过境后
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 晴朗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晴朗
天气实例
寒潮、 沙尘暴
冷锋
雨雪(降
温、大风)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 向冷气团
连续性降 水或雾
北 半 球 气 旋 低 高
北 半 球 反 气 旋
项 目
气压中心
气 旋 低 压
反气旋
高 压
水平方向 北逆南顺辐合 北顺南逆辐散 气流 运动 垂直方向 上 升 下 沉
天气状况
实例
阴
雨
晴
朗
台 风
伏 旱
2.4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气温升高
地区气候变化:
复杂!
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 地区: 例:中国 较明显(西北、华北、 东北)
(1)大气对 1 太阳辐射 有削弱作用
表现: (2)大气对地面有 保温作用
因为 4 大气逆辐射 把从地面得到的热量还给地面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白天,阴天比晴天的气温
低
,
原因是阴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的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
夜间,阴天比晴天的气温
高
,
原因是 阴天多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地面损失的的热量少,气温高
暖气团
锋后雨
冷
锋
暖
气 团
锋前雨
冷
气 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
锋
2、锋面类型和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气团运动
冷气团主动移 向暖气团
暖锋
天 过境前
气温高、 气压低、 晴朗 气温低、 气压高、 晴朗
气 过境时
变
化 过境后
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 晴朗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晴朗
天气实例
寒潮、 沙尘暴
冷锋
雨雪(降
温、大风)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 向冷气团
连续性降 水或雾
北 半 球 气 旋 低 高
北 半 球 反 气 旋
项 目
气压中心
气 旋 低 压
反气旋
高 压
水平方向 北逆南顺辐合 北顺南逆辐散 气流 运动 垂直方向 上 升 下 沉
天气状况
实例
阴
雨
晴
朗
台 风
伏 旱
2.4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气温升高
地区气候变化:
复杂!
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 地区: 例:中国 较明显(西北、华北、 东北)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PPT课件
18℃
T地
=10℃
T地> 10℃
(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 到_____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 10 时的时间约为_____时。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单位:℃)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判断的理 由是___ 。风向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 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___;气象 原因是____;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
2、平流逆温 (冬半年出现较多)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 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 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 是产生逆温。 此类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 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 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 ,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 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
逆温: 对流层中某海拔高度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
就叫逆温现象 气温垂直递减变化小于-0.6℃/100米 或干脆随高度增加气温反而升高。
1、辐射逆温 2、平流逆温
逆温类型: 3、锋面逆温
4、地形逆温 5、下沉逆温
1、辐射逆温 (黎明时达最强)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导致贴近地面的气层随之 剧烈降温,而离地面较高气层受地面影响较小,降温较 少,形成由下而上的逆温。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 层较厚,消失较慢。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组成图
大 气 的 组 成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N2 O2 CO2 吸收红外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T地
=10℃
T地> 10℃
(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 到_____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 10 时的时间约为_____时。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单位:℃)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____,判断的理 由是___ 。风向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 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___;气象 原因是____;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
2、平流逆温 (冬半年出现较多)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 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 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 是产生逆温。 此类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 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 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 ,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 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
逆温: 对流层中某海拔高度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
就叫逆温现象 气温垂直递减变化小于-0.6℃/100米 或干脆随高度增加气温反而升高。
1、辐射逆温 2、平流逆温
逆温类型: 3、锋面逆温
4、地形逆温 5、下沉逆温
1、辐射逆温 (黎明时达最强)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导致贴近地面的气层随之 剧烈降温,而离地面较高气层受地面影响较小,降温较 少,形成由下而上的逆温。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 层较厚,消失较慢。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组成图
大 气 的 组 成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N2 O2 CO2 吸收红外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共205张PPT)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 移动规律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三圈环流
①低纬度环流 ②中纬度环流 ③高纬度环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形成具体过程:
高纬环流 10
极锋
6 中纬环流 9 8
7
3
2
低纬环流
4
1
5
极地高压带
m/s→km/h : 乘以3.6
例如小电驴速度表最高一 般:55km/h,则约为 15m/s,大约为7级风的速 度。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自我检测] (2018·郑州质检)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 B )
A.12 hPa
作用力: 作用力:
作用力:
作用力: 风 向: 作用力:
作用力: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 冷热不均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③近地面风:
风 向: 作用力: 风 向:
风 向:
风 向:
风 向: 风 向: 风 向: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力大小影响因素:
若受热均匀,长这样:
若冷热不均,则长这样:
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类似于地表,有起伏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800 hPa
1010 hPa
冷
热
冷
考点二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易错点:
• 近地面:热→低压,冷→ 高压 空气下沉(跑了)→ 低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
风向
+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1006
1008 1010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 地转偏向 力 ____ 平行 的风 和_________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使 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 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 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 思路: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根据温 压关系,判读出气温高低⇨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差异, 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 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 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日较差 思路: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判读出 天气状况(低压多阴雨天气,高压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 小(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
2、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①、热力环流的成因: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则 等温面和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气 压 随 海 拔 高 度 升 高 而 降 低 气 温 随 海 拔 高 度 升 高 而 降 低
等温面
等压面
B
A
C
低
高
低
总结: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典例2】 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 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 小关系为________ 。 甲 >乙 >丙 >丁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地,其对应的天气 乙 阴雨 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 状况常为________ 地。 甲 西南风 。 (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
①、判断气压场及天气状况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3)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4)低压槽: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处。
晴朗天气
阴雨天气
②、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 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 (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 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B (1)图示范围内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 ,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A.55 hPa
B.50 hPa
C.45 hPa
D.40 hPa
海陆分布及热力性质差异打乱了原来的气压带分布的格局,1月(冬季)大 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
(2)此时,图中共有气压活动中心________ 4 个,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③、判断风力大小 A、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 风力小,如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B、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 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C、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 力大于D处。
【典例4】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 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问题。
(2011·泉州一模)读图,回答4~6题。
4.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5.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 到的作用是( C )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降温和减湿 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B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 近地面 地转偏向 ________ 力、 之间成一 的风 夹角 摩擦力 ____ _____
4、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 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 况,如下图所示。具体有以下应用: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1004 1006 1008 1010 地 转 偏 向 力
+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 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垂直于风向 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大小
③、近地面风的形成: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10001002 10来自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比较内容 主要成因 风向 及其 源地 冬 夏 7月
东 亚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偏北、西北风;亚洲 大陆内部 偏南、东南风;太平 洋 高温 温和,0 ℃以上 较少
南 亚 热带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风;亚洲大 夏季风强 冬季风 陆内部 于冬 强于夏季风 西南风;印度洋 季风 高温 寒冷, 0 ℃以下 少 高温 暖热, 15 ℃~18 ℃以上 少
3、大气的水平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垂直于等压线。
1004 1006 1008 1010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大小是由单位距 离的气压决定的,影响风力大小。
②、高空中风的形成: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1002
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 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③、季节移动规律 随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 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 偏北 ,冬季_____ 偏南 。
P点等压线比O点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点为海洋表 面,摩擦力小于O点。
(2012· 临沂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C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C
等压面的判读步骤
1.判读气压的高低 判断气压高低的依据及判读思路如下: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 PC′>P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 气压相等。如图中PD′= 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 PB>PA>PD>PC。
(2012· 安徽百校联考)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3~4题。
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 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A
二、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复习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反射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大 气 逆 辐 射
射向地面
地 面 吸 收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地
面
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 起到“保温作用” 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地面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母),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_ 和________( 填字 G2 D1 东南 风,是由图中的_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 母)及气压中心之间的________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3)此时在北半球海洋上,水平方向等温线向________( 填低纬或高纬)凸出, 低纬
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向________( 填上或下)凸出。 下 解析 正确读出图中各气压中心的经纬度,并由此推知它们所处的大陆或海 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经纬度可以确定G1在大西洋上,D1在亚欧大陆 上,G2在太平洋上,D2在北美洲大陆上。30°N附近大洋上形成高压,大陆 上形成低压,北半球应该是夏季。此时我国受G2和D1影响,东部地区吹东南 风。海洋上气温相对较低,等温线应向低纬凸出;高空为低压,等压面应向 下(气压高处)凸出。
(2)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谷升温快,气流上升, 形成 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 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谷降温快,气流下沉, 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 下滑,形成山风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 影响 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 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山区易形成夜雨。
(2011·福州高三质检)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B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气压梯度力
风向
+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1006
1008 1010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 地转偏向 力 ____ 平行 的风 和_________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使 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 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 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 思路: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根据温 压关系,判读出气温高低⇨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差异, 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 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 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日较差 思路: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判读出 天气状况(低压多阴雨天气,高压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 小(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
2、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①、热力环流的成因: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则 等温面和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气 压 随 海 拔 高 度 升 高 而 降 低 气 温 随 海 拔 高 度 升 高 而 降 低
等温面
等压面
B
A
C
低
高
低
总结: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典例2】 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 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 小关系为________ 。 甲 >乙 >丙 >丁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地,其对应的天气 乙 阴雨 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 状况常为________ 地。 甲 西南风 。 (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
①、判断气压场及天气状况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3)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4)低压槽: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处。
晴朗天气
阴雨天气
②、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 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 (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 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B (1)图示范围内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 ,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A.55 hPa
B.50 hPa
C.45 hPa
D.40 hPa
海陆分布及热力性质差异打乱了原来的气压带分布的格局,1月(冬季)大 陆上的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
(2)此时,图中共有气压活动中心________ 4 个,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③、判断风力大小 A、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 风力小,如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B、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 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C、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 力大于D处。
【典例4】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 表示航海线),回答下列问题。
(2011·泉州一模)读图,回答4~6题。
4.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5.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 到的作用是( C )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降温和减湿 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B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 近地面 地转偏向 ________ 力、 之间成一 的风 夹角 摩擦力 ____ _____
4、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 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 况,如下图所示。具体有以下应用: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1004 1006 1008 1010 地 转 偏 向 力
+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 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垂直于风向 只改变风向, 不改变大小
③、近地面风的形成: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10001002 10来自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比较内容 主要成因 风向 及其 源地 冬 夏 7月
东 亚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偏北、西北风;亚洲 大陆内部 偏南、东南风;太平 洋 高温 温和,0 ℃以上 较少
南 亚 热带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风;亚洲大 夏季风强 冬季风 陆内部 于冬 强于夏季风 西南风;印度洋 季风 高温 寒冷, 0 ℃以下 少 高温 暖热, 15 ℃~18 ℃以上 少
3、大气的水平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垂直于等压线。
1004 1006 1008 1010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大小是由单位距 离的气压决定的,影响风力大小。
②、高空中风的形成: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1002
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 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③、季节移动规律 随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 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 偏北 ,冬季_____ 偏南 。
P点等压线比O点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点为海洋表 面,摩擦力小于O点。
(2012· 临沂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C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C
等压面的判读步骤
1.判读气压的高低 判断气压高低的依据及判读思路如下: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 PC′>P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 气压相等。如图中PD′= 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 PB>PA>PD>PC。
(2012· 安徽百校联考)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3~4题。
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 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A
二、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复习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反射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大 气 逆 辐 射
射向地面
地 面 吸 收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地
面
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 起到“保温作用” 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地面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母),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_ 和________( 填字 G2 D1 东南 风,是由图中的_______
水平气压梯度 母)及气压中心之间的________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3)此时在北半球海洋上,水平方向等温线向________( 填低纬或高纬)凸出, 低纬
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向________( 填上或下)凸出。 下 解析 正确读出图中各气压中心的经纬度,并由此推知它们所处的大陆或海 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经纬度可以确定G1在大西洋上,D1在亚欧大陆 上,G2在太平洋上,D2在北美洲大陆上。30°N附近大洋上形成高压,大陆 上形成低压,北半球应该是夏季。此时我国受G2和D1影响,东部地区吹东南 风。海洋上气温相对较低,等温线应向低纬凸出;高空为低压,等压面应向 下(气压高处)凸出。
(2)山谷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谷升温快,气流上升, 形成 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 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谷降温快,气流下沉, 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 下滑,形成山风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 影响 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 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山区易形成夜雨。
(2011·福州高三质检)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B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