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导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解释这两种现象;2.掌握常见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3.理解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能够描述变化过程中的细节;4.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理解和应用;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掌握实验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理论知识的准备,实验所需物品准备;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准备实验记录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展示(5分钟)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如水和铁。
步骤二:新知讲解(15分钟)1.老师简要解释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哪些物质发生了熔化和凝固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解释常见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例如,水的熔点是0摄氏度,凝固点是0摄氏度。
3.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条件下,物质会发生熔化和凝固的现象?请学生回答。
步骤三:实验操作与观察(3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和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实验步骤:–步骤1:将一小块蜡烛放入烧杯中,加热;–步骤2:观察蜡烛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步骤3:将烧杯放入冷水中,继续观察蜡烛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组织全班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步骤四:归纳总结(10分钟)1.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并记录在黑板上。
2.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进一步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讨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状态变化情况。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1.老师通过举例,介绍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冰的熔化可以用来降低温度,焊接时金属的熔化和凝固等。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观察并思考:观察对硫代硫酸钠及松香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观察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思考硫代硫酸钠和松香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
(3)作图并分析。
①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在方格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完成图像。
指明坐标轴上的两面三刀个轴的指向圾示时间和温度,硫代硫酸钠从35,松香从60开始计时,温度坐标上每小格代表2,时间“0”表示时间的起点,在加热过程中,每一时刻都有一个对应的温度,在图像上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
二、学习新课:
1、固体的熔化。
(1)概念与问题。
师:你们见过水结成冰和冰化为水的现象吗?(预)
生1:见过。冬天,北方的河面会结成冰。春天,河面的冰会化为水。
生2:冬天的夜晚,地面上的积水会结成冰。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冰会融化为水。
生3:将水放入冰箱里后,水会结成冰。将冰取出冰箱后,冰会融化成水。
师:这些事例说明什么?(预)
(2)实验与思考。
①器材及实验装置介绍。准备两套课本图4—2实验装置,分别安放在讲台左右两端。一套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另一套做松香熔化实验。注意介绍器材的使用方法。分另请两组学生(每组4人),上台实验,并对学生进行分工(报时、搅拌、读数、记录),其它同学注意观察。
②注意:实验中要分工协作;当硫代硫酸钠粉末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仔细观察温度与物质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存在的三种状态,请回忆是哪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这些状态是一成不变的吗?(学生回答:不)那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逐步进行探究。
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熔化和凝固教案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熔化和凝固教案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协作精神2学情分析“物态变化”一章研究了物质常见的3种状态间的6个变化。
虽然这节课位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但“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六个变化中的第一对变化。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的数据分析,所以完成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是本节课的前提。
这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在一个实验中使用如此复杂的仪器,第一次观察和记录如此多的现象和数据,第一次学习用图像的方法分析数据找规律,所以,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规律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图、并分析图像找到规律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提问: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几种?ppt图片展示“水的不同物态”,再问:物质的3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吗?(ppt课件辅助教学)活动2【讲授】讲授演示实验并实物投影:“冰棍化了”“蜡烛液的凝固”一、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提问:铁能熔化吗?用什么方式可以使铁熔化?ppt图片展示“铁熔化成铁水”,提出问题:再问:铁在熔化过程中状态是怎么变的呢?它的温度变化情况又如何呢?提出问题:“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设计交流对于实验的设计已经让同学们预习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下面请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实验报告,并说明如何设计的实验。
八年级物理电子备课教案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图片展示:冰凌,雪糕冒白雾,蜡烛燃烧。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铁“水”,冰山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探究:硫代硫酸钠(海波)熔化和凝固过程松香的熔化过程中的状态:
熔化始:固态
熔化中:软化
熔化末:液态
、晶体熔化的条件:
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同样也没有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熔化、凝固的应用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丹阳外国语学校电子备课材料
例6 图2所示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从中可知:
(1)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
(2)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_____分钟;
(3)图线ab段所示,晶体处于_____态,_____热,温度_____;(4)图线bc段所示,晶体处于_________态,_____热,温度_____;(5)图线cd段所示,晶体处于_____态,_____热,温度_____.
例9 已知下列几种物质的熔点分别是: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丹阳外国语学校电子备课材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第四章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⑵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会查熔点表。
⑶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⑷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学会作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体会到图像法能够直观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培养耐心细致地观察现象、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态度。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研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即以冰和蜡为代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收集数据、描绘图像、对比分析,总结出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并学习对比法、图像法等科学方法。
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
关于物质的熔化,让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这个探究实验无论是装置、操作,还是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都比上一节探究沸腾要复杂一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所以教材将其编排于《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之后。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冰化水,水结冰”现象中,直接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即仿照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冰地熔化特点,描绘出冰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然后针对学生对该实验的疑点,教材采用卡通画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一方面加深对冰的熔化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该实验进行评价,同时引出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
通过活动1的实验研究,描绘出石蜡的“温度—时间”图像,再对两个图像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在熔化时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它们的区别,引出熔点和凝固点。
最后将物态变化应用于生活实际中,通过“信息浏览”介绍液晶。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符合《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的要求,另外新教材用冰代替旧教材中的萘或海波,取材方便、贴近生活、容易成功。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与反思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与反思
播放演示实验视频——海波和石蜡的熔化。
海波熔化熔化特点:
石蜡熔化熔化特点:
海波熔化
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石蜡熔化
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提供实验数据表,让学生描点画图,并分析图像体现
海波凝固凝固特点:
石蜡凝固
凝固特点:2.根据数据表,描
点画图,分析图像,
得出凝固时的温度
变化特点。
特点:不断放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特点:不断放热,
温度不断下降。
3.小组讨论,组间
竞答,共同分析,
归纳总结。
熔
础上,
实
过程,
步
固,
纳,
凝
温
特点。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教案设计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教案设计《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熔化和凝固是两种重要的物态变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
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学习的基础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观察,对这两种现象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材将其编排于《物质三态温度的测量》和《汽化和液化》这两节之后,《升华和凝华》和《水循环》两节之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既是对前两节知识、能力的巩固,又为学习后两节的内容打了基础。
就本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是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三、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的分析实验室现有器材基本能满足本节课所需实验器材。
冰的来源,可由教师课前利用冰柜或冰箱自制,保存在保温箱或保温瓶中备用。
相关知识的光盘、图片学校已配备。
相关的投影片需教师课前自制。
四、教学模式实验探究——阅读分析——讨论归纳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趣,引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情感,可以借助于播放教学光盘《水的故事》引入新课,教师板题:2、讨论归纳: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示范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知道固态与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3. 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指导实验下完成晶体熔化图象的描绘,能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归纳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凝固图象,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了解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
三、教学用具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停表、冰块等。
四、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mp4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以水为例,固态形式一般有冰、霜、雪、冰雹;液态形式一般有雨、雾、露、白气;气态则是人眼看不到的水蒸气。
固、液、气三态可以相互转化,冰块在加热时可以变成水,那么水能变成冰吗?需要什么条件?你看到水通常有几种状态,这些状态之间能相互转化吗?【新知讲解】(一)熔化和凝固教师展示图片,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我们这节课就着重研究这两种物态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生活中,冰雪融化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假设:春天,天气暖和时,冰雪才会融化,所以猜想物质熔化时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这时物体的温度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应该是一样的。
(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师表述,根据你的猜想,请确定要进行的实验探究。
1.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熔化所需要的条件?(选择海波作为研究的固体)2.比较不同固体的熔化规律?(比较海波与石蜡的熔化规律)教师提问,实验需要用到什么器材?这些器材如何组装?学生回答,实验器材有:海波或者石蜡、烧杯或者小试管、铁架台和石棉网或者试管夹、酒精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精品教案
四、凝固点
1.晶体有确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
2.凝固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降低。
五、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熔化吸热:食品冷冻保鲜、用冰袋给病人退热、吃冰棒解热。
2.凝固放热:菜窖里放几缸水避免冻坏。
带领学生实验,并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听讲、记录
听讲并思考、讨论
听讲、思考
听讲、记录
练习
引入熔化和凝固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引入实验
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图像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总结归纳的能力。
理解凝固的概念及凝固与熔化的关系。
理解熔点、凝固点、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
5.利用熔化、凝固过程的规律解释相关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海波和石蜡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
教学难点
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凝固是放热过程,能分析熔化、凝固图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寒冬来了,河水结冰。通过冰化水和水结冰的过程,引入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板书
四.凝固点
①.晶体有确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
②.凝固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③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降低。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2、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4、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6、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7、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三、教学流程●自学反馈与评估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由变为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3、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
4、固体分为和,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非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
常见的非晶体有。
5、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熔化过程中要,凝固过程中要。
●引入冰变成水,水结成冰。
由学生列举生活与上述相同的物态变化。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提出问题:冰和石蜡在熔化为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上升?不变?2、观察实验:冰的熔化和石蜡的熔化3、收集数据,作出温度变化图象。
4、结论:①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上升。
②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与非晶体1、固体的分类: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冰、食盐、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冰熔化吸热、水凝固放热的应用例子与练习。
四、小结1、固态变成液态——熔化(吸热);液态变成固态——凝固(放热)。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如:冰、食盐、金属)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上升。
沪粤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说课稿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物质在升高温度时的熔化和在降低温度时的凝固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其实验观察。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和材料:试管、水浴、盛水容器、蜡烛、冰块、铁块等。
2.教学PPT:准备一份内容详细且图文并茂的教学PPT。
3.教辅资料:备一些相关实验过程图、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解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老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问引入本课的话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吗?有什么例子可以举出来?学生可能会提到融化冰块、熔化蜡烛等例子。
2. 实验引入(约10分钟)•老师:通过一组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物质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熔化实验。
老师将一根蜡烛点燃,并将试管倒立插入水中,保持试管底部不接触水,等待蜡烛熔化。
•老师:观察一下,蜡烛变成了液体,这就是熔化的过程。
蜡烛的固体变成了液体。
接着,将试管取出,放入水中迅速冷却。
•老师:现在,试管中的蜡烛又恢复成了固体,这就是凝固的过程。
蜡烛的液体变成了固体。
通过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3. 实验设计(约15分钟)•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和器材来设计一个能观察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设计。
•学生:我们可以用冰块和铁块来进行实验。
首先将冰块放入一个盛水容器中,放入水浴中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然后,将铁块放入冷水中,观察铁块的变化。
4. 实验操作和观察(约2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数据分析和总结(约15分钟)•老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和记录到了什么现象和数据呢?学生逐组汇报实验数据。
【教学设计】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拟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重、难点:1、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教学器材: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 性质制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 ,把___________ 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________适宜的温度计.(2 )、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 ,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 ,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前方可读数.(3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_________ ,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_相平.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温是35℃ ,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A 、38℃;B 、37℃C 、36℃D 、35℃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 ?这些状态可以转化 ?学生答复、并举例 ,教师总结: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1)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固体2)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 1 63)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2 54)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液体气体5)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 46)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试验:课本75页( ) ……提出问题( ) ……猜测与假设( ) ……设计试验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本卷须知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进行试验数据记录:(蜡 )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 ,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熔化和凝固:固体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不同晶体熔点不同……77表,记住冰的熔点.➢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3、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教学反思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 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 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 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 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良,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开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根底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弘扬工匠精神, 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1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1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2、知道海波、石蜡的熔化和凝固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3、利用图像表示物理量的变化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教具】: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海波、松香、温度计、蜡烛、冰棒、秒表【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回答汽化、液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2、回答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二、导学设问(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三、新课导学:(一)聚焦目标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例子,提问: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现象。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现象。
2、总结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新课学习:讲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特点,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绘制方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2.教学方法:
采用个别提问、小组竞赛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
对本节课学习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绘制等内容进行总结。
2.教学方法:
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铁水是如何凝固成铁块的?
(3)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哪些不同?
3.教学目的:
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分类;
(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特点;
(3)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绘制方法。
2.教学方法:
(4)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2)总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特点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新版)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3.能根据图像区分熔化和凝固,区分晶体和非晶体.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像、利用图像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难点用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教学准备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海波、石蜡、温度计、搅拌棒、停表.┃教学过程设计┃间变化的曲线.3.结论:石蜡在熔化全过程中,温度上升4.观察石蜡的凝固过程把装置中的烧杯和酒精灯移去,观察试管中的石蜡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并每隔1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四)晶体和非晶体1.教师将海波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合起来画在同一坐标系中,组织学生讨论每一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每一个折点物质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AB段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表示海波开始熔化?(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5)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凝固?(6)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全部凝固为固体?)2.师生共同总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等都是晶体.晶体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非晶体,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都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或凝固点,非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凝固过程中要放热.课堂小结(一)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1.海波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3.晶体和非晶体(二)你还有哪些收获和困惑?(回顾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物理过程,是初中物理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应通过班级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含义,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图像法是一种非常直观、简洁、有效地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为今后使用图像法学习物理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板书设计】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熔化和凝固⎩⎪⎪⎨⎪⎪⎧熔化⎩⎪⎨⎪⎧晶体⎩⎪⎨⎪⎧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凝固⎩⎪⎨⎪⎧晶体⎩⎪⎨⎪⎧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凝固点:有固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凝固点,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目标】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过程【教学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冰块、松香、水、火柴。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二、进行新课1.熔化和凝固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学生回答)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学生回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
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2.实验:观察冰块的熔化。
(1)讲述实验的做法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冰块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冰块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待水温升至30℃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冰块的温度,并观察冰块的状态。
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冰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注意事项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冰块受热均匀。
(3)待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
3.冰块的熔化曲线的分析(教师画出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图①)教师:大致形状如图所示。
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
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冰块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冰块是固态,温度升高)(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块开始熔化?(答:B点)(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冰块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冰块加热?(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冰块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案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3.知道熔化、凝固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研究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教学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器材准备学生实验,二人一组。
每组铁架台、温度计、烧杯和冰块教师:铁架台、蜡烛、温度计、酒精灯、烧杯〔大、小各一〕及适量酒精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做蜡烛熔化与凝固实验:1.观察蜡烛的状态〔〕,将其点燃,观察蜡烛变化?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有蜡烛油〔〕,流下来。
分析状态变化。
2.让流下的蜡烛油滴到玻璃板上,观察蜡烛的变化。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蜡烛油先变软,再变硬,分析状态变化。
说明物质能够由固态变成液态;也说明能由液态变成固态。
3.列举一些你见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再列举一些你见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引入课题:熔化与凝固。
二、新课教学(一)熔化与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二〕探究蜡烛熔化和凝固的特征〔演示〕1.提出问题:蜡在熔化过程中,都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如它温度会不会变化?演示:小烧杯装碎的蜡烛,加热,请学生观察现象。
介绍观察到的现象。
蜡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_______。
绘出蜡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2.提出问题;蜡在凝固过程中,都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尽可能用碎冰〔是用纯水放在冰箱里制成的,用时尽可能敲碎〕。
冰适当多点。
为使冰熔化过程慢一些,可在大烧杯中多放些水。
将上述实验中小烧杯〔装有烛油〕,放入装有少量酒精中的大烧杯中。
〔可用温度计测出大烧杯中酒精的温度〕蜡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且温度_______。
〔三〕探究冰的熔化和凝固的特征〔分组〕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装适量的碎冰小烧杯放到大烧杯中,观察温度计示数和冰的状态变化。
《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
初步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并已了解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中发生相互转化。在学习了汽化和液化之后,初步了解了它们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并对利用图标分析物理现象及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意义。
姓名
电话
学科
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物质的熔化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中常见的物质部分,是物态变化的基础章节之一,而熔化和
凝固是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其物态变化的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
学好本节对学习其他物质的特性有迁移作用;同时熔点和凝固点将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物质熔化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无
观察实验
观看实验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播放实验视频
合作探究
巡回指导
小组合作绘制图像并得出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区别,各自的特点。
PPT
反馈提升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知道和重难点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4、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6、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7、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
三、教学流程
●自学反馈与评估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
由变为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3、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
4、固体分为和,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非晶体
熔化温度,像一样。
常见的非晶体有。
5、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同一种晶体的
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熔化过程中要,凝固过程中要。
●引入
冰变成水,水结成冰。
由学生列举生活与上述相同的物态变化。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提出问题:冰和石蜡在熔化为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上升?不变?
2、观察实验:冰的熔化和石蜡的熔化
3、收集数据,作出温度变化图象。
4、结论:
①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上升。
②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与非晶体
1、固体的分类: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冰熔化吸热、水凝固放热的应用例子与练习。
四、小结
1、固态变成液态——熔化(吸热);
液态变成固态——凝固(放热)。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上升。
(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自我评价与作业
2、《创新》1—6题
3预习《4.4升华与凝华》
关键词:升华、凝华、吸热、放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板书设计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固态 液态
2、凝固:液态 固态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