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2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大纲
一、重要概念
发展经济学: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和对策的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在不发达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科学。
二元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
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增加外,还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首先表现为农业份额不断下降。
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一般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莫里斯·D·莫里斯利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等三项指标,按照百分制打分,经过加权平均得到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功能分配: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是微观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体现了分配结果的公平性,是社会伦理的客观要求-是研究收入分配的重要切入点。
贫困线:在特定的社会、特定时间的最低的、“可接受”的经济享受水平。
贫困差距比率:反映贫困差距与社会总水平间的比率,但在社会分配高度不平等的情况下,PGR可能会较小,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起飞:指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和生产方式的剧烈转变,是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摆脱贫穷恶性循环的临界努力。
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这场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库兹涅茨假说: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贫穷),收入分配较为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后期阶段(富裕),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下降。
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张,特别是制造业增长迅速,使得农业部门净产值和劳动力
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保持不变。
无限劳动供给: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一个固定的工资水平上能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
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代表着本期生产能力,并同其它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因此大部分物质资本具有耐用性,从而有折旧问题。
人口转折理论: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
城市化: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教育的显性成本:也叫做直接成本,包括一个家庭对子女完成最终教育的全部实际货币支出,如学费、书费与交通食宿等开支。
教育的隐性成本:指学生在上学期间放弃的收入,如果不上学而参加生产活动,本来可以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
智力外流:指高技能者的迁移,在一国接受教育和训练而在另一国居住和工作。
知识失业:每一次教育的扩大,不是缓和了劳动者的就业矛盾,而是导致了新的一批受教育者的失业。这种由于教育的扩张超过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受教育者的失业就称为“知识失业”。
技术进步: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
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建立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或生产方法的新组合的过程。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够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比原有技术更有效率,带来更多的利润。驱动企业家去从事创新活动除了追逐超额利润外,还有三种力量: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创造
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快乐。
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发展国内产业生产部分工业品,以替代原来需要进口的工业品的战略。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规模扩大,废弃物排放增加,对资源利用过度,导致环境恶化,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环境质量将改善,环境破坏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倒U型”关系。
环境资源:指由不可分割的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如生态环境、臭氧层、大气层、海洋等资源。
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重点内容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
经济增长指标衡量的缺陷?
未记入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产品与服务(哪些没有被记入商品和劳务)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的存在(发票);
GNP中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成本;
汇率比较的GNP低估;
缺少更好的替代指标。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发展中国家。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过程。
(3)影响发展内生因素、外部条件。
(4)发展战略和对策。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一)形成和繁荣时期
主要理论观点
(1)唯资本化
(2)唯工业化
(3)唯计划化
工业化是目标,资本积累是源泉,计划化是手段。
(二)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
(三)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
(四)进一步发展时期。
简述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主要内容。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到达顶峰,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U型。
不平等加剧因素:储蓄、工业化与城市化
不平等抑制因素:法律和政策力量、人口变动、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发展前期主要是加剧因素起作用,而后期主要是抑制因素起作用。
简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主导产业序列不能随便改变,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6个阶段:
(1)传统社会,主导产业是农业。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食品、饮料、烟草、水泥。
(3)起飞阶段,非耐用消费品,纺织业等替代进口。
(4)成熟阶段,重型工业和制造业体系,如钢铁。
(5)大众高额消费阶段,汽车工业体系。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保险业。
简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经济增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通常也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资本投资的结果,技术作为内生变量,是储蓄率和投资率的结果。包括:
(1)边看边学:追求超额利润的动机带来创新-模仿中又产生创新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