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经院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督教与经院哲学
一、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1、基督教的产生
同大多数宗教—一样,基督教产生于对现实的绝望,确切地说,它产生于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人,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离教派。
“巴比伦之囚”后,在波斯人的羽冀下,犹太人建立了处于依附地位的祭司神权统治。不久,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身上,在空前的绝望中,基督教产生了。
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灭波斯,其间有不少犹太人被充军或放逐到亚历山大城,从此形成了巴勒斯坦本土犹太人和希腊化地区客籍犹太人两大派系。公元前二世纪,犹太人在反抗希腊人统治的马加比起义中与罗马结盟,建立了哈斯蒙尼安王朝。公元前63年,罗马攻打耶路撒冷,把犹太变为罗马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以后,罗马叙利亚总督克拉苏和朗吉努斯再次屠杀、洗劫犹太人。公元前40年,罗马扶植希律为巴勒斯坦国王,对犹太人的统治更为血腥残酷。公元6年,犹太人居住地区又被划为罗马的直辖行省,对犹太人的盘剥和屠杀变本加厉。犹太民族掀起一次又一次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但遭到更为酷烈的镇压。公元66至70年,“第一次犹太战争”期间,耶路撒冷被罗马军队攻陷后,据犹太史家约瑟法斯说,共有119.7万人被杀,塔西佗估计则为60万人①。
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犹太民族在空前的黑暗中进入全民族的大期待时代。希望藉救世主的降临,摆脱罗马与世俗的苦难。几乎所有这时期的犹太文学都有这些内容。许多著作都采用启示录的形式.把黑暗悲惨的过去当作神所启示的未来胜利之前奏。宣扬末世论,预言理想的“千年王国”即将到来,这些构成了基督教产生的最直接的思想动因。
在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中,犹太人由于各自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分裂为许多教派和政治派别,主要有4大派和若干小派。
撒都该派。由祭司贵族组成,为犹太教的当权派,主张服从罗马统治。
法利赛派。是犹太中产阶级和宗教知识分子的派别,非当权者,主张不与罗马人合作,保持传统的文化和宗教。
奋锐党。犹太下层无产者,主张以暴力推翻罗马统治,建立上帝之国。
艾赛尼派。意译为敬虔派。成员为农牧民。活动于巴勒斯坦农村,实行经济互助,财产公有,选出12名领袖组成社团,严守戒律,举行公餐,期待救主降临。该派属于犹太教苦修派,与早期基督教有许多共同之处,或有密切联系。
犹太教除撒都该派外,各派又分成或派生出许多小派。其中有一个名为拿撒勒的小派,宣称救世主就是耶稣,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早期的基督教由此产生,时间约为l世纪中期。需要指出的是,至今仍缺乏有关早期基督教产生具体过程的史料。恩格斯说:“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运动一样,是群众创造的。它是在新宗派、新宗教、新先知数以百计地出现的时代,以一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在巴勒斯坦产生的。”2可我们至少知道,基督教诞生之后,即受到犹太教当权派的排斥和罗马的迫害,但它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传遍了罗马.走向了世界。它何以能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呢?
2、早期基督教教义及对犹太教的超越
所谓基督,英文为Christ,意为救世主。该词来源于古希伯莱语Mashiah,意译为受膏者。古代犹太人封君主时,按犹太教习俗,要举行涂油礼,祭司将羊油涂在君主前额,以象征上帝对君主的承认和派遣。“巴比伦之囚”时,弥赛业逐渐演变为“复国救主”或“救世主”的专称。弥赛亚—词的拉丁文为Christus,汉语按拉丁语音译为基利斯都,简称基督。基督教即指公元一世纪以来,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信仰耶酥为基督的各个教派的总称。
最初作为犹太教一个教派的幕督教,在教义上承袭了犹太教“至高一神”、“救世主”,信仰
“先知”及其“启示”的观念。接受了犹太教的全部经典.还从其安息日演变出“礼拜日”。从其逾越节演变出“复活节”,并承袭了犹太教的教会组织形式及其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礼拜仪式。然而.犹太教仅仅成为犹太民族的宗教,基督救却成为世界性宗教,其根源在于早期基督教教义及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方面对犹太教的超越:①上帝惠顾一切人类。基督教强调:“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3它打破了犹太教“选民”说的狭隘民族性.使基督教成为普世的宗教。②信仰基督救赎与因信得救。任何人,不论种族和阶级,只要信仰总督耶稣是为赎人类之罪而献身,并因此而成为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就能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赐福。这就打破了其他宗教需靠大量献祭方能赎罪、祈福的传统,使任何人都易于皈依和接受。③简化礼仪。早期基督教重精神信仰.而仪式仅有洗礼和圣餐。洗礼是入教和信徒的标志,圣餐是犹太教公餐制的演化,亦含有济贫因素,比起犹太教的繁琐礼仪,这显然更有利于基督教在社会下层的传播。④早期基督徒以虔诚、克己和无私的兄弟之爱树立了鼓舞人、富有感染力的榜样。赢得了一批社会上层人士,尤其是非犹太知识分子的支持。一些知识分子热烈地称颂基督教,并为之辩护,被称为护教士。⑤基督耶稣的人格魅力。无论耶稣是否真的存在过,福音书中的耶稣,是一个律己、智慧、到处行善、无私奉献的生动人物。比起冷酷、报复心极强,喜开杀戒的耶和华,耶稣无疑更具有人格魅力。4
3、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产生之后,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艰难路程。从尼禄时代的大迫害一直到君士坦丁时代的米兰敕令的颁布。无数基督徒的鲜血和生命都做了殉道的牺牲。我认为基督教从一个备受迫害和杀戮的地下宗教成为一个合法的、后又风行的罗马帝国国教,原因有二:①早期基督徒以虔诚、克己和无私的兄弟之爱在一个普遍感到绝望的时代树立了鼓舞人心的、富有感染力的榜样,使人获得了生活的信心。圣·保罗曾经写了一段爱颂:“爱是温柔,爱是忍耐,爱是宽容;一个人即使会讲天使的语言,有渊博的知识,把自己的财产捐给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爱,就算不了什么。爱不是一种才智,也不是一种施与。爱能包容一切,对一切有信心,对一切有盼望,能容忍一切。”我们在显克微支的《你往何处去》、雨果的《悲惨世界》这些文学作品中,都能感受到这种爱的感染力。如果说革命分为工具层面、制度层面、思想意识层面这三个领域的话。那么我认为耶稣是一个思想意识层面的革命者。他改造人类社会的武器就是爱。
②保罗对基督教原始教义改造。保罗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法利赛阶层的犹太人。他本来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据说基督教的第一个殉道者司提反被一群狂热的犹太教徒用乱石打死,当时保罗就是向司提反扔石头的暴徒之一。后来保罗在前往大马士革参加一次迫害基督徒会议的途中,耶稣显灵使保罗从此皈依基督教。非犹太人,尤其是大量有产者的加入,使基督教逐渐为各阶层的人士所接受,成为稳定人心的精神支柱,统治阶级自然加以利用。392年皇帝提多西下令奉基督教为国家严令禁止信仰其他宗教。基督教从此成为罗马国教。
在基督教发展过程中,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历程,也在公元一、二世纪问世了。然而,《圣经》的问世并不意味着基督教理论大厦的竣工,还需要人们对其教义加以阐释。于是出现了解释教义的神学建设。由此教父哲学产生了。
二、古代基督教向中古基督教的过渡——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发端于公元二世纪终结于公元六世纪。它分为希腊教父、拉丁教父,在时间上希腊教父早于拉丁教父。希腊教父以查士丁等人为代表,致力于原始基督教的理论建设,除了提出三位一体说之外,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早期基督教的一些原始教义,不代表教父学的主流。我要讲授的教父哲学主要是拉丁教父。这里所说的教父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黑社会的老大,而是专指参加基督教教义的制订和解释的早期神职人员。
拉丁教父哲学从其思想主张上可以分为教权主义派和理性主义派。教权主义派认为信仰高于一切;理性主义派认为信仰的教义必须用理性的亮光作照明,并且必须和异教思想的精粹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