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实词:
名词
意义较实在, 能独立充当 句子成分; 加上一定的 语气语调, 一般可独立 成句。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个别副 词,一般 不能独立 成句。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 的词。
时间名词:如芒种、上午、过去、将来、 午夜、夏季、戊戌、世纪等;
四、单句的句子结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慧眼识珠,请找出句子中的名词。
1、牛吃草。 2、今天星期一。 3、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4、出门向东,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 先生的家了。 5、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表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跑、思考、吆喝、 学习、提高、转变、减少 表心理:喜欢、恨、气愤、觉得、同意、厌恶; 表存现: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表使令:使、让、令、禁止、勒令; 表能愿:必须、会、愿意、可以、能够、应该、 表趋向:来、去、上、下、起来; 表判断:是
有语气:不、没有、一定、必然、确实、幸亏、岂、
难道、尤其、甚至、简直、大约、偏偏等;
副词的语法功能: 1、副词主要修饰动或形,作状语。 2、副词放在形容词后,作补语。 3、副词不能修饰名、代词。
牛刀小试:看谁找的副词最准确。 1、今天早上,我差点就迟到了。 2、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我已经再三请求他别这样做。 4、我再也不撒谎了。
❖ 1、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2、【赶快】救人。 ❖ 3、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 ❖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 5、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雨果】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与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 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与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与虚词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就是组织短语与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就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就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就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 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与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01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
02
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二.动词
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
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短语的成分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这些词就成了短语的成分。 短语的组成成分主要有: 1、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如:鲜花美丽。 2、谓语( ):是陈述的对象,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鲜花美丽。 3、宾语(﹏):是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如:爱祖国、打篮球。 4、定语(()):在名词前面的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如:(我的)祖国、(美丽的)鲜花。 5、状语( [ ] ):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头,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十分]热闹。 6、补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如:走〈一趟〉、热得〈很〉。 7、中心语(一般不标示或用着重号•标示 )如:我的祖国、很美丽。
注意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代词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一、实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XXX、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发展、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生理动词:如喜欢、恨、生气、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乐意、可以、能够、宁肯;有趋势动词:XXX、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外形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透露表现状态的:如快、浓、满、多、疾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透露表现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人人、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1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有规模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一、实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语法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语法词类一、 词类划分依据词类: 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 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 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实词或短语) 形态: 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 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 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语法意义。
(一)名词 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③时间名词所名词位名词 语法特征: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词类一、词类的划分(一)划分词类的目的 1.什么是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2.划分词类的目的意义划分词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1.词的形态特征(构词特征和构形特征)2.词的组合能力3.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三)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情况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二、实词(一)名词1.名词的定义: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
2.名词的小类(1)表示人或具体事物的名词如:雷锋同志作家老师学生(表人)水山马飞机车辆道德(表物)(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抽象名词)如: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3)表示时间的名词(时间名词)如:秋天明年早晨现在过去(表时间)(4)表示方位的名词(方位名词)如:上下前后以上以下上面左右(表示方位)(5)表示处所的名词(处所名词)如:中国亚洲远处里屋(表处所) 3.名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
(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两种情况可以构成“副+名”结构:对举或连说的格式中;表示变化发展的句子。
(3)常做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名词还可以做状语。
(4)一般不能重叠。
(二)动词1.动词的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动词的小类(1)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如:走坐听批评宣传学习(动作行为)(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如:在发生存在有演变死亡(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心理活动)(4)能愿动词如;能能够会可以愿意应当(助动词)(5)趋向动词如;上下进出来去上来(趋向动词)(6)判断动词:是 3.动词的语法特点(1)能受副词修饰,在前可以加副词“不”,但除心理动词、助动词外不能受程度副词(如“很”)修饰,例如能说“很怕、很喜欢、很羡慕、”。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4、 补语 、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 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指出行为动 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 作的情况、结果、可能性,动作延续的时间或者性状的程序 形容词 这本书写得好 数量词 文章看了几遍了 鲁迅生于1881年 介词结构 鲁迅生于 短语 他做的又快又好 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 5、定语: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定语: 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代词的一种成分。 红 花 红的花 形容词 三个人 两本书 数量词 名词、 祖国的儿女 他 的书 名词、代词 又高又大 的建筑 短语 你来 的时候
(6)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短语,主语表示陈述 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短语, 构成的短语 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 的对象,谓语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和谓语之 间是陈述关系。即表达“ 什么)——怎么 间是陈述关系。即表达“谁(什么)——怎么 做什么) 主语用“==”表示, 样(做什么)”。主语用“==”表示,谓语用 表示。大多数情况下, “—”表示。大多数情况下,主语是一个名词 代词或名词短语;谓语则由动词、 、代词或名词短语;谓语则由动词、动词短语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充当。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充当。 如:会议结束 什么也不懂 成绩下降 露珠晶莹 精力充沛 心情极不平静 气氛非常热烈
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 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 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 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动动、形形、 特点: 特点: 词性一致( 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 名词和代词除外) 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 平等关系 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 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 组合 如:崇山峻岭 柴米油盐 思想感情 老师和同学 国 家与集体 发展变化 调查研究 总结推广 吃喝穿戴 继承和发扬 婉转悠扬 和谐幸福 富丽堂皇 庄严肃穆 光荣而艰巨 你、我、他 这门那户 彼此彼此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F从短语得层次分为两类:a、一层短语(简单短语)b、 多层短语(复杂短语)
二、短语得结构类
(一)主谓:表陈述关系。例:A鸡叫 B大家讨论 C意志 坚强 D笑容满面
(二)动宾:表支配关系。例A读书 B讨论问题 C喜欢她 (三)偏正:表修饰关系。分定中短语、状中短语两种,例: 1、定中短语 A群众得智慧(名、名) B可爱得中国(形、
动词、形容词得区别
区别 语法特征
词类
动词
形容词
1 能否带宾语
绝大多数能 不能
2 能否受“很”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能
3 重叠方式与意义 AA、ABAB AA、AABB
表示数量少或 表示程度加深
时量少
或程度适中
4 概括意义
表示动作、行 表示性质、状
为、活动
态
(四)数词
1、数词得意义与种类 (1)基数词 (2)序数词 2、数词得语法功能 数词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
(1)程度:很、最、极 (2)范围:只、都、总共 (3)时间、频率:已经、马上、再三 (4)处所: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5)肯定、否定:必须、得确、不必、 (6)情态、方式:大肆、特意、单独、亲自 (7)语气:难道、究竟、偏、竟然
2、副词得语法特征
(1)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 补语。
不想说与说不出得)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
明得对象)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得(列举不完全)
(八)拟声词
又叫“象声词”。 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 窗外啪地响了一声。 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铁铺发出当当得声音。 冰箱过一会嗡一下,这两天嗡得越来越勤了。 她早已回来,睡得呼呼得了。 噗,噗,两口气就吹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短语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
如"白菜和芹菜""香蕉、橘子和甜橙""调查、研究""接受并且审理""雄伟、壮丽""又白又胖"。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词,前面总是有修饰语。
如“大城市、小村庄、优异的成绩、电子计算机”(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慢走、努力工作、仔细地分析、特别大、最优秀"(这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补充短语: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动宾短语:这是动词后面带着宾语的短语。
如"买菜、看电视、走亲戚、跑材料、修理汽车、收购药材"。
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
如"电灯亮、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
如: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的利益"。
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三)句子成分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
(《分马》)(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影""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
如:(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如:(1)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
(鲁迅《社戏》)(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纪念白求恩》)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
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故宫博物院》)(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荔枝蜜》)(8)我独自一人游荡< 在田野里>。
(《挖荠菜》)(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一片碧绿的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10)我那时真是聪明< 过分>。
(《背影》)(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挖荠菜》)(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
(萧乾《枣核》)二、汉语语法和外语语法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外语,一般都是学习英语。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区别相当大,学习汉语语法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英语语法来套汉语语法。
凡是事物都有一致的地方。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都是事物,当然也有一致性。
比如说,汉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人家英语也有。
你会说"学生们热爱伟大的祖国",人家就会说"pupils love great motherland",一句话里面三种词都出现了。
汉语里头有主语、谓语、宾语这些玩意儿,英语里头也有。
上面那句话,"学生们"是主语,英语的主语是pupils;汉语的谓语是"热爱",英语的谓语也是love;汉语的宾语是"祖国",英语的宾语也是motheland;汉语的定语是"伟大",英语的定语也是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