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知识点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完整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完整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完整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微笑生物的统称。

(或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2.3.分类地位:五界系统:196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2)原生生物界: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3)真菌界(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酵母菌、霉菌(4)动物界(5)植物界。

根据16SrRNA及18SrRNA核苷酸顺序的同源性测定,Woese等提出三域系统:(1)古菌域(Archaea):“三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嗜热嗜酸菌(2)细菌域(Bacteria)(包括蓝细菌和各种除古细菌以外的其他原核生物):细菌(化)、蓝细菌(光)、放线菌(化)、立克次氏体(寄生)、支原体(人工培养基,最小)、衣原体(寄生)、螺旋体(原核,是细菌与原虫的过度)“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生物域(Eukarya):真菌、原生生物、动物、植物。

4.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依据: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分类。

二、简答题:1.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极小,(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直径由几纳米到几微米,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还需通过电子显微镜看见;○2分布广,种类繁多:小而轻,分布在世界各处,总计约100万种以上;○3繁殖快(生长旺,繁殖速):多数微生物以裂殖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4易变异(适应性强):表现为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上以及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的适应性,遗传物质DNA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异;⑤吸收多,转化快:相对于自身个体重量来说,吸收、转化营养物质多且快。

环境工程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环境工程微生物是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化和有害物质降解等过程的科学,其知识点主要包括微生物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代谢与降解、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等。

下面对环境工程微生物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1.微生物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参与地球物质的循环,如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氮循环、硫循环等。

-微生物参与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降解过程,如有机物、重金属等的生物降解。

-微生物参与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等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如厌氧消化、好氧污泥法等。

2.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古菌、病毒等,其中细菌是环境中最广泛存在的微生物。

-微生物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如细菌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弯曲菌等。

-微生物还具有耐寒、耐干、耐酸碱等特点,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3.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指数期、平稳期和衰老期等阶段,其中指数期是微生物数量急剧增加的阶段。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芽孢形成、孢子形成等,不同方式的繁殖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受限于养分、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

4.微生物的代谢与降解:-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包括有氧代谢和厌氧代谢两种,其中有氧代谢产生较多的能量,厌氧代谢则在缺氧条件下进行。

-微生物通过产酸、产碱等方式调节环境pH值,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微生物通过降解酶的产生,可分解有机废物、降解有害物质等。

5.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微生物可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转化、生物降解等方式修复环境污染。

-微生物通过喜气微生物、耐酸碱菌等的应用,可以修复酸性废水、碱性废水等特殊环境。

-条件良好的微生物栖息地,如湿地、土壤等能提供较好的微生物修复效果。

总之,环境工程微生物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化和降解等过程,掌握微生物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分类与特征、生长与繁殖、代谢与降解以及应用等知识点,对于实现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1、微生物的含义: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务必在电子显微镜或者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

2、分类地位:五界系统:1969年魏克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2)原生生物界: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3)真菌界(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酵母菌、霉菌(4)动物界(5)植物界。

三域系统:(1)古菌域(Archaea):“三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嗜热嗜酸菌(2)细菌域(Bacteria):细菌(化)、蓝细菌(光)、放线菌(化)、立克次氏体(寄生)、支原体(人工培养基,最小)、衣原体(寄生)、螺旋体(原核,是细菌与原虫的过度)“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生物域(Eukarya):真菌、藻类、动物、水生植物(原生动物、真菌、藻类)3、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分为分为:非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类病毒是比病毒小的超小微生物)与细胞结构微生物。

按细胞核器、有丝分裂的有无分为:原核与真核4、分类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血清学反应、噬菌体反应、DNA中的G+C(%)、DNA杂交、DNA-rRNA杂交、16SrRNA碱基顺序分析与比较(按客观存在的属性及它们的亲缘关系,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5、分类单位:域界门纲目科属种(柱)6、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5、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分布广,种类繁多(3)汲取多,转化快(4)生长旺,繁殖快(5)习惯性强(6)易变异第一章:原核生物1、细菌(PH=7.2,C:N=25:1)形态、大小(最小的纳米细菌,最大的硫磺细菌)、繁殖与菌落:形态:杆菌(最常见,长短不一致长短杆菌、某部位是否膨大棒状梭状杆菌、芽孢有无)、球菌(单球菌双球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螺旋菌、丝状菌。

大小:球菌:通常直径在0.5~2.0μm;杆菌:长×宽(0.5~1.0)μm×(1~5)μm;螺旋菌:宽×弯曲长度(0.25~1.7)μm×(2~60)μm。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重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重点

病毒的分类按专性宿主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藻类病毒、真菌病毒按核酸类型分: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定义的延伸:类病毒和朊病毒1.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病毒含脂质和多糖结构:蛋白质衣壳:保护、亲和力;核酸芯——决定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

被膜(囊膜、包膜)噬菌斑: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浮液后,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做噬菌斑温和噬菌体: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溶原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细菌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和丝状菌。

对病毒影响最大的物理因素:温度、光、干燥度生物划分为三大域: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革兰氏阳性菌:大量肽聚糖,不含脂多糖,独含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菌:极少肽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细胞质组成: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无机盐、水原生动物四个纲: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三者存在于水体和废水生物处理构筑物中,起重要作用。

)孢子纲真菌:酵母菌、霉菌、各种伞菌酵母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出芽生殖、裂殖)按酶作用的部位划分:胞外酶、胞内酶和表面酶按照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状况划分:固有酶、诱导酶酶的催化特性:1.酶具有一般催化剂的共性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结构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3.酶的催化作用条件温和4.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5.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影响酶促反应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新陈代谢:活细胞中进行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生长因子ATP生成方式:(1)基质(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3)光合磷酸化微生物氧化分类:发酵、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微生物合成代谢三要素:能量、小分子物质、还原力CO2还原通过卡尔文循环固定的。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点1.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环境中的微生物分布广泛,可以存在于各种环境中。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土壤颗粒附近的微环境中,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水柱和沉积物中,大气中的微生物则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存在。

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取决于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定量和监测。

2.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活性:微生物的活性是指其在环境中进行代谢活动的程度。

微生物的活性对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降解过程等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消耗氧气,影响水体和土壤中的氧含量;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有机物质,维持水体和大气中的碳循环。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活性可以通过测量其酶活性、代谢产物等指标进行评价。

3.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功能:微生物在环境中具有许多功能,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

有益的功能包括分解有机物质、固氮、改良土壤、污水处理等。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和植物的生长;水体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

有害的功能包括引起疾病、产生毒素等。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功能可以通过分离和培养微生物、测量其代谢产物、酶活性等方式进行研究。

4.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的分布、数量、活性和功能等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

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pH值、氧气含量、光照强度等。

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繁殖。

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对微生物的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环境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5.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消除重金属等污染物。

例如,通过菌株的筛选和培养,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染物、农药等有机污染物;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和还原作用,可以减少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

微生物的应用还包括生物吸附、土壤改良、生物堆肥等。

总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关于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数量、活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的超微小微生物。

特点:①大小在0.2um以下。

②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③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在宿主体外是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

2.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3.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答:毒性噬菌体:就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就是指侵入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细胞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4.什么叫溶原细胞(菌)?什么叫原噬菌体?答:溶原细胞就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

原噬菌体就是指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又称为前噬菌体。

5.动物病毒以痘病毒最大,口蹄疫病毒最小。

植物病毒中马铃薯Y病毒最大,南瓜花病毒最小。

6.酚和醛的杀毒机制:酚破坏病毒的蛋白质,而醛破坏病毒的核酸。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答:细菌有四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

分别叫球菌、杆菌、螺旋菌和丝状菌。

2、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答: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拟核。

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层片。

(1)细胞壁生理功能a、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b、维持细菌形态c 、细胞壁是多孔结构的分子筛,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d 、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2)细胞质膜生理功能a、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b、细胞质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膈膜组分的酶,故在膜的外表面合成细胞壁;c、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2、微生物的命名方法: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文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如枯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 Cohn 1872、变种Var(Variety))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多以μm表示,病毒以nm表示);✧种类多、分类广(利用该特点,可以使处理系统中的污染物得以迅速降解);✧代谢类型多,代谢强度大;✧繁殖快,数量多(我们可以将适合于处理各种污染物的微生物加以快速繁殖、增殖,使之达到所需的数量或浓度);✧变异性强。

第二章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1、环境微生物三大类群: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看表2-1)2、原核微生物特点:由单细胞组成,仅有原始核和裸露的DNA,无核膜和核仁,没有与细胞器。

3、细菌四种基本形态:✧球状:直径0.5~2μm;✧杆状:长1~5μm、宽0.5~1μm;✧螺旋状:长5-50μm 、宽0.5~5μm;✧丝状。

影响细菌大小因素:菌龄、环境渗透压、代谢产物的积累、pH等。

4、细菌的基本结构、结构组成、功能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胞壁:在体表最外层,坚韧而带有弹性的薄膜,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功能:①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②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裂解;③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④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革兰染色:革兰氏阳性菌(G+)-紫色,革兰氏阴性菌(G-)-红色(见图2-3)。

✧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①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③合成细胞壁和荚膜的场所;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⑤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细胞质(原生质)及其内含物:细胞质:由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无机盐和水组成。

第二章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微生物概述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与物理和化学法相比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可达到无害化。

微生物是生物处理净化污水的主体,掌握一些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知识十分必要。

一、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1、分类2、特点A、个体小B、分布广,种类繁多C、繁殖快快的只有2分钟,慢的也有不过几个小时D、较易变异二、微生物的形态及特征1、原核微生物(1)细菌由于细菌在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种类繁多,数量大,因此在环境工程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A、细菌的结构细菌的形态有四种,即球菌、杆菌、螺旋菌及丝状菌。

正常情况下细菌的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当培养基的化学组成、浓度、温度、pH、培养时间改变时,均会引起细菌的形态改变、死亡、细胞破碎、或者出现畸形变。

细菌为单细胞微生物,内部分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

一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内含物、细胞核物质,均为所有细菌共有。

特殊结构有芽孢、荚膜、衣鞘和鞭毛等,为某些细菌所特有。

光合细菌还具有光合作用的片层。

有些细菌在培养中按一定的排列方法互相粘集在一起,由公共荚膜包藏形成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

B、细菌的培养特性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培养特征也不同。

将单个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所繁殖起来的细菌群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由无数细菌组成的、肉眼可见的群落叫菌落。

细菌在不同状态培养基上所表现出来的培养特性可作为细菌分类鉴定依据之一。

(2)放线菌及蓝藻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其分布及数量仅此于细菌。

在有机废物堆肥发酵及废水处理中起积极作用。

放线菌的菌落是由一个分生孢子或营养菌丝生长繁殖起来许多菌丝互相缠绕而成的。

蓝藻也叫蓝绿细菌,但与其他细菌不同,它含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蓝藻在污水处理、水体自净中起积极作用,可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

某些属种可引起海湾的赤潮和湖泊的水华。

2、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微型后生动物、藻类及真菌。

环境工程微生物知识点

环境工程微生物知识点
3
(1)染色原理:细菌菌体无色透明,用染色液染菌体,以增加菌体与背景的反差,在显微镜下则可清 楚看见菌体的形态。 碱性染料:结晶紫、龙胆紫、碱性品红、蕃红、美蓝、甲基紫等 酸性染料:酸性品红、刚果红、曙红等 (2)染色方法:简单染色法和复合染色法。 (3)革兰氏染色法: A.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 B.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 1min,水洗去掉浮色。 C.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 1min,倾去多余溶液。 D.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呈 无色。 E.用番红染液复染 1min,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革 兰氏阴性菌及被区别开。 (4)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A.与细菌的等电点有关: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为 pH2-3,革兰氏阴性菌的等电点为 pH4-5,可 见革兰氏阳性菌带的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它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得更牢固,对乙醇脱色的 体抗力更强。 B.与细胞壁有关: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 通透性,乙醇很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现无色。革 兰氏阳性菌由于脂质含量很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 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进入细胞,草酸铵结晶紫和碘-碘化钾复合物截留 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紫色。 12.细菌悬液的稳定性: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存在状态有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两种,稳定的叫 S 型,即光滑性;不稳定的叫 R 型,即粗糙型。污水处理厂多用 R 型,因为 R 型细菌悬液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凝聚而沉淀。 13.细菌的比表面积 单位体积的细菌群的总比表面积巨大,这样有利于细菌吸附和吸收营养物,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使 细菌生长繁殖快。 14.细菌的相对密度在 1.07-1.19 之间,单个细菌的质量约为 1x10^-9~1x10^-10mg。 15.放线菌: 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大多数是腐生菌、单细胞、G+菌、陆生性强。 菌丝分为三类: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放线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除枝动菌属为革兰氏阴性菌以外,其余全部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 菌落特征: (1)干燥、不透明、表面呈紧密的丝绒状上面有一层色彩鲜艳的干粉; (2)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 (3)正反面颜色常常不一致,菌落边缘 培养基的平面有变形现象。 放线菌是通过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繁殖,也可以一般营养菌丝繁殖。

环境工程微生物

环境工程微生物

环境工程微生物考试大纲2.1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的分类、命名、特点病毒的特点、分类喝繁殖过程病毒的去除细菌的形态细胞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殖繁殖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的分类结构和生理功能在复习中应准确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并理清不同微生物类群和不同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功能,然后理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点。

对于环境微生物学的解题技艺还是以掌握基本概念及灵活应用各个基本概念为主。

复习内容2.1微生物学基础2.1.1微生物的分类、命名和特点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microorsansm)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从大到小,微生物的各级分类单位是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

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一群菌株的总称。

菌株(strain)是指任何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

种的特征常用一个指定的典型菌株(tyPe strain)来代表。

在两个主要分类单位之间,经常加进次要分类单位,如亚门(subd-visio)、亚纲(subclass)、亚目(suborder)、亚科(subfamily)、亚种(suhsPcies)、变种(vanety)。

各类群微生物有各自的分类系统,如细菌分类系统、酵母分类系统、霉菌分类系统等。

目前有3个分类系统比较全面:①苏联克拉西尼科失所著的《细菌和放线菌鉴定》中的分类2②法国普雷沃所著《细菌分类学》中的分类;③美国细菌学家协会所属伯杰氏鉴定手册董事会组织各国有关学者写成的《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中的分类。

196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

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要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要点

目录1. 微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有哪些方面? (2)2.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污泥的功能是什么? (2)3. 比较好氧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中微生物结构的异同。

(3)8、简述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的作用? (3)4、论述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4)5. 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种类组成是怎样的? (4)6、结合下图,论述水体自净过程中水体中各种生物、污染物和监测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

(5)7. 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是什么? (6)8. 微生物脱氮的机制是什么? (6)9. 影响微生物脱氮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7)10. 生物脱氮的工艺有哪些? (7)11. 微生物除磷的机理是什么? (8)12. 影响微生物除磷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8)13. 分析湖泊富营养化机理和控制技术。

(9)14. 微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的过程是什么? (9)15. 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有哪些? (10)16.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有哪些? (11)17. 厌氧处理微生物过程。

(12)18. 卫生填埋的微生物学过程如何进行的? (12)19. 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 (12)1. 微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有哪些方面?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关系可归纳为共生、互生、寄生、拮抗和捕食五类。

(1)共生是两种生物之间一种最紧密的关系,这两种生物专一性地生活在一起,生理上有一定的分工,相互依存,彼此得益,甚至不能分开而独立生活,形态上常常形成特殊的共生体。

(2)互生是指两种可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在共同生活时,一方为另一方或相互为对方提供有利条件,如好氧菌与厌氧菌的互生。

(3)寄生不同于共生和互生,是一方得益而另一方受害。

得益者为寄生物,受害者是寄主(或称宿主)。

(4)拮抗也称抗生,是指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代谢产物或由于它们的生命活动而改变了环境条件(pH、渗透压等),造成不适合另一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

(5)捕食一种生物杀死并吞食另一种生物称为捕食。

【专业文档】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doc

【专业文档】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doc

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周凤霞白京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单元知识一绪论1.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现状2.微生物作用微生物概念微生物作用(有益、有害)3.微生物特点个体小繁殖快种类多结构简单易变异单元知识二环境微生物主要类群1.原核微生物①细菌(形态结构及作用②放线菌(形态菌落培养污泥丝状膨胀的类型)③蓝细菌(特征作用水华、赤潮类别)2.真核微生物①酵母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②霉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特种污水处理优势③真核微型藻类(分类作用水华、赤潮类别)3.原生动物①鞭毛虫(形状特征指示性作用)②肉足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③纤毛虫(形状特征分类④包囊(形成原因过程指示性作用)4.微型后生动物①轮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②线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③水蚤(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5.病毒①病毒特征②病毒结构③繁殖(5④溶原性单元知识三微生物原理1.微生物营养①营养要素(5大要素②营养类型(4个)③培养基(原则分类作用生化营养保证)2.生长曲线(曲线多周期过程及对比分析3.环境因素影响(温度ph4.微生物代谢(酶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污泥驯化)单元知识四微生物生态1.微生物环境分布(土壤大气水体)2.微生物间关系(共生互生寄生拮抗3.微生物与物质循环(C N P 循环污水处理中应用)单元知识五微生物的环境污染1.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2.产生毒素单元知识六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1.污水生物处理分类(好氧厌氧兼氧)2.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3.生物膜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声明:1、此份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概念以书本为准!2、带有猜题性质,若中不谢,未中莫打。

一、名词解释1.空斑(蚀斑):原代或传代单层细胞被病毒感染后,被病毒蚀空形的成空斑。

(单位:PFU)2.噬菌斑: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菌落,当接种稀释适度的噬菌体悬叶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过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一个个地被裂解成一个个的空斑。

(单位:PFU)3.温和噬菌体: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细胞,与宿主核酸同步复制但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噬菌体病毒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4.病毒滴度:能产生培养管中50%的细胞病理效应的最高病毒稀度。

5.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某个阶段或遇到不良环境时,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内生孢子。

6.酶活力: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单位为IU、Kat)IU: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μmolKat(催量):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的酶量7.比活力:在固定条件下,每毫克或每毫升酶液所具有的酶活力。

8.米氏常数K m: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般时的底物浓度。

9.主动运输:需要浓度和渗透酶的逆浓度梯度积累营养物质的过程。

10.基团转位:存在于某些原核生物中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

11.世代时间(代时):细菌两次分裂之间的时间。

12.糖酵解(EMP):在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逐步分解产生2mol丙酮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3.三羧酸循环(TAP):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继续进行有氧分解,最后分解成CO2和H2O。

14.PCR技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体外扩增DNA或RNA片段的方法。

15.水体自净:河流在接纳一定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

16.堆肥化(法):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的过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2 环境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微生物是只有 原始细胞核(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核区) 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 2.1.1 细菌 细菌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的原核微生物,也是环境工程中应用最多的微 生物。 ●形态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细菌有4种形态:球 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球菌 按分裂后细胞排列方式不同,又分为单 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
很多成果,如产硷杆菌和不动杆菌能转化多氯 联苯;假单孢菌属、芽孢杆菌属等能降解农药, 它们已应用于污废水的生物处理。 1.5.3 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与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本 身也是某些微生物过度繁殖的污染。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研究其中的微生物种群,污染形成的 因素,以便控制和防治。对水体、空气、土壤 环境的微生物检测是污染的判诱导酶来完成的。青霉 素刚发现时,产量低,价格高,经过对青霉菌 的诱变育种,青霉素产量大大提高,价格才降 到很低。但变异也有不利方面,如微生物变异 产生耐药性,1944年4万单位青霉素可治好肺 炎,而现在需要连续注射3天,每天2次,总量 达480~720万单位才能见效。微生物的耐药性 提高了180多倍。流感经常流行,其原因是流 感病毒一直在不断地变异而使免疫失效。 1.4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 是指一定时间、空间内生物和环境的总体。生 态系统有4个基本组成部分 :环境、生产者、
利用微生物分解转化进入环境的各类污染物, 净化环境,这就促使微生物与环境污染防治工 作迅速结合,形成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1.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内容 1.5.1 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微生物的形态、结 构、功能及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 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 1.5.2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微生物处 理废水、废气、废渣;特别是微生物对一些有 机有毒污染物有强大的分解能力。近年来分离 筛选能降解与转化石油、农药、化纤原料、染 料、含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生物研究已取得了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提纲汇总

环境工程微生物复习提纲汇总

6.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互生、共生、寄生、拮抗关系/偏害关系、举例 说明。
7.碳循环 微生物在 C 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几种含 C 有机物的转化。
8.氮循环
9.硫循环(硫化细菌、反硫化细菌)
12.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好氧生物处理
2.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收 3.有机物的转化 4.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5.生物膜法 6.生物脱氮(原理) 7.生物除磷(原理)
核酸:DNA 或RNA,决定遗传、变异和对宿 主细胞的感染力。
3、病毒的繁殖:
吸附
侵入 复制 装配 释放
4.毒(烈)性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细胞破裂。 5.温和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 体上,和其一起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 继续生长。
陆生性较强。
3. 酵母菌的特点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多数营出芽生殖; 能发酵糖类产能; 细胞壁含有甘露聚糖; 常生活在含糖较高、酸性较大的水体中。
4.霉菌/丝状真菌
多细胞的,腐生或寄生的,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气 生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5.藻类
6.基因重组
7.原生质体融合
四、基因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应用及其步骤
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获得;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体外连接; 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阳性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 重组子的扩增或表达。
第9章 微生物生态
9.1 微生物生态学 9.2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9.3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9.4 微生物群落的发展和演替 9.5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有氧 无氧


氧化 脂肪酸 乙酰CoA TCA CO2 H 2 O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包括吸收营养、合成细 胞物质和产生能量等过程。其生长曲 线可分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亡期四个阶段。
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二分裂、出芽 生殖、孢子生殖等。其中,二分裂是最 常见的繁殖方式,即一个细胞分裂成两 个相同的子细胞。
微生物的代谢与遗传
3
微生物组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组学技术,优化污水处理、固废处理 等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处理效率。
微生物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01
微生物代谢途径解析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环境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揭示其在
环境中的适应机制。
02
蛋白质组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环境工程中微生物的蛋白质表达谱和蛋白质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分解代谢是指微生物将大分 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而合成代谢则是将小分子物质合成为细胞 物质的过程。
微生物的遗传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同时,微生 物还具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遗传变异现象,这些变异为微生物的进化和适 应环境提供了可能。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和结构,微生物可分为细 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 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 八大类。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微生物的形态
微生物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球形、杆形、螺旋形、弧形等。
微生物的结构
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其中,细胞壁主要起保护作用,细胞膜负责物质交换,细胞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则控制细胞的遗传和 代谢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微生物按细胞核膜,细胞器及有丝分裂等的有或无分为哪两大类?微生物按照细胞核膜、细胞器及有丝分裂等的有或无,可划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两大类。

、2.将微生物有次序地分门别类排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3.微生物六界分类系统是如何划分的?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4.原核微生物包括有哪些?原核生物包括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5.细菌的形态有哪些?主要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弧菌6.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是单细胞。

所有的细菌都有如下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物质。

部分细菌有特殊结构: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层片等。

7.细菌的培养特征:固体培养基—根据菌落表面特征进行鉴定细菌明胶培养基—根据形态溶酶区进行细菌分类半固体培养基—根据细菌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鞭毛有无,能否运动液体培养基—细菌分类8.真核微生物包括哪些?原生生物包括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9.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有哪3类?全动性营养:吞食其他生物和有机颗粒为食。

植物性营养:这类原生动物含有色素体,与植物一样,能利用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供自身消费。

腐生性营养:某些无色鞭毛虫及寄生性原生动物,借助体表的原生质膜,依靠吸收环境或寄主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为生10.存在于废水生物处理构筑物种的原生动物有哪些?其在水处理中的指示作用?(1)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α-中污带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可作污水处理的指示生物。

(2)变形虫喜在α-中污带或β-中污带的自然水体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则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出现。

(3)游泳型纤毛虫多数是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数在寡污带中生活。

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货载处理效果差时出现。

(4)吸管虫多数在β-中污带,有的也能耐α-中污带和多污带。

在污水生物处理一般时出现。

11.原生动物包囊: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

12.轮虫,线虫的污水生物处理指示作用。

轮虫:轮虫要求较高的溶解氧量,是水体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线虫:线虫有好养和兼性厌氧的,兼性厌氧者在缺氧时大量繁殖。

是污水净化程度差时的指示生物。

13.真菌包括有哪些?酵母菌,霉菌,各种伞菌。

真菌属真核微生物,有单细胞,有多细胞。

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在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中都起积极作用。

14.酶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功能。

单成分酶,只含蛋白质。

全酶,由蛋白质和不含氮的小分子有机物组成,或由蛋白质和不含氮的小分子有机物加上金属离子组成。

全酶中的各种成分缺一不可,否则全酶会丧失催化活性。

酶各组分的功能:酶蛋白起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作用;辅基和辅酶起传递电子,原子,化学基团的作用;金属离子除传递电子外,还起激活剂的作用。

15.什么是NAD?什么是ATP?NAD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ATP是三磷酸腺苷16.酶的活性中心有哪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与底物起结合作用。

决定酶的专一性。

催化部位:催化化学反应。

决定酶的催化功能。

17.酶的分类。

水解酶类,氧化还原酶类,异构酶类,转移酶类,裂解酶类,合成酶类。

18.米-曼公式的推导,各项的物理意义。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因素:酶的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19.微生物营养物质有哪些?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20.什么叫自养型微生物?什么叫异养型微生物?无机营养也称为无机自养。

这类型的微生物具有完备的酶系统,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强,CO2,CO和CO3-2中的碳素为其唯一的碳源,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在细胞内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以构成自身细胞成分。

而不需要外界共给现成的有机碳化合物。

称为自养型微生物。

有机营养微生物也称为异氧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具有酶系统不如自养微生物完备,它们只能利用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素营养和能量来源。

21.什么叫碳氮磷比?P92营养元素的比例。

22.根据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培养基分哪几类?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富集培养基23.什么叫基质水平磷酸化,什么叫氧化磷酸化?厌氧微生物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机制氧化过程中,产生一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体,如发酵中产生含高能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

这一中间体讲高能键(~)交给ADP,是ADP 磷酸化而生成ATP。

好氧微生物在呼吸时,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叫氧化磷酸化。

24.什么叫EMP?糖酵解——葡萄糖的逐步分解25.什么叫好氧呼吸,包括哪两个阶段?当存在外在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子氧(O2)时,底物可全部被氧化成CO2和H2O,并产生ATP。

这种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存在时能源的氧化称为好氧呼吸。

两个阶段:○1葡萄糖经EMP途径酵解.○2丙酮酸的有氧分解。

26.什么叫厌氧呼吸?在电子传递体系中,烟花XADH2是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氧气以外的无机化合物,如NO2-,NO3-,SO42-,CO32-及CO2等。

27.细菌的生长繁殖分为哪四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1.停滞期:是初级阶段,有的细菌产生适应酶,其细胞物质开始增加,细菌总数为增加;有的细菌不适应新环境而死亡,故细菌数有所减少。

2.对数期(又叫指数期):细菌的生长速度增至最大,细菌数量以几何级数增加。

3.静止期:由于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生长繁殖迅速,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致使一定容积的培养基浓度降低。

同时,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对菌体本身产生毒害,PH,氧化还原电位均有所改变,溶解氧供应不足。

这些因素对细菌生长不利,使细菌的生长速率逐渐下降甚至到零,死亡速率渐增,进入静止期。

静止期的总数达到最大值,并持续一段时间,新生的细菌数和死亡的细菌数相当。

4.死亡期:死亡率增加,活菌数减少,甚至死菌数大于新生菌数。

活菌数在一个阶段以几何级数下降,此时称为对数衰亡期。

衰亡期的细菌常出现多形态,畸形,或衰退型,有的细菌产生芽孢。

28.微生物的生存因子有哪些?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太阳辐射,水的活度与渗透压,表面张力。

29.什么叫水体自净?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叫做水体自净。

30.什么叫P/H指数?P代表光合自养型微生物,H代表异养型微生物,两者的比即为。

P/H指数反映水体污染和自净程度。

指数越低,自净的速率越高。

31.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如何防止其发生?由于某些自然因素,尤其是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海洋,使上述水体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营养过量生长,使淡水水体发生水华,使海洋发生赤潮,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防止天然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是将各种污水和废水中氮和磷排放量控制在低水平。

1、加强生态管理2、进行污水的深度处理3、使用化学杀藻剂—硫酸铜4、是哟欧诺个生物杀藻剂---细菌,真菌,病毒5、解层作用:破坏分层现象6、收获藻类,综合利用。

32.碳循环中有机碳化合物是如何转化实现循环的?碳循环以二氧化碳为中心,二氧化碳被植物、藻类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为植物性碳,动物吃植物就将植物性碳转化为动物性碳;动物和人呼吸放出二氧化碳,有机碳化合物被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回到大气。

而后,二氧化碳再一次被植物利用进入循环。

33.工业常见的天然含碳化合物都包括哪些物质的转换过程?试述淀粉的转化过程纤维素的转化,半纤维素的转化,果胶质的转化,淀粉的转化,脂肪的转化,木质素的转化。

①好氧条件下水解、EMP、TCA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厌氧条件下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③④专性厌氧条件下释放出二氧化碳。

34.实现氮循环包括哪几个方面的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

35.什么叫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有机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脱氨作用下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通常称为脱氨作用。

微生物将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在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菌把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生成氮气的过程。

36.什么叫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硫细菌的作用将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再进而氧化为硫酸,这个过程成为硫化作用。

在缺氧状态下,可将环境中的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

37.废水处理生物中,常出现的丝状硫细菌和铁细菌有哪些?球衣菌属,纤发菌属 ---铁贝日阿托氏菌属,发硫菌属---硫38.废水生物处理的方法中,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分为哪两大类?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39.根据微生物在构筑物中处于悬浮或固着状态,分为哪些?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40.什么叫好养活性污泥?好氧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41.菌胶团的作用?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为原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去除毒物、降低氧的消耗,提供食料等);为原生动物、微型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具有指示作用(颜色、透明度、数量、大小及结构的松紧度42.MLSS,MLVSS————常用1升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恒重的干固体mg数表示,即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

或1升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恒重的干的挥发性固体mg数,即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

一般城市生活污水中:MLVSS/MLSS=0.75污水处理过程:生活污水 MLSS 2000-3000mg/L工业废水 MLSS 3000mg/L高浓度工业废水 MLSS 3000-5000mg/L43.SV30,SVI----------- 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是分析污泥沉降性能的最简便方法,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

SV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

污泥体积指数(SVI)是表示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参数。

测量时,取浓度约2克/升的污泥悬浮液,均匀混合后置于1000毫升量筒中,经30分钟沉降后,污泥和上清液出现明显界面。

假定此时的污泥体积为V(毫升),污泥的精确质量为m(克),则 SVI = V / m (毫升/克) 44.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到什么作用?指示作用,净化作用,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45.生产装置中好养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有哪些?自然挂膜法,活性污泥挂膜法,优势菌种挂膜法46.普通滤池内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哪些?各起什么作用?(1)生物膜生物:细菌:以动胶菌为主,其他的还有好氧的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专性厌氧的脱硫弧菌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