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与党支部的区别

合集下载

党建基础知识——党员应知应会

党建基础知识——党员应知应会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四、党组与党的基层组织的关系
1、功能作用不同 党组: 《章程》第46条规定:党组是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 文化、社会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 党的基层组织:机关基层党组织协助本单位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本 单位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 2、设立条件不同 党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第二章 第五条: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 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有党员领导成员3 人以上的,经批准可以设立党组。 党的基层组织:机关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3、隶属关系不同 党组:党组的设立,一般由党的中央委员会或者本级党的地方委员会审批。隶属于 批准其成立的中央委员会或者各级地方委员会领导。 党的基层组织:机关基层党组织在上级党的委员会或者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领导 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本部门党组(党委)的指导。 4、职责不同 党组:在本单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对本单位全体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做思想政治工 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等,领导直属单位开展党的工作。*
2、区别 • 党委:是党的基层组织,在本单位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 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对党员进行监 督;受上级党组织和部门党委的领导,受本单位党组的指 导。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 • 党总支: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 党支部: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 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总支部委 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基层委员会, 一般设委员5-9人,最多不超过11人。

成立党总支、支部及选举委员程序

成立党总支、支部及选举委员程序

机关工委设立机关党总支部程序机关党支部党员5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其程序:一、上报建立党总支部的请示。

党支部将成立党总支部的请示报机关工委,内容包括名称、人员数量等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数量,建立党总支部的依据和理由,党总支部组成人员和委员设置方案等。

经党支部研究同意后,报机关工委。

二、批复后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以举手选举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

(如差额选举,差额为应选人数的百分之20%)。

三、召开党总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党总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

四、向机关工委报告选举结果。

内容:选举党的总支委员会的依据;党员情况、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差情况、选举结果等:总支书记、副书记名单以及委员分工情况。

五、机关工委批复后,党总支开始工作。

建立党支部的条件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机关单位,并且党组织关系在现所在单位或能够转入的。

建立党支部的程序1、向上级党组织上报申请建立党支部的请示。

请示的内容一般包括:建立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党支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委员设置方案等。

2、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党支部后,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3、选举产生的党支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支部委员会议,对经上级党组织同意的书记、副书记候选人进行选举,并对委员进行分工。

如果党员人数较少,可只设书记,也可以设正、副书记,正、副书记通过全体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4、向上级党组织上报选举结果的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支部党员大会选举结果,党支部委员会选举结果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

5、上级党组织批复。

机关党支部正式成立。

党支部(总支)选举大会程序一、宣布开会,清点到会人数和确认与会人员选举资格。

召开党员大会的,到会有选举权党员人数应超过党支部(总支)有选举权党员总人数的4/5(含4/5)。

党总支、党支部管理员工作职责_岗位职责_

党总支、党支部管理员工作职责_岗位职责_

党总支、党支部管理员工作职责
党总支政工员职责
一、负责区段内党工团及廉政建设工作,组织支部会议、工会及团组织活动;
二、负责组织开展区段内各单位职工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并对管理处的相关工作进行有效支持;
三、负责对区段内各单位的厂务公开和民主生活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检查和督促各支部过好组织生活;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党总支综合管理员职责
一、负责区段内人事相关工作,及时掌握区段内各单位人员异动情况,并向管理处报备;
二、负责对区段内各单位的月、季度工资福利、住房公积金、社保等发放及缴纳进行审核,汇总后上报管理处;
三、负责区段内各单位的考核、奖惩相关工作;
四、负责组织所在党总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各单位的教育培训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党总支财务管理员职责
一、负责对区段内各单位的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并上报管理处;
二、负责审核区段内各单位的经费管理和财务开支,并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负责对区段内各单位的报销核算进行审查,并集中向管理处报送;
四、负责所在党总支的资产管理相关工作;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党支部政工员
一、协助总支制定落实党建工作计划和;
二、协助总支建立和健全党建工作的各类台账资料,召集组织支部会议、学习、教育及整理相关记录;
三、协助总支做好本支部党员日常管理工作,了解和掌握党员的思想状态,抓好入党积极份子教育和跟踪管理;
四、抓好党员的培养、教育、考察和发展工作;
五、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及党费的收缴工作;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党的基本知识党务工作常识

党的基本知识党务工作常识

党的基本知识党务工作常识党的基本知识、党务工作常识一、基层党组织建设1、党的基层组织、形式、任期。

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建立的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它的组织形式: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

党总支与党支部的任期:它的任期,根据《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

“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2年”。

2、党支部的组成。

(1)党的支部委员会委员的职数和设置,应根据支部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支委人数一般以3-7人为宜。

(2)支部委员设置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青年委员、统战委员、保密委员、保卫委员7种。

(3)支部委员一般应从基层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党员骨干选出。

支部书记应由思想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善于团结同志,在党员和群众有较高的威性的人担任。

3、设置或撤消党(总)支部(1)向市直工委写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2个:①党支部(总支)的党员数;②设置或撤销的理由。

如属设置党支部(总支)还应写明支委会候选人名单。

如属撤销党支部(总支)还应写明撤销后党员归属哪个支部。

(2)直工委批复。

(3)支部接到批复后,如属新设立的党支部(总支)应及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支部委员会;如属撤销党支部,应及时将党员编进其他支部。

4、党务公开内容、程序。

党务公开6个方面内容:(1)党组织设置和成员分工情况;(2)党建工作年度计划;(3)党员民主评议情况;(4)发展党员情况,包括发展对象培养、吸收为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情况;(5)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和奖惩情况;(6)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党务公开程序,有四个环节:就是提出环节、审核环节、公开环节、反馈环节。

二、组织生活1、对组织生活制度具体规定和要求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次支委会,每季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大会, 半年上一次党课。

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

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

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张荣臣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同志们好,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

党支部是我们党在社会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组织,平常我们经常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在最基层的,是社会基层单位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团结广大群众完成本单位各项任务等重要方面的工作。

因此加强党支部建设是我们党强基固稳的一项重要工程。

既然是战斗堡垒,党支部的建设就是我们强基固稳的一项重要工程。

所以我们这一讲就讲一下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

一、党支部的性质和设置的依据首先讲一讲,党支部的性质和设置的依据,就是中国共产党设置党支部的根据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三级架构,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这三级架构它是不一样的,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族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个三级架构,又是统一的。

在这三级架构当中,党支部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单位,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三级架构当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党支部了。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这样规定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只要有三个党员以上的都应该设立我们党的基层组织。

同时党章还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在执行这一规定的实践中基层党委和党总支下设的党支部是一贯的做法。

就是我们设立党支部是根据党章的规定来的,就是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必须建立一个,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

可见党组织是遍布于社会的基层单位的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各级组织基础。

也就是说在我们党的三级架构当中,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支部就是党在社会的最基层单位。

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

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

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一、党委、党组的区别党组不是一级党委,而是上级党组织在非党组织中的派出机关。

党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组织的领导,代表上级党组织指导本机关和直属组织内党的工作。

这是党组的特殊性质。

党章第四十六条中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在这些单位成立党组是为了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各方面工作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进行。

党主要通过设在这些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的党组来实现对这些组织的领导。

党组成员一般都有行政负责人的身份。

(一)党组、党委的主要区别 1.党委是由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而党组的成员、书记、副书记都是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

2.党委可以直接接收或批准接收党员,而党组则不能。

3.党委可以直接决定或批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党组一般不能直接决定或批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

4.党委可以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而党组不能召开这些会议和选举出席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5.党委向同级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党的上级组织的领导,而党组则不是一级党委,必须在批准它成立的党组织领导下工作。

6.党的委员会与下属单位党组织是领导关系,党组与下属单位党组织是指导关系。

(二)党委、党组的职能区别 1.党委是一级党组织;党组是党委的派出机构。

2.党委领导下级党组织;党组指导所在单位的党组织。

3.党委能发展党员;党组不能发展党员。

4.有的党委领导本单位,有的不领导本单位;党组一定领导本单位; 5.一般来说,设了部门党委就不设部门党组了;有时设了党组的还有党委,其实这个党委只是机关党委,不是部门党委,她的权力很小,一般不参与单位事务,只负责党员教育管理。

二、党委、党工委的区别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构。

党支部工作基本知识

党支部工作基本知识

党支部工作基本知识一、企业党组织的设置(一)党组织的设立每名党员必须编入一个支部。

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分别是党的基层委员会(简称党委)、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总支)、支部委员会(简称支部)。

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流动党员、预备党员不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委。

党员人数超过50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总支部。

虽然党员人数不足100名或5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

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党支部,应设立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名。

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与临近单位的党员联合组成党支部。

(二)企业党组织委员职数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其中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

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其中设书记1人,必要时设副书记1名。

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名。

(三)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党章规定,党委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党总支部、党支部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指党员在党内日常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秩序和准则的总称。

主要有:(一)党员学习、教育制度。

其中包括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课制度、党委学习制度。

(二)党的生活制度。

党章程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党总支基本情况介绍

党总支基本情况介绍

党总支基本情况介绍2007年3月,中共于都县城市管理局党总支委员会经县直机关工委批复同意成立,现有党员80人(退休党员7人)。

其中:男性党员74人,女性党员6人;正式党员78人,预备党员2人。

一、党总支简介(一)党总支委员会委员情况党总支委员会委员共7人,其中:党总支书记:谢厅连,副书记兼纪检委员:钟名生,宣传委员:刘小元,文体委员:严连生,专职委员:易军,专职委员:钟溢华,组织委员:王海洋(临时交流到督查股锻炼学习,兼副股长、副主任)(二)党总支委员会组成党总支委员会由局机关党支部、监督指挥中心党支部、城乡规划建设监察大队党支部、环卫所党支部等4个党支部组成。

二、下属党支部简介(一)局机关党支部1、党员情况现有党员34人(退休党员1人)。

其中:男性党员33人,女性党员1人;正式党员33人,预备党员1人。

2、党支部委员情况党支部委员共5人,其中:机关支部书记:钟名生,副书记:罗人睿,组织委员:王海洋,纪检委员:刘小龙,宣传委员:王彦强(二)监督指挥中心党支部1、党员情况现有党员17人。

其中:男性党员17人,女性党员0人;正式党员16人,预备党员1人。

2、党支部委员情况党支部委员共5人,其中:支部书记:钟溢华,组织委员:孙永荣,纪检委员:伍建兵,青年委员:何罗清,宣传委员:陈一斌(三)城乡规划建设监察大队党支部1、党员情况现有党员11人。

其中:男性党员10人,女性党员1人;正式党员11人,预备党员0人。

2、党支部委员情况党支部委员共5人,其中:支部书记:严连生,组织委员:曾志方,纪检委员:陈琦勇,青年委员:曾卫东,宣传委员:康俊瑜(四)环卫所党支部1、党员情况现有党员18人(退休党员6人)。

其中:男性党员13人,女性党员5人;正式党员18人,预备党员0人。

2、党支部委员情况党支部委员共5人,其中:支部书记:易军,组织委员:刘光,纪检委员:赖润兰,宣传委员:赖扬文,青年委员:刘军胜中共于都县城市管理局总支委员会2021年9月30日最后笔者非常感谢您浏览本资料,您在购买之前请仔细查看预览,限于笔者个人水平以及文化素养,如有不足之处请您谅解,谢谢。

党委、党组区别

党委、党组区别

党委、党组、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纪委、纪工委有什么区别合联系?党委:“党的基层委员会”的简称。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或四年。

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

一般正式党员超过一百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党委。

有些重要单位,党员数虽然不足百人,也可设立党委。

党委下设若干总支或支部。

党组: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或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

这些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各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以及各人民团体;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机关厅局,以及各人民团体;省辖市国家机关的委、办、局和各人民团体;州、县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和政法部门,以及各人民团体。

党组设书记、副书记。

党组有在批准它成立的党的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党组的基本任务,主要负责实现党的方针、政策,团结非党干部和人民群众,完成党的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党组织的工作。

党组不是一级党委。

党组与本单位的机关党组织(机关党委、总支或支部)是指导关系,不是领导关系。

党小组:党小组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不是党的一级组织。

党员数量少的党支部可以不划分党小组。

党小组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直接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使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决议得到贯彻落实。

搞好党小组的工作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

党小组要认真执行党支部的各项决议,组织党员积极完成党支部布置的任务。

党工委:党工委是一级党组织的委员会的专职或派出机构;党组不是一级党委,是上级党的委员会在非党组织中的派出机关。

党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的委员会指定,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的委员会的领导,代表上级党的委员会指导本机关和直属组织内党的工作。

这是党组的特殊性质。

党组和党的委员会的主要区别有四个方面:(1)党的委员会是由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党组则是由党的委员会决定。

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机关党委,区别联系

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机关党委,区别联系

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机关党委,区别联系[O]党的基层组织2007年《党章》:第二十九条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第三十条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一]什么是党委2007年《党章》:第四十八条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工作部门可以建立党委,党委的产生办法、职权和工作任务,由中央另行规定。

党的各级委员会的简称。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或四年。

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

一般正式党员超过一百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党委。

有些重要单位,党员数虽然不足百人,也可设立党委。

党委下设若干总支或支部。

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临时单位、临时机构、短期学习班等,经批准可以成立党的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

临时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委员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二]什么是党组2007年《党章》:第四十六条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党外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这些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各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以及各人民团体;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机关厅局,以及各人民团体;省辖市国家机关的委、办、局和各人民团体;州、县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和政法部门,以及各人民团体。

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

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

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上)张荣臣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同志们好,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

党支部是我们党在社会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组织,平常我们经常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在最基层的,是社会基层单位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团结广大群众完成本单位各项任务等重要方面的工作。

因此加强党支部建设是我们党强基固稳的一项重要工程。

既然是战斗堡垒,党支部的建设就是我们强基固稳的一项重要工程。

所以我们这一讲就讲一下党支部的性质、地位和基本任务。

一、党支部的性质和设置的依据首先讲一讲,党支部的性质和设置的依据,就是中国共产党设置党支部的根据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三级架构,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这三级架构它是不一样的,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族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个三级架构,又是统一的。

在这三级架构当中,党支部处在社会的最基层单位,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三级架构当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党支部了。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这样规定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只要有三个党员以上的都应该设立我们党的基层组织。

同时党章还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在执行这一规定的实践中基层党委和党总支下设的党支部是一贯的做法。

就是我们设立党支部是根据党章的规定来的,就是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必须建立一个,都应当设立党的基层组织。

可见党组织是遍布于社会的基层单位的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各级组织基础。

也就是说在我们党的三级架构当中,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支部就是党在社会的最基层单位。

一文读懂 党委 党工委 党组 总支 支部 党小组等名词

一文读懂 党委 党工委 党组 总支 支部 党小组等名词

一文读懂:党委/党工委/党组,总支/支部/党小组等名词!公务员驿站2018-10-09 08:在基层党务工作实践中,党委、党工委、党组,总支、支部、党小组,纪委、纪工委、纪检组等名词经常遇到,而这些名词的内涵外延、目标要求、联系区别等散落在不同党内法规和党内规范性文件中,这些名词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

对此,笔者结合十九大党章,做简单梳理,供党务工作者参考。

1、党的组织体系: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弄清楚这些概念前,首先必须搞清楚我们党的组织体系。

我们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将全体党员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组织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是指党的中央一级的组织,是党的首脑机关,领导全党的工作。

具体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

党的地方组织,是指按照国家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党的组织,是党的地方领导机关。

包括: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以及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

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在社会基层单位(包括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成立的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建制分为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

当然,基层委员会还可以批准设立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员人数较少(一般少于7人)的党支部可以不设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2、党的基层组织的构成基层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类基层党组织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层级隶属来体现,基层党委下设总支,总支下设支部。

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

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

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区别”党组(领导核心)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党组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的委员会决定。

党组设书记,必要时还可以设副书记。

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组织领导党委(政治核心)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之一。

党章规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

部分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等单位,虽然党员不足100人,但领导力量配备较强的,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基层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的基层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集体领导。

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3-5年。

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基层委员会一般不设常务委员会。

少数大型厂矿企业、规模大的高等院校等单位,党员人数比较多,为便于开展工作,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常务委员会。

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15-21人,常务委员5-7人。

党总支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总支”,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形式之一。

一般情况下有党员50人以上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委批准,可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在一些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但领导力量配备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可分设若干支部。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的总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总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由总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总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成立党总支条件

成立党总支条件

设立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有哪些条件?党组。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46条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可见,党组不是一级党组织,而是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设立的派出性机构,在上述组织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

党组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

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组织领导。

党委。

一般情况下,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10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党总支。

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5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总支委员会。

党支部。

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

其中,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可设副书记1名。

正式党员人数虽然不足3名的,可以和临近单位的党员成立联合党支部。

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临时单位、临时机构、短期学习班等,经批准可以成立党的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

临时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委员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党组与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关系

党组与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关系

党组与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关系党委:“党的基层委员会”的简称。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三或四年。

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

一般正式党员超过一百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党委。

有些重要单位,党员数虽然不足百人,也可设立党委。

党委下设若干总支或支部。

党组: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或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

这些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各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以及各人民团体;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机关厅局,以及各人民团体;省辖市国家机关的委、办、局和各人民团体;州、县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和政法部门,以及各人民团体。

党组设书记、副书记。

党组有在批准它成立的党的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党组的基本任务,主要负责实现党的方针、政策,团结非党干部和人民群众,完成党的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党组织的工作。

党组不是一级党委。

党组与本单位的机关党组织(机关党委、总支或支部)是指导关系,不是领导关系。

党总支:“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的简称。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由党总支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或三年。

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

一般正式党员五十人以上,一百人以下的单位可设立党总支。

人数较多的总支部可下设若干支部。

党支部:“党的支部委员会”的简称。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之一。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是: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

支部书记的昵称

支部书记的昵称

支部书记的昵称
村书记、村支书、村总支书,哪个称呼规范?
村书记、村支书、村总支书这三种叫法都存在,那么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如果都正确,有什么区别呢?通常的工作生活中泛指的时候又应该用哪个呢?
要看村里成立什么类型的党组织。

如果是党委,就叫村党委书记。

如果是党总支,就叫村党总支书记。

如果是党支部,就叫村党支部书记。

支书一般是指党支部书记的简称。

书记是指党组织主要负责人。

称呼上叫×书记为宜,不宜叫村书记、支书、总支书。

类似的称呼还有很多,这些称呼是干部形象的“显示器”,标榜着党员干部的品性和能力,代表的是民意,是干群关系亲情化、官民关系和谐化的一种表现,更是对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褒扬,它们源自“民间智慧”,是群众给的“封号”,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党员干部要争取拥有自己的昵称,主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人民群众留下一个好名声。

古语云,“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昵称往往是某个人突出特点或者总体特征的集中反映。

干部生活在群众当中,工作在群众周围,他们好还是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党员干部要想获得一个正面的昵称,成为一名让群众放心的好干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砺。

面对日常繁杂琐事,要有持之以恒为百姓服务的正气,面对大事、难事、复杂事,要有临危受命的勇气。

要常怀忧患意识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时刻心系百
姓,心系责任。

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意、多听民声,从群众赐予的昵称中体会民意,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与信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委、党总支与党支部的区别
根据党章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第三十条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也就是说基层党委、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都称为党的基层组织。

基层党委: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委员会(基层党委)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之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

基层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一般正式党员超过100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党委。

有些重要单位,党员数虽然不足100人,也可设立党委。

党总支:党总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由党总支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或三年。

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

一般正式党员50以上100人以下的单位可设立党总支。

人数较多的总支部可下设若干支部。

党支部: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

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基层单位,都应当设立党支部。

什么是党的基层组织?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1. 党委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之一。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党员不足10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基层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的基层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集体领导。

市(地)级以上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县级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

2. 党组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党组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党组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

党组设书记,必要时还可以设副书记。

3. 党总支
总支部委员会简称“总支”,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形式之一。

机关党员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党员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可分设若干支部。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的总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总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由总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总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4. 党支部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之一。

机关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支部。

党员7人以上的党的支部,设立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不足7人的党的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支部书记1人,必要时增选副书记1人。

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2年或者3年。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决定本支部的重大事项。

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由它选出来的支部委员会负责领导和处理日常工作。

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2年,对支部党员大会负责,并定期向它报告工作情况。

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