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一青藏地区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
2)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及图表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区分地理的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根据青藏高原农牧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训练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2)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对青藏高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重点难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高原农牧业”,青藏高原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是受其气候影响而气候又是受其地形地势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要层层分析,使学生掌握形成高原农牧业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四、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答)老师也喜欢旅游,这个暑假老师准备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下面有一段视频是介绍这个地方的,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完后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地理景观?师:那同学们请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你都看到了哪些地理景观?生:回答略师:这些地理景观都来自哪里?生:青藏高原师:青藏高原属于四大地区的哪一地区?生:青藏地区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其特殊的生态保护意义。
3.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
4.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2.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3.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4.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二、学习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20分钟)1.通过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并解释其独特之处。
2.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青藏地区的地貌特点,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三、学习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30分钟)1.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并进行解释。
2.进行气象知识小测,检查学生对气候特点与天气现象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30分钟)1.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包括地貌、植被、水域等。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高原的生态保护问题。
2.通过展示青藏高原的动植物资源,让学生了解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并鼓励学生关注保护高原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五、学习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与民族文化(30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青藏地区的传统文化、建筑风格等,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历史。
2.以小组形式进行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了解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六、总结与拓展(20分钟)1.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鼓励学生自主拓展青藏地区的知识:查找相关书籍、网站,深入了解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表达能力。
地理青藏高原地区教案
地理青藏高原地区教案【篇一:2010.11.13_ 高三地理《青藏地区》教案[1] 】第14 课青藏地区【考纲要求】1 、地理位置和范围;2 、高寒气候;3 、农牧业生产特点;4 、能源和矿产资源;5 、主要城市。
【重点与难点】1 、高寒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青藏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
【学法指导】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治理和工农业特色。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与范围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景观差异【思考】两幅景观图哪个表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特点?哪个表现了长江中下游的景观特点?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二、自然地理特征——“高、寒”1 、地形雪峰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大河源头,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藏北高原波状起伏,高原东部山高谷深2 、气候: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降水少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差异3 、河流与湖泊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湖泊:青海湖、纳木错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 年 5 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珍惜野生动物70 余种;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三、人文地理特征1 、高原农牧业【思考】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晴天多、大气洁净不利条件:气温低、降水少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这一地区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藏北高原有大面积的无人区。
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牲畜有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青藏地区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材分析青藏地区是四大地理单元之一,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认识我国区域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节教材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入手,让学生在学习青藏地区的过程中,了解我国青藏地区的范围,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地形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训练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四、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六、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一幅动物(牦牛)图片。
(附注释:我迷路了,哪位同学带我回家?)由这个情景设计导入新课《青藏地区》。
(学生)这头动物是牦牛,我知道它的老家在青藏高原,我把它带回去。
(教师)好的,它就交给你了,下课以后你把它带回去吧。
(学生笑)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
目睹了青藏高原迷人的景色,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吗?那么哪位同学先来谈谈你所了解的青藏高原有什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学生)学生活动。
(教师)说的很棒。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本区在中国的位置。
主题一: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过程1:展示青藏地区图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在图上进行空间定位: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和省级行政区过程2:展示青藏地区图要求学生阅读地图,在图上进行空间定位并分析: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2.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情况;3.了解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4.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3.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植被;4.青藏地区的动植物资源;5.青藏高原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30分钟)1.通过地图展示青藏地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介绍青藏地区的面积和海拔情况;2.讲解青藏地区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讲解原因和特点。
第二课时: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30分钟)1.展示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地图,讲解青藏地区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等;2.引导学生思考青藏地区资源分布的原因,并分析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三课时: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植被(30分钟)1.介绍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干燥、寒冷和多风等;2.介绍青藏地区的植被,如高山草甸、高山针叶林等;3.分析青藏地区气候和植被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时:青藏地区的动植物资源(30分钟)1.介绍青藏地区的动物资源,如野生动物和牦牛等;2.介绍青藏地区的植物资源,如高山植物和草原植物等;3.引导学生讨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第五课时:青藏高原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30分钟)1.了解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如水源涵养、全球气候调节等;2.介绍青藏高原的保护措施,如禁牧、植树造林等;3.讲解学生个人在保护青藏地区环境中的责任和行动。
四、教学方法1.信息传输法:通过讲解和展示,传递有关青藏地区的知识;2.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责任意识;3.观察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加深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了解。
五、教学资源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图;2.青藏地区资源分布图、气候图和植被图;3.青藏地区动植物图片和相关资料;4.青藏地区环保和保护资料。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青藏地区的内容。
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以及该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青藏地区的深入了解相对有限。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青藏地区的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力;(3)理解青藏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4)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现象,提高空间思维能力;(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青藏地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采用比较法,对比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加深对青藏地区特点的理解;(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究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发展,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4)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的价值观;(5)通过学习青藏地区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品质。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第一章: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1 地理位置与范围1.2 高原地形与气候特点1.3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1.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地图观察与讨论第二章:青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2.1 动植物资源2.2 高原生态系统2.3 生物多样性保护2.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动植物标本展示与分析第三章:青藏地区的河流与湖泊3.1 主要河流及其特点3.2 湖泊分布与类型3.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河流湖泊地图绘制与讨论第四章: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4.1 藏族文化概述4.2 宗教信仰与习俗4.3 其他少数民族文化4.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民族文化图片展览与讨论第五章: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5.1 农业与牧业5.2 资源开发与工业5.3 旅游业发展5.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六章:青藏地区的交通与通信6.1 交通网络与发展6.2 公路、铁路与航空运输6.3 通信技术的进步6.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交通与通信发展案例分析第七章: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1 环境问题与挑战7.2 生态保护措施7.3 可持续发展战略7.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辩论第八章:青藏地区的科研教育与卫生事业8.1 科研机构与科研成果8.2 教育资源与发展8.3 卫生事业与健康保障8.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科研教育与卫生事业现状分析第九章:青藏地区的旅游景点与习俗活动9.1 著名旅游景点介绍9.2 传统习俗与节日活动9.3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9.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旅游路线规划与讨论第十章:青藏地区的未来展望10.1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10.2 机遇与挑战10.3 我们的责任与使命10.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未来展望主题作文或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补充说明:详细解析高原的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环节二:青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补充说明:介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当前面临的威胁。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二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等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青藏地区遥感影像图:通过遥感影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知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的能力。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二地理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青藏地区》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讲解青藏地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
2. 教学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化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藏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等地理信息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高二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课题名称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3、青藏地区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分布;4、青藏地区的人口分布与主要城市,青藏铁路线,并能够结合图表资料分布其形成原因。
5、能够说明该地区河谷农业、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1.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难点2.分析该地区河谷农业、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语】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划分依据:位置范围、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仔细观察区域图,思考问题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由发言学生回答导入新课,复习相关内容,提升学生对地图的分析能力分析归纳位置特征【读图分析】: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位置: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范围: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西部•重要的经线:75°E 、90°E、104 °E•重要的纬线:30 °N 、35 °N学生读图作答归纳位置特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分析】青藏地区图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海拔高,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在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的山脉,山脉顶部雪峰连绵,冰川纵横。
藏北高原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
东部山高谷深,湖泊星罗棋布,多由冰川作用形成。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著名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这里湖泊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区,多内陆湖、咸水湖(青海湖)。
•气候属于高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很大。
这里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学生自己总结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水平地域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下半年有印度洋、太平洋水气进入•垂直地域差异地势的强烈隆升,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化认真读图,仔细听讲掌握如何读图,提取图中信息分析农牧业生产特点【读图分析】《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高寒的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由于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而且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
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地理《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我国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青藏高原地区的风光视频,引出青藏高原的学习。
2.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含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西部和甘肃省南部。
3.地形:青藏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它的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
4.气候: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从雅鲁藏布江谷地吹入青藏高原,使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逐渐减少。
东南地区降水较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5.河湖: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咸水湖有5000多个,盐湖有100多个,最大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被称为世界最高的大湖,是藏人心目中的圣湖。
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
主要体现在:湖泊萎缩;湿地干化;径流量减少;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展;生物多样性减少。
6.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拉萨北面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有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
水能: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7. 农业:河谷农业。
①农业发展条件:气温日较差大,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利于作物有机质的积累。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及气候特点;2. 了解青藏高原的重要地理意义及生态环境保护;3. 了解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2. 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3.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4.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5. 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青藏地区的地图,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并引导学生对该地区的认知和了解。
2. 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约10分钟)通过PPT或讲解方式,详细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家、省份和其他相关信息。
3. 探究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约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图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讲解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比如高原、山脉、河流等。
4. 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约30分钟)教师通过图表、数据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等,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气压高等问题,并进行讨论。
5. 讲解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约20分钟)教师介绍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6. 了解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约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如藏族、羌族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音乐、舞蹈等。
7. 总结与小结(约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青藏地区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2. 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的课后作业;3. 学生通过参观、体验、调研等形式,展示对青藏地区的认知和研究成果。
第五节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第五节青藏地区教学目标:1.通过对青藏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认识,了解自然环境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2.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3.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图演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活动]说出我国四大区域A、B、C、D的名称。
我们前面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青藏地区。
二、讲授新课[图片演示]青藏高原景观图。
[学生活动]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图片中,我(学生)看到了山脉,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多高山,山上是白色的,因为气候寒冷,所以山上有积雪。
[教师总结]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多雪山、冰川。
[地图演示]青藏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计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地区要比同纬度地区温度大约低多少度?(约低24°C)[教师引导]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学生探究]高寒的青藏地区,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拉萨由于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的美誉,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其首府称为“日光城”。
[图片演示]内蒙古牧场,新疆牧场和青藏高原牧场。
[学生活动]说说以上牧场有什么不同之处。
(分别是草原牧场、山地牧场和高寒牧场。
)[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师生共同讨论]内蒙古高原是四大高原中最平坦广阔的高原,地面起伏不大,草场广布,成为温带草原牧场。
新疆,我们知道,气候干旱,降水极少,养牛养羊没有水源是不行的,那么牧场应该建在什么地方呢?沙漠里吗?[学生回答]利用高山冰雪融水解决饮水问题,所以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上,成为山地牧场。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之青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观看视频,结合课前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气候特征作为探究重点,学会描述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高原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树立整体性的观念;2. 评价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让学生认识到高寒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教会学生辩证统一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建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的思想,;3. 借助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 以青藏地区为例,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面向高考,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自评、组内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补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河谷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品质优,单产高的原因分析【课堂探究】【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导入青藏地区【考情展示】列出2014---2016 年高考考查情况一、自然地理特征——雪域高原【知识回顾】观看视频,结合微课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方面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承转】突出高寒特征,重点探究气候特征及成因。
【学生活动】依据图示资料描述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注重答题思路的指导。
图1 中国年太阳能分布图图2 拉萨与杭州的气温降水分布图中 国 降 水量分布图【 归 纳 提升】构建青藏 地 区 地形、气候与水文、生物、土壤特征的联系【学生评价】自评【承转】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大,看一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
图3 藏民服饰品的分布地区,。
二、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河谷农业【学生活动】在图上指出青稞、牦牛两种农产并说明理由。
【小结】强调河谷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图 5 青藏地区地形图【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走进雅鲁藏布江谷地,通过高考题,重点分析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青藏地区》教案
第五节青藏地区复习目标: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复习过程与分析:一、位置和范围:1、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2、西藏和青海;还包括四川西部。
(云南,新疆很小一部分)3、重要区域与经纬线:(图中指标)30°N,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湟水谷地95°E,100°E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
二、人口与民族1、面积占全国25%,人口不足全国1%。
(全国西藏人口密度最小,不足2人/km2)2、藏族(喇嘛教)三、“高寒”的自然景观。
(海拔高、空气稀、气温低、冻土广、阳光强、风力大)1、雪峰连绵,冰川纵横,大河源地。
2、藏北高原波状起伏,高原东部山高谷深。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3、湖泊星罗棋布(有外流湖,但大多为内流湖)4、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雅鲁藏布江谷地——拉萨,林芝;湟水谷地——西宁。
四、高原农牧业:1、青藏牧区:我国高寒牧区,耐寒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适应高寒,缺氧,低压)2、喜温凉的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思考:①高产、高质的原因:日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②但其热量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原农业的优劣势)3、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谷农业)因为:地势相对较低,热量相对较高,土壤相对较好,灌溉便利。
4、藏药——高寒植物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降水丰富,(地形雨,西南季风),湿润,亚热带。
2、雅鲁藏布江:印度洋水系,水力丰富。
3、森林资源丰富:山地垂直自然带显著。
六、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1、丰富的能源:①水能:黄河上游:龙羊峡,李家峡(青海);雅鲁藏布江:不利于大力开发。
(地势陡峻生态脆弱,交通不便)②太阳能丰富(拉萨——“日光城”)原因:海拔高,云层薄,天气晴朗。
③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青藏地区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利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界限和主要地形组成;2. 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理解青藏地区高寒带来的影响;3. 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式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2. 掌握青藏地区受高寒影响下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特色。
※教学难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对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歌曲视频引入:播放歌曲视频《青藏高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青藏地区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2、提问:我们从视频中看到了青藏地区河山的雄伟与壮观,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九章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讲授新课]展示:中国地形图,并找学生画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掌握相关的地理事物。
了解划分青藏地区位置的界山,学生们拿出导学案,读书85页图9.3及文字,完成学习主题一中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展示:青藏地区的省区图,学生介绍青藏地区包括哪些省区。
提问: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青藏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回答:高寒教师讲述:非常好,青藏高原的非常高。
青藏地区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拨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山最高的高原,高原上面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底和盆地,因此“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地区地形的显著特征。
青藏地区高中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高中教学设计青藏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区,其地势高度复杂,气候条件特殊,对高中教学设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适应青藏地区的特点,高中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考虑地域特点。
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势高差大,气温变化幅度大,缺氧问题严重。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高海拔、低氧气环境下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程表,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活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其次,注重实践教学。
青藏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同学们应该有机会走出教室,亲自体验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注重多元化评价。
青藏地区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经验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考试、测试外,还可以引入课堂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写作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青藏地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面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青藏地区的学生需要具备灵活适应、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外,由于青藏地区多民族聚居,教学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风情研究、民族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综上所述,青藏地区高中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地域特点、注重实践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高素质的青藏地区人才,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青藏地区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
2)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及图表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区分地理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根据青藏高原农牧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训练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2)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对青藏高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重点难点1.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2.“高原农牧业”,青藏高原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是受其气候影响而气候又是受其地形地势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要层层分析,使学生掌握形成高原农牧业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四、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答)老师也喜欢旅游,这个暑假老师准备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下面有一段视频是介绍这个地方的,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完后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地理景观?师:那同学们请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你都看到了哪些地理景观?生:回答略师:这些地理景观都来自哪里?生:青藏高原师:青藏高原属于四大地区的哪一地区?生:青藏地区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青藏地区。
我们学习区域地理从哪些方面入手?(生答)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下第一个小组探究活动——认识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小组探究活动)(二)讲授新课1.小组探究一:认识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结合导学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以前后位相互合作的方式初探下列问题:(时间:3分钟)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及其包括的省区。
2)了解青藏地区人口、民族和面积。
3)找出青藏高原上主要山脉、地形区,说出其独特的地势特点。
4)根据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性,找出本区的资源。
要求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本区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看海拔说出其美称——世界屋瘠,用一个字描述本区的地形特点——高。
并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性的表现是什么?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
2、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及其形成原因。
3、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4、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5、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
6、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分布,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7、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及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
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的分析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强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树立辨证思想,获得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地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西北地区自然状况的认识,从而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及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青藏地区“高”“寒”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关键]使学生抓住“干旱”、“高寒”这两个区域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指导读图法、启发引导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学生回答]喜欢[教师]其实老师也很喜欢旅游,而且老师不仅喜欢欣赏各地的美景,还喜欢品位各地的特色美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视觉上来欣赏几幅特色美食的图片吧![教师]出示风干牛肉干、奶酪、那奶酒、羊肉串、烤全羊的图片[教师提问]吃过吗?好吃吗?这些特色美食它们都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哪几个?[学生回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师]出示标题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二、讲授新课[过渡]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我国的西北地区,通过刚才的部分特色美食,我们不难看出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什么?[学生回答]畜牧业[教师]出示标题西北地区是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教师提问]那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什么以畜牧业为主呢?[学生回答]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是干旱[提示]如果学生不能直接回答出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是干旱,教师可以几幅超链接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降水量分布图、西北地区地形图)让学生能够理解西北地区因为干旱,所以农业生产方式是以畜牧业为主。
[教师提问]那为什么西北地区这么干旱?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吧?[学生讨论]西北干旱的原因[提示]教师为学生提供两幅图片: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西北地区的范围[学生回答]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因此来自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教师引导]还有其他的原因吗?演示西北地区的范围图,带领学生读图找出西北地区的一系列山脉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
[学生回答]再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所以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是干旱。
[师生共同总结]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教师提问]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欣赏一下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看看同是干旱的西北地区,内部景观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引导]与什么有关呢?[提示]出示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和“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图。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东西距离很长,由于距海的远近不同,从东到西降水越来越少,地表景观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教师引导]因此说西北地区的内部的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学生回答]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是干旱,但是由于西北地区的内部景观不同,所以西北地区的牧场类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让我们来看一下西北地区的牧场类型。
[课件出示]中国的四大牧区,教师指图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三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张艳使用时间:2014年9月授课类型:省优质课【教学目标】观看视频,结合课前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气候特征作为探究重点,学会描述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并通过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明确高原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树立整体性的观念;评价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让学生认识到高寒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教会学生辩证统一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建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的思想,;借助青藏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以青海矿产资源和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青藏地区为例,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面向高考,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自评、组内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补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河谷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青藏地区光照强与气温低的原因【课堂探究】【导入新课】让学生品尝青稞酥、牦牛干,导入青藏地区【考情展示】列出2008-2014年高考考查情况一、自然地理特征——雪域高原【知识回顾】观看视频,结合微课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方面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承转】突出高寒特征,重点探究气候特征及成因。
【学生活动】依据图示资料描述拉萨的气候特征,注重答题思路的指导。
【学生活动】运用“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青藏地区相比于同纬度地区,光照强与气温低的形成原因。
(播放微课予以指导)【归纳提升】构建青藏地区地形、气候与水文、生物、土壤特征的联系【学生评价】自评【承转】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大,看一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
二、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河谷农业【学生活动】在图上指出青稞、牦牛两种农产品的分布地区,并说明理由。
【小结】强调河谷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走进雅鲁藏布江谷地,通过两道高考题,重点分析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1)(2013年江苏卷)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2)(2013年海南卷)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归纳提升】注意答题思路的点拨和答题方法的指导。
强调青藏地区发展的高寒牧业与河谷农业都是由高寒环境所决定的,体现了“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思想,同时,劣势也可以变优势,形成辩证的思维。
【学生评价】组内互评【承转】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深受高寒环境的影响,那么其它产业的发展呢?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
根据材料一,归纳1995-2013年,青海与西藏产业变化的不同点。
2. 结合材料,评价目前西藏、青海两省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材料二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2007年西藏旅游业直接创收48.52亿元,比2006年增长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