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ba52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b.png)
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团结力量大。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脉络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国防建设、军事科技等方面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钢铁长城”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主动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钢铁长城”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2.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历史背景。
3.国防建设对国家发展、国家地位的影响。
4.学生在课堂讨论、练习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要回顾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国防建设的发展脉络。
2.详细讲解“钢铁长城”的内涵,包括其军事、科技、工业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3.介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如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航母等,并分析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原因。
3.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收集有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成就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手抄报内容丰富、设计美观,能够体现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4.结合课堂讨论,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回答:
a.请谈谈你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认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 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a5bd41ed9ad51f11df24a.png)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第周第课时课题第14课钢铁长城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2、分析: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3、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从而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以及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知识网络梳理2、典型例题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部队成立于什么时期?装备如何?图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准备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炮兵部队图二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时,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不包括()A 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2)李红同学参见“我国国防建设知识竞赛”,抽到以下题目: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只是什么?她应选择()A、巡航舰B、导弹驱逐舰C、太仓舰D、核潜艇(3)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现阶段我国海军构成主要是()①水面舰艇部队②潜艇部队③海军航空兵部队④海军陆战队⑤航空母舰部队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4)汶川大地震是对人民军队的一次考验,大灾难再次证明了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B、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C、海军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D、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5)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A、1970年B、1971年C、1974年D、1976年(6)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是()A、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B、空军部队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C、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7)现在我国导弹部队装备的核武器中不包括()A、核潜艇B、中程导弹C、远程导弹D、洲际导弹(8)下列关于我国空军的说法,正确的是()A、1957年中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B、空军刚刚组建就面临越南战争的考验C、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空军建立之初,飞机全部从国外购买(9)一次军事演习中,雷达兵报告在我国南海上空发现敌导弹,指挥员下令发生导弹在空中拦截,通讯员应该把这项命令传达给()A、海军陆战队B、导弹部队C、海军航空兵D、特种部队。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附反思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a9d666a33687e21ae45a905.png)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钢铁长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4课。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具体分为3课内容:钢铁长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
通过学习人民军队的艰难发展历程,来感悟现代化军队中科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念。
认识到我国国防力量犹如一条“钢铁长城”,从而增添民族自豪感。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我校地处城关,学校设施比较完善,多数家庭条件优越,学生中网虫众多,具备了网络学习探究的基本条件;而初二年的学生对军事武器很感兴趣,也有自己的见解,但对我国的国防建设特别是发展历程了解甚少,这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充足动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及对历史现象进行研究的初步意识。
但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两个常见问题: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经常是不懂得取舍,有的还比较片面。
所以,教师要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史实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第二,学生看完课件听完解说后,还是停留在感性的零散的思想层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引导学生分析国防建设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理性思维。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核心思路是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内容,体现时代气息。
我提前2周布置预习任务。
把每班同学都基本上以小组为单位分成4组(允许个别同学自由组合),分别负责寻找人民陆军、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陆军课本没有,但为了分组方便,同时他也是人民解放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也进行简要介绍。
教师事先提供几点要求:以几个时间段为线索(基本上分建立初期、70年代的发展和新时期的飞跃三个阶段);要结合课本的知识点;内容简洁而有代表性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钢铁长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钢铁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122d00bb68a98271fefafc.png)
人教版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钢铁长城一.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两班共有学生103人,从学生总体学习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待进步和提高;但也有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上进心较强。
要抓住学生的上进心理积极正确培养,达到良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三.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会从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2)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8291b5f0e7cd184253660.png)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内容分析]:1.课程内容标准: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课,属于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粗看似乎相对独立,实际上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新政权巩固、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及后两课外交取得巨大成就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学习本课,首先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国防力量的增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
其次,有利于认识国防的重要性,加强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学情分析]:1.男生对军事有较多的了解,少数男生甚至是军事发烧友,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2.女生对军事武器装备兴趣不大,知之甚少,需要努力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想]:1.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掌握知识。
2.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本人对军事有较浓厚的兴趣,军事知识丰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人民海军的建立和三大舰队、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海军的多兵种和现代化、人民空军的诞生和现代化、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强大战斗力。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外查找军事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新旧中国海防的差异及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设计和辩论各自的军事设计,训练学生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钢铁长城》教案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钢铁长城》教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51bb4f1c7375a417866f8fba.png)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阶段简要讲述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2)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特点,说出科技发展对国防建设的作用。
(3)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进而说出“钢铁长城”的含义。
(4)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收集、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
(3)通过自由辩论,训练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1、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把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定为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能力激活点。
可通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海军、陆军、空军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在课上进行展示和讲解,来完成解决重点的第一步,再通过教师所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直接对比和展示,对现代化军队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讲解和展示,能够激发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上升起爱国主义情感,并能树立为祖国国防力量的壮大贡献自己力量的伟大理想。
2、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8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8](https://img.taocdn.com/s3/m/6e2e5fb483c4bb4cf6ecd10d.png)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括人民军队的发展特征中,感悟现代化军队中科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念。
2.在体验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时,说出怎样面对考验,取得成功。
3.在探究人民海、空军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认识到我国国防力量的加强,犹如形成一条“钢铁长城”,从而增添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1.分阶段简要讲述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2.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特点,说出科技发展对国防建设的作用。
3.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进而说出“钢铁长城”的含义。
4.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体验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2.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主题探究学习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
3.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
2.处理方法:运用问题提示,引导自学,初步建构知识结构;运用新情境中的问题,深化对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的理解和掌握。
3.难点:“钢铁长城”的理解、科技在人民军队中的作用和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的概括。
4.处理方法:运用问题探究的方法,通过解决由浅入深的问题,突破难点;通过创设历史场景,在感受历史发展变化中,突破重点。
课前导学1.运用预习提纲,预习本课课文。
2.收集有关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事迹,准备再现蒋道平空战的短剧。
3.收集有关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图片、材料。
4.复习有关旧中国的国防知识,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
教学渗透通过各个时期各军种装备图片展,感悟科技强军的重要性;阅读相关材料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教学设计1:第14课 钢铁长城
![教学设计1:第14课 钢铁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7da76c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d.png)
第14课钢铁长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辽宁舰》、《胡锦涛出席交接仪式》教师引导:2012年9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鱼翔浅底”——人民海军展示:《美国建立的岛链图》教师:冷战中至冷战后,为了切实对中国形成进攻遏制态势,美国相继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三条海洋岛链。
中国虽然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但却处于“有海无洋”的窘境。
中国将如何冲破岛链,走向“蓝水”?我们首先来了解人民海军的建立情况。
学生:新中国成立前夕,华东军区海军成立,这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教师补充: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第一支人民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教师:人民海军建立之初,只有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的几艘舰艇,不仅数量少,而且装备落后。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考察和对外出访任务。
1974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大大提升了海军实力。
教师:简介海军装备。
展示图片教师: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学生: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已由水面舰艇部队、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教师:我们接下来通过几张图片,了解海军的四大兵种(教师简介其基本情况)。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海军的主要兵种及其发展情况。
教师:播放《国庆60周年大阅兵》关于海军的视频片段,了解现代化人民海军的发展情况。
提问: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举例说明。
学生:分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回答。
展示:图片《致远舰》、《导弹驱逐舰编队》教师总结: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
如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c9270151227916888586d742.png)
《钢铁长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钢铁长城》主要介绍了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即钢铁长城的形成,讲述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
由于国防力量的壮大是综合国力强大的有力保障,只有富国强兵才能保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才能促进外交事业的发展。
因此,学好本课既可以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缓性,又可以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对完成第五单元的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富有好奇心,活泼好动,乐于探索,乐于表现自我,对军事武器很感兴趣,这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起来。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阶段简要讲述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2.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特点,说出科技发展对国防建设的作用。
3.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进而说出“钢铁长城”的含义。
4.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体验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2.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主题探究学习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
3.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括人民军队的发展特征中,感悟现代化军队中科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念。
2.在体验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时,说出怎样面对考验,取得成功。
3.在探究人民海、空军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认识到我国国防力量的加强,犹如形成一条“钢铁长城”,从而增添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
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法与学法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讲授法2.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分别说出在下面各时期中人民军队的名称(1)长征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3)解放战争时期:(4)抗美援朝时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钢铁长城》,了解我国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12906fa417866fb84a8e5f.png)
钢铁长城教学目标:1、掌握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2、理解钢铁长城的含义以及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提高总结概括能力。
3、认识坚固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长城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长城是古代中国的边疆防线,进而说明新中国也有像长城那样的防线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检查预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预习案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进行补充和更正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使其掌握基础知识。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总结。
(1)、中国建立海军的目的是什么?中国海军发展的表现是什么?海军的建立、发展有什么影响?(2)、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3)、蒋道平是在什么情况下抗击美军?他的行为为什么能够得到中朝人民的赞扬?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空军装备的发展经历的那几个阶段?空军的建立、发展有什么影响?(5)、比较人民空军和海军的发展历程,说出两支军队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6)、相比陆军、海军和空军,导弹部队有什么优点?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有什么意义?(7)、“百万大裁军”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表,引导学生思考钢铁长城的含义和从中得到的启示而进行结课。
作业设计(活页作业)板书设计:第4课:钢铁长城建立———华东军区海军海军发展———北海、东海、南海舰队,多种舰艇现代化———科技含量提高、多兵种、活动范围扩大空军:国外购买———仿制———自行研制导弹部队:1966年组建,担任核反击任务,具有较强战斗力达标训练:(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建立于()A、新中国成立后B、新中国成立前C、改革开放后D、改革开放前(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①华东军区海军②北海舰队③东海舰队④南海舰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3)核潜艇具有很强的海上攻击力,是现代海防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c98257aeaad1f346933fd1.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认识到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上课铃响后,停播歌曲,教师宣布上课)【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一起分享了一首歌,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生:万里长城永不倒。
师:对!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句话一直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激荡,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展示《长城图片》)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所了解的长城。
谁能告诉我,是谁在位时开始大规模的修建长城?生:答师:那么当时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生:答师:但通过历史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蒙古族越过长城建立了元朝;满洲族越过长城建立了清朝。
这就说明有形的长城并非是万能的。
我们中国还有一条无形的长城,它是由人民军队构筑的钢铁长城(展示《利比亚军舰护送撤侨图》《汶川地震军队救援图》《九八水灾军队抗洪图》)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的人民军队——钢铁长城才是牢不可破的,真可谓:无形胜有形!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我们的钢铁长城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牢不可破的?生:想!师:好!那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十四课《钢铁长城》(出示课题)【展示课标】【探究新课】(过渡)师: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人民军队开始组建,那时主要是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是在人民军队壮大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0ec5e4c8d376eeaeaa3151.png)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目标】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及战斗力。
【重、难点】1、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2、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讲述故事、设疑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目标:播放视频资料《新中国大阅兵》片段和《国庆六十周年阅兵》片段。
仅仅六十年,我国的军队建设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钢铁长城》,了解我国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二、自主学习,适时点拨: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舰队。
2、找出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建设分别取得哪些成就?(1)70年代的成就:(2)90年代的成就:3、人民空军是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空军刚刚诞生后,就面临着战争的考验。
4、人民空军建立早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哪些发展?5、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任务。
1966年,中国组建部队。
6、我国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壮大,陆续装备了、、、核武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三、发现研讨,合作探究:1、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试举例说明。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公开亮相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令当时观看的外国使节和外国记者大为惊叹。
英国《泰晤士报》报告:“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今后美苏两国在决定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建立与发展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有什么重要意义?你认为科技对国防有怎样的影响?四、小组展示,体验成功:五、达标检测,巩固练习:1、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A、北海舰队B、东海舰队C、南海舰队D、华东军区海军2、关于中国空军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军刚诞生,即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B、人民空军建立早期,即走上国产化的道路C、五十年代中期,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空军已拥有飞机三千架3、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我国开始组建导弹部队是在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我国导弹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A、核反击B、核攻击C、核威胁D、核追击六、评价反馈,提炼总结:【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1)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fa7ba332b160b4e777fcf72.png)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7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4 .根据73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教师组织学生了解课本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情况,指出: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向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练习巩固
课本75页“练一练”:应选A(50年代)。
(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钢铁长城
课 标
解 读
与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课介绍了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14 钢铁长城教案 (1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14 钢铁长城教案 (13)](https://img.taocdn.com/s3/m/0065c6e858fafab068dc0204.png)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人民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过程与方法: ;人民空军的诞生、非机动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及其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教学难点: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教学方法:疑、探、展、评、用教具:教学过程;一、设疑(一)导入新课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保障(二)学生快熟阅读教材,梳理重点知识以问题形式提出来,师生归纳整理,形成紫檀自探提纲。
教师预设问题: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3、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二、探究(一)学生自探自探提示:回答以上4 题(三)小组合探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维解决的问题。
2、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展示1组2号2组2号3组2号4组2号评价4组1号3组1号2组1号1组1号三、展示学生展示(板书、口述或随机展示)四、评价(一)学生评价(二)教师评价、点拨或精讲五、运用(一)教师精选题(当堂训练题)1.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3.关于中国空军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军刚诞生,即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B.人民空军建立早期,即走上国产化的道路C.五十年代中期,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空军已拥有飞机三千架4.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我国开始组建导弹部队是在( ) A.1949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66年5.我国导弹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 A.核反击 B.核攻击 C.核威胁 D.核追击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a9ca0e0b4c2e3f572763eb.png)
①主要是指人民军队英勇作战的优良传统与先进的武器装备相结合,构筑了坚固的保卫祖国疆土和安全的防线。②走科技强军之路。
9’
运
用
课
标
指导完成,方法点拨
同步探究的开放作业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代表展示
7’
反思
完善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收获?(提示:学习了哪些重大事件?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还有哪些疑惑?)
合作探究
3、海军发展: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核潜艇
4、海军分类:水面舰艇部队 、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二、人民空军建立
1、基础:陆军
2、发展:购买、仿制(1956 ,歼5型歼击机)、自行研制和引进结合
三、导弹部队的发展
1966年、第二炮兵部队核反击任务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 师活动
阅读课标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2’
解
读
课
标
同步探究过程
指导自主探究组织 展示交流,进行评价
展示交流
作出评价
7’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
华东军区海军
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
2、人民空军
1956年,歼5型歼击机
分为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
1、引导学生说出人民海军部队发展壮大情况。
2、了解海军装备的发展。投放舰船图像。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
使用人
编号
15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 时
主备人
日期
教
学
目
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7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7](https://img.taocdn.com/s3/m/6a47acf95acfa1c7aa00cc95.png)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一)导课(二)授新教师利用投影仪打出长城图片并提问进入导课环节: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2”—1’54”教师:同学们,大家认识图片上的建筑吧?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修建长城?它是我国古代的防御工程。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它的国防价值,我们早已把它看成国防的象征。
那么,今日中国的国防靠什么来支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钢铁长城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出示板书:课题第14课钢铁长城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哪几支部队构成?板书: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主要了解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投影仪出示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完成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检测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进行调控,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自学效果的检测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内容进行评价,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并引导学生修正回答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1.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哪三支舰队?2. 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取得哪些成就?20世纪90年代后,海军由哪几支部队等组成了多兵种合成军?3.空军建立的基础?它刚刚诞生,就经历了哪场战争的考验并取得辉煌成就?4.导弹部队何时建立?主要担任什么任务?陆续装备了哪些武器装备?引出第一目“人民海军的建立”。
再出示毛泽东1953年视察海军图片和为海军的题词。
提问: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强的陆军,为什么还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展示从鸦片战争图片,让学生回顾旧中国有海无防的屈辱历史。
再展示“中国的海洋图”,让学生知道我国学生认识长城图片,并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学生翻书到14课学生回答: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学生自主学习依据学习提纲,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答案,可以小组内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并依题答出答案检测学习效果。
海军发展历程: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后来相继建立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2.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
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意识到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
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
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对,修筑长城的作用是保卫祖国疆土和安全。
那么在现代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我们也修筑了一条长城,它是什么呢?钢铁长城。
当然他不是真的用钢铁铸造的长城,
那他是指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习钢铁长城的内容。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
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
)3 、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
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感受人民军队的军威。
4、根据67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
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
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提升了现代化装备水平。
)
导弹部队的发展
什么是导弹?
(1)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周恩来亲自命名“第二炮兵部队”)(2)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核反击)
(3)根据导弹的射程,分为哪些种类?(中程、远程、洲际导弹)
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导弹射程示意图”和《导弹小知识》,结合课本70页“自由阅读卡?百万大裁军”,了解“科技强军”的涵义:在新时代里,军队强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
总结: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向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有志于此的同学,请登陆网站/newweb/index.htm,了解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情况。
希望在坐的同学中,将来有人进入这所人民军队的高等学府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