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04-都市性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6.凯文林奇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
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
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
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
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
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
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1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化和都市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化和都市问题研究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化和都市问题的研究。
首先,城市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迅速推进,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都市人口。
这种城市化进程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拥堵、居住问题、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人口集中所带来的资源分配问题。
因此,研究城市化问题需要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以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压力。
其次,城市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从个体层面来看,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城市化的机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找到工作、提高生活水平。
但与此同时,城市也导致了农村资源的带离和农村空心化。
这种城市化带来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之一。
因此,研究城市化问题需要考虑到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和发展,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减缓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此外,城市化也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传统的社会关系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打破,人们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虚拟和分散。
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变得薄弱,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
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也使得城市化社会面临着更多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的上升、家庭稳定性的下降等。
因此,研究城市化问题需要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团结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关系,以应对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最后,城市化还对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被现代化的价值取代,人们对于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
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劳动关系的紧张、人际关系的问题等。
因此,研究城市化问题需要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化与都市生活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化与都市生活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而都市生活是指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社会学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城市化对都市生活的影响。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城市化对都市生活的影响及其社会学意义。
一、城市化的定义与特点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定义及特点对于理解都市生活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并随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土地利用的改变、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等。
城市的特点使其区别于农村,包括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多元文化、资源聚集等。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聚集、资源利用、社会分工等方面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城市化对都市生活的影响1. 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农村,人们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生活方式,而在城市,人们更加注重职业发展、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城市化使得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2. 社会关系的转变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涣散和社会联系的减少。
在农村社会中,人际关系较为密切,人们之间的互助和联系更为紧密。
而在城市,人际关系相对疏离,人们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和自我实现。
因此,城市化对人们的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城市化使得资源在城市中的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导致城市贫富分化。
一方面,大城市资源相对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使得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人们面临着狭隘的发展机会。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影响了都市生活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三、城市化与都市生活的社会学意义城市化与都市生活的互动关系对于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城市化引发了社会结构的转型,加剧了社会分工与社会流动。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聚集了各种社会资源和机会,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
都市社会学
主要流派
都市社会学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①都市化派。该派认为,都市的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以及规范秩序解体。他 们主要研究与农村生活方式相的社会机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亚社会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竞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类在生物亚社会的压力和动力下 被迫作出种种反应,人类行为就是这种亚社会压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都市社会组织。都市社会组织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经济类、行政类、文化类、政治类、社区类、家庭类 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诸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构成许多不同的络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都市 社会的发展。都市社会学着重研究都市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⑤都市生活方式。包括都市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特点以及影响都市生活方式变革的社会因素等。
③生存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组织自己以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都市化是居民创造出来的, 用以容纳大量居民的组织形式;都市化的进程直接取决于生存活动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决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
④经济学派。该派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动的重新组合, 原来单一的第一产业逐渐派生出第二、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特别是都市的社会组织也随之变化。
谢谢观看
正式创建
20世纪 20年代。系统地研究都市社会学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R.E.帕克、E.W.伯吉斯、R.D.麦肯 齐和L.沃思等人,通称他们为芝加哥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和都市高速发展,各地的移民大量涌 入都市。芝加哥的发展则具有代表性。1803年芝加哥建立要塞后,在四周建立了若干居民点,至19世纪末,人口 达到110万。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拥有300万人口。由于拥有地理、资源、交通等方面的优势,芝 加哥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特大都市之一。居民中四分之三以上是从欧洲各国移入的。民族、种族不同,宗教信仰 不同,风俗习惯各异,贫富悬殊惊人,社会问题较多,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国际妇 女节”均源于芝加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城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都市现象展开了全面的、 系统的研究。他们走上街头,对都市进行实地调查,突破了主要从理论上研究都市的欧洲社会学传统。1916年,帕 克发表《对都市环境中人类行为进行考察的建议》一文,从都市社会学的角度对都市建设和都市发展提出了建设 性的意见:都市要把它的人口和机构安排成一种井然有秩的和谐图,要按商业、工业、交通和住宅划分区域,并 按种族、社会和文化的不同自然地分区居住。帕克重视对都市的实地调查,他对都市的产业工人、官员、季节工、 无业游民、流浪艺人、娼妓和舞厅职员等各部分社会成员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还对都市的劳动分工、组织结构、 传播媒介、心理因素作了仔细的考察。伯吉斯也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和帕克于1925年合编了 《都市》一书,这是一本都市社会学的论文荟萃。1926年伯吉斯又编纂《都市社区》一书,作为《都市》的补充 本。这两本书是最早系统研究都市社会学的著作。美国社会学学会1926年年会确定以都市社会学为研究的重点。 伯吉斯在古典都市区位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都市内部结构的同心圈假设。麦肯齐是芝加哥学派的又一位重要 社会学家。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6.凯文林奇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
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
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
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
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
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
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1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
城市社会学中,存在着多种理论,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
理论:
1. 资源依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是由于人们
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益的追求。
城市的规模和功能扩张是为
了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居民则在城市中获得资源和机会。
2. 人类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
城市的结构和动态是由人类活
动和环境条件共同塑造的。
3. 社会交往理论:这一理论关注城市中个人和群体之间的
互动和社会关系。
它研究人们在城市中如何相互依赖、互
动和形成社会网络。
4. 集体行动理论:这一理论研究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在城市中的发展和影响。
它关注社会变革和政治动员如何在城市中发生和推动。
5. 都市化理论:这一理论研究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它关注城市发展和变革如何影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生活方式。
6. 社会空间理论:这一理论关注城市空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研究城市空间如何塑造社会关系、身份认同和权力结构。
这些理论在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和城市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城市性理论
四 文化的解释
甘斯对城市和郊区进行了对比,认为搬到郊区 的城市居民在行为上并没有变化。基于对城 市与郊区住民六点差别的否定,甘斯得出以 下结论:1)除老城部分工厂和办公室仍坐落 在街区外,许多城市和郊区一样是一个宿舍 区;2)郊区域中心商务区相距较远并不指来 回路上的时间,许多人较多利用工作地的设 施3)较多利用小汽车上下班多从高收入和原 教居民的出4)郊区社区较小源自行政边界的 划分5)郊区单和外城相比,人口同质性差别 不明显,而比城市整体更具同质性6)郊区单 和外城相比,人口学差异大为减小。 新的解释依据:特性
3 城市生活的描述 沃思主要从生态,组织和个性及态度的角度对城市生活进行了描述。 生态角度:即作为一种由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 构。包括:1)城市生活所产生的许多技术机构,技能和组织只 在需求极大地城市才能成长;2)城市多青壮年和移民,是文化 和人群的大染缸;3)城市人口生育率下降;4)以上特征和城市 生活模式相互影响。 组织角度:即作为一个涉及了社会结构的特点,一系列的社会机构 及社会联系的一个典型模式的社会组织系统。包括:1)首属交 往被次属交往代替,亲属关系减弱,家庭功能降低,邻里关系消 失以及社会整合的传统基础被破坏;2)高度专业化机构产生, 白领数量庞大;3)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成本均较高;4)个体与 自愿组织联系并不紧密。 个性及态度角度:即作为一组态度和观点以及牵涉到集体行为的典 型形式和服从于社会控制机制的个性组合。包括:1)根性紊乱 和精神崩溃;2)社会控制典型的通过正式的组织群体来进行, 人与人的沟通处于普遍和大众利益的基础上。
城市性理论
小白
一 早期社会学家对城市性的描述
涂尔干: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划分;
齐美尔:现代大都市人们精神生活的特点;
社会学的视角下的现代都市化问题
社会学的视角下的现代都市化问题现代都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城市化进程在世界各地迅速展开。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我们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现代都市化的问题。
一、都市化的概念与特点都市化是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并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现代都市化的特点在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空间扩张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些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但是在不同地区却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二、都市化带来的挑战1. 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城市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明显,贫富差距扩大。
在现代都市化过程中,社会阶层的差异和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凸显,这给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2. 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突出。
过度的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3. 城市生活质量:现代都市化带来了便利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噪音、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社会学在现代都市化中的作用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问题的学科,对于现代都市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学的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都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社会结构的改变:社会学家可以通过研究都市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揭示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问题的本质,为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2. 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都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学可以通过对都市化背景下的群体行为和社交网络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社区的形成和运作,并提出改善社会互动的建议。
3. 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社会学对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化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出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四、解决现代都市化问题的建议1. 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加强社会福利政策,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平等性。
城市社会学追寻现代都市的力
城市社会学追寻现代都市的力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承载着各种社会、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场所。
城市社会学旨在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以及城市中人们的行为、互动和社会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社会学对于追寻现代都市的力量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城市的复杂性与城市社会学城市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空间,包容着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文化形态。
城市社会学通过对城市各个方面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首先,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的组成和互动。
城市中的人口结构多元,不同的社会阶层、职业群体和族裔群体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城市独特的社会结构。
城市社会学家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调查和观察,揭示了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方式。
其次,城市社会学关注城市中不同空间的使用和功能。
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布局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社会学家研究城市的地理分布、建筑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分布,从而了解城市空间在人们生活和社交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城市社会学与都市生活质量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复杂性,同时对提升都市生活质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社会学家研究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社区互动和城市环境的影响,为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和提升生活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首先,城市社会学研究恶劣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城市中存在着噪声、空气污染等不利于居民健康的因素。
通过研究城市环境与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城市社会学为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城市社会学关注社区的互动和社会支持系统。
城市生活往往缺乏社区的凝聚力,使人们在城市中感到孤独和社会脱离感。
城市社会学通过研究社区互动的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探索城市中如何构建更加和谐和融洽的社会关系。
第三部分:城市社会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城市社会学为我们认识和改善城市生活提供了重要途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都市社会学课程大纲
都市社會學課程大綱授課教師:楊友仁學生時間:每週五下午2:00-5:00pm(須事先預約)伴隨著城鄉規劃的的歷史與思潮,以及真實世界中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的動力,與所出現的各式各樣問題,都市理論從早期的芝加哥學派發展至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當中都市社會學的主流理論取向也歷經了「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本課程旨在透過系統性地探索都市社會學的不同系譜和從問題取向出發的各種研究課題面向,提供參與者對於都市化與城市發展相關課題之社會科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並納入相關台灣社會的都市課題,讓參與者得以運用此一領域的相關知識資源,梳理出研究興趣與問題意識。
教科書Parker, S.(2006)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Encounter the City, London: Routledge.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 《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
課程要求課堂出席課堂之出席與參與攸關同學的學習,同學因故無法出席者,須事先向教師請假。
本課程將進行隨機性點名,無故缺席不到被點到名者,將扣分,一次點名不到扣總成績五分;三次點名不到者,以不及格論。
上課時主動回答授課老師提出的問題會加分,回答好的一次加總成績二分指定教材閱讀本課程授課方式主要由教師講授,兼及師生間的討論與對話。
為提升上課品質,所有的同學都被期待應在上課前完成指定教材的閱讀,以便在課堂上可以參與討論分組導讀與提問同學們需分組,每周由導讀組負責導讀每周指定教材閱讀心得,由提問組負責提出相關問題,依每周主題,設計小型田野調查或社會觀察,舉出具體經驗性個案,在每周報告中進行延伸討論評分方式課堂出席與參與討論25%分組導讀與提問30%期中考20%期末考25%授課進度一、課程介紹與記錄片觀賞完成同學分組,觀賞記錄片:國際旅館(I-Hotel)二、古典社會學中的都市理論:韋伯與齊美爾Parker(2006) Chapter 1, Chapter 2觀賞紀錄片:我們家在康樂里三、想像城市與接近城市的權力:班雅明與列斐伏爾的都市思想Parker(2006) Chapter 2觀賞紀錄片:台北幾米四、芝加哥:都市研究的社會改革與經驗傳統Parker (2006) Chapter 3五、烏托邦主義的城市實驗:從花園城市到新都市主義Parker (2006) Chapter 4六、工業之城:原始積累與農工部門轉移柯志明, Selden, M.(1988)<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以社會主義中國與資本主義台灣為案例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第一期,頁11~51。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亦称“都市社会学”。
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城市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社区生活以及其他群体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主要涉及:城市的起源、发展与变迁,城市空间分布状态,城市社会结构与功能,城市社会组织,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城市社会问题,城乡差异和互赖关系,城市化,郊区化及各国城市的比较研究等。
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等人对它的创立和发展有过较大的贡献和影响。
城市生态学:亦称“城市区位学”,研究城市社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是城市社会学、人文生态学和人文地理学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后果、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及其模式、城市人口的分布、人类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现象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其研究成果对确定城市合理规模,探索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适生态容量,提供文明优美的生活环境,都有积极意义。
城市区位学:即“城市生态学”。
城市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具有区别于乡村的若干基本特征:非农业人口集中,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的综合体等等。
在这些基本特征中,大量的从事工业、金融、商业、文教、交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的集中,以及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是城市的本质特征,充分显示出在国家和地区中的重要职能和作用。
在城市的分类上,目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划分标准:一是按人口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城市。
在按人口规模进行分类时,世界各国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二是按城市的主导职能不同划分为政治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和旅游城市等。
三是按城市的作用范围不同划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区性城市。
城市发展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吸引力、辐射力的变化增长过程。
是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要的过程。
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郑也夫的城市社会学现代都市的多元面貌
郑也夫的城市社会学现代都市的多元面貌郑也夫是一位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现代都市的多元面貌。
在他的研究中,他探索了城市的多元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郑也夫的城市社会学理论的解析,来介绍现代都市的多元面貌。
一、城市的多元特征现代都市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群体,它包含了来自各个背景的人们,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丰富的交流和互动。
郑也夫通过对现代都市中不同社会群体的研究,发现城市的多元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族多元性现代都市是一个种族多元的空间,不同种族和族裔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文化交融的环境。
郑也夫的研究显示,种族多元性不仅带来了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2.经济多元性现代都市是一个经济多元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经济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
郑也夫认为,经济多元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各个行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文化多元性现代都市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相互融合和交流。
郑也夫认为,文化多元性是城市的一大特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4.社会多元性现代都市是一个社会多元的空间,不同社会群体在这里共同生活和发展。
郑也夫的研究发现,社会多元性带来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同时也存在着社会不平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善。
二、城市多元面貌的影响现代都市的多元面貌对城市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郑也夫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社会融合与社会冲突城市的多元特征使得不同社会群体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多元的社会结构。
这种社会融合既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和紧张。
郑也夫提出,社会融合与社会冲突是城市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需要通过改善社会机制和加强社会治理来提高社会融合度和减少社会冲突。
2.经济发展与社会不平等经济多元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也存在着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城市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1.城市性状态的特征城市性状态:人类聚居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人格模式。
1、沃思提出:认为城市居民的三个基本特征:人口规模:众多人口密度:密集人口特性:异质性概括沃思的城市性状态,它的主要特征:复杂的社会分工、高度流动性、依赖性、匿名性、正式的社会控制、道德行为差异2、前苏联学者伊利英认为,生产力的区域集中是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聚集体则是生产力区域集中的重要形式。
3、日本学者山田浩之认为,密集性是城市的一般性质,非农业的土地利用是城市的经济性质,异质性是城市的社会性质,因而他把兼具上述三个性质的地域称为城市或城市区域,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则把聚集性、经济性、社会性作为城市的基本特征。
4、英国学者巴顿(K. J. Button)将“市场网络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织特征,认为城市是一个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5、国内研究:有学者将密集性、高效性、多元性视为城市的三大特征;密集性(人口密集,物质和资本密集,文化密集)、高效性(高效率和高效益)和多元性(多功能,多类型)。
6、也有学者从社会文化特征上来认知城市特性:人口规模大、密度高,人口异质性强,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社会活动科层化,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文化世俗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
上述这些观点从城市经济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历史的等侧面为我们多面向地认识城市开启了智识之门。
如果我们从城市发展史的视角来观看的话,这些观点的阐释,更多的是基于对现代城市的认知,还不足以让我们把握住城市这样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古老而又新颖的事物的最本质特性。
2.中西方建筑语言的特点(1)希腊(西方)建筑的语言希腊建筑的美并不像古埃及建筑那么显露、张扬,具有威慑力,相反,它是内涵的、静穆的和亲切的。
古希腊的柱式是一种“格律”,它是规范和制约每个城邦的公共建筑的准则,它保证了希腊城邦公共建筑的基本水准和统一风格。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概要。
劳动分工的核心因素是道德密度的上升,即“社会容量的扩大”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是实现分工的决定性原因。
一个社会道德密度的上升往往是通过城市化而展现出来的。
(1)聚落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2)防御设施(3)市场(4)自己的法庭及法律(5)团体性格及与此相关的(6)有部分的自律性和自主性惯、行为方面的变化相联系的生活模式和行为,它通常被看作城市的后果之一。
(1)社区包含在一群个体之间形成的有浓厚感情基础的关系网络中这种关系是相互交叉、相互加强的。
(2)社区要求对一套共享的价值观、规范和意义具有忠实感。
(3)社区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回应能力。
结构的主要变革,通常是民众动员与要求的结果。
当这些运动造成都市结构变迁时,称之为都市社会运动。
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对社区生活的掌控及对集体消费的需求。
性通过促进合作行为能够提高社会的改革。
供给,或者九十“国家为中介的消费过程”。
,隋炀帝时改称“里”,唐时又称“坊”。
因此,唐人诗文中常可见到“里”“坊”并用的情形。
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产生的主要背景当然是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但是,直接的原因是城市旧的住宅体制的变革。
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中的住宅一直是采取与工作单位直接挂钩的分配制度,住宅的产权归单位,居住者个人只是住宅的租户。
与此相应,住宅物业方面的管理、维护以及服务也是产权所有者负责解决。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住宅分配制度开始改革,改革主要思路是停止分配,将住宅市场化。
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进入商品居市场购买住房,从而出现了住宅私有者群体。
所有权决定管理权,业主作为住宅和公摊面积的所有权者以及物业服务的付费者,理所应当地也是物业所有权人和物业管理的主人。
自然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来代替自己的利益。
1.街居制:完全是一种国家对整个社会包括社区进行统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内,“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和政府“包办一切”,且凌驾于一切社会组织之上,控制了全社会的所有资源,对所有的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全面插手。
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什么是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关系?1、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非农业人口达到相当规模的社会经济实体,是其周围地区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是区别于比较单一而分散的农村居民点的社会空间结构形式,城市是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
城市高度集中性,构成上的异质性,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居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也较乡村居民高,生活方式多样化、时间观念强、相互间竞争激烈。
它是工业、商业、物流运输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聚集地。
城市的特征:以人为主体是城市的基本性质;人口、活动、设施、物资、文化的高度集中(人口高度集中,一方面表现在城市人口占总社会人口的比重增长,就是所谓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表现在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
城市人口密度都高于农村,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也越高;现代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社会进行改造的产物,人们在城市开展的各种活动,是这种改造的继续。
这些活动不仅高度集中,而且多种多样,比如说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发展、商品的流通、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精神文明的建设等;医疗体育设施、居住设施、生产设施、教育设施等比较集中在城市;现代城市是人们利用各种设施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地方,是物资高度集中的场所;城市里几乎集中了所有的大专院校和多数科研院所,国家主要的行政管理、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设施(如体育场、体育馆)和大中型医疗机构等。
这就使城市承担了创造和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城市文化亦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
);高效率与高效益(城市和乡村相比,由于完善的市政设施、便捷的通讯手段、发达的交通工具和高智力的管理阶层,因此有着很高的运转效率,正是由于发达的交通,人才资金的集聚才创造了城市的高效益);多功能与多类型(做为一个经济实体,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必然具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4个环节;第二,做为一个社会实体,城市是人们进行政治、社会等活动的中心,要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做为一个文化实体,城市必须提供教育、科研、文体娱乐等多种服务;第四,做为一个物质实体,城市还要提供方便于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的综合设施。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化和都市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化和都市问题研究城市化是近代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现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普遍呈现。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都市问题,可以深入探讨其根源、影响和应对之策。
一、城市化的背景及根源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背后有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驱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关联,工业的集中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社会变迁也是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从而选择迁往城市。
文化因素也对城市化起到一定影响,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和创新中心,吸引着大量的人口迁入。
二、城市化带来的都市问题城市化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会,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都市问题。
首先,人口过多导致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
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水源和能源,人口过多会导致这些资源的供应紧张,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其次,城市的社会结构不平衡和社会问题突出。
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均衡会导致社会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扩大,一些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恶化。
在城市中,犯罪率和社会矛盾也相对较高,治安和社会稳定面临挑战。
再次,城市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压力和焦虑。
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较大,导致一些人出现精神健康问题。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应对策略社会学视角下,应对城市化和都市问题需要多元化的策略。
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要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推动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此外,要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资本的建设,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减少贫富差距,增加社会凝聚力。
另一方面,市民个体也需要进行自我调适和心理疏导。
城市生活的压力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个人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减轻压力和焦虑,保持身心健康。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合适的服务和资源。
城市社会学
1、城市社会学定义:研究人类群体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学,而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称之为城市社会学。
2、城市社会学提出的过程:在19世纪30年代,法国的哲学家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孔德正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
经过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大革命,西欧结束了中世纪时期长达几百年的沉睡状态,经济和社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
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了。
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他们急切地要求搞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都是为什么?从学术发展的背景来看,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自然科学曾长期被窒息,而欧洲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的繁荣。
在这期间,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力学、气象学、生物学等都开始发展起来。
到孔德的时代,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些不能不给社会思想家以深刻的启示。
自然科学的方法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可以取得如此成绩,那么用来研究社会又会怎么样呢?因此,孔德在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时的基本想法,就是建立一门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科学。
正是孔德提出的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立论,为以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社会学在中国的叫什么:最早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他于1891年在广州兴里万木草堂建立“长兴学舍”,该学舍的教学大纲中设有“经世之学”的学科。
在“经世之学”学科中有政治学、群学等课程。
所谓“群学”就是社会学。
群学的“群”字,是从我国古代哲学《荀子》中引来的。
《荀子》中说,“人生不能无群”,人之所以贵于禽兽,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这在清朝末年有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的意思。
继康有为之后,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著作《群学肄言》,一时风行海内。
城市社会学------第四章 (修改)
四、“Ecology”的出现及发展
(一)Oecologie 1866年达尔文的一个学生赫尔克提出了 oecologie这个词汇,以表达自然中的依存与交 换和大自然的复杂内在联系。 而之前一直用“自然的经济体系”表达。 (二) Ecology 1893年国际植物学大会改成了现在的拼法。 自然的经济体系逐渐被替代。
3.因此帕克认为人类生态学家要研究人们 之间的共生关系及人们与环境间的适应性关系 为己任。 4.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把城市类比成生态社区 识别区域的边界,如通过住宅和人口密度 来识别城市的边界; 然后研究这一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别, 人口群体间的关系和他们对城市生态体系的功 能贡献。
(三)社区结构的形成:竞争性 1.生态学中的竞争性 每个社区都有相对确定的结构,社区 结构的形成意味着社区内各种物种、群 体之间以及他们与资源之间一种均衡关 系上的实现。
(二)人类社区的共生性 1.生态学中的共生 自然界的共生指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 及其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每个物种同其特定环境的关 系。 2.人类生态学中的共生 “人类是群生群居的动物,他无法单独生存,相 对来看,人是弱小的,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保护他, 供他居住,还需要同类伙伴的协同合作”。(帕克) “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或群体都履行着某一特 定的功能,彼此相互联系、依赖,这种履行不同功能 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就是人类社会中的 共生关系。”(帕克)
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向从欧洲向北美转移, 转移到哈佛大学,后转到芝加哥大学。 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向从欧洲向北美转移, 转移到哈佛大学,后转到芝加哥大学。(有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相关的学者组成了一个 生态学研究小组。 1941年9月庆祝芝加哥大学成立50周年校庆 的时候召开了“生物系统和人类系统融合的层 次”的研讨会,著名社会科学家同生物学家共 同出席,其中包括帕克。
社会学研究中的城市与都市化
社会学研究中的城市与都市化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与都市生活的形态变迁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城市的定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以及城市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定义及特征城市是指人口聚集、经济发达、社会功能完备的聚居地,与农村相对应。
城市的兴起与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以及人口的流动密切相关。
城市相对农村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人口的密集度高,相比农村地区,城市中人口聚集在狭小的区域内;其次是经济的发达程度高,城市多为商业、工业、金融等经济活动中心;再次是社会功能的完备,城市有各种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提供丰富的服务;最后是社会联系的紧密度高,城市中人们的互动更为频繁,社会关系更加复杂。
二、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过程也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农耕文明初期,人们逐渐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的农业社会,形成了最早的城市。
随着城市功能的增强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古代文明的都市中心,如古埃及的底比斯、古希腊的雅典等。
工业革命的到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人口从农村大规模涌入城市,城市规模急剧增加,城市功能进一步丰富。
现代社会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城市规划和管理也变得更加重要。
三、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1. 经济影响: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城市化使得资源更好地配置,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技术的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 社会结构变迁: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的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城市居民的职业结构和社会阶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3. 文化演变:城市是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交汇地,城市化使得文化更加多元化,也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4. 环境问题: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产业集聚,给环境带来了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乔治.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都市与精 神生活》,1903)提出了“大都市的精神生活”——都市性
He considered importance of urban experience, i.e. chose to focus on urbanism (life within the city) rather tha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s) . 由于大都市给人们带来高度的神经刺激和独特的都市体验,与乡村和小镇 居民相比,都市居民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和老于世故的”人格特征: (Individual learns to discriminate, become rational and calculating, develops a blasé attitude– matter-of-fact, a social reserve, a detachment, respond with head rather than heart, don’t care and don’t get involved. )放射、 分拆 货币作为一种普遍化的交换手段,是由经济分工带来的,表现出更强的理 性化。由于“货币经济”带来的强制性的交换作用,市民在孤独、冷漠、人 际关系淡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自由和发展自我意志的机会 ——间接交往、社会 距离(原创概念)、金钱哲学 在都市大舞台上,个人的人格得以多面发展同时又变得商品化; 城市社会整体上也更具有理性、重视效率并强调自我利益; 城市必须对日常生活进行组织才能建立秩序和相互预期,才能更有效率; 都市的物理边界的扩展——人们的生活不受身体和直接行动的限制。
3
(1)这种思考模式在孔德对人类社会三阶段的划分(神学的、 形而上学的、实证的)之中就隐约可见。 (2)随后,斯宾塞的军事社会——工业社会的二分法则是明 显地以农业文明和工业化都市文明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础。 ( 3 ) 藤 尼 斯 《 社 区 和 社 会 ( 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一书出版之后,这种以乡村 —— 都市作为一 维两极连续统的研究模式被真正提出来并得到了广泛认同。 ( 4 )与藤尼斯同时代的杜尔凯姆也提出了“机械团结”和 “有机团结”两个类型(《社会分工论》,1893);还提出了环 结 社 会 ( segmental society ) 和 组 织 社 会 ( organizational society)的类型。 (5)马克斯.韦伯(1864-1920): ( A )行动:价值合理、情感、传统的 —— 目的合理(回报)、 效率、理性的。 (B)统治权威:传统性(世袭)-感召型——合法性、法理型。 (C)合理性:实质的——形式的。
7
( 11 ) 雷 德 菲 尔 德 (R.Redfield) 提 出 了 “ 民 俗 (folk-公社的)”和“都市(urban-社会的)”两种人文类型 的划分(雷德菲尔德,《尤坎他的民间文化》,1947)。 雷德菲尔德 1956 年以在墨西哥尤坎他州所作的“不 变的封闭性同质社会”与“变动的开放性异质社会”的 比较研究基础,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大 传 统 ” (great tradition) 和 “ 小 传 统 ” (little tradition)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雷德菲尔德进一步提出了“乡村-都市 连续统” (folk-urban continuum)概念
(Redfield, R. , 1956 ,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8)霍华德.贝克尔提出了神圣的(不愿意改变-宗 教、正统、传统)和世俗(对改变的准备心理 - 新知识、 新规范、新生活)的概念,用以区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念和生活方式。
(9)迈因(Maine) 提出了“等级的(status)”和“契 约的 (contrast)” 两种社会控制和交往方式的类型划分。 ( 10 )库利 (Cooly) 提出了“首属群体”和“次属 群体”的社会群体类型划分。
(E. Wilma van der Veen, http://husky1.stmarys.ca/~evanderveen/wvdv/index.htm ) (许英,《城市社会学》,齐鲁书社,2002,P.44-45)
5
(7)以罗伯特.帕克为创始人的芝加哥学派从美国工 业化早期芝加哥等城市的急剧增长和变迁中更是直接概 括出“都市-乡村”这两种类型的划分,并提出了人文生 态学(人文区位论)理论。 帕克以芝加哥城为经验性研究对象,形成了一系列关 于都市特性的观点,例如他认为人口数量等原因给都市 带来了许多通病和问题,这往往包括各种精神神经病症、 冷漠的人际关系,因种族、阶层而不同而形成隔离,家 庭 组 织 及 观 念 弱 化 , 反 社 会 行 为 增 高 等 等 ( Park, 1916)。
第四讲 都市性与 都市生活方式
(Urbanism & Urban Lifestyles)
1
1. 类型学——社会学家 对都市性的描述
十七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迎来了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高潮,随之而来种种问题诸如城市规模和人口 迅速膨胀、就业不足、犯罪率升高、下层工人生活贫困、 自杀率增长、人情冷漠、功利思想蔓延、价值观受到改 变等等,促使社会学家们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并 对乡村社会和都市社会加以对照和类型学意义上的比较 分析。较早期西欧国家的社会学先驱者们面对工业化和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问题,在深入思考的同时还伴随着怀 旧思古之情,甚至对都市采取了一种批判的态度。 二十世纪初叶,社会学从欧洲传入美国。“早期美 国社会学的历史,就是一部社区理论和研究的历史。以 藤尼斯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形式出现的社区理论,是 美国社会学中许多著名的学者从事研究的基础”(何肇发, 《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