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原创)
论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
论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导读:本文是关于论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希望能帮助到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在促进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发展、壮大进程中发挥过独特的作用。
加强中国历史上边疆政策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边疆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边疆政策:特殊国情的产物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是国人每每引以为自豪的。
如果我们对此稍作认识上的升华和哲理上的思考,那么,它们即是指我们的先辈为今人留下的两项举世嘱目、无与伦比的历史遗产: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人口众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简言之即为大一统与多民族。
这是中国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特殊国情。
统一多民族的中国,是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大致定型于现代状态的。
这一过程虽然十分漫长、复杂和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自先秦时期起,在现代中国领土内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区域,这一区域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大致在黄河中下游至长江中下游一带。
在这个中心区域建立政权的既有华夏,也有夷狄,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
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边疆地区的发展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全国范围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水平,边疆地区的发展状况对全国范围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中华民族既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概念,也是一个国族概念,“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民族发展大趋势的体现。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元”的特征,是指各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个性”和“特质”,即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心理的多样性和表现形式上的特殊性。
“一体”的特征,是指各民族的“个性”和“特质”在共同的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的共同特征和“一体化”趋势。
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由多元到一体的凝结特点:先是分布于黄河流域的多个部落互相融合形成了华夏族;之后华夏族又融入北狄、东夷、西戎、南蛮等多种族群而形成汉族。
作为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的汉族一经出现,就对周围的众多民族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他们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并不断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华民族。
秦汉治理边疆措施
秦汉治理边疆措施
汉时期对边疆管辖所采取的措施:
经济开发。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边疆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因而边疆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开发。
中国封建时期的边疆地区经济开发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国家行为的屯田;二是中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边疆和内地的民间交往。
在边疆地区屯田,又称之为屯垦戍边。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把屯垦戍边当作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举措。
和亲政策,与匈奴和亲;汉朝的和亲,主要是与北部边疆的匈奴以及西北边疆的乌孙。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前期,汉朝先后有五位宗室之女和亲匈奴。
从汉武帝中期以后,汉朝为联合乌孙反击匈奴,便将和亲重点从匈奴转向乌孙,先后有三位公主、两位宫女和亲乌孙、龟兹和鄯善。
与匈奴对战,灭其志气。
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越族。
汉武帝时期北边打败了匈奴,西边设置西域都护,西南在西南夷地区设置了郡县,对边疆的管辖功不可没。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共26页
内容㈡
• 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大致有三种发展趋势:
• 其一,原为边疆地区,经过长时期甚至是有反复的发展逐 步变为内地的一部分;
小标题
• 一﹑中国和中国的边疆 • 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其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
史特点 • 三﹑古代中国的边疆政策
• 1﹑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2﹑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3﹑元朝的边疆政 策 4﹑清朝的边疆政策
• 四、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特点 • 五、边疆政策研究之深化
• 关键词
• 古代中国 边疆政策 特点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
《“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①《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 作者:马大正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期刊:《西域研究》2019年第04期
• 被引用次数:27
二级引证文献32
• 参考文献:
• 《诗·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按毛传:“中国,京师也”。 •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1983年,第3095页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 《苏联大百科辞典》(俄文版),1985年,第1205页 • 《新唐书·兵志》《旧唐书·职官二》《元史·职官志》《元史·职官志》 • 《元史·兵志四》《元史·地理志》《论语-八佾》。《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韩
• 先后出版著作4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丛书11种97册。
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措施
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措施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边疆地区的稳定与管理对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至关重要。
简述中国历代大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今天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版图,是几千年来历史演化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大王朝大多在开疆拓土方面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将就这个方面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严格地来说,先秦时期的中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只是一个诸侯方国林立、松散的政治邦联。
直到秦始皇灭六国,才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为以后历朝历代的政治模式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秦灭六国之后,南进岭南、攻灭百越,首次将两广地区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之内;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其疆域之广超过先秦时的任何朝代。
当然秦的统一也是有限的,它对东北大部、外蒙、新疆、青海、西藏、台湾、海南都没有实现过控制,但它毕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而更加伟大的功业将由后人去完成。
西汉初年,由于秦末战乱的影响,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力大未削弱,南越、闽越相继独立,匈奴也卷土重来,再次侵占了河套地区,兵锋直指长城以南的农耕区。
汉初由于国力不振,不得不对匈奴和其他割据势力采取和亲及怀柔的政策。
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三代人的休养生息,国力大为恢复,中原王朝也开始了对周遍分裂势力强有力的反击。
北面,经过河南、漠南、河西、漠北等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重新收复了河套地区,并控制了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门户,将匈奴的势力驱逐到了漠北;东面,汉朝攻灭了卫氏朝鲜,控制了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南面,消灭了南越和闽越两个割据政权,并出兵西南夷,将两广、福建、云南、海南和越南的北部全部纳入版图之内,但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又放弃了海南岛,直到南朝梁武帝时,海南才又重新被中央政府所控制。
西面,汉朝在夺取了河西走廊之后,经过与匈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夺,终于完全控制了西域,并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路,这是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次对新疆实行有效的管辖,其历史意义相当深远。
中国古代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
中国古代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中国古代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边疆地区的管辖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
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邻国的威胁,古代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这些措施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根据这些方面,对中国古代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展开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1.政治方面(1)设立边疆地区的行政机构:古代中国政府根据边疆地区的特殊需求,设立了边疆行政机构,如边境都督府、边防司等,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这些机构负责边境地区的治理、边界维护、外交交涉等事务,有效增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2)实行重要政策:古代中国政府针对边疆地区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牧马营田”政策。
该政策要求在边疆地区放牧马匹,并同时进行农田开垦,既保证了边疆地区的防御能力,又增加了对该地区的经济控制。
2.军事方面(3)设置边防军队:中国古代为了保卫边疆地区的安全,设置了边防军队。
这些军队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并坚守边境,确保外敌无法侵入中国领土。
中国古代为了加强边疆地区的防御,还修筑了长城,成为中国古代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重要象征。
(4)加强军事援助: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采取了军事援助的措施。
中央政府会派遣军队驻扎在边境,为边疆地区提供支持和保护。
也会提供武器、军械等物资,确保边疆地区的军事实力。
3.经济方面(5)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中国古代政府积极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
这包括推广农业技术、开发矿产资源、扶持商业等一系列措施,使边疆地区成为中央政府的经济支柱,增加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6)实施贸易政策:中国古代政府也通过实施贸易政策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中央政府会鼓励和支持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增加边疆地区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度,并巩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4.文化方面(7)推广中央文化:中国古代政府通过推广中央文化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古代帝国的疆域拓展与边疆治理
古代帝国的疆域拓展与边疆治理古代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但这并非一帆风顺的事情。
为了拓展疆域,帝国必须面对无数的挑战与困难。
更重要的是,一旦帝国领土扩大,便需要有效地治理边疆地区,以确保各族群的和平共处和帝国的长治久安。
首先,古代帝国在疆域拓展上采取了多种策略。
其中一种常见的策略是通过军事手段征服周边地区。
这种方式在古代非常普遍,例如罗马帝国和大汉帝国。
通过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略,帝国能够征服大片领土并将其纳入统治。
另一种常见的策略是通过政治手段拓展疆域。
这种方式主要包括联姻、外交、贿赂等手段。
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亲缘关系或与其修好关系,帝国可以获得对方的支持或被动接受其统治。
例如中国周朝时期的婚姻外交,通过公主嫁给其他国家的国君,实现了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与统一。
除了拓展疆域之外,边疆治理也是帝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边疆地区往往与帝国本土相隔遥远且与其他民族接壤,治理上具有困难。
为了稳定边疆,帝国采取了许多措施。
首先,帝国会派遣官员或军队到边疆地区进行统治与控制。
这些官员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权力,可以确保法纪的执行与秩序的维护。
他们还会与当地民族进行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以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其次,帝国还会采取一些文化和宗教交流的措施,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力。
通过传播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帝国可以促进边疆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减少民族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例如,中国汉朝时期的文化输出,通过儒家思想和汉字的传播,加强了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保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此外,经济的发展也是边疆治理的重要方面。
帝国会鼓励边疆地区的贸易和经济活动,以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对帝国统治的认同感。
例如,罗马帝国的边疆地区,通过与周边地区的贸易,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经济实力,使得帝国能够稳定统治这些地区。
然而,尽管帝国在疆域拓展和边疆治理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然难以避免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边疆地区常常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冲突和文化冲突等挑战。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原创)
6、中国古代边疆政策:(1)特点:①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
②多样的民族——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
③悠久的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的连续。
④复杂的问题——多重矛盾发展的叠加。
(2)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①根据不同的边疆形势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②设立了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
(以长城为主干, 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了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③根据不同的边疆民族制定了不同的政策。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3)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①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特点的边疆管理体系(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在北方的突厥故地有设置了单于都护府,在朝鲜半岛,联合新罗消灭高句丽和百济后,设置了安东都护府。
而在西南交州方向又设置了安南都护府)②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③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④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⑤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
(4)元朝的边疆政策①建立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行省、宣慰司都元帅府、驿站制度)②设置专门管理系统以加强对吐蕃地区的统治。
(帝师和西藏宣政院)③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地确立治边政策。
(设置土司制度管理少数民族)(澎湖巡检司)(5)明朝的边疆政策:1368年明朝取消了元代在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作为专管西藏事务的机构,以及封赠西藏僧人为帝师的制度,建立了一套僧官制度,其最高级别的僧官称“法王”。
法王和元朝帝师不同,不驻京,无管理全国教务的职权,也无固定领地,品级属荣誉性质,虽有高低,但互不统辖,且都不管政务。
法王之下的僧官封号为“王”,他们各有领地,分别统辖一定区域,但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
(6)清朝的边疆政策①清朝统治者治边思想基本内容A.对汉族封建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进行创新和发展B.从“中外一体”(指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的认识出发,主张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
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
汉治理边疆措施
汉治理边疆措施概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一个辉煌的王朝,其辖地广阔,涵盖了现代中国大部分地区。
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汉朝需要面对来自边疆的多种挑战,如民族融合、边界安全和军事控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朝采取了一系列的边疆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汉治理边疆的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内徙和交流汉朝采用了大规模的内徙和交流政策,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根据这一政策,汉朝将一些边疆地区的居民向内地迁移,并且鼓励汉族居民前往边疆地区。
这种政策促进了汉文化在边疆地区的传播,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同时,内徙和交流政策也有利于减少边界地区的民族冲突。
部署驻军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控制,汉朝部署了大量的驻军。
这些驻军不仅用于维护边界安全,还用于镇压当地的起义和抵抗。
通过部署驻军,汉朝能够更好地控制边疆地区,防止外族入侵和内乱的发生。
建设边疆城市为了加强边疆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汉朝还建设了一系列的边疆城市。
这些城市位于边界地区,成为汉朝与周边民族的贸易和交流中心。
边疆城市的建设不仅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还加强了汉朝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
开疆拓土汉朝采用了开疆拓土的政策来扩大领土,增加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这一政策通过武力征服周边民族和领土,并建立州县来加强对开疆土地的管理。
开疆拓土不仅增加了汉朝的国土面积,还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力。
边疆巡视和治理为了确保边疆地区的稳定,汉朝采取了定期进行边疆巡视和治理的措施。
这些巡视和治理活动由朝廷派遣的官员组成,他们负责检查边疆地区的治安、民生和边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边疆巡视和治理,汉朝能够及时解决边疆地区的问题,保持边界的稳定。
影响与评价汉治理边疆的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内徙和交流政策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加强了汉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促进了多民族融合。
其次,驻军和边疆城市的建设加强了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力,维护了边界的安全稳定。
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
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首先,军事方面的边防措施是古代治理边疆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通过修筑边墙、设立关卡等方式来加强边疆的防御,以抵御外敌的侵略。
最早的边防工事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长城,但这并不是像后世那样连绵千里的长城,而是一系列分散的筑垒、城池和关隘。
到了秦汉时期,长城开始真正被作为边境防线加以颠覆性填充与整修,并逐渐发展成了世界闻名的浩瀚长城。
除了设立边墙之外,中国古代还重视边境的巡视和巡逻,以确保边疆的安全。
例如,明代设立了镇守边境的将领,定期巡视边境,查察边境的防线和军备是否完备。
其次,政治经济方面的边疆统治方式对于古代治理边疆来说也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通过派驻将领、设立边境大小王国、以及政策措施来统治边疆。
例如,汉代派遣将领巡察边境,设立边境大小王国,以维持边境的统一、由于边境地区的特殊性,政府也会对边境居民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来加强对边疆的统治。
例如,在唐朝时期,唐政府对边境少数民族采取“安乐战争”的驯服政策,以通过联姻、贡献、封赐等方式来维持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此外,唐朝还设立了边境藩镇,对边疆的军事政治进行严密管理。
最后,文化思想方面的边疆维稳在中国古代的治理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通过文化、教育以及宗教的传播和影响来维稳边疆。
例如,汉朝时期传播汉文化,推广儒家经典,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此外,古代中国还通过建设道观、寺庙等宗教场所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这些宗教场所不仅供信仰使用,同时也起到统治边境地区的作用。
例如,唐朝时期宣扬佛教,大规模修筑了许多佛寺,并将有些佛寺建在边境地区,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主要包括军事方面的边防措施、政治经济方面的边疆统治方式,以及文化思想方面的边疆维稳。
这些措施和特点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综合体系,使得边疆地区的安宁和稳定得以得以保障。
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3周 平内容提要:边疆是用以标志国家与边界相连区域的概念。
在我国,边疆概念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所赋予的丰富内涵。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边疆治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地解决了面临的边疆问题,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资源。
今天,我国的边疆问题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影响深远,这就需要对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反思,并根据新的形势调整边疆治理的方式,构建新的治理结构,加强边疆治理。
关键词:边疆;边疆问题;边疆治理;族际主义;区域主义我国的边疆,面积广大,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人口结构复杂,战略地位重要,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对整个国家的发展、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边疆的状况,还会影响到我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地缘战略的实现。
因此,如何把边疆治理好,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是,同现实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则明显滞后,鉴于此,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的边疆和边疆治理的概念和基本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以期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我国的边疆治理。
一、边疆与边疆治理的概念“边疆”是用以标志国家与边界相连区域的概念,既有地理的意义,也有政治的意义,还有文化的意义。
然而,边疆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中,其涵义并不完全一致。
我国的边疆概念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语境中,边疆之“边”,既有边缘之意,也有边远之意;边疆之“疆”,则既有边界之意,也有国家管辖的土地之意。
因此,从字面上解释,边疆乃一个国家的边界性的疆域,包括陆疆和海疆,不过更多的时候指的是陆地边疆。
然而,实际的边疆概念,却取决于人们尤其是统治者的看法。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边疆的看法和理解有很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边疆观。
传统的边疆概念是在秦统一中国后逐步形成的。
秦统一以后的中国,并非近代意义上的国家。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是建立在一定民族认同基础上的主权国家,即民族国家。
中国边疆与边疆政策
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政策内容提要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服务于历代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至清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经验与教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边疆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中外文献中,一般把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陆疆和海疆。
边疆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
因此,在讨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问题时,应考虑如下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一是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相连接的省区;二是历代封建王朝边疆的实际情况。
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史特点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是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大致定型的,这一过程虽然十分漫长而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自先秦时期起,在现代中国领土内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区域,这个核心区域并不固定于一地,在这个核心区域建立政权的既有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也经常发生王朝兴衰交替现象。
当然,单一的中心分成两个或更多的中心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割据时期。
但是,即使是在多政权分立时期,每个有作为的统治者也都努力实现更大范围的统一,由此最终导致一个疆域更大的、统一程度更高的国家诞生。
也就是说,每次战乱和分裂都为下一时期进一步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至清代,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中国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首先是地域的广阔性。
中国有着辽阔的领土,其边疆地区地域亦十分广袤,因此在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方面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边疆是在分散发展演进后统一为一体的。
这里所讲的分散与统一均有两重含义,分散的含义既包括整个边疆可以划分为若干地区,也包括一个大的地区又往往可分为若干相对自成体系的局部;统一的含义既包括各大边疆区域逐步统一于中国的进程,也包括各个边疆区域内部趋于一体化的进程。
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措施
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措施
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了种种边疆管理措施,以维护浩瀚旷野之上的法治与礼仪之韵。
其中要重在对邻国部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作战,以及对州郡和边境地区的内部政治管理。
一是外交政策。
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把握外交政策来维护边疆和平,深入发展友谊和
互惠合作,并建立了一些外交行动机制,如“友好交往”、“护卫安宁”、“结交友份”、“遣使振兴”等等,以保护边缘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是军事作战。
中国古代采取集团军事作战和游击战策,以抵抗外来侵略,将边疆保
护得更加安全。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战术系统,叫做“象棋式战术”,采取抓住敌
人的兵力的“克星和天子术”,合适地展开网络攻击,敌军无处可逃,然后反扑消灭,目
的成就多多。
三是政治管理。
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用多样化的行政管理办法来维护边疆的秩序,即设
置边塞、设屯校场、派兵站,安营据点,设立“国民元帅”等,来加强对边缘地区的系统
检查,以防止外来威胁。
此外,还建立了一套精细的州郡税制,通过调整财政政策,修复
边缘地区的旱涝荒山,疏开穷苦,吸收边缘民族,促进当地社会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采取的边疆管理措施,旨在维护浩瀚旷野之上的法治与礼仪之韵,为
外部抵抗威胁,保证沟通与凝聚,充分发挥边境地区的战略作用,以实现内部团结。
首先,重视把握外交政策的政治化,不断改善外交行动机制,建立和维护友好关系;其次,强化
军事作战力量,态势领导,采用“克星和天子术”,构筑战衣;然而,要实施细致入微的
行政管理,以把控边疆地区的安全,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当地社会发展,使边缘地区更加
安宁。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措施
秦汉时期边疆治理措施
秦汉时期,古代中国边疆治理采用多种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
首先,秦汉时期建立了“疆土”制度,给每一个地方都设置了一
个地理范围,所有的外敌必须要穿过所设置的边界才能进入中国,而
且中国有一道护城河,也是抵御外敌的有效防御措施之一。
其次,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建立边疆军队,把部落首领作为首长,
选拔勇士组成境外军队,负责驻守边境,抵御任何外来威胁,以维护
国家安全。
此外,秦汉时期还利用外交手段来维护边疆安全。
一般情况下,
外国侵略者会向邻近的少数民族发出对峙信息,但中国政府不会急躁,而是采取和平外交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例如派遣使节等。
最后,秦汉时期采取了招安政策,把许多外族人民吸收到中央政
府管辖范围内,深入各地推动文化交流和文明交融,从而增强边疆安
全感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合力效应。
总之,秦汉时期中国在边疆治理上采取了多种措施,边疆安全在
持久的斗争中妥善保障,中国政府的边疆治理也为历史上的成功立下
了赫赫成就。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中国边疆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更有着源远流长的
历史特点。
• 首先,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 • 其次,多样的民族——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 • 第三,悠久的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的连续。 • 第四,复杂的问题——多重矛盾发展的叠加。
内容㈢ 古代中国的边疆政策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与
《“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①《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 作者:马大正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期刊:《西域研究》2002年第04期
• 被引用次数:27
二级引证文献32
• 参考文献:
• 《诗·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按毛传:“中国,京师也”。 •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1983年,第3095页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 《苏联大百科辞典》(俄文版),1985年,第1205页 • 《新唐书·兵志》《旧唐书·职官二》《元史·职官志》《元史·职官志》 • 《元史·兵志四》《元史·地理志》《论语-八佾》。《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韩
• 王景泽.中国边疆内地化问题研究A.马大正.中国东北边疆研究M.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 马大正.主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马汝珩,马大正 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 其二,曾是域外或边疆的地区,经过长时期甚至是有反复 的发展,现在仍为中国边疆的组成部分;
• 其三,由于外来势力的影响(直接的或间接的),曾是中国 边疆有机组成部分的地区成为今天中国域外之地。如果从 宏观角度观察中国边疆的发展大趋势,那么结论只能是在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 奠定,由局部的小统一,到全国的大一统,终使广大边疆 地区日益成为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中国古代边疆政策:(1)特点:①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
②多样的民族——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
③悠久的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的连续。
④复杂的问题——多重矛盾发展的叠加。
(2)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①根据不同的边疆形势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②设立了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
(以长城为主干, 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了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
③根据不同的边疆民族制定了不同的政策。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3)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①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特点的边疆管理体系(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在北方的突厥故地有设置了单于都护府,在朝鲜半岛,联合新罗消灭高句丽和百济后,设置了安东都护府。
而在西南交州方向又设置了安南都护府)
②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
③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④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⑤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
(4)元朝的边疆政策
①建立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行省、宣慰司都元帅府、驿站制度)
②设置专门管理系统以加强对吐蕃地区的统治。
(帝师和西藏宣政院)
③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地确立治边政策。
(设置土司制度管理少数民族)(澎湖巡检司)(5)明朝的边疆政策:1368年明朝取消了元代在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作为专管西藏事务的机构,以及封赠西藏僧人为帝师的制度,建立了一套僧官制度,其最高级别的僧官称“法王”。
法王和元朝帝师不同,不驻京,无管理全国教务的职权,也无固定领地,品级属荣誉性质,虽有高低,但互不统辖,且都不管政务。
法王之下的僧官封号为“王”,他们各有领地,分别统辖一定区域,但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
(6)清朝的边疆政策
①清朝统治者治边思想基本内容A.对汉族封建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进行创新和发展
B.从“中外一体”(指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的认识出发,主张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
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
C.坚持“恩威并施”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②举措其内容要点如下:
A.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 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
笼络安抚首重蒙古是清政府的基本国策, 并取得了有利于清政府统治的政治效果。
(西藏方向,设置了驻藏大臣,与班禅达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新疆方面,设置了伊犁将军。
在蒙古地区,清朝设置盟旗制度)
B.从治国需要出发决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
(7)在认识古代中国边疆政策时,有两个问题需予重视。
①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大一统”思想,几千年来浸润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无形却有形的强大的向心力。
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并发展成为我们民族的政策思想定势,推动了我们民族的整体发展,同时在推动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清代的边疆治理。
实现了由内边防务到外边防务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古代中国范围内的大小政权的边,可称之“内边”,所以古代中国传统治边主要是针对边疆内部的问题。
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可称之为“外边”。
(8)原因: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