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入模温度测量记录表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1、按照图纸要求,筏板厚度大于800mm长度大于6000mm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小断面尺寸大于2米以上混凝土结构构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按照此定义,主楼筏板和柱墩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测温的方法:采用采用温度计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2)、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七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3)、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管的具体埋设:1)、测温导管的制作测温导管采用薄壁钢管管制作而成,内径16㎜,上口用胶带封口,下口压扁并用胶带封堵,导管内尽可能不要进水。

长度按照埋设位深度、位置而定。

在同一测温点,按照测温深度上中下分别将三根测温导管插入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

2、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

测温点的具体布置为:主楼每个柱墩设置一个测温点,主楼筏板按照距筏板边3米间距每6米设置一个测温点。

详见测温点布置图,测温点分别设置在筏板的下部和中间位置,表面温度在砼面向下5-10㎝部位量取。

3、测温的时间砼浇注完6至10小时开始测温。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记录表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记录表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质量(kg)
基频(Hz)
相对耐久性指数(%)
复核: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记录表
管理编号:试验编号:第页共页备注: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强度等级
试样描述
主验环境
温度:℃湿度:%
试验地点
来样日期
试验依据
试验H期
试验单位
循环 次数
试验编号
循环对应次 数后相对动 弹模量平均 值(%)
循环对应次数 后质量变化率 平均值(%)
试件尺寸(mm)

施工日志填写范本

施工日志填写范本

生产情况记录:(施工部位、施工内容、机械作业、班组工作、生产存在问题等)1、钢筋工程(记录人:李昌夫)(1)钢筋加工:加工部位、机械作业、班组人数(2)钢筋绑扎:绑扎部位、机械作业、班组人数2、模板工程(记录人:金秀奇)(1)模板加工:加工部位、机械作业、班组人数(2)模板安装:安装部位、机械作业、班组人数(3)模板拆除:拆除部位、机械作业、班组人数3、混凝土工程(记录人:李军)(1)混凝土浇筑:浇筑部位、机械作业、浇筑方量、强度等级、坍落度、入模温度、浇筑时间、班组人数、保温与测温方法(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保温(冬期)、养护、测温(冬期)、成品保护(拆模后)4、其它工程(记录人:李军金秀奇)如:土方、防水、砌筑、门窗、装修等工程5、测量放线:放线部位、放线人员、验线人员(记录人:李军)6、设计变更情况:提出变更单位、变更部位(记录人:赵刚)7、原材料、构件进场情况: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记录人:周先知)8、存在问题:(记录人:李昌夫李军/金秀奇郭建东周先知张奎)如:钢筋加工与绑扎、模板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筑、原材料/构件等质量问题9、取样情况:取样数量、是否见证(记录人:郭建东)如:钢筋/防水材料等原材料,门窗等构件,混凝土坍落度、抗压试块、抗渗试块,砂浆试块,其它10、结构实体检验及其它检验(记录人:郭建东)技术质量安全工作记录:(技术质量安全活动、检查评定验收、技术质量安全问题等)1、各类会议:图纸会审(记录人:赵刚)生产例会、技术/质量/安全会议等(各记录人)2、安全检查验收情况:重点检查内容、安全验收内容、检查验收结果(记录人:张奎)3、对施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原材料/构件、钢筋、模板、混凝土、其它工程(各记录人)4、试验情况:钢筋/防水材料等原材料、门窗等构件、混凝土与砂浆试块、其它试件试验合格(记录人:郭建东)5、质量预检情况:原材料/构件(记录人:周先知)钢筋加工与绑扎、模板加工与安装、混凝土、其它分项(记录人:金秀奇)6、质量验收情况:原材料/构件(记录人:周先知)钢筋加工与绑扎、模板加工与安装、混凝土、其它分项工程质量通过监理验收,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人:张奎)7、结构实体检验及其它检验结果(记录人:郭建东)2005年01月01日星期六记录人2005年01月01日钢筋工程生产情况记录:1、钢筋加工:加工部位、机械作业、班组人数例:地下四层第一施工区第一施工段(3-1~3-10/3-M~K-M轴)墙、柱钢筋开始加工/加工/加工完毕,2 台钢筋切断机(型号GQ-40F)、3台钢筋弯曲机(型号GW型)、8台钢筋滚轧直螺纹机(型号6丫1-40)等作业,加工班组人数35人。

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簿表

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簿表

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测温记录表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测温员:资料员:。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1、按照图纸要求,筏板厚度大于800mm长度大于6000mm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小断面尺寸大于2米以上混凝土结构构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按照此定义,主楼筏板和柱墩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测温的方法:采用采用温度计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2)、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七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3)、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管的具体埋设:1)、测温导管的制作测温导管采用薄壁钢管管制作而成,内径16㎜,上口用胶带封口,下口压扁并用胶带封堵,导管内尽可能不要进水。

长度按照埋设位深度、位置而定。

在同一测温点,按照测温深度上中下分别将三根测温导管插入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

2、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

测温点的具体布置为:主楼每个柱墩设置一个测温点,主楼筏板按照距筏板边3米间距每6米设置一个测温点。

冬施测温交底

冬施测温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式42
2003年11月12日
工程名称
月亮河美家园1#楼
分部工程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冬施测温
交底内容: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施准备
1、材料准备:温度计、测温百页箱、手电筒、闹钟、文件夹、小黑板、小红旗等。
2、人员安排:安排4人测温,分白班和夜班。
3、测温人员培训:测温人员的培训,主要通过学习各种测温方法,明确测温数据的重要性,提高测温人员的责任心。
3剪力墙结构板墙,横墙每条轴线测一块板,纵墙轴线之间采取梅花形布置。每块板单面设测孔3个;对角线布置,上下测孔距大模板上、下边缘30-50cm,孔深10cm,本工程可利用穿墙栓,一端封堵作为测温孔。
技术队长
施工员
班组长
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式42
2003年11月12日
工程名称
月亮河美家园1#楼
分部工程
2质检员每天要检查冬施栋号的测温、保温、供热等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协助栋号长处理冬施有关难题。
3测温人员每天24小时都应有人上岗,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测温人员要分栋号分项填写测温记录,并妥善保管。
4测温班长要定期将测温记录交施工队技术员归挡,以备存查。
技术队长
施工员
班组长
2003年11月12日
工程名称
月亮河美家园1#楼
分部工程
主体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冬施测温
交底内容:
2、测温人员必须做到:
1每天记录大气温度,并报告工地负责人。
2测量砂浆上墙温度。
3测量砼出罐温度、入模温度。
4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量:按要求布置测温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及编号(见附图)。测量混凝土养护初始温度,升温、恒温、降温过程的混凝土温度、大气温度。控制混凝土加热养护的初期温度和时间,升温速度、恒温的温度和时间、降温速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51028-2015)【可编辑】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51028-2015)【可编辑】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3)3 基本规定 (5)4 大体积混凝土试样温度时间曲线的测定 (6)4.1 仪器要求 (6)4.2 测试方法 (6)5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 (7)5.1 仪器要求 (7)5.2 测位和测点布置 (8)5.3 温度记录及测温曲线 (8)6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10)6.1 一般规定 (10)6.2 保温保湿养护 (10)6.3 水冷却系统温度控制 (11)附录A 测温报告格式 (13)附录 B 水冷却系统设计参数估算 (14)附录C 水冷却系统组成 (16)本规范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and 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3)3 Basic Requirements (5)4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Duration Curve ofMass Concrete Sample (6)4.1 Instrument Requirments (6)4.2 Test Method (6)5 Temperature Monitoring of Mass Concrete (7)5.1 Instrument Requirments (7)5.2 Test Point Layout (8)5.3 Records and Temperature Curve (8)6 Temperature Control of Mass Concrete (10)6.1 General Requirments (10)6.2Moisturizing Curing and Insulation Curing (10)6.3Temperature Control of Water Cooling System (11)Appendix A The Report of Massive Concrete TemperatureMonitoring (13)Appendix B Estimation of Design Parameters ofWater Cooling System (14)Appendix C Components of Water Cooling System (16)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9)1总则1.0.1 为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的有关规定在离建筑物10m以外,距地面高度1.5m,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安装规格不小于300*300*400的白色百叶箱。

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冬施结束;1、混凝土搅拌测温记录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测温(包括现场搅拌、商品混凝土)并记录。

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等。

测温的具体要求应有书面技术交底,执行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

一般为:对于已搅拌好的砼,要经常检查砼出罐和入模温度(每班不少于4次)要求砼或砂浆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原始记录签字完毕后交资料员归档。

“现场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字样填人“备注”栏。

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2、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1)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l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2)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测温次数控制:砼浇筑完及时测一次温度做为第一次测温,以后每2小时测一次,连测三天,三天后改为每4小时测一次(早8:00、晚8:00、夜2:00)至砼温度0℃为终结。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

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

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

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4)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①测温孔位置的选择,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遭受冻结的部位,西北部或前阴的地方应多设置,测温孔的口不迎风设置,且临时封闭。

预埋测温管:砼浇筑完在未覆盖前,要预埋测温管,具体预埋的位置和数量,要事先绘出测温点布置图,每个测温点要做好编号。

梁体测温记录新 (最新)

梁体测温记录新 (最新)
B1 B2 B3 B4 B5 A1
梁体表面温度℃
A2 A3 A4
2:20 06:20 10:20 14:20 16:20 18:20 20:20 22:20 00:20 02:20 04:20 10:20 16:20 22:20 06:20 14:20 22:20 06:20 14:20 22:20 22:20 22:20
27.0 28.3 29.6 27.5 28.6 29.7 30.8 32.0 33.3 34.8 36.2 38.1 39.8 38.1 36.3 34.9 33.5 32.1 30.6 24.3 23.6 18.7
28.1 29.3 30.5 27.2 28.2 29.4 30.7 31.8 33.1 34.5 36.1 37.6 39.1 37.4 35.9 34.3 32.9 31.7 30.4 24.3 23.8 18.7
17.1 18.2 18.9 19.7 20.9 21.6 22.1 22.9 23.6 24.2 24.8 26.4 28.2 26.7 24.6 23.0 20.9 19.1 6.2 3.3 5.8
19.7 20.6 21.5 22.5 23.8 24.5 25.1 25.9 26.5 27.3 28.1 29.8 31.8 30.0 27.8 25.7 23.2 21.1 6.2 4.2 4.8
梁体测温记录表(带篷布)
梁号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测温 日期 2012-7-26 2012-7-26 2012-7-26 2012-7-26 2012-7-26 2012-7-26 2012-7-26 2012-7-26 2012-7-27 2012-7-27 2012-7-27 2012-7-27 2012-7-27 2012-7-27 2012-7-28 2012-7-28 2012-7-28 2012-7-29 2012-7-29 2012-7-29 2012-7-30 2012-7-31 测温 时间 浇注 完成 经时 4 8 12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6 42 48 56 64 72 80 88 96 120 144 环境温 箱内温 箱外温 度℃ 度℃ 度℃ 25.7 26.8 28.9 28.5 27.4 6.5 6.5 4.5 32.0 32.2 35.6 34.8 33.4 37.0 34.7 36.4 26.4 27.4 30.4 30.0 28.4 21.8 22.3 23.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讨论稿对测温的要求: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6.0.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6.0.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最大应变、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最不利位置布置;3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传感器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6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7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6.0.3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2测试范围:-30~150℃;3绝缘电阻大于500MΩ6.0.4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με;2测试范围:-1000~1000με;3绝缘电阻大于500MΩ;6.0.5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1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2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3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4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值班检查记录表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值班检查记录表
混凝土浇筑值班检查记录表表QC-H-1-1
记录次数
检查项目
砼浇筑
混凝土振捣
钢筋位移及复原
螺栓位移及复原
模板是否出现涨模
接地线位移
施工冷缝
混泥土表面处理
混凝土入模温度及环境
入模坍落度
检查要求
离析
是√
否X
浇筑高度2.0米
是√
否X
分层浇筑厚度≤300mm
是√
否X
振动棒垂直振捣
是√
否X
插点均匀,间距400mm
是√
否X
环境温度测量
是√
否X
入模坍落度140±20mm
是√
否X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执行情况
浇筑部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备注:
说明:此表为通用样表,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内容可根据每次混凝土浇筑时的实际情况增减、修改,并重新制表。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值班检查记录表表QC-H-1-1
记录次数
检查项目
砼浇筑
是√
否X
振动棒距模板、螺栓等200mm左右
是√
否X
位移
是√
否X
复原
是√
否X

混凝土养护测温要求

混凝土养护测温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求砼的养护采用蓄热保温养护法施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里表温差控制在25℃以内。

1、养护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收面时采取覆盖二层塑料薄膜,两层薄膜要错缝搭接达到封闭保湿效果,在12小时内覆盖4-6层(4cm)棉毡进行蓄热养护。

设置专门的砼养护班组,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砼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砼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2、养护方法①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塑料膜,接缝处错开搭接;②采用棉毡进行保温,搭接位置用胶带密封,棉毡覆盖4-6层;③棉毡上部覆盖塑料膜,搭接接缝,用胶带封口,防止雨水等淋湿保温材料,覆盖层数根据天气情况设置;④对底板顶部预留的钢筋、凸出构件等也要用棉被整体覆盖保温;⑤混凝土构件的侧面同样用棉被覆盖并固定好并密封严密;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毕第2~3天中心温度达到最高值,随后温度开始下降。

经测温,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最低大气温度温差小于20℃时,方可拆除保温覆盖层及模板,注意要使混凝土逐渐适应大气环境,其后仍需关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⑦去掉保温后混凝土仍须继续养护,保证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4天,安排专人每天经常检查塑料膜的完整情况及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情况。

3、砼的测温计划采用JDC-2混凝土电子测温仪对本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的测温,需提前预埋测温线,测温线按照要求布置,牢靠。

预留测温插头做好保护,并标记位置。

1、测温点的布置:大体积浇筑体内测温点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应真实反映出砼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砼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根据砼浇筑体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沿砼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间温度测点,砼浇筑体的外表温度,选砼外表以内100mm处设置温度测点;1~3m厚砼浇筑体中间部位设置温度测点,大于3m的降板及集水坑周边位置的砼浇筑体根据深度变化增加为5个温度测点;砼浇筑体底部表面的温度选砼底面以上100mm处设置温度测点。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两种)午后,天亮,48h内最高测温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使用电子式测量温度的仪器,一般用预埋式的测温线与主机连接后进行测温,数字显示温度、准确直观快捷、体积小、性能好、携带方便,就是要购买这种仪器。

各类建筑杂志上,此类广告多得很。

*用棒式温度计测量温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从构件面分别埋入3根1″的电线管(线管壁薄,传热快),埋入深度可为构件厚度的3/4H、1/2H、4/1H等,视需要而定,管内灌满水,管口用木塞塞紧。

测量时,打开木塞,将温度计用绳吊入管内,静置3分钟后,取出,读取温度并记录。

这种方法简易,效果能满足要求,自然成本也低。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l号、2号高层住宅楼采用筏板混凝土基础,剪力墙结构,地上33层.地下2层(含夹层),建筑高度97.8m,建筑面积72,469rn2。

1号、20楼筏板混凝土总方量分别约为1250m3,筏板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P6。

筏板混凝土厚度为600mm,基础梁l400mm,核心承台1800mm。

本筏板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二r 中要求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厚度小于2.0m时,内外温差不宜大于25℃;对于厚度超过2.0m的混凝土,根据已有的经验,只要控制温度梯度小于12.5℃/m。

可适当放宽内外温差至30~33℃,否则会产生温差裂缝。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1.1本工程大体积混凝±筏板的特点(1)筏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C35。

水泥、粉煤灰、膨胀剂等胶凝材料在水化过程中将放出大量的热量。

(2)筏板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因此,原材料要严格控制含泥量。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加入优质的泵送减水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同时掺入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收缩。

(3)筏板要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防止贯穿性裂缝产生,同时尽量减少浅层裂缝的出现。

1.2大体积混凝±施工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l号楼于2O04年5月3日(16:30)至5日(16:00)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期间环境温度为10~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