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24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24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____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快速、高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和社会公众等在____年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建立在科学、权威和实际的基础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权威部门的规定。
第四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执行和评估等工作,应当坚持统筹兼顾、分类管理、区域配套、参与多元的原则。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以突发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应对能力等为依据,阐明疏导转移、救援救治、应急处置等环节,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六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审,应当由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专家进行,确保预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七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发布,应当由责任部门按照有关程序公开发布,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应对措施。
第八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执行,应当依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预案内容,全面、准确地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
第九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应当及时组织,按照相关评估标准,对预案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预案内容。
第二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第十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由责任部门和单位牵头负责,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第十一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考虑突发事件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十二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突发事件的背景和特点: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形成过程、危害特点等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各责任部门的职责和协调机制,建立起应急组织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办法。
二、应急预案编制1. 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要充分考虑不同事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
2.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件发生的预测、预警、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调度、救援措施等内容。
要明确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职责分工。
3. 预案的编制应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应急预案审批1.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对预案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 各级政府应当理顺协调关系,确保预案能够得到及时批准和发布。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预案的基本知识、应急措施的操作方法、责任单位的职责等。
2. 演练应充分考虑实战情况,模拟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应对过程。
要评估演练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预案。
五、应急资源储备1.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应急资源库,储备必要的物资和设备。
要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物资,确保其完好有效。
2. 应急资源库的管理应依据预案需求,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编号和存放。
六、应急指挥体系1.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指挥关系和职责分工。
要注重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指挥效能。
2. 高层领导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及时作出指示和决策,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应急警示和预警发布1.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相关规定和要求。
2. 预警信息应及时发布,且准确明确。
要规范信息发布渠道,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八、应急救援1. 各级应急救援力量要做好日常训练和备勤准备,确保能够迅速响应。
2. 在救援过程中要注重协调配合,提高救援效率。
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动合作,充分发挥群众的应急力量。
九、应急评估和总结1.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一)分类制定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程度及应对措施的差异,制定不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类和公共卫生类等,每类突发事件都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预案编制1.明确责任主体每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应明确责任主体,包括领导协调机构、处置指挥部、工作组和各责任单位等。
2.明确工作内容每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应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预警发布、救援力量的组织和调度、伤员救治、群众疏散、会议和新闻发布等方面。
3.明确指挥系统每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应明确指挥系统,包括领导指挥、部门协调和信息通讯等。
4.明确资源调配每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应明确资源调配,包括应急物资、救援力量、医疗资源和通信设备等。
5.明确预案执行每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应明确预案执行,包括灾情评估、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处置结果的监测和评估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一)预案演练1.组织演练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果。
2.演练内容(二)应急培训1.组织培训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包括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培训等。
2.培训内容(三)应急保障1.物资保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供应。
2.人员保障建立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和培训。
3.通信保障加强应急通信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确保通信畅通。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动态调整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每个突发事件结束后,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与改进,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订与完善应急预案。
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督与考核相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各单位和个人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0月25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1—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
应急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损失,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科学决策,规范运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批第四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三)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四)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保障措施。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一)组织编制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应急预案编制计划;(二)编制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研、评估、论证等工作;(三)编制单位根据调研、评估、论证结果,编制应急预案初稿;(四)编制单位将应急预案初稿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五)编制单位根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六)编制单位将修改后的应急预案报送审批。
第六条应急预案的审批程序:(一)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将应急预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二)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应急预案后3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三)审批通过的应急预案应当予以公布。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实施与演练第七条应急预案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严格执行应急预案;(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应急职责;(三)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演练:(一)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二)应急预案演练应当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当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闪淳昌表示,《办法》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应急预案的概念,强调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 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了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这种定位 包含了4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应急预案是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在法律规范内根据特定区域、部门、行业和单位 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而制定的具体执行方案。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 急相结合的原则”,应急预案就是从常态向非常态转变的工作方案,目的是在既有的制度安排下尽量提高应急反 应速度。二是应急预案是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应急预案要对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设 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预先做出具体安排,明确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 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法和资源准备等。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部门规章
01 通知信息
03 解读
目录
02 管理办法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01号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该《办法》 分总则,分类和内容,预案编制,审批、备案和公布,应急演练,评估和修订,培训和宣传教育,组织保障,附 则9章34条,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谢谢观看
第十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预案涉及主要部门和单位业务相关人员、 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十五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一)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 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应急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我国应急事件应对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应急事件应对工作中的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评估和修订。
第四条应急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和评估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应对;(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配合;(四)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五)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二章应急预案体系第五条应急预案体系由以下部分组成:(一)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二)专项应急预案;(三)部门应急预案;(四)地方应急预案;(五)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急预案。
第六条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应当明确应急事件的分类、应急指挥体系、应急响应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七条专项应急预案应当针对特定类型的应急事件,明确应急响应措施、救援力量、物资保障、信息报告等。
第八条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部门职责,制定针对本行业或领域的应急事件应对措施。
第九条地方应急预案应当结合地方实际,明确地方应急指挥体系、应急响应措施、救援力量等。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应急响应程序、救援力量、物资保障等。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第十一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组织调研,确定编制依据;(二)明确编制目标,制定编制方案;(三)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初稿;(四)专家评审,修改完善;(五)批准发布,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应急预案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明确应急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二)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物资供应;(四)加强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五)强化应急宣传,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篇1)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师生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全面负责校园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
第一副组长:协助校长全面负责校园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第二责任人;副组长:成员:二、现场指挥系统日常安全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各主管领导各负其责,协调各部门统一行动。
突发事件的临时指挥实行值班制度,即值班行政领导负责,再逐层报告。
三、突发事件逐层报告制度值班行政人员——> 学校主管领导——>校长——>县教育局主管副局长四、安全工作联络电话五、教学活动安全应急预案1、全体师生要加强校园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
2、教学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3、全体师生要熟悉防范措施和安全器材位置及使用。
4、全体师生要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并组织好紧急疏散。
5、全体师生和创安小组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区内的安全隐患。
6、全体师生有义务将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协调解决。
六、学生宿舍安全应急预案1. 学生管理人员要组织紧急疏散及扑救工作。
2. 学生管理人员要做好维持秩序工作。
3. 学生管理人员要熟悉疏散路线。
4. 学生管理人员要将疏散线路告知每一位学生。
5. 学生管理人员要遇事镇定,指挥有方。
6. 学生管理人员要带领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7. 学生管理人员要熟悉防火设施和安全通道的位置。
8. 学生管理人员要熟练地使用各种灭火器材。
9. 学生管理人员要掌握各幢楼层内人员的分布情况。
10. 学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区内的安全隐患。
11. 学生管理人员要将隐患、问题和困难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协调解决。
七、学生活动安全应急预案1.凡组织20人以上活动的班级要向学校保卫科提出书面申请,经分管副校长、校长审定再报县教育局审批方可开展活动,未经审批的活动不准进行。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伤害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评估、修订、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合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应急预案数据库建设,推动实现应急预案数据共享共用。
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建设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数据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注重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进应急预案管理理念、模式、手段、方法等创新,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辅助决策作用。
第二章分类与内容第七条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应急预案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会团体等编制的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人民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
总体应急预案应当环绕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主要明确应对工作涉及的基本原则、事件分类分级、预案体系构成、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以及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综合保障、预案管理等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最新4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最新4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篇一校园突发治安事件应急预案,是应对校外人员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滋扰突发事件,控制事件发展,降低事故损失的有效措施。
学校建立以xx副校长为组长的处置突发治安事件工作小组,构建校园防范网络,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1、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
2、学校聘请的保安应接受专门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增加责任意识。
3、来人来访必须查验登记,执行好登记制度。
4、学校报警、监控设备应时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学生进校后一般不得中途离校,确有需要,应出具出门证明。
6、学生不得携带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进校。
7、如发现不良分子袭扰,应立即制止、制服,并拨打“110”报警。
8、如遇恐怖事件,要尽力稳住局势,迅速疏散师生,并立即向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报案。
9、加强平时的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救护演练。
外来暴力侵害事故若外来人员强行闯入校园,学校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向其发出警告,并应尽力将其驱逐。
对不听劝拒者或遇突发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迅速与校领导取得联系并拉响警报铃,同时立即启动如下应急程序:1、学校领导立即报警110请求援助。
2、校长指挥护校队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应首先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制止、制服,使之停()止侵害行为,及时控制事态、保护现场为公安部门勘察取证提供方便。
同时,安全专干xx 组织教师安抚保护好学生,作好疏散撤离准备,并视实际情况将学生紧急疏散撤离至安全区域。
同时,学校应及时向教育局报告情况。
3、总务处负责联系xx职工医院,请求“120”支援。
一名学校领导带领总务后勤人员负责劝散围观群众,分散堵塞进入校门通道的车辆。
一名值日教师佩带标志,负责到路口引路接“110”、“120”车辆。
4、校医老师对受伤师生及时紧急止血、初步救治、护理。
5、一名学校领导带领政教处或教导处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制定、实施和修订应急预案。
第二条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实现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
2.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负责。
3. 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应急预案应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将预防工作贯穿于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全过程。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预案概述:包括预案名称、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编制目的等。
2. 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3. 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分工、联络方式等。
4. 应急响应: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预警、应急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等。
5. 保障措施:明确应急物资、设备、资金、人员等保障措施。
6. 宣传教育:制定宣传教育计划,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四条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1. 组织编制: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织编制应急预案。
2. 征求意见: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意见。
3. 审核批准: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由应急管理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实施第五条应急预案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要求:1. 及时启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 信息报告: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五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突发事件基本情况;(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应急响应程序;(四)应急处置措施;(五)应急保障措施;(六)应急宣传教育;(七)预案的启动、终止及评估。
第六条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审批、发布与备案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编制的应急预案,经评审合格后,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审批、发布。
第八条应急预案发布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将应急预案报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演练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运行;(二)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三)应急资源的调配;(四)应急宣传教育;(五)预案的启动、终止及评估。
第十二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组织评估,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五章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第十三条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演练评估结果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确保预案的时效性。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通用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通用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通用版。
本通用版适用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评估和修订。
第二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前,依据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级别,制定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的文件,是指导、统一、保障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原则,充分考虑各种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对策略,明确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第四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完善,确保其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标准相适应。
第二章编制要求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明确编制周期,确定编制机构和编制人员,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全面调研分析,撰写应急预案草案并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正式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六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全面考虑本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特点,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确保应急响应时能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力量。
第七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充分听取相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确保其合理、科学、民主。
第八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级别、责任分工、应急处置措施、资源调配、信息发布、事后评估等。
第三章实施要求第九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措施,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各方力量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第十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应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和应急响应人员培训机制,确保指挥链条畅通、人员素质过硬。
第十一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中,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做好情况汇报、资源调配、协调合作等工作,确保应急响应措施的执行。
第十二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应强调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各相关部门应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传递、交流和共享事件相关信息。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一、总则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编制和实施应急预案的活动。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主体: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指挥体系、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救援处置、恢复重建、保障措施、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等内容。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1. 预案编制单位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编制应急预案。
2. 预案编制单位应充分调查研究,了解突发事件风险和特点,明确应对措施。
3. 预案编制单位应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应急预案的审批、发布和备案(一)应急预案的审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二)应急预案的发布:经批准的应急预案,由编制单位发布。
(三)应急预案的备案: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五、应急演练(一)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二)应急演练的内容:应急演练应包括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救援处置、恢复重建、总结评估等内容。
六、培训和宣传教育(一)培训: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
(二)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应急预案知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提高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突发性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防止、控制、减少自然灾害的侵保护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降低经济损失,公司建立各项应急预案及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和《深圳市特区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制定本预案。
1.3使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防卫事故(含自然灾害、疫情突发、安全卫生事件等)。
当发生重大事故(险情)时启动本预案。
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包括: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分预案。
1.5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车间、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工作。
1.5.3救援和生产相结合,立足于自救、互救。
以自我保护、自我生存为基点,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冷静,采取果断措施,在非常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救援。
1.5.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救援和预防工作相结合。
2. 公司可能面临的危险性(危险源)分析2.1 生产经营状况海淇以生产研发亚克力、展览展示柜台、灯箱为主要产品,主要设备有空压机、发电机﹑电锯文档资料Word.﹑冲床﹑电焊机﹑啤机﹑裁板机、折弯机、锣机﹑砂轮机等。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按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2001)的要求,经调查和3.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公司、车间组成。
3.2指挥机构3.2.1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险情)的应急救援工作。
3.3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及分工3.3.1总指挥职责监督并全面负责指挥公司应急预案的全面实施和执行,关键时候受权或调动一切资源保障。
3.3.2总督导职责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文档资料Word.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及相关人员的安全;6.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7.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8.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3.3.3组员职责1.当公司出现应急救援事故时,所有应急领导小组组员随时待命或协助领导及时处理。
2.根据发生事故的种类进行救援,服从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工作安排、做到令行禁止、快速反应。
3.根据组长、副组长的工作安排,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分为:通信、报警、救援、后勤保障、现场处理组等。
4.当事故救援需要相关设备、人员、物资时,及时协调处理,情节严重的上报到领导小组组长处,统一协调处理。
确保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好突发的救援事故。
3.3.4事故责任单位职责事故出现后,负责救援有关的人、材、物及提供有关的证据、材料、信息和救援实施过程中有关事务,做好现场的救护及保卫工作。
4、危险源监控公司安全主任对生产安全事故危险源监控的工作情况予以检查和指导,检查各项目部防范措施的落实;项目部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或者其它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4.1 预警行动救援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4.2信息报告与处置文档资料Word.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及时报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注:外部报警电话(参考下表)文档资料Word.事故发生、5接警报应急响应流信息发布6、公司安全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险情)信息的发布工作。
后期处置7、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生产安全事故(险情)的善后处置工作。
公司有 7.1保证积极联系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做好职工家属的善后处理工作,社会稳定。
项目部负责现场的清理和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生产。
文档资料Word.7.2公司组成调查组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7.3生产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
8、保障措施行政人事部备用金作为应急救援事故的应急资金,如因事故级别较高,公司经过应急救援组长批准,财务部门做好专项的应急救援资金。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的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所有相关资源全部以救援工作为优先使用。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发生应急救援事故时,所有救援小组的成员必须保证全天24小时内保持开机,以保证通讯全天畅通,及时将抢救情况反馈到公司。
8.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公司按照规定在适当的地点配置消防器材和救援装备,除按规定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保养外,还应按要求及时废弃和更新,保证应急器材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8.3其它保障公司保持社区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9、培训与演练9.1 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公司、车间按照计划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救援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公司应急组织每年进行2次培训;(2)新员工入职培训。
9.2 演练应急预案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公司人员每年演练2次。
每次演练结束,及时做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文档资料Word.10 、奖惩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列入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公司相关的规定进行奖励和处罚。
附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组长:行政总监副组长:行政经理组员:行政主管、安全员、事故发生部门领导、主管、行政专员1、工伤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抢救伤员,报告组长,保护现场。
2、公司车辆优先救送伤员到医院。
3、行政专员负责联系公司指定的定点医院,安排护送伤者到医院,情节严重的及时上报行政经理,指定专人一起护送伤者到医院。
4、医疗结束后根据伤残等级进行评定,准备相关资料到社保局申报审批赔付。
5、事故发生部门3天内提交《工伤报告书》给行政部。
6、组织调查工伤事故原因,按照发生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二、触电事故应预案组长:行政总监副组长:行政经理组员:电工、行政主管、安全员、事故发生部门领导、主管本预案从保证当触电事故发生,采取极积有效方法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势,减少痛苦;触电急救必须争分夺秒,用最快速度对伤者进行心肺复急救,并不断地坚持进行。
同时极早的与医务人员迅速到来。
1、发生触电,现场人员立即断掉所有电源,严禁不断电及手直接去救伤者。
2、断电后立即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救护(将触电者抬到木板上平放,解衣松带,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或人工呼吸直到医务人员到来)3、在进行现场抢救同时,求援小组立即分头行动,尽快使作者脱离危险。
4、保护好触电事故现场查明事故原因,划分责任、整改隐患,通报事故原因所在,分析案情等工作。
三、台风应急预案组长:执行副总副组长:行政总监组员:各主管领导、厂长、行政经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本预案以确保台风到来时,预先采取强有力的防台抗暴的措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文档资料Word.台风是一种不可抗击的自然灾害,为了使台损失降到最低,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该应急预案。
(一)任何人员听到、看到台风的相关信息,必须报告领导。
(二)当气象台确定台风等级、登陆时间、登陆地点时,应做到以下安全预防措施:1、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通知及所有相关准备工作。
2、召开专项应急会议,明确分工,做好员工安全宣传工作,坚守岗位待命。
3、提前做好公司车间外物料防护工作,例如:雨棚加固、物料覆盖、各种标示牌、标语固定、拆除。
4、根据台风级别,确定公司是否正常工作,各车间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人员调整,减少人员外出搬运等工作,尽量在车间室内工作。
预防发生安全事故。
5、行政部组织应急救援小组组员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不定时检查厂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6、因工作需要必须在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在工作的同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7、各部门、车间在台风到来之间,自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关闭门窗、设备断电、物料覆盖等,应急小组人员会协助监督检查。
8、台风结束,应急救援组会及时通知预案解除,恢复公司日常工作。
四、油漆、危险品泄漏、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组长:行政总监(指挥及时时上报实情)副组长:行政经理(全面安排事务及处理)组员:行政主管、安全员、事故发生部门领导、主管、电工该预案是为了保证当油漆、危险品在搬运和存储时发生泄漏时,避免引发流散燃烧和扩大事故而制定的。
1、发生轻微泄漏处理措施:1.1油漆、危险品如发生泄漏时,应立即用沙土将其围堵,防止流散。
1.2如果泄漏并失火,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或者使用沙进行灭火,禁止使用任何水源灭火。
并迅速上报组织人员将未泄漏的油漆、危化品转移隔离开。
2、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处理措施:2.1使用单位要立即组织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
报告人事部,并向主管领导汇报,根据实际情况由组长决定是否向市环保、卫生及公安等部门报告。
2.2环保部门到达现场后,应组织专家鉴定化学危险品的类型、性质、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确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协助环保部门专业人员处理。
2.3对可能受到化学危险品危害的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或应急救助措施,将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文档资料Word.送市卫生局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
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组长:执行副总(指挥及时时上报实情)副组长:公司高层(全面协助指挥)组员:行政经理、行政主管、保安、安全员、事故发生部门领导、主管该预案以保证火灾事故发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控制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的伤害,减轻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灾后正常工作。
1.任何人发现火灾(爆炸)时,组织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扑救,如火灾蔓延很快人员控制扑灭不了,应立即向119报警,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爆炸)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同时向公司上级领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