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古诗词分类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解释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e1a1a0031126edb6f1a1041.png)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人。
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
现存有《曹子建集》。
2、漉:过滤。
3、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4、萁:豆茎。
5、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6、煎:一种烹饪方法。
[题解]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
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
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
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
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
这首诗从形式上很像寓言诗;诗中的豆不仅会泣而城能诉;诗中句句咏豆、萁;无不带有象征意义。
[诗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总结]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语注释:1.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闲:安静。
3.时:时而;偶尔。
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b6c3d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e.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第一首:《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讲解)这是一首出自《诗经小雅》的经典之作,被广大读者赞誉为“咏史诗”,是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的古典诗歌中的珍品。
这首诗以一个士兵的口吻,讲述了他在战争中经历的苦难和思念家乡的愁苦。
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乡之情;而通过对冬天的描绘,则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归途的艰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第二首:《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悄然无声。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整个锦官城也因此变成了花的海洋。
(讲解)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降雨的诗,诗人杜甫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美丽和它给人们带来的欣喜。
诗中的“好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珍贵和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而“润物细无声”则将春雨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春雨带给大地的生机和生命的力量。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第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见岷江之畔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岔路上,伤感得泪淋浸衣;都是出门在外的人啊,何必沉吟忘食!(讲解)这是诗人王勃的一首离别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5fe7e30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6.png)
赏析全诗:
这首诗前两句首先描写春天长安城的景色。暮春临近, 全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城里的柳枝 随风飘拂。后两句接着写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焚火, 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点蜡烛。诗人描绘寒食节景象,由白 天写到夜晚,重点写夜晚,以汉讽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 满。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 ( B ),诗中的“牵牛星”指的是( E ),“河汉女”指 的是( F ),“河汉”指的是( D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黄河 D.银河 E.牛郎 F.织女
课后习题解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从《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我体会到了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感受到他们不得团聚 的悲哀。
诗歌结构
牛郎织女——迢迢 皎皎
迢迢牵牛星 织女相思
纤纤 札札 泣涕如雨
诗人慨叹
河汉清浅 盈盈 脉脉
离别相思
诗歌主题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 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 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 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 得团聚的悲哀。
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 乡愁之深。它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 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尤其是三、四两句, 写好的书信已经装封好,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 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 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诗人借临行 “开封”的举动,表现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 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知识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e79f7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e.png)
部编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9首完整版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4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5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https://img.taocdn.com/s3/m/ddb7ae6814791711cd791726.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年级古诗词分类复习
![六年级古诗词分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5f5ff334b35eefdc8d3333f.png)
小学毕业复习材料—古诗词归类及运用一、春景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二、夏景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三、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四、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五、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六、山水田园诗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六年级下册背诵
![六年级下册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dcf528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e.png)
六年级下册背诵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需要背诵的部分内容:
古诗: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外,六年级下册还需要背诵一些古文名句和谚语,如:
古文名句: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谚语: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以上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根据具体的教材要求进行背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诗词曲鉴赏分类复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诗词曲鉴赏分类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58abd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4.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诗词曲鉴赏分类复习-(含答案)小升初诗词曲鉴赏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古诗词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范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给诗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新:(①柳叶格外清新②新种的柳树)故人:(①故乡的人②老朋友)2.《送元二使安西》的后两句中“______”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
“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从“______”可以看出来。
《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___,从“、”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B.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C.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D.《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情感虽带惆怅,却不悲伤。
十五夜望月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5.将古诗补充完整。
6.本诗写的是_______(季节)的景色,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等处看出来。
7.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是我们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_________的特点。
8.根据古诗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亲的五言律诗。
( )②“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惆怅的心境。
( )③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
( )9.“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可否换成“在”?为什么?______ ______。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及古诗文解析(部编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及古诗文解析(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9f1989856a561253d36f1c.png)
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 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 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 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 是情景如画。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 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 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注女。 纤纤擢素手,柞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 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 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照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 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 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https://img.taocdn.com/s3/m/cc5f32b4ce2f0066f53322cc.png)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原文】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⑴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⑵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六年级下册语文有哪些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有哪些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71a973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6.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1.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 《迢迢牵牛星》-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6.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8. 《学弈》-《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9. 《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0. 《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1.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人教版小学语文选取的全部古诗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选取的全部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7100c4eab52acfc788ebc9b7.png)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稚子弄冰》
王昌龄《采莲曲》
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从军行》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安石《泊船瓜洲》
王安石《梅花》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元日》
杜牧《江南春》
杜牧《清明》
杜牧《山行》
孟浩然《春晓》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宿建德江》
《乐府诗集》《长歌行》
五年级上册
陆游《示儿》
林升《题临安邸》
龚自珍《己亥杂诗》
王维《山居秋暝》
张继《枫桥夜泊》
纳兰性德《长相思》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林杰《乞巧》
张志和《渔歌子》
朱熹《观书有感》
五年级下册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杨万里《稚子弄冰》
雷震《村晚》
孟郊《游子吟》
王维《鸟鸣涧》
王昌龄《从军行》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王建《十五夜望月》
《汉乐府》《长歌行》
李贺《马诗》
于谦《石灰吟》
郑燮《竹石》
《诗经小雅》《采薇》
王维《送元二史安西》
杜甫《春夜喜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范仲淹《江上来者》
王安石《泊船瓜洲》
叶绍翁《游园不值》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黄庭坚《清平乐》
表二:(按诗人分类)
李白《独坐敬亭山》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静夜思》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望天门山》
李白《夜宿山寺》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李白《赠汪伦》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首)知识点复习资料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首)知识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efa724e45c3b3567ec8beb.png)
部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yù。
载: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诗中,“依依”是形容柳丝轻柔的样子,既写出柳枝随风飘动,又表现出出征战士展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二)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用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雨的特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意: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意: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诗意: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意: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表达了唐朝诗人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诗中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喜”。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涕:眼泪。
诗意:从剑门关外传来喜讯,官军收复了蓟北。
刚一听说,泪满衣裳。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重点课文背诵默写清单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重点课文背诵默写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22b9d47f78a6529657d5318.png)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重点课文背诵默写清单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长歌行(汉乐府)曹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6、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9、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3、浣溪沙(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5、人生哲理格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0首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0首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a19576915f804d2b16c1c7.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0首主题1、《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主题: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表达了作者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2、《鸟鸣涧》(春天的古诗)主题:通过描写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幽雅的气息和那清爽的感觉的向往之情。
3、《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主题:借送别写心意,寄寓了作者高雅纯洁、清廉自守的高尚品格。
4、《江畔独步寻花》,唐代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5、《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主题:表达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
6、《竹石》清郑燮,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主题:借竹子的坚韧、刚直、不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这是一首爱国诗。
千古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8、《己亥杂诗》主题:古诗反映了作者对清政府压抑、束缚人才的不满,表达了作者强烈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
9、《浣溪沙》宋苏轼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
主题: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a6abd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0.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
1.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小池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 七步诗
版本一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 •
• • • •
版本二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 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 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 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 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 的思想感情。
爱国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 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 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 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 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 快诗”。
项羽,因为他不肯苟 且偷生,退回江东。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描绘的是( D ) A、十面埋伏 B、四面楚歌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十面埋伏: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 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四面楚歌: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 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 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背水一战:韩信作为汉初三杰的军事家,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 战役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惊世才华。 破釜沉舟: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 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 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 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 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春末时节, 词人送别即将回家乡的好友鲍浩然。虽 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 难以为怀,但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 能与春光同住。
托物言志诗
这首咏物诗,采用 象征手法,字面上是 咏石灰,实际借物喻 人,托物寄怀,表现 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 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 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 和激励。
竹石 【清】郑燮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 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 己的《竹石图》上。这 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 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 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 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 思想情操。
写景诗
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诗人王维的一 首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代表作之一。
春
诗人独自漫步成 都锦江江畔,欣赏春 天花枝繁茂、蝶舞莺 歌的动人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 爱,以及抒发了久经 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 悦心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共315首。是一组自叙诗, 本诗是第二百二十首。 诗意:要使中国兴旺发达,就得依靠像风 雷一样能振奋人心的思想言论。全国一片死 气沉沉的局面,实在是太可悲了。我希望老 天爷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不要居于一种规格, 为人间降下各种各样的人才。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是作者自己 的题画诗作,不仅反映 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 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 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送别诗
Hale Waihona Puke 首两句写景,用江 雨和楚山,烘托送别 时的凄寒孤寂之情, 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后两句诗人以晶莹 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 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 光明磊落、表里澄澈 的品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 情于景。
《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通过歌颂项羽 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 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 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 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 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 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 出一股正气。
送元二使安西 后人根据此诗谱写 【宋】王维 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 渭城朝雨浥轻尘, 曲——《阳关三叠》又 客舍青青柳色新。 名《阳关曲》、《渭城 劝君更尽一杯酒, 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 传了。所见的古曲《阳 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 改编而成。
《阳关三叠》翻译成白话文,最不可 能描绘的场景是:( D ) A、骆驼商队经历的艰辛 B、边关战士奋勇杀敌 C、依依不舍送朋友 D、茶马古道上的马帮
春
《春夜喜雨》 《咏柳》 《绝句》 《渔歌子》 《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 《泊船瓜洲》 《村居》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人生哲理诗
《游山西村》 《题西林壁》 《明日歌》 《长歌行》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 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 黄鸡。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 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 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 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 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