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组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读书笔记
媒介事件——上一轮新媒体冲击——《媒介事件》读书笔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余波之下,电视这一影响深远的媒介横空出世,给整个传播界带来了一场前所唯一的变革。
在电视走入千家万户逐渐取代了广播,把信息以更多维的方式引入家庭后,由“新媒体”带来的各种变化都不可抑制地发生了。
如果说日常电视节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休闲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那么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所提出的媒介事件则改变了更多——相比之下日常电视节目所带来的改变只能算是表层。
什么是“媒介事件”?在《媒介事件》一书中,该词被定义为“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书中为媒介事件规定了三种基本脚本:“竞赛”,譬如奥运会与总统竞选辩论;“征服”,譬如登月航行及1977萨达特出行;“加冕”,譬如查尔斯王子婚礼与肯尼迪的葬礼。
对以上三种事件的电视报道均属于媒介事件的范畴。
当然,媒介事件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除遵循以上三种基本脚本运行的事件之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媒介事件,比如纽约城市马拉松和韩国团聚事件。
不论是“竞赛”、“征服”、“加冕”这三种基本脚本还是其他类型的媒介事件,都拥有一些特殊性使其与日常的电视节目区分开来,使之事件化。
从符号关系学上讲,媒介事件按的首要特征取决于干扰性、垄断性、直播性和远地点性这些要素。
媒介事件一经出现,势必干扰其他日常电视节目的播送,并且使得许多同期频道的混响合并成一条单声道;对事件的传播与事件的发展同时进行,且重视语言的交通化与画面的质量。
从语义层面看,媒介事件一般是由组织者定位并由电视台认同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的播出过程被赋予了其特殊的核心意义,把一种或多种社会核心价值相关的象征性动作的表现置于突出地位。
而从语用学上讲,媒介使得巨大的观众群心驰神往,与事件播出相伴而生的是一种收视状态:结伴观看、排斥除观看相关事件之外的其他行为、为观看做特别的准备——所谓“节日性收看”。
中外传媒研究05
媒介事件
后九一一时代的媒体奇观
911事件成为电视媒体全天候现场直播的一幕令人难以 忍受的活剧 电视的现场直播把911变成了一场让人身临其境的活剧 在其后的三天时间里,美国主要的电视台和有线频道取 消了所有娱乐节目和商业广告,全天候播出相关的新闻 和专题节目 2002年5月,HBO电视台播映了一部名为《纪念》的纪 录片,称911恐怖袭击是“历史上纪录最为详尽的事件”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
影响及意义
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积极互动中,网络媒体已成为 推进我国信息公开与舆论开放的重要力量 对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推进我国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实行信息开放,让媒体报道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突出问题, 有利于促成事态的妥善解决
媒介事件
9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并排刊出了三条消息: 江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江主席与法国总统希 拉克通电话;江主席应约与英首相布莱尔通电话。三次 通话的内容都是就恐怖事件表明中国的立场。 事件脚本的编排模式:首先,政府表明基本立场,然后 试图给予受难国援助,最后与其他政治大国进行沟通。 “美国遭袭之后的世界:悲痛与谴责”、“美国会不会 报复?” 、“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等一系列报道,并 同时配发了江泽民致布什的信。(9月13日头版,《南 方周末》刊发 )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
什么是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原用来指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 传的特殊的电视事件,后来被扩展到整个大众传 播领域中经过媒介预先策划的各种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 其深层意义在于强调媒介将常规性事件变成具有 强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
浅谈媒介事件及其意义
#$$* 年 中 国 对 香 港 恢 复 行 使 主
权, 吸引了 * 月 # 日回归庆典仪式的实况转播, 全 世 界 数 亿 乃 至 数 十 亿 人 关 注 的 目 光 。而 %""# 年中国则有太多令人激动不已的媒介事件, 首 都 北 京 在 莫 斯 科 赢 得 了 %"") 年 奥 运 会 的 主 办 权,沈阳五里河的足球场上中国男足成功闯入 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中国经过十几年艰苦不 懈的努力终于在多哈拿到进入世贸组织的入场 券。 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极大地唤起了中国人 的期盼、 激动、 幸福与忠诚。在参与和见证历史 事件方面,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曾像今 天的人们这样幸运。这些媒介事件是呈现给中 国人的节日, %""# 年 的 中 国 人 就 这 样 在 一 个 又 一个媒介节日中幸福地度过。 那么, 究竟什么是媒介事件呢? 媒介事件是 指 “一 种 特 殊 的 电 视 事 件 ”
$%&’(!""! >+&?!) @+?*
浅谈媒介事件及其意义刘Fra bibliotek斌(江 汉 大 学 中 文 系 , 湖 北 武 汉 [摘
*G""A) )
要] 媒介事件通常被理解为人为制造的 “伪 事 件 ” , 或者所有经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事件。这种认识
和评价,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阻 碍 了 人 们 对 媒 介 事 件 的 深 入 研 究 以 及 对 媒 介 事 件 社 会 功 能 的 发 现 和 利 用 。因 此 , 应 重新对媒介事件加以定义, 并 且 作 出 积 极 的 评 价 。媒 介 事 件 是 特 殊 的 电 视 事 件 , 它区别于日常的电视节目和 电视新闻, 具有非常规性、 直播性和提前策划性等特征, 它具有新闻事件、 突发事件所不具备的强大的社会 影响力, 能够起到凝聚民心、 化解矛盾、 延缓冲突、 整 合 社 会 的 作 用 。从 新 的 视 角 认 识 和 评 价 媒 介 事 件 具 有 深 刻的学术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媒介事件; 现场直播; 见证; 重新定义; 社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D!A"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 ) A""AB*#)) "*B"")FB"G
2009年十大传媒事件
该报的尴尬定位、分析一下深化改革下的行业报的生存环境,就不难理解。中国的报纸能生存: 一是市场化程度高,完全靠市场打拼,比如都市类的报纸;二是权威性强,有政府资源的支撑, 比如党委机关报;三是背靠大机关、大企业,主管主办单位意思一点就足以支持;四是口碑好的 行业报,业内欢迎,发行不亏,广告更有的赚;还有一种行业报尽管办得困难,并与主管机关脱 了钩,但仍能得到主管方暗中变相“庇护”。上述几种,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但在未深化报 业改革的情况下,无论“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还是“不正常”,并不影响生存。但随着报业改革的深化,依靠 领导部门“庇护”之路越走越窄,许多行业领导部门也觉察到,在他们庇护下的某些行业报不仅 不能给主管单位带来利益,甚至还成为其累赘,甩“包袱”也就顺理成章。退出“庇护”,走向 市场,这才是安身立命的长远之计。
一 世界媒体峰会展现中国开放理念 事件回放 2009 年 10 月 9 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由新华社、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 俄塔社、共同社、英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广播集团和谷歌等 9 家媒体机构共同发起,由新华社 承办。峰会汇聚了来自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35 家媒体以及东道国 40 多位媒体掌门人,是全球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高端盛会。峰会探讨了世界传媒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则借峰会良机向 世界展示了中国传媒的嬗变之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到会讲话,表达了中国推进媒体改革发展 的决心,并表示将继续为外国媒体在华采访报道业务提供便利。 【点评】 于国人而言,峰会的最大亮点是展示了中国在传播理念上的新形象。列举一下胡锦涛讲话中 的“关键词”———在谈到中国政府重视媒体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国媒体创新时,其“关键词” 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增 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强调媒体的作用的发挥方面,“关键词”是: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 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 督权,等等。中国能举办这样的盛会,让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当前面临的生 存和发展问题,已经体现了中国媒体的更加开放。中国最高层领导的表态,更加深了世人对中国 开放理念的期待。 二 国家领导人与网友在线实时交流带动网络新政 事件回放 2009 年 3 月 28 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和 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温总理“触网”,吸引网友提问帖超过 30 万。在两个小时的在线时间里,温 家宝回答了涉及教育、医疗等领域的 29 个问题。这次在线交流也通过网络进行了全球实况直播。 这是中国政府首脑首次坐进互联网文字和视频直播室,在没有任何辗转和阻隔的基础上与全球网 民对话聊天。温家宝总理还透露,他几乎每天都上网,更是鼓舞了众多网民。 【点评】 这是继 2008 年 6 月 20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民交流后,国家领导人又一次与网友的 直接面对面。官员通过网络搜集民听,更可以获得来自方方面面的真实意见,对于强化民主监督, 完善决策,提高执政能力无疑有很大帮助。国家领导人触网,更是起了积极示范作用,带动地方 官员更加重视网络施政,促进这一新的施政渠道畅顺。2009 年 9 月 20 日广东省首批开始设立政 府部门“网络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尤其突出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涉及社会管理及民 生等方面网友有重点诉求的部门。从全国各地来看,现在政府的网站越来越完善,在一些地方, 网络正逐渐成为民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 三 “躲猫猫”事件快速处置,是民间舆论、传媒与官方对“事实真相”追求形成共识的结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
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
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
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
”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
“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
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
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
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
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
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主流媒体的媒介事件传播策略——以央视新闻在B站的国庆报道为例
主流媒体的媒介事件传播策略———以央视新闻在B 站的国庆报道为例阴吴媛媛摘要: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国庆期间举国上下洋溢着浓厚的节庆氛围,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运用各种形式为用户建构该媒介事件。
文章以央视新闻在B 站的报道为例,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在传播该媒介事件上面所采用的策略。
研究发现,央视新闻主要以情感传播、个体叙事、丰富内容等策略进行传播,从而达到建构媒介事件、激发受众参与庆典仪式、提升国民参与感与认同感的目的。
关键词:媒介事件主流媒体央视新闻传播策略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话语创新传播研究”(立项号:2021J0035)阶段性成果。
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内涵,在我国的众多节日里,国庆节对国家及民众具有重要意义,其背后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族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血泪历史,最能够唤起民众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在传统媒体时代,借助电视、手机等媒介对远方的庆典仪式进行报道是一种常见的传播行为,这种行为打破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时间序列,让其沉浸在庆祝的喜悦情绪中。
在2022年的国庆报道中,央视新闻作为主流媒体的领军者,掌握着国庆报道的一手资源,并积极布局传播渠道,不仅利用传统媒介来进行报道,还大量使用新媒介报道国庆媒介事件。
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2年,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书中重新定义了媒介事件的概念,他们认为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但是它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电视新闻甚至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
在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在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介的栏目或节目被不同的受众群体所选择、所分割,大众传播趋向“小众传播”的情况下,媒介事件却始终能够表现出它对时间、空间以及对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的征服。
[1]这个认知是针对电视媒介而言的,但是近年来兴起的社交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一元话语框架限制,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兴起使民众实现了自由表达、主动发声。
媒介事件——精选推荐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据丹尼尔·戴扬回忆这本书起初是想探究一种新的外交手法,也是一种媒体外交。
卡茨建议他为萨达特每天的表现作分析,以展示符号语言学可以如何使用。
这一连串的记录变成一个大型计划。
也就是本书的雏形。
卡茨认为媒介事件建构出意想不到的新受众群体,这些群体的出现奇怪地强化了事件的影响,而非限制它们。
作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是两位国际著名的传播学家,他们自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关注并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媒介事件进行研究。
本书试图引入仪式人类学的理论来阐释大众传播的过程。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主张“机械组合”,一种成员感、相似感、平等感及亲近感是政治的基础。
电视和媒介事件提供了一种民族的、有时是世界的“事件感”。
纽科姆第一次对电视节目进行系统分类,分析每一个节目,概括其特征,以此提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一般规律: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它从其他通俗文化媒介继承而来的每一样式都包含一种“家庭主义”要素。
电视媒介作为整体有一种适应核心家庭这一电视的原始观众群体的倾向。
媒介事件是特殊的电视事件,与那种平常晚间节目样式相比有着鲜明的区别。
从定义上讲,媒介事件具有非常规性,它的干扰具有垄断性。
媒介事件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因而引发了人们的期待。
媒介事件往往或纠正冲突、或恢复秩序,或者偶尔推行变革。
与重大新闻事件讲求偶然性、突发性不同,重大仪式事件崇尚秩序及其恢复。
作者用语言学上的三个理论对此作了定义。
仪式干扰了日常生活流程(符号关系学);仪式也恭恭敬敬地对待神圣的事物(语义学);仪式需要忠实观众的反应(语用学)。
媒介事件既具有必要的庆典性,又承载着厚重的价值意义,是能够唤起人们集体情感的一个“重大节日”。
是一种对民族的,以及不断增长的国际社会共同体和组织的统一的需要的反应。
但日前商业运作的介入,对于媒介事件而言,难说不是一种损害。
作者所讲述的媒介事件的脚本包含三种形式“竞赛”、“征服”和“加冕”。
媒介事件的构建分析——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绪论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进程日益加剧,社会群体逐步分化,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在媒介技术的影响力快速飙升的今天,纷繁复杂的事件通过各类媒体的策划报道进入人们的视野,不断影响着社会群体的生活步伐。
电视媒体为争取到更多的收视率和注意力,不断的制造出形式新颖、效果精良的节目,其中,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卫视赚取收视效益的一大法宝。
因此,近年来媒介事件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研读由戴扬和卡茨编写的《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书,作者发现他们认为媒介事件是特殊的历史事件,电视媒介事件是媒体以真实事件为题材背景,经过精心策划和宣传而组织的重大仪式活动。
当然,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使得媒介事件在媒体环境中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戴扬和卡茨的研究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媒介事件的传播中介不再固定于电视媒体,新媒体所表现出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看。
因此,对媒介事件的深入研究实属必要之举。
自2012年暑期开始,一场关于“好声音”的旋风席卷电视荧幕,节目第一季在开播阶段就创下国内城市收视率4.062的新高,后期更是连连取得破5的佳绩。
2013年浙江卫视又趁热推出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让没有过足瘾的观众再一次深陷它的音乐魅力当中。
这种超高人气的播出效应使其一举成为音乐真人秀节目中继2005年《超级女声》之后的又一个力作。
基于戴扬和卡茨关于媒介事件的界定,笔者认为《中国好声音》已经超出了普通娱乐节目的范畴,该节目的策划和播出符合媒介事件的构建要素和基本特征。
因此,结合当下热点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来分析媒介事件,不仅凸显了媒介事件的构建要素在传媒新语境下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揭示出《中国好声音》作为媒介事件的成功原因,为音乐选秀类节目提供有益的借鉴。
1.2文献综述1.2.1媒介事件研究综述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事件分析传,使得电视受众在此期间对葬礼的直播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期待,激发起美国人民的同感体验。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
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
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
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
”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
“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
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
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
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
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
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媒体事件读书笔记
“媒介事件”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词,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其进行了定义,可概括为两种范式: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
①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历史学家丹尼尔·波尔斯丁所说的“伪事件”。
20世纪60年代,布尔斯廷在其所著《形象》一书②中提出“假事件”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他把诸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乃至候选人电视辩论等事件都归为“假事件”之列。
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
③这种范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于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中的解释,按照他们的观点“媒介事件”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④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
这些事件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
在他们的笔下“媒介事件”有三种主要的叙述形式,也称“脚本”,即“竞赛”、“征服”“加冕”。
它们决定着每一事件内人物角色的分配以及扮演的方式。
“竞赛”强调竞争双方的对抗性,如奥运会比赛、总统竞选等;“加冕”则是游行,完全是仪式,如皇室婚礼、总统就职等,向观众讲述它的象征意义,引导观众按规定的思路进行意义的解读。
“征服”,指人类巨大飞跃的电视直播,“征服者”通过自由意志的行为实现对已知极限的超越,以超凡魅力为结果,如宇航员登上月球,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等。
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里“媒介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日常理解,成为特性鲜明的传播学术语。
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其1992 年出版的《媒介事件: 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提出。
《媒介事件》开书第一句话:“本书讲的是对电视的节目性收看, 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2010年媒介事件研究综述
响应空 间。换言之 ,新媒体 的角色似乎站在公众一边【。 2 J
件呈现方式更 加复杂。考察媒介事件研究 的变 化既有关照实 践的现实意义 ,又是对理论的一种呼应 。 阅 2 1 参 0 0年新 闻学 界对媒介事件研究发表 的论文 , 笔者对 2 1 0 0年媒介事件研究
进行综述和归纳 。
、
新 媒 体 对 传 媒 公 共 性 的 也 是乌 尔利 希・ 贝克 所指 的‘ 制度使 然 的个人 考察媒介 ( 要是新媒介如 网络 )事件对传媒 公共 性的 体 个人 化 ’ 主 化 ’ ” 高度个人化 的现代社会 , 媒介事件” 。在 “ 在历史发展 的过 塑造和公共空 间构建的作用 ,探讨新媒介环境 下建构与维护 政府形象 的新挑战 , 寻求合理的公权力互动模式。 赵桂华 《 新 程 中间歇 性地 发挥规范 的整合作用 ,常态 中较为孤立 的个人 媒体事件与传媒公共性 》 对典型 的新媒体事件进行微观分析 , 在媒介事件 中重新认 同,凝聚成群体 。然 而新媒体时代 ,媒 探讨在新媒体 时代 传媒公共性 的新特 点。某种程度 上传媒在 介事件 的特 点和作用都发生 了改变 。有学者将新媒体事件定 由网络 、移动媒体等为主 的新媒体发布信息 、形成相应 现代社会 中已经成 为了人们实现某些社会 需求 ( 民主政治参 义为“ ” 与 )的功能替代物 。蒋谢尔 【 新媒体事件 :“ 3 】《 网络最优 化” 舆论进而 为民众广泛关注并可 能采取相应行动 的热 点事件 。 现实生活 倾 向于“ 公共 领域” 建构 》考 察网络在新媒体事件 中与传统媒 对于新媒介事件 的特征 ,蒋谢尔在文章 中概括到 :“ 体 、政府 的互动关 系,指出 网络构建公共领域 的优 势及可行 中的某些 事件 经新媒体披露和传播后 ,在 一定条件下 ,会 由 性 。作为大众传媒 ,公开的话语权及提供一个 意见的 自由市 孤立 的事件发 展为可持续的运动 ,在营造 群体氛围的基础上 场是其 引导舆论 、参与社会生活 的基本保证 。无 论是媒体传 影 响主 流 社 会 , 其 传 播 效 果 得 到 放 大 。它 所 标 志 的 不 仅 是 媒 统的议程设置还 是受众的主动爆料 ,只要形成 了媒 介事件 , 体形态 的变化 ,或是媒介生态系统的扩展 ,而更 是媒 体内容、 并 以一种规 范型 公共性 实践 的理性面貌 出现。 受众 的充 分关 话语权 、主体 性的变迁 ,是 网络社会 的进 一步发展和转型 。
媒介事件
广播发展年历:1857 在法国, Scott的声波振记器爱迪生留声机的先驱.1860 有线广播的出现1876 在美国, 爱迪生也发明了留声机.1876 格雷恩。
贝尔发明了动力传声筒(1878: 在美国和德国,动力传声筒首先被发明。
)1878 Hughes 发明了传声筒.1881 克莱门发明立体声技术1884 在德国, Nipkow 扫描唱片, 既电视的早期版本.1886 发明的gtaphone可以用来录音。
1887 一位德国移民得到了留声机的专利。
1878 爱迪生成立制造留声机的公司(1888: 爱迪生式留声机已经面向公众销售了.)1898 声音被丹麦的Poulsen利用磁性质记录下来。
——普耳生发明了磁性录音设备1900 美国唱片业发展情况1905 在匹兹堡第一台自动点唱机开放。
1906 第一个扩音器(1915: 电子扩音器诞生)1906 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广播1916 收音机有了调谐电路。
1919 短波段的无线电通讯被发明了。
1920 出现了的一个电台1922 广播网广播开始1922 车内收音机.1924 制成了便携式收音机1926 永久的无线电广播网, NBC, 形成了.1927 开始二个无线电广播网;CBS形成了.1931 密纹唱片研制成功。
1933 Armstrong发明FM,但是它的真正使用是在20年后。
1935 也是在德国,声音磁带开始出售.(1929:在德国,磁卡声音记录在塑胶带之上.)1937 兴登堡飞船爆炸事件沿大西洋岸至太平洋岸进行广播。
1938广播剧“星球大战“引起全国恐慌.1941 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系统)和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启动商业传输。
1945 Clarke预想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54 60% 美国家庭有电视机1956 Ampex制造实用的录像带录制机.1957 U.S.S.R.发送人造卫星,从太空发送信号.1961 FCC批准FM立体声广播.1962 通讯卫星公司创办,开发全球系统.1963 荷兰产音频盒式磁带.1963 通信卫星被放置在地球同步轨道.1964 东京奥运会通过卫星进行全球电视实况广播.1964 Intelsat,国际卫星通信机构结构成立.1967 杜比(Dolby)除去音频嘶嘶声.1969 宇航员从月球上发送实况照片.1970 德国使用激光技术制作1979 Sony Walkman出现1980 CNN 24-小时新闻频道。
媒介融合案例 美国坦帕新闻中心
融合新闻理论与实务第一次作业坦帕新闻中心相关资料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班级:新闻2班姓名:***学号:************资料一: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与方法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 )”,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
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 Bay Online、电视台WFLA-TV一起搬入办公,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
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
日常信息处理流程在融合的公司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平台每天都会有几次编辑会议,其中至少有一个会议是专为媒介的融合操作而准备的。
下面是坦帕新闻中心一天的工作图景:上午9点, WFLA-TV的编前会揭开了工作序幕。
《坦帕论坛报》的多媒体助理编辑Ken Knight每天也会准时参加,事实上每一个工作平台的每一次会议他都会参加。
10点15分,《坦帕论坛报》召开编前会,前15分钟是对当天融合报道交换意见和想法。
与Ken Knight一样,WFLA-TV的执行人员Susan DeFraties也会每天出席这一平台的会议。
此后,Ken会继续出席其他的编辑会议,协调不同媒介平台的兴趣点,而这就是他整天的工作。
与他一起做这项工作的就是前面提到的Susan和论坛报的多媒体高级编辑Pat Minarcin。
他们持续不断地寻找和探寻媒介之间融合报道的机会和融合报道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新闻内容协调官”。
实践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新闻或事件都适用不同的媒体。
有时一件非常适合在报纸报道的事件放在电视上就显得不伦不类。
反之亦然。
「考研」基础专题媒介事件传播的仪式观
「考研」基础专题媒介事件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事件1. 定义:指的就是经过某“组织”规划并执行,有媒体参与的并向受众传播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
2. 对“媒介事件”的两种理解(1)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一词,指经过设计而可以制造出来的新闻,并指出了假事件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等特征。
弊端:布尔斯廷认为,伪事件将现实变成了戏剧性的事件,长此以往,不仅占用了稀缺的媒体资源和受众的注意力,使更重要的问题得不到讨论,而且会败坏了受众的胃口,使他们更喜欢刺激的、有趣的报道,忽略了平淡甚至枯燥的对严肃问题的讨论。
(2)戴杨和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类型:竞赛、征服、加冕。
他们当时关注的对象,不是所有的重大事件,而是被电视直播的、“带有明确展演性特征并遵循特定规则”的事件,其理论趣向,不是描述形形色色的日常新闻表象,而是探究媒介事件在“建构或重构‘我们’”这一社会认同中所体现的规律性特征。
特点:第一,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进程中;第二,打破时间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表演”的收看当中;第三,由于媒介经过了某“组织”策划并有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意义:三种类型虽然表征不同,却遵循着同样的特定规则,都是具有展演特征、由事件组织者和电视台合作、通过仪式化符号的建构和传播以期达成共识性历史记忆的“仪式性传播”。
这一仪式过程不单纯是传播者的意识操纵,最终意义是接受者与传播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媒介事件不仅庆祝一致性,也欢呼多元性,受众展开讨论促进了平等和法制的实现。
传播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詹姆斯·凯瑞:“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指传达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如果说传递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出于控制的目的而在地理空间扩展讯息,那么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召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
“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
“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关键词:媒介事件传播与社会学刊丹尼尔·戴扬“有趣的不仅是新媒体的主动和喧嚷,与旧媒体的大异其趣,而且两种表现更有分工之势。
旧媒体展现事件,新媒体作响应。
回应中央媒体(包括如媒体事件试图制造大规模共识的极端情况),新媒体往往寻求自己的接收空间、响应空间。
换言之,新媒体的角色似乎站在公众一边。
”对谈人: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统稿:邱林川、陈韬文翻译:邝芯妍、邱林川丹尼尔•戴扬教授简介丹尼尔•戴扬拥有人类学、比较文学、符号语言学和电影研究学位,曾在美国史丹福大学、法国索邦大学和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修读,并于罗兰•巴特指导下取得美学博士学位。
戴扬曾是多间大学的讲师、访问学人和教授,任教大学包括: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史丹福、莫斯科——RGGU、米兰、列日、南加州大学(安娜堡传播学院)、巴黎政治研究学院、奥斯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日内瓦大学。
戴扬于1975年至1976 年获邀加入美国电影学会研究与出版委员会。
1988年起,他于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二十年来担任研究负责人和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马歇•牟斯学院的研究员。
1999年至2004年,他是欧洲科学基金会媒介研究计划会员。
2000年,他是洛克斐勒基金比勒基奥中心的驻院研究员。
2001年,他是“英国学术研究评估”媒介研究外聘专家。
2005 年,他是希伯来大学高级研究学院的驻校研究员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娜堡学人。
2006年,他是挪威卑尔根大学的自由言论访问教授。
2007 年和2009 年,他是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汉斯施派尔访问教授。
戴扬参与编辑多份学术期刊,包括Hermes、Quaderni 和Cahiers del’audiovisuel。
他撰写的书中章节与期刊文章有七十多篇。
近作包括《恐怖奇观:恐怖主义和电视》(La terreur spectacle:Terrorisme et télévision)(巴黎INA De Boeck 出版社2006年出版,2009年译为葡萄牙文)、《电视:由观众到公众》(Televisao:Das Audiencias aos Publicos)(与Jose Carlos Abrantes合着,里斯本Livros Horizonte出版社2006年出版)、《拥有奥运:新中国的多种叙述》(Owning the Olympics:Narratives of the New China)(与Monroe Price合编,密歇根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据丹尼尔·戴扬回忆这本书起初是想探究一种新的外交手法,也是一种媒体外交。
卡茨建议他为萨达特每天的表现作分析,以展示符号语言学可以如何使用。
这一连串的记录变成一个大型计划。
也就是本书的雏形。
卡茨认为媒介事件建构出意想不到的新受众群体,这些群体的出现奇怪地强化了事件的影响,而非限制它们。
作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是两位国际著名的传播学家,他们自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关注并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媒介事件进行研究。
本书试图引入仪式人类学的理论来阐释大众传播的过程。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主张“机械组合”,一种成员感、相似感、平等感及亲近感是政治的基础。
电视和媒介事件提供了一种民族的、有时是世界的“事件感”。
纽科姆第一次对电视节目进行系统分类,分析每一个节目,概括其特征,以此提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一般规律: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它从其他通俗文化媒介继承而来的每一样式都包含一种“家庭主义”要素。
电视媒介作为整体有一种适应核心家庭这一电视的原始观众群体的倾向。
媒介事件是特殊的电视事件,与那种平常晚间节目样式相比有着鲜明的区别。
从定义上讲,媒介事件具有非常规性,它的干扰具有垄断性。
媒介事件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因而引发了人们的期待。
媒介事件往往或纠正冲突、或恢复秩序,或者偶尔推行变革。
与重大新闻事件讲求偶然性、突发性不同,重大仪式事件崇尚秩序及其恢复。
作者用语言学上的三个理论对此作了定义。
仪式干扰了日常生活流程(符号关系学);仪式也恭恭敬敬地对待神圣的事物(语义学);仪式需要忠实观众的反应(语用学)。
媒介事件既具有必要的庆典性,又承载着厚重的价值意义,是能够唤起人们集体情感的一个“重大节日”。
是一种对民族的,以及不断增长的国际社会共同体和组织的统一的需要的反应。
但日前商业运作的介入,对于媒介事件而言,难说不是一种损害。
作者所讲述的媒介事件的脚本包含三种形式“竞赛”、“征服”和“加冕”。
媒介事件策划方案
媒介事件策划方案背景媒介事件是指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如电视、广播、报纸、社交媒体等)传播的事件。
媒介事件策划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和策划这样一种事件,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
目标本次媒介事件的目标是在一周时间内吸引至少10万人次的关注度,让人们了解并熟悉我们的品牌,并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受众本次媒介事件的主要受众对象为18-35岁的年轻人,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交媒体使用率和传播能力,同时也是我们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
策略事件主题本次媒介事件的主题是“春天,让梦想起航”。
我们将在城市中心的一处公共场所搭建一个巨型气球,在气球上印上我们的品牌标识和“让梦想起航”的口号,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举行一系列互动活动,让人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品牌带给他们的梦想和希望。
媒介选择我们将通过社交媒体、电视、报纸和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介手段宣传本次媒介事件。
具体而言:•社交媒体:我们将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热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多种形式的内容,包括图文信息、短视频、线上互动等,吸引受众的关注。
•电视和报纸:我们将在当地的多家电视台和报纸上发布广告和新闻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们的活动。
•户外广告:我们将在城市中心的主要交通干道、商业街、广场等公共场所投放广告,提高品牌知名度。
互动活动我们将在气球场地设置多个互动区域,包括:•梦想书写区:现场放置大量彩笔和纸张,让人们可以在书写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梦想。
•照片墙:现场设置一个巨大的照片墙,供游客们合影留念,在墙上留下自己的梦想和祝福,引发更多的讨论。
•抽奖区:向现场的游客提供多种抽奖互动活动,吸引他们参与,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预算本次媒介事件的总预算为15万元,具体分配如下:•气球搭建和布置费用:4万元•广告宣传费用:6万元•互动活动费用:3万元•工作人员工资:2万元评估为了评估本次媒介事件的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几个指标:•关注度:通过社交媒体、当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对活动的曝光量和关注度进行统计,每日更新。
2019新传考研-盘点2018传媒大事件
作品;抖音、西瓜、好看、秒拍、快视频等平台企业分别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及相关新闻单位、唱片公司、影视公司等开展版权合作,加强内容版权管理。
“剑网2018”以网络侵权多发领域为重点目标,以查办案件为重要抓手,通过集中整治和引导规范,有效运用分类监管、约谈整改、行政处罚、刑事打击等多种措施,集中整治了网络转载、短视频、动漫等领域侵权盗版多发态势,重点规范了网络直播、知识分享、有声读物等平台版权传播秩序,深入巩固了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商店、网络云存储空间等领域专项整治成果,有利于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版权环境。
《传媒》杂志的编辑老师们做的这个《盘点2018:传媒业十大事件》,对2018年的媒介大事件做了很好的梳理。
但是限于“事件”,未免有些大趋势就没有包含进去。
在这个十大的基础上我觉得有十个点也是我们可以一并注意的的:县级融媒体和媒介政务平台、人民号等主流媒体内容平台和学习强国APP的推出,主流媒体AI技术的运用,抖音风靡全球、《国家宝藏》《声入人心》《声临其境》、MCN模式的出现,区块链与版权、饭圈文化与流量造假、对咪蒙等自媒体的整肃、音频转向。
这十个加在十大事件上,可以看作是我们传播学复试应当了解的二十个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组媒介事件Media Events目录一、媒介事件的研究背景二、媒介事件的理解与发展三、电视媒介事件四、媒介事件的仪式传播五、媒介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六、新媒介事件七、媒介事件在当下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一、媒介事件的研究背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增长,电视越来越多地对重大事件进行直播,而这些事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二、媒介事件的理解与发展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媒介事件”(mediaevents)进行了定义,把有关“媒介事件”、“伪事件”、“新闻事件”、“奇观”等具有相似性的概念所包括的内涵归纳两种理论范式。
(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范式一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美国著名的历史和传播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Boorstin)所说的“伪事件”。
20世纪60年代,丹尼尔·布尔斯廷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
指出了假事件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等特征。
认为“假事件”具有“不真不假”的特点,用以表述的语言是“超越真伪”的,它们往往比真事件更加吸引人。
《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TheImage:AGuidetoPseudo-EventsinAmerica韦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对这一现象使用过“媒介事件”的概念来表述。
在《传播学概论》中认为媒介事件“主要是制造出来供传媒作报道的事件”,并且重点讨论了为各种竞选服务的媒介事件,进一步阐述了布尔斯廷的观点。
范式二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是这一思想的创始者,他在《舆论学》中提到:“人对于环境的适应是通过虚构的媒介来进行的”,我们对环境的认识是间接性的,媒介实际上为公众建构了一个由“假事实”组成的“假环境”(pseudoenvironment)。
李普曼认为,随着传播媒介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公众对环境的认知过程中,“我们总是把我们自己认为是真实的情况当作现实环境本身”,从而造成了“需要知道的世界”、“确实知道的世界”与“想象的世界”三者之间的分野。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播学界出现了关于“媒介真实”、“符号真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郎氏夫妇做过一项题为“麦克阿瑟在芝加哥的一天”的实证研究:朝鲜战争结束后,麦克阿瑟从战场“凯旋归来”,途经芝加哥市,当局专门为他主持一个欢迎仪式,郎氏夫妇将欢迎仪式现场的情景与电视的仪式再现之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现场观众的经验是失望与乏味的,但在经过电视处理之后,电视机前的观众却看到的是满意、兴奋的场面,从而得出电视具有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的结论。
到了70年代,伯格、拉克曼正式提出的“真实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个人的主观真实主要来自媒介建构的符号真实与社会情境。
90年代后,在《媒介事件———日常文化与政治变迁》中,费斯克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媒介事件”与“媒介现实”构成的世界中。
费斯克简洁地将媒介事件界定为:媒介(尤其是电视)化(mediation)的事件,这些事件的真实部分依赖于其媒介化。
费斯克将媒介事件与鲍德里亚的“内爆”概念联系起来,认为媒介事件是一种超现实(hyperreality)与幻象(simulacrum)。
(安妮塔·希尔听证会)法国社会学家盖·德堡(GuyDebord)与美国文化学家道格拉斯·凯尔纳使用“奇观”(spectacle,又译“景观”)来描述与费斯克所称的“媒介事件”类似的媒介文化现象。
在《奇观社会》(thesocietyofspetacle)中,他指出奇观“是现实社会非现实主义的核心。
”德堡所说的“奇观”是指诸如信息或宣传资料、广告或直接的娱乐消费,以其特有的形式,成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
媒介事件的本土化运用和探讨台湾学人吴恕用专文探讨了“伪事件”(pseudo-events),详细分析了概念的内涵。
吴恕认为新闻中的这类“假事件”具有下述几种特质:(1)它不是自然发生的事件,而是经过设计、安排才存在的;(2)安排“假事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立即获得新闻报道,以达到宣传的目的,(3)“假事件”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4)“假事件”是自我实现(self-fufiling)的预言,它可以提出预告,而又能自力去实现;(5)“假事件”可以进一步激发其他的“假事件”。
“假事件”的这些特质,导致它们具有“不真不假”的属性:“说它不真,是因为它本来不存在,是无中生有的;说它不假,是因为它又确实存在,活生生的可以看到、听到。
对于媒介事件的理解与阐释,大陆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将其限定在戴扬和卡茨所界定的“特殊电视直播事件”的范畴内,反对将媒介事件过度泛化。
有的主张比较宽泛的理解,把媒介事件不仅仅限于伪事件,而是把所有经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事件通称为媒介事件,不管它是人为制造的伪事件,还是自然发生的真事件。
三、电视媒介事件美国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自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关注并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媒介事件进行研究。
在《媒介事件》中,对媒介事件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说,建构了一个极其狭义的操作化概念,认为媒介事件是指“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媒介事件的类别“竞赛”“加冕”“征服”“竞赛”型媒介仪式是关于英雄事件的复述,它引申出智力竞赛、游戏节目、选美大赛、体育比赛等,这种竞赛具有周期性、规则性、固定性、公开性、对抗性,参与者在竞争中或取胜、或失败,突出竞争双方的游戏性。
社会在采取这些形式的过程中赋予宗教意义,并通过英雄行为及其表现积累和炫耀荣誉、增进团结和集体记忆”。
“加冕”型媒介仪式“更多地与事实保持距离,因为时间、地点及仪式象征都必须保持圣洁无污。
‘加冕’向社会唤起文化遗产,重申社会和文化的延续,邀请大众的评估”。
另一方面,“加冕”确立权威,即韦伯所谓政治合法性的第二个基础。
它依赖于对传统的神圣的信仰以及对被召唤为统治者的服从的必要性的信仰。
当加冕不只是祝词赞歌时,其作用是对一个权威被牢系于传统的时代的唤起。
“征服”型媒介仪式是一次性事件,“它突出的是只有非同一般的措施才能化解的僵局,强调任务的艰巨及风险的巨大”。
特点重大性:媒介事件是“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它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电视新闻,具有重大性。
垄断性:媒介事件通常“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崇尚秩序:一般重大新闻及突发事件以“冲突”为主题,媒介事件却往往或纠正冲突、或恢复秩序、或提倡融合。
重大新闻事件讲求偶然性、突发性,重大仪式事件则崇尚秩序及其恢复。
参与性:媒介事件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参与性,营造一个“共同在场”的氛围,使人们即使在家里也可以通过电视直播“见证”历史事件。
直播性远地点性媒介事件的协商每一方都必须给予积极的认同并拿出相当的时间和其它投入才能使一个事件顺利地成为电视事件。
即媒介事件的形成是在三方达成一种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媒介事件的萨满教化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含有“巫”的意思。
疾病被认为是恶作剧的精灵造成的,而通过巫舞、咒语和特定仪式来治病和与世外世界相通是萨满人最重要的特征。
戴扬认为,在转化性媒介事件中,受众被电视媒体带入一种情感共鸣、激发和甘愿追随仪式所倡导之道路的状况,这就是所谓的媒介事件的萨满教化。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媒介事件的萨满教化并非指媒体对受众刻意进行宗教性的迷惑或操控,而是借萨满教的疗疾仪式特征对媒介事件的内在工作机制做形象的阐释。
效果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媒介事件对于组织者和主演、记者和播出组织、观众、公众舆论、政治机构、外交、家庭、闲暇、宗教、大众仪式、集体记忆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说服与变革功能2.地位赋与功能3.社会整合功能4.人际关系协调功能5.激活功能6.非中介化1.说服与变革功能:媒介事件首先征服了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观众,它有能力宣布假日而扮演一种“世俗宗教”的角色,激发了人们对“神圣日子”的沉湎。
媒介事件不仅征服了观众,而且有可能引起具有重大意义的态度改变,某些媒介事件还直接导致社会和政治变化,成为社会运动的催化剂。
2.地位赋与功能:这首先指媒介事件授予它所关注的问题以特殊的重要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议程设置”功能,例如皇室婚礼使人们无暇顾及北爱尔兰问题、英磅币值升降等种种社会问题。
媒介事件还提高了事件组织者和主演的地位,授予他们在事件期间和之后的合法性和超凡魅力,例如香港回归的直播使我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电视台也由于有机会重申它们对全体公民的中心价值的效忠而得到地位及合法化的报酬,赢得事件的“捐赠者”的地位。
3.社会整合功能:媒介事件是在崇敬和礼仪的氛围中完成的,它颂扬重要人物的志愿行动,庆祝那种拥护现存社会制度并由此毫无疑问获得霸权地位的进取精神,这些事件以集体的心声凝聚社会,唤起人们对社会及其合法权威的忠诚,提供一个“机械的团结”的时刻,使社会最高秩序的统一通过大众传播得到实现。
4.人际关系协调功能:媒介事件暂时扭转了收视模式分众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家庭假日的特征,家庭成员一起体验事件,因而加强了群体记忆和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家庭纽带和友谊被重新激活,人们打电话并互相走访来评论事件,人们制定在一起收视的计划。
同时,大家都参与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把一个危险的城市变成一座和蔼可亲的体育馆”。
5.激活功能:媒介事件聚焦于大众舆论并激发关于某一给定问题的讨论,使某些大众舆论的潜在趋势成型,抒发先前未表达清楚的或休眠的声音,并培育了公众对政治和外交公开性的期待。
对于媒介组织来说,事件的挑战性重新激活了那常常被遗忘了的电视初期的热情,给媒介组织提供试验新形式以及进行技术实验的机会。
媒介事件还解放了领袖,使之可能从事更多或不同的活动,充分施展自己的魅力。
6.非中介化:媒介事件撤换中间人的位置,允许其主演使自己的声音压过通常在领袖和大众之间起中介作用的中间人,也就是电视在组织上和地域上取代原有的中介机构。
这说明在大众仪式范畴内,一种新的媒介的引入不仅能够转化一个“信息”,转化反应的性质,而且转化整个社会关系结构。
事实上,媒介事件的直播重新定义了组织者、中介人、电视台以及观众的相对权力,并且重新定义了大众事件的本质。
不足1.媒介事件的定义过于狭隘作者将媒介事件定义为一个狭义的操作化概念,即直接界定为重大事件(“国家级的事件”)的电视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