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练习】用数对确定位置_数学

【评测练习】用数对确定位置_数学
【评测练习】用数对确定位置_数学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测练习

一、基础性练习

⑴、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横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⑵、○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列第()行,(8,7)在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二、发展性练习

请标出如图的数对位置。

三、补充练习:

1、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 B'()C'()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⑴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出来。

⑵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一、基础性练习

⑴、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横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⑵、○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

是(,);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列第()行,(8,7)在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二、发展性练习

动物园

请标出如图的数对位置。

三、补充练习:

1、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

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

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

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 B'(,)

C'(,)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⑴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

3

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

置吗?请你写出来。

⑵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

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4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让学生说说自学成果。 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将自己自学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能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二)自学探究新知。 第一步:学生自学用列、行,以及数对确定位置 1.先让学生根据自学目标 (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在学生小组完成后,请学生自主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对知识进行补充、规范和整理。例如学生讲到列是竖排,行是横排时,教师可以马上出示课件,并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列在哪,行又在哪儿?在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规范从哪个方向数列与行,并以教师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依次按对应的列数或行数站起来。 2.有了列与行的概念后,并在这时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并让学生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他们自己的描述,谈感受。老师再让学生说出小兰、小强的位置,教师进行板书。 3.教学写法。 设计意图:整个第一步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进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本堂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果较好。在教学列和行的含义时,老师导入教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用“排”或“组”的概念交流猜想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在这里,老师通过告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度。在教学数对的含义和写法时,老师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符号加以记录,实质是教师又一次创设认知冲突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共同的合理成份,说明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数对”引出自然有序,语言简明清晰。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老师通过活动,先让学生明确有关于列与行的规定,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期间,教师预设充分,在学生易错处引领,促进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意义的建构。而且,老师还用体验性活动引发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把握数对的实质,培养了学生的符号化思想。在后面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在学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了运用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纵观几节课:首先,老师们都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始的激发矛盾,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节课的需要。其次,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老师提出用一个数对

怎样表示第三列所有同学后,对学生不同的回答,老师能够及时追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及时作出评价,激发了学生了学习兴趣。第三,知识面的拓宽。本节课老师们介绍了数对的产生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地球仪经纬网的确定、居家装修的学问等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该让学生知道数对的知识是怎样产生的,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数学又是服务于生活的,为学生拓展数对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对、用好数对知识。总之这些目标和环节的设计就是想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感悟数学的神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领略数学的魅力。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 稿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98——100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用从生活中的电影院中位置的确定来引入数对的方法。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的问题情境,“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课的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时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常见的电影院导入新课,借助找位置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形成如何去确定位置,再让他们小组交流,从中巩固新知,学会写数对,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2.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题西林壁》这首诗学过吗?为什么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指出:观察物体角度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告诉我们要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视角观察人、事、物,才能更准确。 (出示电影院的座位图)提问:同学们,你们去看过电影吗?这是电影院一个厅的平面图,竖着的一排叫什么?横着的一排呢?(板书: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老师想要观察这个厅所有的观众,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银幕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张老师这节课总体来看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合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活动,环节之间的过渡巧妙自然。 2、教学中体现了数学贴近生活的思想,每一个练习题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既渗透了数学知识,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3、教学准备充分,张老师利用课件教学,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教学效果很好。 4、整节课师生互动很多,提供了充分地交流空间及展示的平台,气氛活跃。 5、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予以肯定、表扬等等,评价性语言很多。 自己的一点建议:从学生回答问题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程度不是很好,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完整的回答问题,尽量少一些提示,避免填空似的回答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知识点不多,内容比较简单,上这节课,关键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上的丰富多彩;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探究的欲望。这两点,在胡伟华老师和夏春红老师的课堂上得以具体的体现,下面我就对比着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处理方式进行简单的评价。 一、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两位老师的引入课题部分截然不同,胡老师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位置,介绍班级,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引入课题,自学课本,认识行列后再出示主题图,用刚学的知识来描述位置。

而夏老师也是用课前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写自己的位置,学生这个时候的语言是不完整不规范或者是不正确的,然后老师也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自学课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位置,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需要才引起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两位老师在新授的过程中,都采用了自学课本的方法,引领学生逐渐抽象,由繁入简,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网格图,逐步深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后感受 整体看,两位老师上出了真实扎实的原味课堂,没有作秀的感觉。上这样比较简单的一类课,我认为应该体现两个主线:以自学为主线、以训练为主线、以全体参与为导向。 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做到三点:一读二说三总结。 评:1、在游戏中感知。肖老师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导入,通过“听口令,做动作”这个小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认知的冲突,体会到应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揭示了课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在活动中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肖老师突破教材,从真实的课堂情境设计问题引入,让学生通过用自已喜欢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好朋友在班级所处的位置。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自已的比较和体验以及探究中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最简洁的。从而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产生积极的认识情感。这时肖老师借助第4组第3排,抽象出数对(4,3),并围绕(4,3)进行读法和意义的教学。如数字4和数字3各表示什么意义。 3、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教学应是活动的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的。先是利用现在的座位来理解第几组第几个来介绍自己和认识同学,从而抽象出数对的写法,接着设计了“座位表”让学生用数对来填写自已的位置,强化了新知。让学生在充分的练习中感受到“数对”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简洁性把知识的,技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融为一体。让课堂自然生成,生动饱满。 抽象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进行有效地突破呢肖老师利用本班学生座位,通过课件将座位中的组和行逐渐抽象成直线,学生座位逐渐变成这两条线的交点。然后每组每行都连成线,幻化成方格图,标上列数和行数,形成一个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doc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 数对"确定位置。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一)让学生说说自学成果。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将自己自学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能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二)自学探究新知。第一步:学生自学用列、行,以及数对确定位置1.先让

学生根据自学目标(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2)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在学生小组完成后,请学生自主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对知识进行补充、规范和整理。例如学生讲到列是竖排,行是横排时,教师可以马上出示课件,并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列在哪,行又在哪儿?在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规范从哪个方向数列与行,并以教师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依次按对应的列数或行数站起来。2.有了列与行的概念后,并在这时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并让学生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他们自己的描述,谈感受。老师再让学生说出小兰、小强的位置,教师进行板书。3. 教学写法。设计意图:整个第一步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他们观察生活,探究数学的热情。第二步:用数对表示我们班同学的位置让他们及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情 境中,说一说,写一写,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为了巩固教学重点。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位置就不一样,从而再次强调列在前,行在后。(二)联系生活实际。第三个环节是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本着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1.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1)谈话: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用到了数对的知识。(出示练习三第2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 on the Teaching of Position Determination by Number Pai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这节课要求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懂情境图,说出小军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和“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确定小军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 2 .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行、列的含义与确定行、列的规则,再有意识让学生用行、列的方式描述小军的位置,即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然后根据这一描述的方式引入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就表示“行”数;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练

一练,用行、列描述其它的位置,并尝试着用数对表示出来。课堂上学生合作愉快,讨论积极热烈,因而学生很容易接受并理解了用行列描述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感觉教学效果还好。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不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我的主要思考方向。 学生在一年级已学习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在二年级时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小军班级的座位图后,先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告诉我小军的位置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在描述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第4列第3个”、“第3排第4个”。小军的位置没变,但同学们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小军位置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已具备了确定列和行的经验,因此,便很顺利地得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小军是在第4列第3行。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评析(参考文本)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评析(参考文本)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 评析(参考文本)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师让生介绍自己是哪个班的学生 生1:五年(6)班 生2:五(6)班 师:这两种介绍相比,有什么好处?就说6班行吗?

师:既简洁、又要准确是数学上很好的思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书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 出示情境图——班级的队列图 师:谁能介绍我们班班长的位置 生1:第2排右边数第2个 生2:第4组第2个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2:我是从左往右、从前往后数的 师:怎样才能准确的说出班长卓玲的位置,数学上有特定的规定 教师介绍列与行,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是列,从前往后数是行,让生上台试指出各列和各行 师:现在谁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说说卓玲的位置 生:第4列第2行(教师板书)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讲课稿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石河子第十九中学胡丽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将分三部分进行阐述。 1.教学背景 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其次是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如:教室的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及读写法,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能力目标: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数形结合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 (3)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这3个基本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优质课)

方向与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2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是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并能用数对准确地表示出方格图中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练习卡、课件。 教学过程: 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出示课件图片) 师:同学们,这幅图片是某少年军校进行军训时拍摄的照片,在训练过程中大家都表现的非常积极,其中啊小强同学表现的最棒。仔细观察,小强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怎样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 (教师巡视,并搜集学生的记录并展示) 师:你们觉得这几位同学描述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评价

师:确实,1号和2号描述的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3号的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怎样能描述的又准确又简练呢?这就需要统一标准。2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师:其实像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与“行”来表示。那什么事列?什么是行? 生:我知道,竖排就是列。横排就是行。 师:说得非常好。确定第几列要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数。现在我们都是观察者,指一指,哪是第一列的同学,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指一指,哪是第一行的同学? (学生上台指,教师演示课件,充分认识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 师: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吗? 生:他在第3列第2行。 师:对!第3列第2行形成一个交叉点,小强的位置就在这。(让学生说出另两个同学的位置各是第几列第几行。) 师: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你们自己的描述,有什么感受? 生1:非常简练。 生2: 非常准确。 师:的确,这种方法既准确又简练。 3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有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初步认识数对。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教案资料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 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环节及总结反思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我来谈谈教材的编排和我对本课的理解 二、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首先,教材呈现的是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通过让学生找出张亮的位置,明确了“列”和“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着,教材给出了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并且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各种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用数对确定位置 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 望亭中心小学朱黎锋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98——100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用从生活中的电影院中位置的确定来引入数对的方法。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的问题情境,“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3.教学目标 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课的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时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常见的电影院导入新课,借助找位置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形成如何去确定位置,再让他们小组交流,从中巩固新知,学会写数对,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2.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题西林壁》这首诗学过吗?为什么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指出:观察物体角度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告诉我们要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视角观察人、事、物,才能更准确。 (出示电影院的座位图)提问:同学们,你们去看过电影吗?这是电影院一个厅的平面图,竖着的一排叫什么?横着的一排呢?(板书: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老师想要观察这个厅所有的观众,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银幕的位置) 指出:会选角度观察,我们今天的课就成功了一半。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数学之旅吧! (二)、认识数对 1、游戏——寻找幸运观众 (1)给出任务:电影院今天搞活动准备在这个电影院里选择三位观众免费观看,已找出两位,剩下的一位,让学生自己寻找。 (2)寻找幸运观众 第一步:漫无目的寻找。 第二步:根据提示寻找。教师给出提示(3,2),学生根据提示指一指幸运观众可能在的位置,教师用投影显示8个可能的位置。 第三步:根据视角寻找。进一步缩小范围,点击鼠标,寻找出幸运观众。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 位置》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有效评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一定是建立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对教学活动的合理的、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设计上,也就是当我们的教学目标把握精准到位时,我们的教学评价就会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这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就会促进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上完美达成,当我们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顺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时,我们的有效教学评价就会促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想、实践、交流、推理、验证、抽象概括等过程,学生在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各种能力。 下面我就何老师早上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与大家作简单的交流: 一、课前互动,期待式的语言评价

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如课前交流中,何老师说:“黄老师给我介绍,咱们班的孩子是最会思考,最会听讲的,他有没有吹牛呀?全体学生大声的说道:没有吹牛!师:怎么来检验她没有吹牛呢?生:上课时,像黄老师说的一样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这时何老师期待式的语言评价“说得真好,如果这节课大家真像黄老师说的那样,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老师会有奖励”实际就是在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端正学习态度,挑起学生为了老师的荣誉而战的无穷斗志,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二、课中交流,生生互评 在合作交流探究体验的环节中,何老师采用了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有机会互相解释所学的知识,有机会互相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各抒己见,直接交流各自的意见,交换各自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各自创造的方法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同学变得思想清晰,不严谨的同学变得严谨。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用数对 确定位置》评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听了于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我觉得于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找准起点,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上课伊始,教师以“位置”为话题与学生进行对话。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有的老师坐在教室的后面,有的坐在走廊的中间,还有的坐在教室的前面。这句话描述了老师们在我们教室里的什么?那么就以刚才回答问题的小青同学为例,谁来描述一下他的位置?接着出示课件,引入今天的学习。这样引入新课简练,从学生身边的话题情境出发,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搜集信息: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究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教

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而且还能为新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了学习前的铺垫。二、运用对比教学,细腻处理重难点。在本节课中,教师多次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主动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学生描述小青的座位写法时得出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后通过比较这6种方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优化出数对表示最简洁、方便。又如在用数对表示第2列第4行时,有的学生说是也有学生说成是这时老师对与进行了比较与拓展,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应该先写列,再写行,让他们明确,尽管两个数字相同,但前后的位置不同,指的就应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这样处理,显得老师的教学细腻中见真知,整节课实在而高效。再如,老师出示数对让学生站起来,通过在数对中加入字母,一方面强化本课的教学难点。先通过,,,依次逐步抽象出数对的本质。最后,在公园图中,研究特殊点位置。加深了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难度不大,学生都能快速掌握,但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轻松自主的认识数对并非易事。本课教师开门见山从实际座位场景引出数对,这也是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环节,接着在练习中从(5,2)实地与书本位置的指认到随机报出数对请学生起立再到只给出列不给出行让学生体会行列的重要性,完成数对的第一层次学习。 第二层次要让学生在坐标轴上找位置,这次不同于之前的开门见山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由点到线再到图形,步步递进完成在坐标图中确定位置的教学,体现坐标图的作,层次清晰。然而到了回顾阶段学生仍有诸多疑惑,为什么学数对?数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从左到右? 为什么先列后行?这些本该在课堂内解决一二的问题,却并未充分解决,我想教师在设计环节时,不妨从学生的角度入手,适度调整教学环节的顺序,让学生在经历中理解这些问题。 【2】 张老师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课,知识点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张老师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课堂上评价性语言也很多,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上这节课,我觉得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上的

丰富多彩;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探究的欲望。这两点,我觉得张老师可能做得还不够。比如引入部分,张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从生活情境引入比较好,但就从几个学生的回答,马上引入新课,并没有激发学生要学习新知的动机。在新授部分,对列和行的教学没有到位,师在提问“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不同的说法”这一问题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要统一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的需要。在引出数对的环节上,老师也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产生“数对”的需要,是老师直接告知数对,而不是探究出数对。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可以从把学生的作品进行比较,为什么这位同学记完了,其它同学没记完?再让记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这两个数字隔开?这样一步步探究出数对。在数对中哪个数字表示列,哪个数字表示行的区分上也要强调,在让学生写数对时可以写数字一样的,问两个数学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最后还可以追问下学生,相比之前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强调用数对表示位置更加简洁明了。在练习中,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感觉没有游戏的气氛,也没有在比较中深化今天的知识。比如可以找一些特殊如(1,1)、(2,2)、(3,3)……这样的座位,让站起来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自己是(1,1),还可以找数对(1,2)、(1,3)……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等,让学生知道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在练习的最后还可以关注人文,让学生了解数学史,知道数对是怎样产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将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2.其次是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如:教室的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2)、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数形结合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例文.doc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从学生现实情境“向学生介绍座位”导入,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唤醒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基础,也为抽象出“数对”构建了一个现实模型。 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喜欢的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在此之后,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合理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对”有个清晰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后一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里的核心员工,受到领导的赏识;而有的人却总是碌碌无为,工作一直不见起色……如果认真地留心过周围的人,或者认真地分析过自己,就会发现,很多人在面对挫折,面对问题时,常常会为自己找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如果不是领导没布置清楚,我一定会干得很出色. 如果不是同事给我设置了障碍,我一定会顺利完成的. 如果不是天气的原因,我一定不会迟到的. 事情出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问题归咎于别人或者外界,强调如果别人或外界没有问题,自己肯定不会出现问题,用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是大多数人在出现问题时经常抛出来的 理由. 一个堪称优秀的人,会把问题归结到自己的身上来,仔细地反省自己,问问自己是否用心对待每一份工作.用心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糊弄工作,最大受害者也必定是你自己.如果你努力工作,热爱工作,工作也会回报你,眷顾你.因此,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对工作的兴趣,能够有持久的热忱,并能将每一天的每一份工作看得同样重要.只有用心对待每一份工作,积极面对和完成人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课稿

张老师这节课总体来看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合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活动,环节之间的过渡巧妙自然。 2、教学中体现了数学贴近生活的思想,每一个练习题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既渗透了数学知识,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3、教学准备充分,张老师利用课件教学,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教学效果很好。 4、整节课师生互动很多,提供了充分地交流空间及展示的平台,气氛活跃。 5、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予以肯定、表扬等等,评价性语言很多。 自己的一点建议:从学生回答问题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程度不是很好,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完整的回答问题,尽量少一些提示,避免填空似的回答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知识点不多,内容比较简单,上这节课,关键注意两点:一是如何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上的丰富多彩;二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探究的欲望。这两点,在胡伟华老师和夏春红老师的课堂上得以具体的体现,下面我就对比着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处理方式进行简单的评价。 一、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两位老师的引入课题部分截然不同,胡老师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位置,介绍班级,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引入课题,自学课本,认识行列后再出示主题图,用刚学的知识来描述位置。而夏老师也是用课前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写自己的位 然后老师置,学生这个时候的语言是不完整不规范或者是不正确的,学习也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自学课本,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位置,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需要才引起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与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继而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时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二是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与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是: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是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各种能力。 二、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基于此,在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展开学习。(如独立思考我只有一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四个答案,问题出在哪儿了?自主探索简洁明了的表示物体位置方法,合作交流谁创造的方法最简洁明了) 三、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法的选择上,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了,学前:创设情境、观察发现;学时:合作交流、探究体验;学后:讲练结合、应用拓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数学活动中。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发展规律,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观察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