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取代政府干预

合集下载

撒切尔的名词解释

撒切尔的名词解释

撒切尔的名词解释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是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她担任英国首相的职务长达11年之久,被许多人尊称为“铁娘子”。

撒切尔改革了英国的经济、工业和社会政策,被认为为英国带来了新的时代。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撒切尔,并探讨她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撒切尔的执政期间涉及多个方面的改革,其中包括经济改革是她最具指标性的举措之一。

她积极倡导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以此为基础,她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私有化国有企业、降低税收等。

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还吸引了外国投资。

然而,这些改革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使一些传统工业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恶化,导致了撒切尔执政期间的社会分裂和抗议浪潮。

而在外交政策上,撒切尔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和立场。

她坚决支持英国对马尔维纳斯群岛(Falkland Islands)的主权,这导致了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战争。

尽管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但最终英国成功地保卫了这一领土,并且撒切尔的坚定决心备受赞誉。

此外,撒切尔还与美国总统雷根(Ronald Reagan)建立了紧密的外交关系,共同推动了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她的外交政策体现了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并为她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望。

除了经济和外交方面的改革,撒切尔对英国的社会政策也进行了重大调整。

她提倡个人责任和自主权,主张个人追求自由、自主和自我实现。

在她的领导下,传统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政策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削减。

这些改革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鼓励个人创新和竞争,以及增加经济活力和就业机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这些政策也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抗议,认为这种变革削弱了社会的平等性和公正性。

撒切尔的政策和执政风格给她赋予了坚定和威严的形象。

她的决断和果断性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撒切尔的改革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后果,引发了社会的紧张和不稳定。

撒切尔夫人时期经济政策

撒切尔夫人时期经济政策

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提到英国的女人,会有三个人一下子进入我的脑海。

伊利莎白女王二世,戴安娜王妃和撒切尔夫人。

作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用她的识大局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戴安娜王妃用她传奇的经历及罕见的美貌与气质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撒切尔夫人则用她的智慧和强劲的政治手腕使英国逐渐恢复元气,并且她本人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敬佩,并被尊称为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出生于1925年10月13日,并于1950年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

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撒切尔出选一项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

在她随后的政治生涯中,她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失败。

最终在1987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后,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同时她也成为了英国在20世纪连任3届的首相,在她辞职时成为1827年以后英国任期最长的首相。

这就是撒切尔夫人传奇的政治生涯。

在工党的影响下,二战后的英国自1945年起,大规模在多个行业实行国有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英国经济迅速从二战的阴霾中恢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种国有化却使英国经济走向衰退,此时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到达了极高的程度。

根据英国央行的数据显示1980年5月,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已高达21.9%,而同期的日本和联邦德国还不到10%。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下降,经济增长也开始缓慢,因此人民强烈要求改变工党领导下的这种现状。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人们通常称它作“英国病”。

“英国病”的症状表现为两个矛盾的层面:一是整个70年代英国通货膨胀率极度严重;另一个是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失业率高达两位数。

这种“英国病”被称为绝症,从现在来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两个层面是高度矛盾的。

按照当时流行的凯恩斯理论,如果压低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措施,一个后果便是经济增长更加倒退,失业率更高;而如果为了挽救失业率和经济增长,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更高。

撒切尔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取代政府干预[优质文档]

撒切尔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取代政府干预[优质文档]

撒切尔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取代政府干预撒切尔及其经济政策充满争议,她的离世,有人庆祝,有人献花。

1979年5月3日,英国保守党党魁撒切尔夫人取得首相选举的胜利,入主唐宁街,开始了她长达11年半的撒切尔时代(共任三届首相)。

但撒切尔夫人面对的是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

英国经济疲弱多年,通胀率一度达到27%的高位。

甫一上任,撒切尔夫人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以自由贸易来代替政府干预,鼓励市场机会和私营企业,反对国有化和中央集权。

她首先精简政府,使得大批公务员下岗或转入竞争机制。

然后掀起私有化浪潮,开放市场。

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被统统被卖给私人。

她还推动预算削减和改革工会制度,通过大幅加息以及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的方式遏制住了通货膨胀,这种策略被称为货币主义。

此外,撒切尔夫人支持英国加入欧盟,以从中获得自由贸易的优惠,但是她强烈反对加入欧元区。

此政策得到沿用,英国至今没有加入欧元区。

撒切尔夫人最终保证了英国的经济增长。

在其治下,英国的通货膨胀由1975的27%降至1986年的2.5%。

从她第2任期开始,英国经济开始持续稳定增长。

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

放松管制:为经济问题埋下种子2008年金融危机中,英国受到打击比美国和欧盟更为沉重。

不过激进的改革虽然激活了经济,但也导致了失业率增加,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等问题,也让撒切尔夫人陷入极大的争议漩涡之中。

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英镑飙升,这严重伤害了英国的制造业,而高成本的信贷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英国经济在1980年和1981年陷入衰退。

不堪重负的企业纷纷裁员,失业率大幅飙升。

出于缩减财政赤字,以及迫使地方政府压缩公共开支的考虑,撒切尔夫人决定改革原来以财产为基础征收的地方税,代之以“人头税”。

这是一种为了选举权而所有人不论贫富均交同样数额的税。

此举遭到激烈抵制。

同时,撒切尔夫人反对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立场,使保守党内部出现分裂,最终导致了撒切尔的辞职。

撒切尔对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撒切尔对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浅析撒切尔对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英国媒体曾这样评价撒切尔夫人:“布莱尔的新工党和撒切尔的遗产——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塑造了今日的英国。

”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对撒切尔改革的肯定。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撒切尔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典范,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她的贡献至今仍褒贬不一。

但对于英国文官制度也有其划时代的意义。

英国的文官制度曾经经历了三大里程碑似的改革:一是《罗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改革、二是富尔顿委员会的改革、三是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第一次《罗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改革主要是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的三大原则——常任原则、考试原则、政治中立原则;而第二次富尔顿委员会的改革则是在《罗斯科特·屈维廉报告》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对当时的文官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与之不同的是,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有其独特的经济背景,撒切尔夫人上台是在19世纪80年代,正值英国经济萧条时期,文官管理无能,效率低下,而且文官队伍壮大,导致政府开支巨大。

而且在19世纪,欧洲政府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市场经济强调政府的干预,而英国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英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亦随之下降。

撒切尔夫人也对英国的政府机制持怀疑态度,在她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撒切尔夫人对英国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颁布了雷纳—伊布斯改革计划,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缩小文官规模,削减文官规模:撒切尔在面对英国通货极度膨胀的情况下,对文官进行了大量的裁员,并对工资制度进行了了改革,这一点有效的削减了英国庞杂的公务员队伍并节省了国家财政支出。

这也是一个重新审视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

撒切尔夫人就曾这样问到:“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都是必需的吗?他们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吗?”2、改革文官管理机制,撤销全国的独立的文官院3、设立执行性机构,政府机构精简“瘦身”4、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突破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原则极限5、强行限制文官工资增加的幅度以上政策的实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撒切尔夫人改革

撒切尔夫人改革

撒切尔夫人改革1.全面改革是大势所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比较普遍地出现了两个小高潮:一是提高居民福利;二是推行企事业国有化。

但是,提高福利和企事业国有化,都存在一个是否适度的问题。

因为,不仅提高福利和事业单位国有化需要政府补贴,而国有单位因亏损者居多,也要政府补贴。

如果补贴数额超过了国家经济承担能力,就会“过了头”。

英国就是一个“过了头”的国家。

在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前,英国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上述补贴,使得应该用于扩大再生产等一些必要的资金不足,导致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慢,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高,经济状况差,从而被人们称为“欧洲病夫”。

撒切尔夫人竞选首相的施政纲领,就是要积极改革,采取国有私有化和住房私有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减少的负担和复苏经济。

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以提高住房自有率为重点的住房制度改革。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的1980年,通货膨胀率仍高达21.9%,它说明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2.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住房制度改革从1919年英国制定住房新制度中出现福利过了头的问题至1979年,延续了60年时间,已经成为了强大的习惯势力。

英国为了坚持改革,采取了两条有力的突破习惯势力的措施。

一是,做好舆论宣传。

通过宣传反复说明,由于福利过了头,国家负担过重,缺少发展经济的资金。

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就难以较快提高或停滞不前。

所以,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暂时利益(如增加房租),但取得的是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这个人民的长远利益,最终得利的还是人民。

不仅可以当代得利,而且可以利在千秋后代。

这样的宣传,就能取得较多的议员、社会人士和人民对改革的支持。

二是,从法律、经济和管理方面入手来推动改革。

(1)用法律来推动改革。

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出售公房。

由于地方掌握公房并给居民以福利补贴,是他们争取选民支持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不积极卖房,被中央政府视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阻力。

为此,中央采取了强硬措施,主要是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居民的“购买权”。

撒切尔夫人 资料

撒切尔夫人 资料

《唐宁街岁月(上下)》主要内容:撒切尔夫人是20世纪世界政治领域中最杰出的权力女性。

她出身低微,没有任何家世背景,凭借个人意志和务实精神,踏入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政界,最终登上权力的顶峰。

撒切尔夫人初登相位时,大英帝国已丧失了旧日的光荣和梦想,经济衰退,政治孱弱,民心低落,英国被讥讽为“欧洲病夫”。

撤切尔夫人以毫不妥协的态度施行一系列政治与经济改革措施,将英国从危机中挽救出来,重归世界实力强国之列。

撒切尔夫人采取的新自由经济政策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她大力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推行非国有化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对工会和罢工采取铁腕策略,削减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

撒切尔夫人在政治领域也坚持强硬路线。

她强化与美国的关系,缔造英美联盟;反对欧洲一体化,捍卫英国固有利益;横跨半个地球对抗阿根廷,赢得福克兰岛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就香港问题举行谈判,表现出识时务的一面。

所有这些激进且争议巨大的措施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经济困境,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则认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作为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本自传,《唐宁街岁月》以亲历者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这位生来与政治结缘,以强硬干练著称的政坛“铁娘子”,在入主唐宁街10号、三度蝉联首相的11年中所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不但为英国的重新崛起奠定基础,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的走向。

它还带领我们走进撒切尔夫人的内心世界,讲述“女人统治世界”的精彩故事,感受“铁娘子”光芒四射、激动人心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 · · · ·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镇一个经营杂货的小商人家庭,年轻时代加入保守党,1975年成为该党领袖。

1979年当选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任女首相,开启三度蝉联首相、连续执政11年(1979~1991年)的传奇经历,是当代世界政治中最卓越的权力女性之一,并以其强硬、干练的领导风格被称为政坛“铁娘子”。

撒切尔经济学

撒切尔经济学

经济思想:综合性
撒切尔主义继承了英国保守主义传统的价值观念, 信奉自由 主义经济哲学, 其经济政策也兼收并蓄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 凯恩斯主义等各种理论和主张 。 它不是单纯绝对地依靠哪一家 之说。而是采众家之长。
结果与评价
1、积极作用: 在货币主义的指导下,撒切尔的经济政策对当时医治"英国病"、 发展英国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1983年到1988年间,英国通货 膨胀率一直维持在平均5%以下,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 平。1988年英国财政出现了140亿英镑的盈余。经济增长率也显 著提高,1983-1988年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在西方国家中始终名列 前茅,特别是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等都优于欧盟大 陆国家和美日等主要工业化国家,显现出了少有的活力。20世纪 90年代初虽然一度反复,经济增长率在1991年和1992年出现倒 退,但到1993年就重新走出低谷。
OLGO
1
背景 撒切尔改革
目录
2
3
改革的经济思想
结果及评价
4
5
背景链接
背景:凯恩斯主义
一、凯恩斯主义
1、含义: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以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为思想基础建立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 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2、转折点: 从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宏观经济方式的观点看,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 ,即由自由放任主义转变为国家干预经济,由把收支平衡作为理财的基本原则转变 为以促成经济平衡发展为基本原则,由把税收仅作为收入的因素转变为经济平衡发 展的因素。凯恩斯主义及其税收思想在西方世界风行了半个多世纪,不少资本主义 国家政府曾奉若神明。

英国撒切尔政府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撒切尔政府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撒切尔政府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戴曦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9期摘要: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政府需要通过行政改革来适应时代的变化,以维持自身的稳定运转。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英国率先在西方国家中开展了影响深远且持续的行政改革。

通过对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进行行政改革相关措施的了解,来分析英国政府改革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英国;撒切尔政府;行政改革一、英国政府改革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由于石油危机普遍陷入经济衰退的状况,英国在1976年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导致国内发生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增多等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然而,英国这种追求普遍福利的国家模式的运行需要雄厚的财政收入保障,英国政府便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

英国这种福利国家的运行模式是以政府主导、国有企业供给为基础的,然而当时英国的国有企业普遍管理不善、生产效率较低,造成了公众的强烈不满,给英国政府带来行政管理和公众信任上的巨大压力。

因此,当时的英国政府受到多方面困境所带来的压力下,迫使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

二、撒切尔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英国政府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以后,推行了大刀阔斧的行政改革。

撒切尔政府的行政改革措施的内容上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雷纳评审的设立1979年撒切尔一上台,即调马克?斯宾塞连锁店的主管雷纳任她的效率顾问,并在首相办公室设立了一个效率小组。

雷纳和效率小组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对政府各部门运作状况的全面、深入的调查。

雷纳主义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发自内部的改革,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改革是由上面或外部强加的印象。

雖然雷纳评审最初的重点是经济,在财政管理这一块通过提高效率来减少开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这样一种提高效率的评审手段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方方面面。

雷纳评审实际上也是一次跨越政府部门,综合行政管理各个领域最系统全面的手段,同时也成为了撒切尔行政改革中及其之后改革措施的基础,也为其他西方国家进行行政改革,尤其是对政府绩效评估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历史上首位女首相的坚韧领导力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历史上首位女首相的坚韧领导力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历史上首位女首相的坚韧领导力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是英国历史上首位女首相,她以其坚韧的领导力和斗争精神而闻名。

本文将从撒切尔的政治经历、改革政策和领导才能三个方面来探讨她的坚韧领导力。

一、撒切尔的政治经历玛格丽特·撒切尔在1979年至1990年期间担任英国首相,这一时期被称为“撒切尔时代”。

她的政治生涯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定和果断的领导姿态。

撒切尔的政治道路起步于保守党内,她在1960年代逐渐崭露头角,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重和认同。

在1975年该党领导人选举中,她战胜了多位有实力的竞争对手,成为保守党党魁。

二、撒切尔的改革政策作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女首相,撒切尔以坚定的意志和领导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撒切尔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自由市场化改革。

她削减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私有化进程,降低了税收并加强了货币政策。

这些改革措施为英国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奠定了基础。

其次,撒切尔着力改革了劳动力市场和工会法规。

她通过立法削弱了工会的权力,提高了劳动力的灵活性,使得企业能够更自由地经营和雇佣员工。

这些措施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和生产力的提高。

最后,撒切尔还在教育和福利方面进行了改革。

她推动了教育体制的多样化,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并减少了对公立学校的干预。

她还削减了福利支出,鼓励个人负责和自助助人的精神,旨在提高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三、撒切尔的领导才能撒切尔以其坚强的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她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时表现出了极大的果断和决心,从不畏惧困难和阻力。

撒切尔的领导才能在处理1982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她采取军事行动,成功地夺回了被阿根廷占领的岛屿,显示了英国的坚定和决心。

在与苏联的谈判中,撒切尔也表现出了坚定的立场和智慧。

她与苏联领导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坚决捍卫了英国的利益,并最终取得了重要的外交胜利。

撒切尔夫人改革题

撒切尔夫人改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世界列强中的实力地位下降被通称为“英国病”。

二战后,典型的“英国病”症状为:“停停走走”的经济、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以及紧张的劳资关系。

——毛锐:《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的目标评析》材料二撒切尔政府紧缩银根,控制货币供应量,压缩公共开支,并一度实行高利率、高汇率,取得了克服通货膨胀的明显效果,并使1979年严重结构性经济危机成为调整经济结构,治理“英国病”的转机。

]979年5月,通货膨胀率为10.3%,……1986年3.4%。

撒切尔政府逐步推行出售国营企业,将国家雇佣工作人员转移到民营部门,以股票形式将国营企业资产转向民营企业。

……1979年以来,撤切尔政府通过向公众出售的国营企业价值310亿美元股票,从而使英国股票拥有者的比例由成人的9%,增加到21%。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材料三撒切尔夫人和其继任者在1979/1996年先后5次调低所得税基础税率,由1979年的33%下降到1989年的25%,1996年的24%;最高税率从83%降到40%。

……另一方面,政府还特别注意对企业税收的减免,包括减少企业应交纳的国民保险附加税、公司税、资本所得税,并简化税收手续。

目前英国的公司税率仅仅高于芬兰、挪威和瑞典。

——毛锐:《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的目标评析》材料四坚持不懈地执行“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货膨胀这一长期困扰英国经济的顽症终于被制服。

通货膨胀率……1996年8月更下降到2.1%,低于欧盟2.3%平均数……随着通货膨胀率降低,英国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增长率稳步提高……80年代英国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没有出现同期美国里根政府的高赤字现象,反而出现财政盈余。

……私有化及减税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了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还通过私有化战略提高企业效率,鼓励市场竞争,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明显改善。

撒切尔政府采取的措施

撒切尔政府采取的措施

撒切尔政府采取的措施概述撒切尔政府是指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执政时期的政府。

撒切尔政府于1979年至1990年间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革英国经济和社会。

本文将介绍撒切尔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措施的影响。

经济措施自由市场改革撒切尔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自由市场改革措施。

她坚信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最佳方式,并积极推行私有化政策。

政府开始主动减少对国有企业的干预,通过私有化将这些企业转让给私人投资者。

这一措施不仅增加了私人投资,还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

财政紧缩政策撒切尔政府还实施了财政紧缩政策,以应对当时肆虐的通货膨胀问题。

政府采取了严格的财政纪律,削减了开支并提高了税收。

这一措施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为英国经济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金融行业改革撒切尔政府还通过一系列金融行业改革措施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政府解除了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允许市场自由竞争。

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推动了金融行业的繁荣。

社会政策教育改革撒切尔政府着力改革教育体制,推动提高教育质量。

政府鼓励学校自主管理,并引入市场机制以增加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采取措施提高师资素质,并推动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英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保健改革撒切尔政府还进行了医疗保健改革,引入了“内部市场”概念。

这一概念改变了国民保健服务(NHS)的管理方式,强调了效率和竞争。

政府鼓励医院之间的竞争,并推行了资源依据功效分配的政策。

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雇佣法规改革撒切尔政府还对雇佣法规进行了改革,减少了工会的权力。

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限制罢工的政策,并推动工会法律的修改。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削弱了工会的影响力,增加了企业的灵活性。

影响撒切尔政府采取的措施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经济改革措施促使英国经济迈向了自由市场经济。

私有化政策提高了企业效率,吸引了更多投资者,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浅谈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经济改革摘要:面对20世纪70年代处于“滞涨”的英国经济,1979年上台的英国撒切尔政府采用货币主义学派的主张,掀起了一场抑制通货膨胀、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经济改革,称为“撒切尔革命”。

本文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不同视角对英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进行粗浅地概括和分析,涉及货币政策调整、福利制度改革、对工会的改革和对国企的私有化改革等方面,试图从改革产生的实际效果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字:撒切尔经济福利改革面对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撒切尔夫人认为只有控制通货膨胀,才能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把货币主义政策作为对付通货膨胀的有效工具,实行严格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和过多的福利开支,用私有化代替国有化,以提高经济效率。

同时着手对英国工会的改革,限制工会的权力,使其“边缘化”,扫清了实行货币主义政策的绊脚石,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复兴的目的。

一、“撒切尔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实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和“福利国家”的发源地。

这些政策曾暂时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同西方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遭遇“滞涨”,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滞涨”是指20世纪70年代西方工业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高失业率与高物价上涨率并存的现象,其中尤以“涨”即通货膨胀对经济危害最大。

1950年英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6。

3%。

从1979年6月到1981年6月,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4%,工业生产下降13%,其中制,造业下降17%。

失业人数超过本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的250万,最高月份的失业人数高达325万,失业率达到13%的创纪录水平。

英国经济被称为“欧洲的病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劳资关系和阶级矛盾,使英国的政局、社会长期以来保持相对稳定。

撒切尔主义的没落

撒切尔主义的没落

撒切尔主义的没落正如撒切尔夫人对自己评价的那样,我不是一个有共识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有信念的政治家,其信念就是新自由主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风靡世界,成为救世良方以及人类历史的终结方向。

但是,目前随着美国和西方的衰退,人们不得不反思,现在撒切尔夫人走了,似乎也是给新自由主义划上了一个句号。

任何改革与转型实质在于调整发展与公平的关系,目的是建立相对和谐的社会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但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中国都没有找到这样一种模式,因而陷入不断向左还是向右的周期性怪圈之中。

目前西方国家的危机主要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回归亚当•斯密和向右转向市场资本主义的结果,市场资本主义推动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发展,但是由此也导致西方国家产业的转移,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以及国家的衰退,向右转过头了,所以只有再向左转。

美国和西方社会制度的本质是自由资本主义,它的核心是市场自由主义,那么自由资本主义完美吗?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

二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

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性批判来自马克思,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

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剥夺剥夺者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

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

但是马克思的理论在西方社会被视为异端,他的影响主要在东方并成为前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制度基础,真正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的是凯恩斯主义。

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定位分析_毛锐

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定位分析_毛锐
!""#$%
[ %%] 01-1+ QD4..31+, P& Q2>>5D::& N: 9:-1+O1:-,2: M-4@< -2 J:/D:B1 ?,+3.W 9:-1+1.-, M13> )A2:B1=-, D:@ NB/,1O151:,: =/<.,B. A3D..1.& 2"*/%01 "3 4$.’$0/56 ,% (5,$%5$ 9$056,%7, ’""’, $(( () : #!" ) ### [ %’] PD4+D EBA43324L/& X/1 E,..,:L H251: 0/<.,B. D:@ ?1:@1+& /--=:SS =/<.,B.& 4R.-24-& 1@4 S .-D>> S 5BB43324L/ S MUY6’"N=+,3"’& =@> 编辑 甘 晓
""""""""""""""""""""""""""""""""""""""""""""""""""
话语& 王政,杜芳琴& 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北京:三联书店, %((# [ ’][ !]魏国英 &女性学概论 & 北京大学 出版社,’""":!$)!8 [ $] [ 7] 9+1:1 ;,..1+ & 0+2-2-<=1. 2> ?1:@1+: A2:B1=-,2:. 2> C15,:,:1 D:@ ED.B43,:1& ! "#$%&’ ()*+,$’ -%.)$/%0),"%01 C2+45& ’""’&’8(8) :8’()8$( [ 8] [ F] GD:B< H& *+,BI/24.1& J5 ) K2@<,:L MB,1:B1: N C15,:,.- 01+.=1B-,O1 2: P1D+:,:L& 2"*/%01 "3 4$’$0/56 ,% (5,$%5$ )$056,%7, ’""%, $#( $) : ’#’ ) ’(8 [ #] QD::132+1 MB/R1@1.& ?1 ):@1+ ,: *,D. ,: MB,1:B1 D:@ MB,1:B1 J@4BD-,2:& /--=SSRRR& =/<.,I& 4:, )K+151:&@1 S =/<.,B.& 1@4BD-,2: S .B/R1@1. S -1T- S KD33D--1+& /-5 [ (] UDB/13 9O,1 , VD-,1 M-2R1& H251: ,: 0/<.,B.& /--=:SSRRR&B232+D@2& 1@4 S =/<.,B. S H1K S R25 )1:,:=/<.,B. S D,=R251:,:=/<.,B.& =@>,’""" [%"][ %$] P&Q2>>5D::& 0+252-,:L ?,+3.W 9:-1+1.- D:@ NB/,1O151:- ,: 0/<.,B. A3D..1. >2+ *1L,::1+.& 8$0/%,%7 0%+ -%’)/*5),"%,’""’,77!)7F8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诞生于英格兰格兰瑟姆镇一个经营杂货的小商人家庭,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在英国这个重门第,讲传统的国家里,走向了成功。

1979年当选为英国首相,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并且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女首相。

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

1979年5月3日,英国首相在工党和保守党之间进行了决选,最终撒切尔夫人取得胜利,入住唐宁街,开始了她长达11年半的撒切尔时代。

撒切尔夫人面对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被称为“撒切尔革命”。

她在美国的盟友里根总统也几乎与她同时发动类似的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革命。

虽然在改革初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险些被掀下台,但是最终,她还是顶住了。

经过十年的革命,企业活力和个人创造力的释放使得英国这个“欧洲病夫”很快焕发活力,遏止了经济衰退,经济迅速转入繁荣周期。

英国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开始走向衰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削弱,其国力落在了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后,到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病”这一沉疴正在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

面对英国当时国内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增多等诸多问题,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后,以冷酷和毫不妥协的态度,对这个“欧洲病夫”开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药方,主要包括:第一,在货币政策上,撒切尔夫人奉行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教授为首的货币主义政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大幅度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

撒切尔夫人坚决反对过去那种在国家干预之下靠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提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的做法,而采取了控制货币发行量、遏止通货膨胀、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办法,来扭转英国经济衰退。

在1981至1986年期间,由通货膨胀从(1980年5月的)21.9%这一高峰下降到(1986年夏季的)2.4%。

第二,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

撒切尔夫人把国有企业的股份大量出售给个人,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原属国家投资经营的禁区;同时把原属地方政府的公房大量出售给私人,使拥有私房的家庭数目显著增加。

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浅析(1)

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浅析(1)

青年史苑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浅析福建教育学院政史系 陈建平提 要: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陷入困境,出现滞胀!局面。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反传统的对凯恩斯主义的崇拜,转而奉行货币主义理论,通过紧缩公共开支、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限制工会运动等一系列措施,使英国经济逐步摆脱危机,重新恢复了活力。

关键词:撒切尔 货币主义 英国经济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宣告了市场万能论!的破产,美、英等国纷纷放弃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以凯恩斯的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达到空前的强度。

在英国,由于大战期间国家干预在工业生产的合理化、物价控制、生活必需品的保障等方面产生过积极影响,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强化国家干预这支看得见的手!、实现充分就业、推行大规模国有化以及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了保守党与工党之间基本的政策共识。

虽然保守党和工党政府不断更迭,但两党基本上都延续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政策。

进入70年代以后,过分强调国有化和社会福利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逐渐显现。

1979年英国政府开支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5 7%,而仅社会福利开支就占到英国政府开支的41 2%#。

庞大的公共开支和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给英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一方面,生产投资严重不足,企业技术更新缓慢,发展缺乏后劲,最终导致经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赤字攀升,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1974年到1980年间,英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 9%。

1980年甚至出现1 8%的负增长∃。

1979年失业人数高达170万,失业率达到5 6%%。

而通货膨胀率在1980年更是高达21 9%&。

英国出现了经济停滞不前、而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却居高不下的滞涨!局面,被称为英国病!。

凯恩斯主义对此已无能为力。

因为要刺激经济发展,减少失业,就会把通货膨胀率推向更高的水平;而抑制通货膨胀又会使有效需求减少,加剧经济衰退,使失业现象持续下去或更加恶化。

撒切尔和梅杰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

撒切尔和梅杰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

撒切尔和梅杰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一、撒切尔改革(一)思想基础: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因而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自由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

(二)改革措施1、国有企业私有化——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企业效率提高2、社会福利制度改革(1)住房私有化。

减轻政府的住宅支出,增加财政收入(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①直接降低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的补贴标准,减少政府社会保障支出②改革英国社会保障中的一些惯例。

例如:1980年,政府宜布津贴只能和物价挂钩而不能和工资挂钩。

③对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实行私有化。

私有化改革主要体现在国民医疗保健的改革上。

3、教育改革第一,实行代全国统一课程,和“全国统一测试”;第二,扩大家长择校权;第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让私人企业参与教育。

撒切尔夫人的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新自由主义和和新保守主义的思想。

撒切尔政府的这种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的教育改革遭到工党的激烈反对,但是改革使英国的公共教育变得更具自主性、竞争性,提高的政府教育服务的质量。

4、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一、地方政府管理引入市场机制;二、雷纳评审与下一步行动计划雷纳评审的一系列政策建议被采纳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减少了政府工作人员数量,其次,降低了行政成本,最后,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

(三)评价1、积极方面:(1)有效遇制了英国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恶化,井使之有所好转(2)引领了当代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革的浪潮(3)减少预算赤字,提高政府效率(4)改善公共服务2、消极方面(1)公共开支井没有得到有效削减消减公共开支是撒切尔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不明显。

由于社会福利支出具有“刚性”,真正受到削减的只有“住房”而其他项目只是遏制了迅猛增长的势头。

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作者:刘正才李朝霞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30期摘要:面对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严重滞胀,撒切尔夫人力推供给侧改革,采取大规模民营化和减少国家干预等措施,使英国经济摆脱困境并进入长期增长通道。

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应勇于担当,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使其逐步退出一般竞争行业,进一步放权让利,增强企业和市场的活力。

关键词: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003-02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曾大力推行了供给侧改革,美国里根总统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实施的经济改革最为有名。

但我国现在谈及供给侧改革,更多文章介绍和推崇的是美国里根的供给主义改革,而忽视了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供给侧改革。

其实,英国当时的经济形势和改革着力点与我国相似性更大,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更具启示意义。

一、撒切尔夫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二战后,英国工党开始上台执政,奉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大规模推行国有化,致力提高社会福利。

然而,英国经济发展并不理想,经济状况在20世纪70年代变得更加恶化,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经过两次国有化后,至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到高位,电力、铁路、煤炭、煤气、船舶、邮政和电讯部门被国企完全垄断,航空和钢铁部门达到75%,汽车制造业达到50%,石油工业部门也占到25%,国企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1.5%。

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国有企业效率大幅下降,国有企业尽管雇佣了全国25%的劳动力,但对GDP只做出了10%的贡献,很多国有企业长期亏损,需要进行大量财政补贴才能维持。

2.社会福利支出庞大。

随着经济发展减速,英国高福利制度的弊病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集中暴露,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增加,并由此导致税收税率高涨。

中国需要来一场撒切尔式大改革

中国需要来一场撒切尔式大改革

中国需要来一场撒切尔式大改革∙ 1中国也正面临着滞涨的威胁,也就是所谓的"英国病"。

迫切需要来一场"撒切尔式"改革∙ 2市场经济是个体自我负责的经济,自我负责的社会,当然会拒绝政府干预和福利国家∙ 3国企引进竞争是对市场的模拟,而不是真正的市场,相当于在白马上画杠杠,充当斑马∙ 4资产在国企手中才是真正的流失,因资产在政府手中,没有为社会创造本应创造的价值中国经济正面临“英国病”威胁当下的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撒切尔上台之前的英国非常像,也就是说,我们也正面临着滞涨的威胁,也就是所谓的“英国病”。

我们也有非常庞大的国有部门,我们的通货膨胀很严重,市场活力在下降,这和改革之前的英国很相似。

因此,我们非常迫切地需要来一场“撒切尔式”的大改革财知道:撒切尔于日前去世,你怎样评价撒切尔?撒切尔采取的一些列改革,例如国企私有化,对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朱海就:撒切尔在上个世纪掀起了一股自由市场的改革风暴,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她的一系列自由化改革措施控制了通货膨胀,也恢复经济增长,使英国摆脱了滞涨,如用一个词来形容其改革,那就是“市场化”。

在她之前,英国和世界地区一样,都受凯恩斯主义和苏联表面的成功的影响,推行大政府的福利国家政策,结果经济的活力日益丧失,而撒切尔接受了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一上台就推行去凯恩斯主义的自由化改革,如减少政府干预,私有化和削减政府开支等,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一波经济、政治的自由化运动。

当下的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撒切尔上台之前的英国非常像,也就是说,我们也正面临着滞涨的威胁,也就是所谓的“英国病”。

我们也有非常庞大的国有部门,我们的通货膨胀很严重,市场活力在下降,这和改革之前的英国很相似。

因此,我们非常迫切地需要来一场“撒切尔式”的大改革,这是纪念她的最好方式。

撒切尔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企的私有化,为什么这项改革很重要呢?上面说了,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是激发市场的活力,假如有一个庞大的国有部门,怎么可能有市场的活力呢?所以,国企的私有化是市场化改革的必要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切尔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取代政府干预
撒切尔及其经济政策充满争议,她的离世,有人庆祝,有人献花。

1979年5月3日,英国保守党党魁撒切尔夫人取得首相选举的胜利,入主唐宁街,开始了她长达11年半的撒切尔时代(共任三届首相)。

但撒切尔夫人面对的是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

英国经济疲弱多年,通胀率一度达到27%的高位。

甫一上任,撒切尔夫人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以自由贸易来代替政府干预,鼓励市场机会和私营企业,反对国有化和中央集权。

她首先精简政府,使得大批公务员下岗或转入竞争机制。

然后掀起私有化浪潮,开放市场。

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被统统被卖给私人。

她还推动预算削减和改革工会制度,通过大幅加息以及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的方式遏制住了通货膨胀,这种策略被称为货币主义。

此外,撒切尔夫人支持英国加入欧盟,以从中获得自由贸易的优惠,但是她强烈反对加入欧元区。

此政策得到沿用,英国至今没有加入欧元区。

撒切尔夫人最终保证了英国的经济增长。

在其治下,英国的通货膨胀由1975的27%降至1986年的2.5%。

从她第2任期开始,英国经济开始持续稳定增长。

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

放松管制:为经济问题埋下种子
2008年金融危机中,英国受到打击比美国和欧盟更为沉重。

不过激进的改革虽然激活了经济,但也导致了失业率增加,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等问题,也让撒切尔夫人陷入极大的争议漩涡之中。

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英镑飙升,这严重伤害了英国的制造业,而高成本的信贷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英国经济在1980年和1981年陷入衰退。

不堪重负的企业纷纷裁员,失业率大幅飙升。

出于缩减财政赤字,以及迫使地方政府压缩公共开支的考虑,撒切尔夫人决定改革原来以财产为基础征收的地方税,代之以“人头税”。

这是一种为了选举权而所有人不论贫富均交同样数额的税。

此举遭到激烈抵制。

同时,撒切尔夫人反对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立场,使保守党内部出现分裂,最终导致了撒切尔的辞职。

撒切尔夫人推行自由市场经济,要求政府放松监管,虽然对英国经济起到了提振,也为英国后来出现的部分经济问题埋下了种子。

这些政策包括减少英国制造业基地的数量,以及放松对银行业的管制。

但她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对政府监管的放松,通过自由市场经济让英国这个垂暮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重新焕发了经济动力。

这些非常值得让正处在改革关键期的中国审视和参照。

对中国的启示:改革的决心和执行力
撒切尔经济政策对于处于改革期的中国有借鉴意义。

中国也面临着来自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角色缩减的挑战。

从90年代开始的国企市场化改革,开启了中国经济逐步放弃原有的社会主义式的道路,以“抓大放小”为标志的国企改革拉开了序幕。

但是,近年来国企改革的深化陷入了停滞,以2004年“铁本事件”为标志的对民营经济的打压,似乎昭示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出现逆转。

2005年国务院发布《鼓励非公经济36条》之后,一度让民营经济看到发展的曙光,但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政府试图通过对国企的扶持以走出经济萎缩的意图愈发明显。

无论是十大产业的扶持方向,还是庞大的银行信贷的资本支持,大国企都是主要的受益者。

在航空、能源、钢铁、地产等领域的民营经济在各级政府的“干预下”不得不退出市场。

尽管在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发展36条意见》,但因缺乏细则,民营企业愈发在经营、融资方面受到挤压,甚至在温州地区爆发了大范围民企信贷违约、企业主跑路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

虽然政府也推出了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方案,但在维稳基调下,只是短期内避免了民间金融风波事件扩大,对于放松金融管制、解决民企融资难等问题,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这期间,可以看出,政府“有形的手”不断对市场经济进行干涉,市场化改革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倒退。

为此,不断有专家、学者、企业主呼吁政府放松管制、推进国企和市场化改革,但收效甚微。

事实上,撒切尔夫人在改革破冰期也曾遇到了强大阻力。

当她试图遏制势力强大的工会,通过彻底私有化及关闭效率低下的国企来缩小政府规模的时候,甚至导致了她在上世纪80年代同罢工的煤矿工人陷入对峙。

这也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劳资纠纷之一。

她“铁娘子”的名号虽然来自苏联方面,但她在经济政策执行和贯彻方面的铁腕,也令人赞叹。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伊始,中国经济改革的声音和动作突然放大和提速。

铁道部、能源局等领衔大部制改革,“反腐”、房地产国五条细则、银监会8号文和71号文等,新一届政府对改革的态度和行动绝非偶然。

不过,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刚刚闭幕的博鳌论坛,对于推进市场化改革、放宽民企准入门槛、放松管制的呼吁和争论仍然非常激烈。

对于新一届政府改革的决心和执行力仍然是非常大的考验。

结语
撒切尔夫人在经济政策方面尽管争议颇多,功过并存,但其对于市场经济的执着和对于改革的决心,无疑值得中国审视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