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及防护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包括医疗废液、医疗器械、医疗敷料、病人分泌物等。
由于医疗废物中可能存在各种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以及辐射等危险成分,所以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必须严格,特别是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来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1. 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疗废物的管理涉及到法律法规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2. 密闭性要求:医疗废物应当在密闭容器内收集、运输、贮存,以防止病原体和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3. 分类收集要求:医疗废物应当按照不同的性质、特点进行分类收集,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以确保安全处理。
4. 标示和包装要求:医疗废物应当在容器上标明废物分类、来源单位、收集时间等信息,同时需要采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以便运输和处置过程中不发生破裂或泄漏。
5. 处置要求:医疗废物的处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进行,包括焚烧、消毒灭菌、填埋等,并由专业机构负责。
二、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主要内容1. 岗位培训与证书要求:从业人员在进入医疗废物处理岗位前,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废物分类、包装、运输、处置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的要求和措施。
2. 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要求:在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从业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直接接触废物和有害物质。
此外,还需要使用适当的设备,如密闭容器、无菌工具等,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3. 工作场所防护要求:医疗废物处理岗位的工作场所应当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及防止废物泄漏的设施和设备。
工作场所应尽量减少废物的接触和扬尘,必要时可使用局部排风装置或防护柜等设备。
4. 废物收集、运输和贮存防护要求:在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废物泄漏和蔓延。
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

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医疗废物处理是医院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包括生物医疗废物、化学医疗废物、废药品和废旧设备等。
这些废物在处理和运输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医疗废物相关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尤为重要。
一、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岗位培训和教育:医疗废物处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岗位培训,了解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以及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设备的方法。
2.个人防护用品: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以保护自身免受污染和伤害。
3.设施和设备建设:医疗废物处理场所应设置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如防护门、负压间、通风设备等,确保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4.危险废物分类和标识:医疗废物处理人员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和标识,避免误操作和交叉污染。
5.应急预案和演练:医疗废物处理场所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演练,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1.入职前体检: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入职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确保人员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从事这一职业。
2.定期体检: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体内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应急体检:对于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参与紧急处置任务的情况,应实施应急体检,以应对可能的危害和伤害。
4.健康监护:建立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健康监护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5.健康教育: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医疗废物相关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疗废物处理涉及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环境和操作,相关人员容易受到感染或受到伤害,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医疗废物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防护和应变能力,为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医疗废物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工作人员及周围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一、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1. 感染风险: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可能接触到这些病原体,从而导致感染。
2. 化学危害: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各种化学药品,如消毒剂、药品残留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作人员的皮肤、呼吸系统、眼睛等造成刺激或损害。
3. 物理伤害: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锐利的器械、玻璃制品等,工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刺伤、割伤等物理伤害。
4. 心理压力:面对大量医疗废物和潜在的感染风险,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
二、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1. 培训与教育:加强对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水鞋等,以减少与废物的直接接触。
3. 健康检查:定期对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传染病筛查、肝功能、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4. 免疫接种:根据工作需要,对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
5.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如分类收集、密闭运输、消毒处理等,确保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6.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对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
7. 心理支持:为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如开展心理辅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帮助工作人员缓解心理压力。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是医疗机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特点决定了在处理和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本文将从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必要性、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医疗废物具有致病性、感染性、毒性、腐蚀性以及生物危害性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其中包括医疗废弃物、危险废物、一般废物和监管性废物等四类。
不正确处理和管理医疗废物会导致感染疾病传播、环境污染以及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必要性由于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较高,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建立能够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或减少职业灾害的发生,并提高医疗废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合理实施有助于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责任意识和文明程度。
三、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具体内容1. 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医疗机构需定期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包括废物分类、包装、贮存和运输的相关知识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2. 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制度:医务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确保其合格和有效。
3. 废物分类和包装制度: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废物分类和包装的规范制度,明确不同类型的废物应当如何分类、包装和封存。
同时,医务人员需了解不同废物分类的标识和处理要求,确保按照要求正确分类和包装废物。
4. 废物贮存和运输制度:医疗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废物贮存区域,并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将废物存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进行封存和标识。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和相关单位协商制定废物运输的安全流程和规范,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或其他安全问题。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3篇)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是为了保障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身体安全和保护环境,建立一套全面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妥善处置。
以下是一个关于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的例子,共计____字:一、总则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旨在确保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的安全进行,保护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操作工作,包括废物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置等环节。
二、安全管理1.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个人防护措施等知识,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2.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必须严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不得随意处置医疗废物。
3.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服、口罩、护目镜、防护帽等。
并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有效。
4.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必须定期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并保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5.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环境异常或其他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废物分类与操作1.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必须对废物进行准确的分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区分。
不同类别的废物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进行废物转运和储存时,必须保证废物容器的完整性,避免泄漏和污染。
3.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接触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并根据废物的属性选择相应的口罩和防护服,减少接触和吸入废物的风险。
4.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废物处理过程中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设备,避免直接接触废物,降低污染和伤害的风险。
5.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废物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清理废物和垃圾。
四、运输与处置1.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进行废物运输时,必须采取专门的运输工具,并根据废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
医疗废物处理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医疗废物处理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医疗废物处理是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涉及到废弃物的分类、存储、运输和最终处理等方面。
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着各种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本文将探讨医疗废物处理中的职业暴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风险概述医疗废物的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各种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如感染性物质的接触、有毒化学品的暴露以及辐射源的辐射等。
这些风险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1. 感染性物质的接触医疗废物中可能存在各类感染性物质,如血液、体液和带有病原体的医疗废弃物等。
当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到这些物质时,可能会引发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等。
2. 有毒化学品的暴露医疗废物中还可能含有各类有毒化学品,如药品废弃物、化学试剂、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吸入、吞咽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工作人员体内,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3. 辐射源的辐射在医院中,放射诊疗产生的放射物质也属于废弃物的一部分。
如果工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没有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就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辐射,从而导致辐射损伤。
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为保障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降低直接接触和吸入感染性物质和有害化学品的风险。
2. 废弃物分类与封装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类别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封装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性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扩散和泄漏,降低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3. 定期培训与健康监测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应接受定期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应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暴露问题。
4. 设备安全与维护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要求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要求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在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为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免受医疗废物的危害,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的行为。
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管理涉及到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其中,医疗废物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尘埃、气味、有机溶剂、生物致病性物质等危险因素,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以下是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的要求。
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接触医疗废物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面罩、防护服等,以防止医疗废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
2.安全操作: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和管理方法,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污染和意外事故。
操作时应注意使用封闭式设备,定期清洗和消毒工作台、仪器设备,避免污染扩散。
3.防止交叉感染:医疗废物可能携带各类病原体,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应遵守洗手消毒规程,避免将废物带到工作区域之外,注意运输和贮存的安全和卫生。
4.病原体防御:一些医疗废物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工作人员应注意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处置方式,例如高温蒸煮、高压灭菌等,确保病原体得到有效灭活或去除。
5.废物贮存和运输: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贮存,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运输时应使用专用的容器和车辆,避免医疗废物的泄露和外界接触。
6.废物处置:医疗废物的处置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如焚烧、化学处理、消毒灭菌等。
废物处置场所和设备应按照相关标准建设,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7.应急预案: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的处理、紧急救护措施、应对污染扩散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事故。
综上所述,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要求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安全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病原体防御、废物贮存和运输、废物处置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措施,这些要求的落实能够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卫生防护制度摘要:医疗废物的处置是医疗行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严格的职业卫生防护制度来保障其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通过合理的培训和管理措施,完善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一、医疗废物处置人员的专业技能1. 熟悉法律法规: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应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危险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确保工作符合规范。
2. 熟悉处置设备: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处置设备,如高温焚烧炉、医疗废物粉碎机、液体废物处理装置等。
熟练操作这些设备,确保医疗废物的有效处理。
3. 安全知识和技能: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包括急救、火灾逃生、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
在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情况,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应能够妥善应对,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4. 协作能力: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
在工作中,他们需要与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确保医疗废物的稳妥处置。
二、职业卫生防护制度1. 职业病防护:医疗废物处置人员长期接触医疗废物,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医疗机构应建立职业病防护制度,包括定期体检、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保障医疗废物处置人员的身体健康。
2. 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3. 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使医疗废物处理人员了解新的技术和法规要求,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

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医疗废物处理是医疗机构不可躲避的责任,但是处理过程中存在肯定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从事医疗废物处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安全,防范潜在不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
一、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个人防护用品: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在工作时,需全身配戴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遵守个人防护器械使用规程,选择符合卫生标准并通过认证的产品。
同时,应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防备细菌病毒交叉感染。
2.场所防护:对于医疗废物处理现场应依据不同工作特点建立相应的场所防护标准和措施,保障上下游协同作业以及降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如:明确工作区域和工作流程,建立严格的个人清洁标准和场所卫生标准,加添无障碍通道等安全设备。
3.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作业管理规定,特别是对于废物的分拣、存储、清运等工作做到标准化管理。
有专人专职负责把握废物转运、处置、销毁等情况,以确保作业顺当安全。
4.事故应急处置:加强员工应急意识和应急本领培训,建立应急预案,响应适时精准,实行必要的处置防备和安全措施,确保事故不发生或适时得到掌控。
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受职业性病毒、细菌感染的威逼,为保障处理人员身体健康,建立相应的健康体检制度是必需的。
1.体检频次:医疗废物处理人员面临每天都可能接触到病原体,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议每年至少一次。
2.体检项目: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健康体检项目应包括:各类病原体抗体检测、肝功能、肺功能、生殖系统检测等。
3.体检结果处理:对于体检结果异常的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建议适时实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不断跟踪监测病情,同时进行职业调整以避开将病菌传染给患者。
4.咨询和培训:需要为医疗废物处理人员供给公益性体检,并且适时通报体检结果,为保护处理人员健康供给最基本的条件。
此外,定期开展相关职业健康培训,使处理人员了解职业危害因素,把握各项防护措施及技能,提高职业安全意识。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处理是一项公共卫生服务,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项高危职业。
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执行的任务可能危及他们本身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建立一个牢靠、稳定的安全防护制度对于保护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和公众健康至关紧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安全防护制度,包括工作环境、物品安全和个人健康保护。
一、工作环境1.空气质量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环境中必需保持清洁、凉快、无异味、透气等。
切勿在工作区域内燃烧任何物品,由于这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必需定期检测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确保各种气体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
2.安全照明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环境中必需保有充足的安全照明,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看各处理区域内的任何障碍物和不安全物品。
3.电气设备安全全部电气设备必需经过审核,并依照制造商的引导手册进行安装和维护。
特别需要注意设备的接地情况,以有效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4.噪音管理噪音会对工作场所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实行措施保护员工。
必需配备合适的工作耳塞或闭合耳机,并确保它们能阻拦四周环境噪声对员工造成不良影响。
5.接触防护员工需要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设备,以保护身体免受污染和损伤。
必需定期检查和替换工作服,手套和其他安全设备。
二、物品安全1.医疗废物处理必需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作为医疗废物处理的基本工具,确保严格依照技术规范进行处理。
2.安全存储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必需存储在由医疗废物处理部门指定的专用箱中。
必需定期清空,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遵从专业流程。
3.标记和分类类别权不同的废弃物需要进行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容器中。
必需对集中收集的废弃物进行标记,以便将它们与其他废弃物区分开来。
三、个人健康保护1.职业健康评估和监测需要对每个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评估,以确保他们符合最大限度的健康情形。
在工作过程中,需对医疗废物处理人员进行监控,以确保任何潜在健康问题能够得到适时处理。
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

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背景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且无法直接供患者使用的物质,包括普通医疗废物、感染性医疗废物、化学药品废物等。
它们可能带有病原体、有害化学物质等危险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都可能造成潜在危害。
为保障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建立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
相关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面临多种危险因素,如感染、毒害、机械创伤等。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具体包括:•使用符合标准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学习和遵守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避免错误操作或违反规定;•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进行治疗;•固定化学品容器并且标识化学药品容器,并遵守有关法律和法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在跟处理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接触污染的地面、设备、工具等,其工作环境危险性较大,应采取以下措施,体现健康和安全:•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处理;•戴好符合防护要求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采取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避免错误操作或违反规定;•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确保实施有效的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负责监督医务人员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是否正确执行工作流程,有无安全隐患;•制定完善的作业规程和程序,并确保相关人员熟知和遵守;•强化相关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的重要性;•组织开展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健康体检制度医疗废物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主要是为了发现和预防职业病。
具体制度可以如下:•按照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不同的健康体检项目和标准,力求全面细致;•协助医疗废物相关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审查职业病防护标准中所要求的体检资料,对所有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确认;•向职工提供体检报告,并及时做好相应的健康介入或健康干预工作,对职业病风险较大的人员进行特别监护。
医疗废物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
2. 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后勤保障科等部门负责人。
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1)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手套、水靴、橡胶围裙等。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受到健康损害。
(3)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伤害。
2. 工作环境防护措施(1)医疗废物收集和运送过程中,应检查包装袋及贮存容器是否有渗漏,防止职业暴露。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运送工具应定期消毒和清洁,防止对工作人员的污染和感染。
(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4)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时贮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3. 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意外伤害时,应及时上报,并根据伤害程度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跟踪随访。
(2)配备碘伏、75%酒精及生理盐水等急救用品,以备急用。
(3)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五、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2.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个人防护、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六、监督与检查1. 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七、奖惩制度1. 对在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医疗废物的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安全制度

医疗废物的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安全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以下简称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
第三条医疗废物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安全处置、环境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职业安全防护能力。
二、医疗废物分类与收集第六条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五类:(一)感染性废物:包括感染性敷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感染性分泌物、血液及血制品等;(二)损伤性废物:包括医用针头、刀片、安瓿瓶等锐器;(三)药物性废物:包括废弃的药品、药剂、化学试剂等;(四)化学性废物:包括废消毒剂、废化学试剂、废汞血压计等;(五)其他废物:包括废弃的医学实验动物、病理切片、废弃的防护服等。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废物的分类,采取相应的收集、包装、标识措施。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并根据废物种类分别标识。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
三、医疗废物运送与暂时贮存第十条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医疗废物运送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泄露、溢出和传播疾病的措施。
第十二条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应具备防渗、防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功能。
第十三条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部,远离水源、食堂、宿舍等生活区域。
四、医疗废物处置第十四条医疗废物处置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将医疗废物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置。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等。
三、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洁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暂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六、每日对运送周转箱清洗消毒,暂存处每次转运后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七、在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八、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九、院感科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
十、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1、工作人员因针刺、割伤、咬伤、或者血液/体液溅到粘膜或者通过破损的皮肤而暴露于血液/体液后,应马上用肥皂和清水冲洗暴露部位____分钟。
如果喷溅到眼睛或粘膜,要用清水冲____分钟。
受伤者应马上向自己的上级报告,并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____分钟以上,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____%的酒精或____%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医疗废物收集、包装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除立即采取以上措施外,还要查找可能的感染源,然后根据感染源,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
5、进行患者、受伤者的相关的血液监测,如肝功能、乙肝二对半、丙肝抗体、艾滋病、梅毒等。
医疗废物职业安全防护制度(6篇)

医疗废物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2、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3、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与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4、要掌控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預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5、医疗废物暂存間禁止吸烟及飲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6、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存间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7、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
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8、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
9、医疗安全領导小组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
医疗废物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是为了保障从事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医疗废物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基本要点:1. 职业健康检查: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进行治疗。
2. 职业培训: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包括废物分类、处置方法、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3. 防护设施: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4. 废物处置: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包装、运输和处置,防止废物泄漏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废物容器管理:定期对废物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其无臭味、无渗漏,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一、引言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医疗实验室废物、手术摘除的组织和器官、药品残留和过期药品等。
处理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环节,在正确的处理与管理下,可以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是负责医疗废物处理与管理的关键人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面临职业卫生安全的风险。
为保障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各级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是为了全面了解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卫生风险。
具体的评估方法如下:1. 了解工作环境:对医疗废物处理场所的布局、设备和防护设施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通风情况、照明条件、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检测。
2. 分析工作过程:对医疗废物处理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
3. 评估健康风险: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暴露时间等,评估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健康风险。
三、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根据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的结果,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
具体的措施如下:1. 个体防护装备: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应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工作人员在接触废物的过程中,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减少与废物接触的机会。
2. 定期体检:医疗废物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职业病早期症状。
体检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
3. 职业培训:医疗废物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接受职业培训,了解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等工作流程,学习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技巧。
培训内容还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
4. 传染病预防: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可能面临各种传染病的风险,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一、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现状医疗废物是指产生于医疗卫生活动中,含有有害生物性质、性质不安全、可能传播病原体及对环境、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固体、液体、气体及其混合物。
医疗废物对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稳定和环境有紧要影响,它不仅直接威逼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也会间接传染患者和社会公众。
医疗废物工作人员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工作的一群人,他们的工作环境与生产噪音、振动、气味、有毒有害化学品等不安全因素有关,工作强度较大,职业风险系数比较高。
随着卫生废物数量、种类和垃圾的危害性的加添,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及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医疗废物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一)职业病防护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收集、运输和处理医疗废物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化学和生物危害因素,如细菌、病毒、放射性物质、切割器具及有害气体等。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给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如呼吸系统病变、肝肾损害、皮肤疾病等。
因此,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应当实行以下措施加强职业病防护:1. 工人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同时要学会用、弃用和管护以上劳保用品。
2. 工作时要保持工作场所、设备清洁卫生,并扫除场所内的各种杂物。
3. 工作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在工作场所内不能吃喝吸烟,工作完成后要适时洗净双手。
4. 工作时要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遵从职业病防护规定。
(二)消防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所用的燃料和消防用品数不胜数,因此,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特别大,要防火必需做好以下措施:1. 应配备各种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灭火器等。
2. 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适时修缮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扩散。
3.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消防安全学问培训,并定期开展灭火演练。
(三)物理不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工作单位设备常常采纳震动、噪声等设备进行工作,这些因素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骨骼损伤、听力损伤等,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工作单位应做好以下事项:1. 工作场所必需符合卫生、安全和环保标准,如隔音、休息区设施等。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职业健康与个人防护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职业健康与个人防护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职业健康与个人防护一、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
医疗废物的不当处理和管理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提高医疗废物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职业健康与个人防护培训显得尤为关键。
二、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1. 职业安全意识的提高在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中,从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安全意识,了解医疗废物的特性及其危害,熟悉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止废物对自身造成伤害。
职业健康培训应该将如何提高职业安全意识作为重点内容。
2. 废物分类与包装的操作规范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了解废物的分类标准和包装要求。
职业健康培训应该教授正确的分类与包装操作规范,以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妥善管理。
3. 废物处理设备的正确使用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的正确使用对于废物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掌握各类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
职业健康培训应该包括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知识。
三、个人防护的重要性1.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佩戴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事人员自身安全的关键。
合理的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和佩戴能有效降低废物对从事人员的危险。
职业健康与个人防护培训应该教授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和佩戴方法。
2. 个人卫生与清洁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从事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与清洁,定期更换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职业健康与个人防护培训应该强调个人卫生与清洁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
3. 预防意外伤害的培训在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如针刺伤等。
职业健康与个人防护培训应该提供相应的预防意外伤害的培训,教授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医疗废物处置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是指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和销毁等一系列操作的过程。
由于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职业人员来说,其职业安全防护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建立、个人防护装备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建立医疗废物处置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是确保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包括制定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和培训教育制度等。
制度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安全操作的要求和方法,规范职业行为。
其次,个人防护装备在医疗废物处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防护服应选用符合防护要求的材料,具备防护抗菌性和舒适性,可以有效避免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口罩应选择符合防护要求的型号和规格,避免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
手套要选用质量可靠、无过敏源的材料,使用前后要彻底清洗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防护眼镜要具备防护性能和透明度,有效阻挡眼睛被溅射物质的侵入。
另外,操作规范也至关重要。
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遵循正确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
操作规范包括废物分拣、收集、打包、运输以及处理等环节的要求。
在废物的分拣过程中,应按照不同的废物类别进行分类,并将其放置于相应的容器中,避免交叉感染。
在收集和打包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容器,将医疗废物进行严密封装,防止废物泄露。
在运输过程中,应选用符合标准的运输工具,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废物的非法倾倒和窃取。
在处理环节,应选择合格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销毁,确保废物无害化处理。
此外,还应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护知识、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操作规范等。
培训教育应定期进行,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对老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安全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及防护作者:宋淑英吴凡伟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18期
[摘要] 为有效降低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的职业安全暴露风险,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使工作人员提高对职业安全防护重要性的认识,降低了职业安全风险。
[关键词] 医疗废物;职业安全;危害因素;防护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6(c)-125-02
Occupational safety hazard factors and protection of medical waste collection staff
SONG Shuying1, WU Fanwei2
(Songgang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Shenzhen 518105, China)
[Abstract] To reduce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risks of full-time medical waste collection staff, we strengthen training,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personal protection, do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standardize the operating behaviors, and make the staff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reduce the occupational risks.
[Key words] Medical waste; Occupational safety; Hazard factors; Protection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的废物[1-2]。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收集全院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每天下科室多次,来回路程较长、涉及的楼层多,体力消耗大,工作繁忙而风险大,若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或防护措施不落实,极易造成职业暴露。
因此,对他们应加强综合管理,使其积极有效地进行职业安全防护。
1 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
1.1 专职收集人员自身情况
从事医疗废物收集的工作人员一般知识层次较低,流动性大,较少接受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自我防护意识较薄弱。
收集医疗废物时不按要求穿戴防护服、橡胶手套、橡胶围裙和高筒胶鞋等。
1.2 工作现状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量大,每天要几次收集全院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来回路程长,涉及的楼层多,有时夜间也根据科室的情况随叫随到,为了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他们被锐器扎伤的几率往往高于其他人群。
1.3 临床科室管理者对医疗废物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科室每天产生较多的医疗废物,而盛放这些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利器盒应由防渗漏、符合环保要求的特殊材料做成,这种价格昂贵的包装物对科室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一些科室管理者认为医疗废物反正是废弃物,没必要把钱花在这上面,因此,为了节省成本,不用或少用符合要求的包装物,用比较廉价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物收集,以致转运途中包装物极易破损,引起医疗废物泄漏,对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职业安全危害。
1.4 医务人员不按要求分类收集
临床科室工作繁忙,加上不重视医疗废物分类放置的工作,5大类医疗废物互相混放,尤其是损伤性废物丢进装感染性废物的黄色胶袋中,工作人员在收集时,极易刮伤。
另外,盛装医疗废物过满,超过容器或包装物最大容纳体积的3/4,运载时,易发生泄漏而增加职业安全的风险。
1.5 运载工具不完善、暂存地不合理布局等因素
医疗废物暂存地不合理布局、运载工具配置不合理也是引起工作人员发生职业安全危害的因素。
1.6 专职人员的健康保障令人担忧
由于医院后勤社会化,专职人员定期体检不能得到保障,因此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
2 防护对策
2.1 医院领导重视,后勤部门把好采购质量关
对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给予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建议对医疗废物带来的所有(或部分)支出记入医院财务支出,而不记入(或部分记入)科室成本。
总务科采购包装物时把好质量
关,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临床科室使用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
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漏、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3]。
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针对性培训
要求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掌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的文件规定,熟悉医院制订的医疗废物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掌握发生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培训后考核,每年定期开展培训,对新来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3 加强对专职人员的宣传教育及督导
了解职业安全危害的重要性,提高防患意识。
在医疗废物收集及转运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标准预防的要求:穿戴好口罩、帽子、防护服、长筒胶鞋、橡胶围裙、橡胶手套等,切忌徒手抓取损伤性废物,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收集、转运完毕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并洗澡。
2.4 加强消毒环节的管理
污染的防护用品,及时消毒备用,一旦发现防护用品破损应及时更换,盛放医疗废物的转运车辆、容器装卸后,应及时清洁、消毒。
2.5 加强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产生医疗废物的各科室,做好严格的医疗废物分类,损伤性废物严禁混入其他医疗废物或生活垃圾中。
2.6 加强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及上报工作
工作中一旦不慎被刺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包扎伤口。
如暴露于HBV,应在24 h内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进行血液HBV表面抗体检查,阴性者给予全程乙肝疫苗接种,HBV表面抗体阳性者,无需免疫接种[4]。
处理后报相关职能部门。
2.7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应作为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理[5],并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分层封扎袋口,收集人员按规定的路线出入。
当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以防污物直接接触身体。
2.8 规范收集
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包装物或容器达3/4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严密[6-8]。
2.9 感染控制科加强对各相关部门工作的督导
医院感染控制科的工作人员经常下科室对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提供充分的防护用品,指导正确使用。
2.10 关心专职人员的身体状况,体检上给予优惠政策
建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的健康档案,享受正式职工的体检待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必要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他们受到健康损害[3]。
3 讨论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弱势群体,也是职业安全危害较高的人群,医院管理者、各科室、各相关的职能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规范其操作行为,加强培训和宣教力度,给予充足的物力、财力支持,减少在医疗废物收集环节中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尽可能地避免职业暴露。
[参考文献]
[1]廖玲,王思佳,陈贤梅.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5):72.
[2]马建雄.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31.
[3]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10-311.
[4]刘文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消毒技术规范摘要[S].2002.
[7]黄金梅.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导报,2009,6(9):120-121.
[8]张志萍.医疗废物回收过程中的个人防护[J].中国医药导报,2006,3(15):125.
(收稿日期: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