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在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内容,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化学知识和环保问题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可以帮助解决环保难题。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环保教育内容、进行实践案例分析和培养环保意识等方式来实施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环保实践,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环保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显著的,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未来,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关心环境保护的新一代公民。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不仅有重要性,而且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环保教育、内容整合、化学知识、环保问题、案例分析、实践、环保意识、化学实验、环保实践、学生影响、未来展望、环保发展。
1. 引言1.1 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通过化学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环境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渐增强,化学教学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到化学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而且,化学实验中的操作训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只有通过化学教育,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2 环保教育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保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应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应渗透环境保护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70-02环境是人类生存所涉及的整个范畴,人类在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挑战,环境保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治理已是迫在眉睫,而最根本的还是以防为主。
对当今中学生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止污染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教育者面临的时代任务,也是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挖掘环保素材,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我们要抓住这个阵地,紧密联系教材,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其实在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知识很多,只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讲到《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内容时,我们又可以联系目前的污染现状进行讲解。
如在工厂,会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使得当地的空气变得污浊不堪,北京常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不到四五米,造成高速公路事故频发,人们上街常会带上口罩,以免吸入有毒空气造成身体患病。
这些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还有排出的气体中如果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气体过多时,就会造成酸雨,酸雨会把一尊尊栩栩如生雕像给毁掉,把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庄稼和森林给淋死。
这造成的岂不是一幕幕的悲剧?除此之外这些有毒气体还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想想这些可怕的后果,我们就更应该强调人们的环保意识了。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融会课堂内外谈环保,强调在化学知识讲授过程中,把课内和课外、书本和社会、本学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扩大学生视野,从点醒思维、塑造灵魂的高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渗透

标题: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的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实验操作、课外活动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一、引言绿色化学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采用化学方法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产生的理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策略1.教材分析: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元素,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例如,通过介绍各种清洁能源的利用,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化学问题。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时,可以引入无毒无害、可再生资源的化学反应;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废料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避免污染环境。
3.实验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环保行为。
例如,鼓励学生采用无毒无害的试剂和溶剂,减少废物的产生;对于实验后的废料,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回收和处理。
三、实验操作1.实验设计:教师应注重实验设计的绿色化,尽可能选择无毒无害、可再生资源的实验试剂和溶剂。
例如,使用绿色溶剂代替有毒溶剂进行萃取实验;使用可再生资源代替化石燃料进行燃料燃烧实验。
2.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实验废物的产生。
例如,采用适当的操作方法,减少试剂的浪费;将实验废料分类回收,进行资源化利用。
3.实验报告:教师应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环保行为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理念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外活动1.社区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废旧电池回收、环保宣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绿色化学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如今的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空中有害气体超标等日益严重的问题。
这些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危害。
对已发生的污染进行治理固然重要,然而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让人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顾及到我们的环境。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
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不失时机地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一、走进课本,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问题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应仔细分析教材,充分挖掘用于环境教育的素材。
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照本宣科的“注入式”,改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分析化验知识的兴趣,强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现状和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样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既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问题理论的认识和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更要看参与和解决环境问题实际能力的提高,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比如:在学习了“空气”的知识后介绍“大气污染”;学习了“水”的知识后介绍“水体污染”;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后介绍“温室效应”、“低碳生活”;学习了“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后介绍“酸雨”;学习了“化学肥料”的知识后,重点介绍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二、走进实验室,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备都是通过实验去验证。
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则,注意减少污染,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对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后废物的处理等,学生自身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自觉把废液、废渣倒人废液缸中,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论文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
如果在初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初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初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
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比如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
在讲《水》一章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1980年在发展中国家约有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用水,约有18亿人由于使用受到污染的水而遭到疾病的威胁。
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
分析赤潮、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危害,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学科渗透环境知识教学教案

初中化学学科渗透环境知识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2.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3.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化学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5. 实际环境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化学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实际环境案例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影响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环境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参考资料:环境问题相关书籍、论文、案例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4. 实践活动材料:环保标语、环保宣传册等。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2. 讲解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解释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讲解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如工业排放、生活污染、过度开发等,并阐述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具体影响,如健康受损、生态破坏等。
4.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如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等,并讲解具体的环境保护方法,如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5. 讲解化学与环境问题的关系:阐述化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如化学治理技术、环保材料研发等。
初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的培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环境保护意识需要从青少年抓起,而化学教学是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学科,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策略1.课堂教学渗透环保知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渠道。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与环保知识相关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实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各种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的来源、危害等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环保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实验教学中强化环保意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首先,在实验操作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环境污染。
其次,在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面,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回收、处理,避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与环保相关的实验活动,如废气、废液、废渣的回收利用等,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开展课外活动增强环保意识除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外,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地方,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措施和效果;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环保相关的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宣传等,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应用;
2. 掌握化学在环保中的原理和技术;
3. 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教学内容:
1. 化学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 化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 化学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在环保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2.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促进。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了解化学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25分钟)
1. 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化学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完成相关问题。
2. 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化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与同伴讨论解决方法。
3. 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化学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三、实践(20分钟)
1. 学生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模拟化学处理水污染的实验;
2.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体会化学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反思个人环保行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五、拓展(15分钟)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环保话题,进行小组研讨并展示成果,加深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化学在环保中的应用,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环保的热情和积极性。
下一步,可以进
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初中化学教学应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应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而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环节,应该承担起教育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
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进行探讨。
一、开展有关环保知识的讲解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以环保知识为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把环保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可以把《物质的循环利用》等常课中的内容,结合环保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到资源的宝贵性,引导他们做到节约用电、节约水资源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环保意识的认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开展相关实验验证环保原理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环保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环保原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环保工艺品的实验,或是介绍一些环保新技术的实验,这些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初中化学教学,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并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不浪费资源,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的班会或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实践的热情。
四、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初中化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环保实践中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环保义工等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环保的实际意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让环保意识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心中。
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渗透环保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学教育真正发挥其在环保教育方面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具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中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学应重视环保教育,环保教育从小抓起,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教育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呼声。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中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内容不少,教师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保有机结合起来。
1.1 在学习“空气”知识时,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
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含量虽然很少,却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它是人类与生物的“保护伞”。
目前主要由于致冷剂氟里昂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氮的氧化物大量排入空气中破坏或损耗臭氧层,臭氧层已出现空洞,“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过量紫外线的辐射,不仅会使人类患皮肤癌和得白内障病人的大增,而且也会损害动植物的发育,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危害海洋生物生存,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
为防止“臭氧层空洞”的进一步扩大,拯救臭氧层,减少使用或停止使用氟里昂致冷剂,用无污染的致冷剂代替氟里昂,限制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1.2 在学习“用途广泛的二氧化碳”知识时,重点介绍“温室效应”。
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加上森林大面积破坏,绿色植物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之间的固有平衡,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剩并不断增加,由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阻碍了地球上能量的扩散,因而形成了“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后果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过快,气温升高造成冰川熔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还将会改变全球地理气候分布,使得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加剧干旱及土地的沙漠化,各种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初中化学渗透环保教案

初中化学渗透环保教案
教学内容:浸透的定义及影响环保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浸透现象及其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浸透的概念和影响环保的作用
教学难点:浸透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深度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讨论、展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水的浸透实验,引出浸透的概念,提出问题:浸透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二、讲解(15分钟)
1. 解释浸透的定义和原理。
2. 分析浸透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如土壤保湿、植物吸水等。
三、实验(20分钟)
在实验室或校园内进行吸水植物的观察实验,观察不同植物对水的吸收情况,并讨论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讲解内容,讨论浸透对环保的实际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浸透在环保中的作用,号召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浸透与环保的小议文,提出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及建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浸透的概念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浸透在环保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关注和保护环境。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运 用 学 生 所 获 得 的 知识 , 引 导 分 析
“ 温室效 应” , 使他 们了解到 由于大气层 C O 2 浓度逐年上升 , 太阳能辐射 的一部 分一 地球 红外辐 冰川溶化 , 直 接影响着现 代文 明 社会发展 的情况 。以提高对控制“ 温室 效应 ” 等生态问题的认识 。还应让学生 通过讨论 分析得 出人类必须控 制战争 和固体废 物燃 烧 、大力发展森林 等结 论, 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重 庆 市九龙坡 区 巴福 中学 李 林
新内容 、 新能源 、 海洋 、 卫生保舰 食. 等 方面内容 , 但应限 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 识范围之内” 。 1 . 针 对 温 室 效 应 引导 学 生 分 析 此
类 生 态 问题
【 摘 要】 中学化 学教 育应该把 环 弱了臭 氧层对 阳光 中紫外线 的阻挡作 境保护 的知识贯 穿于始终 , 激励 学生 勤 用 , 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 加。有 奋 学 习, 刻苦钻研 , 用先进 的科 学知识 人预言 ,到 2 0 7 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 指 导 工业 生 产 , 优化产 业结构 , 变废 为 会 因臭氧层空洞 而显著增多, 紫外 线也 宝, 保护环境 , 美化 地 球 。 可刺激人 的眼睛, 到那时 白内障病人数 【 关键 词 】 初 中化 学教 学 , 环境 化 也会大增 。 学, 环保 意 识  ̄c o : 污染 。结 合讲 C O : 性质 , 介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 自然 , 推 动 绍 空气 中 C O : 含量 的增 加引起 的温室 社会进步 , 但 同时却给 自身带来 环境 污 效应 。 染的不幸。 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 有机物 的燃烧使 大气 中 C O : 含量 于使人们承认 了这 一事实 , 并发现化 学 升高 , 使全球气 侯变暧 , 有人预 计到下 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 治理已发 世 纪 未 全 球 气 温 可 平 均 升 高 2 . 5 ℃一 生 的污 同然 重 要 , 而 根 本 大 计 还 在 防 5 . 5 ℃。 将使 冰J i I 融化 , 许 多 岛屿被海水 序于未 , 要使人们在建设 的同时考虑 淹 没 。 剑环境 的影响 , 树立 “ 环境意识 ” 。 可见 , 防治措施: 减 少空气中 C O : 的排放 在中学 向学生 介绍有关 环境化学 与防 量, 充分利用 电能 、 太 阳能 、 同时要开辟 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 的。 新的能源 , 如取之于水发展 H 能源。 利用课堂主阵地对 学生开展环 有关水体污染的教 学 境化 学教 育 ①无机物污染。 在讲过滤元素时应 中学化学教材 中, 涉及环保知识 的 向学生介绍霹金属污染物。 多数重金属 内容不少 , 怎样才能把这些 内容 的教学 盐在水中形成络合 物 ,其价态变化多 , 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 就应 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 因重金属离子 做到适时 , 适当。 在教学进程 中, 当讲 到 与人体 内蛋 白质等生理 活性高 的分子 涉及环保知识 的内容 , 如: 氧气 、 二氧化 结合 成不 可逆 的变性物质, 导致 人生理 硫、 氮的氧化物 、 电镀 、 电解 、 金属 的冶 活动 障碍 。 炼、 煤、 石 油等 内容 时, 就应及时 向学生 ②有机物污染 。 在讲石油炼制时 向 进行环保教育 , 教学中强调环境 与人类 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有酚 、 芳烃 生活 的密切关 系 , 使 学生明 白 , 为了不 等 , 酚为五毒之首 , 为助致癌剂 , 而且在 让环境污染威 胁人类 自身的生存 , 就一 低浓度就使蛋 白质变性。 定要保护环境 。 在教学 中可适当补充一 预 防措 施 : 石 油 厂废 水 要 经 处 理 回 些 内容 ,介绍一些 实例来加深印象 , 拓 收酚 。 宽视野。 ③有机氯农药污染。 在讲 c 与苯 大 气 污染 的教 学 酚的反应生成六氯环 已己烷时 , 向学生 ①C O污 染 。在 进 行 初 中化 学 C O 介绍 有机 氯农药易残 留不易分解 , 且易 性质教学时 , 教 师 要 向学 生 介 绍 C O 是 富集 在生 物体 内。 例如 : D D V可通过食 大气污染物之一 , 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 物链 富集损害植物神经 , 发生慢性 中毒 红蛋 白结合 , 重者使人死亡。 例如 1 9 8 4 而致 癌。 年 印度地下毒 气 ( C O)罐 泄漏 ,造成 防治措施 : 淘汰有机氯农药 使用 有 2 5 0 0 0人 死 亡 , 5万 人 双 目失 明 。 机磷农 药 , 最好用虫治虫 , 用菌治菌。 ②氮氧化合物 、硫 氧化合物污染 。 中学 化学教材 中涉及环境 教育 的 氮氧 化合物和硫 氧化合物 是大气 中的 内容很多 , 教师要尽量因地 制宜 地联 系 重要污染物。矿物质 的燃烧, 硫酸厂 、 硝 实际 , 培养学生 的环境 意识 , 提高学生 酸厂 的废气, 发电厂的“ 黄龙 ” 等是 重要 解决问题 的能力。 的污染源。 S 0 为大气污染的元 凶, 有一 二、 理论联 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 定的致癌作用。 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 保知识的认识 激作用 , 其毒性 为 C O的五倍 , N O结合 《 化学课程标 准》 明确指 出 : “ 在教 血红 蛋 白的能力 强 于 C O,如 空 气 中 学过程 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 , 以使学 N O 2浓 度 达 到 0 . 5 p p m 可 使树 叶 全 部 生更好地 掌握所学 的知识和技能 , 以及 掉光。 这些 知识 和技 能在工农业生产 、 第 三产
浅谈在初中化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因 及 防 止 大 气 污 染 的 重 要 意 义 。3 水 氢 》 中讲 解 水 的 污 染 调 查 垃 圾 的 垃 圾 堆 放 情 况 ; 车 尾 气 污 染 情 况 ; 日早 晨 的 取 暖 .《 汽 冬 和 防治 时 ,可 以 简单 介 绍 水 污 染 造 成 的 危 害 .我 国 水 污 染 的 情 炉 烟 排 放 情 况 、 “ 白色 污 染 ” 的 情 况 : 道 、山 间 乱 挖 、乱 采 、 河
会 责 任 心 。仅 仅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讲 世 界 的 环 境 状 况 、中 国的 环 境
状 况 .有 时 还 不 能 起 到 良好 的效 果 , 对 此 .在 环 境 教 育 中 加
单 介 绍 空 气 污 染 的 危害 性 ,我 国 空 气 污 染 情 况 ,大 气 污 染 的 原 入 本 地 特 色 ,无 疑更 切 合 实 际 ,更 能 激 起 学 生 共 鸣 。如 让 学 生
述 酸 、碱 和化 肥 料 的 污 染及 其 防治 。 三 、渗 透 环 保 教 育 的 途径 ( )密 切 结 合 化 学 教 学 内容 , 当渗 透环 境 教 育 。化 学 教 一 适 社 会 的调 查 明 知 了 经 济 发 展 与环 保 之 间 的关 系 ,认 识 到 了 环境 保 护 的重 要 性 。 .
要 途 径 之 一 。现 根 据 自己 的 教 学 经 验 , 谈 本 人 在 中 学 化 学 教 谈 学 中 如何 进 行 环 保 教 育 的一 点 看 法 。 二 、 现行 初 中化 学 课 中 可 以渗 透 环 保 教 育 的 知 识 点
1 《 言 》 中 可 结 合 学 习 化 学 的 目的 简 要 说 明保 护 环境 的 .绪 重 要 意 义 。 2 分 子 氧 》 中讲 解 空 气 的 污 染 和 防止 时 ,可 简 .《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摘要:环境科学与化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特别是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关键词:环境污染;化学教学;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
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想要把这些内容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
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通过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亿吨~7000亿吨。
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
使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加深印象,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知识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知识摘要: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实验内容,都是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
所以教师必须要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的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为地球生态发展而努力。
基于此,本文章对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知识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知识;渗透途径引言新时代背景下,环保意识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养高低的关键标尺,从本质上分析环境保护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尤为可行的。
因此,作为新时期化学教师,应当肩负起环保教育的重任,把握化学教学课堂。
一、组织环保主题课外活动,在日常互动中渗透课堂中可以学到许多的化学理论课知识,但是环保意识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单单通过理论知识的灌输会使得环保知识渗透的后劲不足,让学生无法实际体会到环保意识对于化学的深刻意义,所以教师也要组织以环保为主题的化学课外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去参观化工厂观察污染状况、收集废旧电池和测定大气的污染程度等课外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切身的体会,使得环保意识的渗透更加有效。
在酸、碱、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对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展示,更积极地组织了学生们前往农药化肥工厂进行实地考察的活动。
通过亲身到这些与化学相关的工厂进行考察,学生对农药和化肥的类型与构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考察过程中也能学习到如何对农药和化肥进行合理使用,怎样避免污染,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在接触农药进行实际研究、与工厂技术人员交流后,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进行了解,明白如果不恰当使用会带来的危害,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使用农药和化肥时应有的环保意识。
在实地考察后,同时结合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学生们都能总结出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方法,明白要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施肥和使用农药的道理。
二、绿色实验主要是指将绿色概念渗透至化学实验第一,实验过程中必须节约药品,教师可提前将实验步骤演示一遍,将不同材料的用量、仪器操作方式重点突出,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这样极即可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
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论文

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除了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应在实际生活中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教育渗透环境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为此,把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初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一、挖掘教材内容,树立学生环保意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最可靠的工具。
在教学中,立足课本,不断挖掘教材中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常识、环境保护前景等内容,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1)、教材中《空气》一节内容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但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成份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而是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并设疑:“现代工业发达,烟窗林立,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这些成分的增加,将引起哪些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依靠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增加了co2,引起了温室效应。
通过讨论学生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知道化学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教材中《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水在自然界的存在”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面积的3/4。
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的星球,难怪有人说把地球称为水球更合适一些。
”但在同一章节里“保护水资源”,特别编排这样一句话“有的科学家曾预言‘水,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这两段话分开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能否注意这样编排的用意呢?课文里前面介绍水资源如何丰富,后面马上提出水危机,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说明编排教材时已经是很重视环境、资源等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

标题: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环保问题的理解和关注。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
因为化学知识不仅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通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1.结合教材内容,有机渗透环保教育: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找出与环保相关的知识点,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引入生活实例,强化环保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1.实验教学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环保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强调节约药品、减少废气废液排放等环保行为。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环保主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如清洁能源的开发、废物回收利用等,使学生了解环保技术的进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四、实践活动的开展1.举办化学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加入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开展各种与环保相关的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小发明比赛等,使学生亲身参与环保行动。
2.家庭实验与社区实践: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带回家中,进行家庭小实验,并在社区内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社区垃圾、宣传环保知识等。
3.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倡导绿色校园理念,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改善工作,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
五、评价与反馈1.建立评价机制:教师应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定期评价,可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成果等形式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摘要:化学教师要担当起社会责任,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验教学中,及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及处理废弃物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抓住当今社会的热点,进行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教学;社会责任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深入,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关心和重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化学教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一个途径。
现在的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现化学教学的人文作用,注重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教学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
在教学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学生印象,拓宽学生视野。
笔者在这里介绍几个课例:(一)学习了“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以及作为冰箱致冷剂的氟氯代烷等。
事实及危害: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
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场“黑雨”。
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类、贝类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
环保在初中化学中如何渗透

2 0 1 3年 5期 ( 中)
环保在初中化学中如何渗透
陈 国先 ( 四川省凉山州越 西新 民中学,四川 凉 山州 6 1 6 6 5 1 )
摘要: 文章论及 了化 学教 师有责任和义务担 当 起提 高全 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 , 从 学生抓起 。 注重绿色化 学并渗透 . 不失时机地寓环保教育于化 学教 学之 中 培养并增强 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使4  ̄ 4 7 r - b k i " , , 到 自己是环保的主人。
得 到发 展 。
品,而且产生释放出一氧化氮 与二氧化氮等 有毒气体 。 实践 中可把演示 实验和学生分组 实验并成边讲边做实验 , 实验改进为 : 仪器 是 :废 医用的一次性 注射器 ,拔掉针头 ,安 上橡胶塞 。药品 : 浓硝酸 ,铜片 , 氢 氧化钠 溶液。使学生所学 的环保知识与实验的后处
以相关物质 的性质及用途 为延伸点 , 向 学生 系统介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的臭氧空蚀 现象相关信息, 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 自 己的 处境有—个 比 较清楚的认识 。 如学习完 《 氧气 的性质和用途》 之后, 结合教材中的选学内 容 《 臭氧 》 , 向学生介绍 “ 臭氧层空蚀现象” 。师 生共同解析危害 、 探究空蚀原因并鼓励中学生 做一个爱护臭氧层家庭小主人和爱护臭氧层 的消费者。在 日常生活中,主动购买带有 “ 中 国环保标志、 爱护臭氧层”或 “ 无氟氯化碳” 标志的产品如冰箱、空调等。 在教学中介绍环 保知识 , 让学生既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 性, 又 认识 环境改造 的可能性。 从 而提高学生学习 化学的积极性 ,有 的同学生的环保 体验 化学 实验教 学不仅 可以使 学生观 察到 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 的清晰的实验现象 , 增 强直观的感性认识 ,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 、 描述 、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 但实验 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 。从某种意 义上讲 , 学校 中环境污染 主要来源于化学 实 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 , 尽可能减小污染。因此 , 化学实验教学中要 力求利用最少 的实验药品 , 获得最佳的实验 效果 ,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 ; 创新改进实 验, 减少环境污染。例如 :在中学化学实验 中, 对部分实验从实验技术 、方法 、仪器等 进行重新设计 ,把分散的实验综合起来 , 这 样 ,可防止有毒气体进入 空气 ,而且 , 还可 以节约药品和缩短实验时间。如 : 铜分别与 稀硝酸 、浓硝酸 的反应 ,演示实验和学生分 组实验都有 , 如果按课本上做 , 不仅浪费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环保知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环境保护一直是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学生中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以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笔者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就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提出几点看法。
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知识;课堂教学渗透
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沙尘暴损失480亿美元,我国损失也达65亿美元。
如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
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由于初、高中学生化学储备知识不一样,所以进行环保教育要有针对性,不可一视同仁。
比如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
在讲《水》一章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1980年在发展中国家约有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用水,约有18亿人由于使用受到污染的水而遭到疾病的威胁。
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
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上应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在各知识点的讲解中引入环境科学领域中新信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注意把知识性教育与环保共寓一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会点点积累,逐步深化。
抓住时机把环保教育穿插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关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二、化学实验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
据了解,按教学大纲要求,中学需做的化学实验比较多,其中有毒的实验占一半。
而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废水回收装置,所以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则显得优为重要。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
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
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
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比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强调硫的用量并在集气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碱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同时,也注意改进实验装置,以吸收实验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例如,改进铜片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改铜片为铜丝,采用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来吸收反应所产生的so2等有毒气体,使这些气体尽量不外逸,以改善学生实验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的有毒物质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
所以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动脑设计环保实验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比如采用全封闭装置制取溴苯:改进铜片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采用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来吸收反应所产生的so2等有毒气体,使这些气体尽量不外逸,以改善学生实验的
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制取有毒气体时,要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一个惯性思维:凡是涉及气体的制备就应考虑尾气的处理。
对于学生实验要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氯气的性质实验),即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给出限量。
这样既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废液、废气、废渣的产生和排放。
总之,通过改进一些实验装置,不仅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还可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三、利用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行动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
但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所以为了进行环保教育还应开展课外活动。
比如把环保实验(如考察本地水的污染及其防治)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让学生从自我构思、设计环保实验,搜集材料书写小论文。
既可补充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又可使学生从接受环保教育阶段上升到动手保护环境的自觉境界。
开展环境保护讲座,也是施行环保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比如从学生自身生活考虑,讲解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化妆品污染。
有些学生感受到自己有时也在不知不觉地破坏环境,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改造环境,刻苦学习化学知识。
作为初中老师,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的理论知识教学,正所谓教无定法,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的学习领域中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每一位学生头
脑中建立起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未来环保的主人,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 高级中学.化学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2.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