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优秀设计师介绍(1)电子教案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精选PPT)

辑,系统介绍日本设计的状况与成就, 日本工业设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 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两 次大会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 所,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在国际上亮 相。
• 20世纪70年代,日本设计师发起过针对 儿童进行的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 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形,使儿童受到 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 “进行教育的设计”,令消费者对设计 师油然61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 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 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
• 1962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 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1962年年鉴。
• 1963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 黎举行了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 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设计
主要内容
• 一、恢复期的设计 • 二、转型期的设计 • 三、成熟期的设计 • 四、日本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 五、总结
背景
• 1、日本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 • 2、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
自己的现代化运动,并逐渐进入工业化时 代。 • 3、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 经济复苏,20世纪50年代,日本才进入现 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 4、1945—1952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为经济复苏期。
•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意识到设计对 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纷纷成 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成为增强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手段。
• 最先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随后本 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 公司、夏普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企业 的工业设计部门。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ppt课件

“先在脑海里想象鸡的形象,接着把想象图像化,
继而把鸡的图像符号化,抽取出鸡的关键特征”,在工作 坊的尾声,原老师边解释说。“举个例子,当我们要设计一个咖啡杯时,
把提炼出的鸡的特征适当地应用在咖啡杯上。可以把鸡冠图形设计在杯把上, 以增加手的抓力;也可以把鸡翅膀图形设计在杯身上、鸡嘴和鸡爪分别设计
在杯口和杯底下,以增加情感温暖、趣味性等。”创意是一种思维的 转换过程,换一个思维角度,看见的风景便不一样。或许 因为今天的行动,让设计的未来变得可知!
2002至今: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2005:长崎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2005:爱知县世博会海报设计。。。
1998: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原的 设计理念。
1998: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目纪念册,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原的 设计理念。
为了以最自然的形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过 程。1998年,原研哉应邀设计长野冬奥会开闭幕 式的节目册。接到邀请时,原研哉开始思考,怎 样才能突出冬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想到自己 童年时踏雪的经历:脚踩在松软的雪地上,脚印 竟然变成半透明的,一直渗透到黑色的泥土里, 给漫无边际的留下一串串记号 他想让观众触摸到 节目册有类似的记忆,便让半透明的文字凹在雪 白蓬松的纸面上,这个作品被原研哉称为“冰雪 纸”。
• 前后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这本书, 读罢真的很感动。设计师无论做什么设计最主要 是要有一个容易感动的心去观察世界,体验世界。 原研哉书如其人。书中最令我动容的是一段他关 于自己是日本人的一段话:“作为一名设计师, 自觉意识到日本文化中的特质是有意义的。我出 生在日本,我愿意用心凝视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 每当我来到别的国家,就会更加关注日本,对自 己无法完全呈现日本文化感到着急。” 看到此句,心中涌起一阵庄严神圣的感觉, 我们设计师也应该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的!
日本著名设计师

《无限癿爱》
使用小圆灯泡和大面镜无限反 射的空间装置,造成了相当视 觉迷幻的作品,可说是草间的 成名作。该年作为日本首位女 艺术家受邀参加了第33届威尼 斯双年展。 “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 中的一个”,另类的圆点是如 今草间作品能被追随者一眼识 别的标志,她用它们来改变固 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间刻意 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 限延伸的空间,置身其中的观 众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 间的边界。 - - 草 间 弥 生
- -草 间 弥 生 “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我 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她善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 花纹加上镜子,大量包覆 各种物体的表面,如墙壁、 地板、画布、家里会出现 的物品、还有裸体的助理。 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与作 品有很高的同质性,并以 短上衣和非常强烈的眼影 妆闻名。
她的作品,就是她看见的世界。 草间弥生十多岁开始有幻觉,她曾说,我有如走在沒有尽头的路上、踏上沒有尽头的扶手 电梯,直到死,又有如喝了一千杯咖啡、戒吃了千万呎通心粉!
川久保玲的这个服饰品牌年 营利约为150万美金。在美国, 川久保玲的公司经常捐款给 孤儿院和美国棒球协会。
美国时尚界给予川久保玲 “流行先锋”的称号,赞美 她不仅在服装设计上开创新 意,而且在经营本沉静典雅的传统元素、 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的重叠创新剪裁, 加上利落的线条,呈现出很意识形态的 美感 除了时装和配饰,川久保玲还花费很大 精力投入到视觉设计艺术,广告和店面 装潢设计的领域。川久保玲相信,所有 这些领域其实是一个视野下的不同部分, 因而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PLAY
(波兰设计师帕高尔斯基)
平面设计教父--福田繁雄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大师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 20世纪 世纪40—50年代的日本现代设计带有明 世纪 年代的日本现代设计带有明 细案的模仿设计特征的痕迹, 细案的模仿设计特征的痕迹,尚未形成成 熟的日本设计风格。 熟的日本设计风格。 • 善于学习并兼收并蓄的日本民族精神决定 了日本工业设计不会沉寂太久, 了日本工业设计不会沉寂太久,具有极强 的爆发力, 的爆发力,它终究会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 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国。50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60—70年代日本现代设计的异军突起既是 年代日本现代设计的异军突起既是 很好的证明。 很好的证明。
二、转型期
• 1953年朝鲜战争的结束,成为日本经济发 年朝鲜战争的结束, 年朝鲜战争的结束 展的重大转折点, 展的重大转折点,日本真正的设计发展也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开始。 • 美国给予的巨额经济援助和雄厚的科技力 量支持下, 量支持下,日本经济得到快速而持续的增 长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现代设计。 长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现代设计。
• 1952年日本迈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一 年日本迈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一 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成立, 步,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成立, 工业设计活动有了名正言顺的组织机 构,标志着日本现代设计从恢复期进 入了成长期。 入了成长期。
• 1952年举办了战后日本首次工业设计展览 会——新日本工业设计展。 • 此次展览与工业设计协会的成立两大事件 成为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表现
• 1、四五十年代在日本举办的一系列展 、 让日本人大开眼界, 览,让日本人大开眼界,也激发了日本 人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工业设计 作用的认识。 作国文化生活展”, 、 年日本局办理“ 年日本局办理 美国文化生活展” 通过此次展览, 通过此次展览,一方面介绍了美国文化和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一方面通过实物及图片介绍了 美国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工业设计在人的生 活中的应用。展览相当成功, 活中的应用。展览相当成功,引起很大震 动。
11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2、五十年代日本的工业设计及成就
1945年日本恢复生产金属厨具,逐步允许为国内 市场和驻日美军生产金属用品和家用电器;1947年 日本企业得到批准可生产三百辆汽车和其它机动车 辆;1948年日本开始生产电冰箱;1950年日本生产 的打字机和日光灯投放国内市场。1949年日本政府 公布了新的日本工业标准(简称JIS),为五十年代 日本工业设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地理风土中看,东瀛岛国本身 就是一个“暧昧”的存在,包围在辽 阔在海洋中,它介于封闭与开放、狭 窄与辽阔之间;位于极东,使它在东 亚册封体系中成国之 间;生存资源的匮乏与自然风景的优 美,涵养了尚武与爱美的国民性;地 震、火山、海啸、台风等天灾,培养 出搏击命运、顺从命运的二重性;四 季分明、变动不居的地理气候,发展 了日本人的不匀整美感,视“瞬间” 为“永恒”,——所有这一切,构成 一幅幅似是而非、自相矛盾而有内在 联系的图景。
以美国著名设计师为代表的国外设计师对日本的 讲学、设计指导和实践,大大促进了日本设计的发 展,使设计师了解到了世界最新的设计艺术理论和 技术状况。如1951年,美国著名设计师弗兰克·莱 特、雷蒙德·罗威等访问日本,讲授工业设计发展 中的众多问题和经验,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和 方法。
日本的设计师积极响应产业界和政府的政策,成立相 关的设计组织,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产生 了一批著名的设计艺术理论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工艺 新闻》的主编胜见胜,他在《工艺新闻》杂志1948年号 上专题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情况、活动成绩等,大大 启发了日本设计师。1951年,由龟仓雄策、原弘、河野 鹰思等设计师成立了“日本宣传美术会”,培养了一批 战后非常有影响的图案设计师,如田中一光、粟津洁、 杉普康平、永井一正、横尾忠则等。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PPT课件

-
隈 研 吾 展 览
1999 、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2000 奥尔良建筑实验室2000,法国 1997 虚拟建筑——大学博物馆,东京都文京区大学 1995 米兰双年展,意大利 1996 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5 个展——传输速率,东京都港区间画廊 1995 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93 迷宫城市,东京都丰岛区涩谷艺术博物馆/兵库县尼崎 市Tsukashin Hall 1992 个展——东京M2专栏,东京都世田谷区 2008中国展
背景
西方城市和街道都有其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但 是诸如东京这类城市却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 中的城市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任何方向尢休止地延伸。经 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距,建筑很快会被拆除,取而代之 的是新形式、新功能的建筑。因此,城市的形象总是在变 化之中,但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概念,即没有特色而易于 粉碎,除了交通及通讯系统外缺乏恰当的参照物。这些城 市没有如同欧洲城市的真正持久的建筑,相反它们却保留 了暂时的不稳定的宏观基础建设。如果我们看看日本的传 统会发现,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建筑都是木制的而非 室制或砖制,于是由于材料易于坏,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 要重新翻盖。在日本文化中,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 建筑的理念从来不存在。
建筑理念特色
伊东丰雄的建筑理念相当具有特色,他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 哲学家吉勒·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 本哲学家Sosuke Mita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 游牧”(Nomad)的概念发挥。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 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 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 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日本建筑师和其系谱教育课件

(1940,前川国男)
——1900——1910——1920——1930——1940——
康德尔 辰野金吾 等
辰野金吾等 日本第一代 建筑师活跃
期
1923年,“ 日本建筑士 会”(东京 )成立
1923年,“ 分离派建筑 会”(东京 )成立
体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渡
体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渡
雷蒙德 (柯布西耶)
康德尔 辰野金吾 等
辰野金吾等 日本第一代 建筑师活跃
期
1910——1920
[概况]:建筑界地域化分野出现(关东vs关西),并出现向当代设计迈步旳趋势。在 康德尔逝世旳1923年,日本最初旳当代建筑运动“分离派建筑会”结成。
[代表作品]:丰多摩监狱(1915,后藤庆二)
丰多摩监狱(1915,后藤庆二)
1970——1980
[概况]: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尤其是1968年世界性旳学生运动之后,日本建
筑走入了否定当代建筑旳时代,希望回到女性化、温暖化旳建筑空间,出现了对当 代建筑理想旳社会观、技术观旳批判。因为石油危机等原因造成旳经济不景气促使 建筑项目以小型为主。
[代表作品]:反住器(1972,毛纲毅矿)
1980——1990(1)
筑波中心 (1983,矶崎新)
ARK牙科诊所 (1983,高松伸)
横滨美术馆 (1989,丹下健三)
管井内科医院 (1986,长谷川逸子)
国立文乐剧场 (1984,黑川纪章)
青山制图专门学校 (1988,渡边诚)
1980——1990(2)
新高轮王子饭店(1982,村野藤吾)
1950——1960
[概况]:以朝鲜战争暴发为契机,日本经济旳恢复带来了建设旳活跃。 当代主义建筑仍居主导地位。丹下健三继承柯布与前川国男并成为建筑界 旳领军人物。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课件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时代背景
20世纪下半叶,日本经济高速恢复和发展,率先 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非欧洲国家,令世人刮目相看。 日本的平面设计正是在这种经济振兴的背景下发 展起来的。日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 。日本设计无论从传统角度,还是从民族的审美 立场来说,与西方设计相比,都存在极大差异。 日本一直具有非常强烈的平面设计意识,传统的 书籍插图及装帧、木刻印刷(浮世绘)、各种包 装设计等都颇具世界影响力。特别是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期,日本的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在西方 影响很大,这对于一个东方国家来说,其设计的 国际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 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 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 为“平面设计教父”。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福田繁雄介绍
•东京艺术大学兼职教授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他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 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例如,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 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 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 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我们称 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 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 放射状图底反转"。
二战后日本的平面设计风格分析
设计点
日本现代设计最鲜明的特点是:传统文化、传统 设计的和谐共处,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 。 一方面,大力保护、提倡和发展传统设计与文化 ;另一方面,极力主张发展、推动和提高现代主 义的设计。走向了国际化。
畏研吾 日本著名设计师ppt课件

12/23/2019
12
偎研吾(其它作品)—陶瓷云
• “陶瓷云”位于28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上 ,坐落在山脚下一条新修的大路上,它把 自己比作通往艾米利亚-罗马涅陶瓷区的“ 东大门”。
• “陶瓷云”第一次运用陶瓷作为结构材料 。Casalarande公司的大型元件通过标准化 的产品摆脱了通常使用的简单涂层并将之 转换成一种质感和令人难忘的三维空间光 影效果。
12/23/2019
8
偎研吾(其它作品)—长崎露台花园
• 类型:宾馆 • 酒店一大特色是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窗户
,塔、海洋更成为酒店景观的一部分, 每个房间都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观。 • 长期地形宛如一个圆形剧场,将长崎港 广阔无垠的海面展现在舞台上。长崎县 立美术馆坐落于东南面。长崎花园露台 位于日本稻佐山半山腰处。两建筑相对 而立。
偎研吾
—日本著名建筑师
12/23/2019
1
个人简介
姓名:隈研吾 性别:男 国籍:日本 专业:建筑设计 工作单位: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标签:文化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交通建筑
【简介】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 奈川县,1987年建立“空间设计”事务所,1990年 创办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 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长城脚下公 社——竹屋、“水/玻璃”。
• 2005.6 • 性质:别墅 • 面积:530.27平方米
12/23/2019
11
偎研吾(其它作品)—静冈熱海市 水玻璃
• 类型:家庭旅馆 • 这个别墅的设计受到“日向邸”很大影响,那
是布鲁诺·陶特在日本留下的唯一作品。这个设 计也吸收了陶特的哲学。他 • 从 1933 年到 1936 年在日本,他一直在称赞桂 离宫。他称赞的原因在于桂离宫是构成自然的 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对的。
畏研吾 日本著名设计师ppt课件

4/1/2020
12
偎研吾(其它作品)—陶瓷云
• “陶瓷云”位于28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上 ,坐落在山脚下一条新修的大路上,它把 自己比作通往艾米利亚-罗马涅陶瓷区的“ 东大门”。
• “陶瓷云”第一次运用陶瓷作为结构材料 。Casalarande公司的大型元件通过标准化 的产品摆脱了通常使用的简单涂层并将之 转换成一种质感和令人难忘的三维空间光 影效果。
4/1/2020
13
偎研吾(其它作品)—雨伞之屋
• 雨伞之屋(Umbrella House)是日本建 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最新的概念 设计。
•
从外观来看,与其说它是房子,
还不如说是一个帐篷。整个设计的基
本元素是一把把雨伞,用拉链把雨伞
的边缘接合起来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
Umbrella House。
3
偎研吾(中国作品)—Z58综合大楼
• 类型:综合大楼 • 位于上海番禺路的繁华地段,为中泰照明公
司设计的一栋综合大楼,集展示、设计作业 、办公及公司客户提供住宿等功能为一体。
• 理念:光的现象的大教堂”
• 百页状水平排列着的镜面不锈钢植物容器让自 然光线如同栏栅般照射进水庭,光线的移动和 明亮的变幻,给水庭增添了自然柔和、丰富多 变的生动氛围。
4/1/2020
5
偎研吾(中国作品)—瑜舍酒店
•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三里屯 • 完成时间:2008.10 • 南角:一二三五七平方米,活动大厅:一九四二平
方米 • 星级:准5星 • 在时尚,美食,艺术,娱乐济济一堂的北京,最引
人注目的是创新开放型项目 – 三里屯Village。瑜舍 正是此新地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餐饮: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ppt课件

理念及作品分析 今天我们讲内容一:日本设计师原研哉
认识原研哉
天我今将一种最新的设计理念介绍给在座的大家,这
一理念来自于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他从上世纪末开始到
现在,将自己很多新的设计理念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 也将现代设计的内涵无限扩充。今天我只是扮演 一个介质的角色, 把他的设计理念传递给大家, 希望我们带着最新的设计理念,去重新思考我们 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给大家一些启发足 矣。
•
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 如今,无印良品已经有超过七千种产品。 从产品设计到海报宣传,都没有太多的语 言。无印良品成为将过剩的设计加以彻底 省略的经典。
无印设计比赛的宣传海报
他为无印良品做的海报,2004年获ADC全场大奖
因为空所以容
2005:长崎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2005:长崎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位于山口县光市区的梅田医院,是 一所妇科和小儿科的专门医院。医 院是由建筑设计师隈研吾设计的, 原研哉先生负责该医院的标识系统 (VI系统)。
•
建筑师隈研吾曾设计过山口县的梅田医院,那是一所
产科和小儿科专科医院。事后,他介绍原研哉设计医院的
标识系统。这次设计,原研哉把所有的标识都做成了布。
“这里的大多人不是‘病人’,而是孕妇或者哺乳期的母
• 能够唤起人们对踏雪的记忆而研制出来的为长野冬奥会开幕式节到平面实践整 体设计的方向。
2005:爱知县世博会海报设计。。。 •
主题:自然的睿智 副主题:“宇宙、生命和信息”、“人生的‘手艺’和智慧”、“循环型社会”
•2005年日本世界博览会》海 报,以工笔线描水墨画的风格 表现自然的睿智创造新地球的 主题
草间弥生电子教案

• 草間彌生目前住在东京,并自愿住进精神病院。
圆点女王
• 因为作品常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圆点,而且几十年来一直不断重复,草间弥生被冠以了 “圆点女王”的名号,而这些圆点也几乎成为了她的“注册商标”和留给世人最深的印 记。实际上,即使是第一次见到草间弥生作品的人,当你注视着她那些标志性的圆点构 成的画面,你也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足见其符号价值和影响力 。
创Hale Waihona Puke 背景• 她出生於日本长野,自幼便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从10岁开始就被大量幻觉困扰,因而时常 企图自杀。她对斑点的迷恋起源於始终困扰她的神经性视听障碍,这种疾病使她看到的世 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於是她开始画这些斑点。草间弥生从相当早的创作时期就发 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加上镜子,大量包覆各种物体的表面, 如墙壁、地板、画布、家里会出现的物品、还有裸 体的助理。
谢谢观赏 K101041001 谭婷
地球,月亮,甚至我自己都是一個小圓點而已,對我而言這些小圓點標志著每一個生命。當我每一次聽 到一些關於戰爭或者恐怖襲擊而感到焦慮時,想到我們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小點,我便會感到寬慰。
• 在草间弥生看来,“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而圆点就像细胞、分子一样 构成整个世界,“圆点是来自宇宙的信号。”
前卫女王
•
1966年,草间弥生创作出具有相当视觉迷幻性的作品《无限的爱》,这也使得
她一举成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美国波普艺术的兴盛期。草间弥生式的疯
狂也使得一个日本人,而且是一个日本女人的名字写入西方波普艺术史,同时,
日本工业设计大师—喜多俊之

日本工业设计大师—喜多俊之设计师简介:喜多俊之先生是一位在环境、空间、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工业设计师。
他的作品被纽约近代美术馆,以及世界主要博物馆选定为永久收藏品,受到很高的评价。
喜多先生一直致力于将濒临失传的传统技术和材料运用于现代设计以及资源的再利用。
也正因为如此,时隔多年,当他的设计回顾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你依然能感受到其中一股永恒的生命力。
喜多俊之先生还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担任日本企业馆的设计总监,为全世界人民展现了日本设计的独特魅力。
Arting365:喜多俊之先生您好,很荣幸在这次“上海国际设计创新高峰论坛”中采访到您。
我们知道您早年曾去意大利学习设计,还被誉为“最欧洲”的日本工业设计师。
日本的产品设计非常注重营销,而意大利的工业产品更加偏向设计师个人化。
当您从意大利学习归来后对原有的日本设计有什么改观吗?喜多俊之:我认为现在的设计已经没有国界。
其实在意大利也是一样,如果某款产品的销路不好,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很快消失。
日本与意大利在设计上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设计生命力的长短。
意大利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做产品的开发,使得这个产品拥有很长的生命力。
但是在日本,他们的营销策略是通过不断更换新的产品设计来增加销量。
从现实意义上讲,日本的营销方式与意大利是应该有一个互补的性质。
设计与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是与时俱进,紧跟着时代的变化。
他的现实性是如果使用者不购买这件产品,那这件设计就失去了生命力。
Arting365:您设计的许多产品都非常畅销,一件畅销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那么,面对消费者的隐性需求,设计师该如何去挖掘?喜多俊之:在做一款设计的时候我们不但要考虑使用者,而且还要考虑产品的制造者。
从考虑使用者的角度上讲,要考虑的产品的机能性,安全性,环保性。
从制造者的角度上来说,如果这件产品的销路不好,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果从艺术的角度上讲,只要艺术家自己喜欢就可以。
这个艺术作品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日本视觉设计大师福田繁雄

2、 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
•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 马蒂斯(Holger Matthies)教 授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
不是靠文字注解”。
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 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 • 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 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 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于 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 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 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不断地 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 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 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 图底关系的运用
•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 理。福田对图底关系原理的运用不同于荷兰著名的版画大 师莫里茨· 柯内里斯· 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对该原理的解读。埃舍尔是在诠释数学理念 的基础上,多对自然形态进行图底反转的契合,给观者营 造一个不可能的世界。福田则是故意不明确交代图和底关 系,让图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重意象。 福田的海报还追求图形的单纯化(这里指在具象艺术范围 内,求取相对单纯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间的统一;就形式 而言,是以简约的结构包含复杂材料组合的有序整体。) 来共同诠释"图"与"底"的关系:即"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 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 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设计师简介——黑山纪章

烈 对 比 。 自 然 曲 面 , 日 本 崇 尚 非 对 称 , 黑 白 强 用 采 捷
便
和 歌 山 现 代 美 术 馆
实 践 形 。 共 生 的 概 念 ,
变 筑 理 论 和 优 秀 的 。 他 的 建 筑 思 想 我 和 建 诠 筑 实 践 都 值 得 我 们 去 研 究 和 , 谢 代 产 新 的 了 他 现 展 和 释 们 , 向 品 筑 作 建
黑 川 纪 章
题 为 世 界 建 筑 学 增 添 了 崭 新 的 一 页 。 理 时 代 到 生 命 原 理 时 代 ” 的 命 原 械 机 “从 的 出 提 3 年 出 生 于 日 本 名 古 屋 , 是 日 本 二 战 第 二 代 建 筑 大 师 。 也 是 一 位
我比较欣赏的作品:
何 形 的 象 征 。 面 作 为 不 规 则 的 几 墙 形 的 弧 。
角 的 阳 光 , 外 墙 采
璃 建 得 造 而 成 , 为 周 了 向 减 外 倾 斜 射 是 而 来 玻 有 度 直 都 少 几 乎 围 用 是 的 一 说
值
福 井 市 美 术 馆
15
花山美术馆
建筑物的外观取决于山体的外轮廓,椭圆形的建筑轮廓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很和谐。
他的主要思想: 利休灰
利休灰本是阐述茶道思想,他将这一道理运用到了他的设计和思想。 利休灰是由红,黄,蓝,绿,白等诸色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颜色。它可以是灰绿,灰蓝 等颜色,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级灰吧。它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中间色,及非黑亦非 白。 这很好地体现了日本的一些文化,他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间的模糊的理解。
巴黎德方斯太平洋大厦
大楼里面的幕墙取自日本的维拉们的形象, 弧形的墙面表达欧洲砖砌建筑。总之,从各 个方面表达日本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共生。
第十一章日本的艺术设计介绍

日本的艺术设计
第一节 日本设计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 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式,战前日本和德国关系密切,有些日本人曾去 德国学习设计,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带回了日本。 日本是一 个极擅长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在日本现代设计的开端,他们也全盘接 受了欧美现代设计的成果,把欧洲设计的式样完全照搬过来。 日本是一 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 “双轨制”(图11-1)。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发展的需求 进行设计 另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又系 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日本设计”一词常会使 人联想到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一类是具有浓厚的东方清调的手工艺品, 朴素、清雅、 自然,如木制家具、漆器及瓷器等(图11-2),另一类则 是高技术产品,如高保真音响、照相机、摩托车、汽车及计算机等,这 种高技术与传统又化的平衡正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特色。通过这种 “双轨制”,使传统又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日本设计的哲学是保 留日本传统,这是日本设计走向世界,并能立足世界的根本。 日本设计 作品的民族性和本土又化性是鲜明的。 1956 年柳宗理设计的“蝴蝶” 凳,将传统手工艺和功能主义两方面的影响融于这把模压成型的胶合板 凳之中。它使人联想到传统日本建筑的优美形态,对木纹的强调也反映 了日本传统对自然材料的偏爱。
日本包装设计
日本灯具设计
20世纪60年代,通过举办国际设计会议、产品出口展览等活动, 日本开始 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设计舞台上,他们的电器、汽车和相机以精良的 质量、高品质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日本的设计作品 找到了设计文化与艺术的契合点,富有深刻理性和感性(图11-3)。 日本的 艺术既有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日本的设计作品中既有静、 虚、空灵的境界,又有一种东方式的抽象和禅宗情调。 日本的设计艺术与 西,国家的设计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的古典设计在风格、制作方 法及选用材料方面又独具特色, 日本的设计艺术包括绘制、雕塑、木刻、织 绣、陶艺、瓷器、漆器,等等。 日本设计发展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设计风格, 这使他们的设计在国际设计中独具特色,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他们的平面设 计、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和室内设计上。 日本传统的图案、包装材料的运 用和绘画是日本设计师灵感的源泉,也是他们发展本民族设计风格的基础。 日本在室内设计上更是发展了一种温馨舒适的“和式”风格,以此来发扬光 大大和民族的居住习惯,并大量运用折叠屏风及梭门。这些折叠屏风及梭门 色彩鲜艳、并经常以金银底色为衬托,其目的是为16至17世纪居室增添简朴 而庄严的风味。如日本的跪式生活习惯所用的低矮家具、暖色调的灯光效果 加上日本的插花艺术、茶道、木材的运用等均构造出日本民族对居室的审美 趣味。日本设计还以细腻周到见长,他们都有极具匠心的设计。凡是到过日 本的人,都为日本人的设计意识而感叹。这种意识使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 间里取得经济腾飞,跻身世界强国之中,其产品畅销全世界。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

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文中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决定观众离开剧场时的心情。
对于日本设计界来说,田中一光无疑是这种人,这些观众甚至用这样的语言去评述他的生平: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计。
【人物生平】田中一光,1930年生于日本,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心,1960年成为该中心的艺术指导,1963年成立了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
曾在"日本之历史"大型博览会(大阪)、"海洋文化"博览会(冲绳)中负责整体设计,在日本Seibu艺术博物馆、纽约Cooper协会、洛杉矶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Public博物馆举办过个人展,曾获得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银奖、东京ADC(广告联盟)优秀奖。
田中一光是日本设计协会、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世界平面设计界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后人的评价: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计。
【设计理念】一直以来,田中一光都作为一名使者,一方面将日本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让全世界了解日本传统文化,接受日本设计;另一方面,他又将现代设计概念引入日本,振兴了日本设计行业。
无印良品则在生活的“基本”与“普遍”间寻得新的价值观,在造型的“朴素”与“简约”中塑造出了新的审美形式。
无印良品,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高度的标杆和可供反省的镜子。
198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鼎盛期,针对大众过剩消费带来大量浪费的社会现实,田中一光敏感地觉察到设计可以介入大众生活发挥社会影响力的作用,从日常角度人手,倡导“资源循环再利用”,为企业提供了将设计转化为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方法,更从基本观念人手向社会灌输了“合适就好”的生活方式新理念,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空间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拌咖 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多 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 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 我们称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 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 图底反转"。
矛盾空间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他将女人 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分 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 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 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谢谢
作品与欣赏 龟仓雄策1964年东京奥运会系列海报,百米运动 员起跑瞬间的势态,奥林匹克的竞赛精神被生动 得定格在画面上,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屏住呼 吸奋力一搏的画面,体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 生命力量,给人强烈的震撼与共鸣。龟仓雄策向 世界成功地展示了日本平面设计的独特魅力,运 用新型的摄影技术使他的海报真正捕捉到了人类 体育竞技精神的瞬间,因此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 界的普遍认可,并且还获得了当年国际米兰海报
田中一光 作品与欣赏
在田中一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了田中一光 的书籍装帧的成就,就会清楚地感到他既 新颖又不失严格的秩序感觉。继承了日本 文化传统中最优秀的部分、又大胆开拓出 新表现方式的田中一光,使我们明确地意 识到:他的卓越,不仅是基于造型基础, 而且也是基于对历史遗产的深刻理解。
田中一光 其他作品
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图底关系的运用
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
(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 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 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 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 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 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 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 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 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海报带有显著的地域烙印,“东京1964”字样突出 了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奥运会海报从形象、色彩 以及整体视觉编排上都体现出现代简约的美感, 单纯的色彩,简洁的图形,反映当时的国际平面 设计风格,带有辨识独特性和易于大众记忆的特 点。此界奥运会中,所有官方正式文件、证书、 宣传海报以及纪念品都印有统一的会徽标记,这 在奥运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强势的宣传 方式开始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蓄势待发的岛国。 东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后,由龟仓雄策推崇的简单 实用的设计理念对日本后起设计师产生了深远影 响。
二战后日本优 秀设计师介绍
目录
田中一光
介绍 风格 作品与欣赏 其他作品
龟仓雄策
介绍 风格 作品与欣赏
福田繁雄
后人的评价: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是他一人 的巨臂,让世界知道日本的现代设计。
田中一光 介绍
田中一光从小就是一个电影迷,十几岁的时 候还自己制作过电影海报,这好像是为他在 以后在能剧海报设计上奠定了基础。他十六 岁的时候考上了京都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图案 专业。十七八岁时又执迷于戏剧、剧团、舞 美。他把学业抛开不管,每天啃着杂粮面包, 吃着白薯,一直到深夜的忘我排练。1952 年的夏天,田中一光丢掉了他毕业后的第一 份工作,钟纺公司的图案设计。这一年,东 京龟仓雄策和原宏等人在大阪成立了日本宣 传美术会(日宣美)。1955年田中一光被 推举为日宣美的会员。实际上日宣美第一次 展览会上田中一光也应邀提交了作品,但还 是落选了。原因很有意思:过于模仿早川良
他把现代设计观念揉和到日本传 统艺术中,作品带有明显的个性:
田中一光 风格
优雅、素净和单纯,富有一定 的表现主义色彩,设计语言简洁 洗练、意境清新、形式优美,在 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与东西 方文化特征之间,有独到的思路 与手法,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 视觉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在 日本设计界掀起了一场对传统精 神的再创造运动。
龟
龟仓雄策虽然比较推崇西方的平 面设计风格,但他同时也清醒地 认识到日本美学传统重视自然、 和谐,讲究简单、朴素,关注日 本美学的精神含义,而对西方设 计理念的严谨、秩序也不无心仪, 他认为应以本国文化为根本兼取 西洋理念。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的 设计特征:
现代简约主义脱颖而出 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气质 开拓新理念新技术精神
作品与欣赏成,由内到外采用白、黄、绿、 蓝、紫的色彩发射,不同色彩圆 弧之间形成交错,圆弧面积大小 不一,产生疏密对比,带有较强 的节奏韵律。这种发射构成的运 用同设计主题极为贴切,照明是 光线的发散,从明到暗,从强到 弱,而几何图形通过发射构成的 处理达到的效果就是一种对夺目 的光效应表达。
龟仓雄策
龟仓 雄策
龟仓雄策1987年的《创意海报》,两幅系列海 报采用剪贴的手法将月亮、太阳、山、树木、草 安排在画面中,用不同的色调表现黑夜与白天的 自然现象。黑夜的着色以冷静、安详的冷色为主, 白天的着色以热烈、祥和的暖色为主,他们之间 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两幅作品的底纹采用黑 白相间的马赛克图形,替换掉原本的大气与空间, 使色彩的意境体现了民族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 人感受到细腻和恬静的生活情趣,向观众展现了 一幅清愁、平淡、柔和的梦境般的世界,这种全 新的传达方式体现出他要彰显民族风格的设计理 念,其作品的色彩不重热烈而重平和,反映出人
福田繁雄(1932--2009.1.11) 被誉为“五位一体的 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 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 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福田繁雄 介绍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 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还是 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 田繁雄与岗特·兰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 瓦斯特(Seymour Chwast)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 平面设计师"。
开拓新理念新技术精神
他1968(53岁)年所创作的《照明 展览会海报》, 整体画面由一个具象的灯泡构成, 黑色 灯泡的外轮廓依次为紫、蓝、绿、 黄四种色彩从内 到外延伸,环环相套,充分运用了 发散这一构成原理。
龟仓雄策 龟仓雄策设计的《第10届东京国 际照明设计竞赛海报》,画面的 主体由两道不完整的几何圆弧构
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奠
基人之一,他影响了日本乃至世界范围的海 报设计风格。他将国际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 植根于日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在东方现代 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 彩的一笔;他的海报作品,简洁而不失丰富, 细致而不失大气,在发展民族设计风格的同 时将新的设计理念、技术融入其中,成为一 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师。
龟
现代简约主义脱颖而出
龟仓雄策将他设计的这届奥运会会徽直接作为 海报的主图形,充分体现其简约之美,有着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例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海报, 融合了日本传统太阳初升这一形式美感,正中由 金色奥运五环托起的日本国旗——太阳图案显得 十分醒目,红色的太阳与金色的奥运五环标志以 及金色粗体TOKYO和印刷体1964遥相辉映。
图底关系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 赏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
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 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 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 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 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 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 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 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天才的平面设计家,他既 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 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 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 一种怪异的情趣。
福田繁雄 风格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 戈·马蒂斯教授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 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视 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 驾驭能力。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 等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 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 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 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 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矛盾空间的运用
福田繁雄 作品与欣赏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 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 福田就开始利用"图"、 "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 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 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 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 复并置,黑色"底"上白 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 底"上黑色男性的腿, 虚实互补,互生互存, 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 果,其手法为"正倒位
龟仓雄策 介绍
龟仓雄策(1915~1997)出生于日本新泻, 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 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45岁) 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 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创作) 杂志主编。1961(46岁)年,他被授予“每日艺 术奖”,1962(47岁)年脱离公司成为一名自由 设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