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简介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默是客观的,机警是主观的。幽默是冲淡 的,郁剔讽刺是尖利的。世事看穿,心有 所喜悦,用轻快笔调写出,无所挂碍,不作 烂调,不忸怩作道学丑态,不求士大夫之喜 誉, 不博庸人之欢心,自然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 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 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 而人的心灵 必日趋顽固。
矛盾爆发


后来林语堂与鲁迅都避居上海以写作为生时,矛 盾爆发了。同以文字生活,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把 文学当作“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林语堂则 是借助幽默,表现性灵闲适,曲折地表示自己的不满, 认为:“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 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愈近于幽默本色。”然而鲁迅 却不这么看,鲁迅认为在反动派屠刀下,没有幽默可 言。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鲁迅自己无畏地宣称:“只 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这是 一次深刻的思想分化。 现在看来,这是人生的两种选择,说不上谁对谁 错。任何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可以投枪,可以匕首, 但同样可以幽默,可以性灵。
漳州故居风光
林太乙:爸爸不让上大学
“手持一部字典走天下,什么知识都有了,任何学问都可以自修。社会 是个大学堂,根本不必读大学。”这就是大学者林语堂对女儿的教育方法和 要求。 林太乙小学没毕业就随家人去了美国。在异国他乡,每当耳闻目睹洋人 歧视欺侮中国人的情形时,父亲就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们虽然在外国, 但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外国的文化与我们不同,你可以学他们的长处, 但绝对不要因为他们笑你与他们不同而感到自卑,因为我们的文化比他们的 悠久而优美。无论如何,看见外国人不要怕,有话直说,这样他们才会看得 起你。” 林太乙说,父亲不主张我们只会从家中到学校,而是什么都应该见识见识。 因为他认为整个社会就是大学堂,所以什么地方都会带我们去,比如上馆子、 欣赏西洋音乐、探火山口、参观教堂、看脱衣舞……当我们面对妓女、舞女 感到大惑不解时,父亲则告诉我们说:“那些女人是因为穷,所以不得已要 过这种生活,我们不要看不起她们。” 每当看到女儿们望着一大堆书本心生畏难情绪时,林语堂总是笑着对女儿 说:“读书人每为‘苦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人 生快事莫如趣,况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 林太乙读完中 学后,父亲不让她上大学,要她踏入社会做事,学会处世的道理。他听说耶 鲁大学缺乏中文教员,就让女儿去那里教中文。 林太乙后来在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任总编辑达20多年之久。她从事 文学创作多年,著有多部小说,多以英文撰写,并且译成八种其他文字出版。 这就是父亲不让上大学的“林家次女”!
手稿
京华烟云
与鲁迅的意气之争
“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 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 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 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鲁迅
与 林语堂
“相得”的开始
林语堂初到北京大学时,当时北大的教授已经形成两派,一派是周 氏兄弟为首,另一派以胡适为代表。应该说林语堂与周氏兄弟在最初是 非常好的盟友,相知甚深。尽管林语堂与胡适有极为相近的思想和个人 情谊,但他却站在了鲁迅的旗下。1924年11月,《语丝》创刊,鲁迅 和周作人做了语丝派的首领。长期撰稿人除鲁迅外,尚有周作人、林语 堂、俞平伯、川岛等,胡适、徐志摩、孙伏园等也在该刊上发表过不少 文字。这些文学界大家巨擘支撑着《语丝》,尽管他们的思想倾向、学 术风格并不一致,但他们的文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 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林语堂在当时是极为活跃的,不但大量撰稿,放谈政治,而且亲身 参加了“首都革命”的政治斗争。1925年11月28日和29日,他走上街 头,拿竹竿和砖石,与学生一起,直接和军警搏斗。这一次搏斗,给林 语堂的眉头留下一个伤疤。当他每讲起这一件事时,总是眉飞色舞,感 到自豪。1925年12月5日和6日,这在鲁迅和林语堂交往中,是值得记 忆的日子。这两天,鲁迅两次主动地给林语堂写了两封信。因为鲁迅参 加了语丝社,又领导着莽原社,他向林语堂写信约稿。接着是林语堂的 复信和交稿,这就是两人“相得”的开始。
“幽默”
他的幽默与我们习以为常的幽默是否相同?
例:某穷人向其富友借二十五元。同日这位朋友遇见穷人在饭店吃一
盘很贵 的奶浆沙罗门鱼。朋友就上前责备他说:“你刚来跟我借钱,就 跑来吃奶浆沙罗门鱼。这是 你借钱的意思吗?”穷人回答说:“我不明 白你的话。我没钱时不能吃奶浆沙罗门鱼,有钱 时又不许吃奶浆沙罗门 鱼。请问你,我何时才可以吃奶浆沙罗门鱼?”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 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初中中探索幽默理 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 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
幽默大师眼中的幽默
幽默大师的 发明之旅


林语堂28岁时,即获德国莱比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任北京大学教授。外人熟知的文学大家故居内,满 室的文牍、手稿中,竟有他在1948年于纽约发明的 “明快中文打字机”。 据林太乙女士说,这部明快打字机,只要打3个键, 即可成字,每分钟可打五六十字,在当年是相当进 步的发明。林语堂为这发明几乎“倾家荡产”,由 于战争因素,虽然1948年就取得专利,但一直无法 批量生产。林太乙说,为这个发明欠下债务,林语 堂直到数年后才还清。
其结果必有天下相率而为伪的生活与文章,也必 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 朽霉腐,五分热诚, 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 斯的利,夸大狂,忧郁 狂等心理变态。
“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 怀沙》:“煦兮杳杳,孔 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林语堂解释道:“凡善 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 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 幽愈默而愈妙。”
剧情介绍
根据林语堂先生同名名著改编,“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构成辛亥年间的 红楼一梦……
清末,曾家长子娶妻后即逝,二子经亚娶了清污吏牛家女儿素云,顺亚娶 了深对当时社会诸多不合理现象不满的姚家二女儿木兰。木兰深明大义,虽爱 上孔立夫,但仍在安排下嫁给顺亚,而将自己与立夫间的深情埋藏心底,虽然 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木兰却在“不认命”的信念下,她改变、创造了自己的 命运。所以,她和顺亚始终是一对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顺亚对她的深情,更 是日深一日。但在新思想的冲击下顺亚不由自主的[外遇]了,旧时代中的新女 性木兰不偏颇的处理为人所佩服。在曾家那一个日渐颓败的大家庭里当家主事, 既有上一辈的压力,又有妯娌间的误会,木兰坚守原则的不凡气度更为人顺当。 木兰明理经事,忠国爱家,孔立夫具有的救国救民思想:这一群爱国知识分子, 历经国民革命、反袁帝制及北伐,而能在抗日时代,教育出爱国忠贞的第二 代.....
“南云楼风波”



鲁迅在他日记里说:“二十八日……晚霁。小峰来,并送来纸版,由达夫、矛 尘作证,计算收回费用五百四十八元五角。同赴南云楼晚餐。席上又有杨骚、 语堂及夫人、衣萍、曙天,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 相悉现。” 林语堂40年后作《忆鲁迅》一文说:“有一回,我几乎跟他闹翻了。事情是小 之又小。是鲁迅神经过敏所至。那时有一位青年作家,……他是大不满于北新 书店的老板李小峰,说他对作者欠帐不还等等。他自己要好好的做。我也说了 附合的话,不想鲁迅疑心我在说他。……他是多心,我是无猜。两人对视像一 对雄鸡一样,对了足足两分钟。幸亏郁达夫作和事佬。几位在座女人都觉得 ‘无趣’。这样一场小风波,也就安然流过了。” “和事佬”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明确指出,这是“因误解而起正面的冲 突”。当时,鲁迅有了酒意,“脸色发青,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半也疑 心语堂在责备这第三者的话,是对鲁迅的讥刺。”林语堂也起身申辩,空气十 分紧张,郁达夫一面按鲁迅坐下,一面拉林语堂夫妇走下楼去。郁达夫的结论 说:“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然是两方面的误解,后来鲁迅原也明白了,他和语堂之间是有过 一次和解的。”
于一 他个 所人 受彻 的悟 痛的 苦 程《 的 度吾 国 深 ,吾 度 恰民 》 等
——
他的年事表
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 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 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喜欢纪晓岚的大烟管

林语堂吸烟始于何时,尚未知晓。他对烟的颂 扬从他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主编《论语》时 就开始了。 在这本半月刊上,常常有他写烟的文 章,谈中国人吸烟的掌故,烟何时来华,从哪里 开始等。尤其对他所佩服的清朝大学士《四库全 书》总编纂纪晓岚的那支特大的烟管,林语堂是 不会忘记提及的。在纪晓岚的烟斗里,装一二两 烟、吃一二小时的痛快之处也许对林先生曾产生 过很大的诱惑。“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便 是出自他的“专利”。
1969年1月9日,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一对喜烛点燃,林语堂夫妇悄悄 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林语堂认为廖翠凤属于接纳万物、造福人类的“水”,而自己却 是凿穿万物的“金”。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 补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有人问他们半个世纪“金玉缘”的秘诀。老夫妇抢着说,只有两个字,“给”与 “受”。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 受对方的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 驾驭它。”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 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婚 姻

他 与 妻 的 相 处 之 道
金 玉 良 缘 ” 秘 诀
烧 掉 结 婚 证 书
林 语 堂 的 悲 喜 婚 姻
夫妻情深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 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 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 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 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 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促爱 成收 好藏 作烟 品斗 , 尼 古 丁
对烟的著述成为最畅销书
林语堂自1919年起先后赴美国和德国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和莱比 锡大学博士学位。因而,他那渊博的学识丰富了他对烟的探索,促成 了他在烟文化领域的建树。林语堂对烟的著述,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 要数1937年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其中有《烟和 香》、《我的戒烟》两节,专门论述了吸烟与戒烟之考证。1938年, 《生活的艺术》一书在《纽约时报》每周畅销书排名中,居第一名达 52周之久。 林语堂爱烟,视同事业与爱情一样重要。赛珍珠曾问林语堂: “林博士,你的婚姻没问题吗?”林语堂答:“没问题,妻子允许我 在床上抽烟。”有时当他放下他的烟斗或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他便不 做事,在全屋中乱跑。嘴里说着:“我的烟斗!我的烟斗在哪里?烟 斗,烟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