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后浇带规范

合集下载

后浇带设置规范

后浇带设置规范

后浇带设置规范后浇带设置规范一、引言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水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必须制定相应的设置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后浇带的材料1. 混凝土:后浇带采用的混凝土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检验合格。

2. 基础处理:确保后浇带的基础牢固。

在施工前,应对基础进行充分的地基处理,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处理。

三、后浇带的施工要求1. 施工前的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对工地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污染物;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标高、标线,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2. 模板搭设:后浇带的模板应采用优质材料制作,并进行适当的防水处理;模板的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3. 钢筋绑扎:钢筋的质量和布置是后浇带的关键。

在绑扎钢筋之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钢筋预埋件的安装,同时要保证钢筋的间距和间隔,确保后浇带的受力均匀。

4. 焊接作业:对于需要进行焊接的构件,必须使用合格的焊工进行作业,焊缝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焊接部位的可靠性。

5. 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拌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在浇筑前要进行试验检测。

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连续地进行,并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度。

6. 后浇带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养护工作。

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控制养护水的用量和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后浇带的验收标准1. 施工质量验收: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检验各项指标合格。

2. 外观验收:后浇带的外观应平整光滑,无裂缝、砂眼等缺陷。

3. 尺寸验收:后浇带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范围。

4. 焊接验收:对于需要进行焊接的构件,焊缝应无裂缝、气孔等缺陷,并符合设计要求。

5. 强度验收: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强度试验。

6. 养护验收:后浇带的养护工作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

后浇带规范

后浇带规范

8.2.1一般规定本工艺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内墙、顶板、楼层的楼板、房屋及大型构筑物的基础以及大型设备基础的后浇带;不适用于工程竣工后仍有可能存在变形的结构工程。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施工缝的处理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3.后浇带的留置必须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与尺寸,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4.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若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并应按设计要求设附加钢筋。

5.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

8.2.2施工准备1.技术交底(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4)其具体要求为: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

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求、细部构造及技术质量要求。

2.材料要求(1)品种规格:1)后浇带混凝土所用碎石应根据所浇后浇带的钢筋密度确定,一般为5~31.5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2)后浇带的砂子应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现行规范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现行规范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现行规范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现行规范
通常在设计中,我们是写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作法如下:后浇带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大于等于0.015%,后浇带中梁、板钢筋跨内均增加20%,后浇带应待主体结构完成60天且沉降稳定后再用较相邻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注。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2.4条对后浇带的施工规定如下: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24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d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后浇带的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规范要求一、后浇带的设计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范第9.1.1条)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

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到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

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

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但应注意,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时,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并应制定严格的技术保障措施,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提出明确要求。

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完整资料).doc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一、后浇带的定义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临时施工缝。

二、后浇带的设置条件1、伸缩后浇带: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

1.1、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1.2、后浇带是避免施工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代替伸缩缝。

1.3、在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留后浇带法施工是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之一。

2、沉降后浇带: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

2.1、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40m,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

2.2、当“影响建筑物”的平均沉降大于40cm时,相邻建筑基础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2m,当相邻建筑物较近时。

3、温度后浇带: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40m,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

4、板间后浇带:装配式楼盖(包括屋盖)加强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4.1、对后张楼板为减少约束力,使其与约束柱或墙暂时分开。

后浇带的设置1、伸缩后浇带: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

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

底板及外墙宜增设附加防水层。

1.1 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

2、沉降后浇带: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800mm。

宜在裙房一侧设置用于控制沉降差的后浇带。

当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后浇带宜设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

当需要满足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降低高层建筑沉降量,减小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增大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时,后浇带可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此时尚应满足下列条件:地基土质应较均匀;裙房结构刚度较好且基础以上的地下室和裙房结构层数不应少于两层;后浇带一侧与主楼连接的裙房基础底板厚度应与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厚度相同。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1总则
为使建筑工程的后浇带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施 工规范,满足建筑功 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 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 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1总则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可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 内墙、顶板、楼层的楼板、房屋及大型构筑物的基础以及大型设备基础的 后浇带; 不适用于工程竣工后仍有可能存在变形的结构工程。
止水钢板处箍筋做法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6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后浇带的留置
3.楼板面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楼板钢筋绑扎→焊短钢筋应于板
面筋和 底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 →后浇带两侧 砼浇筑→后浇带处砼余浆清理→后浇带两侧砼养护→后浇 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侧先用短钢筋头(钢筋间距 400)与板筋点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 钢丝 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钢板止水带安置→钢板止水带上侧短钢筋头点 焊及绑 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后浇带两侧砼施工→后浇带处砼余浆清 理→后浇 带两侧砼养护→后浇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注:若采用止水条时,模板采用木模支撑侧模,保证砼侧面平整、密实, 以使止水条与砼表面粘贴牢固,更好发挥止水条的止水效果。
1、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
1.2后浇带设置的若干要求:
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 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 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 衡残余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 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 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 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 为 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 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 700 ~1000mm 为宜。

后浇带规范+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案

后浇带规范+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案

后浇带规范及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案后浇带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对于地下室的后浇带更是至关重要。

后浇带不仅具有支撑结构的作用,还能有效分散结构的荷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因此,在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

后浇带规范后浇带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后浇带的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等,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模板搭设:后浇带的模板应坚固牢固,表面应平整,模板的尺寸、形状需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渗漏和变形现象。

3.钢筋配置:后浇带的钢筋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正确设置,钢筋的直径、间距、弯曲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4.浇筑工艺: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捣和换填的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避免产生裂缝和空洞。

5.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案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方案应遵循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整理施工现场,清理杂物,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2.模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后浇带的模板,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调整模板位置并固定。

3.钢筋设置: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内设置好钢筋,注意钢筋的连接和间距,确保钢筋的正确设置。

4.混凝土浇筑:在钢筋设置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注意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和换填,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养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及时的养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严格按照后浇带规范进行施工,结合地下室后浇带的具体施工方案,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提高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后浇带浇筑规范

后浇带浇筑规范

后浇带浇筑规范后浇带浇筑规范是指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浇筑后进行后续养护和处理的一系列工序和要求。

它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密实性和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就是一份1000字的后浇带浇筑规范。

第一章总则1.1 后浇带浇筑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水利工程和其他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

1.2 后浇带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3 后浇带的施工必须在混凝土主体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

1.4 后浇带的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进行。

第二章材料与设备2.1 后浇带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

2.2 模板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2.3 混凝土材料应均匀,石子直径不得大于混凝土厚度的1/3,水泥应采用优质水泥。

2.4 振捣设备应满足使用条件,并经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三章施工工艺3.1 后浇带浇筑前,必须清理干净施工现场,清除杂物和灰尘。

3.2 后浇带的开裂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应在施工中采取防裂措施。

3.3 后浇带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安装牢固,严禁渗漏。

3.4 后浇带的施工顺序应按照从低到高、从内到外的原则进行。

3.5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要做到均匀、连续,不得有堆积或漏浇现象。

3.6 浇筑后应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7 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无砂浮。

3.8 后浇带施工结束后,需要尽快进行养护保养,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3.9 养护期结束后,应进行检测,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章安全措施4.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4.2 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工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4.3 施工中必须按要求使用和摆放施工用具和机械设备。

4.4 施工人员必须严禁从高处跳下,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4.5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和施工垃圾堆积。

后浇带规范要求

后浇带规范要求

后浇带规范要求后浇带规范要求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下面我将就后浇带的规范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1. 后浇带的材料选择:后浇带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搅拌,保证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对于特殊要求的后浇带,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防水剂、抗裂剂等。

2. 后浇带的厚度:后浇带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厚度应大于等于主体结构厚度的1/3,并不小于50mm。

3. 后浇带的铺设方式:后浇带一般采用顺次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在浇筑后浇带之前,应将焊缝、孔洞等处理完毕,并对基层进行充分清洁和湿润。

4. 后浇带的浇筑方法:后浇带的浇筑应采用均匀浇注的方式进行,避免产生明显的水平接缝。

在浇筑时,应使用振动棒进行适当的振动,以排除混凝土内的空气,并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与主体结构的紧密接触。

5. 后浇带的养护:后浇带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天以上,养护方式可以采用覆盖湿布、喷水等方法。

6. 后浇带的检查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后浇带的质量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均匀度、强度等。

在后浇带养护结束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后浇带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7. 后浇带的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

连接部位应进行预埋件的安装,并保证连接强度和密封性。

此外,施工者应注意现场环境和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以上就是后浇带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要求,可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施工者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后浇带是指混凝土构筑物浇筑后,在其四周设置的一定宽度的区域。

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构筑物的承受力和耐久性。

下面是一些后浇带的规范要求:1.后浇带的宽度:后浇带的宽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标准或规范的规定,一般要求在混凝土构筑物的四周设置一个一定宽度的区域。

后浇带的宽度通常与主体结构的类型、尺寸和工程要求有关。

2.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主体结构一致,或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进行确定。

3.后浇带的混凝土配合比:后浇带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配合比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后浇带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工艺要求等因素。

4.后浇带的钢筋布置:后浇带的钢筋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量等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确定。

5.后浇带的浇筑和养护:后浇带的浇筑和养护应按照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进行。

浇筑时应采取适当的浇注方法,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

养护期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进行养护,保证后浇带的强度和耐久性。

6.后浇带的防水处理:后浇带的防水处理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方式进行防水处理,以提高后浇带的防水性能。

7.后浇带的连接: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钢筋连接、膨胀螺栓连接等方式,确保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牢固连接。

总之,后浇带的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后浇带的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钢筋布置、浇筑和养护、防水处理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等方面。

这些规范要求的目的是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构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后浇带浇筑规范

后浇带浇筑规范

后浇带浇筑规范后浇带浇筑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保证结构稳定和维护建筑物寿命的关键步骤。

为了确保后浇带浇筑质量,需要严格遵守一些规范和要求。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后浇带浇筑的规范。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浇筑区域的具体位置和要求。

2. 清理浇筑区域的垃圾和杂物,保证施工场地整洁。

3. 检查浇筑模板的安装情况,确保其牢固可靠。

4.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做好准备工作。

二、浇筑材料的选用1.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并按照标准配比和搅拌要求进行配制。

2. 砂、石子应选用洁净、硬度适中的材料,并进行筛选和洗涤,确保无杂质。

3. 黏结剂应选用符合规定的胶结材料,如添加剂、胶粉等。

三、模板安装1. 模板应根据浇筑区域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精确的设计和加工。

2. 模板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晃动和变形现象。

3. 模板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破损和杂物。

四、浇筑过程1. 在浇筑前,应先进行模板的湿润处理,以防止水分被吸收进模板,影响浇筑效果。

2. 浇筑材料应均匀搅拌,确保质量均一。

3. 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浇筑层的厚度和坡度,严禁出现空鼓、松散和漏浆现象。

4. 浇筑时应尽量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以排除浆体中的气泡,提高浇筑质量。

五、浇筑后的养护1. 浇筑后,应及时对浇筑带进行养护,确保水泥和混凝土的正常石化反应。

2. 养护期间,应保持水泥的湿润,防止其干裂和温度过高。

3. 养护期间,应避免施加额外的荷载或震动,以免影响浇筑带的结构和强度。

4. 养护期结束后,应进行养护层的拆除和清理工作。

综上所述,后浇带浇筑是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以及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时,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后浇带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混凝土后浇带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

混凝土后浇带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

混凝土后浇带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
一、砼后浇带按其性质分为下列两类:
1、干缩后浇带(习称施工后浇带)
干缩后浇带仅用于结构单元尺寸超过规范规定的伸缩缝允许间距时,为避免砼硬化过程中产生干缩裂缝的一种施工措施。

这种后浇带不能解决结构使用阶段由于外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此时应采取有效隔热保温措施,必要时应作温度应力验算。

2、沉降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主要用于结构单元中因相邻部位荷载差别过大(如主楼与裙房相连部位)或相邻部分采用不同基础类型(如有局部地下室的建筑,地下室采用筏基,其它采用独基时)等原因产生超过允许沉降差时采用。

沉降后浇带兼有干缩后浇带的作用。

二、砼后浇带设置要求
1、干缩后浇带宜在结构纵、横方向每隔30-40m设置一道,并位于构件受力较小部位(如柱距中部1/3范围内、连梁跨中等部位):各层后浇带可上下不对齐,同一层后浇带可不在同一直线上,但后浇带应将结构彻底分段。

工程中干缩后浇带的具体位置,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宜由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在确定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

2、沉降后浇带应设置在沉降较小部位,并距沉降较大部位不宜超过一跨;沉降后浇带可不在同一直线上,但应在各层同一位置直通至屋面。

沉降后浇带应在设计图中交代。

3、后浇带宽度宜取0.8~1.0m,当筏板厚度大于1.0m时宜适当
加宽。

后浇带内钢筋可不断开,当采用断开时后浇带宽度不应小于100%搭接长度加60mm。

后浇带内不应设置附加钢筋。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现行规范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现行规范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现行规范
通常在设计中,我们是写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作法如下:后浇带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大于等于0.015%,后浇带中梁、板钢筋跨内均增加20%,后浇带应待主体结构完成60天且沉降稳定后再用较相邻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注。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2.4条对后浇带的施工规定如下: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24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d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1. 引言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进行补充施工的一种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浇筑过程中因为振捣、温度、湿度等因素造成的混凝土收缩、龟裂等问题,确保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2. 规范依据后浇带的设置需遵循以下规范依据:2.1 国家标准根据《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67) 的规定,后浇带应符合以下标准: - 后浇带的宽度和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保持一致; - 后浇带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应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 - 后浇带设置的位置和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2 工程设计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中应包含后浇带的具体要求,包括其宽度、厚度、材料、位置等。

此外,工程设计文件还应包含有关后浇带施工工艺的要求,以保证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2.3 技术规范和经验总结根据施工经验,可以参考一些行业内的技术规范和经验总结,例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总结》等,以获取关于后浇带设置的一些建议和经验。

3. 施工工艺3.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 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确认,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标示; - 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好后浇带所需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 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安全。

3.2 后浇带的施工过程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衬垫层的施工: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先进行衬垫层的施工。

衬垫层一般采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平整的工作面,便于后续施工操作。

2.钢筋加工和布置: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和布置。

钢筋的设置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和深度,以确保后浇带与原混凝土结构的粘结牢固。

3.浇筑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同时要避免空隙和缺陷的产生。

4.养护:浇筑完成后,对后浇带进行养护。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要求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要求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后浇带的设置变得越来越重要。

后浇带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建设完工后,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在其周围设置一段与建筑物有一定间隔的浇筑混凝土带。

后浇带的设置规范要求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下面我将从后浇带的尺寸、材料、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等方面分析后浇带的设置规范要求。

首先是后浇带的尺寸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200mm,长度要与建筑物的高度相对应,一般要求是建筑物高度的1/6,但是不得小于3000mm。

后浇带的厚度一般为100mm。

这样的尺寸要求可以保证后浇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是后浇带的材料要求。

后浇带一般选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配置,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再次是后浇带的施工工艺要求。

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施工平整和整洁。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设置,保证后浇带与建筑物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不得与建筑物结构产生危险接触。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采用适当的浇筑方法和工具,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在养护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最后是后浇带的验收标准要求。

在施工完成后,要对后浇带进行验收。

验收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规格、强度等方面。

外观质量要求后浇带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施工缺陷和痕迹。

尺寸规格要求后浇带的宽度、长度、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强度要求后浇带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经过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总之,后浇带的设置规范要求在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要求后浇带的尺寸、材料、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设置和施工,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和效果。

后浇带规范要求

后浇带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超长基础底板施工中后浇带的留置有利于解决超长结构温度应力及高低层差异沉降应力导致底板裂缝,但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质量。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砼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பைடு நூலகம்
后浇带的规范要求如下: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规范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规范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规范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工艺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

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3、后浇带的保护。

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

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

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

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后浇带的封闭。

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

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

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掺量为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要点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

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一些规范要求

一、后浇带的定义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临时施工缝。

二、后浇带的设置条件1、伸缩后浇带: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

1.1、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1.2、后浇带是避免施工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代替伸缩缝。

1.3、在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留后浇带法施工是防止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之一。

2、沉降后浇带: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

2.1、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 40m,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

2.2、当“影响建筑物”的平均沉降大于 40cm时,相邻建筑基础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12m,当相邻建筑物较近时。

3、温度后浇带:当筏形与箱形基础的长度超过 40m,不设置永久性的沉降缝和温度收缩缝时。

4、板间后浇带:装配式楼盖(包括屋盖)加强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4.1、对后张楼板为减少约束力,使其与约束柱或墙暂时分开。

后浇带的设置1、伸缩后浇带: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

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

底板及外墙宜增设附加防水层。

1.1 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

2、沉降后浇带:后浇带的宽度不宜小于 800mm。

宜在裙房一侧设置用于控制沉降差的后浇带。

当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后浇带宜设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

当需要满足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降低高层建筑沉降量,减小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增大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时,后浇带可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此时尚应满足下列条件:地基土质应较均匀;裙房结构刚度较好且基础以上的地下室和裙房结构层数不应少于两层;后浇带一侧与主楼连接的裙房基础底板厚度应与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厚度相同。

混凝土后浇带规范

混凝土后浇带规范

混凝土后浇带规范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

混凝土后浇带规范:1、对后浇带的要求1.1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

1.2在后浇带构造中,除图中注明者外,后浇带钢筋应该按贯通留筋。

1.3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

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

1.4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后,根据沉降记录,由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封闭;收缩后浇带应该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5d后方可封闭。

1.5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

一般其宽度为70~100cm。

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后浇带宽度800mm。

后浇带内的钢筋应完好保存。

1.6地下室后浇带必须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凡因留置后浇带而形成较大地下室后浇带必须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凡因留置后浇带而形成较大悬臂的部位应加支撑,待后浇带砼浇筑后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拆除。

1.7后浇带填筑前必须全面进行清理干净。

如地下室积水,应抽排干净并清除干净该处余泥渣物,用水冲洗干净后,方能浇筑砼。

2、后浇带的留设、后浇带的留设2.1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应以其两侧轴线为界,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应以其两侧轴线为界,自成一独立体系,自成一独立体系,同时又要确保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即当相邻结构施工时,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参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但当相邻结构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后,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及模板独立工作的性能不变,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与模板间应不产生间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接缝平顺。

平顺。

2.2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后,方可拆除,板部位的后浇带模板支撑时,两侧考虑采用钢板网,其安装方法按常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后浇带规范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

混凝土后浇带规范:
1、对后浇带的要求
1.1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

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

1.2在后浇带构造中,除图中注明者外,后浇带钢筋应该按贯通留筋。

1.3后浇带的设置距离,应考虑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

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

1.4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后,根据沉降记录,由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封闭;收缩后浇带应该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5d后方可封闭。

1.5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

一般其宽度为70~100cm。

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后浇带宽度800mm。

后浇带内的钢筋应完好保存。

1.6地下室后浇带必须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凡因留置后浇带而形成较大悬臂的部位应加支撑,待后浇带砼浇筑后强度达到100%时才能拆除。

1.7后浇带填筑前必须全面进行清理干净。

如地下室积水,应抽排干净并清除干净该处余泥渣物,用水冲洗干净后,方能浇筑砼。

2、后浇带的留设
2.1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应以其两侧轴线为界,自成一独立体系,同时又要确保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即当相邻结构施工时,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参与整体支承系统共同受力,但当相邻结构模板及支承架拆除后,后浇带部位的支承架及模板独立工作的性能不变,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与模板间应不产生间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接缝平顺。

2.2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承体系必须在后浇带部位的砼达到设计要求的100%后,方可拆除,板部位的后浇带模板支撑时,两侧考虑采用钢板网,其安装方法按常规操作。

2.3地下室后浇带施工中,底板、外墙后浇带防水是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防止地下水产生突涌,采用对底板后浇带处混凝土垫层施工进行加厚、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局部配筋等措施(见下图)图中①处附加筋为B16@200。

2.4基础底板后浇带支护。

2.5由于施工中支模加固、混凝土浇捣等影响,极易造成护墙及防水层的破坏。

为使外墙后浇带施工缝处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施工缝可做成凹凸形,并附加止水钢板。

2.6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侧支模具体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