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案
乡村振兴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案一、背景介绍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提出一些保护与传承方案。
二、鉴古知今,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乡村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的第一步是挖掘这些资源。
可以通过对乡村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梳理乡村的历史发展脉络,并结合实地考察,发掘乡村古建筑、街巷布局、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为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历史文化依据。
三、修复古建筑,保护乡村风貌乡村的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但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环境的侵蚀,许多古建筑已经面临着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古建筑,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和保养。
修复古建筑不仅可以保护乡村的历史风貌,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乡村的发展。
四、设立文化传承机构,开展传统技艺培训乡村的传统技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生活的变迁,许多传统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传承机构,开展传统技艺的培训和传授,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技艺,保持其活力和传承。
五、举办文化活动,宣传历史文化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可以提升乡村历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组织历史文化展览、传统音乐演出、戏曲表演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前来参观,并通过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增加乡村的知名度。
六、加强保护法规,规范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要加强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可以制定出台相关的保护法规,明确历史文化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等,并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现经济和文化双赢乡村振兴需要资金支持,而社会资本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以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实现经济和文化双赢。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意见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意见
一、保护村落传统风貌
历史文化村落的传统风貌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要保护村落的建筑风格、街道走向、景观风貌等,防止过度商业化和人为破坏。
同时,应鼓励村民自觉维护传统风貌,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
二、维护村落整体格局
村落的整体格局是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有效维护。
要保护村落的布局、道路、水系等,保持其自然、和谐、完整的整体格局。
同时,应加强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其灵魂和底蕴,必须得到全面保护。
要挖掘和整理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古建筑、文物、民俗等,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
同时,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提升村落居住环境
提升村落居住环境是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营造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
五、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应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
要发掘和利用村落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应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
六、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
要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热情。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景观更新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景观更新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遗产。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历史街区面临着保护与更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景观更新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历史街区保护与景观更新的重要性历史街区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资源。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不仅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1.过度商业化:许多历史街区面临着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商业活动占据了过多的空间,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2.建筑改造不规范:一些历史街区的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存在破损、老化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和修缮。
然而,一些改造工程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规范,破坏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
3.缺乏整体规划:一些历史街区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街道空间布局混乱,景观缺乏统一性。
4.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过程中,一些居民的生活环境会受到影响,如交通拥堵、噪音干扰等。
三、解决方案1.制定严格的保护法规:政府应制定严格的保护法规,对历史街区的建筑、景观、文化等要素进行保护,禁止随意破坏和改变。
2.引入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过程中,应引入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对整个街区进行整体规划,确保景观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同时,应注重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避免破坏原有的文化遗产。
3.合理规划商业布局:在历史街区的商业布局方面,应注重合理规划,避免过度商业化的现象。
应鼓励商家在不影响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开展商业活动,同时注重提高商业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4.加强居民参与和沟通: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过程中,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参与,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城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
城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城乡历史文化街区是城乡记忆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许多城乡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破坏、衰落甚至消失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一、保护原则1、原真性原则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始风貌和真实历史信息,不随意篡改或伪造历史痕迹。
包括建筑的风格、布局、材料等方面都应尽量保持原样。
2、整体性原则将历史文化街区视为一个整体,不仅关注单个建筑的保护,还要考虑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环境景观等要素的协同保护。
3、可持续性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促进街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确保保护工作能够长期持续进行。
4、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当地居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保护工作符合公众利益和需求。
二、现状评估1、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明确其在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2、物质空间现状对街区内的建筑、街巷、公共空间等进行详细的测绘和调查,了解其保存状况、结构安全性、使用功能等。
3、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分析街区内的人口构成、居民生活状况、经济活动类型等,评估其社会经济活力和发展需求。
4、保护管理现状梳理现行的保护法规、政策和管理机制,评估其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三、保护内容1、物质文化遗产(1)历史建筑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包括修缮、加固、改善内部设施等,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2)街巷格局保护传统的街巷走向、宽度、界面等特征,保持街区的空间肌理和步行尺度。
(3)公共空间如广场、庭院、水井等,应保持其原有功能和特色,进行必要的整治和提升。
2、非物质文化遗产(1)传统技艺对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技艺等进行传承和保护,鼓励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展示活动。
(2)民俗文化包括节日庆典、民间传说、传统习俗等,通过举办活动、记录整理等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保护策略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保护策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更是要在保护农村风貌和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风貌保护和乡土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关于农村风貌的保护农村风貌是农村独有的景观,它是农村文化和历史的结晶。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风貌的认识,了解其价值和意义,并意识到保护农村风貌的重要性。
其次,农村风貌保护应该遵循历史文化保护原则,以保护为主,适度修缮。
我们可以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路网,保留农村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原始景观,使农村展示出浓厚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二、发展农村旅游农村旅游是保护农村风貌和发展乡土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农村,体验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乡土文化。
同时,农村旅游也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乡土文化是农村的瑰宝,其中传统手工艺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通过成立培训机构,进行技艺传承,培养更多的手工艺人才。
此外,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乡土文化。
四、推广乡村文化活动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我们需要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传统节日的庆祝、乡村戏曲的表演、传统手工制作的展示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也可以增加村民的文化自豪感,促进乡村的发展。
五、加强乡土文化研究乡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加强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
只有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乡土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乡土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推动乡土文化的发展。
六、开展乡村广播与电视节目为了普及和弘扬农村的乡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乡村广播与电视节目的开展来传递和展示乡村的风情和文化。
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
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随着现代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乡镇历史文化名村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制定有效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就乡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规划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乡镇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农村地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的村落。
这些村庄地域特色鲜明,建筑风格独特,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历史文化名村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风险。
二、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1. 传承历史文化:乡镇历史文化名村是我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保护与利用这些村庄,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乡镇历史文化名村具有独特的价值与魅力,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3. 增加乡村居民收入: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乡村居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三、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内容1. 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加强对历史文化建筑、文物和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2. 村庄整体规划:制定乡镇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规划,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保留村庄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同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提升村庄的生活品质。
3. 提供公共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如道路、水电、通讯等,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4. 乡村旅游开发:开发符合社区特色和历史文化的旅游项目,提供各类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增加乡村居民和游客的收益。
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宣传乡镇历史文化名村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提高村庄的名气和知名度。
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施步骤1. 研究调查:对乡镇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文化特点进行全面调研,了解村庄的现状和问题,为规划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明确目标、措施和时间表。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一)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历史文化名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不少传统民居及文化历史遗迹也遭到了破坏。
为此,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镇已成为了重要的任务,这里介绍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批批历史文化名镇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着,很多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正在被破坏或逐渐消失。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中国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因此,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镇已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制定保护规划保护规划是一份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具有长远性和整体性的规划方案。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制定保护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包括以下环节:1.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认真搜集分析有关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特色,分析名镇现状和面临的困难。
2.明确定位:明确历史文化名镇现状及其未来发展重点,确定保护范围、保护目标和重点保护对象。
3.规划设计:制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包括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地域特色传承与提升等内容。
4.编制实施手册:制定和提供实施的工作指南,包括监测和不断更新各保护措施的实际实施情况。
三、具体保护措施在实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方案中,具体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下:1.有选择地对重点保护建筑、文物进行维修、保护、修复和加固,对出现严重毁坏、缺损或者有较大安全隐患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文化活动,如文化节日、文艺展演、传统民俗表演等,以便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村镇知名度和旅游资源价值。
3.在环境整治方面,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系统的应用,美化环境、改善城市景观。
4.积极发展旅游业,挖掘村镇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技艺、乡村生态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村镇旅游属性。
四、完善机制与法律保障制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保护机构和监管体制,完善相关保护政策,成立专业领域委员会,定期评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情况,对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控。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方案(二)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文化与历史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方案旨在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一套可行的保护与发展方案,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理1.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类资源,包括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力资源等,形成合力。
2.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提高产业附加值。
3.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确保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计划步骤1.资源调查与评估: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资源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3.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4.文化旅游开发:挖掘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5.宣传推广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尤其适用于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多元化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教育等。
2.科技支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文化产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社区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4.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六、预期效果1.经济效益提升: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历史风貌保护实施方案
历史风貌保护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将通过举办历史文化讲座、举办历史风貌摄影比赛等形式,增强市民对历史风貌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公众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二、建立保护机制。
制定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建立专门的历史风貌保护机构,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严格控制历史风貌区域内的建筑改造和拆迁。
三、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历史风貌保护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历史风貌区域内的建筑、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推动保护法规的完善。
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加大对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历史风貌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上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保护经验的机构和组织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市历史风貌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支持。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让市民和游客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历史风貌的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守护好我们城市的历史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嘿,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这个事儿!你想想啊,那些古镇古村,就像时光宝盒一样,装着满满的故事和记忆呢!比如说周庄,那石板路、那古建筑,多有韵味呀!
那怎么保护它们呢?首先啊,咱得重视规划呀!不能随随便便就搞建设,得根据它们的特色来,就像给一个宝贝量身定制保护方案一样。
比如说,不能在古镇里盖那些和整体风格不搭的高楼大厦吧,那不是煞风景嘛!
还有呀,要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
这些老房子就跟咱家里的老人似的,
得精心照料。
定期检查,有问题赶紧修缮,不能让它们破败下去。
看看平遥古城,为啥能保存得那么好,不就是因为一直重视维护嘛!
教育也很重要哇!让大家都知道这些历史文化的价值,从心底里珍惜它们。
可以在当地学校开展一些讲座、活动啥的,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保护意识。
就好比植树造林,得从娃娃抓起呀!
另外,游客管理也不能马虎。
不能让游客太多太乱,把古镇古村给挤坏了。
得合理控制流量,引导游客文明游玩。
这不就跟家里来客人一样嘛,咱得好好招待,但也不能让他们把家给弄乱了呀!
咱可得长点心啊,好好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它们不只是一堆老房子、老街道,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啊!要是不好好保护,以后我们拿什么给子孙后代看呢?所以,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为保护它们出份力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提要:中国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历史文化村镇的锐减,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导则》的内容涉与村镇传统格局、需要保护整治的建筑和构筑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要求等诸多方面,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导则在我国漫长的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传统社会里,90%的人们劳动生息在村里乡间,久而久之,村落成了地缘性、血缘性先民的聚居地,集镇演进为城乡交汇、乡里交流的区域中心。
由村镇构成的庞大自然社会形态,成为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主体,劳动人民展现生存与发展智慧、安身立命并创造色彩斑斓之独特文化的纽带。
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各地村镇中文化遗产最为集中,同时也是最显唯一性、真实性、完整性的展示与演绎场所,诚然应该成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运用中需要全社会特别关注的重点。
《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历史文化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明确提出了区别于自然村镇属性的“历史文化村镇”概念,并以法律条文确定了其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评选方法,随后产生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标志着“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两个概念与其内涵、评选标准和保护制度正式建立。
2008年,国务院第524号令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显示了保护监督管理工作日趋规X化。
2012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2014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将保护的对象扩展到“传统村落”的定义X畴,强调了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要求和相应必须采取的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讲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陆琦教授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历史建筑特点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四历史文化街区、镇、村整治发展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的载体,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及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会越来越少,它不能再生产,而再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仿制品,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
整个国际上历史文化保护的理念,实际上说到底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威尼斯宪章”所说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问题、“奈良文件”所说的文化多样性问题,都在说明我们要保护各国不同的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遗产对我们当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国家文物局、国家城建总局联合所做的《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并公布了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它们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的报告,公布了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
广东省潮州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又批准了第三批37个城市,使名城总数增加至99个。
广东省有肇庆、佛山、梅州、海康(雷州)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10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34个;历史文化名村24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41个;历史文化名村36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中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58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对于村落,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提问:“一没名人,二没巨贾,为何要保护古镇古村?那些乡土建筑(老建筑)又有何价值?”文化部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已于10月1日实施。
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乡村风貌营造策略一、保护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营造乡村风貌时,首先要保护好自然景观。
这包括对山水、田野、植被等自然元素的保护,以及避免过度开发或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
同时,可以利用自然景观打造乡村的特色景观,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传统建筑修缮传统建筑是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传统建筑要进行修缮和维护,保持其历史风貌和特色。
修缮过程中应注重传统建筑的材料、工艺和风格的保护,避免过度改动或破坏原有风貌。
同时,可以通过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
三、规划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乡村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乡村风貌的重要体现。
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和绿地,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景观品质。
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公共空间。
四、提升绿化水平绿化是营造乡村风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乡村的环境质量和景观品质。
因此,需要加强乡村的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绿色生态的乡村环境。
同时,可以利用绿化元素进行景观设计和美化,营造优美的乡村景观。
五、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风貌的重要体现。
因此,需要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排污等方面。
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六、推进文化建设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和底蕴,也是乡村风貌的重要体现。
因此,需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
可以通过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式,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和软实力。
七、旅游发展策略乡村旅游是当前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营造乡村风貌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需要制定旅游发展策略,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同时,需要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强制保护。
这在市场机制作用力日益强大的今天是远远不够的。
(三)必须抓紧抢救城市化过程中的大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名镇(名村)的风貌。
名镇(名村)的风貌作为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
自1980年以来,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加速进行,城乡建设浪潮迅速席卷全国。
我国现在每年的住宅和建设量在20亿平方米左右,仅上海市的年建设量相当于欧盟所有国家的年建设量。
这种史无前例的大面积的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决定了我们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优秀的文化、历史建筑正处在非常危急的阶段,如果不以国家的强制力、不能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那我们将会永远地失去这批宝贵的、不断增值的、实实在在的、可供人们世代享用的无价之宝。
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进行"旧城改造"和"空心村治理"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建筑、传统街区、古镇(古村)历史风貌的宝贵价值,致使不少建筑遗产被拆毁;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从保持历史村镇特色风貌出发去规划建设,导致不少地方从规划方案到建设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也不顾历史村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当地文化传统,简单生硬地建广场、筑高楼、修宽马路、拓绿地,严重破坏了千百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脉络。
一些江南水乡古镇还有填河修路,填湖建房的现象,失去了水乡古镇的宝贵特色。
一些中西部依山傍水的历史古镇(古村)大量的开山取石、改造山河,使风貌荡然无存。
我们在此时进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保护活动,就是要吸取国内外城市化高潮的正反两方面教训,吸取国内外在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防止"建设性"破坏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继续蔓延。
(四)"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筑遗产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
旅游的浪潮是我国另一个不可扼制的大趋势,每年超过10亿人次的旅游人数,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持与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保持与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文化根基,是一个城市最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区域,也是城市的身份和形象标志。
如何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风貌,同时又不失现代化的趋势和商业价值,是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首先,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风貌是必须的。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传统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始风貌可以让人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风貌:第一,完整保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特别是历史建筑。
保留这些历史建筑可以让整个文化街区保留其历史特色。
如果一些历史建筑必须被拆除或改造,我们应该注意其保护的程度,保留尽可能多的原貌。
同时,新建建筑也应该注意与历史建筑的整体搭配。
第二,保持文化街区的环境卫生整洁。
要保持文化街区的卫生清洁,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
如果一些建筑或特色物品需要维护和保养,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局部老化。
定期进行绿化和废物处理也是保持文化街区环境整洁的重要因素。
第三,规定合理的建筑高度和布局。
文化街区应该保持适合当地文化和历史的建筑高度和布局,不应该出现过于奢华的商业建筑。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文化街区不失极端地利用商业价值,文化街区应该具有统一标识和统一规划,让人们更容易寻找和识别。
其次,文化街区的更新同样必不可少。
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文化街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人群前来。
第一,营造吸引人的主题和氛围。
由于文化街区的本身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氛围来为文化街区增添一些特色。
可以加入节庆活动和展览,并且结合深度游,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文化街区的知名度和地位。
第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街区的更新也意味着商业的机会。
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经济模式的选择,推动一些具有文化价值,人文关怀重的商业形式,比如手工艺品店,传统餐饮店等。
最后,协同管理。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涉及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课题。
古村落保护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古村落保护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引言古村落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的冲击,许多古村落正面临着被遗忘和破坏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古村落保护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将探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方面,可以通过修缮古建筑、保留传统手工艺等方式,保护古村落的原始面貌和历史风貌。
另一方面,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传统节日等方式,激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使之成为古村落保护的积极参与者。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古村落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其周围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开发建设,保护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水体治理等方式,修复和改善古村落周边的生态环境,提升古村落的整体品质。
三、旅游业的发展与规范古村落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应该注重旅游业的发展与规范。
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旅游推广活动、打造特色旅游线路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古村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旅游业的规范,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保护古村落的环境和社会秩序,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对古村落造成的破坏。
四、居民生活的改善与保障古村落的保护规划不能仅仅关注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应该注重居民生活的改善与保障。
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应该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福利。
同时,还应该注重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和产权保护,确保居民能够分享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成果。
城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
城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案城乡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是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许多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建设性破坏、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等。
为了切实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一、保护原则1、整体性保护原则历史文化街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城市或乡村整体风貌的一部分。
在保护过程中,要将其与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虑,包括自然景观、街巷格局、建筑群体等,以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
2、原真性保护原则尽可能保留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始形态、结构、材料和工艺,不随意更改或拆除原有建筑,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后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3、可持续性保护原则保护工作不仅要关注当下,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使历史文化街区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延续其生命力。
4、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原住民的利益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工作,使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场所。
二、现状调研1、历史沿革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和地位,以及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和变迁。
2、物质空间对街区的建筑、街巷、河道、桥梁等物质空间进行详细的测绘和记录,包括建筑的风格、结构、材料、高度、面积等,绘制精确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
3、文化内涵挖掘街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访谈、文献查阅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4、社会经济调查街区的人口结构、经济活动、公共服务设施等情况,分析其社会经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保护内容1、物质文化遗产(1)建筑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
文物保护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要保持外观和结构的完整性,内部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传统风貌建筑要保持其传统特色,避免大规模的拆除和重建。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城市的灵魂。
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其更新与发展,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它们展现了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这些街区往往具有独特的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反映了当时的规划理念和建造技术。
从文化角度看,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宗教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是城市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了解城市文化底蕴的窗口。
在经济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合理的保护与更新,可以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商业等产业,为城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过度商业化开发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引入大量商业项目,导致街区原有的文化特色被冲淡,甚至出现“千街一面”的现象。
其次,保护措施不到位。
部分历史建筑年久失修,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面临着坍塌和损毁的危险。
再者,居民的搬迁和安置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更新过程中,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居民的利益,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
此外,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也是常见的问题。
一些更新方案未能充分考虑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空间特点,破坏了原有的风貌和格局。
三、保护与更新的原则为了实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保护和更新,不仅要保护单个的历史建筑,还要注重保护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景观环境等要素,保持其整体的风貌和特色。
2、原真性原则尽可能地保留和恢复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始风貌和文化内涵,不随意篡改或伪造历史信息,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
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一直是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乡村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结合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风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实施方法。
首先,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对于保护国家文化自信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是文化的根基,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
乡村的保护与提升,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此外,乡村不同于城市化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保护乡村风貌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丰富国家文化遗产的内涵。
其次,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业的兴盛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保护和提升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能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也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的目标和标准,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乡村风貌的违法行为。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对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形成多方合力。
另外,需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增强全社会保护乡村风貌的意识。
政府应当积极倡导保护乡村风貌的重要性,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活动。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与居民、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社会共识,推动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要加强乡村规划设计,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调。
在乡村风貌保护与提升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
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既要保护乡村风貌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又要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策略
作者:张贵连张祥永于鲸
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08期
摘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此以文山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从自然环境、形态布局、空间特色和历史建筑这几个方面对文山村展开研究,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其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景观风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文山村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乡村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突出的挑战之一是乡村传统风貌的变化。
文山村作为古琼州四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现已逐渐衰败,亟待保护和发展。
1 文山村概况
文山村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西南部的新坡镇南部,东邻长柳村,西接雅德村,南连仙头村,北与田头村毗邻,与定安县仅一江之隔,距离镇政府约6km,距离海口市区约30km。
村中有一文山湖,环绕旧村,旧时有村人种莲塘中,荷花水光互相掩映,色呈苍碧,水如玉带,故有“文山八景”之“水环玉带”的美称。
2 文山村景观风貌现状
景观风貌是指乡村自然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的综合特征。
乡村景观风貌保护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山水格局和塑造乡村特色。
文山古村落具有独特的乡村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绿水环绕,还有典型的火山岩建筑、散布的周氏宗祠成为文山村独特的景观风貌。
在自然环境方面,污染较为严重,水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也遭到一定的人为破坏;形态布局上,文山村较为完整的传统特色的景观空间格局和独具魅力的火山岩建筑群体,巷道形态规整保留了不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留了火山岩的独特风貌,受现代进程的冲击村里建起不少水泥建筑,破坏了当地建筑景观风貌,但仍有一些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下来,如蔚起人文牌坊、周宗本进士牌坊、周世昭进士牌坊等文物保留较好;在空间特色上,文山村有着独特的景观空间格局,如绿水环绕整个村庄,岸上有遮荫蔽日的广场,村民喜欢在古井旁榕树下的小广场谈笑风生。
文山古村拥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纯净质朴的民风民俗,彰显了历史文化名村景观的特殊魅力,形成了独特的古村风貌。
3 文山村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3.1 坚持整体保护原则
保护措施不当,破坏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正确指导,无论是建筑修复还是旅游开发等,均存在着一定的盲动性,拆真建假、弄巧成拙的情况屡有发生,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原有景观风貌。
如变石头路为水泥路、改变墙体铺装结构和屋顶、门窗样式等,造成了特色景观元素的流失。
对策:坚持整体保护原则。
就文山村的建筑风貌来看,大都为历史建筑,但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环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样的乡土建筑和村落风貌并不多见。
因此,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应对历史建筑所存在的物质空间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使保护规划系统化、层次化。
注重村庄整体景观风貌的保护,统筹兼顾建筑单体、村落地理环境、传统格局和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和修复。
3.2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原则
由于乡村自然景观风貌的破坏,导致了乡土风貌流失,造成了传统农业景观特色的消失;乡村大量自然环境的蜕变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境,致使很多中老年村民记忆中小时候常见的动物都已经销声匿迹;一些历史性场所消失,祭祀场所被破坏,劳作、生活的公共聚集场所消失;生活污水处理不当造成水体污染排水不畅。
对策: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原则。
充分考虑村庄和水体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相互影响作用,把污染防治与生态景观保护有机结合,保护文山村饮用水源,防止农作物的污染,控制规模化畜禽渔养殖业的污染,促进村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3 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原则
文山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质量有待改善,主要体现在:村落内商业、餐饮、旅游接待等服务设施基本为零;村落环境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习惯差和内部环境乱,成为开展对外旅游活动的“瓶颈”。
对策: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原则。
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文山村新建筑风貌、村庄与田野,村庄与周边环境,在景观、产业发展上互补,营造良好的整体生活环境,科学管理,使其能可持续发展。
为保护乡村整体风貌,总体要求其建筑及景观环境应与保护区相协调。
对其山水植被、农田景观可进行改造设计,禁止任何改变老村山水格局的建设。
控制新建建筑体量,从形式、色彩、屋顶形式等方面控制其风貌。
3.4 坚持村民参与原则
村民生活方式改变,老村文化日益流失,随着村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居室格局与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
目前村里生活的居民多为老年人和儿童,老村文化无法延续,代表文山村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流失。
对策:坚持村民参与原则。
重点保护古建筑景观风貌,居民院落肌理、铺地、水井、古树等。
保护和发展古村是每一位村民共同的责任,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挖掘文山村景观特色,保护好古物,才能发展其旅游业,带动古村的经济发展,传承古村的物质文化遗产。
4 结语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村文山村传统景观风貌特征、古村落当代景观风貌的研究,针对文山村目前景观风貌逐渐丧失、日趋城镇化,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乡村地域美学不够突出和乡村规划项目缺乏统筹、建筑絮乱等突出问题,文山村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相互结合,共同构建美丽乡村。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深入对各历史文化名村进行调查研究,汇集乡村各方面的资料,继续加强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根据文山村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策略,建立《历史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策略体系》,在古村落改造建设过程中有效引导景观风貌建设,避免当前出现的系列问题。
合理开发和保护生态景观,保护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加快生态景观建设,共同构建一个富有景观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
(责任编辑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