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原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化ppt课件

城市化对人口的影响
人口迁移和流动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加注重居 民的生活需求和便利性。
人口结构变化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 发生变化,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加剧。
城市社区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 扩大,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社会因素
人口迁移、教育水平、医疗保 障等也会影响城市化进程。
政策因素
政府对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土 地制度、户籍制度等都会对城
市化进程产生影响。
技术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交通通讯条件 等也会影响城市化进程。
03
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聚集 ,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产业集 聚和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 染物增加,导致空气、水质等环境质 量下降。
资源消耗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增加导致对水、 土地等资源的需求增加,加剧了资源 紧张。
生态破坏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 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生 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治理投入增加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提高, 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渐增 加。
城市化发展将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 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 小城乡差距。

第21课 城市化(共45张PPT)

第21课 城市化(共45张PPT)
第21课 城市化
学习目标
一、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1 of 22
一张图学透 1.城市化过程示意图
一、城市化
2.城市化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 2 of 22
一、城市化
3.城市化标志
主要标志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标志 •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 •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12 12 of 22
(2)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 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读图, 完成下题。 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小提示:城市化的过程中,原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第 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 不断提高。
4.城市化的动力
•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包括使得人群离开农村的
推力和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拉力。
3 3 of 22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 平的“S”形曲线。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发展阶段 水平
21 21 of 22
小提示:图中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郊区人口密度上升,属于郊区城 市化的现象,主要成因是市中心地价上涨以及各种“城市病”的出 现,导致人口向环境较好的郊区迁移,多发生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 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图中并未体现城市等级的提升。
22 22 of 22

城市化 PPT课件 45(14份) 人教课标版

城市化 PPT课件 45(14份) 人教课标版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拉力:吸引人群来到
城市的因素
(2)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
的因素 4、城市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开始时间:工业革命以后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S”形曲线
(1)初期阶段 (2)加速阶段 (3)后期阶段
特点、问题、 新趋势、分布 国家
中美城市化对比
美国:总人口2.5亿,城市人口 2亿,城市化水平80%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平整土地 兴修水利 绿化环境
环境良性 发展
城市化过快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影响的途径 ——建设生态城市 一方面:
另一方面:
★看下图,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
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C )
城 市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城市化(公开课)ppt课件

人口迁移方向 城市人口变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乡村向城市
市区向郊区 城市向乡村小城镇
增加
减少
29
逆城市化现象
30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发展中城国市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中万小)
1.东京(日本)
2880
2.墨城西哥市城发(展墨缓西哥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17市80。
3.圣保罗(巴西) 4.孟买(印度) 5.纽约(美国)
45
4、噪声污染
项目
噪声污染
来源 危害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46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47
讨论:说明城市的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香港的笼屋
48
下列图文说明什么问题: 南京市就业获得巨大成就,每年有28万人多获得就
业,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失业率虽不断下降,但失业 人口却在不断增加。
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等级升级 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 ? 上升
城市用地 规模
? 扩大
城市化标志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0
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观点,你赞成哪一个?
• 小明:我们中国的城市人口有5亿多,城 市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人口增加
• 小王: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但城市的土 地面积较少,占国土总面积比例小,所以 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工业发展
市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化

《城市地理学》四 城市化原理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四 城市化原理PPT课件

03.06.2020
.
16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 交通运输革命:运输动力和运输工具的 变革,强化了空间通达度,缩短了空间 经济距离,克服空间摩擦的能力提高。
03.06.2020
.
17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 (2)农业革命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农业投入(农药、化肥、 播种技术、收获技术、灌溉技术、加工技 术等)的增加。 – 单位土地产出和收益增加;而单位土地
03.06.2020
.
8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 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 (1)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 (2)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 • (3)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 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 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 文化的地域扩散 。
• 城市地域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 算城市化。
– 3、关于城市化的起源问题;
– 4、关于过量城市化、假性城市化、逆城市 化、隐性城市化问题。
03.06.2020
.
10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 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 原生动力
• 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 的前提;
图3、甘肃省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相关关系图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 (2)工业革命
• 制造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 劳动,表现为工厂的扩大与工业部 门的分化,进而改变了劳动地域分 工格局和城市的经济性状况。
–传统农业社会分工:广域农业、 林业、牧业地域分工。
–工业社会分工:生产地、消费地、 原料地、燃料地之间的分工。

第4章 城市化原理PPT课件

第4章 城市化原理PPT课件
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
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 上的过程。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正统城市化类型 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
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 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 只有人口和非农业
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 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自然灾害
农村推力
农村资源减少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减少
城市拉力
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 就业机会 服务水平
生活贫困,收入增长缓慢
受教育机会
社会保障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D.Harvey)、 美国的卡斯特尔斯(M.Castells)
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 只有城市文化的地
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 地域集中。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乡村城镇化——我国的另一种情况
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由于职业变 化和经济来源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向非农业活动,生活方式逐步 向城市型转化,并享受城市型公共设 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 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的变化过程。
②城市化水平随经济增长呈拉平的“S” 型曲线提高。
③城市化水平达到50%,基本实现了城 市化;75%,人口城市化已完成。
④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往往与这个国 家最大城市的规模和实力相对应。
⑤工业与城市布局存在空间匹配关系。
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的匹配关系
工业布局形态 工业点 工业区 工业枢纽 工业地区 工业地带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高中地理城市化 ppt课件

高中地理城市化  ppt课件
这种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 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 由此发生逆转。
郊区城市化的现象:
郊区城市化:
是现代的一种普遍
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 区开始变成城市。
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 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 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 域的城市化过程。
再郊城区城市市化化与:再城市化 是城市化发展进
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国家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起步 速度 水平
现状
发达国家



逆城市 化
发展中国 家



城市化发 展不平衡
逆城市化:
• 逆城市化: 即市区内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
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 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 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读图: 城乡人口迁移驱动力图
2、城市化的动力: 推力和拉力
推力
拉力
1、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2、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3、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1、就业机会多; 2、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3、文化设施齐全; 4、交通便利。
小结:
概念:


标志:

驱动力:
谢谢!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 如图):
程的一个阶段,使城 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 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 度城市化的过程。
三、城市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观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 ③、空气污染。 ④、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⑤、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 序混乱。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PPT课件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PPT课件

世界人口(亿)
30
45
60
总人口(亿)
10
12
15
发达国家 城市人口(亿) 5
8
11
比例(%)
50
67
72
总人口(亿)
20
33
45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3
6
20
比例(%)
15
20
44
问题1:对比72和44,你的理解是?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低。
问题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快慢)是否一样?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放缓,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快。
设施的改善
19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
问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教材:P35第二段
20
结论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21
活动三:观察图、表,归纳结论。
22
读“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表”,归纳特大城 市的发展特点:
年份
特大城市数量 (个)
占城市总人口 (%)
第一单元第二部分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1
单元问题思维链:
1.城市功能区的种类。 2.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及特点。 3.影响城市空间地域结构的因素。
影响地租的因素。 4.城市规模、等级、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关系。 5.城市化的内涵、主要标志。 6.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7.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表现。 8.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影响的主要表现。 9.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差异及其反映的文化差异。

城市化》课件(人教版必修

城市化》课件(人教版必修
城市化》课件
目录
•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征 • 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 城市化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01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征
城市化的定义
01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 移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城市 人口和地域的增加,以及城市文 化和经济发展的提升。
人口流动增加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改变 了人口分布格局。
社会分化
城市化加剧了社会经济不平等,导致贫富差 距扩大。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发展 ,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文化交融与冲突
城市化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口汇聚, 文化交融与冲突并存。
04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05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
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 题日益严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 和噪音污染等。
交通拥堵
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交通需求激增, 交通拥堵成为普遍现象,影响人们的 出行效率和居住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不合理
部分城市规划缺乏长远性和科学性, 导致城市发展失衡、基础设施不足等 问题。
住房紧张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入城市,住 房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住房紧张、房 价高涨等问题。
解决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对策
加强环境保护
优化城市交通
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大环 境治理力度,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科学规划城市发展
加强住房保障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注重长远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完整版)城市化课件PPT

(完整版)城市化课件PPT
20世纪下 半叶的英 国城市
城市化 现象
郊区 城市化
逆 城市化
发生现象(结果)
发生原因
人口、产业 主要迁移方

城区 的人 口数

城市用 地规模
中心区人__口__激 部分市__区__人
增、地__价__上 涨交、通____
口、产业和大 量农_村___人口迁
拥环挤境、____质 到城市郊区
增 多
扩大
量下降等

常 见 的 问 题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70%
25%-30%
中期加速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水平 3. 城市化速度
发 达 国 家 : 起步早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
1. 城市化起步
你以为这是香港吗 这是中国的重庆
你以为这是东京吗
这是中国的青岛
你以为这是伦敦吗 这是中国的上海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数量增加 乡村变为城市 其过程为城市化
1911年用地 上海城1市94用9年地用的地变化 1990年用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 上海人1口94的9增年加
1990年
上述图中有哪些变化?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一、城市化
1. 概念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

城市化原理PPT课件

城市化原理PPT课件
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 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 方面。
后者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
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 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 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
21
二、城镇化的指标和测度
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 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日本地理学家国松久弥认为,现代城市化的 过程就是第二和第三产业集聚行为所进行的过 程。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 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 的作用日益突出。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 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 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 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 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
城市化除了包括人口转换和集中的过程外,
是否还有其它的过程,各个学科给予了不同的
解释:
.
2
1、人类学研究城市以社会规范为中心,城市化 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乡村生活 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
2、经济学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的中心,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 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 特别重视生产要素流动,即资本流,劳力流在 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注重世界经济体系 内一国一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
4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 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 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 转化为城市型景观;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 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 上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效率低下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郊区城镇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 (Suburbanization),就是人口、就业 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 一种分散化过程。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 (主要是大城市)发生了几次从城市中心推向 郊外的浪潮。
2020/11/
2020/11/
Urban 城镇化
城市化的概念
City Town 城市化 Cityfication 都市化 Metropolitanization 城镇化 Urbanization
2020/11/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 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对城市化的理解,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区别。
城市化原理
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2020/11/
第一节 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城市化含义的争论
2020/11/
城市化的概念
Urban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1867年,是由 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其著作《城镇化基 本理论》中提出的。
➢ 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即城市人口比重增 加的过程
其中,前两项属于弗里德曼的城市化Ⅱ ,后两项属于城市化Ⅰ
2020/11/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实质含义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 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 渐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 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 重逐渐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 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2020/11/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含义
➢ 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即城市功能的扩散,如技术、 经济特征由中心城市向腹地的扩散
➢ 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这是城市特征扩散的过程, 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由内向外的扩散或沿等级序列的扩散
➢ 人口集中的过程,可能造成集中点(城镇)规模的扩大和集 中点数量的增加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从Friedmann城市化分类的两种情况的配合角 度出发,进行划分:
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乡村城镇化和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正统的城市化类型
理论上最为正常的一种类型,既有人口和 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和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 也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二者协调发展。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第一次浪潮:人口的外迁 原因: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给城市中
心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增加了对住 宅的需求。 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第二次浪潮:工业的外迁 原因:中心城市工业衰落,市中心老工业
纷纷倒闭或在郊外选择新址,而工业新 生率极低,城市郊区成为工业的理想区 位 时间: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2020/11/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事实上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 变化过程。弗里德曼作过如下划分:
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 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 程
城市化Ⅱ: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 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地区的入侵,还有城市文化、生 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 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 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迁出地:规模很大的大都市区,特别是其中心城市 迁入地:小的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 有迹象表明,80年代后,美国人口又开始返回城市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逆城市化的原因
➢ 对居住环境喜好的变化 ➢ 发达国家生产地理格局的变化 ➢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 ➢ 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定的经济背景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只有城市化Ⅰ,没有城市化Ⅱ,即只有人口和非农 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和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 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称为假城市化;
如果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速度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 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就成为过度城市化。
这两种都属于消极的城市化类型。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第三次浪潮:零售业的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因:人口外迁后,市中心的商业面对来
自新郊区商店的激烈竞争而被迫采取的 措施 时间:在人口外迁过程中出现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第四次浪潮:办公室在城市郊外的发展 原因:城市中办公室经济的发达,引发了
市中心的空间压力
2020/11/
2020/11/
城市化的概念
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认为城市化是一个 地域空间过程,对其研究更具综合性。城市化 既包括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镇集中(非 农产业向城镇的集中),也包括劳动力和消费 区位向城镇的集中(人口向城镇的集中)。
这一过程包括形成新的城镇和现有城镇向外围 的扩展,也包括城镇内部已有的经济区位向更 集约的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率的结构形态发展。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很少或没 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即只有 城市化Ⅱ ,没有城市化Ⅰ。属于不完全的 城市化类型。
乡村城镇化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乡村城镇化
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但缺少人口和产 业地域上的集中
2020/11/
城市化的概念
社会学: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性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人口学: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包括人
口集中场所的增加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经济学:城市化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
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移并在 城镇集聚的过程。 人类学:更强调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即由乡村生活 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思考:
郊区城市化本来是中产阶级为逃避大城市的混 乱作出的一种努力,但现在的郊区已不是简 单的“卧城”,而已成为城市综合体的一部 分。那郊区化的长期后果是什么?我们应该 如何认识郊区城市化?
2020/11/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类型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