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渤海湾西部贝壳堤与古海岸线问题

王颖,1964,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贝壳堤:贝壳堤是由具壳物质所堆积成的沿岸沙堤(或称沿岸堤,滩脊等),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形成在开阔的海岸段落,是激浪活动的产物。波浪在近岸浅水区破碎,形成激浪,激浪对海底具有强烈的冲刷扰动作用,因此往往掀起滩底泥沙,把它们向岸边搬运,堆积在高潮线附近。这样长期地作用,岸边泥沙逐渐堆积加高而形成沿岸沙堤。

贝壳堤形成的基本原理:贝壳堤是形成在缺少混浊淡水汇入的、沿岸海底繁殖有大量具类的、以激浪作用为主的开阔的粗粉砂与细砂质海岸带。

广东全新世海岸线变迁

李平日,方国样,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1

本文讨论全新世海岸线变迁,主要根据下述证据:

1、海滩岩海滩岩是公认的海岸沉积物,依据不同时代的海滩岩出露位置,可以复原当时的海岸线。笔者在研究华南全新世海滩岩时,曾提出广东某些岸段的海岸线变迁问题〔1〕。

2、滨岸沙坝滨岸沙坝也是获得普遍承认的海岸变迁证据。笔者曾将华南全新世沙坝划分为6个形成期,并认为存在从陆往海由老至新的序列〔2〕,可以反映海岸线的变迁。

3、贝壳堤贝壳堤是很好的海岸线变迁证据。前人在渤海湾沿岸已作了大量工作〔3、4〕。笔者在粤东曾依据贝壳堤的年代和位置,推断韩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变迁〔5〕。

4、贝丘贝丘为人类堆积,多数含咸水或咸淡水种贝类的贝丘位于当时海岸附近,可推测岸线概位。广东有数十座新石器中、晚期贝丘,可凭借它们推断海岸变迁〔6〕。

5、海陆交互相沉积物海陆交互相沉积物一般为潮间带或海岸、河口的堆积,虽不能指明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但结合其它标志(例如微地貌、线状分布的典型堆积物等,常可判断或追索某时期海岸概位。例如牡妨层常在海岸或河流入海口附近出现。我们曾以之作为珠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一种证据〔7〕。

6、海蚀遗迹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等皆为当年波浪侵蚀海岸的遗迹,可反映某一时期相对稳定的海岸位置。例如广州七星岗海蚀遗迹,是中全新世海岸线的一段〔8〕。

7、历史记载中全新世晚期至晚全新世已有文字记载,尤其是在秦汉以后,历史记载渐趋完备。海岸线变迁是环境变化的大事,史籍不乏记述。例如广州“历来初地”为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达摩禅师从西天竺凉海至此登陆建庵之地,可作为梁代珠江江岸位置的证据〔9〕。

各种证据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常可获得比较符合实际的海岸线变迁认识。

三、海岸线变迁的内外动力条件分析

1、构造升降对海岸线变迁的宏观制约作用

总的来说,构造沉降区海岸线外伸速度快,序列较清楚,可以划分出多期岸线(例如韩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梅陇平原)。隆起区(包括后期抬升区)则仅在局部小海湾有一列沙坝可作为岸线标志,外伸速度慢,甚至在晚全新世遭受侵蚀后退。构造升降对海岸线变迁起着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

2、海平面变化对海岸线变迁的主导作用

广东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有三个阶段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早期前段(距今约12000-6000年)为迅速上升阶段;中全新世早期后段至中全新世晚期前段(距今约6000-4000年)

为海进盛期阶段,上升缓慢,海平面有多次较明显波动;中全新世晚期后段至晚全新世为海平面基本稳定阶段,但仍有小波动〔19〕。在海平面迅速上升阶段,无论构造隆起区或沉降区均堆积速度小于海平面上升速度,故都形成沉溺海岸,水深岸陡,这阶段的岸线只能在水下寻觅。海进最盛期,海岸线往往远达湾顶,最为深入。其后,由于堆积速度大于海平面升速度,岸线逐渐外移,但伸展速度尚较慢。在海平面基本稳定阶段,堆积速度远远大于海平面上升速度,故海岸线外移较快。

3、海流、泥沙对海岸线变迁的重要影响

4、台风暴潮对海岸线变迁的消极影响

5、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变迁的作用不可忽视

华南海岸带第四纪碳酸盐岩及其地质地理意义

陈伟光,华南地震,1990

海滩岩成岩于炎热气候下海水快速蒸发的环境并要求有丰富的砂源,风成岩的发育也要求相近的物源,故此砂质海滩是它们发育的良好场所,而泥质海滩不具备这些条件也就极少见其踪迹。据笔者考察,在福建平潭岛,莆田-晋江岸段,漳浦-东山岸段,广东海山岛,饶平-汕头广澳岸段,海丰-惠东岸段,阳江-电白岸段,海南岛文昌东海岸等砂质海滩为主的海岸带,都有比较发育的海滩岩或风成岩,而以泥质海滩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及广西防城、北海等海岸带内,尚难以发现它们。

华南沿海全新世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的分类及其研究意义

徐辉龙,孙金龙,李亚敏,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

1、分类

本文依据这些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的沉积环境、成岩环境和成岩机制方面的异同,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海滩岩、砂丘岩、贝壳堤岩和硬壳灰岩。

在华南沿海的碳酸盐胶结岩中,以砂丘岩居多,海滩岩露头则主要分布于较低纬度地区的海南岛,以及深圳西冲和香港等地[17]。贝壳堤岩则主要发育于韩江三角洲地区,除此之外,仅有台山海桥镇海湾有一露头[18]。硬壳灰岩目前仅发现海山岛一例。

2、成岩特征

在成岩环境方面,地表碳酸盐胶结岩的成岩环境分为4类[19]:海水潜流带、咸水-淡水混合带、淡水潜流带和渗流带。不同的成岩环境中胶结物的形成方式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其成岩机制的不同。如淡水或海水中发生的蒸发-碳酸钙过饱和沉淀胶结[20-22],海滩上发生的咸水-淡水混合带碳酸钙沉淀胶结[23-24],海水中发生的二氧化碳脱气作用胶结[25],以及生物作用胶结[26]。

中国贝壳堤发育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

赵希涛,地理科学,1986

贝壳堤的地貌与沉积特征

1、几何形态

在渤海西南岸、苏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南部和韩江三角洲,贝壳堤是典型而巨大的。它们延伸几百米或几公里,断续延伸长达几十甚至近百公里,宽20-300米,一般50-60米,个别达500米或更多,厚0.5-5米,一般1-2米。

贝壳堤剖面一般呈透镜状,具有浅的底和突出的脊,叠覆在泥质或粉砂质的沼地上,高出周围平原0.5-4米。这些贝壳堤和沼泽构成沼泽与脊带状相间的平原,宽达几十公里,也就是Price所称的chenier plain(2)。

2、物质成分

中国贝壳堤的物质组成主要是贝壳和细砂,但在不同地区不同贝壳堤含量显著不同。在渤海湾西岸、莱州湾西岸、黄河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贝壳堤几乎全部由贝壳物质组成。而在苏北平原,贝壳堤基本上由细砂组成,贝壳含量一般不到15%。在长江三角洲南部,贝壳的含量变化在贝壳堤的10-80%之间(23,39)。

3、生物组合

4、粒度与矿物成分

粒度都是落在海滩砂的范围内,而且往往能分为海滩砂所特有的较粗与较细的两部分(34,39)。

苏北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南部贝壳堤砂粒的矿物成分相似,其中以石英为主(>70%),还有长石、重矿物等。重矿物约有20种,占砂粒总重量的5%以上(28,34)。

5、层理

贝壳堤内部的沉积结构很简单,大多数为平行层理与低角度的交错层理,向海倾斜多为4-6°,向陆倾斜多为10°以上。

贝壳堤的形成环境

根据作者对中国贝壳堤的调查研究,并参考上述观点,认为中国贝壳堤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1、海面的相对稳定从贝壳堤形成年龄判断,中国不同地区全新世贝壳堤基本上可以相互对比,而且世界贝壳堤总体上也大致可对比,尽管有小差异(9)。由于中全新世以来海平面只有小的波动,尤其是有几段几百年至一千年的相对稳定阶段,故贝壳堤得到了很好的发育。因此,海面的相对稳定性乃是贝壳堤发育的基本条件或前提之一。

2、河流输沙量的变化,特别是河口的频繁变化,和海岸水动力因素的消长关系

3、一定的泥沙粒度和海滩坡度适于贝壳堤发育的泥沙是淤泥或粉砂,适合的海滩坡度为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