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染色

合集下载

革兰染色

革兰染色

革兰染色革兰染色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染色步骤及结果1. 涂片:首先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蒸馏水,用灼烧过的接种针挑取少量细菌,置载玻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并涂抹开,注意涂抹要均匀平坦,涂抹后直径约为1 cm的薄层。

2.固定:将载玻片在火焰上方快速来回通过一两次,以载玻片的加热面接触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佳,待冷却后再在火焰上方来回通过一两次,再冷却,这样重复操作直到薄层干了为止。

3.染色:在制好的片上滴一滴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 min后用水洗,注意水流不要直接对准薄层。

4.媒染:加碘液一滴,染1 min后用水冲洗,用过滤纸吸干。

5.脱色:用95%乙醇脱色,一般脱色时间大概为30 s。

这一步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必须严格掌握好,如果脱色时间过长则会把阳性菌误认为阴性菌;如果脱色不够则容易被误认为是阳性菌。

水洗后用过滤纸吸干。

6.复染:滴加番红染色液一滴,染色10~30 s后,用自来水冲洗。

7.观察:干燥后,用油镜镜检观察,染成紫色的是革兰阳性菌,染成红色的是革兰阴性菌。

革兰染色的意义1.鉴别细菌:用此染色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两大类,便于初步识别细菌,缩小检查范围,并确定进一步的鉴定方法。

2.选择药物: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在细胞壁等结构上有很大差别,因而对抗菌素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如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敏感;而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

《革兰氏染色》课件

《革兰氏染色》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该方法基于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成分 差异,通过染色剂对细菌细胞壁的吸 附和渗透作用,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从而进行鉴别。
革兰氏染色中使用的试剂及其作用
结晶紫
用于初步染色,能与细 胞壁结合,形成不溶性
复合物。
碘液
用于加强结晶紫与细胞 壁的结合,使染色更明
显。
酒精
脱色剂,去除染料与细 胞壁结合的复合物,使
染色
结晶紫染色
将结晶紫染液滴加在载玻片上,覆盖 菌体,染色1-2分钟。
冲洗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用清水轻轻 冲洗载玻片,洗去未结合的染料。
水洗和脱色
水洗
用流水冲洗载玻片,洗去未结合的染料。
脱色
将载玻片放入脱色液中染液滴加在载玻片上,覆盖菌体,复染1-2分钟。
色或粉红色。
03
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
涂片
涂片
将待染色的菌体轻轻涂布在载玻 片上,确保菌体均匀分布。
干燥
将涂有菌体的载玻片放在室温下 自然干燥,避免强烈气流或直接 阳光照射。
固定
火焰固定
通过短时间轻触载玻片边缘,用火焰迅速固定菌体,使其与载玻片粘附。
冷却
将固定后的载玻片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自然冷却。
染色时间
染色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 染色效果和观察结果。
脱色时间
脱色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 染色效果和观察结果。
染色方法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能会影响染 色效果和观察结果。
05
革兰氏染色的应用和意 义
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01
鉴别细菌种类
革兰氏染色是鉴别细菌种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染色结果的不同可以
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有助于医生对感染进

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意义

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意义

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意义
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原理是利用革兰氏染色剂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差异进行染色。

革兰氏阳性菌染色后呈紫色或蓝色,革兰氏阴性菌染色后呈红色或粉红色。

革兰染色的原理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的不同构成。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厚壁的胞外多聚糖和胞内的肽聚糖组成,其内部由大量的穿孔蛋白质穿过;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相对薄且由较少的胞外多聚糖构成,胞内也缺乏穿孔蛋白质。

在革兰染色过程中,首先用碘溶液将革兰氏阳性菌的紫色染料紧密地固定在细菌细胞壁上,然后用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再用蓝色染料对革兰氏阴性菌进行染色。

最终,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洗涤后,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或蓝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或粉红色。

革兰染色的意义在于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和鉴定。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形态、结构和代谢特性上存在差异,例如革兰氏阳性菌通常较大、形状多样,而革兰氏阴性菌多为小杆菌状。

通过革兰染色可以快速地初步识别细菌的类别,并为进一步的鉴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此外,革兰染色也对指导药物敏感性试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革兰氏阳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通常较差,而革兰氏阴性菌相对较容易受到抗生素的影响。

总之,革兰染色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细菌染色方法,能够提供有关细菌类型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初步信息,对微生物学和临床医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

2 涂片的制备
无 菌 操 作
灭菌接种环
2 涂片的制备
①接种环取盐 水3ul×2滴, 水滴间距小于 2cm。
② 取 菌 苔 少 许 ( 1mm 小菌落半个) 与盐水混匀,涂成 大于1cm2 均匀涂膜。 ③涂毕→环移至涂膜中 央侧立,待环内菌膜破 裂,接种环烧灼灭菌。
无 菌 操 作
↑ ↑ 细菌合适 细菌较多
2 涂片的制备
①手持载玻片一端,涂膜朝 上,两个涂膜快速通过火焰 外层3次,时间2~3秒钟。
涂片smear
②促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固定 在载玻片上,以免染色水洗的 时候,细菌被水洗掉。
干燥dry
固定 Fixation
3 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步骤
初染:结晶紫染液染 1min
水洗,甩干
媒染:卢戈氏碘液染1min
革兰氏染色
1.1细菌染色法
★单染色法:只用一种染料染色,能清楚观察菌体大 小、形态与排列,不能鉴别细菌。 ★复染色法(鉴别染色):采用两种以上的不同染料 进行先后染色,可将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以便鉴 别细菌。
※抗酸染色:用于检查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抗酸 性细菌(※一些一旦用某些方法染色后,能够抵抗酸性酒 精脱色的细菌),阳性者为红色。 ※特殊染色:荚膜染色,芽胞染色,鞭毛染色,极体染色 (用于白喉杆菌异染颗粒染色)。
肽聚糖少
1.3革兰氏染色的意义

鉴别细菌:把细菌分成G+和G-两大类。

选择抗菌药物:例如G+球菌对青霉素敏感,G-杆菌耐
药。

了解细菌的致病机理:G+菌大多产生外毒素→ 干燥 → 固定→ 染色
实验器材与材料
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 接种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 拭镜纸1套,吸水纸1本,载玻片4张,细菌分离培 养物(上次实验平板),革兰氏染色液

革兰氏染色原理及步骤

革兰氏染色原理及步骤

革兰氏染色原理及步骤
革兰氏染色原理如下:
1、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等电点有关系: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比革兰氏阴性菌低,因而革兰氏阳性菌带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它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大,用碘-碘化钾媒染后,两者等电位均降低,但革兰氏阳性菌等电位降低得多,故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得更牢固,对乙醇脱色的抵抗力强,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不被乙醇提取,菌体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则相反,菌体呈红色。

2、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细胞壁有关:革兰氏阳性菌的脂质含量很低,肽聚糖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则相反,因此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容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质含量极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紫色。

革兰氏染色步骤如下:
1、涂片,固定;
2、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2min,水洗;
3、媒染:滴加革兰氏碘液(碘-碘化钾溶液)染色1-2min,水洗;
4、脱色:滴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约45s后水洗;
5、复染:滴加番红染液染色2-3min,水洗并使之干燥;
6、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细菌学家Christain Gram创立。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稀释复红等进行复染。

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链霉素敏感。

可根据革兰氏染色法鉴别不同菌种并对症下药。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染色反应不一样。

现在一般认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内含有特殊的核蛋白质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与碘和结晶紫的复合物结合很牢,不易脱色,阴性菌复合物结合程度底,吸附染料差,易脱色,这是染色反应的主要依据。

另外,阳性菌菌体等电点较阴性菌为低,在相同PH条件下进行染色,阳性菌吸附碱性染料很多,因此不易脱去,阴性菌则相反。

所以染色时的条件要严格控制。

例如,在强碱的条件下进行染色,两类菌吸附碱性染料都多,都可呈正反应;PH很低时,则可都呈负反应。

此外,两类菌的细胞壁等对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通透性也不一致,阳性菌透性小,故不易被脱色,阴性菌透性大,易脱色。

所以脱色时间,脱色方法也应严格控制。

革兰氏染色原理: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

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1)涂片固定。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求助编辑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 创立。

未经染色之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

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

革兰氏染色属复染法。

目录编辑本段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染色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阴性与阳性细菌细胞壁的差异所应起的。

①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G+细菌细胞壁具有较厚(20-80nm)而致密的肽聚糖层,多达20层,占细胞壁成分的60%~90%,它同细胞膜的外层紧密相连(图2-9)。

有的G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磷壁酸(teichoic-acid),也称胞壁质(murein),它是甘油和核糖醇的聚合物,磷壁酸通常以糖或氨基酸的酯而存在。

由于磷壁酸带负电荷,它在细胞表面能调节阳离子浓度。

磷壁酸与细胞生长有关,细胞生长中有自溶素(autolysins)酶类起作用,磷壁酸对自溶素有调节功能,阻止胞壁过度降解和壁溶。

如果细胞壁的肽聚糖层被消溶,G+细胞成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s),细胞壁不复存在,而只存留细胞膜。

除链球菌外,大多数G+细菌细胞壁中含极少蛋白质。

②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 G—细菌细胞壁比G+细菌细胞壁薄(15~20nm)而结构较复杂,分外膜(outer membrane)和肽聚糖层(2~3nm)(图2-10)。

在细胞壁和细胞质膜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空间,称为壁膜间隙(periplasmic space)。

外膜 G—细菌细胞壁外膜的基本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它同细胞质膜相同之处也是双层类脂,但除磷脂外还含有多糖和蛋白质。

LPS的多糖部分包括核心多糖和O-特异多糖。

O-特异多糖由重复分支的碳水化合物分子组成,含有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鼠李糖)和二脱氧已糖。

革兰氏染色名词解释

革兰氏染色名词解释

革兰氏染色名词解释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ing)是一种常用的细菌鉴定和分类方法,由丹麦细菌学家克里斯蒂安·格拉默(Christian Gram)于1884年首次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和实验室研究中。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通过对细菌细胞壁的染色特性进行区分。

细菌的细胞壁在结构上分为两种类型: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厚实的胞壁,其细胞壁主要由多聚肽和多糖组成,对革兰氏染色染料结构相对稳定。

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含有一个内膜和一个较薄的胞壁,对革兰氏染色染料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清洗脱色。

革兰氏染色方法通常由紫晶染液(crystal violet)、碘液(iodine)、酒精脱色液(ethyl alcohol)和洗净液(wash buffer)组成。

以下是革兰氏染色的步骤:1. 取一块无菌玻璃片,用手套或钳子夹住,然后在玻璃片上滴加一滴样本(可以是细菌培养物或分离纯培养的菌液),将细菌均匀涂抹于玻璃片上形成细菌涂片。

2. 将预先烘干的细菌涂片放置在静止的温和热环境中,使菌液完全固定在玻璃片上。

3. 将预热的紫晶染液倒在细菌涂片上,让染液覆盖整个细菌涂片,静置片上1分钟。

4. 倒掉多余的紫晶染液,用洗净液将染液冲干净。

5. 加一倍稀释的碘液在细菌涂片上,静置片上1分钟。

6. 倒掉多余的碘液,用洗净液将碘液冲洗干净。

7. 用酒精脱色液滴在细菌涂片上,进行制片人定时(通常为15-30秒),直到底色变得非常浅。

8. 倒掉酒精脱色液,用洗净液将细菌涂片冲干净。

9. 加入红粉溶液,让染料覆盖细菌涂片,静置片上1分钟。

10. 倒掉多余的红粉溶液,用洗净液将细菌涂片洗净,待片子晾干。

观察结果时,革兰氏阳性菌会呈现出紫色或蓝色,因为其细胞壁能够保留紫晶染料和碘复合物的结晶。

而革兰氏阴性菌则会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因为其细胞壁无法保留紫晶染料和碘复合物的结晶,在酒精脱色过程中已经被去除。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80%
环境科学的应用
革兰染色法也可用于环境科学中 ,对水样、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 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
05
革兰染色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临床标本中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细菌种类的鉴别
革兰染色法可用于区分革兰阳 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帮助医生 快速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
细菌数量的评估
通过观察革兰染色后细菌的形 态和数量,医生可以评估感染 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观察
将染色后的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进 行观察。革兰氏阳性菌呈现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
记录
记录观察到的细菌形态、颜色以 及分布情况等信息,以便后续分 析和研究。
03
革兰染色法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准备
01
02
细菌样品
待检测的细菌样品,可以是纯 培养物或混合培养物。
革兰染色液
包括结晶紫染液、碘液、 95%乙醇和番红染液。
耐药性的监测
革兰染色法可用于监测细菌耐药性 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控制耐药菌株 的传播。
医学研究中革兰染色法的意义
细菌分类学的研究
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革兰染色法是细菌分类学的基础之一, 通过对细菌进行革兰染色和形态观察, 可以对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
革兰染色法可用于新药研发过程中的 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为新药的开发 提供实验依据。
革兰染色法发展历程
革兰染色法最初由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于 1884年发明,当时他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染色方法将 细菌分为紫色和红色两大类。
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革兰染色法逐渐成为一 种常用的细菌分类和鉴别方法,并在医学、生物学 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革兰染色法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例如,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自动化革兰染 色仪器和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使得革兰染色法更 加准确、快速和便捷。

革兰染色名词解释

革兰染色名词解释

革兰染色名词解释革兰染色是一种细菌分类和鉴定方法,在细菌学和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是以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差异为基础,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正染菌和革兰氏阴染菌。

革兰染色不仅可以用于快速鉴别细菌种类,而且还能推断细菌的结构和生长特性,为细菌分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一、革兰染色的原理革兰染色的依据是细胞壁在外观和组成上的差异,通过不同的染色方式,使细胞壁的不同特性显现出来。

革兰染色主要使用了两种基本染料,即染成紫色的靛紫和染成红色的碘高锰酸钾。

细菌在染色时,先被染成紫色,然后被浸泡在碘高锰酸钾溶液中,去除多余的染料,最后再进行脱色和染色,阴性菌会被染成粉红色,而阳性菌保持为紫色。

第二、革兰染色结果的解释细菌革兰染色的结果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因为细胞壁薄且不含多量壁多糖,无法抵御碘高锰酸钾的脱色作用,因此会被染成红色或粉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厚且含有多量的壁多糖和多肽,更加耐脱色,因此仍然保持染色紫色。

除了这两种基本结果,还有一些细菌表现出革兰染色不典型,如革兰氏变染菌和革兰氏不定菌,这些菌对染色的解释需要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数据。

第三、革兰染色的应用革兰染色是细菌鉴定和分类常用的方法。

通过革兰染色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细菌属于哪一类,从而推断它的感染特性、药敏性和生长特点。

革兰氏阴性菌常常与医院感染和疾病有强相关性,例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和拟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则更多表现出各种产生毒素和分泌酶的能力,例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炭疽菌等。

此外,由于革兰染色相对简单易行,可以直接观察到细胞形态和细胞壁特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

第四、革兰染色的局限性革兰染色虽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快速性,但它并不是百分百准确可靠的。

有些细菌由于结构或者环境等原因,可能表现出革兰染色不典型的特点,使得它们和其他细菌的区分变得复杂和模糊。

例如,钩端螺旋体即不属于革兰氏正染菌也不属于阴染菌,而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菌类。

革兰染色名词解释

革兰染色名词解释

革兰染色名词解释革兰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分类方法,它是通过染色反应来区分细菌的一种方法。

革兰染色的原理是利用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性质,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

本文将从革兰染色的历史、原理、操作步骤、意义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解释。

一、革兰染色的历史革兰染色是由丹麦微生物学家克里斯汀·格拉姆(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的。

当时,格拉姆正在研究肺炎球菌和链球菌,他发现这两种菌在显微镜下形态相似,但在染色反应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于是,他想到了一种新的染色方法,即革兰染色,用来区分这两种菌。

二、革兰染色的原理革兰染色的原理是利用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性质来区分细菌。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构成,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在染色过程中,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可以被靛紫染色剂染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不能被染色。

三、革兰染色的操作步骤革兰染色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一支细菌液,涂在玻片上晾干。

2. 用火焰消毒的铁钩将玻片在火焰中烧热,使其杀死细菌并固定在玻片上。

3. 用靛紫染色液滴在玻片上覆盖细菌,静置1分钟。

4. 用水冲洗玻片,使多余的染色液流掉。

5. 滴上碘液,静置1分钟。

6. 用酒精洗涤,使细菌脱色。

7. 用碱性红染色液滴在玻片上覆盖细菌,静置1分钟。

8. 用水冲洗玻片,使多余的染色液流掉。

9. 用纸巾吸干水分,然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

四、革兰染色的意义革兰染色的意义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菌,因为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革兰氏阳性菌常常引起严重的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等,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常常引起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通过革兰染色可以迅速的进行初步鉴定,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五、革兰染色的应用革兰染色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快速鉴定细菌的类型。

简述革兰氏染色法

简述革兰氏染色法

简述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是由19世纪德国医学家威廉革兰发展的一种医学染色方法,是一种利用化学特性显示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常用技术。

1882年,威廉革兰开创了这种技术,被公认为医学染色的先驱。

革兰氏染色法也称革兰染色法,简称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化学反应技术,通过配制特定的染料与植物、细菌细胞或血液中的其他活体物质发生反应,其反应结果是使得特定的染料在物体表面形成明亮的染色,从而可以简单准确地观察、分类和研究植物、细菌、血液、病毒等活体结构的特性。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活体的细胞结构具有固有的电荷,当染料与活体细胞发生反应时,染料就会因为电荷的作用而在活体细胞表面结合,产生染色。

根据染料结合细胞表面的类型和强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深浅程度和颜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的结构,而且还可以用于检测血液中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等,还可以检测细菌的抗药性,以及病毒、血液中抗原和抗体的存在。

此外,由于革兰氏染色法反应和结果都很明显,也常常用于活体组织学研究,如病理检查、局部病原学研究和病理病理学研究。

在革兰氏染色法中,染料是细胞杂质检测的关键因素,它们必须是安全、可以长期存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可溶性,能够在活体组织中稳定存在,同时能够与活体细胞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以达到染色的效果。

常用的染料包括绿唑酮(Gram)、南方染料(Safranin)、血蛋白(Haematoxylin)和紫色素(Purple)等。

革兰氏染色法在19世纪被发明出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医学研究和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技术。

它有助于研究细胞结构特性,进一步提高活性物质的筛选,提高疾病的检测效率,也有助于解决很多医疗难题,为现代医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环境微生物:革兰氏染色

环境微生物:革兰氏染色

二、革兰氏染色原理
为什么通过革兰氏染色G+呈兰色,G-呈红色?
①脱色剂----95%乙醇为脂溶剂破坏G﹣的外膜、肽聚 糖层和 细胞质膜,于是被乙醇溶解的结晶紫和碘的 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藩红复染时,显 现红色。
②但在G+细胞中,乙醇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 隙变小, 由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分子较大,不能 通过细胞壁,保持紫色。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原理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由丹麦科学家 Gram在1884年建立,是细菌学上最 重要的鉴别染色法。通过革兰氏染 色法可将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和 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
1884年,丹麦医生C.Gram发明 程序: (1)初染(结晶紫1-2min) (2)媒染剂(碘液1min) (3)脱色(95%乙醇20~30S) (4)复染(蕃红1 ~ 2min) 结果判断:菌体呈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G+)
球菌
肺炎链球菌
杆菌
炭疽杆菌
破伤风杆菌
肉毒芽孢杆菌
杆菌
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螺菌
幽门螺杆菌
霍乱弧菌
钩端螺旋体
感谢观看,欢 迎批评指正
菌体呈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G-)
一、革兰氏染色步骤
3.媒染— 碘-碘化钾 溶液浸湿
1min
4. 脱色—95%乙醇溶液 进行颜色洗脱30s
5.复呈现第一次染色的效果紫色,
革兰氏阳性菌(紫阳G+);
• 呈现第二次染色的效果红色;称
革兰氏阴性菌(红阴G -)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Ⅱ、革兰氏染色法一、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性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的主要步骤是先用结晶紫进行初染;再加媒染剂--碘液,以增加染料与细胞间的亲和力,使结晶紫和碘在细胞膜上形成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然后用脱色剂(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

凡细菌不被脱色而保留初染剂的颜色(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如被脱色后又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二、实验器材1、菌种牛肉膏琼脂斜面28℃培养24h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斜面菌种,牛肉膏琼脂斜面28℃培养16h的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斜面菌种;2、仪器显微镜;3、材料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染色缸等。

4、染料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路哥氏(Lugol)碘液,95%乙醇,0.5%番红染色液;三、操作步骤1、涂片在一张载玻片上加两滴蒸馏水后,分别涂布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

2、固定将制成的涂片干燥固定,固定时通过火焰1-2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3、染色⑴初染将玻片置于玻片搁架上,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加量以盖满菌膜为度),染色1-2min。

倾去染色液,用自来水小心地冲洗。

⑵媒染滴加(Lugol)碘液,染1-2min,水洗。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

实验步骤(油镜的使用)
1. 准备:将所用低倍物镜拉下,上抬载物台使玻片 靠近物镜最近
2. 聚焦:先用粗调螺旋,往下调节载物台,使玻片 缓慢远离物镜,找到物象,再用细调螺旋,聚焦
3. 先用低倍镜,并将所要观察部分移至视野的中央。 4. 移开低倍镜,换用高倍镜(20X;40X)进一步聚
焦,并把所要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5. 移开高倍镜,并将油镜转玻片一侧备用。 6. 在盖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然后将油镜转正对准
细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氏阴性
革兰氏阳性
染色结果
G+菌
G-菌
•仔细观察(染色性,形态,排列),绘图
❖ 革兰氏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 (1853-1938) 于1884年创立,是细菌 学中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 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 菌(G+)和革兰阴性菌(G-)两大类。
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革兰氏染色系统
PREVI™ Color Gram
•操作简便,只需手工加载涂片 •5分钟内即可得到标准化结果 •显著提高结果重复性、可靠性 •操作完成后涂片已干燥,可直接镜检 •减少接触感染性标本,提高生物安全性 •高通量设计,每小时可处理180/450张涂片
革兰氏染色
PREVI™ Color Gram
❖ G+菌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 乙醇不易透入。同时乙醇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道 屏障,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从胞内渗出,故细 菌仍保留初染时的紫色。
❖ G-菌胞壁结构较为疏松,肽聚糖层很薄,外膜含 大量脂质,易被乙醇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变 大,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乙醇பைடு நூலகம்解析出而脱色, 故细菌呈复染时的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
细菌学中鉴别染色法
01 染色原理
03 常见种类
目录
02 操作流程 04 主要作用
革兰氏染色法,是指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属于复染法。这种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革 兰于1884年所发明,最初是用来鉴别肺炎球菌与克雷伯肺炎菌。革兰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 四个步骤。未经染色的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区别。经染色后,阳性菌呈 紫色,阴性菌呈红色,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从而用以分类鉴定。染色原理:通 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再用95%乙醇脱色。Fra bibliotek常见种类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 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霍乱弧菌等及 脑膜炎双球菌等。
主要作用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 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可以选择青霉素族,头孢曲松钠等。
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而革兰氏阴性菌 则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可以选择氟喹诺酮类药 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比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 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革兰染色原理及意义

革兰染色原理及意义

革兰染色原理及意义革兰染色法是一种细菌分类方法,是由丹麦微生物学家克里斯汀·格兰(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的。

革兰染色法通过染色后,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类,这两类菌在药物选择和医疗用药中有不同的适应症。

革兰染色法是临床微生物学的一项必要检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领域。

下面我们具体来讲解革兰染色原理及意义:一、革兰染色实验步骤1、涂片制备:将草细菌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在37°C培养24h,取少量菌剪切拉长于玻璃片上用火烧灼固定。

2、染色:上述制备的玻璃片放置于草紫和碘水中。

然后用酒精洗涤,洗净玻璃片,然后将其放置于蓝紫色乙酸中染色。

3、观察:将玻璃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二、革兰染色原理革兰染色法是利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菌细胞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的颜色来进行区分的。

革兰阳性菌:其细胞壁脂多糖含量较高,革兰染色后呈现紫色,即细菌紫染色。

革兰阴性菌:其细胞壁相对脆弱,革兰染色后呈现红色或粉色,即细菌未染色。

三、革兰染色意义革兰染色的意义在于对于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的分类及鉴定。

革兰阳性菌通常具有更完整、坚固的细胞壁,革兰染色的结果为紫色,且具有较高的药物敏感性。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相对较薄,具有脆弱性,革兰染色结果为红色或粉色。

革兰阴性菌常常具有更强的抗药性。

临床上,对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鉴定对于选择合适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使用正确的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治疗感染和病情。

同时,革兰染色法可以帮助对细菌的生长和形态进行评估和追踪,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也很有帮助。

因此,革兰染色法在临床微生物学的检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革兰染色法是一项重要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在医疗、环境科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革兰染色法的实验操作,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革兰染色原理及其应用,提高临床诊断和检测的准确度,也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探索微生物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辅导过程
1、学生实验准备的辅导 2、革兰染色过程中的辅导 3、显微镜观察结果的辅导 4、实验操作完毕物品归位辅导 5、总结、纠偏
1、学生实验准备的辅导
• 每位辅导老师负责两组同学的实验辅导,要 求学生统一听指令操作,按使用的先后顺序 准备好物品分左右侧摆放,左侧放菌种、试 管夹,中间放酒精灯载玻片,右侧放取菌针、 环、生理盐水。两人一组互相检查,教师抽 查 • 此时教师最好站在两组一端的中间,这样有 利于观察到全局
二、对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知识储备 2、学生能力估计
1、学生知识储备
因材施教
理论知识好
理论知识弱
有更高的操作标准
要引导他们知实 验操作的所以然
2、学生能力估计
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异很大,在不同 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的速度、效果不 会一样,在辅导过程中要做到有统一操 作(实验准备过程)有个别指导(涂片 过程、染色过程)。
号同学 号同学 号同学 号同学
染色结果 分析问题
评分 第 组总分
3、显微镜观察结果的辅导
(3)巩固知识——动用手、口、脑增强记忆 手画
脑加工
革阳像男喜紫兰,革阴似女喜红衫
4、实验操作完毕物品归位辅导

各小组长检查,组间评比(培养团队合
作意识)
• 老师对收拾的整齐的组以及检查认真负责 的组长提出表扬
5、总结、纠偏
• 与主讲老师沟通、总结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及优点
• 总结后,再通过教师规范、正确的示教,纠 正学生们存在的问题。
六、物品归位
1、教室卫生的清理 2、仪器设备的检查
显微镜
3、污染物的处理
高压灭菌 医疗垃圾运送
谢 谢!
1 、 巡 视 ----发现学生存 在的问题 2 、 个 别 指 导 ---- 纠 正 学 生错误的操作方法 3、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 价和及时的表扬
练习
实验教师与主讲教师沟 通将整个教学活动中反 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 结。
“脑”加工 由分析到掌握
1、与学生沟通对实验结 果进行分析找出关键问题 2、将总结出的问题再重 复的进行正确的示教
3、其它物品的准备
• 特别要提出的是:
1.菌种:
• 一能节约成本, 二可以减小污染的影响因素
三是使用玻璃器皿可以做到环保
• 在菌种标注上要使用代码,以 配合实验课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
• 提前一天传种保证染色结果
3、其它物品的准备
• 特别要提出的是:
2、灭火布:用以防止酒精灯的意外喷燃
3、其它物品的准备
• 特别要提出的是:
3、消毒液:用以处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不慎而发生 的洒溅(此试剂属于微生物实验室的常备试剂放置 于洗手池处按使用情况及有效期定期更换)
四、辅导内容分析

我们实验课上的辅导内容恰好与
德国职业教育的新教学法中的四步教
学法相吻合。具体分析如下:
四步教学法
辅导内容
学生的感知 途径
讲解
教师主要采用提示型的 “耳”感知 教学样式讲授教学内容 由听到知道
革兰阳性细菌 革兰阳性细菌
2、在微生物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 是贯穿于微生物实践教学始终的一项 基本技能 • 是保证细菌鉴定结果的 首项工作
• 故是检验专业学生
必备技能
3、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
德育目标
案例讲述

叙述革兰染液的作用;
说出革兰染色的方法步骤;
知识目标
说明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和影
(3)生物安全,包括无菌操作及 1、反复提醒,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菌液意外洒溅的处理
2、模拟意外情况处理
4、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革兰染色
难点突破
1、正确示范 2、Flash、真实录像的循环播放 3、教师的巡视、个别指导、结果评价、 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2)显微镜的油镜的使用
1、统一操作 2、教师个别指导 3、反复练习
结晶紫 卢革氏碘 稀释复红
我们
自已配置染液
结晶紫:是时间越长越好,就提前大多次
配置。
质量保证
3、其它物品的准备
• 我们是按照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学生人数准 备所需物品的
标记 蜡笔、玻片
涂片
菌种、取菌环、酒精灯、灭 火布、火柴
染色 吸水纸
镜检 擦镜纸、消毒缸
2、革兰染色过程中的辅导
• Flash、录像片在多媒体上循环播放 • (1)标记----逐一检查 • (2)生理盐水的滴加----逐一检查 • (3)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教师监督 • (4)取菌过程----------定量 • (5)菌膜薄厚---教师评定(薄、厚、适当) • (6)染色过程-----------教师监督 • (7)物品归位------小组评比(口头表扬)
实验教师的辅导方法
协助教师维持课堂纪律, 提高学生对讲解内容的吸 收度
示范
按操作规程正确示范每 “眼”感知
一个动作
由看到明白
1.重点操作步骤边说边做 2.老师制作的Flash及操 作录像循环播放
模仿
采用整组指导,个别辅 导,逐个过关的辅导原 则,使每个学生熟练掌 握此项基本功。
“手”感知 由做到熟悉
响因素
提问 示教+flash+提问+顺口溜 提问
掌握革兰染色技能;
能力目标 培养无菌观念及生物安全的意

严格要求实验操作过程的各个 步骤,要求学生动作标准、反 复训练、反复提醒
4、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菌膜制备
(2)酒精灯的正规使用
实现方法
1、示教盐水量的控制 2、菌种刮取1mm
1、正确示教 2、使用注意事项的反复声明 3、讲述实例:酒精灯的喷燃的起因、 后果,让学生提高警惕
三、准备流程内容分析
1、仪器设备的准备 2、试剂的准备 3、其它物品的准备
1、仪器设备的准备

实验课前检查显微镜的使用状态(学
生自查、组长检查、教师抽查)

显微镜使用频繁为防止意外要准备两
台备用

课后进行使用登记
2、试剂的准备
香柏油、 二甲苯、 95%乙醇
我们用市售的试剂
革兰染液: 市售革兰染液 价格昂贵、使用量非常大
革兰染色
实验中心 藏明
革兰染色
• 对实验项目的分析 • 对学生情况分析 • 准备流程内容分析 • 辅导内容分析 • 辅导过程 • 课后归位
一、对实验项目的分析
1、教学内容 2、在微生物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3、教学目标 4、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内容
细菌染色方法中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染色方法 革兰染色
3、显微镜观察结果的辅导
(1)油镜的使用——严格要求按规程操作 (2)小组评比——引入竞争机制 (3)巩固知识——动用手、口、脑增强记

3、显微镜观察结果的辅导
(1)油镜的使用——严格要求按规程操作 调光:容易达到标准 调距:不容易达标,需要反复的练习
3、显微镜观察结果的辅导
(2)小组评比——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所 学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