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设计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基于2011年沪市A股制造业年报的分析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基于2011年沪市A股制造业年报的分析

为 了横 向比较不 同公 司 内部控 制 信 息披 露质 量 ,也为 纵 向 比较 同一 企 业 内部 控制 完 善性 的变 化和 内部控 制 信 息披 露质 量 的改善 ,本 文通 过 内容
且 详 细= 5 , 披 露但 不 详 细= 3 , 未 披 露= 1 ; A 2 4 1 一 A 2 4 2 : 按 照 是 否披 露 划 分 , 披
内部控制
OM MERC I AL ( i " i NG




繇黧
— —

口鲁 芳旭 朱 学顶

基于 2 0 1 1年 沪市 A股 制造 业年 报 的分析
( 东北财 经 大学会 计 学院 辽 宁大连 1 1 6 0 0 0 中国矿业 大 学管理 学院 江 苏徐州 2 2 1 l 1 6 )
_ A _ 监 上 的 一 4 6 室 趔 造 业_ 上一 市_ 金丑 内 一 部撑
越焦 盎披露质 量摄 7 兄 进行总俺金析 一 丝 硷是 ! J 一 年 上盘公 司一 内部控 信_ 息 披 露魔量低 , 一 _ 从_ 而提 出 _ 提高我 凰上市公司 _ 内 _ 部控制焦息披露质量煦 担 瑰
制指 引》 、 2 0 1 0年 五 部 委 联 合 颁 布 的 《 企 业 内部控 制配 套指 引》 的信 息披 露
差异= 3 , 未披露 = 1 ; A1 1 : 按 照 审 计 意 见


内 部 控 制 信 息 披 露 质 量 评 价
务单位 、 业务事项 、 高风 险领 域 , 那 么
类 型划分 , 标 准无 保 留意 见= 5 , 带 有强 调事 项段 无保 留意 见= 4 , 保 留意见= 3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作者:鲁芳旭朱学顶来源:《商业会计》2014年第05期摘要:本文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提出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对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46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情况进行总体分析。

结论是,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低下,从而提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设计为了横向比较不同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也为纵向比较同一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性的变化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简称ICIDQ),将ICIDQ作为度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一)评价指标的设计依据本评价指标以2008年7月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信息披露原则为基本依据,结合2006年沪、深两市先后颁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10年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信息披露要求为标准设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要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本文认为重要性原则的量化可以在全面性原则中体现,因为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涵盖重要业务单位、业务事项、高风险领域,那么重要性原则自然体现。

与此同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已有学者研究过,信息披露的时间和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关。

综上所述,本文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全面性设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ICIDQ),具体评价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

(三)评价指标的赋值方法ICIDQ指标是用来衡量各项要求披露内容披露质量的评价标准。

A0:按距年报披露截止日期天数划分,[0,100)=2,[10,30)=3,[30,62)=4,[62,90]=5;A10:按照审核意见类型划分,在所有重大方面有效=5,基本有效或没有差异=3,未披露=1;A11:按照审计意见类型划分,标准无保留意见=5,带有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4,保留意见=3,无法表示审计意见=2,否定意见=1;A200-A240:按照披露程度划分,披露且详细=5,披露但不详细=3,未披露=1;A241-A242:按照是否披露划分,披露=5,未披露=1。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浅析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浅析

良 由
由 良 良 中
内部 控制 是 指 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业董 事会 或者 由企 业章 程规
定的经理、 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 治理机构 , 管 理层利全体员工共 同实施 的、 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
业基 本 目标 的一 系列控 制活 动 。关 国 C S O O报告 对
筹资 内部控制 投资 内部控制
( ) 二 内部控 制缺 陷概 念及 其分 类 根据《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的规定 内部控制缺 参考 文献
B= l A, c R=( .1O 3 ,.4 0 1 ) O 2 , .6 03 ,.6 内部控制评 价 结果为良。其 中银行存款 内部控制 , 实物资产人部
控制 , 成本费用 内部控制 , 投资内部控制需要注册会
《 现代会计) 00年第 4 21 期
r c / u

善 j1 , ,) c =, … m ( 2
表2
o内部 控 制
采购 内部控制 指标 个专家 给了的评 分
1 2 3 4 5
X W%
请购与采购控制 6 8 5 9 7 82 6 1 6 8 2 . 9 . . . . . 8 6 验收 、 入库控制 1 1 1 1 1 1 4 .9 0 0 0 0 0 0 2 1 材料人账控制 7 75637265 69 2 . . . . . . 9 注 : 1 表 中“ ” 的数值 =( 1 +“ () X列 “” 2” +“ ”+“ ”+ 3 4
列之和 。
( ) X 表示专家评分的平均值; w” 3“ ” “ 表示控制点的权
重。
() 6 利用模糊矩 阵的合成运算 , 出综合评价 得 风险, 并采取措施积极地庇对。内部控制作为企业 模型 B= A・ R=( 1b , m) “・ 是模糊算子 b ,2 …b , ” 防范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 日益受到管理层 的重视。 符号的统称 , 的模糊算子有六种 , 常用 本文采用的是 内部控制信息 , 尤其是 内部控制缺陷信 息是风险预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建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建议

内控研究INTERNAL CONTROL STUDY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建议李典谕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扩张,随之而来的财务舞弊事件也越来越多,时常对经济投资活动造成恶劣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中的重要主体,更加需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严格落实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为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但就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上市企业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也成为市场经济理论界与实务界当下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探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优化市场经济环境,推动上市公司以及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优化策略引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定期针对自身经营情况及内部控制相关工作进行自查,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披露有利于实现企业及其受众群体之间的信息对称,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公信力,避免出现财务舞弊和审计问题,也有利于广大投资者对企业有着更加稳定的、积极健康的心理预期,对于促进经济市场的良好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鉴于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一、上市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一)信息披露质量偏低结合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不难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非常应付,没有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披露的内容缺乏严谨性和真实性,信息披露的形式大于内容,也无法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中准确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其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价值。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开题报告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学生姓名:刘德生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会计1004班指导教师:马莺完成时间:2014年3月17日1.论文研究意义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到制度的实施、评价与反馈,再到制度的改进,是不断进行循环的。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结论,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项目,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的信息桥梁,同时是社会公众和广大投资者了解该公司以及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于内部控制披露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上市公司是否建立了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是否完善,以及公司的管理当局是否严格履行了代理职责。

真实、全面、及时和充分的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同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是公司内部治理和保障证券市场规范化运行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诸多财务欺诈丑闻事件的接连爆发,此类财务欺诈事件促使监管当局、投资者和众多的专家学者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更多是主板市场大型企业,很少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中小板自2004年5月启动以来,公司数量越来越多,且其融资总量己经在资本市场占有相当的比重。

中小板上市公司己经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和活跃资本市场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成立时间短、市场准入条件有差别、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等特点,其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在政策环境和条件、披露水平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均可能会和主板市场有一些差异。

鉴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对主板市场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己有研究成果和结论,是否也同样适合中小板市场呢。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浅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摘要:随着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愈加理性与成熟,仅披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迫切需要获得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

上市公司只有建立了有效、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然而从大部分公司内控报告内容来看,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过于模式化的问题,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近几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舞弊案层出不穷,财务舞弊是企业错报漏报会计信息、伪造盈余的会计造假行为。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和会计制度不健全是主要原因,然而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经营状况和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建立在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为了解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适当、执行是否有效,按照法律法规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通过某种形式对外披露的一个过程。

(一)信息披露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清醒的投资者认为,即使通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仍然值得怀疑,内部控制信息结合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更能折射出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生存能力。

那么,对于理性的投资者而言,后者显然更具说服力。

信息披露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保证了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公司内控的有效性。

(二)信息披露有利于完善公司的管理信息披露需要对公司内控系统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价,这个评价的过程有利于发现内控系统的薄弱环节,一方面,能使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管理状况,提出优化意见,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可以直接发现公司中的舞弊现象,同时对员工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错误的发生。

(三)信息披露有利于增强管理层的责任一方面,管理层出于对公司长期利益的考虑。

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研究综述【摘要】2001年的安然事件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系列惨痛的公司经营失败事件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严重缺位和失灵。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研究文献,发现目前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必要性;(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影响因素;(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和审核信息披露的现状。

【关键词】内部控制;影响因素;评价与审核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必要性的研究1、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研究陈关亭(2003)在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财务主管、注册会计师、监管机构及高校学者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

经过分析后得出:回答者强烈肯定内部控制信息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比较肯定其对财务报告的保证作用以及提供附加信息的作用。

张先治、张晓东(2004)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的需求,得出结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着较强的需求,并且对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需求呈现出层次性,不同类型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类型需求不同,短期投资者对内部会计控制有着强烈偏好,长期投资者对内部管理控制的需求比较强烈。

陈丽蓉、周曙光(2010)利用200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状况,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不高,内部控制效率普遍较低。

他们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具有明显的效率信号传递效应,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与监管是提高其效率的有效手段。

左田芳(2010)认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利于增强管理层的责任,有利于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减少财务舞弊。

周曙光(2011)在对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动机研究,得出企业所有者的需求动机,在于约束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行为,检验管理当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管理当局的需求动机,在于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以显示其工作的努力和有效性;潜在投资者的需求动机,在于降低信息的使用风险,提高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府监管部门的需求动机在于规范资本市场行为,协调内部控制信息的供需矛盾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摘要: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和意义;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内外文献;提出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质量,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环境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管理当局自愿或按照既定的披露要求将企业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利益相关者,供市场理性判断投资价值,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

李明辉等(2003)认为,从会计管制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可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

强制性披露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内容。

自愿性披露是企业自愿披露在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所作的最低要求之外的内容。

对于投资者而言,强制披露的信息与自愿披露的信息是相互补充的信息来源,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都是必须的,二者缺一不可。

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促进管理当局完善内部控制,同时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

具体意义如下: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披露履行受托责任的一种信号传递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当局承担了合理、有效管理与运营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的责任,必须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委托方可以根据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做出继续原有契约,还是终止契约的决策。

因此,管理当局有职责建立完善并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并披露评估结果,可以向证券市场投资者传递管理当局履行了受托责任这一信号。

2.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地发现舞弊,从而有效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负面影响。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相关E巳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相关E巳研究

模 型 计量 内部 控 制 信 息披 露 的有 效 性 , 计 算 内部 控 制信 息披 露指 数 , 建 立 多元 线性 回 归模 型进 行 验 证 ,
并得 出其 正相 关 的结论 源自 关键词: 内部 控 制 ; 信 息披 露质 量 ; 公 司绩效 中图 分类 号 : F 2 7 9 . 2 4 6 : F 2 2 4 文献 标识 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0 9 6 8 . 2 0 1 3 . 0 3 . 0 1 1
指标名称 指标计算 类型
R a h m a n ( 2 0 0 2 ) 从公 司治理 的角 度考 察 了 信息 披露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3
3 0
实证研究 结果来 看 , 并 没有发现 哪种公 司绩效 评价 指标 具有绝对 的说服力 和优 势 。本 文将选 取评价公
司绩效 指标— —总资 产净 利润 率 ( R O A ) 、 净 资产 收
本 规范 》 相 配套 的 3个相 关指 引 , 这 些规 定 的 出台
标 志着 内部 控制 信息 披 露制 度 的实 践 已正 式在 中 国展开 。然而 内部 控制信 息是否具 有决策 有用性 ,
如下 假设 : 内部控制 信息披 露质量 与公 司绩 效存 在
正相 关关 系。信息披 露质量水 平越 高 , 公 司绩效 水 平也越高 。 ( 二) 样 本及数据 来源 本 文 收集 了 2 0 1 1 年 的深 市 主板 上 市 公 司 数 据 。样本 中剔除 了财务数 据不全 的公 司 , 最终选 择


引 言
对公 司绩效 的影 响 ,认 为信 息披露 和 内部 治理 、 外

基于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研究

基于熵模型计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研究

斑。
随着内部控制信 息披露实践的进行 , 相关 的研究 亦随之展开 , 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 司的治 其 理 约束 能力 以注 的
内容 , 国外研 究 中 , 要有 针对 上市 公 司 内部 控制 缺 陷 主
信息披露质量的计量 , 但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 : 一是内 部控制信息难 以量化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质量的优劣 则更加难 以量化评估 , 这极 大地制约 了实证研究的进
[ 作者简 介] 张晓岚 (9 9一 ) 女 , 14 , 湖南芷江人 , 西安 交通大 学经 济与金融 学院教 授 , 博士生导 师 , 海对外 贸易学院会计 上 学院教授 ; 沈豪杰 (9 2一 ) 男 , 18 , 江苏海 门人 , 西安 交通 大学经济与金融学 院博士研究 生; 杨 男, 贵州遵义人 ,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 与金融学 院博 士研 究生。 [ 网络 出版 时间】 2 1 一l —1 [ 0 1 1 1 网络 出版地址 ] w w c k.e k m / ea / 1 12 . .0 1 11 12 .0 .t l w .n int c sdti 6 .3 9 c2 11 1 .7 20 1hm / L
展 ; 是 以往针 对 内部 控 制信 息披 露 质 量 的计 量 在方 二 法选 用上 的差 异性 导致 实证 研究结 果无法 进行 直接 比
披露与 上市公 司盈 余 质量、 盈余 管理行 为关 系的考 察 ¨ 5; 于股票 价 格 对 内部控 制缺 陷 披 露 的 反 应 J -3关 等。国内研究主要有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上 市公司盈余质量关系的考察 等。从国内外研究 的 对 比可 以看 出很大 的不 同 , 首先 , 国外 的研 究 以实证 为
为避免资本市场重蹈安然 、 世通等重大弊案 的覆 辙, 美国于 20 0 2年颁 布了著名的《 萨班斯 一 奥克斯利 法案》 S X) 这一划时代 的法案不 可逆转地 改变 了 (O ,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设计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设计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设计2019-05-15⼀、引⾔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同时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008年6⽉28⽇,财政部联合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2009年7⽉1起所有上市公司公布内部控制⾃我评价报告,并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核,2010年4⽉26⽇,财政部联合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应⽤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要求2011年1⽉1⽇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2012年1⽉1⽇起扩⼤到所有主板上市的公司施⾏。

⼀系列政策规范相继出台和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有序推进,都显⽰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迫切要求。

⼆、⽂献综述国内外⽂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计量⽅法的研究主要有三种形式:⼀是根据上市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及披露信息的详细程度来计量。

这种计量⽅式是根据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数量来衡量,宋京津(2011)在分析三⼤上市银⾏2001~2008年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时,以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量的多少进⾏纵向和横向⽐较。

⼆是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标设计为⼆元哑变量或多元离散型变量,对其赋值。

Kareen(2012)在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对⾼管⼈员薪酬的影响时,将内部控制问题的披露设置为两元哑变量,如果公司报告了账户层⾯的实质性缺陷取1,否则为0。

刘雪妮等(2013)在研究上市公司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有效性时,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设置为4元离散型变量进⾏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未披露取0,内部控制简单披露取1,内部控制⼀般披露取2,内部控制详细披露取3。

三是将内部控制披露信息合成指数进⾏计量。

Moerland(2007)构建的内部控制披露指数包含内部控制范围、内部控制系统描述披露、具体风险、内控系统有效性的评价等9个⽅⾯的19个具体指标,Moerland对这19个指标采⽤⼆元哑变量赋值法,披露了指标的赋值为1,否则为0,并将各部分得分加总得出内部控制披露指数。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摘要:自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具体规定后,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规定,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本文重点分析了2020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重点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在探讨上述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

内部控制,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因此,照此理解,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也就是把与此定义有关的方面的信息告知给大众。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首先要建立在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之上,定期对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既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企业成功的动力机制。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在这一部分,我首先将根据深圳市博迪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迪博2020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描述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1.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根据“内部控制白皮书”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共有3794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度报告,5家未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

其中披露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有3642家,占比为95.99%。

对比2007~2019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统计数据发现:自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起趋于稳定;内部控制评价结论非整体有效比例自2013年起也呈整体上升趋势。

内部控制质量、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收费——基于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质量、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收费——基于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给我国带来新矛盾新挑战。

而如何防范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其带来的冲击挑战,是当今国家层面乃至企业层面急需解决的难题。

而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抵抗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监督和把控的作用(李百兴等,2019)。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包括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

1999年10月中国证监会提出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到2004年颁布的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期间颁布的其他条例等,这些规定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而信息披露的高质量披露,又会促进利益相关者,包括市场对企业广泛监督,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从而能降低企业风险。

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是否能够降低审计费用提升企业价值,进一步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是否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对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费用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有利于衡量信息披露市场的监督效用,为健全我国信息披露体系建言献策。

其次,鼓励企业进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增强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降低公司的审计费用,有利于市场的监管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全发展。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的话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点,现有的观点表明企业高内部控制质量能降低审计费用。

有学者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对管理层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有助于保证管理者间的权力制衡、约束管理者或大股东谋取私利的行为(S k a i fe 等,2008;董望和陈汉文,2011)。

因此,当审计师在承接审计业务以及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有助于审计师降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水平,进而影响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判断,而降低审计费用。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关键 词 : 市 公 司 : 上 内部 控 制 ; 息 披 露 信
和舞弊。 由于 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和投资 格遵守证券交 易所年报通知的要求, 或者 者 了解上 市公司 内部控制状 况的 内在需 未披露问题及整改计划 ; 或者未列 出上 市 要,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就变得十分必要。
公 司控 股 子 公 司 控 制 结 构 及 持 股 比例 图
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 、 完整, 改善企业 影响投 资者 决策的 内容很 少披 露,都 以 状 , 出上 市公 司内部控制信息披 露 中存 下, 指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 “ 能不披露的,一定不披露 ;一定要披露 在 的问题 , 并对其原 因进行分析 , 以期 能 经营管理 , 果 , 证财务报告 的真 实可 靠, 保 防止 错误 的 , 量 少 披 露 ” 原 则 。 市 公 司没 有 严 尽 为 上 促进上市公 司加强 内部控制信 息披露。
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及企业 内部控制配 提高 内部控制 的管理水平 。 以说几 乎每一家上市 公司都希 望通过 内 套 《 引》 也 从不 同角 度 强 调 了 内部 控 制 指 , 兰、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 息披露存在 部 控 制 信 息 的披 露 产 生 积 极 效 应 , 在 有 都 的重要性 , 定上 市公 司在年报 中详细披 的 问题 规 意 或 无 意 地选 择 性 披 露 内部 控制 信 息 。 一 露内部控 制信息 。但 从近几年 的实践来 上市 公司内部控制信息 的披露形式 方 面 选 择 性 披 露 体现 在 内部 控 制 信 息 披 看, 我国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 主要有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层陈述、 招 露 内容的详细程度上 。通常 , 上市公司在 披露信 息流于形式、信息含量少等问题 。 股说 明书中的管理层对 内部控 制的 自我 披 露一 些利好消 息时, 到“ 做 不厌其详 ” ; 可见 , 强制执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效果不 评估、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 内部控制 的评估 而对于 一些不利消 息, 则是“ 言简意赅 ” 、 佳,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的重要性还未被上 报告及其 结论性意见和上市 公司所发布 笼统概括 , 甚至 有些公 司是“ 字不提 ” 只 : 市 公司、 部信息 使用者所认识 。 外 的单独 的内部控制 自我评估报告四种 。 另一方 面选 择性披露 体现在后 续的补 充 目

内部控制指数构建、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

内部控制指数构建、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

内部控制指数的评估标准
• 内部控制指数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整性、 合理性、准确性、透明度和有效性。完整性是指内部控制制 度应覆盖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合理性是指内部控制制度应 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是指内部控制 制度的执行应准确无误;透明度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过 程应透明、公开;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应达到预 期的效果。
数据可能涉及企业的机密,难以获取。
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02
内部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往往受到质疑,因为这些数据可能受到
人为干扰或操纵。
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03
由于内部控制数据涉及众多因素,如何准确、全面地处理这些
数据是一个难题。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完善研究方法
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开发更为客观、 全面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减少主观 判断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增强信息披露质量
内部控制的强化可以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帮 助投资者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降低财务风险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减少财务困境和破产风险,有 助于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01
02
03
提升企业价值
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 企业的治理水平,提高企 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从 而增加企业价值。
内部控制环境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 管理层次、职责划分等,这些因 素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有效性有
重要影响。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公司的价值观、员 工意识、行为规范等,这些因素 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有效性有重
要影响。
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政策包括员工的招聘、 培训、考核、激励等,这些因素 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有效性有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盈余质量效应研究——基于2007-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盈余质量效应研究——基于2007-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
第 2 6卷第 9 期
Vo 6 No 9 L2 .
S ai i计 LI信r t nF r m tt 统 s8 nomai 坛 u s c 与 f 息 论 o t o
21年 9 01 月
S p ,0 1 e . 2 1
【 统计 应 用研 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 露质量 的盈余质量效应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有用性的质疑引起 了我们对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决策有用性的关注。 在 中国, 资本市场舞弊的顽疾使得股市长期低 迷, 出于重塑市场信心以及规范资本市场 的考虑 , 中 国必然选择借鉴美 国的做法 。虽然上市公 司内部控 制信息披露在 20 年就已经被《 06 上海证券交易所 内
代表性。出于弥补技术上的缺陷, 以及 回应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反对者 的质疑, 文将针对 20- 20 年 本 07 09 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
( ) 二 研究 假设 的提 出
确; 第三, 在研究 的对象 的选取较 以往 的研究更全 , 在样本的时间跨度上较 以往研究更长 , 在此基础上
财政 部《 业 内部控 制 规范 》 企 以及 2 1 相 应 的配 0 0年
为 免 资本 市 场重 蹈 前 车 之鉴 , 旨在 通 过 强 制 披
露 内控信 息来 遏制 财 务 舞 弊行 为 的《 班 斯 一 奥 克 萨 斯 利 》 案 ( O 在 历 经 多 次 的 挫 折 之 后 , 于 在 法 S X) 终 20 0 2年被 立法 通 过 。尽 管 大 部 分 美 国上 市 公 司 仍 然 不得不 遵 守上述 条 款 的要 求 , 而 上 市 公 司 的 不 然
摘要: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 , 构建 了基于熵 模型计 量的 内部 控制信 息披露 质量指 数 。在 此基础 上 , 分 别对 20 - 20 0 7 0 9年沪深 A股上市公 司的盈余 质量进行计 量 , 在控制 了其 他 因素的影 响之后 , 现内部控 制 发 信 息披 露质 量指数越 高的上市公司 , 其盈余 质量越高 , 即存在更少 的盈余 操纵行 为 ; 之 , 也 反 内部控制信息 披 露质 量越低 的公 司 , 盈余质量越差 。这说 明中国现阶段上市公 司的内部控 制信 息披露是 有决策价值 的 , 而这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制定分析与评价(DOC 9页)上的可比性,也要考虑到指标计算的可比性。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中,涉及到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到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观性,又要使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客观性,评价系统构建时要将定性与定量两类指标充分结合,最终形成量化指标。

(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目前世界上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COSO1992),其中提出内部控制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五要素论优化了内部控制的结构与体系,整合了对内部控制的不同理解,构造了一个共识性的概念平台和框架,因此得到了SEC和PCAOB 及国际机构等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2008年5月22日及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并结合了中国国情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构成。

我们采用《基本规范》中确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作为整个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逻辑框架。

(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设计原则,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我们以《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为指标设计主要依据,综合考虑《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及相应文件,同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确定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每一评价指标又由一系列细分的评价指标构成。

最终我们的评价体系由四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43个,四级指标144个。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一、导言内部控制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对于企业管理、风险防控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监管要求的加强,内部控制指数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焦点。

本文旨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构成要素、评价方法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内部控制指数的构成要素内部控制指数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综合评价,其构成要素涵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具体来说,内部控制指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构建: 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体现了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设立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情况。

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和决策的高效执行,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

2.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包括企业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流程规范等。

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范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并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3.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它涵盖了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预警,防范并化解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企业对外界提供关于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等信息的行为。

透明、规范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的监督和规范功能。

三、内部控制指数的评价方法内部控制指数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如制度和流程是否完善、风险管理是否到位等。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的实际数据,如财务报表、内部审计报告等,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来量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定性评价方法相对简单直观,适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诊断。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联合其他四部委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形成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向外界公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此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010年4月,与内部控制相应的配套指引予以发布,基本规范以及相关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初步形成,将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虽然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正逐步由自愿性披露转变为强制性披露,但总体披露情况并不理想。

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主动披露的动机,而且披露的信息缺乏实质性内容,形式主义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理论上界定和完善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为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加强企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责任的认识,对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维护信息需求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要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首先从内部控制的概念着手。

现今,国际上最权威和最普遍接受的内部控制定义是1992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由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表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称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大要素。

为更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的制度,2006年7月15日由我国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七个部门联合成立了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2007年3月份该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设计【摘要】本文以信息评价指标为主框架,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相关内容为分支,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2012年至2014年符合要求的有效样本求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整体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指数设计上市公司一、引言一直以来,内部控制都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话题。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界也在高度关注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状况,进入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丑闻,暴露出证券交易市场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弊病。

内部控制薄弱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透明,已在上市公司中产生一系列财务问题,使其陷入经营困境,更使众多投资者面临巨额损失。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管理者及广大股东的切身利益(罗雪琴、李连华,2009)。

如何衡量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只有了解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质量,才能对其产生的业绩影响进行准确分析。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计量方法有学者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提高对外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为外部投资者提供利于其决策的有益信息,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管理者切实履行受托责任的信号(王文杰,2011)。

目前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定性方法,主要以信息披露文字多少判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优劣(张晓岚,2012);第二种方法是以某事项是否发生作为评判标准,于忠泊和田高良(2011)曾以公司是否披露经审计的内部控制报告为标准,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设计为虚拟变量;第三种是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即通过对能够体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或者原则的指标进行赋权,建立多维度标准来综合考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这种赋权方法又可分为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和带有主观赋权色彩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等。

本文认为,在第一种方法中,因为信息披露的价值并不能凭借语言文字的多少来评判,而是通过真实的表达,所以这种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本质,进而该方法的结论也不能令人信服;对于同样对外公布了由外审机构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的公司而言,第二种方法仅采用虚拟变量来进行衡量,并不能正确、充分地表现出这些公司之间的具体差别。

第三种方法即自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的方法广受国际和国内专家的追捧。

如Botosan(1997)基于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数据构建了披露指数体系。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2004)在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时,利用2002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了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来评价上市公司对外报告内部信息情况。

李心丹(2005)基于企业管理机制对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设计了南京大学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数(CIRNJU)来衡量企业经营治理能力。

张宗新(2006)研究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连续5年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100多家上市企业主动对外报告相关信息情况,设计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上市企业VDI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前两种弊端明显,说服力差,故本文选取第三种方法,即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来计量公司对外报告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情况。

同时,由于客观赋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公司的不同情况获取各构成因素的确切数据,客观来说这一条件是不切实际的,目前无法达到。

因此,本文借鉴杨玉凤(2010)和罗雪琴(2009)等学者的方法,拟在计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时采用AHP法来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大小。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构建本文在设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时从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评价内容入手,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能够准确、客观反映评价内容的各项指标。

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报告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公司立场出发对外报告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第二类是公司管理层披露的关于自身责任的报告,如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高管任职信息等;第三类是外部审计机构对于内部控制方面设计和执行情况出具的审计文件。

通过对这几大类报告和其他途径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本文借鉴杨玉凤等(2010)设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的结构,并参照COSO框架规定的五要素,选取了能适当体现内部控制某一方面的构成要素,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

本文从真实性A1、完整性A2和及时性A3三个要素出发设计一级指标,并根据一级指标的含义和内容提出了1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对外报告相关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完整充分和及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外报告信息的质量和对外报告程度。

如果管理层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是真实和充分的,但却没有及时披露,那么披露的信息已经“过时”,也不再有效,不能为外部投资者正在进行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对于及时且充分的信息,如果不具有真实性,也不再有任何价值;仅及时了解一小部分真实信息,仅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有片面认识,也不能对投资者的决策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在评价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相关信息特质时,应当从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三个指标同时入手,三者缺一不可。

真实是对外报告相关信息的最根本要求,能够使上市企业增加公信度,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本文从年报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是否有效、是否对外公告本企业违法违规事项和是否更换事务所等方面,分析上市公司是否真实地对外报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对于评价结果进行1-5分的赋值。

评分标准依据评价的内容不同有所区别:意见类型的评价结果,无保留意见5分,保留意见3分,除此以外均为1分;对于内容披露,根据详细程度评价,详细且有效5分,披露但无效3分,否则1分;对于是否类评价,无所述事项5分,出现所述问题1分,中间情况3分。

完整性和及时性指标的赋值标准与真实性指标的赋值标准大致相同。

对外报告的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完整性是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A21、风险评估A22、控制活动A23、信息与沟通A24和内部监督A25角度研究。

对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三项,各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对内部环境和内部监督划分了若干项内容,具体从独立董事背景A211、独董比例A212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兼任A213三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情况是否披露,从独董对重点关注事项披露情况A251、当前内部控制工作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缺陷和完善措施A252,以及对未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的对外报告情况A253,了解上市公司内部管制与制衡方面相关信息是否披露。

从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时间,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及时披露自身的内部控制信息。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的具体框架和评分标准,见表(1)。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本文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时选用主观赋值法。

因此,将详细解释主观赋值法中的AHP法及其运用原理。

AHP法,中文名称为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将与决策相关联的元素分解为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AHP法通过分层赋权最终计算各层次所有指标在统一计量标准下所占比例,学者和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依据该比例进行决策分析。

在很多复杂的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可能难以定量描述,将这些难以定量描述的因素通过使用AHP法逐层比较各项因素之间的重要性,进行定量计量。

因此,AHP法适用于难以对决策结果进行准确计量的情况。

AHP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AHP法通常把与决策总是相关的因素按属性不同自上而下分解为三层,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同一层的因素聚合在一起,下一层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目标层为最上层,通常仅一个因素,中间是准则层,最下层是方案层,准则过多也可分解为子准则层。

第二步,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从第一步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中的第2层即准则层开始,到最底层即方案层结束,依次对同属于上一层某个元素的同一层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按照萨蒂的1-9及倒数的比较尺度,区分各两两比较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由此构造了成对比较矩阵A。

用α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同时有αij= 1/αij。

第三步,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特征向量W,并求出一致性指标,与一致性标准比率对比。

(1)先将矩阵的每一列归一化:当计算出的CR0.1,则说明矩阵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未通过一致性检验,需要重新构造。

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A= λmax*W,其中W =(W1,W2,?,Wn),即为从属于同一上层某个元素的n个同一层次元素的权重系数。

第四步,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与第三步原理相同,计算最下层对总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这一步骤求得的是所有元素对总目标的排序权重,同理,通过一致性检验,求出的组合权向量可接受,否则,重建矩阵。

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计算根据上文AHP法的操作步骤和本文设计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求取研究主题的自变量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

首先,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和成对比较矩阵。

由表(4)可知,本文构建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有一个总目标,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两个准则层,即一级和二级指标,一个方案层,即三级指标。

通过与内部控制领域较为权威的专家讨论,对评价体系中同一级次下的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内部环境A21下的3个三级指标、内部监督A25下的3个三级指标和及时性下3个二级指标相互之间的重要性难以排查,故视为重要性相同,因此,本文仅针对真实性和完整性两个指标的二级指标构造了判断矩阵。

见表(4)、表(5)、表(6)所示。

其次,计算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WA = [0.0949 0.0607 0.2167 0.4457 0.1820],矩阵A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后,其最大特征值λmaxA=5.3448,则CI=0.0862,查表RI=1.12,故CR=0.0862/1.12=0.0770<0.1,所以比较矩阵A具有比较满意的一致性。

同理,WB = [0.0527 0.0936 0.4315 0.1279 0.2942]为矩阵B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最大特征值λmaxB=5.1498,则CI =0.03745,查表RI=1.12,故CR=0.0374/1.12=0.0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