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在建筑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性及其在建筑中的体现
一.现代建筑派的起源
1.历史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带来先进的资金、技术与设备,它们突破地域的限制被带到欧洲与北美各地区,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而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又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新的研究手段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口也在成倍的激增,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资本主义开始走向政治舞台。对于功能单一化的传统古典主义建筑来说,它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而随着许多新技术、新材料的问世,使能更节省成本、时间、功能更加多样化的新型建筑的产生成为可能。
2.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
进入19世纪,整个欧美地区迈入了工业化时代,由于资本主义阶层对物质财富的执着追求,随之便出现了具有功能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建筑。如出现了同时具备展示、交流、交易等功能的商业博览会、银行机构等。功能型多样性的建筑更能迎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古老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则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多功能需求。
而后现代派建筑产生的一个巨大历史推动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世界大战过去之后所留下的断壁残百业待兴的局面,城市、街道、建筑被无情的炮火炸得面目全非,一幢幢成本低廉样式崭新功能齐全的现代主义建筑高效快速的拔地而起,城市与街道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原貌。
3.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
此时,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仍流行与战后初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依旧有着一席之地。不过当时对历史建筑的复兴已经不那么严格,经常是有些混杂的产物,因此更多的被称为古典主义或者新古典主义。
把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凑合在一座建筑中的折衷主义建筑也不断出现。1923年建成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The City of Stockholm)就是一个有名的例子。这个包括了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威尼斯、哥特的以及文艺复兴等不同时代的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组合成这座折衷的浪漫主义建筑。尽管这座建筑形象优美,但设计思想是向后看的,它缺少新的时代气息。
上述保守派的建筑思想在一战后由于政
治、经济等的原因日益显得不合时宜,相反地,革新派那一面却日渐发展。其中有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
设计的德国波兹坦爱因斯坦天文台即时
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他用混凝土和砖塑造
了一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流线型的形体,上
面开一些形状不规则的象征运动感的窗洞,墙
面上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整个建筑造型
奇特,难以言状。
风格派和构成主义派也是其中一集大成者。
最能代表风格派特征的建筑是里特福尔德设计
的施罗德住宅。这是由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光光
的薄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组成的建
筑。可以这么说,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画家蒙德
里安的绘画的立体化。
4.现代派建筑的诞生
可是,尽管上述种种例如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主义派、构成主义派等等本身属于美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派别,实质上并没有解决当代建筑发展所涉及的许多根本性问题。
总的来说,从19世纪后期到一战为止,是新建筑运动的酝酿和准备阶段。但到20世纪20年代,战争留下的创伤既充分暴露了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同时也深刻暴露了建筑中存在已久的矛盾。于是,一批思想敏锐,对社会事务敏感的建筑师,面对千疮百孔的事实,决心把建筑变革作为己任,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把建筑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建筑运动。后来形成继学院派之后统治建筑界达数十年的现代建筑派。
二.现代性建筑的特点
处在现代派发展阶段的建筑师形形色色,这些建筑师的设计思想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着眼于社会上的中下层与工薪阶层。为此,在设计方法上有如下特点:
1.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2.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3.提高建筑经济性,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出合适的房屋;
4.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主张创造新风格。同时强调建筑的
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主张自由灵活地处理建筑造型;
5.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强调空间到体量的总体构图;
6.摒弃外表面的装饰,注重建筑内部的合理性及逻辑性。
下面具体举出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展开讨论现代性在建筑中的体现。
1.格罗皮乌斯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1969年7月5日卒。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1925年,包豪斯搬迁,格罗皮乌斯为它涉及了一座新校舍。
包豪斯校舍包括教室、车间、办公、礼堂、饭厅及高年级的宿舍。校舍的建筑面积接近10000平方米,是一个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中型公共建筑,格罗皮乌斯按照各部分的功能性质,吧整体建筑分为三个部分:教学用房、生活用房、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