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八章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合集下载

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作为抗菌药剂的用途

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作为抗菌药剂的用途

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作为抗菌药剂的用途1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概述含氮杂环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由于氮原子有较高的亲电性、可形成氢键、能较容易地参与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特性,因此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材料、农药、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很多,以下列举几种常用方法:(1)环合反应:利用两个非环状化合物之间的合成缺陷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方法。

(2)胺化反应:使用含氮原子的试剂与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

(3)羰基化合反应:将烯烃与羰基化合物反应,通过内偶极环化反应来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3 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抗菌药剂的用途由于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药物活性和生物耐受性,因此被广泛用于抗菌药剂的研究中。

(1)喹诺酮类抗菌剂:属于含氮杂环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并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引发的二次感染。

(2)头孢菌素类抗菌剂:含有β-内酰胺结构和杂环结构,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3)氨基糖苷类抗菌剂:由氨基糖和糖苷两个部分组成,含有多个氮杂环结构,对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克雷伯菌等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4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作为抗菌药剂,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1)染料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变色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染料领域,如靛蓝和缬草红等。

(2)农药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等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农药领域,如吡虫啉、噻菌灵等。

(3)材料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主要应用于金属络合物、光伏材料、光触媒材料及智能材料等方面。

例如,含杂环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具有发光、电催化及荧光传感等性质。

总结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其优良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成为可能的抗生素、杀虫剂、防腐剂、荧光传感器、纺织化工、电池电子器件等领域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广泛的探索空间。

有机化学精品课件——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精品课件——杂环化合物
理学、毒理学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05
有机化学与绿色化学
有机化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新的合成方法
例如,定向合成、组合合成和高选择性催化等 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 的发展。
新的反应性和反应机制
例如,电化学和光化学反应以及超分子和纳米 反应器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有机化学提供了新 的反应性和反应机制。
总结词
杂环化合物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多种生物学实验技术。
详细描述
杂环化合物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基因治疗剂、分子探针等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学实验技术包括细胞 培养、基因克隆和表达、蛋白质分离和分析等。这些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杂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特性。
杂环化合物的应用研究实验
合成方法
通过取代反应
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合成,如卤代烃、醇、羧酸等 中的杂原子被其他原子取代。
通过成环反应
某些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成环反应合成,如氨基酸、腺苷等 。
02
杂环化合物的种类与性质
含氮杂环化合物
吡啶
弱碱,碱性来自于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可参与多种有机反应。
咪唑
碱性较弱,作为配体参与有机反应。
抗疟活性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具有抗疟活性的重要杂环化合物,通过干扰疟原虫的细胞膜 结构和功能,导致疟原虫死亡。
04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实验
总结词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中,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实验是掌握杂环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环节。
VS
详细描述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涉及到多种反应类 型,如缩合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试剂 和溶剂,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 实验操作也有一定难度,需要掌握一定的 实验技能和操作技巧。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之杂环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之杂环
6.68
H 7.10 S H
7.30
环电流的存在,各向异性去屏蔽。
环上电子云分布趋于平均,但仍不均,芳香性不如苯。
键长趋于平均化
140 142 137
143 137
143 136
O S N 键长不完全平均化,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均。
c. 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高
芳香性不如苯,但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大于苯。
+ (CF3CO)2O
G G
G Z
G
Z
邻位控制进邻位 间位控制进间位
2. 呋喃、噻吩、吡咯的质子化反应
反应物接受一个质子的反应称为质子化反应。 (1)呋喃、噻吩、吡咯在酸的作用下可质子化; (2) 质子化反应主要发生在a - C上;
H
+
H N H H
H+
+
H+
+
H N H
+
N H
H+
+
a-C质子化
N H
+
b-C质子化
H
杂环化合物的简介
环骨架上含有杂原子(非碳原子)的有机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脂杂环 没有芳香性特征的杂环化合物称为脂杂环。
O
三元杂环 四元杂环 五元杂环
(环氧乙烷)
O
H N
O
(氮杂环丙烷)
(β-丙内酯)
O
O O O
(β-丙内酰胺)
NH
(顺丁烯二酸酐)
七元杂环
O
(氧杂 )
N H
(1H-氮杂 )
酸酐、环氧、内酯、内酰胺不属杂环化合物。
还原反应h2pt253atm吡啶侧链ah的反应246位烷基的ah与羰基ah相似醇醛缩合型反应1nanh22h2oc6h5ch2c6h5ch2ch3phchoznclchchc6h5烷基化型反应ch3ch2ch3ch2ch3ch2ch3ch2ch3ch3in烷基吡啶盐的侧链ah更活泼ohch2chna2s2o4保险粉h2生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的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吡啶的重要衍生物雷米丰remifonumcooh维生素b6hoh3cch2ohch2ohhoh3cchoch2ohhoh3cch2nh2ch2ohcoohconh2第四节二杂五元杂环化合物含有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若至少有一个杂原子是则该杂环化合物称为唑

有机化学 含氮化合物PPT课件

有机化学 含氮化合物PPT课件

RX R2NH
RX R3N
R4N+X--
四、与亚硝酸反应
亚硝酸(HNO2 )不稳定, 反应时由 亚硝酸钠与盐酸或硫酸作用而得。
1、脂肪胺与HNO2的反应:
第32页/共96页
RCH2CH2NH2 NaNO2 + HCl 低温
RCH2CH2N2Cl 重氮盐
分解 RCH2CH2 + N2 + Cl
生成的碳正离子可以发生各种不同 的反应生成烯烃、醇和卤代烃。
R4NX 季铵盐
ArNR2
R4NOH 季铵碱
必须注意区分“胺”、“铵”、“氨”的用法。
二、命名
1、简单的胺: 烃基数目 + 烃基名称 + 胺。
CH3NH2 (CH3)2NH CH3NHC2H5 CH3
NH2
甲胺
二甲胺 甲乙胺
第16页/共96页
对甲苯胺
2、多元胺: 烃基名称 + 氨基数目 + 胺。
NH2CH2CH2NH2
对于取代芳胺,当苯环上是供电子基 团,碱性增加,反之,当苯环上是吸电子 基团,碱性减小。
第23页/共96页
NH2
NH2
NH2
NO2
CH3
H
a
b
c
CH3CH2NH2 d
由于胺是弱碱,其盐与强碱作用可以 析出胺,通过该性质可以分离、提纯胺类 化合物:
RN+H3X--
+ NaOH
RNH2
第24页/共96页
RN
H OH2 H OH2 H OH2
H OH2 R2 N H OH2
2、芳香族胺ArNH2的碱性
第22页/共96页
H
R3

有机化学 杂环化合物PPT课件

有机化学 杂环化合物PPT课件

2021/7/23
第11页/共76页
五元杂环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α-位可用共
振论解释:
+ E+ Z
= Z ( NH、O、S )
+
E ZH
E +Z H
正电荷可在三个原子上离域
E
E
H
H
+
Z
Z
+
正电荷只能在两个原子上离域
E ZH
+
2021/7/23
由此可见,进攻2–位所形成的共振杂化体比进 攻3–位所形成的共振杂化体稳定。
2021/7/23
+ Ac2O
H3PO4
S
+ Ac2O
BF3
O
S COCH3 O COCH3
第17页/共76页
(5) 吡咯的特殊反应 吡咯十分活泼,活性类似于苯胺、苯酚.
H+ + C6H5N2+ClN H
N N=NC6H5 H
+ CHCl3 + KOH N H
2021/7/23
第18页/共76页
CHO N H
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成环原子除碳原子外还含有 其他原子,这种环状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2021/7/23
杂环化合物

非芳香性杂环化合物, 如: O
N H
内酯、环状酸酐等。
芳香性杂环化合物
本章讨论的是那些环为平面型,环内π电 子数符合4n+2规则,具有一定芳香性的 芳杂环化合物。
第1页/共76页
20.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5 - 位被占, 则进入4 - 位, 而不进入2 - 位
第19页/共76页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ppt课件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ppt课件

E+ 进入2位
G AE
G 4
5
2
A
E+ 进入4位
E+ 进入5位
G EA
G
G
AE
最稳定
AE
E
G
E
G
A
不稳定
G
A G
EA
EA
较稳定
• 三个共振式 • 推电子基使
稳定
• 二个共振式 • 推电子基未
起作用
• 三个共振式 • 推电子基未
起作用
24
(iv) 位有吸电子基
E+ 进入2位
W AE
W 4
5
2
A
E+ 进入4位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
1
定义:杂环化合物是指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 它原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以外的原子,称为杂 原子(heteroatoms),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
分类:
芳香性杂环:(吡咯、吡啶、喹啉等) 非芳香性杂环:(四氢呋喃、四氢吡咯、六氢吡啶等)
HNO3 / Ac2O S CH3 (AcONO2) 位给电子基
+ O2N S CH3
70%
NO2
S CH3
30%
S NO2 位吸电子基
HNO3
O2N
+ S NO2
85%
O2N
S
NO2
15%
O NO2
HNO3
O2N O NO2 主要产物(例外)
20
Br
S 位给电子基
HNO3 / Ac2O
Br S NO2
S
5-乙基噻唑
COOH

杂环化合物PPT课件

杂环化合物PPT课件

R3 C O
CH
R2
X
COOC2H5
pyridine
+
CH2
O C R5
R3
COOC2H5
R2 O R5 Feist-Benery Reaction
H2N-R1
R3
COOC2H5
R2 N R5 Hantzesch Reaction R1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1、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吡咯和呋喃的一般合成方法
OH
R
NNO
HO OH
NH N
O
N R = -CH2OH, -CHO, -CH2NH2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OS
H N
O N HO
OH
维生素H
食品中的杂环化合物
食品中的杂环化合物
食品中的杂环化合物
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杂环化合物的重要不仅仅在于药物中的应用 • 据统计,在现今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杂环
杂环化合物
一、药物与杂环化合物
药物中的杂环化合物
药物中的杂环化合物
天然存在的青霉素
药物中的杂环化合物
•常用喹诺酮类抗菌药
OO
N
OH
HN
N NN
吡哌酸
F
HN N
OO OH
N
环丙沙星
药物中的杂环化合物
C6H5 C6H5 N N
Cl
克霉唑
• 唑类抗真菌药
Cl Cl
N N
O N
Cl
Cl
昔康唑
药物中的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1、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吡咯和呋喃的一般合成方法 • A、[2+3]型环合反应 • 可以有三种方式,但共同之处在于:采用含

含氮杂环化合物(共15张PPT)

含氮杂环化合物(共15张PPT)

噻唑(Thiazole)
嘧啶是无色结晶固体,熔点22℃,易溶于水,有弱碱性。
O N N 嘌呤为两性化合物,有弱碱性又有弱酸性,既能与无机强酸成盐又能与强碱成盐。
当环上有2个或2个以上相同的杂原子时,应从连有氢的或取代基的那个杂原子开始编号,并使杂原子的位次最小。
呋喃
噻吩
吡咯
(pyrane) (pyridine) (pyrimidine)
第14页,共15页。
嘌呤本身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它 的氨基及羟基衍生物广泛分布于动植 物体内如腺嘌呤、鸟嘌呤和尿酸等。 腺嘌呤、鸟嘌呤都是具有重要生理意 义的核酸组成部分。结构式如下:
NH 2
N
N
NN H
腺嘌呤(6-氨基嘌呤)
OH
N
N
H2N N N H
鸟嘌呤(2-氨基-6-羟基嘌呤)
第15页,共15页。
含氮杂环化合物
第1页,共15页。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2页,共15页。
(一)分类
五元杂环
单杂环
杂环
六元杂环
苯稠杂环-苯环与杂环稠合
(一)稠分杂类环
杂稠杂环-杂环与杂环稠合
第3页,共15页。
常见的母体杂环 五元杂环
O
呋喃
(furan)
S
噻吩
(thiophene)
N
H
吡咯
(pyrrole)
N
位,编号时,除个别稠杂环外,只有
1个杂原子的杂环,一般从杂原子开
始按顺序编号。例如:
43
52 N1 H
4 53
6
2
N
1
43 52
O C3 H 1
吡咯
吡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
NO
OH
2
10 % N aO H 90~105℃ , 常 压
NO
2
邻对位硝基 越多,氯原 子活泼性越 强,越容易 发生亲核取 代
NO O 2N Cl
2
NO NO
2
2
N a 2C O 3稀 水 溶 液 60℃
O 2N
OH
NO
2
NO
2
NO
2
第二节 胺
第二节 胺
一、分类和命名 类型 所含氢数目 实例 命名
第二节 胺
杂环胺的碱性
3) 应用——分离提纯胺类化合物
RNH2 + HCl RNH3Cl OH RNH2 + Cl + H2O
第二节 胺
2. 亲核取代反应
1) 烷基化反应——季铵化合物
CH3NH2 + RBr CH3NHR + RBr CH3NR2 + RBr
CH3NH2R Br CH3NHR2 Br CH3NR3 Br 季铵盐
[RCHNO2]Na+ + H2O
RCH2NO2 + NaOH
应用:鉴定含有α-H的伯、仲硝基化合物和叔硝基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2. 还原反应(重点)——制备苯胺方法之一
NaOH , As2O 3, H2O N N O Fe Fe , NaOH , H2O H2O2 N N Zn,NaOH NaOBr Zn, NaOH ,C2H5OH Fe, 稀HCl NHHN 或 SnCl2 + HCl NH2
Chapter 8
含氮及杂环 化合物
第八章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 二、胺(重点) 三、重氮化合物(重点) 四、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五、杂环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一、分类和命名
类型 伯硝基化合 物
所含烃基 1o烃基
实例 CH3CH2NO2
命名 硝基乙烷
脂肪族硝基 仲硝基化合 物 化合物 叔硝基化合 物
第二节 胺
2) 酰基化反应(重点) 一、二级胺能象氨一样,作为亲核试剂跟酰氯、酸酐、酯作用生产 酰胺
O R C Cl O R C O C R + R''NH2 O R C NHR'' + HCl RCOOH R'OH
第二节 胺
Hofmann消除反应机理——E2
第二节 胺
【注意】① 当季铵碱的N原子上连有两个以上可变为烯烃的基团时,主要 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
CH3 CH3CH2CH2 N CH2CH3 OH CH3
CH3CH2CH2N(CH3)2
+
CH2 CH2
主要产物
② β碳原子上是芳基时, Hofmann规则不适用!
CH3NHR + H2O + Br CH3NR2 + H2O + Br
【注意】胺的烷基化反应,往往得到一级、二级、三级胺 和季铵盐的混合物,实验室合成意义不大。
第二节 胺
相转移催化剂
第二节 胺
第二节 胺
季铵碱——Hofmann消除反应(重点) ① 季铵碱的制备
彻底甲基化
R3N + CH3I Ag2O R3NRCH3OH + AgI 季铵碱
CH3 N CH2CH3 OH CH3
CH2CH2
CH CH2 + CH2 CH2 94% 6%
第二节 胺
③ Hofmann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反式消除
N (C H )3 3 t-B u H H
④Hofmann消除反应可测定胺基结构
H t-B u N (C H )3 3 H
第二节 胺
练习题
完成下例反应?
伯胺
脂肪族胺 芳香族胺 仲胺 叔胺
2
1 0
CH3CH2NH2
C2H5NHC2H5 C3H7CN(CH3)2 Ph-NH2
乙胺
二乙胺 N,N’-二甲基丙 胺 苯胺
第二节 胺
二、胺的结构
N CH3 CH3 CH3 N
结构 特点 反应 特性
氮原子上孤对电子 碱性和亲核 取代反应
胺中氮原子 的氧化数低 氧化反应
NO 2
Zn , NH 4Cl , H2O Na2Cr2O7 H 2SO4 Zn , H2O
NH OH 电还原 NO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注意】1) 酸性条件下,硝基苯单分子还原成苯胺
2) 碱性条件下,硝基苯双分子还原成偶氮苯及其衍生物 3)多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一个硝基为氨基,可采用NH4HS、 (NH4)2S或多硫化铵等
芳香族硝基 化合物
2o烃基
3o烃基 芳基
(CH3)2CHNO2
(CH3)3CNO2 Ph-NO2
2-硝基丙烷
2-甲基-2-硝基丙 烷 硝基苯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二、硝基结构结构 特 Nhomakorabea 反应 特性
氮原子电负性(3.0)大于碳原 子(2.5),硝基的吸电子诱导效 应大于羰基 α-H反应
硝基存在 N=O双键 还原反应
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 (1818–1892) 德国化学家
R3NCH3I 季铵盐
第二节 胺
② Hofmann消除反应
N(CH3)3 OH CHCH2CH3 CH3
(CH3)3N
+
Ch3CH2CH=CH2 95%
+
H3CHC CHCH3 5%
Hofmann规则:具有几种β-H季铵碱的热分解产物 主要消除含氢较多的β-H
胺基强给电子的+C 增加芳环电子云密度 芳环亲电取代反应
第二节 胺
三、胺的化学性质 1. 碱性
胺具有孤电子对, 使OH-浓度增加, 有较强的酸性:
1) 反应
RNH2 + HCl RNH3Cl ( 晶体)
2) 碱性强弱比较
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
脂肪胺(2°>1°>3°)>氨>芳香胺
【注意】氮原子上孤对电子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
硝基强吸电子的 -I和-C降低芳环 电子云密度 芳环亲核取代 反应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三、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 1. α-H的酸性
具有α-H的硝基化合物有较强的酸性:
CH3NO2(pKa=10.2),CH3CH2NO2(pKa=8.5), CH3CH2CH2NO2(pKa=7.8) 硝基烷烃能跟NaOH作用生成盐:
NO 2 H 2,Cu 温度, 压力
NH2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3. 硝基对苯环上邻对位卤素的影响——亲核取代
Cl 10 % N aO H , C u 400℃ , 20M Pa Cl NO OH
2
OH
10 % N aO H 1 3 0 ~ 1 6 0 ℃ , 0 .2 ~ 0 .6 M P a
NO
2
NO2 (NH4) 2S NO2
NH2
NO2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4)当苯环上有醛基等易被还原的基团时,应选择较温和的条件将硝基 还原为氨基
O C H F e S O ,N H , H OO 4 3 2 N O N H C 2 2 H ( 6 9 ~ 7 5 % )
5) 硝基化合物还可采用催化加氢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