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

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创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它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自由、和谐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这里没有压抑、提防、不安和恐慌;这里有喜怒哀乐的自然流露,充满自然率真、温馨、和谐之美,这里充分展示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课堂上善于适时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综合体。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启迪学生积极

地想、合理地想、全面地想、辩证地想,从而打开他们创新思维的门扉,把他们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教师要特别留意这“闪念”和“瞬间”。在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察颜观色,透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适时积极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三、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处于独立地位的主体,而是跟着

老师的指挥棒旋转的附属客体。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多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制。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能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生产”出自己的观念、思想,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自主阅读。这意味着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学生们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研读课文,

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性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探索,不让现成的结论套住自己的思想,扼杀自

主的思考。

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点燃火把,使之放射出美丽的光芒,是教师的使命,也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鼓励学生质疑,在质疑驳问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讲《愚公移山》,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为什么课本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

作者意在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来自质疑驳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天性好奇,对万事万物爱问什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

验或课本中的说法,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

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大胆驳问。如教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中“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学生当堂驳问:流星应用“颗”,为什么用“朵”呢?是作者写错了吗?我引导学生把“花朵”、“烟花”等现象与流星整合起来,学生思维中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流星形象,于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朵”字产生一种审美的体验,使学生通向创新之路。

五、激发想象力,放飞创新翅膀。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离不开想象,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尤其中作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二道作文题是“请对展示的咬过一口的苹果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标题、主题、体裁自定。”考题给了考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考生依照考题的指向性,插上想象的翅膀,一个考生虚构了一个“我”和开书店女孩的交往的故事,从—个规定的事实中引申出“每一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了一口的苹果”的深刻主题。一个考生从咬了一口的苹果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在构思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苹果被咬了一口,它并不完善,但却以一种残缺的意象引起学生们的无限遐思。这些成功的佳作,得益于“想像”之力,假若考生们不能在考题的指引下,进行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与想像,那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如一口枯井。由此可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放飞想像的翅膀,发人之所未发,写人之所未写,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写作境界。

“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到水边,却不能强迫它喝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主体,他们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一个教师都应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而这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措施,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