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文《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二单元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由《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适好的公共秩序》《我参与我奉献》三课祖成。

本课以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为主题,设置了“认识公共生活”和“维护公共利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主要与学生探讨公共生活的特点和公共生活多样的内容,第二个话题从公共设施、公共秩序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公共利益。

按照教材设置的特点本课划分为两个课时。

本微课是第一课时中注意“公共生活的规则”,通过多样的活动方式、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方法体验,行为指导,故事分享等引领学生生活与实践相结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始终。

【学情分析】公共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知,是本课时学习的一个有利条件。

学生了解比较多的是公共生活的内容,对公共生活的特点还缺乏思考;与公共生活相关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是社会生活抽象的一面,对学生来说还是全新的知识。

可见,本话题比较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引导学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多样的公共空间,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在公共空间自己的言行和私人空间有所不同,能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示良好形象。

【设计思路】依据2022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学习过程,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文教案设计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文教案设计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4课)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按要求掌握生字。

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3.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古代少年们童年生活的情景。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扃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写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画卷体现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再现了古代少年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看看诗中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板书课题,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2.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学生举手自由发言,可根据课外掌握的或是课前搜集的资料,知道多少说多少。

)3.师相机补充介绍范成大及其文学成就。

(课件出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要学习的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说说古诗应该怎样读?(指名说)明确:朗读诗歌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师范读。

(课件出示划分节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个人自由朗读。

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读边想: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耕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语文园地四》中的课文内容,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和文学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包括《小花的花谜》、《田鼠勤劳记》等文章,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寓意和作者用词的技巧。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记忆。

4.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导入课文内容,介绍文章背景,让学生快速了解主题和要点。

•第二课时:分段阅读课文,逐段分析文章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三课时:展开课文的延伸阅读,让学生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第四课时:进行课文的语言分析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5. 教学评价•基于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照顾,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运用,让课堂内容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合作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交流。

•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原意。

2. 教学不足•在评价方面,需要更加客观、明确地定量评价学生的表现,避免主观性评价带来的不公平情况。

•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还可以探索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热情。

绛县三小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面对错误 3 我们的错误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201

绛县三小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面对错误 3 我们的错误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201
胆子小——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啼叫声小——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小巧--小嘴,小脑袋,小红爪
作者称它为“小家伙”.
(教师适当总结)
(3)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4)学生在读通读流利的基础上,默读课文,用心灵静静地体会,从文中读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了解作者冯骥才,读他的作品。
2、自主阅读信赖相关的文章,深化感受。
五、作业。
课后,可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情境如:“舒适安全的巢”、“巢中的雏儿”、“小鸟喝茶”、“可爱的小红嘴”、“睡得好熟好香”,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下了来。也可以画下来并配以文字。
《语文七色光三》教学设计(详细解读)
我们的错误
1。形近字组词。
畏()蹈()跌()
喂()稻()迭()
偎()舀()轶()
2。选择字义。
畏:1。畏惧;2。佩服。
望而生畏()
畏首畏尾()
后生可畏()
不畏艰险()
3。用关联词语造句。
只要……就……只有……才即使……也不是……而是
(1)只要……就……
(2)只有……才
(3)即使……也
(4)不是……而是
当小家伙贪玩,晚上忘记回到笼子里的时候,“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
抓住“生气、再三呼唤……”等词语在读中感知大珍珠鸟的心灵世界。
(2)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谈鸟儿内心呼唤的是什么,也可以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说。
(3)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关于“信赖"的格言。
信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句有关艺术的名言,老师这里还有一句,你们想记下来吗?课件出示:一切美好的艺术都是来自人类的精神,不需要任何外表虚饰。——邓肯(美国)

小学五年级《我们的错误》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我们的错误》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记忆课文《我们的错误》的内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

3.能够发表个人的见解,并能够合作讨论,探讨自己的错误和改正的方法。

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并记忆课文的内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课文复印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询问学生是否曾经犯过错误,让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的错误以及改正的方法。

二、展示新课(10分钟)2.给学生展示课文主体,并一起朗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运用教学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生词。

2.导读课文,引导学生回答一些理解性问题。

例如: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他们是怎样改正错误的?四、分组讨论(10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以及改正的方法。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五、巩固课文内容(10分钟)1.进行课文填空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2.选择两名学生上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运用学到的知识(15分钟)1.以“我们应该如何改正错误”为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提出更好的观点。

七、拓展学习(15分钟)1.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家庭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出改正的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提出一个错误,并用教学卡片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课堂总结(5分钟)1.反馈课堂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反思

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反思

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反思新统编版五班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创新教案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熟悉大榕树的奇怪和漂亮,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丽景象,受到喜爱大自然、喜爱美的教育。

3.领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舞同学在阅读中领悟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妙的存在?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妙的生活环境)2.想象:鸟的天堂应当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二、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可以边读边思索:(1)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沟通初读课文的收获。

1.在小组内沟通读书的收获,争论不懂的问题。

2.全班沟通(可以小组推举,也可以自由发言,沟通)(1)就三个思索的问题集中沟通。

①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②"那翠绿的颜色,光明地照射着我们的眼睛,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抖动'一句是什么意思?③最终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同学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④伴侣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观察一只鸟?伴侣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⑤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为什么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用鸟的乐园(或世界)? "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将梳理的疑难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同学通过阅读思索、争论沟通加以解决,使质疑解疑成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和秩序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对公共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共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秩序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和秩序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素养。

4.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规则。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秩序。

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公共生活,增强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职责,培养学生承担责任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情景道具、角色道具等教学用品。

3.教学场地布置。

4.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教学视频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公共生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读书的方法和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古人谈读书》由三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对于读书的见解和体会。

这三则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积累文言文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一则文言文是《论语》中的三句话,分别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个方面阐述了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这三句话简洁明了,富有哲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则文言文是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强调了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只有三到俱全,才能真正读懂书。

这则文言文语言简洁,道理深刻,对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三则文言文是曾国藩的《读书三要》,提出了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在读书中有所收获。

这则文言文语言平实,寓意深刻,对于学生培养读书的毅力和恒心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读古文,悟道理,养习惯”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理解,引导学生感悟古人的读书智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诵读、理解、感悟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目标认识“耻、识”等4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综合性较强的语文园地,包含了字词句训练、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等多个方面。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字词句的掌握、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有较高的水平。

但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新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字词句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对于部分较难的句子和词汇的理解,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阅读和写作,让学生模仿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案、课件、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文具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趣味小故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妙,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舐犊之情”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故事展现了父母之爱。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巴德·舒尔伯格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在这两种评价中不断努力,最终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课文以回忆的方式,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活动,展现了父母之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腼、腆”等7个生字,会写“誊、励”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腼腆、誊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之爱。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批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父母之爱,懂得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之爱。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蕴含的爱,以及作者对这两种评价的感悟。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之爱。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感悟父母之爱。

3.批注阅读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批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错误》教案设计

《错误》教案设计

《错误》教案设计错误教案设计教案名称:《错误》适用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错误的教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概述本教案以篇章《错误》为教学材料,通过分析篇章中人物的错误行为以及所引发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培养学生避免犯错、纠正错误的能力。

同时,通过探究错误背后的原因,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根本,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错误的概念,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以及错误所带来的后果,进行简单的讨论。

2. 阅读篇章安排学生阅读篇章《错误》,并自主思考篇章中人物的错误行为和错误带来的后果。

3. 分析错误行为让学生分析篇章中人物的错误行为,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出导致这些错误行为的原因。

4. 探究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导致错误行为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背后的根本问题。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问题解剖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

5. 思考错误的教训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出错误行为带来的教训,并列举出类似错误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

6. 纠正错误让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并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案和方法。

7. 小结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细节,避免犯错。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包括提出问题、表达意见、参与小组合作等。

2. 思维能力培养评估学生在探究错误背后原因和思考错误教训时展现的思维能力,如分析、归纳、推理等。

3. 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案和方法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1. 《错误》篇章,提前复印发放给学生。

2. 小组讨论活动的指导问题。

3. 板书工具和课堂展示物。

五、教学延伸1.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找到其他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进一步增强他们对错误的认识。

2. 生活应用: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纠正错误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太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16《太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答案示例:课文通过列举太阳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以及太阳能量对地球的影响来说明太阳很热。
4.请举例说明太阳能的一种利用方式。
答案示例: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热水。
5.请用比喻的方式描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太阳就像地球的母亲,她用无尽的能量滋养着地球,使地球充满生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和温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太阳的课文,了解一下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星体。
2.揭示课题:16《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词,并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拓展与延伸
一、拓展阅读材料
1.《太阳的力量》:介绍太阳对地球生态、气候、生物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太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太阳系的奥秘》: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太阳与其他行星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历程。
3.《太阳能技术应用》:介绍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太阳能照明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太阳》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强化审美与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形成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提高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索太阳与地球关系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同时,通过课文解析与讨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对于科普小报制作不够精美的学生,建议多参考优秀作品,提高审美和设计能力。
(3)对于观察心得描述不准确的学生,建议加强观察实践,注意细节描述,提高观察能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地球村》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地球村》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地球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地球村》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我们应当爱护它,保护它。

课文从地球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口问题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境意识,他们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村的概念,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逐步认识到地球村的整体状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村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人口问题,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学会关心地球村的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村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人口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球村的环境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环保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地球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地球村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人口问题,让学生了解地球村的基本状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谈谈对地球村的认识。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地球村的环境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课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课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

同时,学生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可能还没有深刻的体会,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来进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3.能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成语、词语的学习。

2.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成语、词语的含义。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乡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教师通过解释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词语。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和词语的学习,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课文内容和成语、词语的学习。

以上是对于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课堂教学设计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作文题目。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通过前面的课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

本篇习作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节日的习作。

教材提供了不同的节日供学生选择,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要求学生从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节日的来历和习俗了解不深,写作时难以展开;2. 写作思路不清晰,文章结构混乱;3. 语言表达不够生动形象,缺乏感染力。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习作时,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节日文化,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并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喜欢的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能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写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习作,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节日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的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互相启发,丰富写作素材。

3.示范法:教师以一篇习作为例,展示如何围绕节日主题进行写作,引导学生模仿和创造。

4.修改指导法: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节日来历、习俗、活动的资料,准备一篇习作示例。

2.学生准备:观察自己喜欢的节日的来历、习俗、活动等,做好写作准备。

2021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颤抖的羽毛》(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2021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颤抖的羽毛》(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

2021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颤抖的羽毛》(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明白得并把握“将就、守护、惦念、瑟瑟、惴惴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孩与动物着着天然的情愫,一群淘气的小孩捅马蜂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颤抖的羽毛》又是如何一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金波先生带给我们他儿时的故事。

由“淘气”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小孩们感知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读扫除文字障碍,画出读不行,难明白得的字词。

2、小组交流。

互相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扫瞄课文,摸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引导学生从“起因、通过、结果来摸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起梳理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讲了“我”为了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起因),就和同学一起捉我家的大公鸡,拔公鸡的翎毛,把大公鸡逼进水池,几经折腾,大公鸡差点死了(通过),后来“我”自悟到了错误,因此“我”加倍呵护大公鸡,公鸡逐步复原了对我的信任(结果)。

2、指名2—3名学生概括文章要紧内容(概括小标题),(教师相机板书:美好愿望、捉鸡拔翎、捞鸡上岸、真诚补偿)四、品读课文,重点感悟文字是一种符号,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包含着多出“空白”。

在教学中适当的抓住这些空白点拓展,既能引导学生更多的感受文本,又能培养想象力制造力。

1、出示自学提示:用心读文,边读边想:大公鸡和“我”给你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你能明白得他们吗?结合文中语句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预设——生可能回答:大公鸡羽毛漂亮、动作灵敏、掉进水里专门悲伤、无助,我专门淘气,做事不计后果,知错就改,明白得补偿自己的过失。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我们的错误》课文

《我们的错误》课文

《我们的错误》课文学习击鼓总有漏拍的时候,
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

年轻人啊,
谁又能不犯错误?
知道错了,
不难把错误根除。

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误的开始,
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
天才伟人也犯错误。

错误,不会使他们畏缩不前,
跌倒爬起来,重新上路!
可怕的不是错误,
可怕的是错误地对付错误。

错误是必修的一课啊,
每个人都要细细的研读。

细细研读啊,把它读懂。

把它读懂啊,你才会成熟。

上好人生这一课啊,
你将永远不会糊涂!。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和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模仿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尤其是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阅读、善于积累并将阅读所得运用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梳理作者读书和写作的经历,理解作者从阅读中获得的启发以及阅读对写作产生的积极影响,体会“长生果”的深刻寓意。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叶文玲通过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深远影响以及读书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文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如饥似渴地读书以及在写作时如何借鉴阅读积累进行创作的诸多事例,用比喻的手法将书比作“长生果”,新奇且富有深意,易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一些读书方法和写作技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逐步深入理解课文中关于读书与写作的奥秘,突破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法:以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的内涵。
讲授法:针对文中出现的文学常识、较难理解的词句以及重要的写作技巧等内容,适时进行准确清晰的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品味语言,学习写法(预计用时20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通过赏析、仿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课文《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五年级课文《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我们的错误》是坦桑尼亚小说家、语言学家沙班?罗伯特的一首诗歌,入选教材时有改动。

诗歌的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警醒错误的存在,歌咏、赞叹“我们的错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是:抓住能唤起学生心灵触动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执教《我们的错误》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的表面,而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领会作者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大胆拓展教材,构建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模式,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错误总象抛甩不掉的尾巴伴随人的终生,总是和人们如影随形。

无论你是凡人还是伟人,也无论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错误就象一位不速之客,时不时的不期而至,和人们相遇相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外国诗歌,名字叫《我们的错误》。

请大家翻开教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熟悉作者。

同学们注意到本首诗歌的作者了吗?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和大家交流?课件出示作者及其作品风格的简介。

3、导入新课:作者完全象一个温和的长者,象一个谦和可敬的导师,用平等的身份,可亲的态度,温和、朴素而简明的语言,和人们娓娓交谈。

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没有声色俱厉的责备,他态度和蔼,委婉亲切,从各个角度讲述道理,告诫世人,给人深刻的警示。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我们的错误》一课,来进一步端正面对错误的态度。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功。

导入新课部分的铺垫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接触的外国诗歌不多,对作者也很陌生。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渲染烘托,就为学习诗歌奠定了比较好的心理基础,也巧妙地渗透了诗歌所包含的精神实质。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扫清读书障碍。

熟读诗歌,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如:根除、畏缩不前、必修、研读。

2、自主、独立学习。

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认真体会,可以在旁边做出批注;有不懂的问题要标记出来。

3、合作探讨。

小组交流初步的阅读的感受。

交流的主要话题:用自己的话的说出诗歌表述的主要观点;诗歌的层次结构;诗歌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形象的比喻,有什么好处;与生活现象结合,对诗歌进行质疑问难。

4、检查、反馈自主学习的情况,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下面的环节设计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首先体现在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来读书和质疑问难。

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所以学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是要通过学习实践才能检验出来的,这样,教师才不至于闭门造车,课堂才不至于僵化。

三、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抓住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研读、拓展、深化和迁移。

当学生提出自己重点理解的句子的时候,教师随即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内容出示在屏幕上,方便大家交流。

1、“学习击鼓也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


句子中的“漏拍”、“舞蹈”用来比喻什么?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待错误的什么观点?联系周围的事情,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讨论,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他们的所见所闻,使学生认清:错误常见,不可避免,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用不着大惊小怪,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规律,应该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

2、“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很多学生都耳熟能详,但是未必真正做过深入的思考过,理解这个句子可以涉及到以下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失败是成功之母?什么情况下会一错
再错?
补充从失败的教训中崛起的人和事情,深化认识。

3、“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教育要点: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文过饰非,讳疾忌医。

吃一堑,长一智。

也就是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接受教训。

在哪儿跌倒,在哪儿爬起。

在日常生活中,对待错误,要做到,早知道,早改过,才能轻装上阵;错误使人发展,错误使人进步,虽然人们总是渴望不断成功,但是,客观现实总是挫伤着人们的意志,考验着人类的品德,给人们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

正确面对,错误往往导引着人们的'成功之路。

4、“错误是必修的一课,每个人都要细细读。

细细读啊,把它读通,读通它啊,你才会成熟。

上好人生这一课啊,你将永远不会糊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重心长的叮嘱,有感情的朗读体验。

想一想作者说这些话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还担心年轻人什么?听了这些话,你有什么感受?
教育要点:在生活的常理中,错误不会像辉煌照人的成绩那样让人意气风发。

错误总是令人讨厌,让人沮丧。

但是,诗人却是为错误欢呼歌唱:应该豁达乐观的看待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竟技状态,才能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这样恰恰是成功的保证。

设计意图:读书要“进得去,出得来”。

引领学生在诗句中徜徉,与诗人共鸣,通过自身个性化的体验,产生个性化的解读。

结合学生周围的现实的人和事情,不断端正学生面对错误的心态,成功完成课堂学习向生活实践的迁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四、回归整体,拓展课堂
1、接触原作,再行深入。

给学生提供原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判断:喜欢教材上修改后的诗歌可以,阅读原作也可以,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悟放进诗歌,读出感情。

2、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小节,进行背诵积累。

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可以有选择的背诵1至3个小节。

3、开展朗读比赛。

各小组先在本组内演练一下,然后推荐代表参加比赛。

4、感受诗歌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如何面对错误和挫折”为主要内容,创编一段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欣赏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