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
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名单共101家

1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名单(共101家)XX市1。
XX市XX区安全环保饲料行业研究开发中心2。
XX市生产力促进中心3.XX市科技咨询中心4.杭州枫惠科技咨询有限XX5。
XX市XX区科学技术XX6.杭州创宇金属制品科技有限XX7。
杭州智迈科技咨询有限XX8。
杭州临江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XX9。
浙江武林资产评估有限XX10.杭州科畅科技有限XX11.杭州绿纽信息科技有限XX12.杭州江南科学研究院有限XX13.杭州力臣科技咨询有限XX14.杭州运酬科技有限XX15.杭州弘策科技咨询有限XX16。
杭州瀚翊科技有限XX17.杭州启功信息科技有限XX18。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XX19。
杭州科布瑞技术开发有限XX20.杭州易茂科技有限XX21.杭州山泰知识产权咨询有限XX22。
杭州高XX成果XX化服务有限XX 23。
浙江睿洋科技有限XXXX市24。
XX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5。
宁波表面工程研究中心26。
宁波高新区浙达技术转移咨询有限XX XX市27.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28。
XX市科技合作交流中心29。
温州瓯越专利XX有限XX30。
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温州研究所31.温州新兰天科技信息咨询有限XX32.温州联XX知识产权咨询有限XX 33.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34。
温州冠天科技有限XX35.XX市XX技术咨询有限XX36。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XX市37。
XX县生产力促进中心38.XX市科学技术服务有限责任XX 39.XX市南湖科技创业XX40。
嘉兴科技创业XX41。
XX市致远科技服务有限XXXX市42.长兴民营科技园有限XX43。
XX市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44。
湖州XX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XX45。
湖州经发信息科技有限XX46。
XX市技术市场XX47.浙江大学XX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48.湖州科技创业XX49。
浙江长XX与XX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50.中国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XX化中心51.湖州金卫知识产权XX事务所52.XX县生产力促进中心53。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04•【字号】嘉政发[2006]101号•【施行日期】2006.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嘉政发〔2006〕10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改革规划》已经五届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二○○六年十二月四日嘉兴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改革规划为加大我市改革攻坚力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根据《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和《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订2006-2010年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改革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挑战(一)“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十五”时期是我市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时期。
全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不断深化和推进改革,为嘉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1.以培育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为目标,企业和要素市场改革取得新突破。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积极实施以产权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全市传统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全国地级市中较早成立独立的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进一步到位。
大力消除非公有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推动非公有经济新飞跃。
人才、技术、土地等各类要素市场进一步健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得到重视。
2.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着力点,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科技创业中心中介服务机构考核办法

科技创业中心中介服务机构考核办法科技创业中心中介服务机构考核办法一、考核目的为了提高科技创业中心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果,促进科技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科技创业中心中介服务机构考核办法。
二、考核内容1. 服务态度考核: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在接待和沟通过程中的服务态度、礼貌用语和沟通能力。
2. 业务知识考核: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对科技创业政策、法规和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项目评估考核: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对科技创业项目的评估能力,包括对项目的商业模式、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评估。
4. 项目推荐考核: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对科技创业项目的推荐能力,包括推荐的项目数量、质量和成功率等方面。
5. 合作交流考核: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在与科技创业企业、投资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和能力。
三、考核方法1. 考核组成员:科技创业中心相关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考核组。
2. 考核方式:结合现场考察和文件审核两种方式进行考核。
3. 考核时间和频次: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具体时间由科技创业中心确定。
4. 考核流程:(1) 提供材料:中介服务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向科技创业中心提供相关材料,包括服务工作报告、项目推荐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
(2) 文件审核:考核组对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评估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知识和项目推荐能力。
(3) 现场考察:考核组赴中介服务机构所在地,进行现场考察,包括对服务态度和合作交流能力的考核。
(4) 结果汇总:考核组根据材料审核和现场考察的结果,综合评估中介服务机构的表现,形成考核结果报告。
(5) 反馈和整改:科技创业中心将考核结果反馈给中介服务机构,对考核结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6) 考核公示:考核结果公示在科技创业中心的官方网站或其他途径,公示期限为一个月。
四、考核结果和奖惩措施1. 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 优秀等级:对于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等级的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创业中心将给予表彰,并进行多种支持和帮助。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创新型企业评价制度》的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创新型企业评价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0.06.13•【字号】浙科发政[2010]118号•【施行日期】2010.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创新型企业评价制度》的通知(浙科发政〔2010〕118号)各市、县(市、区)科技局,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三大载体之一,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是示范引领广大企业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的重要抓手。
为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制订了《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创新型企业评价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市、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评价制度。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浙江省创新型试点和示范企业(以下简称“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发挥创新型企业在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推动浙江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型企业是指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以技术进步和高素质劳动力为根本的发展驱动力,以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基本的发展路径,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行业带动力的企业。
第三条建设创新型企业工作要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的要求,按照“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原则,通过试点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培育形成我省创新型企业梯队,着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加强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加强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08•【字号】嘉政发[2011]49号•【施行日期】2011.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加强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嘉政发〔2011〕4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六届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七月八日嘉兴市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嘉委〔2011〕17号)和《嘉兴市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嘉政发〔2011〕48号),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以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的一区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对省级以上高新区内经认定的市级及以上各类科技型企业,其主营业务年销售收入首次实现1亿元、5亿元、10亿元以上的,由高新区分别按其当年对高新区财政贡献较上年增长部分的50%给予扶持。
2.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推进和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被认定为国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分别给予创建管理单位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专项补助。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19年版)》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19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7.31•【字号】浙发改投资〔2019〕346号•【施行日期】2019.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中介机构正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19年版)》的通知浙发改投资〔2019〕34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为规范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根据《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有关要求,结合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梳理,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公布《浙江省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19年版)》,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全省统一的事项清单,加强对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及时完成本地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事项的调整。
行政主管部门在投资项目行政审批过程中,不得要求企业提供法定委托清单之外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材料。
申请人有能力自行完成的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可自行编制,也可委托有关机构编制,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事项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制度。
二、各地要加快推行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代码制度,全面应用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平台,并实现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深度融合。
三、各地要深化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改革创新,积极推行区域评估、多评合一、联合评价制度,鼓励开展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网上竞争采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不得在区域、行业和部门间违规设立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探索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
本次公布的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与《关于公XXX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浙发改社体〔2016〕373号)不一致的,以本次公布的内容要求为准。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级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级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2.09•【字号】嘉政办发〔2014〕105号•【施行日期】2014.1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级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通知嘉政办发〔2014〕10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28条办法”、我市“28条办法”,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市政府决定对现有市级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进行清理和调整。
现将清理和调整后的市级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名单通知如下:一、予以保留的市级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一)肖培生市长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市级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
1.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梁群;2.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梁群;3.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梁群、祝亚伟、盛全生;4.嘉兴市海防委员会主任:肖培生副主任:盛全生、卞云坚;5.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梁群、祝亚伟;6.嘉兴市政府性债务风险控制委员会主任:肖培生副主任:梁群;7.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梁群、祝亚伟;8.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梁群、何炳荣、张仁贵、盛全生;9.嘉兴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协调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盛全生;10.嘉兴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梁群、周楚兴、张仁贵、金锦根;11.开发性金融合作联合领导小组组长:徐勇(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肖培生副组长:倪贤孟(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盛全生;12.嘉兴市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柴永强、盛全生;13.嘉兴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柴永强、张仁贵、盛全生;14.嘉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肖培生副主任:梁群、赵树梅执行副主任:张仁贵;15.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肖培生副主任:梁群、赵树梅、柴永强、祝亚伟、张仁贵、盛全生、董苗虎、周建新、徐建役;16.嘉兴市“两化”深度融合和促进信息消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培生副组长:盛全生。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嘉政发[2006]7号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嘉政发[2006]7号](https://img.taocdn.com/s3/m/ef7389a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3.png)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正文:----------------------------------------------------------------------------------------------------------------------------------------------------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嘉政发〔200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已经五届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二○○六年一月七日嘉兴市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市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维护中介服务市场秩序,保障社会中介机构及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省政府令201号)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或程序为委托人提供中介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的组织。
包括:独立审计机构;资产、土地、工程等评估机构;工程监理机构;法律、档案、培训等服务机构;信息、技术、工程、出国留学等咨询机构;检测、检验、公证、认证机构;职业、人才、婚姻等介绍机构;工商登记、商标、专利、税务、房地产、招投标、因私出入境等代理机构,以及符合本细则规定的其他组织。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中介服务的组织及其执业人员。
第四条中介服务业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各级教育、科技、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水利、质量技监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本细则的规定,分别负责有关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嘉兴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

嘉兴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大力培育和加快发展科技重点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认定范围。
(一)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指面向社会从事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及有关科技管理、服务等专业机构。
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风险投资、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科技融资担保、科技检测等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的专业机构。
(二)本办法认定的对象为在我市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或法人内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第三条申报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机构成立1年以上,经有关登记机关登记、认定或注册。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营业面积一般不小于50平方米,有满足经营要求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稳定的客户群和专家咨询队伍。
(三)综合性法人机构人员有9人以上,法人内设机构或专业性法人机构人员在5人以上;科技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本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70%,具有技术经纪人资格的人员占比达60%以上,人员结构及部门设置合理。
(四)有规范的客户服务管理制度和程序,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五)有较显著的服务业绩,经营状况良好。
年度科技中介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0万元或促成技术交易额不低于200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合同额为依据。
(六)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连续两年以上无投诉、无诉讼,或有投诉但机构无责任,有诉讼但未败诉。
第四条申报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嘉兴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申报表;(二)附件材料1.事业、社团法人登记证或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2.法人内设机构需有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文件。
3.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4.主要业务骨干的学历、职称、荣誉证书复印件。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05•【字号】嘉政办发[2011]95号•【施行日期】2011.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嘉政办发〔2011〕9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七月五日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嘉委〔2011〕11号),设立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主管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划入和增加的职责1.将原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组织推荐省“西湖友谊奖”人选的职责、外国经济专家管理和审核上报聘请外国专家有关证件职责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职责以及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交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4.增加“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介绍外国文教专家来华工作境外组织资格认可”两项行政许可的审核。
5.增加统筹协调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的职责,组织拟定相关规划、政策及标准,做好职业培训、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劳务对接等相关工作,研究拟定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政策措施,促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
(二)划出和取消的职责1.将负责我市公民境外就业管理职责划给市商务局。
2.取消已由国务院、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扩权强县改革中省政府、市政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规定应当交由县(市、区)政府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的事项。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12.24•【字号】海政办发〔2019〕124号•【施行日期】2020.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关于全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2月24日关于全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为“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8〕43号)和浙江省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浙江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浙科领办〔2019〕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政策意见: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对新建立、引进的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给予不低于1亿元综合支持。
中央直属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国家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大学在我市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引入核心技术并配置核心研发团队的,给予不低于3000万元综合支持。
(二)促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争取上级财政经费支持,统筹用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对成功创建省级、嘉兴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依托单位,建设期内分别给予300万元、15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
(三)加快科技合作平台建设。
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我市依托单位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资金支持。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深化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深化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9.05•【字号】嘉政发〔2017〕31号•【施行日期】2017.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深化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的通知嘉政发〔2017〕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深化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已经八届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2017年9月5日嘉兴市深化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为进一步深化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根据《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嘉委发〔2017〕3号)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系列战略部署,按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要求,以深化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实现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为促进、融合发展。
力争到2018年末,基本形成全流程、全覆盖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00亿元;科技型企业“新三板”挂牌总数达到60家、实现上市达到40家;到2020年末,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科技型企业“新三板”挂牌总数达到100家、实现上市达到80家,形成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嘉兴模式”,努力争取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二、重点任务(一)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
1.开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分类评估。
积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专营事业部。
开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升级试点,建立评估与引导机制,从业务专注度、服务便利度、人员有效性、考核独立性等方面进行分类评估,并根据得分情况进行“星级”等级评定,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30•【字号】嘉政发〔2023〕11号•【施行日期】2023.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嘉政发〔2023〕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已经九届市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嘉兴市人民政府2023年3月30日嘉兴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动员部署会要求,着力构建“315”(“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精细化工与复合材料等15大战略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力为关键,全面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全力推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奋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更大突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体系化创新能力和整体效能大幅提升。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6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3%以上。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2.13•【字号】嘉政发〔2015〕94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嘉政发〔2015〕9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嘉兴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已经七届市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2015年12月13日嘉兴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程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7号)、《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85号)、《浙江省政府投资预算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投资项目,是指政府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利用下列资金所进行的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二)政府非税收入安排的建设资金;(三)政府融资或利用国债用于建设的资金;(四)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赠款;(五)转让、出售、拍卖国有资产及其经营权所得的国有资产权益收入;(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
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指对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储备、决策审批、资金使用、建设实施、验收移交、稽察监督等进行的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二)部门合理分工,协同共管;(三)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资本金制;(四)量入为出,综合平衡,力求资金安全、高效;(五)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六)引入社会资本,积极放宽投资领域。
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省科技厅)

事项编码:070038300000248209011330000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服务指南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服务指南一、适用范围涉及的内容:各市、县(市、区)科技局(委),省属有关单位适用对象:法人二、事项审查类型前审后批三、审批依据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意见》(浙政办发〔2015〕96号)、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浙科发成〔2010〕110号)精神。
四、受理机构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各设区市科技局五、决定机构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六、数量限制无数量限制七、申请条件无八、禁止性要求无禁止性要求九、申请材料目录十、申请接收申请方式:网上申请联系电话:0571-********办公地址: 浙江省科技厅(杭州市西湖区环城西路33号浙江科技大楼)717室; 十一、办理基本流程十二、办理方式十三、办结时限法定时限:90工作日承诺期限:36工作日时限说明:十四、收费依据及标准十五、审批结果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文件十六、结果送达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送达送达方式:无需送达十七、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一)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事项办理结果。
(二)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十八、咨询途径电话咨询:0571-********十九、监督投诉渠道电话投诉:0571-********或12345投诉热线网上投诉:二十、办公地址和时间办公地址:浙江省科技厅(杭州市西湖区环城西路33号浙江科技大楼)717室办公时间:夏季: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其他季节: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二十一、办理进程和结果公开查询电话查询:0571-********网上查询:二十二、办事者到办事现场次数0次次数说明:附录1 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流程图附录2 相关申请材料示范文本材料空白表、示例表,请在“申请材料”中单独下载打印附录3 常见问题解答。
科技中介管理制度

科技中介管理制度一、引言科技中介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连接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纽带,承载着转移、运用和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任务。
科技中介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优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科技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技中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科技中介机构的类型和范围根据其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不同,科技中介机构可分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咨询机构等。
技术转移机构主要开展科技成果转移、技术合同管理等工作;科技服务机构主要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科技咨询机构主要开展科技政策研究、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
科技中介机构的范围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合同、专利应用等领域。
2.科技中介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科技中介管理机构是指对科技中介机构进行管理监督的机构,一般由科技主管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牵头建立,对科技中介机构的设立、管理、评估等事项进行监督和指导。
科技中介管理机构应建立科技中介管理制度并明确管理责任,建立科技中介管理团队,提供管理技术支持和培训,制定管理规章制度,监督和评价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情况,加强风险防范,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规范运营。
3.科技中介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科技中介机构应符合一定的准入条件,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一定的科技服务经验和实力、有一定的科技服务网络和资源、有一定的资金实力等。
科技中介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出手续,包括主动退出、被监管部门要求退出、不符合准入条件等。
4.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度科技中介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
组织管理制度包括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内部沟通等内容;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审计制度等内容;服务管理制度包括服务项目设置、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把控等内容;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管理规章制度、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经费管理、项目评估等内容。
浙江省科技厅保留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0.11.15•【字号】浙科发成[2010]229号•【施行日期】2010.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通知(浙科发成〔2010〕229号)各市、县(市、区)科技局,省属各有关单位:为了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根据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在各地、各单位申报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经研究,确定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等30家机构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名单见附件)。
希望上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完善工作条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开拓科技中介服务领域和范围,为我省自主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名单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附件:浙江省第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名单1.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2.浙江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3.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4.浙江天科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5.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6.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地合作与技术转移办公室7.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硅谷创新创业基地及国际技术转移中心8.杭州市余杭区安全环保饲料行业研究开发中心9.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10.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11.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12.温州市科技合作交流中心13.嘉善县生产力促进中心14.嘉兴市科学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15.长兴民营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16.湖州市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17.湖州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18.湖州经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湖州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20.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21.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22.诸暨市搏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3.绍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24.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25.金华市科学技术开发中心26.浙江XXX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27.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28.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29.江山市海维输变电设备研究所30.龙游武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考核评价标准

加减分项目
加分项(10分)
促成技术交易额达到200万元且在“淘科技”平台实现交易的,最高可以加10分,未达到的按百分率折算加分
减分项
被服务对象举报后经核实的,每次扣10分10服源自业绩(50分)人均营业收入
(10分)
人均科技中介服务收入达到15万元的得满分,未达到的按百分率折算得分
10
人均服务企业数量
(10分)
20家(含)以上
10
10(含)-20家
6
10家以下
2
用户满意程度(抽样调查)
(30分)
用户满意度90%(含)以上
30
用户满意度70%(含)—90%
15
用户满意度70%以下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内容
具体指标
打 分 标 准
基准分
服务能力
(50分)
员工数量
(10分)
综合性服务机构10人以上,专业性服务机构5人以上,未达到的按百分率折算得分
10
经营场所
(10分)
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营业面积100平方米及以上,有满足经营要求的办公设备和条件
10
专业人员队伍(以资格证书为准)
(20分)
具有技术经纪人资格(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证书可以视同经纪人证书)的人员占比达到70%以上,未达到的按百分率折算得分
10
本科学历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本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70%,未达到的按百分率折算得分
10
制度建设(10分)
有规范的客户服务管理制度和程序,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人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大力培育和加快发展科技重点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认定范围。
(一)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指面向社会从事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及有关科技管理、服务等专业机构。
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风险投资、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科技融资担保、科技检测等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的专业机构。
(二)本办法认定的对象为在我市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或法人内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第三条申报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机构成立1年以上,经有关登记机关登记、认定或注册。
(二)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营业面积一般不小于50平方米,有满足经营要求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稳定的客户群和专家咨询队伍。
(三)综合性法人机构人员有9人以上,法人内设机构
或专业性法人机构人员在5人以上;科技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本机构从业人员总数的70%,具有技术经纪人资格的人员占比达60%以上,人员结构及部门设置合理。
(四)有规范的客户服务管理制度和程序,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五)有较显著的服务业绩,经营状况良好。
年度科技中介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0万元或促成技术交易额不低于200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合同额为依据。
(六)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连续两年以上无投诉、无诉讼,或有投诉但机构无责任,有诉讼但未败诉。
第四条申报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嘉兴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申报表;
(二)附件材料
1.事业、社团法人登记证或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2.法人内设机构需有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文件。
3.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4.主要业务骨干的学历、职称、荣誉证书复印件。
5.列表简述近两年机构的主要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名称、数量、合作内容。
6.上年度资金平衡表、收益表或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如有审计报告,请提供),法人内设机构需由主管部门的财务出具经费收支情况报告。
7.科技中介服务业绩证明材料。
近一年内本机构主要服务项目的合同及服务收入证明、推广国家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推广行业或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8.能反映申报单位信誉和所处行业地位的证明材料(近年来获得荣誉、政府资助、宣传报道等)。
9.税务部门出具的收入纳税证明。
(三)材料要求
申请书一式三份,各县(市、区)科技局或市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并加盖公章,附件材料一份;申报书电子文档一份。
相关材料下载在嘉兴科技门户网站(政策法规栏),网址:。
第五条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认定程序:
1.材料受理。
在当年下发文件所规定的期限内受理申报材料,过期不予受理。
2.材料初审。
根据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核实。
3.评审。
根据当年申报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和领导组
成评审组进行评审,并推选出拟认定为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名单。
4.公示及异议处理。
对评审组推选出的拟认定机构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如公示中有异议的将根据情况酌情进行处理。
5.认定公布。
对符合条件的机构予以发文公布并授予“嘉兴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牌匾。
第六条申报和被认定为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单位,须每年向上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科技局主管处室递交机构年度报告,以此作为认定和推荐上报的依据。
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每年一次,一般在6月底前完成申报。
第七条对经认定的市本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扶持资金(各县、市可参照执行),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机构开展经营活动的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八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将撤销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称号并收回牌匾:
(一)机构因管理不善,连续2年经营收入低于认定标准,且出现亏损的。
(二)在经营过程中有造假,帮助他人造假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受到查处的。
(三)机构从事的经营活动受到投诉或诉讼,且被有关部门或司法机关查处或败诉的。
(四)有严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行。
原《嘉兴市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嘉科合…2011‟27号)废止。
第十条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