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21ff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c.png)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医案一、患者信息患儿小明,男,8岁。
因“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学习困难”来诊。
家长代述,小明自幼即好动,上课不能静坐,常离开座位,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学习成绩逐年下降。
二、诊断过程望诊:患儿面色红润,神态活跃,目光闪烁,口唇红,舌质红,苔薄白。
闻诊:语音高亢,呼吸急促。
问诊:患儿自述心烦易怒,夜间睡眠不安,多梦,饮食尚可,二便调。
切诊:脉弦数。
综合四诊信息,辨证为心肝火旺、痰热内扰之证。
三、治疗方案中药治疗:治以清心泻火、化痰熄风。
处方以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6g、竹茹10g、枳实10g、半夏10g、陈皮6g、茯苓15g、甘草6g、钩藤10g(后下)、石菖蒲10g、远志10g。
7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针灸治疗:取穴心俞、肝俞、太冲、神门、内关。
用泻法,留针20分钟,日1次。
心理治疗:与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鼓励患儿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四、治疗效果经治疗2周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上课能静坐听讲,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与同学相处融洽。
继续治疗2周后巩固疗效。
3个月后随访,病情稳定,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五、分析与总结本案患儿属中医“多动症”范畴。
中医认为,“多动症”与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若心火旺盛则神明不安;肝火亢盛则疏泄失常;脾虚失运则痰浊内生。
痰火交炽上扰心神则出现多动不安等症状。
治疗上当以清心泻火、化痰熄风为主。
同时配合针灸和心理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案通过中医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说明中医在治疗小儿多动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家长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共同参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儿童多动症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c296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a.png)
儿童多动症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冲动行为等。
中医认为,多动症是由脾胃虚弱、肝气郁结、心脾不和等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1.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改善脾胃、调节肝气,缓解病情。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激活经络,缓解症状。
3.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肝经、心经等穴位,帮助孩子舒缓情绪、放松身体。
4. 食疗:食疗是调理脾胃的一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粳米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多动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配合家长的管理,关注孩子的情绪、饮食和睡眠等方面,加强亲子交流和心理疏导,将治疗效果最大化。
小儿多动症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5ac744a3b3567ec102d8af8.png)
小儿多动症相信好多的家长朋友们已经不再陌生,特别是近些年,多动症的患儿不断的增加,给好多的家庭带了的困扰。
但是大家都知道,西医治疗这种疾病只能暂时的控制,想要从根本上根治,还得选择中医治疗,那么小儿多动症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肝肾阴虚,相火妄动症见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五心烦热,口干唇红,形体消瘦,颧红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
治宜滋养肝肾,降火潜阳,安神定志。
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菊花、牡丹皮、白蒺藜、女贞子、旱莲草、青龙齿、远志、龟板、龙胆草、山栀子、柏子仁、益智仁、龙骨、牡蛎等。
心脾两虚,神失所养症见神思涣散,多动不安,动作笨拙,情绪不稳,头晕健忘,思维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多梦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培补心脾,益气养血,宁神定志。
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出入:药用炙甘草、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大枣、龙眼肉、淮小麦、茯神、酸枣仁、远志、益智仁、龙骨、五味子、夜交藤、菖蒲等。
痰火上犯,扰乱心神症见神思涣散,多语哭闹,任性多动,易于激动,胸闷脘痞,喉间痰多,夜寐不安,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化痰开窍,安神定志。
方用黄连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药用半夏、陈皮、枳实、茯苓、胆南星、天竺黄、竹茹、黄连、牡丹皮、连翘、石菖蒲、郁金、珍珠母、红花等。
小儿多动症不仅让孩子无法集中精力,严重影响着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在家庭生活中也给家人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为了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妨给患儿尝试一下中医治疗,相信一定能够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https://img.taocdn.com/s3/m/50c89d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0.png)
中医怎样认识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冲动行为增加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多动症是由于肝火偏盛、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学中,儿童多动症通常被归类为“病名”。
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与儿童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具体来说,常见的病机主要包括肝火上升、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
肝火上升是指肝脏郁热化火,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易怒、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首先会调节肝经气血,祛除肝火,常用的药物有柴胡、丹参等。
此外,还会配合针刺、推拿等手法,以改善肝脏功能。
心神不宁是指心脏功能紊乱,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会调节心经气血,平衡心脏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天麻、酸枣仁等。
此外,还会采用心理辅导、音乐疗法等方法,以帮助儿童放松心神,提高注意力。
脾胃失调是指脾脏消化功能紊乱,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出现。
这种情况通常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现。
中医治疗多动症时,会调节脾经气血,改善消化功能,常用的药物有党参、白术等。
此外,还会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儿童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强调整体调养和预防。
在调养方面,中医认为多动症患儿多为气血不足,因此应注重饮食营养,摄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
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等有利于消耗多余的能量,平衡肝脏、心脏、脾胃功能。
在预防方面,中医强调避免儿童暴露在过度刺激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生活作息,避免情绪波动。
总之,中医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认识是基于肝火上升、心神不宁、脾胃失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
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心理辅导等综合手段,可以改善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并通过整体调养和预防措施,提供儿童的生活质量。
中医怎么治儿童多动症?
![中医怎么治儿童多动症?](https://img.taocdn.com/s3/m/260ff19ce53a580216fcfe3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怎么治儿童多动症?
导语:如果儿童表现的过于活泼爱动,或者是注意力变得十分分散,十有八九就是已经患上了多动症。
不过家长们也不需要因此而感觉到过于担心,因为目
如果儿童表现的过于活泼爱动,或者是注意力变得十分分散,十有八九就是已经患上了多动症。
不过家长们也不需要因此而感觉到过于担心,因为目前有很多可以治愈多动症的疗法,接下来小编就主要是会介绍一下效果比较显著的中医方法,大家就可以一起来仔细的看看。
1、肾虚肝亢证。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潜阳,宁神益智。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主要药物:枸杞子20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白芍8克,龙骨15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炙甘草3克,牡丹皮6克。
夜寐不宁者,加酸枣仁8克、五味子6克,以养心安神;盗汗者加浮小麦10克、煅牡蛎15克以敛汗固涩,易怒急躁者加石决明15克、钩藤8克以平肝潜阳;遗尿者加益智仁8克、乌药6克、桑螵蛸6克以益固涩。
2、心脾气虚证。
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主要药物:太子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8克,甘草9克,浮小麦20克,大枣4枚,茯苓10克,远志5克,五味子5克,酸枣仁9克。
思想不集中者,加益智仁8克、龙骨15克以养心敛神;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10克以养血安神;记忆力差,动作笨拙,苔厚腻者,加法半夏8克、陈皮3克,石菖薄6克化痰开窍;纳差加谷芽15克、麦芽15克开胃消滞。
总的来说针对于儿童多动症的这些中医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
名老中医治儿童多动症秘方
![名老中医治儿童多动症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3b916e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b.png)
名老中医治儿童多动症秘方
本病病因未明。
不少学者认为是由于大脑发育迟缓,神经纤维成熟推迟引起;也可能与遗传、脑外伤、内分泌激素失常等因素关联。
特征是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
冲动任性等。
1 .珍珠汤治多动症
[方剂] 白芍、天麻、珍珠母(先煎)各10克,枸杞子、女贞子、夜交藤、柏子仁、生牡蛎(先煎)各15克,大枣5 枚。
[加减] 若疲倦乏力、纳少便溏者,加白术、茯苓、党参各10克;若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者,加鸡血藤、全当归、熟地各10克;若夜寐不安者,加远志、炒枣仁各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
10剂为l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验证] 用本方治疗儿童多动症患者80例,均获得痊愈。
其中,用药1个疗程治愈者乃例;2个疗程治愈者32例;3个疗程治愈者23例。
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2 .龙骨汤加琥珀粉治小儿多动症
[方剂] 生地、茯苓、钩藤、菖蒲各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炙远志5克,琥珀2克(研末分3次吞服)。
[加减] 若心烦难眠者,加龟板、百合、熟地黄各10克;若形寒肢冷者,加鹿角1克,生黄芪10克;若胸闷、食少者,加法半夏、焦山楂各10克;若大便秘结者,加龙胆草6克,火麻仁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3次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
[验证] 经本方治疗儿童多动症患者61例,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58例;好转者2例;无效者1例。
儿童多动症中医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中医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5eb0bf5a5e9856a571260a3.png)
儿童多动症中医如何治疗多动症儿童活动的主要特点为缺乏自控能力,并不是机器运转的太快,而是煞车不灵。
尽管它不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但因影响学习成绩而使家长们深感忧虑。
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观点来看,儿童多动症与脏躁、躁动、失聪等证有关。
方1甘麦大枣汤治儿童多动症原料】小麦30克,甘草10克,红枣10枚。
制用法】水煎取汁,日2次,连服多日。
功效】方中三味药食同用,共奏补脾益气养心安神之效。
方2参枣桂圆粥治儿童多动症原料】党参15克,炒枣仁15克,桂圆1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党参、枣仁纱布另包,与桂圆、粳米同煮成粥,加糖即成。
功效】方中党参、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枣仁、桂圆滋阴益血,养心安神。
四者合用,则有补心脾、养心神的作用。
方3朱砂茯神猪心汤治儿童多动症原料】朱砂2.5克,茯神12.5克,猪心1个。
制用法】猪心洗净,纳入朱砂、茯神,外用细棉扎紧,加清水适量煮至猪心熟后,去药渣饮汤,猪心切片调服。
功效】养心宁神定志。
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方4圆肉莲子汤治儿童多动症原料】桂圆、莲子各20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桂圆、莲子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煮成汤,纳入冰糖烊化,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养血健脾,宁心安神。
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方5枸杞百合羹治儿童多动症原料】枸杞子15克,百合15克,鸡子黄1枚,冰糖适量。
制用法】枸杞子、百合同煮至软烂汁稠,加入搅碎的鸡子黄和冰糖,再煮沸片刻即成。
日服2次,可连服多日。
功效】枸杞子补益肝肾;百合、鸡子黄滋阴安神。
三药配用,则具良好的补肝益肾、滋阴安神之效。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fab28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c.png)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儿童多动症,听着就觉得有点让人头疼。
谁家孩子不活泼呀,能安静下来就真的太稀奇了。
不过,有些孩子真的是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怎么也停不下来,简直像是个小火箭,蹦蹦跳跳,闹得家长心烦意乱。
要是能找到个好方法来调理,真是让人乐开花呀!说到这里,中医在这方面的妙招可不少,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事儿。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这就跟吃饭时挑菜似的,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调料。
有的孩子容易烦躁,嘴上说着玩就玩,有时连书都看不下去,像是被蚂蚁咬了一样,坐立不安。
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可能是“肝火旺”。
说白了,就是肝气不顺,闹腾得厉害。
这时候可以试试一些清肝火的药方,像是菊花、绿豆汤,既清热又解毒,喝了可舒服了。
再说说那些情绪容易起伏的孩子,哭哭笑笑跟过山车似的,情绪波动得特别大,真让人担心。
这种情况在中医中被称作“心肾不交”,也就是心和肾的关系没处理好,像是两口子打架,干脆不搭理对方。
这里推荐一些养心安神的中药,比如酸枣仁,煮个粥喝下去,心情就能稳定下来。
慢慢来,孩子的心情就能像春天的花儿一样,慢慢绽放。
再有就是饮食,孩子的饮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情绪。
快餐、零食虽然好吃,但这东西吃多了,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像一些油炸食品,真是让孩子们的“火”更旺。
建议家长们多给孩子准备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吃了不仅身体好,还能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真的,吃得健康,心情也会棒棒哒!不过,要是孩子不爱吃蔬菜,别着急,换个花样,比如做个可爱的沙拉,或者做成色拉卷,孩子们一定会愿意尝试。
再说说作息,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得管好。
熬夜可不是好习惯,尤其是玩游戏、看电视,容易让他们越玩越精神,第二天根本起不来。
建议晚上早点睡觉,早上起得早,天亮就去户外跑一跑,呼吸新鲜空气。
这样一来,心情可就不一样了,真是“晨起三分利”,心情大好,学习也能跟着提上去。
家长的陪伴是最重要的。
有些孩子因为缺乏关心,总觉得没人懂,心里会有点孤单。
这时候,家长不妨多陪孩子聊聊天,或者一起做一些手工活动,像是画画、搭积木,增进亲子关系。
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
![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40b8d0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0.png)
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等行为问题。
目前,中药已经成为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药治疗多动症的优势在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医生的青睐。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原则是“平肝息风”,即通过调整肝气、平抑风火,以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1. 青蒿素治疗法
青蒿素是一种中药,具有抗疟疾、抗癌等多种功效。
近年来发现,青蒿素还可以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
青蒿素治疗法主要是通过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以减轻多动症状。
该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
2. 龙胆泻肝汤治疗法
龙胆泻肝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等组成。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等功效,对于治疗儿童多动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该方剂时,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和用药时间的调整。
3. 当归四逆散治疗法
当归四逆散是一种由当归、生姜、甘草等组成的中药方剂。
该方剂主要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治疗儿童多动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该方剂时,应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家长应注意患儿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等方面的调整,配合中药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多动症治疗的中医良方
![多动症治疗的中医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68c09519b7360b4c2e3f643e.png)
多动症治疗的中医良方儿童多动症不仅仅影响着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是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儿多动症的患儿多会有自卑的心理,这严重的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未来发展,所以患上小儿多动症应该及时的接受治疗,下面就介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三个中医治疗方方法。
方法一组成:熟地淮山药山萸丹皮茯苓泽泻石菖蒲远志龙齿知母黄柏功用:开窍益智,培补精血,调整阴阳,安神镇惊。
主治:小儿多动症。
多见接受理解力差,学习成绩低下;神智不聪、动作缓慢不灵;注意力不集中,多小动作,性情执拗而贪玩。
方法二组成:当归身15克柏子仁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20克生龙骨1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用法:间断服药。
先取3剂,煎汤分服。
停5~10天,继服3剂。
2~3个月为1疗程。
功用:养心安神,益脾缓中。
主治:心脾不足型儿童(儿童食品)多动症。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神不定,多动不安,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脉缓而涩。
方法三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先煎)12克珍珠母(先煎)10克夜交藤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
功用: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
主治:小儿多动症。
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者熟地10克,阿胶(烊化)12克;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
以上就是脑瘫专家刘洪峰教授介绍的小儿多动症治疗的三个中医治疗方法,希望能给多动症的患儿带去一些帮助,当然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这些验方的时候,最好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中华脑瘫康复网一直在您的身边关注您的健康,在此祝您身体健康快乐!。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db2421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8.png)
中医治疗多动症方剂中医治疗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和情绪障碍。
中医认为多动症与肝、脾、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剂:1. 平肝息风方:适用于肝阳上亢型多动症患者。
主要药材包括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泻火的功效。
2. 健脾养心方: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多动症患者。
常用药材有党参、白术、茯苓、龙眼肉等,旨在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3. 补肾益智方:适用于肾精不足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具有补肾益精、益智强志的作用。
4. 疏肝理气方:适用于肝气郁结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有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用于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5. 清心泻火方:适用于心火旺盛型多动症患者。
主要药材包括黄连、栀子、竹叶等,具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效果。
6. 调和阴阳方:适用于阴阳失调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包括黄芪、当归、肉桂等,旨在调和阴阳、平衡身体机能。
7. 安神定志方:适用于心神不宁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包括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等,用于安神定志、改善睡眠。
8. 健脾益肾方:适用于脾肾两虚型多动症患者。
药材有山药、杜仲、菟丝子等,用于健脾益肾、增强体力。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方剂中的药材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中医治疗多动症也强调整体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包括饮食调养、情志调节、生活习惯改善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家长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共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3剂良方,治疗儿童多动症!
![3剂良方,治疗儿童多动症!](https://img.taocdn.com/s3/m/6e37fb0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a.png)
3剂良方,治疗儿童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是儿童中常见的疾病,小儿多动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爱活动、冲动、学习困难等现象。
中医在治疗多动症上有何妙招呢?
1、肝肾阴虚型
主症:注意力涣散、五心烦热、自汗、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弦脉、目眩头晕或健忘。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蜈蚣、羚羊角粉、天麻、钩藤、熟地、枸杞子、山萸肉等。
2、心火旺盛型
主症: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渴、舌边红、脉数等。
治法:清泻心火。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知母、泽泻、茯苓、生地、淡竹叶等。
3、痰热内扰型
主症:心烦意乱、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哭笑无常、脾气暴躁、打人骂人、五心烦热、急躁、失眠等。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温胆汤加减。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9d5b76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e.png)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以难以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6~12岁的学龄儿童。
一、病因病机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
中医认为是肝郁痰滞,痰气交阻,郁久化火,心神被扰所致。
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
二、临床表现1.症状: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
行为障碍: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
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
情绪障碍:易怒、易兴奋。
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
学习困难: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2.体征:可有轻度协调运动障碍,或动作笨拙,或不能像同龄儿童那样做精细动作。
3.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大多正常,或有非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多等。
三、治疗方法1.治法:疏肝清热、涤痰开窍、安神定志。
2.方药:自拟安神定动汤。
3.组成:炒枣仁15~20克,云茯苓10~15克,紫丹参12~15克,合欢皮10~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20克,醋柴胡6~10克,生栀子5~10克,广郁金6~9克,胆南星3~6克,石菖蒲6~9克,炙甘草3~6克。
4.方解:安神定志汤中以云茯苓、酸枣仁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君;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助君药重镇安神为臣;柴胡、栀子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肝气平,火气消,情绪自稳;胆星、郁金、菖蒲涤痰清心开窍,痰消郁除,神明自主,此两组药物共为佐;甘草益气助化源,又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正是根据小儿多动症的病机立法组方,科学配伍而成,故在临床上有满意疗效。
5.加减:自汗者加黄芪10~20克,白术6~10克,防风3~6克;盗汗者加山萸肉8~10克,地骨皮5~10克;内热炽盛者加黄连5~8克,黄芩6~10克;厌食者加焦三仙15~20克,鸡内金6~10克;智力低下者加益智仁6~9克,远志5~9克。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https://img.taocdn.com/s3/m/c8ab9c9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6.png)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史长燕医师(中医医院),在临床诊治儿童多动症时,根据患儿的表现及伴随症状,将儿童多动症辨证分为4型,即心肾不交型、肝风内动型和风痰上扰型施治,疗效满意。
【绝技妙法】中医认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
阳动有余,阴静不足为其特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
多动、急躁、易发脾气等乃肝胆过亢之象;心神不宁,难以静谧,注意力涣散乃心脾不足之症。
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虽疗效较慢,但无毒副作用,并能调整脏腑功能,对多动症常见伴随症状如遗尿、厌食、易感冒等也有改善作用,且中医辨证治疗有很大灵活性,能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而随症加减,疗效较好。
【常用方药】(1)心肾不交型心肾不交型表现为多动易惊,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环境刺激。
可伴有心悸,健忘,睡眠不安,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数。
治宜:清心泻火,补肾安神。
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减:生地黄、黄连、山药、莲子心、茯神、牡丹皮、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当归、阿胶。
(2)心脾不足型心脾不足型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多梦,学习成绩不稳定,伴有眩晕,心悸,摇头努嘴,言语多而反复,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面色欠润泽,舌质淡嫩,脉细弱或沉细。
治宜: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选用造车丸加减:党参、白术、茯神、远志、石菖蒲、枸杞子、何首乌、当归、炒酸枣仁、生牡蛎、炙甘草。
(3)肝风内动型肝风内动型表现为容易激动,任性冲动,上课不守纪律,坐立不安,甚至辱骂殴打他人,缺乏自制力,且伴有眩晕,目赤,眨眼,皱眉,面部肌肉大多呈快速抽动,小便黄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宜清肝泻火,熄风镇痉。
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炒黄芩、生龙骨、生牡蛎、柴胡、炒栀子、当归、木通、生地黄、全蝎、白僵蚕、钩藤、甘草。
(4)风痰上扰型风痰上扰型表现为情绪烦乱,胡言乱语,做事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易冒险冲动,好干扰别人,有时耸肩,四肢抽动,同时伴有口臭,纳食增多,喉中痰鸣,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多动症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多动症中医康复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c6e7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b.png)
一、引言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
中医认为,多动症属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肝风内动”等范畴。
本文将结合中医理论,探讨多动症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二、中医病因病机1. 肝风内动:中医认为,多动症与肝风内动有关,肝风扰动心神,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2. 脾虚湿盛: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3. 心肾不交:心肾为水火既济之脏,若心肾不交,则心火亢盛,肾水不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4. 肾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若肾精不足,则脑髓空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肝风内动证型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钩藤、珍珠母、丹参、石菖蒲功效:疏肝解郁,平肝息风,宁心安神(2)脾虚湿盛证型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白芍、甘草、党参、茯苓、薏苡仁功效:健脾益气,祛湿止泻,宁心安神(3)心肾不交证型方剂:交泰丸加减药物组成:黄连、肉桂、远志、石菖蒲、珍珠母、龙骨、牡蛎功效:交通心肾,宁心安神,平肝潜阳(4)肾精不足证型方剂:补肾益智汤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益智仁、石菖蒲功效:补肾填精,益智安神,平肝潜阳2. 针灸治疗(1)肝风内动证型穴位:百会、神门、太冲、太溪、行间、足三里操作:每次选3-5个穴位,用毫针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2)脾虚湿盛证型穴位: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操作:每次选3-5个穴位,用毫针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3)心肾不交证型穴位:心俞、肾俞、神门、三阴交、太溪、太冲操作:每次选3-5个穴位,用毫针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怎么样?](https://img.taocdn.com/s3/m/fb411e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4.png)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怎么样?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其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传统中医学认为,小儿多动症是由于脾胃虚弱、肝火上升等内在因素导致的。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
本文将探讨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并提供一些科学的观点和研究结果。
1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小儿多动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从而改善多动症状。
中医认为肝火上升是导致多动症的另一个内在因素,一些中药可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平衡肝火,减轻多动症状。
中医认为肝肾不足也是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之一,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肝肾功能,平衡阴阳,从而改善多动症状。
中医认为心脾不和也与多动症有关,中药可以通过补益心脾,调节情绪,改善多动症状。
中医认为多动症与心神不宁有关,一些中药可以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有助于平静心神,减轻多动症状。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也与多动症有关,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增加营养供给,改善多动症状。
中医认为多动症与体质虚弱有关,中药可以通过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减轻多动症状。
中医认为肝火上升是导致多动症的另一个内在因素,一些中药可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平衡肝火,减轻多动症状。
这些中药可以清热降火,舒缓肝气郁结,从而改善多动症状。
此外,中医认为肝肾不足也是导致多动症的原因之一,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肝肾功能,平衡阴阳,从而改善多动症状。
一些中药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可以补充肝肾的精气,提高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多动症状。
中药治疗多动症的具体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配制适合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中药可以通过口服、煎煮、熏蒸等方式进行使用。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改善多动症状。
在中医治疗多动症中,耳穴是常用的穴位之一。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减轻多动症状。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https://img.taocdn.com/s3/m/9da406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5.png)
中药治儿童多动症的方子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缩写为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特点。
在中医理论中,多动症可以归为“痰热扰动”、“肝火上炎”、“心肾不交”等病机范畴。
治疗儿童多动症时,中医药的理念是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减轻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副常用的中药方子,供参考:方名:安宁灵饮组成:1.龙骨(15g):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舒缓多动症患儿的过度活动。
2.牛膝(15g):利湿解毒,消炎止痛,用于调节儿童体内湿热之气,缓解多动症症状。
3.茯苓(15g):降火消肿,有助于清热解毒,舒缓多动症患儿的症状。
4.酸枣仁(10g):具有镇静安神、解郁的作用,可改善儿童多动症的精神状态。
5.酸枣仁(10g):消炎解毒,舒缓多动症患儿的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6.川芎茶(15g):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多动症症状的发生。
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混合,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留汤。
分2-3次口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7-10天。
注意事项:1.药方中的药材应由专业中医师根据具体病情调配,用量也需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来决定。
2.服药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体验和反应,并随时与医师交流。
3.严禁滥用药物,必须遵医嘱服用,避免药物过量或错配。
4.药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还需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综合斟酌,最好由专业中医医师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这只是其中一副常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方子,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应注意提供稳定、安静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患儿的日常活动和作息时间,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训练等综合治疗手段。
同时,中医治疗多动症也需要持之以恒,治疗过程较长,需家长与医生共同努力,力图改善患儿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a607c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3.png)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1.针灸法体针:主穴取内关、太冲、大椎、曲池,配穴取百会、四神聪、隐白、神庭、心俞。
捻转进针,用泻法,不留针,每日一次。
耳针:Canillac、神门、交感、脑点。
深刺及不取针,每日一次。
或用王不留行籽压穴,咽癌同上。
梅花针:用梅花针叩打夹脊、督脉经穴,重点叩打心俞、肾俞、大椎穴。
2.推拿法补脾经,揉内关、神门,按揉百会、足三里,揉心俞、肾俞、命门,捏脊,擦督脉、膀胱经侧线。
3.食疗法(1)龙眼肉干品500克(鲜品更佳),白糖50克,将龙眼肉放碗中加白糖,反复蒸晾3次,使色泽变黑,将龙眼肉再拌以少许白糖装瓶备用。
每次4~5颗,每日两次,连服7~8日。
用于各证。
(2)猪脊髓适度,淡盐蒸服。
长服益肾精,迁调脑髓。
用作肝肾阴虚证。
(3)黑大豆、酸枣仁、茯苓、海带、金针菜、胡萝卜加工为散剂,4~6岁每次l0克,每日两次;7~12岁每次15~20克,每日两次,3月为一疗程。
4.中成药(1)静灵口服液:用于肝肾阴虚证。
每次10毫升,每日两次,口服。
(2)人参归脾丸:用作心脾两消化不良。
每次3~5克,每日两次,口服。
(3)知柏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每次3克,每日2~3次,口服。
对症下药1.肾虚肝亢证证候:多动多语,疲倦易激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神志低落,注意力不分散,动作僵硬自作聪明,指甲、头发不荣,五心烦热或面颊红肿。
舌红、苔太少或并无苔,脉细数或弦细而数。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潜阳,宁神益智。
方药:杞菊地黄丸以此类推。
主要药物:枸杞子20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白芍8克,龙骨15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炙甘草3克,牡丹皮6克。
夜寐不宁者,加酸枣仁8克、五味子6克,以养心安神;盗汗者加浮小麦10克、煅牡蛎15克以敛汗固涩,易怒急躁者加石决明15克、钩藤8克以平肝潜阳;遗尿者加益智仁8克、乌药6克、桑螵蛸6克以益固涩。
2.心脾气消化不良证候:神志涣散,乏力,纳差,形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戾,多语而少激昂,健忘,失眠,多梦,语言迟钝。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63c96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b.png)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如兴奋、睡眠差,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等,而学龄期最为显著,多数病儿年龄增长后症状逐渐减轻乃至自然消失,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
国外报道其发病率约5%~10%,在我国,其发病率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性患儿约为女性患儿的4~9倍,多发于6~14岁。
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行为障碍,如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情绪障碍,如易怒、易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学习困难,如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严重的可以出现逃学、说谎、偷窃等行为,甚至会发展为攻击性、破坏性行为,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故对本病的防治是儿科临床一个重要课题。
中医学无多动症病名的记载,但在一些医籍中有一些与多动症一些症状相类的描述。
如《灵枢.行针》“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又如《寿世保元》云:“徒然而忘其事也,尽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
”这些描述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其属中医肝风、失聪、健忘范畴,与心、肝、脾、肾诸脏关系密切,部分医家从心脾入手、从脾肾入手,研究本病。
张士卿教授系甘肃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甘肃中医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
儿童多动的推拿治疗方案
![儿童多动的推拿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460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c.png)
一、引言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
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无痛苦、无副作用的特点,近年来在治疗儿童多动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多动症的推拿治疗方案。
二、病因分析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 脑部发育异常:儿童多动症与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
3.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心理压力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儿童多动症。
4. 营养因素: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也可能影响儿童多动症的发生。
三、推拿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调和阴阳,平衡气血:通过推拿手法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
(2)疏通经络,调神安神:通过推拿手法疏通经络,使神志安定,提高注意力。
(3)强筋壮骨,增强体质:通过推拿手法增强骨骼、肌肉的力量,提高儿童体质。
2. 推拿部位及手法(1)头部①揉攒竹:用拇指指腹揉攒竹穴,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50次。
②揉太阳:用拇指指腹揉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50次。
③揉风池:用拇指指腹揉风池穴,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50次。
(2)背部①捏脊: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脊柱两侧的皮肤,从上至下捏动,每次捏动10遍。
②揉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用拇指指腹揉按各穴位,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50次。
(3)四肢①揉合谷:用拇指指腹揉合谷穴,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50次。
②揉太冲:用拇指指腹揉太冲穴,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50次。
③揉足三里:用拇指指腹揉足三里穴,顺时针方向揉动,每次揉动50次。
3. 治疗频率每天进行1次推拿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四、注意事项1. 治疗前,了解儿童的具体情况,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儿童多动症(ADD)或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性疾病(ADHD),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其特点。
1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约为7%至9%,半数患儿在7岁以前发病,男女比例为4至6比1。
有三成以上患儿伴有学习困难及心理异常。
目前,关于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
中医认为是肝郁痰滞,痰气交阻,郁久化火,心神被扰所致。
本病临床可概括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火内扰等证型。
儿童多动症的危害性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但是不少家长往往忽略了,认为多动症长大以后会自然痊愈,对早已是病态的孩子不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良机。
这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多动、易分心的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受外界干扰,这就妨碍了学习能力的获得,使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从而滋长厌学情绪,并与学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若患儿在学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厌学、成绩下降,学不到更多的知识;会影响终生。
由于近几年来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并影响患儿的学习、人格、品行的健康形成,已引起医学界及广大家长的广泛关注。
临床表现
1、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
2、行为障碍: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
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
3、情绪障碍:易怒、易兴奋。
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
4、学习困难: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小儿推拿与中药结合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安神定志、补益心肾,以及滋肾平肝。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推拿治疗对儿童多动症疗效奇特。
通过特定穴位取穴,能达到补脑安神,健脾益气,促进脏腑的功能,同时可缓解和降低大脑的兴奋性而延长小儿的睡眠时间,增强小儿生长发育。
所以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多动症成为一种独特治疗方法。
中药:安神健脾补益汤
方解:安神健脾补益汤中以云茯苓、酸枣仁益气健脾、养心安神为君;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合欢皮助君药重镇安神为臣;柴胡、栀子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肝气平,火气消,情绪自稳;胆星、郁金、菖蒲涤痰清心开窍,痰消郁除,神明自主,此两组药物共为佐;甘草益气助化源,又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正是根据小儿多动症的病机立法组方,科学配伍而成,故在临床上有满意疗效。
康复病例
患者:Mark 男 8岁,主诉:注意力不集中,任性,学习成绩差。
患者入学后平时话多,任性、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且情绪不稳,对刺激反应过强。
经检查诊断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
来我诊所综合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均明显好转;上课注意力集中,能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明显好转,后又经过一个疗程的加强治疗,痊愈而无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