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9.3 大气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9.3 大气压强

.
(3)如果在实验中,外界大气压突然变小,则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高度将.
(4)如果在实验中细管内不小心混进了一些空气,则测量值比真实值.
(5)假若托里拆利实验中把水银换成水,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3.气压计:自学41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3.观察教材第39页图9.3-1的实验证实是实际存在的.
4.著名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是做的;1标准大气压值为Pa.
5.大气压随高度.
6.抽水机是利用工作的.
二、合作探究(交流)
学点1.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1.大气压的产生
地球表面的空气由于地球的吸引受作用,因此,对容器有压强;同液体一样,空气也具有,因此,对容器有压强,页存在朝方向的压强.大气对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简称或.
2.大气压的存在
实例:图9.3-1甲图中的吸盘能紧贴在光滑的墙上,是由于的作用;图乙中试管中的水不流出,是由于的作用;图丙中的饮料在靠上升倒嘴里的;图9.3-2中的铁桶是被压扁的.这些实例证明了的存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请举出类似的一些实例:,.
3.实验:、等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练习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
学习重点
理解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学习难点
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设计.
一、自主学习
1.液体由于具有和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作用,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由于具有和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学案:9.3大气压强

课题
大气压强
课型
新课
教师
班级
小组(组号)
学生
编号
9
学习目标:
1、了解由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9.3 大气压强。
演示: 吸盘、用吸管吸饮料、纸板托水。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 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1、大气压强的存在 强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介绍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5、大气压的作用:
(1)抽水机
(2)用吸管吸饮料
【达标测评】
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B.橡皮管有吸引力
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
2、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上留有小孔D.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5.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瘪.空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
。
6.2003年5月22日,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高度为8848.13m的珠峰。登山运动员从高山顶返回到山脚宿营地时,随身携带的气压计的数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3大气压强(导学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 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学习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习难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大气压的测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大气压:因为空气有重力,所以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把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合作探究】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想一想】地球被大气层笼罩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做一做,想一想】“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实验(1)中硬纸片会落下;在实验(2)中,硬纸片不会落下来;在实验(3)中,硬纸片不会落下(均选填“会”或“不会”)。
【分析】硬纸片受重力作用,且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一定会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硬纸片不会落下,表明空气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大气压强 ①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②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校八年级下物理学科导学案班级:学生姓名:导学案编号:9.3 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日期:课题:§ 9.3大气压强〖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 20分钟)“科学学科素养三层级能力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水银柱高度不等于76cm ,就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B .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一定低于lOO ℃C .在同一座教学楼内,用气压计测不同楼层的大气压,结果应当是一样的D .一只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体积会渐渐变大,到达一定高度可能会自动破裂 2.如右图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___。
3.如右下图,小明用水银气压计在甲、乙、丙三座山上测量大气压,分别得到甲、乙、丙水银柱,则压强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
4.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与( )多选A .液面的气压大小有关B .大气压的大小有关C .加热的火焰大小有关D 加热的时间长短有关5.在海拔3700m 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吗?_________。
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____导致水的___________的缘故。
6.登山运动员在攀登海拔4000m 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 .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 .高处气温太低C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 .该运动员体质太差7.在海拔2000m 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 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 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 水银柱,则山的8.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的第3节,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是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2. 托里拆利实验: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让学生理解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3. 大气压强的测量:讲解气压计的原理,让学生学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
4.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使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难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以及气压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水银柱、气压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用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原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大气压强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是大气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2)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讲解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3)讲解气压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大气压强。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测量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 知识拓展:讲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气球、水杯、吸管等)。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吸管喝水、气球吹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
2. 讲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知道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于大气分子,使大气分子产生压力。
3. 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吸管喝水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吸管喝水时,吸走的是管内的空气,使管内压强减小,而大气压强将水推入管内。
2. 分析气球吹胀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吹气使气球内压强增大,当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气球就会吹胀。
四、动手实践(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吸管、水杯等器材进行实验,观察大气压强的作用。
活动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案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活动过程、活动重难点、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具体阐述。
一、设计意图在本次的教案设计中,我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气球、塑料瓶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等。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如吸管喝饮料、铁轨下面的小孔等,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
2. 实验一:用气压计和水银柱演示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数值。
3. 实验二: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气压计,观察和记录不同高度气压的变化。
4. 实验三:通过吹气球、挤压塑料瓶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讨论大气压强的作用和应用。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六、活动重难点1. 实验一:让学生理解气压计的原理,掌握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2. 实验二: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观察的能力,理解不同高度气压的变化。
3. 实验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3节,主要讲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2. 气压计:讲解气压计的原理、种类以及使用方法。
3.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离心式水泵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单位,认识气压计及其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气压计的使用。
2.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玻璃瓶、吸管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大气压强的生活实例,如用吸管喝饮料。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吸管能喝到饮料?饮料是被什么力量吸上去的?2. 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单位,讲解气压计的原理、种类及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利用气压计测量教室内的气压值,并解释测量结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大气压强现象,如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5. 知识拓展:介绍大气压强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的飞行、气象预报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
2. 气压计的原理、种类、使用方法。
3.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单位。
(2)介绍气压计的原理、种类及使用方法。
(3)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作业答案:(1)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
(2)气压计的原理:根据气体分子的碰撞产生的压力来测量气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3.记住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考点重点:.知道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难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考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学法提导:自学---合作----探究 ----交流课前导学一知识回顾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二预习引导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等于Pa;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课堂导学一课题引入1.以下这些图片说明什么?想想大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2.历史上著名的什么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阅读教材40页“大气压强的测量”框题的内容,并观看托里拆利实验录相视频,完成下列问题:(1)请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这样大小的大气压规定为。
思考: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观看视频然后回答问题。
4.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都是利用什么工作的?你还能用大气压还能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三成果展示. 1、著名的_______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2、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_______,通常把这个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____Pa 。
四总结评价达标检测(一)当堂训练1.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压出笔胆里的空气,里面的压强___________,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墨水就被“吸”到笔胆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
本节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理解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以及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的关系。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的关系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等,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气压计,讲解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的关系。
3. 实验演示(10分钟)演示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练习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气压计、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
(2)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气压计。
(3)分析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的关系。
(4)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
2. 答案:(1)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3)大气压强与天气、高度有关。
一般来说,天气晴朗时,大气压强较高;阴雨天时,大气压强较低。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4)实际问题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导学案设计:9.3大气压强

9.3大气压强学校:同善初中班级:姓名:主备人:学习目标:1.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及产生原因。
2.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大气压的变化及影响4. 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5. 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学习如何测量大气压强并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学习难点:1. 通过实验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小的测量;2.大气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它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学法提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释疑----训练提升课时:1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简称_____________;2. 大气压强产生原因:大气受________作用且具有____________;3. 最早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最早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________Pa;相当于__________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 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叫______________;5.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逐渐_________;6. 外界温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_;温度越低,大气压越________;这就是为什么夏天气压低,冬天气压高的原因。
但是在密闭的容器中的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反之越小。
相同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压强越小。
7. 大气压的大小还与天气有关,一般晴天气压高,阴天气压低。
二、合作交流:大气压强的存在(看现象解释)演示实验:1.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长试管,一手拿试管,一手压住纸片,把试管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手压着纸片,所以不掉.)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2..看课本,什么力使饮料上升到嘴里?3.看图回答,什么力把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墙上?讨论总结以上三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说明:原来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空气内部向也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简称或,以上实验都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三、教师释疑:(一)大气压的存在1.演示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纸板托水。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导学案【推荐】.doc

课题: §9.3 大气压强【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3.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5.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学习重点】: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难点】: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课前复习和预习】: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① 液体受到 ,对容器 产生压强;② 液体具有 ,对容器 产生压强;2.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深度越深,压强 。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 越大,压强越大。
3.标准大气压:通常把 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pa.4.测量大气压的常用仪器有两种: 和 。
5.有关,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6.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液体的沸点会 。
【快乐学习 激情展示】:◆学点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1. 如图9-1所示,将玻璃杯中盛满水,然后将硬纸片紧密盖住杯口,再倒转过来,并缓慢的向各个方向转动,结果会发现纸片将 (填“会”、或“不会”)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 。
2.空气受到 , 具有 ,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 。
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学点二 大气压强的测量阅读教材40页“大气压强的测量”框题的内容。
并观看托里拆利实验录相视频,完成下列问题:(1)请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计算出760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图9-1(2)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规定为。
思考: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观看视频然后回答问题。
◆学点三大气压强的变化和气压计阅读教材41页内容,讨论“想想做做”,完成下面的内容。
1.测量大气压的工具:1)、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2)、气压计有和两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大气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 大气压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让孩子们亲手操作,观察现象,从而引导他们探索和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原理。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水杯、气球、塑料袋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实验材料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气球在空气中会膨胀的现象,引导他们思考空气对气球产生的压力。
2. 讲解:向孩子们解释大气压强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
3. 实验:让孩子们亲手操作,通过改变气压计中的气体压强,观察气压计的指针变化,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4. 实践:让孩子们用水杯、塑料袋等工具,自己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原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家庭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探索和深入了解大气压强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设计意图中提到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这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孩子们能够直观理解大气压强的关键。
教学目标的制定,特别是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重点。
再次,活动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这是难点之一,因为需要让孩子们亲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新人教版

9.3 大气压强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现象。
(2)了解测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2。
预习范围教材第9章3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2。
大气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________,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_______ 。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________。
3.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三、预习检测1.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2。
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嘴把瓶子吸住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
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D.用抽水机抽水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大气压强的数值:(1)演示教材图实验:杯内的水产生不产生压强?水为什么不流出去呢?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呢?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2)托里拆利实验。
①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②试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③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帕?结论: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能支持高水银柱.二、随堂检测1.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2.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课题9.3大气压强
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
学习目标1、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4、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
重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学习
难点
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设计。
预习案1.液体由于具有和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作用,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由于具有和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
3.观察教材第39页图9.3-1的实验证实是实际存在的。
4.著名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是做的;1标准大气压值为Pa。
5.大气压随高度。
6.抽水机是利用工作的。
行课案1、大气压的产生
地球表面的空气由于地球的吸引受作用,因此,对容器有压强;同液体一样,空气也具有,因此,对容器有压强,页存在朝方向的压强。
大气对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简称或。
2、大气压的存在
实例:图9.3-1甲图中的吸盘能紧贴在光滑的墙上,是由于的作用;图乙中试管中的水不流出,是由于的作用;图丙中的饮料在靠上升倒嘴里的;图9.3-2中的铁桶是被压扁的。
这些实例证明了的存在。
请举出类似的一些实例:,。
实验:、等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3、大气压强大小
(1)大气压强的粗略测量
如何利用吸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略地测量大气压的值。
实验原理:
测量大气压力的原理:
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吸盘表面受到的、吸盘的。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在什么时候读书:。
a)为什么要把吸盘表面涂水且吸在光滑水平板上呢?
b)用以上方法测大气压,在实际操作中有哪些困难?对测量值有何影响?
4、大气压的精准测量
(1)观察托里拆利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管内水银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是因为管内水银柱受到了作用,计算出水银柱的压强值就是大气压的值。
若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6cm,则P=。
(2)管内水银柱的高度跟将玻璃管提起、玻璃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等因素有关吗?。
(3)如果在实验中,外界大气压突然变小,则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高度将。
(4)如果在实验中细管内不小心混进了一些空气,则测量值比真实值。
(5)假若托里拆利实验中把水银换成水,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5、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常见种类:气压计和气压计。
托里拆利所用的装置是气压计,其优点是,缺点是,常用于;氧气罐上的气压计、高度计都是气压计。
6、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
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Pa。
2)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低;冬天大气压比夏天。
3)阅读41页“想想做做”:拿着自制的气压计从楼上倒楼下(或从山上到山下)的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将。
4)自学42页“科学世界”
检测案1.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焦耳
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少量残余空气,则()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4.下列过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5.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用力下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6.天空中的氢气球,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爆裂,以下正确的是()
A、这一高度的大气压值,把气球压裂
B、高空中的温度很低,气球被冻裂
C、高空中的大气压值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裂
D、高空中的紫外线很强,将气球照裂
7.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使玻璃管倾斜,那么管内的水银柱()
A、长度减小
B、高度不变
C、高度增大
D、高度减小
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A、往上喷出
B、稍微降下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
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9.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中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潜水服
10.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①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②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④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
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