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优秀5篇)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优秀5篇)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优秀5篇)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该页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篇一通用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的,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的文章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是文章结尾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即可;暗的难度大一点,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技巧一:理清文章结构
在解答语文阅读题时,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

阅读文章时,应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2. 技巧二:抓住关键词
在阅读题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关键词。

这些词可以是具体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是一些表达作者观点的词语。

抓住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3. 技巧三:理解上下文关系
在阅读题中,理解上下文的关系非常重要。

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隐藏在文中某个具体的句子或段落中,只有在理解上下文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回答问题。

4. 技巧四:注重细节
细节是回答阅读题的重要依据。

在阅读文章时,应该注意细节的描述,例如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事件的发展等,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5. 技巧五:注重整体把握
除了注重细节,还要注重对整个文章的整体把握。

只有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我们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6. 技巧六:灵活运用推理能力
在解答阅读题时,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推理能力。

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断,从而回答一些隐含的问题或者预测文章的发展走向。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阅读答题的一些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归纳大全整理

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归纳大全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归纳大全整理语文考试阅读时,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下面是我整理共享的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欢迎阅读与借鉴,盼望对你们有关心!1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1 在初步看到阅读题时,要认仔细真的将课文读三遍,了解任何一部分内容,留意后边的问题,要推断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什么,主旨是什么,依据他的特性,来做题。

2 对问题专攻某一部分文章,依据问题,推断那一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地方,从各个方面钻研,思索,梳理清晰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在考试时的珍贵时间。

3 最关键的,肯定是回答时扣紧文章,哪怕原材料搬上去也好,究竟离了阅读材料,有百分之五十答错,假如紧扣文章,就有百分之九十答对,哪怕有些不符合,改卷老师同样也会只扣一两分,答题时肯定要紧扣文章!紧扣文章!紧扣文章!2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要学会分析(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短句的含义1.要留意与文章的核心内容亲密相关的词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局部的主要内容亲密相关,要正确理解并赐予足够的关注。

2.要重视表达功能剧烈的词语。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理解上简单发生偏差的词语。

有高度的概括力,并与文章的核心内容有关。

4.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理解段落的作用,分析概括散文的内容大意。

答题时要找准全答案要点,从内容上来看,有点主旨,表达观点等作用;从结构上看,有(总结),总括,承上启下,提示文章思路等作用;从表达效果上来看,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等作用。

3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 首先要通读全文,对文章有个初步的了解。

了解主要的内容,对中心思想有个初步的揣摩。

2 扫瞄需要解答的作业题,理解题意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知道每道题与文章的联系之处。

3 逐一解答题目,找到文章相应的位置,认真阅读,理解和思索。

4 组织答题的语言。

要留意语句的通顺,标点符号的正确。

5 答题完后要做检查。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大全其实无论是学校语文还是高中阅读,其实答题并不需要我们自创答案,而是需要我们在阅读原文中稍加整理即可,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谈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留意和思索;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由于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由于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

由于该词精确地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话中某两三个词的挨次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由于:(1)与人们熟悉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阅读理解诗歌鉴赏答题公式1、人物形象答题公式(1)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身份)形象。

(2)分析内容。

(3)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2、意象类答题公式(1)指出有哪些意象以及意象的特点(2)析: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点(如有艺术手法要指出),再现画面(3)解:领悟意象(意境)背后后意蕴(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方法一、分析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加强感染力,加强联想;创造气氛,显示本质,给人以启发。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加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激烈。

7.反复:特别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楚;多次强调,加强感染力。

二、分析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例题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有什么特色?文首:1)结构上,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统摄全篇、奠定基调、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2)内容上,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或中心(记叙文、小说),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顾;深入主题(记叙文、小说)、首尾呼应、照顾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这些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入、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等。

例题2、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熟悉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考查方式: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

2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有哪些无论是任何考试的语文,阅读理解都是提高分数,拉开差距的关键题型。

想要在语文获得高分,除了把握基础的知识外,还需要加强于都理解的解析能力。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1.在文章中找到概括全文的句子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中有一种是在文章中寻找能够概括全文的句子。

一般来说能够概括全篇文章的句子会出现开头第一段,中间的某一段或是结尾最后的一段。

结尾全文的句子出现在第一段,有开门见山,引领全文,点名文章的中心的思想作用,出现在中间一段能够承上启下,过度转折的作用,而它出现在最后一段则有概括全文,阐明作者主旨的作用,还有收尾呼应的效果。

2.看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中有一个是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的,那就是一定要明白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写作是作者想要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所以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中,常常能够看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赞美、批判、感动、。

这些情感有的作者表述的简单明了,而有的作者却是含蓄内敛,需要学生们从作者的用词上进行推敲。

3.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中还有一种就是要弄清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是哪种。

通常同学们一般在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和排比或者是反问等几种,这几种在考试当中都是考的比较多的,多用修辞手法能够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能让文章富有美感和韵律感。

另外,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同学们,一旦遇到作者在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时,不可只看表面,一定要明白作者比喻背后的意图。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浅析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高中语文必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必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必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不管是阅读时,还是写答案时,都要抓住重点。

在阅读题目时,把重点文字做好标记,在写答案时,把最重要和关键的点说清楚。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必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1.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 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 x 为什么要从 y 写起:揭示 x 与y 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一、时多积累:平时看得多,读得多,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有思路,平时的积累很重要二、考试认真分析:1、对重要词语的理解2、对重要句子的理解3、对标题含义的理解4、对修辞手法的理解5、注意转折,尤其是“但是” ,“可是”这样的词,出现这样的词,作者的观点往往就要出现了三、做完题之后,再通读一遍,并将前后问题对照看看。

一、抓重点:不管是阅读时,还是写答案时,都要抓住重点。

在阅读题目时,把重点文字做好标记,在写答案时,把最重要和关键的点说清楚,不要为了凑字数,在答案上面写好多废话,第一是浪费时间,第二是老师改卷时只会看与准确答案相吻合的答案给分。

二、叙述清晰:遇到文言文题型时,可能是好多人的盲点,不管是解释字义还是翻译句子,都会碰到些许难点,在答这种题时,重要的就是要语句通顺,叙事清晰,实在不会的就往大意上靠吧。

三、不空题:在绝对不空题这一点上,可能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提醒过吧,因为做语文卷子,尤其是阅读,空题那可是大忌,即使完全不会也不能一字不答,多多少少能写什么,就写什么。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更深一层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套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2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小说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1、强化文本意识: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2、强化规范意识: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问答连读。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中语⽂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般情况下,⾼中语⽂试题中阅读的部分都有好⼏种题型,当拿到卷⼦时,应快速浏览阅读题型,抓⾃⼰最擅长的题型先做,如果没有擅长的题型,就先抓题量少的,阅读量少的先做。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语⽂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1⾼中语⽂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

读题时注意从题⼲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使阅读具有明确的⽬标。

(2)、读⽂时,要注意整体把握⽂章的主要内容和中⼼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1、⽂章体裁:诗歌、⼩说、散⽂(抒情散⽂、叙事散⽂)、剧本、说明⽂、议论⽂2、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散⽂种类:(1)叙事散⽂(2)抒情散⽂4、散⽂特点:形散⽽神不散。

5、⼩说种类:长篇⼩说、中篇⼩说、短篇⼩说、⼩⼩说。

6、⼩说三要素:⼈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潮、结局 )。

7、记叙⽂的表达⽅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找⾸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眼: 标题是“⽂眼”,统帅全⽂(新闻);有时交代主要⼈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2⾼中语⽂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修辞⼿法的作⽤句⼦本⾝作⽤,结合句⼦语境1⽐喻拟⼈⽣动形象⽣动形象写出了 + 对象+特征2 有⽓势加强语⽓⼀⽓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等;(4)、对⽐: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表达⽅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表现⼿法:象征、对⽐、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法:⽐喻、拟⼈、夸张、排⽐、对偶、引⽤、设问、反问、反复、互⽂、对⽐、借代、反语四、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度:正⾯描写、侧⾯描写七、描写⼈物的⽅法:语⾔、动作、神态、⼼理、外貌⼋、描写景物的⾓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描写(或抒情)⽅式:正⾯(⼜叫直接)、反⾯(⼜叫间接)3⾼中语⽂阅读答题技巧⼀.⽂章开头结尾的作⽤常见答案开头的作⽤:1.吸引读者:(1)巧设悬念 (2)使⽤修辞(使⽂章⽂字⽣动)(3)充满⽣活情趣 2.总领全⽂3.奠定感情基调4.于后⽂发⽣某种关系:(1)对⽐关系(2)铺垫、伏笔关系 (3)呼应关系(4)欲扬先抑结尾的作⽤:1.中⼼类:(1)点明中⼼ (2)深化主题 (3)拓展主题2.于前⽂发⽣某种关系:(1)对⽐ (2)呼应3.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关于总喻和分喻的思维⽅式(⽤于带有较复杂⽐喻修辞的句⼦理解题)思考步骤:1.明确陈述主体(基⽯)2.分清本体喻体(重点) 3.理清⽐喻内容(保障)三.关于三种⼈称各⾃的好处问题第⼀⼈称:(我) : 1.使读者有⾝历其境之感2.便于作者表达⾃⼰较复杂情感(我们):1.说理性有号召⼒ 2. 抒情性有感染⼒第⼆⼈称:(你,你们):1.赞美性质:亲切感2.批评性质:(1)⼈:质问之势-⽓势强烈-表达情(2)⾮⼈:拟⼈化—同上第三⼈称:(他,他们):客观真实4⾼中语⽂阅读答题的技巧⾼中语⽂现代⽂⽂体阅读答题技巧--记叙⽂阅读答题技巧:1.⽂章体裁:记叙⽂,议论⽂,散⽂,⼩说,诗歌等。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方法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方法概述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技巧之一,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把握问题的关键,并且提高解题速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方法,帮助同学们在阅读理解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方法一:精读全文1.有序阅读: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了解作者的观点。

2.标注关键信息:划重要段落、关键句子和生词,帮助理解文章。

3.分析内容:深入剖析文章中的细节、比喻、象征和隐喻的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4.总结归纳: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整理关键词语,为答题做准备。

方法二:逐题阅读1.迅速浏览全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确定题型:仔细阅读题目,判断题型,例如细节理解、主旨归纳、语义理解等。

3.定位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迅速回归文章中定位信息,寻找答案的线索。

4.精筛关键句:仔细阅读定位的段落,找出关键句、词语,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5.选择答案:根据理解和分析,选择正确的答案,并用线索和原文进行核对。

方法三:反推法1.先答后读:在答题前尽量不阅读选项,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回答问题。

2.排除干扰:快速浏览选项,排除不符合文章主旨和逻辑的选项。

3.对照原文:再次阅读对应的文章段落,找出支持正确答案的线索。

4.确认答案:根据对原文的重新理解和分析,选择最符合原文的选项。

方法四:提前预判1.快速浏览题目:迅速浏览问题,将关注点集中在问题的关键词上。

2.猜测答案:结合问题关键词和文章大意,提前预测可能的答案。

3.寻找证据:在阅读文章时,特别关注与预测答案相关的信息。

4.确认答案:经过预判和阅读,选择最符合预测的答案。

方法五:归纳思维1.确定中心思想:整体理解文章,并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拆解细节问题:将问题细化为具体的细节问题,逐一解答。

3.比对答案:对照文章细节和问题,逐一比对答案的准确性。

4.综合回答:将细节问题的答案归纳总结,回答整体问题。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和模板一、阅读理解解题技巧1. 快速浏览整篇文章,掌握大意。

通读文章时,要注意标题、副标题、导语、开头、结尾,了解文章的主题,掌握上下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对于后续的问题解答有很大的帮助。

2. 注意关键词和细节。

文中关键词往往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常会在标题、副标题、导语、开头和结尾等位置出现,需要认真把握。

细节则是文章中具体的地点、人物、事件等,往往是回答问题需要寻找的重要依据。

3. 精读和归纳概括。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文章和主题,可以进行精读,把握文章的细节,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和概括,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为回答问题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4. 找准问题的类型和答案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问题答案的要求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例如,有些问题需要细节性回答,有些则需要概括性回答,还有些则需要看出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

5. 注意全文的逻辑关系。

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篇章都有自身的逻辑关系,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二、阅读理解解题模板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解决各类阅读理解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模板:1. 细节性问题解题思路:找到问题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关键词,从文章中寻找明确的相关信息,进行精确的回答。

模板: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例如:文章中提到的有关“小明”的信息有哪些?答案:从文章中可以得知,小明是一个爱好读书的年轻人,目前正在读大学。

他喜欢看故事书和科技杂志,也曾参加过学校的文艺比赛。

2. 综合概括性问题解题思路:找到问题中涉及到的主旨、观点、态度等关键词,从文章中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注意不要遗漏重要内容。

模板:综合文章内容,可以得出……例如:文章主要在讲什么?作者对此有什么态度?答案: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可以看出,文章主要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展开探讨,并呼吁大家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万能答题模板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真是让不少同学又爱又恨的东西。

有时候读得懂,却不知怎么下笔;有时候答对了,但觉得没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和万能模板,希望能帮你在考试中轻松应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步骤首先,读题是关键。

1.1 审题要细致别急着动笔,先把题目读清楚。

题目里有时会有提示词,比如“分析”,“探讨”,“总结”等等。

这些词能告诉你应该从哪个角度来解答问题。

1.2 把握文章主旨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你可以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这样心里就有个底了。

2. 作答的步骤和技巧接下来,就进入了正式答题的阶段。

2.1 引用原文当你在回答问题时,尽量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引用。

这不仅能增加你的答案的权威性,还能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确实是从文章中得出了结论。

比如,如果题目问的是“作者如何看待现代科技的发展”,你可以引用文章中提到的相关句子来说明作者的观点。

2.2 分段作答尽量把你的答案分段写,这样更有条理。

每一个段落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清晰明了。

比如,第一段可以写你的总体看法,第二段可以提供支持你观点的证据,第三段可以总结一下你的观点。

3. 实用的答题模板为了让大家更方便,我准备了一个通用的答题模板。

虽然不是“万金油”,但用得上还是很不错的。

3.1 主旨题答案模板:文章主要讲了(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具体的手法)表达了(中心思想)。

例如,(引用文章中的相关句子)。

示例:文章主要讲了人们对科技进步的不同看法。

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担忧。

例如,“虽然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它也可能导致我们失去与现实的联系。

”3.2 作者观点题答案模板:作者认为(观点),因为(理由)。

文章中提到(具体事例或论据),进一步说明了这一观点。

例如,(引用文章中的具体内容)。

示例:作者认为,现代科技的过度使用会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因为它虽然使沟通更加便捷,但却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

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三篇篇一: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模板(1)诗歌答题模式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2)现代文答题模式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3)小说独特答题模式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4)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5)积累——现代文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做阅读的注意事项1、语文阅读以及作答的时候,一些基本的技巧要掌握。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1. 理解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确保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2. 多读多练:通过阅读大量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定期进行练,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技巧。

3. 全面理解文章:在阅读文章时,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4. 掌握关键词:在阅读理解中,掌握关键词对于正确答题非常重要。

关键词可以帮助你定位相关信息。

5. 划分段落:将文章分成段落,理解每一段的主题和内容,以帮助理解整篇文章。

6. 排除干扰项:在选择题中,有时会出现干扰项。

通过排除与文章不相关的选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7. 注意细节:细节问题通常出现在文章中,要认真阅读并留意
细节信息。

8. 注重语境:考虑文中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用词
目的。

9. 多角度思考:适当调整思维方式,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
的含义。

10. 划重点:对于文章中重要信息和关键词,可以用标记方式
进行划重点,以便后续答题时更快定位。

11. 针对题目细化答案:对于开放性问题,要结合文章中的具
体细节提供详细和准确的回答。

12. 足够时间:阅读理解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过程,保持冷静,不要匆忙答题。

以上是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对你的
研究有帮助。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100个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100个解题技巧

1. 找出文章的主题句2. 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3. 先阅读文章的标题、图片、图表和副标题4. 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5. 注意文章中的细节6. 将文章的信息归纳整理7. 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8. 对文章中的每一个问题进行思考9. 根据文章的语言特点判断文章的类型10. 根据文章的信息来推断作者的意图11. 注意文章中的反问句和转折句12. 注意文章中的排比句和比喻句13. 注意文章中的长难句14. 对文章的细节进行推理和分析15. 注意文章中的插入语16. 注意文章中的强调句17. 注意文章中的省略句18. 将文章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19. 注意文章的结论性句子20. 注意文章的转折词21. 对文章的细节进行深入思考22. 根据文章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23. 注意文章中的解释性句子24. 注意文章中的提问句25. 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整合26. 注意文章中的举例句27. 注意文章中的结论性句子28. 注意文章中的假设性句子29. 注意文章中的推理句子30. 先预读,弄懂文章大意;31. 再审题,找出关键词;32. 归纳总结,回忆事实;33. 分析推理,证明观点;34. 综合运用,把知识点联系起来;35.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36. 分析文章语言,理解文章表达方式;37. 分析文章背景,了解文章来龙去脉;38. 找答案端点,定位答案所在位置;39. 综合运用上述策略,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40. 根据题意,画出知识点脉络图;41. 把握主干,舍弃细节;42. 运用排除法,淘汰错误答案;43. 利用前后照应,理解文章内容;44. 分析文章对比,对比不同观点;45. 分析语气语调,理解文章态度;46. 分析句子结构,理解文章意思;47. 分析句子成分,理解文章表达方式;48. 运用上下文线索,理解文章内容;49. 分析文章论述方法,理解文章观点。

50. 先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51. 细读第一段,弄清文章的标题、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

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提升阅读效率。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1. 预读策略:在正式阅读之前,先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包括标题、小标题、首尾段落等,这样可以为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2. 关键词定位: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它们往往是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的关键。

通过关键词可以快速定位到文章的重要部分。

3. 理解作者意图: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4. 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文章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分析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展开论述的。

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论证过程。

5. 注意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它们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作者的观点,还要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充分的论据支持。

7. 做笔记和标记:在阅读时,可以做一些简要的笔记或在文章旁边做标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这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深度。

8. 练习总结: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这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还能加深记忆。

9. 多读多练: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提高对不同文体和题材的理解能力。

10. 反思与调整:在每次阅读练习后,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并在下一次阅读时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阅读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的不断练习和应用,可以逐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语文阅读的万能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的万能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的万能答题技巧在语文小说阅读方面,有很多同学的都太会答题,那么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答题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阅读的万能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法一、注意词语和句子表达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

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

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分辨先后顺序。

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如果是判断句子正误,要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二、认真审题,准备把握各种信息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

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

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答题要点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1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答题公式(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
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阅读理解诗歌鉴赏答题公式
1、人物形象答题公式
(1)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身份)形象。

(2)分析内容。

(3)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意象类答题公式
(1)指出有哪些意象以及意象的特点(2)析: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点(如有艺术手法要指出),再现画面(3)解:领会意象(意境)背后后意蕴(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3、景象类答题公式
(1)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

(2)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

(3)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2阅读基本题型及解答思路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
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题型2: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

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语文阅读题除了上面最核心的技巧以外,当然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方法。

做语文阅读会遇到很多题型,同学们如果能大致了解这些题型怎么答,就会在考试时更有把握,答题时也会更游刃有余。

语文常见的题型有某句话的作用,一般考的都是开头或结尾的话,那么开头就是开门见山、点题、引领全文、做伏笔,结尾就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与开头照应等;考查文章主题的题型就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什么主旨等等,也是有模板的,可以自己总结;还有就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这些修辞都有哪些作用,这都可以事先背诵,然后考试时套用模板答题,不仅能提高答题速度,还能提高准确率。

关于标题
1、标题的含义。

表层义(即字面义)﹢深层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指代义)。

2、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小说的中心。

②高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交代主要人物。

⑤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给小说拟标题。

A、看中心句。

B、看开头和结尾。

C、看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