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汇总5篇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汇总5篇测区行政区划: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
交通情况:测区紧邻石门寨乡上庄坨村,东有秦皇岛至青龙县公路,有长途客车通往秦皇岛市区,交通便利。
二.测区气候特点:秦皇岛属暖湿润半湿润季风带华北型大陆性气候区,历年年均温约为10.5℃,年降水量695.5mm,集中于7─8月;秦皇岛市主要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最大风速20.8m/s,1至3级风占74%。
三.测区经济发展情况测区邻近抚宁县石门寨乡上庄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南部有一废弃煤窖。
ⅲ、实习作业中依据《工程测量规范》(1995年版)、《测量学》、《测量与地图学》教材。
ⅳ、实习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起算点g1坐标(1700.00,1700.00)。
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起算点g2高程170.00m。
ⅴ、图根控制测量一.图根导线的选点和埋设标志选点要求:本组在测区内布设一条闭合图根导线,导线点5个。
导线平均边长小于70m,本组平均边长47m。
相邻边长之比均小于3:1。
导线点标志是喷红油漆于一固定点处,中心以圆十字形点位为标志。
二.水平角测量:仪器:dj6光学经纬仪,垂球x2,竹竿x6,纪录板,纪录手簿,铅笔,小刀,遮阳伞,经纬仪脚架。
观测事项:经纬仪对中采用光学对中器对中,用三根竹竿做成简易三脚架,并悬挂垂球作为照准目标;起始边方位角采用地质罗盘测定,本组g1g2方位角为29°45′00′。
注意事项:观测前将脚架腿踏实,防止三脚架滑动;一测回内不能进行对中和整平操作;观测时一人独立观测,眼快心细,并有其他人(一个)在旁边为仪器遮伞;观测过程中操作仪器动作要轻,转动照准部后符合气泡不得超出格线;其他人员不得在仪器旁走动;每一测站工作结束后,要对测回数据进行检核计算,符合限差要求才可迁站。
限差要求:测回法上、下测回水平角之差小于40′两测回同一水平角之差小于24′实例:三.距离测量:仪器:光电测距仪:nds3000,电子经纬仪,三脚架x3,单棱镜,三棱镜,遮阳伞,记录板,记录手簿,小刀,铅笔。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3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大地测量学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大地测量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大地测量学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的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能够独立完成一次小区域的测量任务,并撰写实习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1. 准备工作:在实习前,我们小组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了解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学习了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2. 实地测量:实习当天,我们到达了实习地点,并进行了现场勘测。
首先,我们使用了全站仪对现场进行了三角测量,测量了两个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随后,使用GPS仪器对参考点进行了测量,获取了各点的坐标数据。
最后,我们使用水准仪对参考点的高程进行了测量。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回到实验室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使用测量软件对三角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出各点之间的几何关系。
另外,还利用GPS数据计算了各点的坐标值,并校正了相关误差。
最后,利用水准测量数据,计算了各点的高程差,并绘制了高程图。
4. 结果总结和讨论:根据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结果,我们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发现了一些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同时,也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大地测量学实习,我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技巧。
同时,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也加深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在大地测量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四、致谢在实习过程中,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同时,也感谢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使整个实习过程愉快而顺利。
实习报告就是这么写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自从进入大地测量实习以来,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心得体会大地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面点位测量的科学,它在工程、建筑、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意识到实践操作的必要性。
因此,在完成大地测量学课程学习的同时,我积极参加了大地测量学实习,以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实习期间,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野外测量实训。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深入了解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并学会了如何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和数据处理。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1. 测量实习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大地测量学的精髓。
通过实习,我对地球的形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等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测量实习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野外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工作,但只有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测量实习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
野外测量工作条件艰苦,我们需要在户外长时间工作,面对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勇于面对挑战,保持了良好的心态。
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将对我的未来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4. 测量实习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还要学会如何处理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
这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使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5. 测量实习让我对大地测量学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很多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软件,如全站仪、GPS定位系统等。
大地测量学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实习报告(模板)1
大地测量上机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第9周星期三
二、实习地点:系办三楼机房
三、实习内容: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
四、实习目的:(1)尝试编写白塞尔主题解算的程序
(2)通过实例检验解算的结果
五、实习步骤:
1、先了解书本上关于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的步骤;
2、双击打开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的程序,如下:
3、在“选择椭球”中选择“克氏椭球”,“选择正反算”中选择“正算”;
4、然后在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数据,如下:
5、接下来单击菜单栏中的“数据正确”,记得正算结果,如下所示:
6、重复第3步,选择反算,并输入相应数据:
7、点击“数据正确”,即得反算结果:
六、实习总结:通过白塞尔大地主题结算方法的上机操作,懂得了白塞尔法结算大地主题是将椭球面上的大地元素按照白塞尔投影条件投影到辅助球面上,继而在球面上进行大地主题解算,再将球面上的计算结果换算到椭球面上的原理,并熟悉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的程序。
2023年大学测量实训报告总结(八篇)
为期两周的测量实训结束了。
在这两星期中,虽然实训时间只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时间没有紧凑的让我感到繁忙与紧张。
但在是训期间我却听到,学到很多。
通过这次的实训我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而实际动手操作又让我对许多的细节有了新的体悟和理解。
而今年的夏天让人感觉来得特别的早!我们实训的地点就是某某森林公园,当太阳大放光芒时,我们也提前体验了一把测量人员的艰辛。
但也因为这样,才觉得着两周过得很是充实。
当最后描绘的图纸完成,把它展开的时候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成就感!当然,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一些问题,但在解决过程中,不管是怎么解决的,或是经过老师指导,或是与其他组的成员讨论,或是自己在组内进行摸索与解决……或是其他,当时不管哪一种解决方案,都能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提醒自己同样的错自己不要再下次再犯一样的错误。
在本次的实训中我担任第三小组的组长,所以我需要对自己这组的进度有所把握。
但我们组与别组却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别组基本都是一,二个人操作机器。
但我们组却要求人人都会玩转机器!所以我觉得我们这组是成员人人都是能手!这次的测量实训让我体会到:1.通过这次实训,我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过程。
熟悉了闭合导线的测量过程。
以及多于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2.在实训期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具备了独立操作,记录的技能。
3.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测量基础知识和操作知识的过程中,也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通过二周的实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对于时间(观念)的把握,以及爱惜仪器的自觉性。
总之,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这次的实训,对于我们操作素质和测量能力的培养起了一个综合训练的作用,使我们不但要掌握各种仪器应该学会,应该知道的要求,还让我们把所学的测量知识建立了较完整的系统概念,既要要求我们学习测量的知识,了解仪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又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凭具有运用所学测量知识的解决一些测量问题的能力。
水准测量实习报告范文(通用5篇)
水准测量实习报告时间过得真快,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实习经历,倍感充实,收获良多,是时候写一篇实习报告好好总结一下了。
但很多人说起写实习报告都是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准测量实习报告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准测量实习报告1一、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实习时间为七天,在这七天里不包括周末,周末正常休息。
实习的地点为校内的公路上。
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6月10日二、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的目的(一)掌握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
首先,是安置水准仪,张开三脚架,调节其长度,使架头大致的水平,压紧脚架,将仪器从箱中取出,放在脚架上,并把连接螺旋拧紧。
其次,是进行粗平,先将三个脚螺旋的高度调成一样,并处于剧中的位置,然后用手前后左右的移动脚架的一条腿,使圆气泡大致居中,旋转角螺旋,使气泡居中。
然后,在读数之前,应用微倾螺旋调整管水准器泡居中,使实现精确水平。
最后,是读数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转动仪器,用仪器的粗瞄准器瞄准标尺,拧紧制动螺旋。
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分化清晰,再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贴近水准尺的边缘。
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影像严格符合。
先估读毫米数,然后米、分米、厘米共四位数一起读出,以毫米为单位。
(二)熟悉微倾式水准仪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使用方法水准仪主要是有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由物镜、目镜、调焦螺旋、和十字丝分划板组成。
物镜:将远处的目标在十字丝附近形成缩小而明亮的实像。
调焦螺旋:通过其改变等效焦距,再通过目镜的作用,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放大的十字丝和目标影像。
十字丝分划板:其中横丝是用来测高差,而上下两条短丝称为视距丝,用来测量距离。
视准轴望远镜的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
视场:望远镜静止不动时,通过望远镜所能看到的空间。
视差:当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处上下左右的做少量的移动,发现十字丝和目标有着相对的运动。
地理测量报告范文
地理测量报告范文一、引言地理测量是指通过测量和勘测手段获取和处理地理数据的一门学科。
地理测量在地理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报告将介绍地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二、地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地理测量是指对地球表面的长度、面积、体积、角度、高程、坐标等进行测量的科学和技术。
地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包括测量的对象、目的、方法、仪器以及数据处理等。
三、地理测量的方法地理测量的方法包括大地测量和海洋测量两大类。
大地测量是指对陆地和陆地上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
海洋测量是指对海洋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测量的方法。
主要包括测线测量、测流测量、测深测量等。
四、地理测量仪器地理测量仪器是测量地理数据的工具。
常用的地理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PS导航仪、测距仪、测角仪等。
这些仪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自动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地理测量需求的要求。
五、地理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地理测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地理测量可以用于对城市区域进行测量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环境监测中,地理测量可以用于对地球表面的湖泊、河流、森林等进行测量和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理测量可以用于对土地面积、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进行测量和分析,为农业生产和土地开发提供参考。
六、结论地理测量是地理学研究和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地理测量,可以获取准确的地理数据,为地理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科学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将会不断提高,为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提供更好的支持。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三篇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三篇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篇1前言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实习,对观测、记录、计算等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增强个人工作的责任感,培养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1.实习目的:(1)进一步巩固、加深大地测量学、GPS的有关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大地测量学、GPS所使用的一起及观测方法,提高控制测量实践能力。
(3)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社会生产的管理能力。
(4)进行热爱测绘事业的教育。
2.本次实习的性质:这次的实习是关于“大地测量学”以及“GPS及现代定位技术”这个主题。
为了加强一级导线以及二等水准测量的能力。
3.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实习地点:南湖校区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五号区域实习时间:外业测量任务时间:20__年7月6日-20__年7月14日内业概算及平差计算处理时间:20__年7月15日-20__年7月19日4.实习的.组织和安排我在测绘08-3班五组实习。
一名组长:张安;一名副组长:余前勇;五个组员:王浩,姚一飞,赵东发,杨攀,朱剑;共七个人。
一.实习地区一般情况介绍1. 实习地区所在地理位置实习地区为矿大南湖校区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具体为图书馆及镜湖周围。
2. 交通情况所有已知点都是在柏油路上设置的,大道可行汽车,交通比较方便。
3. 地形地物(包括植被)概况测区内基本上都是宿舍楼,道路两旁有不是很茂盛的树木。
通视情况基本上还是可以的。
4. 已知控制点利用情况已知点有一个——I21,这两个点同个GPS组的观测,用Compass软件将基线进行解算可以得到这两个点的XY坐标。
二.执行规范名称(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__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__ (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91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7)《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__三.控制网的布设、作业计划和作业组织1. 控制网(GPS网、导线网、水准网)示意图(1)GPS网示意图:以上为南湖校区实习基地控制网与编号示意图。
测量实习报告总结1000字汇总
测量实习报告总结11、实习单位介绍:河北省第二测绘院始建于1975年。
隶属于河北省测绘局。
国家测绘局首批授予甲级测绘资质的综合性单位,河北省测绘行业十佳单位。
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含GPS、水准、三角、导线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工程测量含控制、地形、城镇规划定线与拔地、市政工程、线路管道、变形观测与形变、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村镇规划;海洋测绘等工作。
河北省第二测绘院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开放型测绘观念,坚持质量第一,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建立起管理科学、作风过硬、技术精湛、质量第一、诚信守誉,能攻坚、善突破、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性测绘队伍,为国民经济提供可靠地测绘服务保障。
2、实习目的和意义2.1参加有关单位的实际工作,并且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技能。
2.2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全部工作内容,以及工程方面其他的业务联系,培养动手能力与组织能力。
(三)参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任务,并掌握测绘工程的作业过程。
在天津做的是唐山遵化的修图。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工程地理信息的测绘并不是书本上那么简单。
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培养了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我们对工作的责任感,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在天津的工作主要对唐山遵化的地形图进行修侧。
首先由外业的工作人员将测量的内容和数据用cad作图。
再由内业人员对细微处用南方cass与cad进行修改及调整。
内业数据处理是指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包括对采集点的编辑、地物要素的绘制、文字注记、图形编辑和地图整饰等,从而绘制成可以输出的电子图形文件。
内业数据处理是测图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最后地形图的质量。
内业工作内容主要有:(一)、1.修正房屋。
将多线的房子首先用e加空格去掉,再在原处先点击x再点击鼠标重新画出面积相同的四点房屋。
测量的实习报告3篇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测量的实习报告3篇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它是在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基础上以工程建设和社会大战与安全保证的测量工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发展和形成的,为人列社会活动提供有用的空间信息。
因此,以本质上说,它是地球工程信息学科,是地球科学和测绘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工程建设测量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在测量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控制测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工程建设,城镇建设和土地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这就决定它的测量范围与大地测量要小,并且在观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上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一) 实习概述一、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学校内实习二、实习目的1. 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 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工程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熟悉控制布设作业计划、控制布设、观测、数据处理的作业程序及方法。
3. 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1. 实习时间 20__年6月17日-24日2. 实习地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四、实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四等导线和一组二等水准所有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工作,并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标准,各项成果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差。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地形测量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测绘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习,我旨在了解和掌握地形测量的实际应用,提高测量技能,增强地形测量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实地实践和数据处理两个环节。
1.实地实践实地实践是地形测量实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了解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
我们小组选择了一片农田进行测量。
首先,我们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然后,我们使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测量,标注了测量基准点,并围绕基准点进行了详细的地形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各种测量技巧,并及时校正测量误差。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地形测量实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得到最后的地形图或数字高程模型。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我们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筛选和过滤,去除了不可靠的数据点。
然后,我们使用插值算法处理了数据,得到了平滑的地形曲面。
最后,我们绘制了地形图和等高线,并生成了数字高程模型,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三、实习体会通过此次地形测量实习,我对地形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测量技巧。
在实地实践中,我发现操作全站仪需要耐心和细心,一丝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因此我更加注重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其次,我熟悉了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我学会了如何处理测量数据并生成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同时,我了解到数据处理的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思考和严谨操作,否则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最后,我认识到地形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地形测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的基础内容。
准确的地形测量可以为城市规划、工程施工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对于地形测量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通过本次地形测量实习,我不仅掌握了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福建省大地测量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具体到我省 ,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有 :①坐标系统的建 立 、维护和更新 ;②卫星定位的发展应用;③重力基准的建
立 、维 护和更 新 ;④ 似大地 水准 面精 化的发 展应 用 。 空 间大地 测 量是 实现 大地测 量学 科各类 目 最基 本 、最 标
获取地球空 间信息 ,合理利用空间资源 ,已成为现代社会经 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大地测量学在 2 世纪特别是近几 卜 0
年来 随着计 算 机技 术和 空间技 术 的进步 而得 到 了飞跃发 展 。
适用的技术手段 ,是大地测量学科向地球科学深层次扩展的
主通道 和主 推力 ,决 定着 学科 的发展 方 向和科学 地位 。近 年 空间 大地 测量 发展 的 特点是 :① G S 术 已迅速 普及 ,正 在 P技 成为 大地测 量 的主要 常规 技术 ;②技 术模 式多样 化 ,包括 空
同时 对部 分 G S P 点用 附合路 线或 支线方 式进 行水 准 C级 联 测 ,按 照三 等水 准观 测 。三 等水准 测量 于 20 02年 1 1月
 ̄
美 国于 17 年 提 出 了 G S全球 卫 星 导航 系统 ,19 年 93 P 95 该 系统 建 成并 开始 投 人运 行 , 20 年 9 , 国共 发射 了 至 09 月 美 4 G S 星 系列 。 国的 G S G S 种 P 卫 美 P 是 N S中第 一个 投 入全 面 工 作 的 系统 , 而且 是从 19 年 以来 至今一 直稳 定 运营 的唯 一 95 系 统 。G S进入 正 常工 作 之后 ,19 P 9 6年 ,美 国启动 G S现 P
经建 立起遍 布全 省 的大 地基 准 、高 程基 准 、重 力 基准 ,为海 西建 设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用 。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3篇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精选3篇(一)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部分应该包括实习的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和实习收获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的例子:本次大地测量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实践,加深对大地测量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并熟悉实际操作过程。
实习内容包括使用全站仪进行出测和后方连测,通过GPS测量实地控制点的坐标,并使用测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和原理,包括仪器的校准、观测站点的选择、观测数据的记录等。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了实地测量和数据的采集工作。
我们按照预定的控制网格点,在地面上设置了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了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的测量,同时记录了观测点的特征代码和对应的观测数据。
在GPS测量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几个控制点进行观测,使用GPS接收机采集卫星信号,并记录采集数据。
最后,我们将测量数据导入测量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坐标转换和误差分析等。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大地测量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全站仪的操作方法和测量数据的处理流程。
在实地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观测站点、如何正确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和记录数据。
同时,通过GPS测量实践,我对GPS定位原理和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使用GPS接收机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
最后,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坐标转换、误差控制和精度评定等。
总而言之,本次大地测量实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实践,提高了我在实地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
这次实习对于我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生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精选3篇(二)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范例在这次大地测量实习中,我通过实地实践和学习,深入了解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技能。
通过实践,我对于大地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此次实习中的主要收获和总结:1. 熟悉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本
课程编号:1300158 课程性质:必修测量计算与实习实习报告学院:测绘学院专业方向:测绘工程A 方向实习地点:大学班级组号: 3 班第1 小组学生:田宝林学号:24指导教师:宗泉新洲丁士俊向东黄海兰2012年6月18日至2012年7月6日目录1.概况 (4)2.已有资料情况 (6)3测区自然地理况 (6)4引用文件 (6)5.主要成果产品技术指标 (6)5.1关于控制测量及导线测量 (6)5.2关于碎步测量 (7)5.3关于绘图要求 (8)6.具体设计方案 (8)6.1图根控制测量 (8)6.2碎步测量: (9)6.3业成图 (9)7.设计评定 (9)一.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实习的是在我们完成《测量学基础》这门课程之后进行的,通过完成水准仪有关一起的检验和二等水准测量,使我们熟悉仪器的操作,并在实习过程中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巩固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另外,在后期的编程和外业概算过程中,对我们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次提升,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任务本次实习的任务有两项,分别是:1)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外业观测与概算;(约1.5周)2)测量计算课程设计;(约1.5周)三.测区概况本次实习的地点为大学。
校人员众多,交通复杂,地势起伏。
我组测量路线为武测环和珞珈山环。
其具体路线如下图:此图为武测环,上为北方向此图为珞珈山环,上为北方向四.已知高程点共有三个已知点可选用,我组所用点为珞珈山环的教务部点,已知高程为126.157m。
五.作业依据国家测绘局,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2006-05-24 测绘,2010仪器的检验(1)水准仪的i角限差为15″(2)标尺的零点不等差为0.10mm仪器类型光学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备注前后视距差≤1.0m ≤1.5m 任一测站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6.0m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奇数站后前前后奇数站后前前后左边表格均为往测,光学仪器返测时与往测相反,数字水准仪返测与往测相同偶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前后后前闭合差往返高差不符值4mm ( k为测段长度,单位为km,≤0.1km按0,1km算)环闭合差4mm ( F为环线长度,单位为km )六.踏勘、选点本次实习的路线图已经提前下发给我们,所以选点比较固定。
大地测量实习总结7篇
大地测量实习总结7篇第1篇示例:大地测量是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的基础工作,测量的准确度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我所在的院校组织了一次大地测量实习活动。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接下来,我将结合这次实习的经历,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这次大地测量实习活动历时一个月,共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个阶段。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学习了有关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仪器使用和数据处理等知识。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例操作,我对大地测量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对相关仪器的使用也更加熟练了。
在实际操作阶段,我们分组到不同的实习基地进行测量工作。
我的小组被分配到了一片山区进行测量任务。
这里的地形复杂,测量工作相对较为困难,但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我们进行了基准点的选址、三角测量、激光测距和数据整理等一系列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
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还学到了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山区测量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树木遮挡、地形险峻等原因,测量工作进展缓慢,但我们团队却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任务。
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不断锻炼了自己的处理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这次实习也让我对大地测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大地测量是一项综合性强、操作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测量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只有通过实践不断磨砺,才能真正掌握测量技术和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大地测量实习活动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大地测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也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测量实习报告五篇
测量实习报告()五篇测量实习报告〔通用〕【篇一】一、实习目的1、理解和消化《地籍测量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2、使同学娴熟掌控地籍测量的流程及相关软件的操作和运用方法,培育同学的动手技能;3、进一步熟识地籍测量的全过程;4、娴熟掌控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5、培育同学进行测量的组织技能,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6、培育同学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严格按测量规范进行测量作业的职业道德;7、通过地籍实习,使同学提高技术技能、法律意识、政策意识、社会意识。
二、实习要求1、对测区的掌握点、界址点以及相关的地籍要素进行施测和数据处理,对相关的地形要素做到合理取舍。
2、理解界址点的概念,掌控面积量算的方法。
3、熟识地籍图的测绘方法,并由地籍图编制宗地图。
4、小组内分工明确合理,组员轮番进行施测,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
5、每个作业小组提交一套测绘成果,每人提交一份计算资料和实习报告;6、实习期间留意个人安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无故缺勤。
三、实习任务1、地籍权属调查2、地籍掌握测量和界址点的测量3、地籍图的测绘4、宗地图的编绘5、面积量算和平差四、实习时间、地点20**年12月1日12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及家属院五、实习详细内容1、测区概况:本次实习的测区位于坐落在花园路和东风路交汇处的西北侧,其四至是东临花园路,南至鑫苑路,西临徐北路,北临理工学校。
总的外形为矩形,其面积约11万平方米,约165亩。
该单位的院墙主要是砖围墙,其总体布局为南边为教学楼,北边的铁栅栏以北为老师生活区,西边为操场,其跑道长度400米,运动场东侧为篮球场、网球场和排球场。
院内道路连线成网,通向每座建筑物。
院内花香扑鼻,绿树成荫,空气清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
院墙内外围有假设干界址点,并有相应的标识。
2、技术规范〔1〕运用规范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500、1:1000地形图图式》、《工程测量规范》GB500293、《地籍测量规范》。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6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 (2)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 (2)精选6篇(一)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地球形状、地球大小和地球上各点的地理坐标的科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实习,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大地测量的一些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和实际操作技能,加深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习过程和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使用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的操作方法。
2. 实地测量: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实地进行了一些测量任务,包括测量基线长度、测量角度、建立控制网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回到实验室后,我们使用计算机进行了实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观测值的平差和坐标计算,得到了一些地理点的坐标结果。
4. 实习总结与报告:通过实习,我们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地测量学的意义和挑战。
首先,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才能掌握。
其次,实地测量任务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因为往往需要多个仪器和多个人共同完成。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大地测量学的重要性和难度,也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未来的实习活动,我建议可以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每每到了毕业季,同学们都在一个个网站,一个个网页翻找着实习报告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你节省寻找的时间。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篇一一,概述1²基本概述《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基础实习之一,是在《测量学》、《测量平差》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大地测量学》的有关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实习环节,使学生明了本课程在专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理解控制测量是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使学生能建立为满足测绘地形图要求的具有必要精度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使学生能够建立具有控制全局作用,即有一个统一而合理的坐标系统的控制网,从而使地形图能互相拼接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具有限制测量误差传递作用的基本控制网,以满足设计、施工、放样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在外业作业、外业成果整理以及各工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初步加以分析、判别和处理,为学生更好地学好后继课程《工程测量学》打下基础。
大地测量学实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精密水准测量,二是精密角度测量, 2²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做好出测前的准备工作工具、仪器检校(天)每人观测8~10个点,每个测站测6测回,(要求满足测站限差)熟练掌握观测方法、要领(8天)精密水准测量每人观测往返2~3Km(7天)操作考核,抽签考核(天)三,精密角度测量测量员:XXX 记录员:XXX 前后视脚架:XXX找点:XXX一,角度测量具体要求1,了解全站仪,J2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各螺旋的作用,掌握全站仪,J2经纬仪测角的方法。
一测回2c互差小于等于13”两次重合读数小于等于3”,2,测量仪器J2经纬仪一台,一架棱镜,两个脚架,两个测签,记录板一块,记录纸等。
或全站仪一台,两架棱镜,三个脚架,记录板一块,记录纸等。
二,观测方法180 10 10 1、整置仪器,将仪器照准零方向,按下列式子: ( 为测回间mm度盘变换角,m为测回数)2、盘左:顺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1方向(零方向),读取水平度盘及测微器读数(重合两次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PS在震后地质灾害的监测应用学号:20121004000 班级:060121 姓名:肖龙内容摘要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对于我国部分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的一系列地质灾害更是对于地震的搜救、支援以及震区灾民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因此,对于震后地质灾害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本人结合网上的一些数据以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GPS地表位移监测步骤整理出来的在震后特殊条件下进行的GPS地表位移监测。
Our country is earthquake-prone countries, the earthquake in parts of the life of our people, property, cultural caused incalculable damage. In a seri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fter the earthquake, it is for search and rescue, support and safety of victims of the earthquake zone earthquake cause great risk. Therefore, monitor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fter the earthquake is very important, the paper is under GPS monitoring ground displacement I combined some online data and online query to the relevant GPS ground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step sorted out after the earthquake special conditions.1、绪论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大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已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所带来的污染与水土流失造成地质灾害大量增加,对我国局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2008年的汶川5.12地震后,灾区震前的不稳定斜坡和老滑坡,在地震的作用下开始演变为滑塌类地质灾害。
部分山体的垮塌堵住水流形成堰塞湖。
这些地质灾害为我们之后的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也因此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2008年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了“四川省地震灾区2008年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项目”,对一部分灾害点开展地表位移监测工作。
但是因为震后灾区部分高精度的控制点遭到破坏严重,造成个别灾害点区域大、高差大、跨度大的特点,用全站仪导线或者三角测量方法、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常规大地测量方法监测作业的过程中十分困难,工作量很大,同时也很难达到相应的观测精度。
因此这就需要GPS技术对这些灾害点来开展高精度的地表位移监测工作。
因为GPS相对定位技术来说具有测站间无需通视、观测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坐标,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而且大量的理论也证实GPS在短距离静态相对定位中,采用GPS卫星的广播星历,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因此,运用GPS来对震后地质灾害的监测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方法。
2、地表位移监测2.1 工程概况本次报告的监测区域处于四川省成都市西河镇西区石河坝南侧,因为崩塌和剥蚀的作用,在场地南侧临江边造成了一个一级阶地后缘斜坡地带,其坡度达38°~62°,局部陡坎及错台较发育,属于切向斜坡。
不稳定斜坡所处高程为2100~3200米,相对高差900多米,纵向长约1390米,横向均宽约680多米,总面积约0.9平方千米,危险区面积0.7平方千米,潜在滑体总体积约3400×105立方米。
在斜坡中部出现地表裂缝、建筑物裂缝,裂缝水平向位移约4~29厘米,垂直向位移约12~300厘米。
根据调查分析,如果在暴雨及地震等特殊工况条件下,斜坡具有演变成为滑坡的可能,尤其是以前缘斜坡下部已逐渐演变为局部滑塌类地质灾害。
因为这个原因进行初步调查阶段表面位移监测同时进行初步勘探。
2.2 GPS监测网的布设(1)基准点及基准网的布设我们将该项目四个GPS基准点选在稳定基岩远离变形区,编号为J1〜J4,其中两个位于变形区的后边缘的非变形区,剩下的两个位于河右岸,基准点点位分布图见(图1)。
由四个基准点单体GPS参考网络构成。
(2)监测点及监测网的布设监测点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滑坡特点来选定,这些监测点一方面要求能够反映滑坡体整体变形方向、变形量,另一方面要能够反映滑坡体范围和变形速率。
而且每个点还要考虑接收卫星信号情况,在测点上空不能有大面积遮挡物。
然后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在滑坡体布置一条地表位移监测剖面,并且要在滑坡后缘及侧缘、滑坡体强变形区布置地表位移监测点。
按照这些不点的要求,我们布置了s1、s2、s3....s13共13个地表位移监测点,具体的监测点点位分布示意图见(图1)。
监测网的布设采用固定两个远离变形区的基准点,分时段从西向东、从高到低观测,并联测一个基准点,形成7个独立观测环。
图一基准点及监测点位分布图(3)点的埋设在基准点、监测点上均建造GPS观测墩标,并且安装强制归心装置,建造墩标的规格为:120×40×40(cm)圆柱形,要求现场钢筋混凝土浇筑,其中地下浇筑50cm,地上浇筑70cm。
2.3 GPS数据监测网的采集及平差(1)基准网监测使用仪器为中海达V8双频GPS接收机4台观测,其基准点的观测精度要按照位系统C 级GPS精度进行,其平差计算程序采用随机软件包HD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计算。
在进行平差的时候,固定J1的WGS84坐标,进行经典自由网平差。
为了检查点位的稳定性,需要再次对该网进行检查,其较差(见表1)在允许范围内,两次平差基准未变化,基准点稳定,取用第一期观测计算结果作为基础数据使用。
点号期数X Y 大地高X较差(mm)Y较差(mm)大地高较差(mm)基准点J2 一期3432896.772608548247.7483752860.340602 —6.772 0.826 1.7 二期3432896.765836548247.7492012860.342302基准点J3 一期3433004.962030547263.4248202986.898702 —0.616 0.003 —1.400 二期3433004.961414547263.4248232986.897302表1 基准网一、二期坐标较差表2.4 多期监测数据采集及处理(1)水平位移监测①由于该不稳定斜坡平面上呈一圈椅状,其相对高差835米,纵向长约1420米,横向均宽约735米,,规模及变形范围均较大,所以这次的GPS变形监测网选择在不稳定斜坡周边稳定区域布设基准网联测的方法,采用经典自由网平差,为了保证变形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每期平差都以首期基准网中J1、J2、J4三点的观测值为基准进行GPS网的约束平差,以实现各期观测值的位置基准统一,同时为避免GPS网的系统性偏差,在平差时采用了t检验法进行统计假设检验,其各期均通过检验。
②经与首期观测值比较,该不稳定斜坡总体呈现向X向平移,其X向变形量最大值位于不稳定斜坡中间的S6号监测点其X向累计变形量为39114毫米,其平均单日变形量为0174毫米,其余各监测点X向变形量详见表2。
点号X向量累计(mm)X向每天变形量(mm)点号X向量累计(mm)X向每天变形量(mm)S1 27.76 0.52 W8 25.88 0.49 S2 33.60 0.63 W9 31.15 0.59 S3 31.78 0.60 W10 24.02 0.45 S4 13.55 0.26 W11 22.81 0.43 S5 1.84 0.10 W12 30.53 0.58 S6 39.14 0.74表2 监测点X向累积量以及X向每天沉降量表2.5 沉降位移监测(1)沉降观测按C级GPS精度指标要求施测。
采用大地高代替正常高,为保证高程精度采用固定量取3次脚螺旋座到归心标志面的方法代替GPS天线垂高,从而消除了丈量天线斜高带来的天线高误差。
在变形分析时每期沉降变化均以首期测定大地高为基准进行比较。
(2)经过跟第一期的观测值相比较,在不稳定斜坡的中间沉降量较为明显,其中S6监测点的累计沉降量为-53176毫米,平均单日沉降量为-1105毫米,其中S2监测点的累计沉降量为-53125毫米,平均单日沉降量为-1118毫米,其余变形点沉降变化总的趋势不显著,各监测点累计沉降量详见表3。
点号沉降累计量(mm)沉降每天变形量(mm)点号沉降累计量(mm)沉降每天变形量(mm)S1 —23.40 —0.44 W8 —29.70 —0.56S2 —53.10 —1.00 W9 —3.30 —0.06S3 —11.10 —0.21 W10 —9.30 —0.18S4 —11.70 —0.22 W11 —23.40 —0.44S5 —9.50 —0.53 W12 —31.50 —0.59S6 —53.60 —1.01表3 监测点沉降累积量及每天沉降量统计表3、有关数据与图像数据祥参表1、2、3,基准点与监测点分布图祥参图1。
4、讨论4.1 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位置GPS变形监测基准点和监测点的密度及位置的选取条件既要求能满足地质和变形分析要求,还要将基准点选在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地方,最好是选取在基岩上,能有效地反映地壳形变,紧密地和周围的地面固联在一起,而监测点应尽量布设在地表变形的敏感地带及不稳定的待测区域。
而且进行GPS监测点位选择时,要注意让基准点和监测点应该远离电台、电视台、微波中继站等强信号源以及高压线、变压器等干扰源,而且点周围要布置无信号反射物,以免产生多路径效应。
基准点、监测点,都要建造GPS观测墩标,安装强制归心装置,以此消除对中误差,墩标应该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
4.2 监测网的布设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采用单体网第一期的WGS—84坐标系为基准,在单体网内必须至少要有3个基准点,观测精度按照C级GPS点精度。
考虑到天线高量取引起的误差和单个观测数据出现问题时影响到整网的精度,同时兼顾区域地形条件、工作效益,监测网一般要采用边连接组网方式布设,并在各站上同时设站观测,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网。
4.3高程的测量在变形监测中基准点、监测点都要采用强制归心装置安置仪器,以此来减少因仪器对中整平带来的误差。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将基座长期埋于某一点上,因此每周期观测时都要重新安置基座,所以在每期的垂直位移监测中,仪器高的量取精度将直接影响监测精度,往往一些工程中采用直接丈量仪器斜高法,但是当安置了强制归心装置以后,仪器斜高的丈量值一般为25230厘米,其直接丈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需要找出一种既方便丈量,又能准确表示仪器高的丈量法,当采用电子游标卡尺量取中心连接螺丝到脚螺旋座的间距代替仪器垂高的方法时,经过多次丈量试验,其丈量精度可以达到0.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