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536721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8.png)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加深对细胞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质膜、质网、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核仁、细胞核等组成的。
其中,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结构,位于细胞质外,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构成,是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壁分离与复原当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被处理时,质壁分离的现象就会出现,即质膜和内部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开来。
这个过程中,细胞内质膜变弱,使内部液体向外渗透,导致细胞体积减小。
当再度恢复到理想条件下时,细胞会重新生成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1.用锋利刀片将新鲜洋葱叶片切成薄片,然后用显微镜准备查看。
2.用钳子将洋葱叶片放到叶绿体释放液中30-60秒,并将洋葱叶片取出清洗。
3.将洋葱叶片平放在玻片上,用镊子轻轻挤压叶片,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4.用滴管滴上一滴甘露醇在洋葱叶片上,然后用镊子在此处剥离细胞壁。
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的质膜和细胞壁,同时记录下变化的过程。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到洋葱细胞在加入甘露醇后,可以明显地看到质膜与细胞壁的分离。
随着甘露醇的作用时间的延长,充满液体的细胞内体积逐渐缩小,最终质壁分离的效果明显。
但当加入足够的水进行复原后,细胞内渐渐恢复了原始形态,同时有一个新的细胞壁形成,表明质壁再次连接。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甘露醇对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分离作用,可以使质壁分离。
2.植物细胞会在一定条件下经历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3.恢复过程中,细胞会生成新的细胞壁,形态也会重新恢复。
因此,本次实验加深了我们对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生物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42b6aa08ad51f01dc381f1a7.png)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基础回顾】考点内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要求:Ⅱ考纲解读:1.理解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2.掌握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际应用3.理解原生质层的含义考点一、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2.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失水,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考点二、实验流程【技能方法】1.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的比较(1)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
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2)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有关总结(1)实验材料的选择①一般不选择细菌细胞,它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
②不能选择动物细胞,它无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实验试剂使用①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0.5 g/mL),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②使用质量浓度为1 mol•L-1的KNO3溶液,因为K+和NO-3可被细胞吸收,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尿素、甘油、乙二醇等现象同上)(3)发生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原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4)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5)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
3.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是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成熟植物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成熟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细胞液浓度越大(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基础达标】1.将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含少量红墨水且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A.①无色、②紫色B.①红色、②无色C.①红色、②紫色D.①无色、②红色▼【答案】B【解析】新鲜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含有红墨水的蔗糖进入①,①呈现红色;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含有红墨水的蔗糖不能进入到原生质层,②呈现无色。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e0a3cd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2.png)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植物细胞是植物体内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其结构与功能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细胞质壁的质量分离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项目。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的质量分离和复原过程,以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实验材料:1.新鲜的水果或蔬菜(例如:苹果、土豆、柳叶菜等)2.刀子3.盐水4.导管巾5.显微镜6.盖玻片实验步骤:1.选取适当的水果或蔬菜样本。
将样本洗净后,用刀子切成薄片。
注意切片过程中要小心并保证切片的薄度均匀。
2.将切好的植物组织放入盐水中浸泡5-10分钟。
盐水的浓度在2%-5%的范围内。
3.将浸泡好的植物组织取出,并用导管巾轻轻把多余的水分擦干净。
注意要小心避免损坏植物细胞的结构。
4.将植物组织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并用一个称量瓶盖轻轻压在细胞组织上。
这样可以帮助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
5.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观察时要注重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变化。
结果与讨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可能会有多种变化。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观察结果:1.质壁分离阶段:在刚开始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并形成一个空的区域。
这是因为盐水的渗透作用会导致细胞质失去水分,进而收缩离开细胞壁。
2.质壁复原阶段:通常在较长时间的观察后,可以观察到质壁的复原过程。
这时,细胞质会重新吸水而膨胀,重新与细胞壁接触,细胞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细胞质壁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壁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质壁的相互作用和细胞的生理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1.切片要尽量薄且均匀,以便更好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盐水的浓度要适中,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导致细胞损伤或变形。
3.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时,要注意调整镜头的焦距和放大倍数,以确保观察的清晰度。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ppt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97a88cf524ccbff12184bf.png)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 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1mol/L的蔗糖溶液、蒸
馏水。
三、实验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注意不要选最外层的鳞片叶,死亡细胞太多。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紫色中央液泡的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
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四、实验现象观察
中央液 泡大小 蔗糖 溶液 原生质层 的位置 细胞 大小
清水
Ⅱ. 气孔运动的观察
一、实验原理
保卫细胞的内外壁有差异,
由于其外壁薄于内壁,所以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外 壁伸长比内壁快,从而拉动
微丝将内壁垃开,气孔张开,
当失水时,气孔关闭。小分 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通过细
可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可以证明 如下问题:
1、证明细胞的死活;
2、证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3、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4、证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5、证明细胞壁的全透性; 6、可用来粗略测定细胞液的浓度(等渗浓度); 7、证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
思考题
1、输液时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或5%葡
萄糖,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加大浓度或用蒸馏 水会有什么现象呢? 2、在给农作物施肥时,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 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在盐碱地栽培的农作物会对作物有何影响呢?
胞膜。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
镊子、吸水纸、载玻片及盖玻片、单面刀片
小青菜(理想材料紫青菜叶下表皮,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找
到开度最大的气孔;
2、从盖玻片一端滴加5%甘油,并从另一端用吸
水纸吸取,使甘油完全取代水,显微镜下仔细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bcb9b67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1.png)
离子参加旳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起初溶液浓度不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 水,发生质壁分离;伴随时间旳推移,离 子选择性透过细胞膜和液泡膜,使得溶液 浓度不不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最 终发生质壁分离旳复原。
有关知识
质壁分离在生物学上旳应用?(鉴定、证 明)
质壁分离在日常生活中旳应用?
能够质壁分离及复原试验能够证明如下问题:
要点:“三个并不是”
并不是只有洋葱能够 条件:表皮细胞液泡大,有花青素,大液泡明显; 故可用葫芦藓等叶片替代
并不是分离后一定会复原: 外界浓度过高或着分离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失水 过多而死亡,从而不再发生复原现象
并不是只有清水能够使质壁分离得以复原: 全部比细胞液浓度低旳溶液均可;溶液中存在可 穿过细胞膜旳离子,如K+Na-
试验现象观察 (填表)
中央液 泡大小
蔗糖 溶液
变小
清水 逐渐恢复 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 旳位置
原生质层脱 离细胞壁
原生质层恢基本 不变
细致观察
质壁分离和复原前后细胞液颜色变化: 分离后颜色变深 复原后颜色变浅
质壁分离与复原旳速度快慢: 逐渐分离,逐渐复原
颜色变化原因:
当细胞液旳浓度不小于外界溶液旳浓度时, 外界溶液中旳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 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 原来旳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 离复原。
试验目旳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旳 措施。
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旳原理。
材料用具
紫色旳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 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 浓度为0.3g/ml旳蔗糖溶液,清水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旳比较
植物细胞
细胞壁 有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972cbb1ba300a6c30c229f49.png)
实验九观察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
重点和难点:1.初步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方法;2.临时装片的制作;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器材: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刀子、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方法步骤:一.临时装片制作:1.选材:(1)选用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说明:A.在实验之前,最好将洋葱放在水中浸泡一下,可以使洋葱吸水多一些,而且代谢也比较旺盛,实验效果明显。
B.将洋葱的外层剥去两层,因为处于最外的可能已经死亡;(2)取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些“井”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关键:最好撕取的是一层细胞,如果撕的太厚,则会使细胞重叠,严重影响实验效果;2.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然后将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水中,平展开来;加上盖玻片。
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第 1 页共4 页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第 2 页 共 4 页注意:A . 洋葱表皮不能卷曲起来;B . 不能带有气泡;C . 加盖玻片时,要从一侧大约呈45°角放下,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充满了清水,以便挤出空气。
二.观察:(一) 低倍镜观察:(二)高倍镜观察:在高倍镜下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结构:(1) 紫色的大液泡,几乎充满了整个细胞;(2) 注意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紧紧地贴在一起。
(3) 找到细胞核,它是判断液泡膜还是细胞膜的关键。
(三) 质壁分离实验:1.处理: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 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重复吸引几次。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d1e42d8bb68a98270fefab0.png)
结果分析: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吸水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植物细胞 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联系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 KNO3或乙二醇溶液中,请分析表皮细胞 会发生哪些变化?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猜想
细胞壁(全透性)
细胞膜
水
细胞质 原生质层
液泡膜
细胞液
(具有一定的浓度)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实验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质量浓度为0.1g/mL 、 0.3g/mL 、0.5g/mL的蔗糖溶液 清水 显微镜,刀片,镊子,滴管, 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4、萝卜凹槽里放置等量的不同溶液,如图, 一段时间后浓盐水会变多 还是变少呢?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智慧大PK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1.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与复原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步骤D在质 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分别属于 (A)
细胞液最好有颜色 •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才能得出实验结论呢?
液泡和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化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设计方案: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水中,观察 其大小的变化。
预期实验的结果 :
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 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 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缩小, 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液泡又会变 大,细胞膨胀。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3f398912763231126fdb1114.png)
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细胞
死细胞
活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未成熟植物细胞 成熟植物细胞
外界浓度低于 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浓度高于 细胞液的浓度
半透膜 细胞壁
大液泡 (原生质层)
浓度差 (动力)
内因
外因
三、材料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 8%的氯化钠溶液、0.5g/ml蔗糖、5%的硝酸钾、一定浓度 的尿素、甘油、红墨水等。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课件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7362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d.png)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和染色技术,以便 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取材、制作装片、显微镜观察等。
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染色剂对细胞的过度刺 激、保持细胞活性等。
02
实验材料
植物细胞样本
选择具有紫色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 确保细胞样本新鲜、无破损,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05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过程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 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探究植物细胞的渗 透性。实验中采用了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下的形态变化。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当植物细胞处于低浓度溶液 时,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随着溶液浓 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现象逐渐明显;当溶液 浓度过高时,细胞质壁分离现象过于严重, 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在复原过程中,随着溶 液浓度的降低,细胞质壁分离现象逐渐减轻 ,最终恢复原状。
不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含量、细胞壁厚度 、细胞液浓度等都会影响其质壁分离和复原 现象的产生。例如,含有大量淀粉、脂肪或 糖类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较高,不易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而含有较少淀粉 、脂肪或糖类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较
低,容易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探讨实验结果对实际应用的意义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要点一
存在的问题
要点二
改进方法
实验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导致实 验结果不准确。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每一 步操作的准确性;同时,应仔细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 详细数据,以便对结果进行准确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课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3556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c.png)
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用吸水纸将盖玻片边缘多余的蔗糖溶 液吸去,然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适 量清水。
观察细胞质和细胞壁是否出现复原现 象,注意观察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位 置关系。
Part
04
实验结果分析
质壁分离程度分析
质壁分离程度与外界溶液浓度关系
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程度逐渐加重。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质 壁分离明显,细胞体积缩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复原速度与时间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壁分离复原速度逐渐加快。在一定时间内,细胞能够逐渐恢 复到正常状态。
实验结论总结
•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细 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外界溶液 浓度和时间对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加或时间的延长,质壁分离程度加深 ;当外界溶液浓度降低或时间延长时,质壁分离复原速度加快 。实验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水分运输机 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03
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提
高其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Part
02
实验材料
实验植物
紫色洋葱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 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黑藻
叶片薄而小,叶肉细胞质 颜色深,易于观察质壁分 离和复原过程。
苔藓
具有较小的细胞,方便观 察单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和 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分离和复原课件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注意事项
目录
Part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cbcf2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6.png)
未来改进方向
要点一
优化实验材料选择
在选择实验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其细 胞壁和原生质层的特性,选择更适合 用于质壁分离实验的植物细胞。
要点二
加强实验条件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光 照、溶液浓度等实验条件,以减小实 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要点三
深入分析实验结果
在实验结果分析中,应对实验数据进 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探究实验现象 背后的本质原因,加深对实验结果的 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结合其他相 关实验或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进 一步拓展思路和视野。
染色剂
如甲基蓝或红苋菜红,用 于染色细胞质,以便更清 晰地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清水
用于清洗细胞和配制不同 浓度的蔗糖溶液。
实验器具
显微镜
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现 象。
载玻片与盖玻片
用于制作临时装片,承载植物细 胞和染色剂。
滴管
用于滴加染色剂和不同浓度的蔗 糖溶液。
计时器
用于记录质壁分离与复原所需的 时间,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细胞种类与状态
不同种类和状态的植物细胞对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敏感程度 不同。例如,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具有较大的液泡,更容 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拓展实验设计
不同浓度溶液对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影响
通过设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下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进一步探讨溶液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植物细和原生质层的流动性等特性。
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细胞或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探讨植物细胞的 生理特性和适应性。
05
实验讨论与拓展
实验现象解释
质壁分离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2a35d5cd172ded630a1cb61c.png)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实验原理1.原生质的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收缩,进而质壁分离。
3.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
二、目标要求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紫色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清水,吸水纸,胶头滴管,光学显微镜,红墨水,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等。
四、方法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内表皮细胞高倍显微镜观察外表皮细胞0.3g/ml 吸水纸蔗糖溶液吸引中央液泡逐渐变小(无色),原生质层外被红色溶液充满高倍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吸水纸清吸引水中央液泡逐渐胀大(无色),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高倍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逐渐胀大(紫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吸水实验关键1.选材:应选择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外表皮。
最外层表皮中,有的细胞虽含有大量的紫色花青素,但死亡的细胞太多,内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液泡中花青素少呈无色,可以用添加红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处理,会看到原生质层被红色溶液包围的现象。
另外新鲜的水绵、黑藻叶、紫鸭跖草等也是经常用的材料。
2.试剂:本试验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
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虽快,但不久将细胞杀死,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此外,8%的食盐溶液,5%的硝酸钾溶液等也可使用。
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的溶液。
推论(1)过度失水,细胞死亡,不能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根据能否复原,可鉴别细胞的死活。
(2)将外界溶液配成一系列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溶液,逐一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某一浓度时,植物细胞处在分离与不分离之间。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af65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0.png)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设计(教案)一、实验原理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
2. 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收缩,导致质壁分离。
3. 复原: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实现质壁复原。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蔗糖、清水、显微镜等。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解剖针等。
三、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细胞失水,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3. 观察并记录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
4. 更换装片,重复步骤2和3,观察细胞在不同的蔗糖浓度下的质壁分离现象。
5. 滴加清水于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细胞吸水,观察质壁复原现象。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制作装片时,要确保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
2. 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要控制好滴加速度,避免细胞过度失水或吸水。
3.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要仔细观察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等结构的变化。
五、实验拓展1. 探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
2. 探讨不同植物细胞对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敏感性。
3. 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质壁分离和复原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等方面的意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质壁分离程度加大;在清水中,细胞发生质壁复原,复原程度与失水程度相对应。
2. 结果分析: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导致质壁分离。
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细胞失水越多,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在清水中,细胞吸水,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实现质壁复原。
1. 报告内容: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仪器、步骤、结果与分析、结论等。
2. 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图表规范、结论明确。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353f5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0.png)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植物细胞是由质壁包围的。
质壁是一层由纤维素等多糖构成的坚硬壁层,负责维持细胞的形态和机械支持,同时还起到防御外界环境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质壁与质体进行分离,以便对细胞质进行研究。
下面将介绍一种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1.鲜嫩的洋葱鳞茎2.9%NaCl溶液3.0.8%高锰酸钾溶液4.8%醋酸溶液5.0.5%N-诺丁溶液6.显微镜和载玻片7.手套和口罩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茎取出并切成0.5 cm x 0.5 cm的小块。
2.在容器中加入足够的9%NaCl溶液,将洋葱鳞茎小块浸泡在溶液中,放置15分钟。
3.将洋葱鳞茎小块取出,轻轻用纸巾擦去多余的溶液。
4.用剪刀将洋葱鳞茎小块切成更小的碎片。
5.在载玻片上取一小块洋葱鳞茎碎片,并加入一滴0.8%高锰酸钾溶液。
轻轻用镊子将碎片碾碎。
6.将载玻片倾斜,加入一滴8%醋酸溶液。
醋酸溶液会溶解质壁,使质壁与质体分离。
7.覆盖玻璃片,放置5-10分钟。
8.将载玻片倾斜,轻轻加入一滴0.5%N-诺丁溶液。
N-诺丁溶液会染色质体,使其更容易观察。
9.覆盖玻璃片,用显微镜观察质体的形态、数量和位置。
10.实验完成后,将废弃物正确处理。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质壁与质体的分离和复原过程。
一开始,洋葱鳞茎碎片中的细胞质壁完整覆盖着质体,质体呈现为均匀的颗粒状。
当加入醋酸溶液时,醋酸会与质壁中的纤维素发生反应,使质壁部分溶解,质体从质壁中释放出来。
此时,质体呈现为散布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数量可能较多。
当加入N-诺丁溶液时,质体会被染色,使其更容易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原,质体可能会重新聚集在细胞的中心,呈现出一个或多个较大的颗粒。
实验讨论:实验中的醋酸溶液起到了溶解质壁的作用。
醋酸溶液中的醋酸与质壁中的纤维素反应,使纤维素失去坚硬的结构,达到分离质壁与质体的目的。
而N-诺丁溶液的作用是染色质体,使其更容易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823a5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6.png)
阐述实验结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意 义,以及对于植物生理学和生物教学 的启示。
05
实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证 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对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影响, 可以了解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和水
分平衡调节机制。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将实验材料切成适宜的大小和厚度,放入不同浓 度的外界溶液中。
注意事项:保持显微镜清洁,避免污染;选择适 宜的材料和外界溶液浓度;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 细胞;观察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显微镜的观 察效果。
02
实验材料
植物细胞样本
紫色洋葱鳞茎
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 泡,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倒置显微镜
适用于观察生长中的细胞和组织 ,能够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 好的观察效果。
蔗糖溶液
低浓度蔗糖溶液
用于诱导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如 0.3g/mL的蔗糖溶液。
高浓度蔗糖溶液
用于固定植物细胞,如0.5g/mL的蔗 糖溶液。
清水
• 用于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提供水分以帮助细胞 恢复其正常状态。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 离与复原实验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论与展望
01
实验目的
理解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原理
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 ,细胞液中的水分通过原生质层向外渗 出,使液泡的体积缩小,细胞也会有一 定程度缩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 ,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所以当细 胞壁停止收缩后,原生质层继续收缩,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形成质壁 分离。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知识点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e83e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b.png)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知识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植物细胞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质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一个细胞壁,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其他多糖类物质。
质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的结构支持和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质壁分离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植物细胞的质膜与质壁之间的胶结物质断裂,从而将质膜与质壁分离开来。
质壁复原则是指在质壁分离后,通过特定的信号和途径,植物细胞能够重新生成新的质壁。
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质膜与质壁之间的胶结物质会产生断裂,使质膜与质壁分离。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或伸长过程中,并受到多种内外环境因素的调控。
例如,植物激素、生长调节物质和环境刺激等,都可以影响质壁分离的发生。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质壁分离是必要的,因为它允许新生成的细胞膜从质壁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细胞分裂。
质壁复原是质壁分离后的一个关键过程。
质壁复原主要通过细胞壁合成和沉积来完成。
细胞壁合成主要依赖于高度有序的纤维素和其他多糖类物质的沉积,这个过程被称为质壁合成。
质壁合成发生在细胞质膜和质壁之间,由一系列的合成酶和其他蛋白质调节。
在质壁合成过程中,纤维素等物质被合成和运输到细胞质膜与质壁之间,并在那里形成新的质壁。
质壁复原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分裂信号、植物激素、营养物质和环境刺激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质壁合成和沉积的速率和位置,从而影响质壁的复原过程。
除了质壁的合成和沉积外,质壁复原还需要质膜和质壁之间的重新黏合。
黏合过程依赖于一些特定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的相互作用。
质壁重新黏合的过程通常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细胞分裂后的细胞膜结构的重建和调整。
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质壁的合成和沉积、质壁的重新黏合以及质壁的模式形成是关键的步骤。
这些过程的调控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多个信号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相互作用。
总结起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植物细胞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重要过程。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cb1a36f781c758f5f61f67e9.png)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一、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的鳞片叶、质量浓度为30%、50%的蔗糖溶液、蒸馏水,5%的硝酸钾、碳酸氨溶液,2.5%、10%的氯化钠溶液。
三、实验用具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四、实验过程1.制作临时装片(选材、取表皮、制片)2.观察(先低倍镜观察然后高倍镜观察)3.引流法加入30%的糖液(重复数次)4.静置、观察5.引流法加入清水(重复数次)6.静置、观察7.同样的步骤用50%蔗糖、蒸馏水、5%的硝酸钾、碳酸氨溶液,2.5% 、10%的氯化钠溶液重复一遍。
五、实验效果与反思成熟的植物细胞与高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由于存在半透性膜两侧的浓度差,细胞内水分外渗而发生质壁分离。
因此,当与清水或低浓度的外界溶液接触时,又由于外界水分外渗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该实验成功与否,关键之处有二:一是实验材料(洋葱表皮细胞)的死活。
如果所用材料为死细胞,则注定实验要失败。
二是外用溶液浓度的大小。
所用溶液浓度不能过高,如用蔗糖溶液超过50%,虽然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显著,但细胞也会因大量失水而死亡,致使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复原,实验失败。
针对上述情况,我对该实验作了如下小改进,以保证实验能够成功完成。
1、改换实验材料用水棉这一随处可取的材料代替洋葱。
制片时只要注意尽量可能少取水棉(通常取1——2条),学生觉得比撕洋葱表皮容易得多,制成临时装片或观察效果明显。
2、对植物细胞死活的鉴定增加这一步骤,可避免浪费实验时间,保证实验一次性成功的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作者:郭文娟
【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生物高中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中的一节实验课是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吸水原理的有力实例,但是这个实验的操作相对简单,因此在教学目标上,
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用课本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实验设计的几个重要基本原则的目标【教学重难点】
1.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根据我对高二学生的了解,他们具备了以下四个特征,而且在以往的实验课中经常想尝试做一些自己的实验,也正是由于这点,使我在这节课中作了一个新设计实验的尝试
【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在上完这节课后,要留下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今后作为复习的第一手资料,因此我使用了学案教学的方法,
【学案教学法】
学案的使用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后巩固测试三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课用导学案的预习部分,以回忆知识的方式,讲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用具和材料,同时将方法步骤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交代清楚。
用大约5-6 分钟的时间,学生已经对课本实验已经了解透彻,可这个实验操作很简单,那我们能不能完成这个实验的同时再多做一些观察呢?有些学生就想观察一些其他的植物。
导学案上就提出可不可以根据课本实验,用质壁分离的原理比较其他植物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吸水能力的强弱吗?
问题提出后教师就利用导学案上的“课堂导学”部分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导学案上实验设计。
这里我在导学案的实验设计中把它分解为以下这三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设置呢?
首先变量是实验的核心;设计实验的核心归根到底就是要确定实验变量的选择;学生只有抓住了这个核心,才能抓住这个实验设计的要诀。
而接着对照实验组的确定无非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控制,保证实验中对照实验组之间只有一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尽量控制在相同的条件下。
第三观察现象的确定,在这一步里学生必须找到一个能确定实验结果的可观测指标,使这个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这样的设置看似简单,但其中却恰恰包含了新课标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是什么呢?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这种思维不仅仅可以用在今后的生物学习中,更可以用来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
就这个案例来说,从讨论实验设计的方法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可行性原则,事实上这些原则提炼出来就是实事求是、严谨全面、正视困难的精神,当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遵循这样的精神,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这节课中,学生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大感兴趣,他们找到了很多植物,除了课本上的洋葱,还有红花羊蹄甲、菠菜、香葱、美人蕉等等植物,确定实验变量为不同植物细胞。
在设计对照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对照实验,我选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三组同学的
设计进行讨论,第一组是同时做两个玻片,分别是洋葱和其他植物细胞,第二组设计在一个载玻片上分别作两个装片,第三组设计在一个盖玻片下同时做两种植物细胞,最后大家经过讨论,认为第三组的方法能尽可能使两种细胞处于同样条件下,最能体现单一变量的原则。
在确定要观察的实验指标时,一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需要的时间
这时难题来了,发现无色的植物细胞无法观察,怎么办?集思广益之下,居然有同学想出,在蔗糖中加红墨水,蔗糖溶液是无法通过细胞膜的,液泡是无色的,而外侧溶液是红色。
问题不就解决了。
实验方案确立后,进入学生动手操作环节
教师首先要求核对实验材料用具,实验中,教师巡回进行个别指导,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填写导学案上的实验记录。
这是实验中观察到的正在质壁分离的细胞,包括课本要求的洋葱紫色表皮细胞,这是无色细胞的质壁分离,包括洋葱内表皮细胞的。
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组织
交流总结
教师针对一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讨论。
得出结论:失水速度越快,质壁分离越快,说明细胞液浓度越低,细胞吸水能力越弱。
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颜色变深、说明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失水,细胞吸水能力上升
结束实验
教师安排学生收拾实验用具,清洗玻片,整理实验台,结束实验。
三、实验评价
课后针对性小测试
这里我特意在测试题后面,加入了一则科学家的小故事,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的方法和精神。
虽然这一节课对学生的改变也许不大,但是我相信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和引导,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一定会有所帮助。
四、板书设计
—気验屯观察植物歸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一.实验原理
/ft"
外界谱液浓度> 細胞植拡度細胸失水外界旃液熄度< 细胞段浓攬细顺吸水八方法步骤
制片〜低倍镜观蛭一高倍镜观報一滴入(Ug/EL腹糖溶液涪薇亠高倍镜瑚察一滴人涓水•高倍镜观察
导学案【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厂目标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3 •体验实验设计的过程和原则
> |颈习案] <
【实验原理】阅读课本和完成练习册《自学导引》
【材料用具】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方法步骤】
2•用显微镜观察,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中紫色的为________________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
选无重叠、无气
泡的部位观察)
3•从盖玻片一侧滴入________________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
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就浸润在中。
注意:必须在实验台上进行滴加操作,不能在显微镜上进行,以免污染镜头。
4•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央大液泡的变化。
5•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
表皮细胞就又浸润在清水中。
6•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央大液泡的变化。
〉「课堂导学「]
提出问题R以根据课本实验,用质壁分离的原理比较其他植物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吸水能力的强弱吗? 实
验变量:
实验对照组:
设计实验组:
观察现象:
设计实验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实验现象的可操作性。
记录】
选用材料一个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需要时间(分钟)质壁分离复原需要时间(分钟)
洋葱表皮细胞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交流总纟厂1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能比较出各种细胞吸水能力的强弱吗,为什么?
2•讨论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的变化?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取色洋葱鳞片叶表皮
»
《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巩固测试
时间:10~15分钟
、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主要发生渗透作用的是_______ .
A. 煮熟的马铃薯条放入水中
B.把干种子放在清水中
C.烈日下菠菜叶子下垂
D.放在盐水中的萝卜变软
2•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相邻的细胞一层层向里吸收,如图所示,则根部
三个细胞丙,丁,戊的浓度应该是()
A、丙v 丁v戊
B、丙>戊>丁
C、丁>丙>戊
D、丙>丁>戊
3•通过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鉴定的是()
A.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
B. 细胞膜是单层膜
C.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
D. 植物种子的吸胀作用
4•用质量分数50%的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质壁分离明显,但不能复原,原因是()
A. 蔗糖分子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大
B. 细胞没有浸入清水
C. 蔗糖溶液的浓度太大,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
D. 液泡膜被破坏,液泡消失
5•选择蔗糖溶液作质壁分离试剂,其主要的原因是()
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B. 糖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
C. 蔗糖分子溶于水能透过半透膜
D.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二、填空题
6•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_____________ 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看做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
7•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___ 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
就会与 ______________ 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实验室里有三瓶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0.2g/mL、0.3g/mL、0.4g/mL,但是它们的标签被不
小心弄丢了,
(1)现在实验室里还有实验用的洋葱,我们可以利用洋葱的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对它们加
以区分。
(2)出现________________ 现象的是浓度为0.4g/mL的蔗糖溶液。
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奠定了工业微
小资料
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
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微生物是来自食品和溶液中的无生命物质,是自然发生的一一自然发生
说。
巴斯德通过自己精巧的实验给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以有力的反驳。
实验用长长的鹅颈造成了空气中的
微生物和尘埃能否顺利进入瓶中的
变量。
实验形成了打断“鹅颈的”前后对照
实验通过观察瓶中的微生物得到结论
巴斯德的实验设计与我们今天的实验有什么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