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二)4
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40463abcd126fff7050be2.png)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混合运算课题一: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l、第10页例2、例3和练习三的第 l~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运算.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数.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二、新课1.教学例1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数.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两步式题的脱式运算.接着教师出示例l,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教师: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35”,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要照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行写“=”,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习题.教师巡视,看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规范,对书写不规范的要帮助改正。
然后共同订正。
2、教学例2.教师出示例2.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有加、减和乘法运算;它们都有乘法运算,)教师:在没有话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左边的式题,可指名说出先做什么运算,再做什么运算.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在乘法下而画一条根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边写边说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做右边的式题。
教师:这个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有乘法运算:左边的是乘法运算在前,右边的是乘法运算在后。
)教师:在这个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虽然乘法在后面,也要先算乘法。
教师边说边在乘法下面画一条红线,表示先做乘法运算,接着教师写出脱式运算的过程,边写边说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要先把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0 —”照抄下来,再把6×3的积18写在“—”的后面。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2165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1.png)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与肯定,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带了18元钱,正好买了3个碗。
”(1)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2)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预设一:预设二: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教师:你认为哪幅图能对题意表达得更清楚呢?为什么?学生:第一幅图中碗的大小画的不一样,而且上下的图没有一一对应,碗的价格和问题都没有标出来。
(4)根据学生的提议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知道了买3个碗18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82d7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f.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法
2.能够利用两步计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两步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2.应用两步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两步计算法
2.理解两步计算法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教学准备
1.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
2.教学课件
3.黑板、粉笔、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引出两步计算法的概念,激发学生思考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步:讲解
1.讲解两步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举例说明两步计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步:实践
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法的使用
第四步: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强调两步计算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所布置的练习题目
2.自行编写一个实际问题,并使用两步计算法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法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也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4课时 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4课时 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0b01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5.png)
90个
已经烤的 36个
剩下要烤的
每次烤9个, 烤几次?
(90 − 36)÷9
= 54÷9 = 6(次了36个。 如果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解答正确吗?
每次烤9个。
烤6次是54个。
加上已经烤好的 36个是90个。
算对了!
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如果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32+32+28 = 64+28 = 92 (厘米) 答:这根竹竿长92厘米。
竹竿被分成了三部分:两端湿的部分各32 厘米,干的部分28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时:
1. 可以用图表示信息和问题。 2. 要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关键是先要找到中
间问题。
3.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如 果算式的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不符,要把先 算的部分用括号括起来。
课后作业
01 练习十二的第1、2、3题。 02 教材帮小册子相关练习。
5 混合运算
第4课时 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
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 量关系,感受色条图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的重 要作用。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会用找中间问题 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3.通过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丰富解题策略, 发展数学能力。
解答正确吗? 口答:剩下的还要烤 6 次。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 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两个小组买同一种面包,每个面包3元。第一
组买了9个,第二组买了6个,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
钱?
3元
第一组: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四年级上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bbef2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a.png)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四年级上册
当然,以下是一个四年级上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在公园里玩。
他们决定玩捉迷藏。
小明负责找,他的朋友们负责藏。
游戏开始,他闭上了眼睛,数到10后开始寻找。
他知道他的朋友小华藏在了树后面,而小华花了3分钟才找到。
另外,他的朋友小红藏在了草丛里,小红花了5分钟才被找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小明找小华和小红一共花了多少分钟?
首先,我们来理解题目中的信息:
1. 小明找小华花了3分钟。
2. 小明找小红花了5分钟。
3. 小明找小华和小红的时间不能叠加,也就是需要分开计算。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计算:
小明找小华和小红的时间总和 = 3分钟 + 5分钟。
计算结果为:小明找小华和小红一共花了8分钟。
小学数学_《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21e9b4d0066f5335b81212d.png)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经历乘加(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进行口算练习,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根据学校要求,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本节课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做铺垫。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的不错!我们带着这个好状态展开今天的学习好不好!生:好!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都去过哪里?生:济南、威海、泰山……同学们,旅游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发现信息出示课件,让生仔细观察。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停车场,(不出示信息)里面停满了汽车,站满了人,其中就包含了数学信息,仔细观察情境图(出示信息),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
生:停了9辆大汽车。
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
生:还剩5人。
师:同学们把信息都找出来了,老师感觉有些零散,你能把这些信息分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
(关于车的信息)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还剩5人。
(关于人的信息)2、提出问题经过大家的分类整理,信息更加清晰了!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生:一共多少辆汽车?生:小汽车有多少辆?生: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3、解决问题师:刚才我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接下来我们该解决问题!你们准备好了吗?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4课时 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最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4课时 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d7dce9214791711cc7917f6.png)
混合运算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复习:读题、分析、列式。
1、小兔采了20个蘑菇,送给小猴8个,小兔又采了10个蘑菇,小兔现在有多少个蘑菇?2、小明剪了37颗星星,小红剪了45颗星,他们送给幼儿园50颗星,现在还剩多少颗星?二、互动新授出示例4:问: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
问: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还要烤几次?54÷9=6(次)问:你会列综合算式吗?(90-36)÷9=6(次)问:解答正确吗?指名学生检验是否正确。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解答什么。
三、巩固拓展1、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说说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分步是怎样解答,综合算式是怎样解答的。
2、栽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3、动物园有10只黑鸽子,22只白鸽子,每个笼子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结合实际问题举例子的方法,学习了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解决,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2)还要烤几次?54÷9=6(次)综合算式:(90-36)÷9=6(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用乘除两步计算 解决问题(二)——归总问题》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9课时《用乘除两步计算 解决问题(二)——归总问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4c90eacc175527062208a7.png)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整理复习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 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 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估算。
76×9≈ 720 80 246×4≈ 1000 250
412×2≈ 800 400 106×5≈ 500 100
用估算解决问题
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 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都要由题目 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决定。
一篇文章500字,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 75个字,6分钟能录入完吗?
75×6≈480 75<80 80×6=480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 要多少钱?
18元
?元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 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 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 买几个?
观察我们研究的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 大家说的?
1. 左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一个碗的价格,然后求 出8个碗的总价钱,是“归一”问题。
2. 右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6个碗的总价钱,然后求 出碗的个数,是“归总”问题。
15×2=30(片) 30÷6=5(天) 答:这些药够吃5天。
提升点 2 找隐含条件解决问题
6.在一节手工课上,玲玲用火柴棒摆了4个五边形。如 果用这些火柴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的边不能重合) 4×5÷4=5(个) 答:可以摆5个。
7.同学们准备把一些月饼包装好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 ,如果每6块装一盒,正好可以装12盒。如果每盒 多装2块,可以装几盒?
再求24箱酿多少 千克蜂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465a6ac77da26924c5b053.png)
3.大暑之后,每千克火龙果降价了多少元?(注:千克为 质量单位)
7-27÷9 =7-3 =4(元) 答:每千克火龙果降价了4元。
4.我们要包5盘饺子,每盘8个。
5×8-35 =40-35 =5(个) 答:还需要包5个。
5.暑假里聪聪开始练习写毛笔字,第一周写了35个, 第二周平均每天写8个,这两周聪聪一共写了多少 个毛笔字? 35+8×7 =35+56 =91(个) 答:这两周聪聪一共写了91个毛笔字。
补充作业 请完成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1.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45
6
57
40
综合算式:_5_×__9_+__1_2_=__5_7_ 综合算式:_4_6_-__3_6_÷__6_=__4_0_
2.看图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45+5×9=90(元)
63-6×3=45(元)
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进行分析。
90个
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
已烤的 剩下的
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
36个 每次烤9个,烤几次?
分步列式:
(1)先求没烤的有多少个? 90-36=54(个) (2)再求还要烤几次。 54÷9=6(次)
你能列综合算式表 示解答过程吗?
综合列式:
(90-36)÷9 = 54÷9 = 6(次)
列综合算式也要先算 减法,再算除法,需 要使用小括号。?
解答正确吗?
每次烤9个,烤6次是54个,再加上已 经烤好的36个,正好是90个,正确。
小试牛刀
1.(选题源于教材P54做一做) 方法一 (9-6)×3 =3×3 =9(元)
方法二 9×3 -6×3 =27×18 =9(元)
解决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0e0d0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c.png)
解决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教材分析】例5是教学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教材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教材以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并在审题时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
【学情分析】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
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还不习惯于连贯地思考,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作准备,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培养应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复习导入一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探究新知f掌握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巩固应用f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一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复习导入】1.算一算。
12 + 30-23 =56-42-8 =56 + 43-90= 23 + 65-10 =98-76-14= 63-48 + 26 =63 + 17-28= 63-28 + 17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能用简便方法做的就交流简便方法。
2.利用第一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2)什么情况下可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回答,叙述不完整或回答错误,师生共同反馈纠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示范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示范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bf7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6.png)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分析:“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和乘加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并且掌握了简单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知道了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这些丰富的学习经验,对本节课的学习都会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
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在解决含有两级运算(除乘加外)的两步计算问题时,寻找到所求问题的中间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要重视唤起学生已有的解题经验,借助简易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信息,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用寻找中间问题来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会根据实际合理使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1 / 82.学会用简易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用寻找中间问题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题策略。
3.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画图分析问题,掌握寻找中间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分析问题,找到隐藏的中间问题教学过程:2 / 8生:有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生:每次烤9个。
生:要求的是剩下的面包需要烤几次?师生一起画图。
生:剩下几个面包,每次烤几个。
生:不能,因为剩下几个面包还不知道。
生:剩下几个面包。
生:一共有几个面包,已经烤了几个面包。
生:能。
一共的面包去掉已经烤的面包就是剩下的面包。
3 / 84 / 81.看图列式计算。
师:第1题的中间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先求什5 / 86 / 87 / 88 / 8。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5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0d6d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5篇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1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列习题:12÷4+25400-20×16213÷(102-99)(120-63)×45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4。
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索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4)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8页第5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2教材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数学三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495e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3.png)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
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2.计算。
4+24÷8= 36+81÷9= 85+(100-86)=
80-6×8= 52+6×8= 9×(45-36)=
二、基础练习
1.“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学生讨论,说说比较的方法。
3.“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现出来。
2.通过练习,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体会认真读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重要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114c2ca8114431b90dd851.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学内容:课本P59~61 页,例4,练习十三第1~5 题授课日期:_ 年_ 月_ 日星期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幺呢。
【设计意图】: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
得到他们在划船。
每条船上有4 人,一共有6 条船。
还有5 条船空着。
岸边有2 个人。
(2)观察第二幅图。
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 个人。
问题是这幺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尝试解答。
(2)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的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板书:6×4=24然后用24÷3=8(板书)(4)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
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设计意图】: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
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的结构特征。
三、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 页率1、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e7cd5369eae009591bec05.png)
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主备人:沈忠燕学习内容:教材53页例题4学习目标:1、会用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会)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应知)复习旧知:1、计算。
9÷3×2 12×3÷9 36×5÷92、小陈和小王练习打字,小陈每分钟打45个,小王5分钟打175个字,小陈比小王每分钟多打多少个字?预习新知:例4:三年级女生进行集体舞表演。
老师蒋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平均每队分成3组。
每队有多少人?1、理解题意:方法一:已知将()人平均分成()队,可以先求出每队有()人。
用()法计算,再求出每组有()人,也用()计算。
列式为:方法二:将60人平均分成()队,每队在平均分成3组,可以先求出2队一共分成了()组,用()法计算。
列式为:再求每组有()人,用()法计算,列式为:。
列综合算式:自我检测:1、有480块月饼,4块月饼装一盒,6盒装一想箱,这些月饼可以装多少箱?2、儿童剧场楼下有308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32个。
儿童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3 欣欣时装店新进一批牛仔裤,每条售价是130元,如果平均每天能卖9条,一个星期正好卖完。
这批牛仔裤一共能卖多少钱?巩固练习:1 填空。
⑴一个数的6倍是186,这个数的12倍是()。
⑵在一到除法算式中,除数是7,商是58,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⑶ 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2 竖式计算下面个题。
858÷6= 66×24= 900÷6=3、一款衣服每包50件,批发每件45元,批发2包这样的衣服要多少钱?4、525名学生排成3个同样的方正进行体操表演,每个方正站7列,每列有多少名学生?5 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每年以15厘米的速度向东漂移,从2012年5月开始到2050年5月,这个岛将向东漂移多少厘米?。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011a7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0.png)
实际应用练习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 时行驶60千米,5小时后到达乙 地,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千
米?
一本书有300页,小红每天看20 页,一个星期后小红看了多少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一块菜地长10米,宽8米,每平 方米种4棵菜,这块菜地一共可
以种多少棵菜?
04
答案与解析
基础练习题答案与解析
02
03
04
基础乘法问题
如“一个苹果2元,小明买了5个 苹果,需要支付多少钱?”
复杂问题
混合运算问题
如“小明有5个苹果和3个橙子,他吃掉了2 个苹果和1个橙子,还剩下多少水果?如果一 个苹果2元,一个橙子3元,他需要支付多少 钱?”
单位换算问题
如“1千克等于多少斤?小明买了1千克的苹 果,需要支付多少钱?”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 混合运算练习
目录
•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 四则混合运算 • 练习题 • 答案与解析
01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基础问题
基础减法问题
如“小明有10个苹果,吃掉了3 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基础除法问题
如“小明有10元钱,一个苹果2 元,他能买多少个苹果?”
01
基础加法问题
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 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
答案:400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析: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然后根据乘法的优先级进 行计算,最后进行加法运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案:500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析: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然后根据乘法的优先级进 行计算,最后进行加法运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案:6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应用题典型例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应用题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0f49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7.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应用题典型例题1.育英小学在体育用品店买了16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钱是65元,又买了同样多的排球,每个排球55元。
一共用了多少元钱?2.王老师要给三年级的“五好学生”购买25元一本的笔记本,三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有3名“五好学生”。
王老师这次购买笔记本一共要用多少元?3.为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学校订购《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平均分发给全校36个班,如果每班分42本,还差5本,学校一共订购了多少本丛书?4.学校准备采购若干盆花布置校园,全校一共有47个班,每个班计划发16盆花,另外布置学校公共花坛还需要86盆花,学校一共需要采购多少盆花?5.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一箱有12个,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6.爱心水果超市购进12筐苹果,每筐30千克;18筐梨,每筐25千克。
(1)苹果和梨各购进多少千克?(2)用载重1吨的货车一次能运回吗?(3)1千克梨4元,1筐苹果90元,你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7.王爷爷家有3个鸽舍,共有12个架子,每个架子有3层,每层养了15只鸽子。
王爷爷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鸽子?8.三年级5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15人。
三年级一共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9.学校要进行集体舞表演,每个小组12人,一共可以分成24个组。
如果平均每个小组8人,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10.东方小学新建教学楼,一共4层,每层楼有6间教室。
如果每间教室能容纳56个学生,这座教学楼共能容纳多少个学生?11.光明小学有15个教学班,平均每班有38人。
小明说:“我通过计算知道这所学校学生的人数不超过600人。
”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请通过计算说明。
12.东风小学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核酸检测,每20人为一组,分了89组,还多出8人,参加核酸检测的一共有多少人?13.一栋教学楼共3层,每一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可坐学生45人,这栋教学楼可容纳多少人上课?14.图书室有1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30本书,一共放多少本书?15.一头小牛刚出生时体重是60千克,平均每年它的体重会增加52千克,10年后,这头牛的体重会是多少千克?16.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有2层,每层有15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四则混合运算
4、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主编:刘艳梅、审稿:沈光节编号:A4104班级姓名:小组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堂流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学法指导整理学案
探新铺垫5分钟1.计算下面各题
185-51×3 200-63+37
85×12-120 200-(63+37)
35×(107-79)819÷(108-99)
1.抽查汇报。
问题情境引入
2分钟1.小组内讨论。
2.抽查汇报。
自主探究10分钟自学例5。
⑴出示问题:想: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知道谁的
邮票数?
1.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
数量关系:
2.先分步计算,说说每个算式的算理
1、自己先按
要求解决问
题。
2、在组内展
示然后指派
学生全班展
示、汇报。